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名单-人物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28
《辛德勒名单》电影剧情介绍导读:《辛德勒名单》电影剧情介绍1939年9月,德军在两周内攻占了波兰,纳粹下令波兰全境的犹太人必须集中到指定的城市进行登记,每天有一万多名犹太人从乡村来到克拉科夫。
在克拉科夫的犹太人推举了24名犹太人组成委员会帮助被集中到该城的犹太人解决住宿膳食,分配劳役和排解纷争等问题。
刚从家乡来到克拉科夫的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举止风流倜傥。
他在酒店及各种社交场合慷慨地大量结交德国军官和党卫军。
辛德勒也来到登记处,找一个曾在利勃兹一家搪瓷厂当过会计,名叫伊扎克·斯泰恩的犹太人。
辛德勒有意买下那个经营不善的搪瓷厂以生产食用器皿,供应军需,发战争财。
他要斯泰恩当他的会计师和助手来管理工厂。
可令斯泰恩疑惑的是:辛德勒做什么呢?资金重新到位,工厂重新命名为埃马利亚。
党卫军规定:雇佣犹太技术工人每天工资7马克,其他工种和女工每天5马克,但必须直接全部付给政府财政部门,犹太人分文得不到。
而雇佣波兰工人工资要高一些。
于是,犹太人成了辛德勒当然的选择对象。
招工处人头济济,斯泰恩仔细地给应征者有效的指点,帮助同胞找到合适的去处,还暗中伪造了各种资格证书给那些不具备进厂条件的教师和音乐家,以躲避被抄上黑名单让德军推上卡车送走。
一天有一个叫鲁因斯坦的独臂工人,来向辛德勒当面致谢。
他说自己差点被党卫军打死,很感激这个工厂救了他,他会报答他的。
但在日后清扫积雪时鲁因斯坦还是被德国军官从队伍中拉出来枪毙了。
辛德勒找德军交涉,有个党卫军高级军官对他说,让犹太人在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意味着背叛。
一次,斯泰恩和许多犹太人被送上了火车,辛德勒得知后火速赶往车站,机智地斥责德军军官,并在火车启动时在窗口找到了斯泰恩,并把他留了下来,责怪他日后别忘带工作证,以免遭此横祸。
1943年3月13日,克拉科夫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党卫军开着军车带着成群的狼狗进入了犹太区,见一个杀一个,克拉科夫一片肃杀之气,个个如惊弓之鸟。
《辛德勒的名单》简介
《辛德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1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德国商人辛德勒1908年4月28日出生于现捷克境内的摩拉维亚。
二战初期,辛德勒的工厂成了犹太人的避难所。
他制定了一份声称他的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工人名单,通过贿赂纳粹官员,使这批犹太人得以幸存下来。
他越来越受到违反种族法的怀疑,但他每次都很机智地躲过了纳粹的迫害。
他仍一如既往地不惜冒生命危险营救犹太人。
当运输他的女工的一列火车错开到比尔肯利时,他破费了一大笔财产把这些女工又追回了他的工厂。
不久,苏联红军来到了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厂里干活幸存的犹太人宣布:战争结束了。
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获救的1100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他们把一份自动发起签名的证词交给了他,以证明他并非战犯。
同时,其中一人敲掉自己的金牙,他人把它打制成一枚金戒指,赠送给辛德勒。
戒指上镌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当你挽救了一条生命就等于挽救了整个世界。
战后,辛德勒在瑞士的一个小镇隐居下来,身无分文,靠他曾经救助过的犹太人的救济生活。
过了几年,辛德勒在贫困中死去。
按照犹太人的传统,辛德勒被作为36名正义者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
电影《辛德勒名单》导演--斯皮尔伯格斯皮尔伯格1946年12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
童年的他是个腼腆的男孩,自以为鼻子太大而羞于见人。
直到有一天,他从父亲的手足抢过一台8毫米摄影机。
在摄影机后,那个优柔寡断的男孩突然变成了一个精力充沛、百折不挠的专制导演。
12岁时,他就宣称,他不久即将赴好莱坞做导演,并且迟早会获得奥斯卡奖。
16岁时,他用8毫米的摄影机拍摄一部两个半小时的科幻电影《火光》,影片拍成后,父亲租了一家影院放映,一晚上居然收入了500美金。
因为沉迷于拍摄,他的学业开始荒废,他不断旷课,终于被加里福尼亚大学拒之门外。
《大白鲨》第一次将他送上世界标记排行榜首位,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票房惊人的电影:《ET外星人》、印弟安纳琼斯系列电影、《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失落的世界》、《拯救大兵瑞恩》等。
