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爱立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规范(C版)
- 格式:doc
- 大小:245.50 KB
- 文档页数:41
APZ 212 40不再使用爱立信自己开发的CP 和机器微代码,而是将自己的系统建立在一个商用的处理平台上(),而且它的存储结构由以前的面向变量(variable_oriented )变为面向记录(record oriented).一.CPUM (CPU 机框)的结构:和老版本一样,CP40分为两边,即A 边和B 边。
通常一边为EX 侧,一边为STANBY 侧,但是CPU 机框的硬件结构彻底改变了(见图1);CP40的CPU 机框中包括CPU , UPBB 板,RPHMI 板,BASE IO 板,POWER 和FAN 。
图一:CP40 CPU 机框平面图CPU:(CP-A\B ):爱立信使用了商用的CPU (Compaq EV68的 Alpha 多任务处理器)和Tru64 Unix操作系统作为APZ 系统的运行平台,此CPU 配置了双处理器(分别为1.25-GHz ),分别充当SPU 和IPU,并且物理内存最高可以扩展到16GByte ;BASE IO :它是和CPU 直接相连的输入输出模块,我们可以用电缆连接它对同侧CPU 的Unix500mm100mm 100mm750mmCP System A CP System B系统进行UPDATE,DEBUG 等操作。
注意:非爱立信专家不得使用!UPBB :(Updating Bus Board ,图二)图二. UPBBB 板接口说明:“Own Switch ” :即同侧RPHM 框中的IPNX 板 “Twin Switch ”:即不同侧RPHM 框中的IPNX 板UPBB 主要提供以下功能:1. 它提供CP 间的数据传送,它们之间通过1Gbit/S 的光纤直接相连(图三,1GbUpdate Bus );2. 它提供CP 与AP 之间的数据通信。
UPBB 上的两个IO CABLE 接口分别连接到两侧RPHM 框中的IPNX 板,每一个AP 的以太网口也分别连接到此板上,IPNX 充当一个小交换机,将CP 和AP 构成一个100Mbit/S 的以太网(图三);UPBB 上的PTB 接口只与同侧的IPNX 相连。
WCDMA替换工程共同点:爱立信WCDMA RBS3000系列和RBS6000系列都适用于-48V电源环境中(可以利旧);都适用于4 x E1/J1/T1的传输模式(但是RBS3000系列的网线是四芯的,RBS6000系列的网线是八芯);RBS3206的机柜尺寸1850×600×400 mm,RBS6201的机柜尺寸1435 X600X400 mm ,完全可以用RBS6201替换RBS3206;RBS3418的机柜尺寸177 (4U) x 482.5 (19”) x 271 mm ,RBS6601的机柜尺寸66 X 483 X350mm,因此RBS6601替换RBS3418需要根据站上实际情况来安装。
风险:主要来自硬件的损坏(功率的增加导致电源熔丝不够;利旧板卡在搬运过程中的人为损坏)。
因此设备在拆卸的过程中需要戴防静电手镯,搬运过程中需要防碰等。
可以利旧的板卡:替换的目的是需要大容量站点,RBS3418不能做成3载频,RBS3206可以做成3载频。
可以利旧的板卡有RAX,TX,RRU22,RU22,RRUW等。
RBS3206扩三载频所需板卡以及线的产品号:1. RU22 X 3 units (KRC 118 18/5)2. FU12 X 3 units (KRC 118 17/1)3. RUIF X 1 unit (ROJ 119 2245/2)4. TX6HS-06 X 2 units (ROJ 119 2254/6)5. RAX X 3 units (ROJ 119 2187/14)6. RU - RUIF cables X 6 (RPM 513 2175/00720) or (RPM 777 04/00720)7. RX Coax cables X 6 (RPM 777 05/00600)8. TX Coax cables X 3 (RPM 777 06/00390)替换过程:1.通知网管断站;2.备份基站数据,防止替换不成功倒回;3.基站断站,施工队进行原有设备的拆除以及新设备的安装;4.督导调试基站进行扩容(三载频)RBS6601三载频扩容流程由于现在WCDMA用户逐步增加,对大容量W基站的需求越来越来迫切,现在我们来对WCDMA网络中RBS6601设备做三载频流程做一下简单介绍。
目 录 第一章 IOG20部分一. 硬件结构1.1 机框类型1.2 ROJ 207 009 (CPU60)指示灯和按钮1.3 IOG20基本概念1.4 SPG内SP的工作方式1.5 IOG的四个子系统二. SPS子系统2.1 SPS的组成2.2 SPS的硬件结构2.3 CP-SP的连接2.4 RPV2(ROJ 206 007/1)指示灯的意义2.5 SPS的软件功能三. FMS 子系统3.1 功能3.2 文件存放的介质及其管理方法3.3 IOG20的内部卷3.4 文件属性3.5 文件的复制3.6 HD的格式化3.7 其他介质的操作3.8 无限大文件3.9 文件处理功能(FPU)3.10 计费文件拷贝到OD3.11 两种RECOVERY ACTION四. MCS子系统4.1 MCS的主要功能4.2 事件记录 (Transaction Log)4.3 入口命令五. DCS5.1 DCS的功能5.2 一些概念六. START OF SPG6.1 IOG20能够执行的两种系统6.2 small system包括的功能6.3 small system不包括的功能七. SP的备份7.1 SP备份的组成7.2 SP备份的操作八.更换IOG硬盘流程九.习题第一章 IOG20部分一. 硬件结构输入输出系统(IOG)由两个节点组成,负责AXE系统的备份、数据处理、话务统计及AXE系统与外界的通信等,并为系统提供告警接口。
目前,主要有两个系列的IOG:IOG11和IOG20。
BYB501系统使用IOG20系列。
IOG20由处理器、海量存储设备、通信接口、告警接口、总线接口和网络接口等单元构成。
IOG20的处理器(CPU60)采用Motorola 68060处理器,内存32M,使用VME系统控制器,海量存储设备有硬盘、光盘和磁带;还包括PC/AT接口的3.5寸软驱,连接海量存储设备的总线为SCSI-2,两个节点间使用10Mbit/s的以太网接口Ethernet(总线为ICB),RPB接口为RPV(并行RPB接口:RPV,串行的RPB接口:RPV2);通信接口板(LUM)由子母板组成(主板:Motorola 68360处理器,子板:提供各种速率的通信接口,LUM的通信接口包括V.24、V.28、V.36、X.21、G.703 E0、G.703 E1、Ethernet等);告警接口(ALI)由ALCPU、ALEXP两块板构成,为CP、SP和外部设备提供告警接口。
通信设备硬件安装要求目录前言第一章机柜机箱安装 (1)第二章信号电缆布放 (3)第三章终端天线等安装 (6)第四章电源、接地 (10)第五章设备安装环境 (13)第六章通信工程防护技术 (18)附件1:安全生产口诀 (28)附件2:硬件质量标准口诀 (29)前言时代不断发展,通信设备不断的更新。
面对越来越多的通信设备,纷繁复杂,如何进行规范有效地安装是大家必须面对的问题。
但这些设备基本的安装原理却是相通的。
本手册即是通过对通信设备安装的一般过程加以提炼,让安装人员理解硬件安装的要点、重点。
从而达到规范安装的目的。
本手册共分七章来阐述硬件安装原理。
第一章为机柜机箱安装;第二章信号电缆布放;第三章终端天线等安装;第四章电源、接地;第五章安装环境;第六章通信工程防护技术;适用范围:设备硬件安装。
如涉及到的标准与其他国家有冲突时,应参考设备安装所在国家的国标。
第一章机柜机箱安装一、要求A 、设备表面不受损:机柜表面相当于设备华丽的外衣.如果设备表面受损,一方面客户会认为施工质量低劣,影响工程满意度和工程验收;另一方面会降低设备的防腐性能;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对设备表面的保护。
设备移动安装和操作过程中做好设备表面保护。
例如:施工时应带干净手套接触金属表面、设备工具操作和放置尽量不触及设备表面。
注意防止人体、工具、材料、配件以及其他设备对设备表面造成凹陷、刮痕、污迹和变形等损坏。
B、整齐:设备排列整齐有序,层次分明,无凹凸不齐;无紊乱、无序等现象;同时整齐的布放也便于维护与扩容设备,提高机房空间利用率、利于设备维护等等。
C、牢固:设备安装后保持稳固,不移动、滑动、摇摆和抖动等,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地震以及较大的外有推力和拉力等外力因素的振荡、推拉而不发生物理位置偏移;在视觉上主要表现为设备各种紧固件螺栓等紧合无隙,设备无倾斜等,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要求。
