免疫抑制患者肺部感染特点
- 格式:pdf
- 大小:437.23 KB
- 文档页数:28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肺部感染与防范控制在医疗环境中,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的康复和生命带来威胁。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肺部感染的病因、感染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肺部感染的防范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肺部感染的病因肺部感染是由各种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肺组织感染。
常见的肺部感染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肺炎克雷伯菌等。
肺部感染的病因复杂多样,其中主要因素包括:1. 医院内外的致病微生物穿梭:医院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患者和医务人员在病房、手术室等密闭环境中接触,致病微生物易于传播。
2. 患者的疾病状态和免疫力下降:某些患者由于原发疾病或治疗后的免疫抑制,免疫功能低下使得易受感染。
3. 使用呼吸机等医疗设备:对于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等医疗设备时,容易引起气道和肺组织感染。
二、感染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对医院内感染问题进行综合管理和监控的一种制度。
对于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建立和执行感染管理制度具有以下重要性:1. 提高感染防控水平: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感染防控的重视程度,规范操作流程,减少感染风险。
2. 增强感染监测和报告能力:感染管理制度可以建立科学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感染情况,有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3. 加强培训和教育:通过制度化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水平,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
三、肺部感染的防范控制措施为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应该包括以下防范控制措施:1. 严格遵守洗手规范:无论医务人员还是患者,都要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严格遵守洗手规范。
2. 建立和执行消毒制度:对于医疗用具、设备、病房等严格执行消毒规范,保证无菌操作环境。
3. 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病房要保持清洁整洁,及时清除积水和垃圾,防止细菌滋生繁殖。
4. 鼓励及时疫苗接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风险评估,鼓励合适的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MedicalRadiology2021Nov 鸦44穴6雪:667-67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的CT 影像表现特征及处理张倩1陶秀丽2吴宁1,2*【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 )是免疫治疗中因免疫耐受失衡引起的重要且潜在致命的并发症。
胸部CT 是CIP 检出和随访的重要工具,其影像特征和分型对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指导意义。
就CIP 的临床特征、CT 影像特征、鉴别诊断及临床处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563.1;R445.3文献标志码:AThe ra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CT and management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 ZHANG Qian 1,TAO Xiuli 2,WU Ning 1,2.1Department of Diagnostic Radiology,2PET-CT Center,National Cancer Center/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ncer/Cancer Hospital,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02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WU Ning,E-mail:******************.com【Abstract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 (CIP)is an important and potentially fatal complicationduring immunotherapy due to the imbalance in immune tolerance.Chest CT is an essential tool for CIP detection and follow-up.Ra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s on chest CT provide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 assessmen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IP in clinical features,ra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Keywords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Tomography,X-raycomputed;Differential diagnosisIntJMedRadiol,2021,44(6):667-672作者单位: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1影像诊断科,2PET/CT 中心,北京100021通信作者:吴宁,E-mail :******************.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001870)*审校者DOI:10.19300/j.2021.Z19161综述胸部放射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 )的出现开启了肿瘤免疫治疗新时代,目前ICI 已经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包括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肾细胞癌、头颈鳞癌、胃癌、霍奇金淋巴瘤、肝癌等[1]。
