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三基”之换药术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12.00 KB
- 文档页数:20
换药术【目的】检查伤口,清除伤口分泌物,去除伤口内异物和坏死组织,通畅引流,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适应证】1.手术后无菌的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如切口情况良好,张力不大,可酌情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张力大的伤口,一般在术后7~9天拆线。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天换药1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其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l~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
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内拔除。
6.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准备工作】1.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
2.了解病人的病情及伤口情况,穿工作服,洗净双手。
3.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盘两个,盛无菌敷料;镊子2把;剪刀1把;备酒精棉球、干棉球、纱布、引流条、盐水、胶布等。
4.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利于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
【方法】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
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
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
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3.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
4.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酒精中和。
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5.一般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或盐水纱布覆盖,必要时放置引流物,上面加盖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
【注意事项】1.换药是为了促进伤口和创面愈合,伤口的愈合依赖于机体组织的修复能力。
所以,换药前后都要观察伤口的变化,如肉芽生长、炎症轻重等情况;还要注意病人的全身营养状况和评估伤口的演变趋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换药术【目的】检查伤口,清除伤口分泌物,去除伤口内异物和坏死组织,通畅引流,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适应证】1.手术后无菌的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如切口情况良好,张力不大,可酌情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张力大的伤口,一般在术后7~9天拆线。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天换药1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其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l~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
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内拔除。
6.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准备工作】1.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
2.了解病人的病情及伤口情况,穿工作服,洗净双手。
3.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盘两个,盛无菌敷料;镊子2把;剪刀1把;备酒精棉球、干棉球、纱布、引流条、盐水、胶布等。
4.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利于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
【方法】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
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
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
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3.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
4.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酒精中和。
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5.一般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或盐水纱布覆盖,必要时放置引流物,上面加盖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
【注意事项】1.换药是为了促进伤口和创面愈合,伤口的愈合依赖于机体组织的修复能力。
所以,换药前后都要观察伤口的变化,如肉芽生长、炎症轻重等情况;还要注意病人的全身营养状况和评估伤口的演变趋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换药术课件一、概述换药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基本操作之一,是指定期为患者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促进伤口愈合的过程。
换药术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进程和护理质量。
本课件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掌握换药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提高护理质量。
二、换药术的目的1.保持伤口清洁:通过更换敷料,清除伤口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2.促进伤口愈合:保持伤口湿润环境,有利于细胞增殖和肉芽组织生长。
3.观察伤口情况:通过换药,护理人员可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提供舒适:合适的敷料和正确的换药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舒适度。
三、换药术的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洗手、戴口罩、帽子,准备换药物品,如敷料、消毒液、手套等。
2.搬运患者:将患者搬运至换药室,调整床位,确保患者舒适。
3.消毒双手:再次消毒双手,穿无菌手套。
4.暴露伤口:轻轻揭开原有敷料,观察伤口情况。
5.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液清洁伤口,清除分泌物和坏死组织。
6.覆盖敷料: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纱布、棉球等,覆盖在伤口上。
7.固定敷料:用胶带或绷带固定敷料,确保敷料牢固。
8.整理床单位:整理床单位,保持环境整洁。
9.记录:记录换药时间、伤口情况等信息。
四、换药术的注意事项1.保持无菌操作:换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2.轻柔操作: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伤口和周围组织。
3.观察伤口:换药时要仔细观察伤口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个性化护理: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和伤口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换药方案。
5.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传授换药知识和技巧,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五、换药术的并发症及处理1.感染:若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2.出血:若伤口出血,可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必要时报告医生处理。
3.敷料不合适:若敷料不合适,应及时更换,确保伤口舒适。
换药术【目的】检查伤口,清除伤口分泌物,去除伤口异物和坏死组织,通畅引流,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适应证】1. 手术后无菌的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如切口情况良好,力不大,可酌情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力大的伤口,一般在术后7〜9天拆线。
2. 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天换药1次。
3. 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 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痿等,应根据其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 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
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拔除。
6. 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准备工作】1. 换药前半小时不要扫地,避免室尘土飞扬。
2. 了解病人的病情及伤口情况,穿工作服,洗净双手。
3.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盘两个,盛无菌敷料;襪子2把;剪刀1把;备酒精棉球、干棉球、纱布、引流条、盐水、胶布等。
4. 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利于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
【方法】1. 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蹑子),再用镶子取下层敷料。
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 用两把镶子操作,一把镶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
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
清洗时由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3. 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
4. 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酒精中和。
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髙渗盐水湿敷。
5. 一般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或盐水纱布覆盖,必要时放置引流物,上面加盖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
【注意事项】1. 换药是为了促进伤口和创面愈合,伤口的愈合依赖于机体组织的修复能力。
所以,换药前后都要观察伤口的变化,如肉芽生长、炎症轻重等情况;还要注意病人的全身营养状况和评估伤口的演变趋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