D、便于维护及扩容:设备安装方便、快捷和高质就是效率高的体现。
爱立信基站验收规范version2.1版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编制2001年9月11日第一章总则一、为保证移动电话扩容工程的施工质量、明确工程质量监查的技术规范,特制定本检查细则。
二、本细则根据设计部门的工程设计文件、爱立信公司、珠江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北京通信设备厂等相关厂家的设备技术规范制定,本细则未明确规定的部份可参照相关厂家的施工规范。
三、本细则既是工程管理部门和维护部门对工程质量的质监细则和对工程竣工验收的评分依据,又是工程施工部门的技术指导标准。
四、本验收细则的解释和修改权属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五、本验收细则的执行时间为:GSM七期工程。
一切与以往细则的不同之处,以本验收细则为主。
第二章基站机房1.机房高度面积机房必须有足够的空间高度,以便于安装机架、走线梯和布放电缆.。
一般要求机房净高大于或等于2.7米。
为了扩容方便,机房面积要求足够大,一般要大于15平方米。
2.机房荷载机房的楼板必须有足够的荷载能力,以承受电池和机架的压力。
要求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设备具体安装位置和设备的重量,结合机房土建结构,核实机房荷载是否满足要求。
3. 机房改造要求3.1机房内不能作装饰性装修 (如安装吊顶和活动地板等)。
3.2机房门要足够大以便于工程期间设备的搬运。
机房门应向外开。
机房门应具有防火,防盗力。
3.3机房的地板必须采用水磨石或耐磨砖,不能采用水泥地面。
墙身要求涂墙漆。
墙身、天花要求结实,坚固。
3.4建议机房门口应有门槛,以防水、防鼠。
3.5机房内应安装带有接地保护的电源插座,其电源不应与照明电源同一回路,若不能单独成一回路时,应选择带有保险丝的插座。
4.机房照明4.1机房的主要光源应采用荧光灯。
照度要求:离地0.8米水平面上≥50Lux。
4.2照明电应与工作电(设备用电及空调用电)分开布放。
4.3机房内配置应急灯。
当正常照明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急灯能提供应急照明(可选)。
4.4不允许有太阳光直射进机房。
爱立信基站设备安装规范DOCUMENT 本文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总则●RBS1107产品描述●基站机房●基站设备●工艺说明CDMA无线基站安装工艺标准描述总则为保证CDMA无线基站工程的施工质量,明确工程质量监查的技术规范,特制定本检查细则。
本细则既是工程管理部门对工程质量的质监细则,又是相关工程施工部门所应遵的技术指导标准。
RBS1107产品描述爱立信CDMA系统称为CMS11,目前使用的无线基站产品称为Radio Base Station 1107 Compact(RBS1107 Compact)。
RBS1107 Compact(以下简称RBS1107)采用模块化设计,室内外均适合安装。
根据实际需要,一个RBS1107的基站可由2到7个单元组成,其中包括1个主单元(Main Unit)和1到6个远端单元(Remote Unit)。
1个远端单元可支持1个扇区(a single sector),并可最多装载2个载频(RF carrier)。
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远端单元的第二个载频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安装。
另外RBS1107的multi-sector功能还可以让多个远端单元共用1个载频。
RBS1107体积小巧,安装灵活,可以在墙壁、房顶、抱杆、铁塔等多种地方安装,只是在安装时应注意确保易于维护和升级。
主单元(Main Unit)执行数字处理和单元控制的功能,处理信号,分配时钟同步信号。
主单元上有若干接口,其中包括:连接远端的多模光纤接口、E1/T1接口、告警接口、GPS接收器接口;另外9针串口和以太网口是调测时连接PC用的。
主单元装备有金属遮阳罩,可以阻挡阳光直射、风吹。
主单元还装备有安装支架,可适合在墙壁、抱杆、铁塔等地方安装。
远端单元(Remote Unit)实现RBS1107的无线功能,每个远端可最多支持两个载频。
远端的主要功能有:滤波、功放和CDMA信号的转换;对应的组成部分包括:能量放大器、低噪音放大器、收发滤波器以及基带信号和无线频率之间的互转器。
中国移动软交换统一站点数据配置规范(爱立信CE设备)(草案)版本号:0.9.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文档说明:本规范为中国移动软交换统一站点CE局数据指导性规范。
编号说明:(本文档编号依照以下原则进行:x.y.z x: 大版本更新,文档结构变化y: 具体方案的更改,部分内容的修正z: 文字修改,奇数为包含对上一版修改记录的稿子偶数为对上修改稿的定稿)文档修改历史目录1. 软交换站点拓扑图 (4)2. 软硬件版本说明 (4)3. 局数据规范 (5)3.1协议及参数要求 (5)3.2关键字说明 (5)3.3CE-AR、CE-CE局数据规范 (5)3.3.1 CE-AR (5)3.3.2 CE-CE (7)3.4路由与VPN (8)3.4.1 VPN配置 (8)3.4.2 OSPF协议 (9)3.4.3 路由策略 (9)3.5CE-SS/MGW (11)3.5.1 CE-华为SS/MGW配置模板 (11)3.5.2 CE-爱立信SS/MGW配置模板 (13)3.5.3 CE-诺西SS/MGW配置模板 (15)3.5.4 CE-中兴SS/MGW配置模板 (18)3.5.5 CE-阿朗SS/MGW配置模板 (21)3.5.6 CE-摩托SS/MGW配置模板 (23)3.6网管与安全配置 (23)3.6.1 管理及未使用端口 (23)3.6.2 SYSLOG配置 (24)3.6.3 SNMP配置 (24)3.6.4 安全设置 (25)3.6.5 CE连接网管DCN接口 (25)3.6.6 配置本地帐号 (26)3.6.7 配置远程访问 (26)1. 软交换站点拓扑图软交换设备(SS 、MGW )通过站点CE 路由器接入IP 承载网,拓扑如下图所示。
AR1AR2CE1CE2IP 承载网MSC ServerMGW媒体链路信令链路注1:CE 之间互连2-4个接口应该分布在2个不同的板卡上;注2:当AR-CE 使用2.5G POS 传送媒体流时,建议CE 之间使用2-4*GE 捆绑(需要根据连接的软交换厂家特点、容量来确定,CE 之间链路带宽设计需要考虑AR-CE 单链路35%带宽+站点内部经过CE 之间疏通的流量)2. 软硬件版本说明本规范适用如下软硬件版本:3.局数据规范3.1协议及参数要求IP承载网AR(PE)与CE之间互连参数规范如下表,包括AR-CE互连路由协议参数、CE-CE互连路由协议参数、路由策略、VPN配置等,详细内容请参见附件1《承载网PE-端局CE间参数规范》。
一、网元基础数据收集基站的小区数据和MO数据?1、基站数据的制作1.1 小区参数部分RLDEI:CELL=DGCBCE1, CSYSTYPE=GSM900;RLDEC:CELL=DGCBCE1, CGI=460-00-9538-5511, BSIC=60, BCCHNO=77, AGBLK=1,MFRMS=5, BCCHTYPE=NCOMB, FNOFFSET=0, XRANGE=NO;RLHPC:CELL=DGCBCE1, CHAP=1;RLCFI:CELL=DGCBCE1, CHGR=0, DCHNO=77&69&55&46&37;RLCCC:CELL=DGCBCE1, CHGR=0, SDCCH=3, CBCH=yes, TN=2;RLCHC:CELL=DGCBCE1, CHGR=0, HOP=ON,HSN=10; RLCPC:CELL=DGCBCE1, BSPWRB=45,BSPWRT=45, MSTXPWR=33;RLCXC:CELL=DGCBCE1, DTXD=ON;RLLOC:CELL=DGCBCE1, BSPWR=55, BSTXPWR=55, BSRXMIN=150, RXSUFF=150, MSRXMIN=99, MSRXSUFF=0,SCHO=On, MISSNM=3, AW=On;RLLUC:CELL=DGCBCE1, QLIMUL=55, QLIMDL=55, TALIM=61, CELLQ=high;