ICU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手术技术的进步,ICU中患者的肺部感染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肺部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入侵肺部组织所引发的感染性疾病,它被认为是ICU患者最常见且最具威胁性的并发症之一。
ICU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有助于减少ICU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治疗质量。
病原学特点目前,ICU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其中细菌感染占据主导地位,真菌感染在不同程度上也显示出了增加的趋势。
细菌感染: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菌(如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和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另外,有一些获得性感染的细菌,如绿脓杆菌、暴利菌等也可能是ICU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体。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在ICU患者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在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和ICU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中。
常见的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隐球菌和曲霉菌等,其感染率已经达到了10%左右。
影响因素分析1. 客观因素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会逐渐下降,抗感染能力也会减弱。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免疫系统已经出现了退化,很容易受到肺部感染的侵袭。
患病原因:接受手术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等都会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抑制,使患者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
治疗过程中的操作:护理不规范,导管穿刺的不洁操作等可能会增加患者的肺部感染风险。
抗感染药物的使用:误用、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影响对敏感菌株的治疗效果。
营养状况:营养不良,体弱多病的人更容易受到肺部感染病原体的侵袭。
饮食结构:过多的高脂肪、高糖分食品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
结语ICU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为我们提供了有关ICU患者感染发生的一些病因学和临床表现学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提高对ICU患者感染的早期预防和治疗的常规操作,可以帮助减少ICU患者的病死率,确保治疗质量。
不发烧的肺部感染更严重肺部感染是指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
其中,发烧是肺部感染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也有部分患者在没有发烧的情况下出现肺部感染。
实际上,不发烧的肺部感染可能意味着潜在的更严重的病情,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和关切。
1. 隐匿性肺炎:肺部感染通常会导致发热,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或老年人可能不会出现典型的发热症状。
这称为隐匿性肺炎,这种情况下,致病微生物在肺部生长可能更为迅速和严重,增加了感染进展与合并症的风险。
2. 免疫抑制:某些患者可能因免疫系统抑制而不出现发热的肺部感染。
例如,接受器官移植或化疗治疗的患者可能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而无法产生明显的发热反应。
这使得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更为困难。
3. 难以引起重视:在一些情况下,患者可能对发热不敏感,尤其是在早期阶段。
此外,一些慢性疾病的患者可能对持续低度发热已经习以为常,从而容易忽视与发热相关的症状。
因此,不发热的肺部感染可能被轻视,延误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时机。
4. 潜在的严重并发症:不发热的肺部感染可能意味着潜在的更严重的病情和并发症风险。
某些病原体可能导致肺部组织破坏和坏死,导致严重的肺炎和呼吸衰竭。
此外,肺部感染扩散到其他部位,如心脏、骨骼或脑部,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并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5. 诊断困难:不发热的肺部感染可能在临床上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肺结核、非感染性肺疾病或肺癌等。
这会导致延迟或错误的治疗,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
在面对不发热的肺部感染时,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尤其是对于存在免疫抑制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如果出现新的或加重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即使没有发热,也应尽早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诊断不发热的肺部感染可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例如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估,胸部X射线或CT扫描以及痰液或血液的实验室检查等。
对于免疫抑制患者,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免疫功能评估。
总之,不发热的肺部感染可能意味着潜在的更严重病情和并发症。