从影以来,奥斯卡一次又一次地让这位天才失望,《辛德勒名单》终于让它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他拿了奥斯卡奖,还有1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天长地久》是他的导演生涯中仅有的一部爱情影片,事实证明这是严重失策,这也导致了他的爱情流产。
童年梦想使他拍出许多稀奇古怪、异想天开的影片:《ET外星人》里的孩子们带着ET,骑自行车飞向月球;《石头族乐园》史前人类石头族念念不忘玩石头保龄球拥有以脚为车轮的车,SKG梦幻工厂的游戏软件《黏士世界》的黏土小人,在不指挥它的时候会自个儿玩自个儿的。
一种模糊的天真时不时出现在他的影片里。
他1971年为ABC拍摄了电影《决斗》,在16天的时间里,赚得了500万美元的全球收入。
并且被以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美国电视节目之一。
在好莱坞,他不仅是美国人的偶像,更是美国电影的奇迹。
疯子斯皮尔伯格作者:金炜大学一读就是38年,未成学士先成荣誉博士1965年,19岁的斯皮尔伯格考入加州大学长滩分校,攻读电影及电子艺术专业。
入学三年后,他就借着一部名为《阿姆伯林》的短片,取得了一份好莱坞制片公司的长期合约。
承载生命——《辛德勒的名单》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走到科技高度发达的二十世纪用了几千年的时间。
但要再退回石器时代,却只要几个狂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的疯狂行经。
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里人活着的意义变得极其单纯——生存。
正是辛德勒的这份名单,承载了1100个犹太人的生命,使他们得以在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悲惨历史中幸免。
这是对整个犹太民族的功绩,也是为所有纳粹党徒的赎罪。
描写二战的电影我们都看过很多,但是如果要我们在记忆里找出最经典的,〈辛德勒的名单〉必在其数。
一向用惯特技效果的斯皮尔伯格,却在这部电影里用灰白的底片和手提式摄影机重现了那一段令全人类痛心,不堪回首的历史。
这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黑白片以它的真实,它的感人,触动了人类心灵的底线.当然也触动了奥斯卡的评委们。
影片最感人处是片尾,当德国宣布投降,辛德勒在自己工厂里向工人们告别时的情景。
我不可能在这里大段的摘录电影的对白,但只要是有心人,自然能够找得到电影的剧本来看。
我只抄录下这一句话:"It says whoever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
"此是希伯来圣经中的一句:"它说,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了整个世界。
"这一句话是那些为辛德勒所庇护的所有犹太人的一句肺腑之言。
他们以自己最神圣的经文中的一句来赞颂他,一个德国人,一个纳粹人。
他们对他只有无尽的感激,没有丝毫的民族仇恨。
他们知道他与别的纳粹党徒不一样。
他有着仁慈的心,他有怜悯,有同情。
在他散尽家财援救了1100多犹太人后,还在为自己未能再多救几个人而感到痛心。
当他在大雪中远去时,他已被所有犹太人铭记于心。
回想一开始,辛德勒却是一个地方上有名的纳粹中坚分子,是一个善于利用各种关系攫取最大利润的投机商。
他的工厂雇佣大量的犹太人不是为了要时他们获救,而是因为德军占领波兰后,犹太人是最廉价的劳动力。
这样他才能聚敛更多的金钱。
至于他如此的行为在客观上保护了工厂里的犹太劳工作为战需物资的生产者而免受屠杀毫不关心。
《辛德勒的名单》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一部战争片,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对于犹太人的残酷迫害和屠杀。
这部影片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通过犹太商人奥斯卡·辛德勒的视角,揭示了那段黑暗历史的悲惨与惨痛。
影片于1993年上映,并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等7个奖项,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波兰,德国纳粹对于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残酷现实。
犹太人被限制在隔离区内,遭受着各种形式的歧视和迫害。
而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原本是一个普通的纳粹党员,却在这个残酷的环境中看到了犹太人的困境,并开始为他们提供帮助。
奥斯卡·辛德勒这个角色由连姆·尼森饰演,他的表演真实而感人,将一个原本普通的纳粹党员转变为一个充满正义感和同情心的英雄形象。
他在影片中的转变并不是突然的,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事件和冲突,逐渐揭示出他内心深处的善良和正义。