RLLPC:CELL=DGCBCE1, PTIMHF=5, PTIMBQ=15,PTIMTA=10,PSSHF=63, PSSBQ=10,PSSTA=63;RLLFC:CELL=DGCBCE1, SSEVALSD=6, QEVALSD=6, SSEVALSI=6, QEVALSI=6,SSLENSD=8, QLENSD=10, SSLENSI=4, QLENSI=4, SSRAMPSD=5, SSRAMPSI=2;RLLDC:CELL=DGCBCE1, MAXTA=63, RLINKUP=16;RLLHC:CELL=DGCBCE1, LAYER=2, LAYERTHR=95, LAYERHYST=2, PSSTEMP=0, PTIMTEMP=0;RLIHC:CELL=DGCBCE1, IHO=OFF, MAXIHO=3, TMAXIHO=6, TIHO=10,SSOFFSETULP=0,SSOFFSETDLP=0, QOFFSETULP=0, QOFFSETDLP=0;RLSSC:CELL=DGCBCE1, ACCMIN=104, CCHPWR=33, CRH=4, DTXU=1, NCCPERM=6,RLINKT=16, MBCR=0;RLSBC:CELL=DGCBCE1, CB=NO, ACC=CLEAR, MAXRET=4, TX=12, ATT=yes,T3212=10,CBQ=high, CRO=0, TO=0, PT=0;RLPCC:CELL=DGCBCE1, SSDES=88, INIDES=70, SSLEN=5, INILEN=2,PMARG=6,QLEN=10,LCOMPUL=50, QCOMPUL=50, REGINT=1, DTXFUL=5;RLBCC:CELL=DGCBCE1, SDCCHREG=On, SSDESDL=95, SSLENDL=4, LCOMPDL=20,QCOMPDL=60, QLENDL=8, REGINTDL=1, BSPWRMINN=35;RLBCI:CELL=DGCBCE1;RLSLC:CELL=DGCBCE1, LVA=29, ACL=A1, CHTYPE=TCH, CHRATE=FR;RLSLC:CELL=DGCBCE1, LVA=18, ACL=A2, CHTYPE=SDCCH;RLSLC:CELL=DGCBCE1, LVA=1, ACL=A1, CHTYPE=BCCH;RLSLC:CELL=DGCBCE1, LVA=0, ACL=A2, CHTYPE=CBCH;RLIMC:CELL=DGCBCE1,INTAVE=6, LIMIT1=4, LIMIT2=8,LIMIT3=15, LIMIT4=25;RLLCC:CELL=DGCBCE1,CLSLEVEL=20,CLSACC=40,HOCLSACC=On,RHYST=75,CLSRAMP=16;RLLCI:CELL=DGCBCE1;1.2 MSC上的定义在MSC上的定义主要是为了让MSC知道这个小区的CGI和所属的BSCMGCEI:CELL=H21HBI1,CGI=460-00-9555-10314,BSC=BSC1;!BSC :这个参数的值可以用指令MGBSP:BSC=ALL查询MGCEC:CELL=H21HBI1,CO=4,RO=1,EA=1;RLMFC:CELL=H21HBI1,MBCCHNO=77&76&86&68&82&80&545&560, LISTTYPE=IDLE,MRNIC; ! LISTTYPE :待机时为IDLE,通话时为ACTIVE1.3 相邻关系定义测量频点(测量频点就是相邻小区的BCCHNO):RLMFE:CELL=H21HBI1,MBCCHNO=ALL,MRNIC;RLMFC:CELL=H21HBI1,MBCCHNO=76&86&68&82&80&545&560,MRNIC;定义相邻关系时会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1、同一BSCRLNRI:CELL=H21HBI1,CELLR=H21HBI2;RLNRC:CELL=H21HBI1,CELLR=H21HBI2,CS=YES,CAND=BOTH,KHYST=3,KOFFSETP=0,LHYST=3, LOFFSETP=0,TRHYST=2,TROFFSETP=0,AWOFFSET=5,BQOFFSET=5,HIHYST=5,LOHYST=3,OFFSETP=0;2、同一MSC,不同BSCRLNRI:CELL=H21HBI1,CELLR=H22LCW2;RLNRC:CELL=H21HBI1,CELLR=H22LCW2,CS=NO,CAND=BOTH,KHYST=3,KOFFSETP=0,LHYST=3,LOF FSETP=0,TRHYST=2,TROFFSETP=0,AWOFFSET=5,BQOFFSET=5,HIHYST=5,LOHYST=3,OFFSETP=0; RLDEI:CELL=H22LCW2,CSYSTYPE=DCS1800,EXT;RLDEC:CELL=H22LCW2,CGI=460-00-9561-9832,BSIC=62,BCCHNO=545;RLLOC:CELL=H22LCW2,BSPWR=54,BSTXPWR=54,BSRXMIN=150,BSRXSUFF=150,MSRXMIN=99,MSRX SUFF=0,SCHO=ON,MISSNM=3,AW=ON,EXTPEN=ON;RLCPC:CELL=H22LCW2,MSTXPWR=33;RLLHC:CELL=H22LCW2,LEVEL=3,LEVHYST=2,PSSTEMP=0,PTIMTEMP=0,FASTMSREG=OFF;3、不同MSCRLNRI:CELL=H21HBI1,CELLR=H32QBI2,SINGLE;! SINGLE 表示不是同一MSCRLNRC:CELL=H21HBI1,CELLR=H32QBI2,CS=NO,CAND=BOTH,KHYST=3,KOFFSETP=0,LHYST=3,LOF FSETP=0,TRHYST=2,TROFFSETP=0,AWOFFSET=5,BQOFFSET=5,HIHYST=5,LOHYST=3,OFFSETP=0; 同样,以下部分有可能已经定义,注意查现网数据:RLDEI:CELL=H32QBI2,CSYSTYPE=DCS1800,EXT;RLDEC:CELL=H32QBI2,CGI=460-00-9560-9732,BSIC=62,BCCHNO=545;RLLOC:CELL=H32QBI2,BSPWR=54,BSTXPWR=54,BSRXMIN=150,BSRXSUFF=150,MSRXMIN=99,MSRX SUFF=0,SCHO=ON,MISSNM=3,AW=ON,EXTPEN=ON;RLCPC:CELL=H32QBI2,MSTXPWR=33;RLLHC:CELL=H32QBI2,LEVEL=3,LEVHYST=2,PSSTEMP=0,PTIMTEMP=0,FASTMSREG=OFF;最后由于不在同一MSC,所以还要在MSC定义相邻小区的CGI和所属的MSC:MGOCI:CELL=H32QBI2,CGI=460-00-9560-9732,MSC=HZCMSC;以上的几个部分(小区参数、相邻关系、MSC的定义)其实都可以在CNA里面定义,这样做会更方便些。
业务流程通信硬件安装规范通信硬件安装规范工程准备本章描述了工程安装前需要做的准备,内容包括:技术文档准备、人员要求、工具准备、安装环境检查和开箱验货几个部分。
第一节技术文档准备工程设计类文档工程勘测设计阶段产生的工程文件是进行硬件安装的重要依据,其中包括:《网络规划书》《工程设计书》《机房及有关环境详图》《工程设计与施工图纸》安装指导类文档《硬件安装手册》等应由华为公司在供货时向客户提供。
第二节人员准备参与硬件安装的人员可能有华为工程师、合作方技术人员、客户方技术人员。
其中合作方技术人员应经过华为公司的严格培训、考核,掌握系统的安装、调试方法,并取得上岗证书后方有资格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客户方技术人员应经过华为公司的预培训,掌握一定的安装、施工方法。
安装人员的人数需根据具体的工程进度安排及安装环境确定。
人数不定,一般一组以2-5人为宜。
第三节工具准备工具的准备要视具体的项目来看,不同的项目可能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