㊃论著㊃D O I :10.3760/c m a .j.i s s n .1673-436X.2014.16.006作者单位: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徐婷现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免疫抑制宿主肺炎的病原学构成特点徐婷 童朝晖ʌ摘要ɔ 目的 研究免疫抑制宿主肺炎的病原学构成特点㊂方法 回顾性研究北京朝阳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免疫抑制宿主肺炎患者的住院病历㊂根据基础疾病分为移植后组㊁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组以及风湿免疫病组,分别描述其一般临床资料和病原学特征㊂结果 本研究收录免疫抑制肺炎患者共计221例,其中男性123例(55.66%),平均年龄(52.22ʃ15.96)岁,住院天数(中位数)26.5d ,病死率为25.34%㊂其中已知病原体的感染102例(46.15%),依次为:细菌性肺炎29例(13.12%),细菌+真菌的混合感染26例(11.76%),肺孢子菌肺炎21例(9.50%),真菌性肺炎19例(8.60%)㊂结论 本研究中免疫抑制宿主肺炎患者已知病原体的感染中,以细菌+真菌的混合感染和细菌性肺炎最多,真菌性肺炎和P C P 也较常见㊂ʌ关键词ɔ 免疫抑制宿主;肺炎;病原学E t i o l o g y o f p n e u m o n i ai n i m m u n o c o m pr o m i s e d h o s t X u T i n g ,T o n g Z h a o h u i .B e i j i n g C h a o y a n g H o s p i t a l ,C a p i t a l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 D i s e a s e s ,B e i j i n g 100020,C h i n a ʌA b s t r a c t ɔ O b je c t i v e T os t u d y t h ee t i o l o g y of p n e u m o n i a i n i mm u n o c o m p r o m i s e dh o s t (I C H ).M e t h o d s T h ed a t a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n e u m o n i ai nI C H f r o m J a n n u r y 2002t o D e c e m b e r2008w 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P a t i e n t s w e r e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 g r o u p sb a s e do nt h eu n d e r l i n g d i s e a s e s :p o s t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g r o u p ,h e m a t o l o g i c m a l i g n a n c i e sa n d s o l i dt u m o r g r o u p ,a n d r h e u m a t o l o gi c a ld i s e a s e g r o u p .T h ec l i n i c a ld a t aa n de t i o l o g y w e r ea n a l y z e d .R e s u l t s 221I C H p a t i e n t s [123m a l e (55.66%),(52.22ʃ15.96)y e a r so l d ]w e r ei n c l u d e d .H o s p i t a ls t a y s w e r e26.5d a y s (m e d i a n ).T h e h o s pi t a l m o r t a l i t y o f t h eI C H p n e u m o n i aw a s25.34%.E t i o l o g i cd i a g n o s i sw a sa c h i e v e di n46.15%(102/221)p a t i e n t s .C o n c l u s i o n s I nt h i ss t u d y ,t h e m o s tf r e q u e n te t i o l o g i e s w e r e m i x e de t i o l o g y (b ac t e r i aa nd f u n g i ),b a c te r i a l p n e u m o n i a ,p n e u m o c y s t i s p n e u m o n i a ,f u n ga l p n e u m o n i a .ʌK e y wo r d s ɔ I mm u n o c o m p r o m i s e dh o s t ;P n e u m o n i a ;E t i o l o g y 免疫抑制宿主(i mm u n o c o m pr o m i s e d h o s t ,I C H )肺炎的发病率高,病死率高[1],严重损害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期㊂对于实体器官移植,有文献报道,欧洲20年44286例肝移植调查结果显示因感染导致的病死率达到15%,超过了因排斥反应导致的病死率(10%),其中因细菌感染导致的病死率达到7%[2]㊂而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中,肺炎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其病死率在50%左右,而巨细胞病毒是主要病原体[3]㊂对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化疗患者的研究表明化疗后医院肺炎的发病率(11.16%)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或其他因素继发肺炎的发病率(1.76%~3.40%),病死率较高㊂化疗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早期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是直接影响疾病预后㊁降低病死率的关键[4-5]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或感染易反复发生不易控制,尤其以真菌感染为主㊂相关文献报道,肺部真菌感染居所有内脏真菌感染的首位(60%),占院内获得性肺炎的10%~15%[6]㊂由于此类患者常隐匿起病,临床症状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不典型,一旦发生肺炎则感染程度严重,病情发展变化迅速,其病原学特点是医师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的相关资料不够完备㊂本文通过分析I C H 肺炎的病原学构成特点,为早期确定病因㊁早期进行有效治疗提供可靠依据㊂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北京朝阳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的I C H 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㊂㊃812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4年8月第34卷第16期 I n t JR e s p i r ,A u gu s t 2014,V o l .34,N o .16I C H 入选标准:I C H 这一医学名词仅是根据临床特征对免疫低下人群进行了经验性分类,因此在本文中并未给出I C H 的具体诊断标准,而是参照国外相关研究对I C H 患者进行了经验性界定㊂包括:①器官移植后患者;②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患者;③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的风湿免疫病患者㊂肺炎及病原学诊断标准详见参考文献[7-9]㊂符合I C H 入选标准,同时符合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为入选病例㊂排除标准:新生儿㊁婴幼儿㊁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㊁艾滋病患者及非免疫抑制宿主的成人肺炎未在本资料统计中㊂表1 不同基础疾病的免疫抑制宿主肺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项目移植后组(n =61)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组(n =114)风湿免疫病组(n =46)统计值P 值年龄(岁,x -ʃs)52.22ʃ15.9656.25ʃ15.3855.80ʃ15.21F =17.821<0.01男性[例(%)]36(59.02)73(64.04)14(30.43)χ2=15.38<0.01住院天数(d)a 462225F =34.363<0.01机械通气[例(%)]19(31.15)16(14.04)9(19.57)χ2=7.30<0.05入住I C U [例(%)]27(44.26)20(17.54)10(21.74)χ2=15.32<0.05死亡[例(%)]13(21.31)35(30.70)8(17.39)χ2=3.29>0.05注:a 住院天数以中位数表示1.2 临床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回顾性研究北京朝阳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I C H 肺炎患者的住院病历㊂根据基础疾病分为移植后组㊁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组㊁风湿免疫病组,分别描述其一般临床资料和病原学特征㊂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㊂数据用S P S S14.0进行统计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㊂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 -ʃs 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㊂计量资料多个样本均数用单因素方差分析㊂计数资料总体率与构成比之间的差异用χ2检验㊂2 结果2.1 一般临床资料 I C H 肺炎患者共计221例,平均年龄(52.22ʃ15.96)岁,男性123例,女性98例,住院天数(中位数)26.5d ,机械通气44例(19.91%),入住I C U 57例(25.79%),病死率为25.34%㊂见表1㊂2.2 I C H 肺炎的病原学特点 I C H 肺炎患者中已知病原体的感染102例(46.15%),依次为:细菌性肺炎29例(13.12%),细菌+真菌的混合感染26例(11.76%),肺孢子菌肺炎(p n e u m o c ys t i s pn e u m o n i a ,P C P )21例(9.50%),真菌性肺炎19例(8.60%),病毒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7例(3.17%),见图1㊂图1 免疫抑制宿主肺炎的病原学分布移植后患者中常见病原体依次为:P C P12例(19.67%),细菌+真菌的混合感染10例(16.39%),细菌性肺炎8例(13.11%),真菌性肺炎6例(9.84%),病毒性肺炎和非典型病原体肺炎5例(8.20%)㊂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患者中常见病原体依次为:细菌性肺炎18例(15.79%),细菌+真菌的混合感染15例(13.16%),真菌性肺炎10例(8.77%),P C P2例(1.75%),病毒性肺炎和非典型病原体肺炎1例(0.88%)㊂风湿免疫病患者中常见病原体依次为:P C P7例(15.22%),细菌性肺炎3例(6.52%),真菌性肺炎3例(6.52%),细菌+真菌的混合感染1例(2.17%),病毒性肺炎和非典型病原体肺炎1例(2.17%)㊂见图2㊂注:a 三组间肺孢子菌肺炎的构成比有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b 三组间未知病原体感染的构成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图2 不同基础疾病的免疫抑制宿主肺炎的病原学分布3 讨论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I C H 数量明显增加,一㊃912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4年8月第34卷第16期 I n t JR e s p i r ,A u gu s t 2014,V o l .34,N o .16些I C H肺炎的发病率随之不断增加,并成为最主要的致死原因㊂目前认为I C H肺炎在各个年龄均可发病,本研究显示不同基础疾病的I C H肺炎的年龄分布略有不同,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患者年龄较大[(56.25ʃ15.38)岁],移植后患者年龄较小[(52.22ʃ15.96)岁];I C H肺炎的性别分布随基础疾病不同有所差异,风湿免疫病患者女性多见,移植后患者㊁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患者男性多见㊂移植后患者的住院天数较其他两组更长,这可能与手术有关㊂本研究显示I C H肺炎患者中入住I C U57例,其中移植后患者27例(47.37%),风湿免疫病患者10例(17.54%),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患者20例(35.09%)㊂全部患者中机械通气44例,其中移植后患者19例(43.18%),风湿免疫病患者9例(20.45%),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患者16例(36.36%)㊂I C H肺炎各组患者中机械通气患者和入住I C U患者的构成比略有差别,与文献报道相符[10]㊂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I C U病房的人员配置和硬件设施的优势,赢得了医师和患者的信任;另一方面,对于I C H肺炎患者这一特殊人群,一旦患者出现严重肺部感染㊁大手术术后恢复或需要机械通气的情况,如果其经济情况允许,大多数医师会更加倾向于建议患者入住I C U病房,以提高治愈率㊂有资料显示,在I C H肺部并发症中肺部感染约占3/4,而病死率可达39%[1,11]㊂本研究显示I C H 肺炎病死率为25.34%,各不同基础疾病I C H患者的病死率差别不大,分别为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患者30.7%,移植后患者21.31%,风湿免疫病患者17.39%,与文献报道相符[5-6,12-14]㊂故对于I C H肺炎患者,不论其基础疾病为何种疾病都应同等重视㊂基于I C H肺炎病原学的研究结果,对于I C H 肺炎患者,经验性地给予针对细菌㊁真菌和P C