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仪表,如REF _Ref3776767 \r \h 表1-1所示:通用工具清单专用工具清单仪表清单测量和划线工具混凝土打孔工具紧固工具钳工工具辅助工具1卷尺冲击钻十字螺丝刀(2#、3#、4#)尖嘴钳镊子光多用表、光连接器及尾纤万用表2直尺(1m)配套钻头若干(Ф6、Ф8、Ф10、Ф12、Ф14、Ф16)一字螺丝刀(100、150、200、250)斜口钳毛刷防静电手腕500伏兆欧表(测绝缘电阻用)3记号笔吸尘器活动扳手(6、8、10、12)裁纸刀地阻测量仪光功率器4划针电源接线板(含两相、三相插座各三,电流容量大于15A)套筒扳手(10、13、16、18)手电钻铅垂卡线钳周波比测试仪表5工业水平尺梅花扳手(10、13、16、18)锉刀电烙铁剥线钳6角尺长臂扳手手锯焊锡丝若干压线钳7墨斗橡胶锤梯子馈线剪8叉车剪线钳9地板吸10热吹风第四节安装环境检查在开始安装设备之前,必须根据《安装环境检查表》所列出的各项内容,进行安装环境的二次检查,确认机房环境全部到位,具体包括:机房建筑条件机房环境条件机房供电条件接地条件配套设备条件和其他条件第五节开工协调会工程督导与客户协商召开开工协调会,双方明确相关责任人,并就工程安装周期、进度计划及配合事宜达成一致。
爱立信设备1、爱立信现在主要使用的设备有:22202、2308、2206V1、2206V2、6601、6201。
2308主要使用在室内分布基站。
6601主要使用在拉远站。
2202、2206V1、2206V2、6201主要用在宏基站。
2、RBS2202的电源类型:24V、-48V。
3、RBS2202设备主要有:TRU( 收发信单元)、CDU(合成与分路单元)、PSU(电源供电单元)、ECU( 能源环境控制单元)、DXU(分配交换单元)。
4、RBS2202设备中TRU分两种,一种TRU为普通型,STRU为无线上网、信息。
5、RBS2202设备CDU主要有CDU-A、CDU-C、CDU-C+、CDU-D四种6、RBS2202设备DXU主要有01、11、21三种型号。
7、RBS2202设备PSU分两种电源-48V、230V。
8、RBS2202设备主副柜拨码设置9、RBS2206设备主要有:DTRU(内含两个TRU可替换单元)、CDU(合成与分路单元)、CXU(配置交换单元)、PSU(电源供电单元)、DXU(分配交换单元)。
10、RBS2206设备主要有:CDU-F(覆盖距离近)和CDU-G(覆盖距离远)。
11、RBS2206设备主DXU有DXU-21(V1)和DXU-23(V2)两种。
12、RBS2206V2传输线有:Cable 1 直连线和Cable 2 级连线两种。
13、陈述2机柜3传输的连接方法:一个机柜各一条Cable 1(直连线)传输线,分别连接到机柜的A口,地三条传输用Cable 2 (级连线),传输线A 端接到第一个柜子的C口,传输线C端接到第二个机柜的C口。
14、陈述3个机柜4条传输:传输线1用Cable 1(直连线),接到机柜1的A口。
传输线2用Cable 1(直连线),接到机柜3的A口。
传输线3用Cable 2(级连线),接到机柜1的C口,第3传输的级联线C端接到第二个机柜的A口。
传输线4用Cable 2(级连线),接到机柜3的C口,第4传输的级联线C端接到第二个机柜的C口.15、RBS2308设备主要有:背板(电源AC交流、DC直流)、IXU(相当于DXU)、RRU(相当于载频)三部分组成。
爱立信基站验收规范version2.0版第一章总则一为保证移动电话扩容工程的施工质量明确工程质量监查的技术规范特制定本检查规范二本规范根据设计部门的工程设计文件爱立信公司珠江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北京通信设备厂等相关厂家的设备技术规范制定本规范未明确规定的部份可参照相关厂家的施工规范三本规范既是工程管理部门和维护部门对工程质量的质监细则和对工程竣工验收的评分依据又是工程施工部门的技术指导标准四本验收规范的解释和修改权属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五本验收规范的执行时间为GSM七期工程一切与以往规范的不同之处以本验收规范为主第二章基站机房1. 机房高度面积机房必须有足够的空间高度以便于安装机架走线梯和布放电缆.一般要求机房净高大于或等于2.7米为了扩容方便机房面积要求足够大一般要大于15平方米2. 机房荷载机房的楼板必须有足够的荷载能力以承受电池和机架的压力要求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设备具体安装位置和设备的重量结合机房土建结构核实机房荷载是否满足要求3. 机房改造要求3.1 机房内不能作装饰性装修 (如安装吊顶和活动地板等)机房门要足够大以便于工程期间设备的搬运机房门应向外开机房3.2门应具有防火防盗力3.3 机房的地板必须采用水磨石或耐磨砖不能采用水泥地面墙身要求涂墙漆墙身天花要求结实坚固3.4 建议机房门口应有门槛以防水防鼠3.5机房内应安装带有接地保护的电源插座其电源不应与照明电源同一回路若不能单独成一回路时应选择带有保险丝的插座机房照明4.4.1 机房的主要光源应采用荧光灯照度要求离地0.8米水平面上50Lux4.2 照明电应与工作电(设备用电及空调用电)分开布放机房内配置应急灯当正常照明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急灯能提供应急照4.3明(可选)4.4 不允许有太阳光直射进机房如果机房有窗户必须用遮光纸进行避光处理或用水泥砖将窗户封闭(建议)4.5 建议机房内配置人字铝梯方便基站维护5. 机房环境要求机房整洁干净没有灰尘及杂物工程剩余材料要堆放整齐并附有余料清单6. 机房防火6.1 对机房进行改造时只可进行为满足机房电气要求的修缮而且需采用不透光不燃或阻燃的满足防火要求的材料6.2 对于电力线传输线接地线空调管馈线等进线口须用防火泥进行密封要求密封处平整无缝隙6.3 要求机房内安装有烟雾告警设备并且在室内靠门处配置有灭火器6.4 机房内不得放置易燃物品7. 机房防水要求机房所有的门窗和馈线进出口能防止雨水渗入机房的墙壁天花和地板不能有渗水浸水的现象机房内不能有水管穿越不能用洒水式消防器材8. 机房密封要求机房有良好的密封性既能防止灰尘及害虫从外界进入机房又便于对机房温度和湿度的控制9. 机房温度要求机房室内温度不超过28度机房应配有温度计和温度告警设备10. 机房湿度要求机房保持干燥机房湿度H在15%80%范围内并且配有湿度计和湿度调节设备 (如空调抽湿机)11. 机房空调11.1 机房内应配置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柜式空调平时至少有一台空调在工作11.2 要求机房安装的空调具有自启动功能11.3 机房空调应安装牢固在底座固定的同时若条件具备应与墙体固定第三章 : 无线设备第一节 : 室内无线设备安装走线通道1.1.1 室内走线梯1.1.1 必须按照设计文件的无线基站机房走线架布置平面图布放走线梯并且要求牢固平稳竖立的走线梯必须垂直平放的走线梯必须水平1.1.2 走线梯经过梁柱时就近与梁柱加固在走线梯上相邻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 2 米固定方法可参照爱立信G-MODULE1.1.3 为了不阻碍机架里空气与外界的对流机架顶与走线梯的距离必须大于200毫米同时为了方便在走线梯上电缆的布放要求走线梯与机房顶的净空距离大于 300毫米1.1.4 走线梯要求接地接地方法在设备母地线的末端用线耳与走线梯充分相接1.1.5 无线机柜需用支架U-BAR)或走线梯进行固定固定支架位于机柜的右侧以符合爱立信G-MODULE要求以及方便走线(扩容站根据实际需求安装)1.2 走线槽走线槽的布放要牢固美观切割走线槽时切口要垂直整齐走线槽的两端须安装盖子1.3 走线管要求所有的走线管整齐美观其转弯处要使用转弯接头连接2. 无线机架的安装2.1 防静电手镯机房内必须配置有防静电手镯当安装机架内的电路板时要求带上防静电手镯并且手镯接地良好以免损坏电路板内的元器件2.2 机架固定机架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并且垂直牢固无线机架和整流器机架之间需要保留一定的距离2.3 机架抗震加固无线机架的抗震加固包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进行机架顶部加固机架底座加固和机架间加固机架后面与墙加固要求依照设计图纸作防震加固处理2.4 机架间的电缆2.4.1 信号线所有的信号线都要放入走线槽中走线应保持其中顺畅不能有交叉和空中飞线的现象对于有多余长度的连线也要放入走线槽中不能盘放在机架内或机架顶上2.4.2 射频线当跳线或馈线需要弯曲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其弯曲曲率半径不能小于下表的规定线径二次弯曲的半径一次性弯曲的半径1/2"210mm 70mm7/8"360mm 120mm表( 1 )2.4.3 电源线连到无线机架的电源线要求布放整齐不能有交叉现象更不能和其它信号线捆扎在一起2.4.4 光纤线光纤应布放在光纤走线管中两端不能拉得过紧2.4.5 所有与设备相连的线要求接触良好不能有松动的现象接头位置不能有受力现象最好能留出冗余位置后再走线2.4.6 对于无线设备地线的安装走线建议不与电源线捆扎在一起以提高安全性如果有条件最好地线能与其它线(电源线信号线)分开走线以提高设备稳定性2.5 机柜内部电缆要求整齐美观多余的线应顺放入机架中的线槽中并加以绑扎连线两端的接头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现象2.6 机架内设备单元的安装要求所有的设备单元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掉漆的现象安装数量符合设计文件规定无设备单元的空位应装有盖板2.7 标签要求机架内部和机架之间的所有连线插头都贴有标签并注明该连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整改完成后不能有手写标签3. 配线架(DF 架) 的安装3.1 DF架固定要求牢固地固定在墙上其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规定并且加有盖板DF架必须接地, 应用 25 平方毫米的接地电缆从DF架的接地点连到机房的母地线上要求连接点接触良好3.2 告警线安装从无线机架到DF架的告警线应放入走线槽中连线要求整齐美观并留有一定的余度告警线的屏蔽层必须接地3.3 PCM线安装3.3.1 PCM附件的安装要求按厂家规范标准将PCM固定板安装在DF架中并且牢固PCM接头要求电气性能良好阻抗匹配3.3.2 PCM线的安装从传输设备到DF架的PCM线必须放入走线槽中并留有一定的冗余度PCM线的屏蔽层要接地良好.3.4 标签DF架上的PCM线告警线地线都要贴有标签注明该连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对于每对告警线所代表的告警内容要注明在DF架盖板背后的标签纸上3.5 所有的DDF架要求垂直安装PCM接头位置要求按照从上到下按编号的顺序安装4. 室内接地4.1 联合接地基站的直流工作地保护地应接入同一地线排地线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要求小于 5 欧姆可以利用地阻测试仪测量基站地网的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4.2 入机房的母地线4.2.1 从机房所在楼房的地网单独拉一根截面积95平方毫米的总地线进机房接到机房的室内地线排上4.2.2 拉进机房的母地线必须直接连到室内地线排上不能再经过任何设备(如:交流屏)才下地必须直接落地4.3 室内地线排应尽量靠近地线进口4.5.1 设备的母地线要求沿着走线梯布放且用绑带固定在走线梯的边上其截面积是 35平方毫米4.5.2 馈线的母地线末端不能与走线梯相连接并必须做好绝缘处理4.4 设备的母地线4.5 设备接地4.5.1 对于无线机架和其它爱立信设备应用截面积 25平方毫米的接地线与母地线连接并用绝缘盒将连接点盖上4.5.2 设备与母地线相接方向要求顺着地线排的方向4.5.3 走线梯上母地线的每个接地点只能接一个设备不能两个或多个设备同接在母地线的同一点上4.6 室内馈线接地4.6.1 要求利用所提供的室内接地件将馈线接头与母地线相连, 连接点牢固,接触良好并作绝缘处理4.6.2 从馈线接头到母地线由一根 16平方毫米的地线连接按天线下行方向引出后顺着地线排的方向连接4.6.3 走线梯上母地线的每个接地点只能接一根馈线不能两根或多根馈线同接在母地线的同一点上4.7 所有接地连接件要求有两点压接4.8 不同类型的设备要单独接入地线排(如无线架电源架天馈线AC屏等)并在地线排处标明4.9 所有无线机房除了必须安装机房地线排之外还必须安装爱立信设备专用地线排所有爱立信设备的地线都必须接入该专用地线排其余非爱立信设备只能接入机房总地线排爱立信专用地线排与机房总地线排之间的连接地线线径必须大于或等于50MM第二节室外天馈线安装1. 天线设备1.1 天线安装1.1 .1 天线必须牢固地安装在其支撑杆上其高度和位置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1.1.2 天线与跳线的接头应作防水处理1.1.3 对于全向天线要求天线与铁塔塔身之间距离不小于2米对于定向线要求不小于0.5米1.1.4 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应达到表(2)的要求表(2)适用于900MHz和1800MHz系统可以用SiteMaster S120仪表测量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是否满足要求基站类型Tx - Tx Tx - RxRBS200 40dB 20dBRBS2000 30dB 30dB表( 2 )1.1.5 对于采用空间分集接收方式的天线系统其分集接收距离必须符合要求表(3)是对于分集接收距离的要求900 MHz 1800MHz最小距离 4 米 2 米推荐距离 6 米 3 米表( 3 )1.2 天线的指向和俯仰角对于全向型天线要求垂直安装对于方向型天线其指向和俯仰角要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1.3 天线的安装环境天线的主瓣方向附近应无金属物件或楼房阻挡1.4 天线的支撑件要求楼面负荷满足要求铁塔铁杆天线横担结实牢固铁杆要垂直横担要水平所有的铁件材料都应作防氧化处理1.4 塔顶放大器1.4.1 硬件安装1.4.1.1 塔顶放大器与天线之间的跳线长度要求不超过2米塔顶放大器最好安装在天线的支撑杆上且垂直于水平面安装要牢固且不会绕支撑杆转动塔顶放大器带有接头的面和排水管要朝向下方塔顶放大器与跳线的接头要作防水处理1.4.1.2 如果馈线为7/8规格或更高则不允许与塔顶放大器直接连接而应通过跳线与塔顶放大器连接因为很难使粗大的馈线连接到塔放接口的相应位置从而可导致连接器损坏跳线与馈线应稍微留有长度余量以适应热胀冷缩的需要1.4.1.3 报警及供电单元APDU与电流注入器CI之间的输入电源连接应使用SMB连接端口报警及供电单元APDU中未与塔放相连的输出口上的电源开关必须关闭电流注入器CI的公头要朝向BTS母头朝向TMA1.4.2 接地塔顶放大器与电流注入器CI必须接地从塔顶放大器与电流注入器上引出的接地线需可靠地与有牢固基础的接地点相连各安装点需完好无损没有氧化现象,接地线电阻要小于5欧姆截面积至少为16平方毫米如果装避雷器避雷器一定要串接到CI和机柜之间1.4.3 电源设置报警及供电单元APDU的输出电流和输入电压范围应符合各自品牌的技术要求报警及供电单元上的状态灯都应显示正常1.4.4 VSWR对有塔放的基站的VSWR的检测方法同没有塔放的基站的VSWR的测法相同但应确保在塔放上接入直流电源这样才能测到正确的VSWR要求用OMT软件或SITEMASTER从机柜的输入口测整个天馈系统的驻波比应小于1.52. 室外馈线2.1 在基站机房和天线支撑杆或铁塔之间要安装有室外走线梯并且走线梯要作防氧化处理2.2 馈线的布放要求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情况2.3 馈线和室外跳线的接头要接触良好并作防水处理在馈线从馈线口进入机房之前要求有一个滴水弯以防止雨水沿着馈线渗进机房2.4 室外跳线要求沿着天线支撑件固定并且要求馈线的布放长度适当以避免室外跳线形成多余的弯曲2.5 每根馈线在室内和室外都要有标签注明此馈线的收发情况以及所属的小区和编号2.6 馈线夹是用于固定馈线于走线梯上使馈线走线整齐美观对于不同线径的馈线馈线夹的固定间距如下表1/2 " 馈线 7/8 "馈线 1 5/8" 馈线馈线水平走线时 1.0米 1.5米 2.0米馈线垂直走线时 0.8米 1.0米 1.5米表( 4 )3. 室外接地3.1 基站铁塔天线支撑杆和室外走线梯等室外设施都要求接地并且要求接地电阻小于 5 欧姆3.2 馈线接地3.2.1 当天线安装在铁塔上时要求在馈线在下塔拐弯前1.5 米处接地如果由此接地点到馈线入机房的长度大于20米时在馈线进机房前再接一次地3.2.2 当机房上没有铁塔天线是固定在支撑杆时要求在馈线在由楼面拐弯下机房前接地3.2.3 馈线的接地线要求顺着馈线下行的方向不允许向上走线不允许出现回流现象3.2.4 为了减少馈线的接地线的电感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90度曲率半径大于130毫米3.3 各小区馈线的接地点要分开不能多个小区馈线在同一点接地且每一接地点最多只能连接三条接地线这样可使接地点有良好的固定接地点要求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现象并作防氧化处理3.4 避雷针3.4.1 避雷针要求电气性能良好接地良好3.4.2 避雷针要有足够的高度能保护铁塔上或杆上的所有天线.