P的联合抗感染治疗能更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㊂有文献报道器官移植后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致病菌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㊁肺炎链球菌㊁军团菌[11,15]㊂在有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常可出现铜绿假单胞菌㊂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㊁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时可见军团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性肺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㊂近年来器官移植后患者真菌感染所占的比例较前有所上升㊂R añó等的研究报道,真菌感染的比例达到了17%[11],其中以侵袭性曲霉菌㊁念珠菌感染发病率最高㊂肺曲霉菌病多出现于移植后3个月以内,是器官移植患者中最常见的肺部真菌感染,在肝脏㊁心㊁肺的移植患者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发病率为5%[16-17]㊂移植后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应用致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功能低下是引起曲霉菌感染的主要原因[7]㊂肺念珠菌病通常发生在术后2个月以内,免疫抑制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造成念珠菌机会致病的主要原因㊂肺孢子菌是一种机会致病病原体,若不进行预防性用药,发病率在肝移植患者中为11%,肾移植患者4%,肺移植33%,并与抗排异治疗的药物剂量有关,有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发生P C P的几率明显增高㊂该病最易出现在移植术后2~6个月,是器官移植中最常见的病毒病原体,在肾移植㊁肝移植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其感染率分别为8%㊁29%和30%,常发生在器官移植术后的第2~12周[3,12,18-19]㊂本研究的结果与此相似:在器官移植后患者中,细菌性肺炎较常见(13.11%),真菌性肺炎特别是细菌+真菌的混合感染(16.39%)更为常见,病毒性肺炎(8.20%)和P C P (19.67%)也不少见㊂有研究报道肿瘤患者肺炎发病率为29%,常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㊁肺炎克雷伯菌㊁大肠埃希菌㊁链球菌及肠球菌[4-5,13]㊂化疗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是细菌,在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4,20-21]㊂排在前几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革兰阴性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㊁肺炎克雷伯杆菌㊁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真菌中的白色假丝酵母菌,均为条件致病菌,病毒性肺炎也有报道[4]㊂本研究显示,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患者中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真菌性肺炎次之, P C P㊁病毒性肺炎和非典型病原体肺炎较少见㊂根据A l-R a y e s等调查发现可以看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肺炎占22.6%[22],分离的病原体中细菌为主(78.6%),其次是病毒(28.2%)㊁真菌(28.2%)㊂Z a m p i e r i等调查发现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中合并肺炎34例(28.1%)[23],在非机会性感染中由葡萄球菌和厌氧菌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多见(20%),在机会性感染中主要病原体为真菌㊁细菌和病毒,真菌中肺孢子菌和念珠菌占50%㊂本研究显示,风湿免疫病患者中P C P最常见(15.22%),细菌性肺炎和真菌性肺炎次之㊂P C P在风湿免疫病患者肺炎中的地位不容小视㊂综上所述,3组患者肺炎的病原学特征有所不同:移植术后患者以细菌+真菌的混合感染最为常见,建议治疗上选用广谱抗生素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患者中细菌性肺炎最常见,建议治疗上选用广谱抗生素治疗;风湿免疫病患者则应关注P C P,治疗上建议除了使用抗生素以外还㊃022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4年8月第34卷第16期I n t JR e s p i r,A u g u s t2014,V o l.34,N o.16可以加用口服磺胺药物预防㊂参考文献[1] R añóA,A g u s tíC,B e n i t oN,e t a l.P r o g n o s t i c f a c t o r so f n o n-H I V i mm u n o c o m p r o m i s e d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u l m o n a r yi n f i l t r a t e s[J].C h e s t,2002,122:253-261.[2] A d a m R,M c M a s t e rP,OᶄG r a d y J G,e ta l.E v o l u t i o no f l i v e r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i n E u r o p e:r e p o r t o ft h e E u r o p e a n L i v e rT r a n s p l a n tR e g i s t r y[J].L i v e rT r a n s p l,2003,9:1231-1243.[3] P u i g N,D eL aR u b i aJ,J a r q u e I,e t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a n dr i s kf a c t o r sf o r p n e u m o n i a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h e m a t o l o g i c a lm a l i g n a n c i e sd e v e l o p i n g f e v e ra f t e ra u t o l o g o u sb l o o ds t e mc e l l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J].L e u k L y m p h o m a,2007,48:2367-2374.[4] A i s e n b e r g GM,A i s e n b e r g G,T o r r e s H A,e t a l.H e r p e ss i m p l e xv i r u sl o w e rr e s p i r a t o r y t r a c ti n f e c t i o n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s o l i d t u m o r s[J].C a n c e r,2009,115:199-206.