即所有室外设施都应在避雷针的 45度保护角之内3.4.3第三节 : 无线设备调测1. RBS2000型基站1.1 指示灯状态在机柜里各个模块的“Operational”绿灯发亮而且其它指示灯全应该熄灭若发现有不正常的状态可用OMT软件的MONITOR功能查找其错误的原因1.2 基站软件版本检查使用OMT软件的DISPLAY SOFTWARE VERSIONS功能查看此基站运行软件的版本是否正确1.3 机柜内温度对于RBS2202型基站机柜内有两个内置温度传感器利用OMT软件的"Monitor Setup中Cabinet internal temperature sensor ”查看其温度两个传感器能读出温度值1.4 工作电压在正常室温下无线设备的推荐工作电压是 27.7V 26.5V利用OMT软件的“Monitor Setup中DC System Voltage选项可查看其工作电压1.5 参数检查1.5.1 IDB的数据检查利用OMT软件查看在DXU中的IDB文件该基站的实际规模配置应与IDB一致1.5.2 载波的工作频率利用 OMT软件或在 BSC中用指令 “RLCFP”查看各个载波的工作频率1.5.3 载波的发射功率利用 OMT软件或在 BSC中用指令 “RLCPP”查看各个载波的发射功率1.5.4 逻辑信道的配置利用 OMT软件或在 BSC中用指令 “RLCRP”可查看该基站各个小区的 TCH和 SDCCH数量的配置VSWR用OMT软件查看VSWR告警门限的设置其参数设置见下表再用OMT 软件或SITEMASTER观察当前馈线的VSWR值要求小于1.5VSWR Supervision EnabledVSWR Class 1 2.2VSWR Class 2 1.8表( 5 )1.5.5 分集接收对于接收系统要求采用分集接收的方式可以用OMT软件的”MonitorSetup”中”Diversity选项查看是否采用了分集接收1.6 外部告警的定义要求基站的 IDB文件中定义了该基站所需的温度烟雾电源等外部告警可以用 OMT软件查看各项告警的定义情况2 RBS200型基站2.1 参数检查2.1.1 设备的数量及工作状态要求所有设备工作状态正常在BSC中用指令 “RLCRP”打印出各个逻辑信道的状态2.1.2 载波的工作频率要求在 BSC中利用指令 “RLCFP”打印出各个载波的频率2.1.3 载波的发射功率在 BSC中用指令 “RLCPP”和 “RLCOP”可打印出该小区的BSPWRB BSPWRT BSPWR和 BSTXPWR参数2.1.4 VSWR在 ACU上所设置的 VSWR告警门限值为 1.52.2 告警测试2.2.1 RXDA-A告警测试拔出RXDA-A或 RXDA-B告警输出插头在 BSC中应该有 RXDA-A的告警信息出现恢复则告警消除2.2.2 RXDA-B告警测试拔出 RXDA-A或 RXDA-B告警输出插头并对其进行对角短路在BSC中应有 RXDA-B告警信息出现恢复则告警消除2.2.3 FAN 告警测试当断开任一风扇的电源 ,或拔出 ACU上的风扇告警插头时要求在 BSC中有 FAN告警信息出现恢复则消除2.2.4 VSWR 测试在基站上模拟产生VSWR告警要求在ACU单元上的VSWR告警红灯发亮并且在BSC中有该基站的VSWR告警出现.. 其模拟方法可以是:断开在ACU面板上 “P f”接头3 天馈线测试断开机柜顶某一分集接收跳线利用Site Master等仪表对其测试所得出的馈线长度与原测试记录误差不能大于0.5米VSWR值应小于1.5,与原测试记录误差不能大于0.14 通话质量拨测在该站的覆盖范围内用TEMS手机指定该站的某个载波检查这个载波的通话质量5 切换功能检查利用 TEMS手机指定将要进行切换的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建立一次呼叫要求在通话过程中发生了一次预定的切换第四章 : 电源设备第一节 : 电源设备安装1. 交流设备安装要求交流设备单元按设计所定的位置安装固定并且必须接地2. 进机房电源线要求采用三相交流电进机房火线的横截面积是 35平方毫米零线的横截面积是 10平方毫米布线要求固定于走线梯或线槽中走线美观整齐3. 整流器安装整流器的数量及位置要符合设计规定安装要牢固4. 直流电缆对于RBS200型和RBS2000型无线机柜其直流供电电缆的横截面积要求大于或等于 50平方毫米布线要固定在走线梯上并与信号线分开走线5. 熔丝开关所有对无线机柜供电的直流开关要符合爱立信公司的技术要求不能采用过大或过小的其它熔丝开关代替对于RBS200型和RBS2000型机柜,要求开关容量为100A6. 电池安装6.1 机房地板的负荷必须满足要求电池安装位置与设计一致各节电池之间的连接条要正确牢固6.2 各节电池之间及电池与电池线的接点需涂有黄油每组电池都安装有盖板6.3 不允许不同容量不同型号不同厂家的电池混合使用也不允许新旧电池混合使用6.4 从整流机架的蓄电池熔丝单元到电池的直流电缆要固定走线电池线的横截面积是 150 平方毫米7. 标签要求所有的开关都贴上标签注明所供电的设备机柜电源电缆上注明正负极性交流单元应有危险指示8. 设备外观要求各个设备单元外观完整清洁没有机械损伤缺陷第二节 : 电源设备调测1. 交流电输入要求提供稳定的三相交流电输入其单相的输入电压允许波动范围是187V 242V对于市电不稳定的机房要安装交流稳压器2. 直流输出要求电源系统提供恒定的直流输出电压根据具体使用的电池型号应采用相应的电压值见表(6)中浮充电压项3. 系统均流电源系统内各个整流器提供的输出电流应该相等其均流误差不大于5%4. 监控单元要求监控单元能正常工作与各模块之间的通信正常其液晶或表头显示无故障系统无任何告警出现RS232通信接口能正常工作5. 电池供电电池作为备用供电方式要求在市电中断时电池能正常为机房的设备供电.其连续供电时间应达到设计要求电池安装后验收前须对电池进行10小时率放电测试并在验收时提供相关数据6. 参数设置根据各个厂家设备的技术要求有其具体的设置值具体见下表(表中虚线表示该设备无此项功能)珠江电源接珠江电源接北京电源接珠江电源接珠江电源接武汉电源接华达电池光宇电池双登电池南都电池双登电池华达电池电池过压告警电压28.50V 28.50V 28.50V 28.50V 28.50V 28.50V 电池欠压告警电压23.40V 23.40V 23.40V 23.40V 23.40V 23.40V 负载脱离电压22.20V 22.20V 22.20V 22.20V 22.20V 22.20V 脱离延迟时间0 S 0 S 0 S 0 S 0 S 0 S26.76V 26.76V 26.76V 26.76V 26.76V 27.10V 电池电压(浮充电压)升压均充电压28.20V 26.76V 28.20V 28.20V 28.20V 28.20V 设置升压均充时间 12h 24h 12h 12h 12h 12h 温度补偿系数-------- -------- -------- ---------- -------- 3mV/cell/度充电限流50A 40A 40A 40A 40A 50A a)用2组200AH电池125A 100A 100A 100A 100A 125A b)用2组500AH电池表 ( 6 )第五章 :外部告警1. 外部告警设备性能及安装所有基站外部告警在触发时告警信息能够在BSC或OSS上读取1.1 温度告警机房温度超过28摄氏度时触发温度告警并将告警送至基站外部告警端口探头应安装于机架顶的走线梯上控制设备安装于DF架旁1.2 烟感告警探头感应烟雾时延迟超过30秒后触发烟雾告警并将告警送至基站外部告警端口探头应安装在房顶离主设备较近处1.3 湿度告警湿度范围为15%~80%高于80%时触发湿度告警并将告警送至基站外部告警端口探头应安装在门口或窗口附近1.4 水浸告警在机房地面上放置水浸传感器在机房发生水淹时触动传感器并将告警送至基站外部告警端口探头应安装在门口窗口或房间的最低水平位置探头水平面尽可能与地水平面距离最短1.5 门控告警门开时触发门开关的告警并将告警送至基站外部告警端口门控装置应安装在门的内侧注意其防水及防潮处理2. 外部告警的连接要求所有的外部告警依次连接到 DF 架的告警输入端口上并且接触牢固连线留有一定余量对于珠江电源系统的电源外部告警的接线见图(1)3.外 部 告 警 的 设 置 对于RBS2000型基站需要用OMT 软件定义各项外部告警的内容3.1爱立信电源系统的告警设置要求按照表(7)进行设置. 爱立信电源系统告警设置序 Inlet(ID) ClassDF Input NO. DescriptionAlarm class 号1 0 1 A1- power Level 12 1 2 A2- power Level 13 2 3 01- power Level 14 3 4 Mains failureLevel 1 5 4 5 Lighting protection alarm Level 1 6 8 9 Temperature alarm Level 1 7 9 10 Fire alarmLevel 1 8 A 11 Humidity alarmLevel 1 9 B 12 Waterlogging alarm Level 1 10C13Gating alarm Level 1表 ( 7 )3.2珠江电源系统的告警设置, 要求按照表(8)进行设置. 