[5] A h m e d S,S i d d i q u i A K,R o s s o f f L,e t a l.P u l m o n a r y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i nc h r o n i c l y m p h o c y t i cl e u k e m i a[J].C a n c e r,2003,98:1912-1917.[6] L e w i s R E,K o n t o y i a n n i s D P.I n v a s i v e a s p e r g i l l o s i s i ng l u c o c o r t i c o i d-t r e a t e d p a t i e n t s[J].M e d M y c o l,2009,47S u p p l1:S271-281.[7]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651-655.[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314-320.[9]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697-700.[10]M o i n e P,T i m s i t J F,D e L a s s e n c e A,e t a l.M o r t a l i t y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l a t e-o n s e t p n e u m o n i ai nt h ei n t e n s i v ec a r eu n i t:r e s u l t s o f am u l t i-c e n t e r c o h o r t s t u d y[J].I n t e n s i v eC a r eM e d,2002,28:154-163.[11]R añóA,A g u s tíC,J i m e n e zP,e ta l.P u l m o n a r y i n f i l t r a t e s i nn o n-H I V i mm u n o c o m p r o m i s e d p a t i e n t s:a d i a g n o s t i ca p p r o a c h u s i n g n o n-i n v a s i v ea n db r o nc h o s c o p i c p r o c ed u re s[J].T h o r a x,2001,56:379-387.[12] C a r s t e n s J,A n d e r s e n H K,S p e n c e rE,e ta l.C y t o m e g a l o v i r u si n f e c t i o n i n r e n a l t r a n s p l a n t r e c i p i e n t s[J].T r a n s p l I n f e c t D i s,2006,8:203-212.[13]K a l a m b o k i sG N,C h r i s t o uL,T s i a n o sE V.M u l t i p l em y e l o m ap r e s e n t i n g w i t ha na c u t eb a c t e r i a l i n f e c t i o n[J].I n tJ L a bH e m a t o l,2009,31:375-383.[14]A s h o u r HM,E l-S h a r i f A.S p e c i e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a n t i m i c r ob i a l s u sc e p t i b i l i t y o f g r a m-n e g a t i v ea e r o b i cb a c t e r i ai nh o s p i t a l i z e d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J].JT r a n s lM e d,2009,7:14.[15]K o t l o f f RM,A h y a V N,C r a w f o r d S W.P u l m o n a r y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o fs o l id o r g a n a n d he m a t o p o i e t i c s t e m c e l l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J].A m JR e s p i rC r i tC a r e M e d,2004,170: 22-48.[16] S i m sC R,O s t r o s k y-Z e i c h n e rL,R e xJ H.I n v a s i v ec a n d i d i a s i si n i mm u n o c o m p r o m i s e dh o s p i t a l i z e d p a t i e n t s[J].A r c h M e dR e s,2005,36:660-671.[17] P a p p a sP G,R e xJ H,S o b e l J D,e t a l.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r e a t m e n to f c a n d i d i a s i s[J].C l i n I n f e c tD i s,2004,38:161-189. [18]W e iQ,Y uL X,D e n g W F,e ta l.M u l t i v a r i a t ea n a l y s i so f t h er i s k f a c t o r s o f c y t o m e g a l o v i r u s p n e u m o n i a a f t e r r e n a l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J].N a nF a n g Y iK eD aX u eX u eB a o,2009, 29:1182-1184.[19]A x e l r o d D,L e v e n t h a lJ R,G a l l o n L G,e ta l.R e d u c t i o n o fC MV d i s e a s e w i t h s t e r o i d-f r e e i mm u n o s u p p r e s s s i o n i ns i m u l t a n e o u s p a n c r e a s-k i d n e y t r a n s p l a n t r e c i p i e n t s[J].A mJT r a n s p l a n t,2005,5:1423-1429.[20]R o l s t o n K V,Y a d e g a r y n i a D,K o n t o y i a n n i s D P,e ta l.T h es p e c t r u mo fG r a m-p o s i t i v eb l o o d s t r e a mi n f e c t i o n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h e m a t o l o g i c m a l i g n a n c i e s,a n dt h ei nv i t r oa c t i v i t y o fv a r i o u s q u i n o l o n e s a g a i n s t G r a m-p o s i t i v e b a c t e r i ai s o l a t e df r o m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J].I n t J I n f e c tD i s,2006,10:223-230.