珠江PRS700R2电源系统告警设置序号 Inlet(ID) ClassDF Input NO. Description Alarm class PRS700R2Output NO.0 0 1 Output volts Low Level 1 1,2 1 1 2 AC abnormal Level 1 3,4 2 2 3 CB open Level 1 5,6 3 3 4 Rectifier failLevel 1 9,10 4 4 5 Output volts High Level 1 17,18 5 5 6 Thunderbolt alarm Level 1 1,2*6 8 9 Temperature alarm Level 17 9 10 Fire alarmLevel 18A 11 Humidity alarm Level 19 B 12 Waterlogging alarm Level 1 10 C13Gating alarm Level 1表 ( 8 )3.3 北京电源系统的告警设置, 要求按照表(9)进行设置. 北京506厂电源系统告警设置序号 Inlet(ID) ClassDF Input NO. Description Alarm class Position0 0 1 Output volts Low Level 1 52,53 1 1 2 AC abnormal Level 1 62,63 2 2 3 Rectifier fail (few) Level 1 54,55 3 3 4 Rectifier fail (many) Level 1 56,57 4 4 5 Output volts High Level 1 50,51 5 5 6 Thunderbolt alarm Level 1 1,2* 6 8 9 Temperature alarm Level 17 9 10 Fire alarm Level 1 8 A 11 Humidity alarm Level 1 9 B 12 Waterlogging alarm Level 1 10 C13Gating alarm Level 1表 ( 9 )3.4 武汉电源系统的告警设置, 要求按照表(10)进行设置. 武汉洲际电源系统告警设置序号 Inlet(ID) ClassDF Input NO. Description Alarm class Position0 0 1 Rectifier failLevel 1 1,2 1 1 2 Output volts High Level 1 4,5 2 2 3 Output volts low Level 1 7,8 3 3 4 Fuse alarm Level 1 10,11 4 4 5 AC abormalLevel 1 13,14 5 5 6 Thunderbolt alarm Level 16 8 9 Temperature alarm Level 17 9 10 Fire alarmLevel 18A 11 Humidity alarm Level 1 9B 12 Waterlogging alarm Level 1 10C 13Gating alarm Level 1表 ( 10 )3.5 天东电源系统的告警设置, 要求按照表(11)进行设置. 天东电源系统告警设置序号 Inlet(ID) ClassDF Input NO. Description Alarm class Position0 0 1 Output volts low Level 1 17 1 1 2 Output volts High Level 1 20 2 2 3 AC abormal Level 1 23334CB openLevel 124。
RBS3418工程实施要求一、 RBS3418物理参数1. MU尺寸:RBS3418 尺寸高度 176.7 mm宽度 482.5 mm厚度 270.8 mm2. RRU尺寸:单位高度宽度深度RRU22 2120 470 mm 365 mm 285.5 mmRRU22 2140 571 mm 365 mm 292 mmRRUW(没有遮阳板) 600mm 350mm 112mmRRUW(有遮阳板) 636mm 383mm 169mm3. MU重量:单位重量满配置(带有背面连接区及托架) 20.5 kg (with PDU) / 19.8 kg (with PSU) 前面和背面的连接区(4U) 2.5 kg前面的连接区(2U) 2 kg支撑托架 1.7 kg4. RRU重量:单位重量RRU22 2120 23.9 kgRRU22 2120 AC Indoor/Outdoor 27.7 kg/29.2 kgRRU22 2140 DC 27 kgRRU22 2140 AC Indoor/Outdoor 30.8 kg/32.3 kgRRUW01(without solar shield) 19.3 KgRRUW01(with solar shield) 20 Kg二、空间要求走线架距机柜顶部:≥200mm走线架距屋顶:≥300mm1. MU机柜空间需求(安装在19英寸的机柜里面):机柜离墙最少距离:≥100mm机柜如配置RCF离墙距离:≥1000mm机柜之间距离:≥1000mm2. MU机柜空间需求(安装在墙上):3. RRU安装在墙上时的空间需求:4. RRU安装在室外天线支撑杆上的空间需求:RRU的上方和下方各需要至少700mm的空间,以保证空气的对流,RRU前方需要至少1000mm的操作空间。
三、环境要求项目正常工作范围温度 +5~+50°C相对湿度 5~85%绝对湿度 1~25 g/m最大温度变化 0.5°C/min因此机房需要有相应的空调设施以保证机房的工作温度,另外需要机房提供相应的照明设施,不允许有太阳光直射进机房。
(精编)爱立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规范(C版)《爱立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规范》(2.1C版)GMCC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2006-06-20目录第一章总则3第二章机房要求4第三章BYB202 交换设备的安装6第一节机架的安装6第二节走线槽的安装8第三节电缆的布放10第四节设备接地网11第五节电缆接头的制作12第六节机框的安装13第七节电路板的安装13第八节收尾工作14第四章BYB501和AXE810交换设备的安装14第一节机架的安装14第二节走线槽的安装16第三节电缆的布放18第四节设备接地网19第五节电缆接头的制作21第六节机框的安装22第七节电路板的安装22第八节绝缘测试23第九节附件的安装24第五章DDF架、ODF架的安装24第六章不同设备之间的绝缘和接地要求25第七章电源设备的安装28第一节机架的安装28第二节走线槽安装29第三节电缆布放29第四节模块安装31第五节设备的接地与防雷31第六节电池安装32第七节熔丝开关33第八节标签34第九节电气数据34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34第一章总则1.1为适应移动电话交换工程的需要,加强工程的技术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促进移动通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的规范化,特制定本安装规范。
1.2本规范根据有关通信行业标准、设计部门的工程设计文件、爱立信公司等相关厂家的设备技术规范制定。
1.3本规范既是建设单位对工程硬件安装质量的质监细则和对工程验收的评分依据,又是施工单位的技术指导标准。
1.4本验收规范的适用范围为:爱立信交换设备(BYB202、BYB501及AXE810设备上走线安装方式)及配套工程。
1.5在工程实施中,当本规范与设计文件有冲突时,以设计文件为准。
1.6本规范的解释和修改权属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本规范从颁布之日起执行,一切与以往规范的不同之处,以本规范为准。
第二章机房要求2.1机房高度面积机房必须有足够的空间高度,以便于安装机架、走线槽和布放电缆。
原则上要求机房净高大于或等于3.2m;为了扩容方便,机房面积应足够大,能满足扩容的需要。
2.2机房荷载机房的楼板至少有4.5kN/m2的荷载能力(电池房的楼板荷载能力至少为6.0kN/m2),以承受机架和电池的压力。
2.3机房装修要求2.3.1机房内不能作装饰性装修,不得安装吊顶,不铺活动地板,不搞墙裙,不挂可燃窗帘。
装修材料需采用非燃、阻燃的材料。
2.3.2机房外门应向走道开启,要求宽度不小于1.5m,高度不小于2.2m;机房门应具有防火、防盗能力。
2.3.3机房的地面必须平整,倾斜度每米不得偏差1mm,地面宜采用水磨石或耐磨砖等,不能采用水泥地面,墙身要求涂墙漆,墙身、天花要求结实,坚固。
地面装修必须使用防静电材料。
2.3.4机房内所有电源插座应带有接地保护,其电源不应与照明电源同一回路,若不能单独成一回路时,应选择带有保险丝的插座。
2.4机房照明2.4.1机房的主要光源应采用荧光灯。
机架前照度要求:水平面照度距地面0.8米处≥150-200Lux,直立面照度距地面1.4米处≥30-50Lux。
2.4.2照明电、设备用电、空调用电必须分开布放,不能混合使用。
2.4.3机房内须配置应急灯。
当正常照明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急灯能提供应急照明。
2.4.4不允许有太阳光直射进机房。
如果机房有窗户,必须用遮光纸进行避光处理或用水泥、砖将窗户封闭。
2.5机房环境要求机房整洁干净,没有灰尘及杂物。
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的杂物(如泡沫聚苯乙烯的材料,塑料包装袋/盒,包装袋等)必须及时作清除。
2.6机房防火2.6.1进线孔洞须用防火泥或阻燃盖板进行密封,要求密封处平整、无缝隙。
2.6.2机房内必须配备有效的灭火消防器材,且必须保持性能良好,符合相关消防要求。
2.6.3机房内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2.7机房防水要求机房所有的门、窗和进出线口能防止雨水渗入,机房的墙壁、天花和地板不能有渗水、浸水的现象,机房内不能有水管穿越,不能用洒水式消防器材。
2.8机房密封要求机房有良好的密封性,既能防止灰尘及害虫等从外界进入机房,又便于对机房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2.9机房温度要求交换机房温度为23℃±2℃,传输机房温度为23℃±2℃,动力机房温度为25℃±3℃。
各机房应配有温度计和温度告警设备。
2.10机房湿度要求机房保持干燥,交换机房湿度在40%-70%范围内,传输机房湿度在40%-70%范围内,动力机房湿度在15%-80%范围内。
各机房配有湿度计、湿度告警设备和湿度调节设备(如空调、抽湿机等)。
2.11传输机房、动力机房均指独立设置的机房。
若机房中放置了多种设备时,以要求最严格的设备来考虑。
如:交换机房与动力电源一起,应执行交换机房标准。
2.12机房空调机房空调设备性能良好,通风管道应清扫干净,达到洁净度规定要求。
第三章BYB202交换设备的安装第一节机架的安装3.1.1机架的位置3.1.1.1机架的位置以及机架面朝向必须和机房设计平面图一致。
3.1.1.2机架列与列之间的走道距离应为800mm,偏差不应大于5mm。
3.1.2机架的固定3.1.2.1机架的地脚固定应符合以下五种固定方式(非地震区):,,,,,,(1),,,,,,(2),,X,XXX,,,(3)XXX,XX,XX,XXX(4)XXXX(5)备注:X为需钻孔固定点3.1.2.2架顶固定:机架顶应与Support和Tie-bar固定,每个机架至少安装一个Support,Support的方向应与设计一致,机架与Support连接的螺丝必须垂直拧紧,Support与Tie-bar连接的螺丝必须方向朝下并垂直拧紧。
3.1.2.3架间固定:两列机架背靠背排列时,机架与相邻机架间的固定螺丝(一般为八颗)必须拧紧。
3.1.3机架的水平及垂直3.1.3.1机架的水平底座误差每米不大于2mm。
3.1.3.2机架垂直度偏差上下不大于5mm。
3.1.4机架的绝缘3.1.4.1机架都必须与地面绝缘,机架脚必须有绝缘塑料片。
3.1.4.2交换机架设备应与其它设备绝缘。
3.1.5机架安装工艺3.1.5.1机架脚安装应整齐并拧紧到地,无松动,地脚锁定螺母应拧紧到位。
3.1.5.2整列机架面在同一平面,无凹凸现象,且整列偏差不大于5mm。
3.1.5.3机架顶进线口保护条以及机架底进线口盖板应安装正确。
3.1.5.4机架上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补上与原颜色相同的油漆。
3.1.5.5机架内外无灰尘、杂物。
施工前机架上方应用防静电材料的盖板遮挡,不得有金属丝或其他杂物掉进机框内,盖板在施工完成后移除。
3.1.6标签3.1.6.1所有标签必须采用厂家提供的标准标签。
3.1.6.2机架架位标签应贴在机架正面上装饰条距左边缘135mm的位置,且与机房设计平面图相符。
3.1.6.3机架列标签应贴在机架侧面上装饰条中间与边框铝条对齐,与设计平面图相符。
3.1.6.4功能标签与设计文件相符。
第二节走线槽的安装3.2.1线槽的安装3.2.1.1线槽的安装位置线槽的安装位置应与设计文件相符,左右偏差不得超过50mm。
3.2.1.2Tie-bar以及Top-bar的安装3.2.1.2.1主线槽为单层400mm时,支撑间隔不大于1600mm。
3.2.1.2.2主线槽为600mm或800mm或双层400mm时,支撑间隔不大于800mm。
3.2.1.2.3Tie-bar伸出机架面的长度为518mm。
3.2.1.2.4Tie-bar或Top-bar伸出机架面的长度超过1000mm时,应加支撑。
3.2.1.2.5U-BAR的接驳口不能设置在线槽的下方.3.2.1.2.6原则上Tie-bar和Top-bar应就近与柱、墙固定且绝缘。
3.2.1.2.7所有的支撑或吊挂都应与建筑物绝缘。
3.2.1.3线槽的安装3.2.1.3.1线槽应安装牢固,线槽铺设应成一直线,左右偏差不超过3mm,列槽与主槽须保持垂直。
3.2.1.3.2主线槽应铺设在距机架侧面100mm处。
3.2.1.3.3线槽的大小头方向一致,线槽与线槽的重叠部分一般应为两线槽的有孔位置,重叠部分须在支撑Bar上两端对齐,每条线槽两点支撑。
3.2.1.3.4主线槽与列线槽不应重叠,衔接部分须加绝缘胶皮。
3.2.1.3.5线槽穿过楼板孔或墙孔的地方,应做好绝缘保护,电缆放绑完毕后,应采用阻燃材料封堵洞口。
3.2.2线槽的水平及垂直3.2.2.1线槽的水平走道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偏差每米不超出2mm。
3.2.2.2线槽的垂直走道应与地板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出5mm。
线槽、Tie-bar、Top-bar的安装工艺3.2.3.1U-bar的朝向应与设计相符。
3.2.3.2线槽与Tie-bar或Top-bar的固定螺丝应拧紧,螺丝露出螺母部分长度应一致。
3.2.3.3同类支撑的朝向应保持一致,无歪斜现象。
3.2.3.4各类U-BAR所做的吊架上下衔接应以两个螺丝固定。
吊挂上方的蝴蝶片在其正面上方中间的定位孔必须安装和U-bar固定的螺丝。
3.2.3.5线槽或U-bar如有脱漆的地方应予补上与原颜色相同的油漆,必须保持线槽、U-bar的表面光洁、无损伤。
3.2.3.6线槽或U-bar的切口必须打磨,不能有毛刺,并有相应的防锈措施。
3.2.3.7线槽口必须用胶皮保护,凸出的U-bar必须套上胶盖。
3.2.4在地震区的水泥地面或者活动地板上安装机柜,机柜以及上走线铁件系统绝对不能固定到墙上。
3.2.5机柜的地脚固定不可以做防震固定来用。
3.2.6防震地脚的固定螺丝是是80Nm,当拧到一定力时红色的帽破裂时,露出绿色的垫圈,并且绿色垫圈不能有损坏,当检查时发现绿色的垫圈坏了,必须保证其固定的扭力力矩在64Nm到68Nm之间。
第三节电缆的布放3.3.1架间电缆的布放3.3.1.1布放电缆时应使用梯子,严禁踩机架和线槽上的电缆线。
3.3.1.2布放电缆的规格、截面、路由和位置应符合设计的规定,电缆排列必须整齐,外皮无损伤。
3.3.1.3电缆必须采用整段线料,中间无接头;电源电缆、信号电缆、总线电缆和交/直流电缆应分离布放。
3.3.1.4布放电缆时应尽量避免交叉,并且不得堵住送风通道;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电缆弯曲的曲率半径应大于60mm。
3.3.1.5电缆不得压过锋利的边缘,电缆经过下线卡、转弯处、线槽尾端等不平或边缘的地方必须有胶皮保护,防止损伤电缆。
3.3.1.6电缆外表必须整洁干净、不得有杂物和金属屑。
3.3.1.7布放走道电缆必须绑扎,绑扎材料统一,所有扎带的尾部必须剪平、不得拉尖。
绑扎后的同类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线扣间距均匀一致,松紧适度,用麻线扎线时必须浸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