[21]A s h o u rHM,E l-S h a r i fA.M i c r o b i a l s p e c t r u m a n da n t i b i o t i c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p r o f i l e o f g r a m-p o s i t i v e a e r o b i c b a c t e r i a i s o l a t e df r o m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J].JC l i nO n c o l,2007,25:5763-5769.[22]A l-R a y e sH,A l-S w a i l e m R,A r f i n M,e ta l.S y s t e m i cl u p u se r y t h e m a t o s u s a n d i nf e c t i o n s: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 i nS a u d i s[J].L u p u s,2007,16:755-763.[23] Z a m p i e r i S,G h i r a r d e l l o A,I a c c a r i n o L,e ta l.P o l y m y o s i t i s-d e r m a t o m y o s i t i s a n d i n f e c t i o n s[J].A u t o i mm u n i t y,2006,39:191-196.(收稿日期:2013-07-06)㊃122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4年8月第34卷第16期I n t JR e s p i r,A u g u s t2014,V o l.34,N o.16。
免疫抑制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副作用研究免疫抑制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移植手术、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等治疗领域的药物。
其作用是抑制机体自身免疫反应或抵御异体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并有效减轻相关疾病的症状。
但同时,免疫抑制药物也具备一定的副作用,如增加感染、肺炎、恶性肿瘤等的风险。
因此,对免疫抑制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副作用研究是医学界长期以来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针对此问题展开论述。
一、免疫抑制药物在移植手术中的应用现状移植手术是一项治疗多种器官衰竭和功能障碍的有效措施。
在进行异体移植手术时,机体自身免疫系统会对异体移植物产生排斥反应,导致移植物功能衰竭。
为了避免此类反应的发生,研究人员提出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有效抑制机体排斥反应并促进移植物成功。
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已经成为移植手术的一项标准操作。
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包括环孢素、他克莫司、雷帕霉素、甲氨蝶呤等。
移植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这些药物来抑制机体排斥反应,维持移植物的正常功能。
尽管免疫抑制药物对于移植手术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这也是许多医生和患者关注的问题。
二、免疫抑制药物的副作用研究副作用是免疫抑制药物临床应用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免疫抑制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感染、肿瘤、肝肾功能损害等。
下面将详细论述这些副作用的发生机理和预防措施。
1、感染免疫抑制药物使用后,会抑制机体免疫反应,导致机体对于感染的抵抗力下降。
因此,患者常常会出现发热、喉咙痛、咳嗽、嗓子发炎等感染的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预防是关键。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感染症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同时,患者还需要加强自身的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2、肺炎肺炎是免疫抑制药物使用后肺部感染的最常见症状。
免疫抑制药物使得患者对于肺部感染病原体的抵抗力降低,加上长期卧床、呼吸道清理功能下降等因素,容易导致肺炎的发生。
为了预防肺炎,医生通常会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和扩张肺活量等锻炼,以增强肺部抗菌能力。
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第一节肺炎概述肺炎(pneumonia)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在抗菌药物应用以前,细菌性肺炎对儿童及老年人的健康威胁极大,抗菌药物的出现及发展曾一度使肺炎病死率明显下降。
但近年来,尽管应用强力的抗菌药物和有效的疫苗,肺炎的病死率并未进一步降低,甚至有所上升。
【流行病学】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年发病率分别为(5 ~ 11)/1000人口和(5 -10)/1000住院病人。
CAP病人门诊治疗者病死率<1% ~ 5%,住院治疗者平均为12%,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者约为40%。
由HAP引起的相关病死率为15.5% ~38.2%。
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原因与社会人口老龄化、吸烟、伴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肿瘤、糖尿病、尿毒症、神经系统疾病、药瘾、嗜酒、艾滋病、久病体衰、大型手术、应用免疫抑制剂和器官移植等。
此外,亦与病原体变迁、新病原体出现、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增加、病原学诊断困难、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尤其是多耐药(mul- tidrug-resistant, MDR )病原体增加等有关。
【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正常的呼吸道免疫防御机制(支气管内黏液-纤毛运载系统、肺泡巨噬细胞等细胞防御的完整性等)使下呼吸道免除于细菌等致病菌感染。
是否发生肺炎取决于两个因素:病原体和宿主因素。
如果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和(或)宿主呼吸道局部和全身免疫防御系统损害,即可发生肺炎。
病原体可通过下列途径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①空气吸入;②血行播散;③邻近感染部位蔓延;④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
医院获得性肺炎则更多是通过误吸胃肠道的定植菌(胃食管反流)和(或)通过人工气道吸入环境中的致病菌引起。
ICU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ICU患者因其病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常常易患肺部感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病情恢复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对ICU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分析非常重要。
一、病原学特点1. 细菌感染居多ICU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细菌,特别是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
2. 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ICU患者因归属特殊病种,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导致细菌快速进化,产生多重耐药现象。
临床上经常会出现对多种抗生素都有耐药性的细菌感染。
3. 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随着ICU患者抗生素使用的广泛、免疫抑制剂使用的增多,导致真菌感染逐渐呈现上升趋势。
常见的真菌感染有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二、影响因素1. 免疫功能低下ICU患者往往因病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抵抗力减弱,极易遭受感染。
尤其是部分需要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如白血病、器官移植等,更容易患上感染。
2. 呼吸机使用时间长ICU患者由于病情严重,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呼吸机使用时间长,容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呼吸机导管的长期留置,痰液引流不畅,还可能导致细菌滋生、繁殖。
3.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长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长,容易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尤其是细菌滋生、繁殖。
如果管理不当,还可能影响患者的血液透析、输液等治疗效果。
4. 使用抗生素不当ICU患者容易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必须高度重视。
如果抗生素使用不当、过早换药、过度使用,就会导致耐药性的增强,让感染难以控制。
综上所述,ICU患者肺部感染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病原学特点和发病因素十分复杂,对于预防和治疗都需要高度重视。
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该提高预防意识,进一步规范管理流程,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的范围和时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肺部感染的病菌分布特征引言:肺部感染是指人体呼吸系统中的肺组织受到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微生物的侵袭引起的炎症反应。
不同类型的病菌在不同地区和环境下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
了解这些特征对于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至关重要。
一、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是一类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常见致病菌。
在肺部感染中,最常见的革兰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和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等。
1.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致病革兰阳性球菌之一。
它可以引起多种感染,包括皮肤与软组织感染、血流感染以及呼吸道感染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较强,广泛存在于医院环境和社区中。
2. 链球菌:链球菌是引起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链球菌造成的肺部感染导致了大量的患者死亡。
预防链球菌感染可以通过接种相应的疫苗来实现。
3.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常见于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中。
它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是引起严重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在这类细菌中,常见的有沙门氏菌(Salmonell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等。
1.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类常见的细胞内寄生生物。
同时也是引起食源性或水源性感染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
当人体摄入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时,可能会导致胃肠道感染或败血症等。
2.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正常肠道中的常见菌种之一。
然而,某些毒力型大肠杆菌株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在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中。
3. 铜绿假单胞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源和医院环境等多个生物环境中。
它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对各类抗生素显示出高度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