影片的另一个亮点是拉尔夫·费因斯饰演的纳粹党卫军军官阿蒙·戈斯。
这个角色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在战争中扮演了冷酷无情的角色,但对于自己的家族和信仰却有着深厚的情感。
他的角色与辛德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战争中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影片的视觉效果也是非常出色的。
黑白画面让影片更具有一种压抑和悲壮的氛围,而彩色画面的运用则让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痛苦。
特别是在影片结尾处,当幸存的犹太人走出集中营时,画面上出现了一抹淡淡的色彩,象征着希望和生命的延续。
影片的配乐也是非常经典的。
约翰·汤纳·威廉姆斯为这部影片创作了主题曲《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悠长婉转的旋律和悲伤的曲调,为影片营造了一种内敛而悲壮的氛围。
配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战争对于人类的摧残和对于生命的尊重。
辛德勒的名单资料《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单》改编而成。
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一部电影。
影片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
该片上映时间1993年11月30日。
出品公司环球影业公司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编剧史蒂弗·赞林(Steve Zaillian)制片人布兰克·鲁斯蒂(Branko Lustig)等主演连姆·尼森,本·金斯利,拉尔夫·费因斯,卡罗琳·古道尔片长195分钟主要奖项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第51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影片全球票房$3.21亿拉尔夫·菲恩斯为角色喝了13千克的酒,创下一项吉尼斯记录。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选中他来出演,就是因为他有着“邪恶性特征”。
比利·怀尔德为电影贡献了最初的剧本,并且在最开始的制片阶段,曾经定下执导该片话筒。
马丁·斯科西斯在1980年代拒绝了导演这部电影的机会,他认为自己并不能像一个犹太籍导演那样把这份工作做好。
后来他同意用这部电影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交换,于是他就执导了《恐怖角》(Cape Fear,1991)。
作为一个制片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把执导这部电影的大权“出售”给他的众多同行,因为他担心自己无法把这个故事讲得公正。
他先是被马丁·斯科西斯拒绝(他刚开始感兴趣但最终认为这应该是由一个犹太导演来完成的工作),罗曼·波兰斯基(在童年从大屠杀中幸存下来之后,他感觉自己至今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这一题材)还有比利·怀尔德(由于已经退休,他很干脆地拒绝了)。
《辛德勒的名单》的人物塑造《辛德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1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1993年,美国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创作了《辛德勒的名单》,影片取得巨大成就,无论是导演,还是摄影以及配乐等方面来讲,都称得上是一部旷世之作。
导演通过各种手段,成功的塑造了许多刻骨铭心的人物,而我主要就阿蒙·戈特的形象进行分析。
杀人如麻的戈特也不是一个完全残忍的人,也有善良的一面。
随着一辆轿车驶入集中营,戈特便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在挑选女仆时,戈特告诉女仆说;“我不想把感冒传染给你”,这是戈特善良的一面。
前一秒戈特都还讲着人话,而后一秒他却毫不犹豫的让下属枪决了一个向他们提建议的犹太女工程师。
辛德勒因在生日聚会上亲吻了犹太女工而入狱,戈特帮他说情,说那是一个如何美丽的女子,说辛德勒是一见到美女就已经失去理智的人。
因为戈特自己心里也明白,他也正痛苦的爱上了一个犹太女佣。
最终,还是金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天空中飘着从焚尸炉里冒出的骨灰,有如下雪一般。
戈特告诉旁观的辛德勒,说收到命令要把营区里的所有人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
早晨,戈特扛着枪在自己别墅的阳台上“晨练”。
他随手就用枪瞄准无辜的人们,他开枪的样子竟然像猎杀小动物一样。
在一次酒会过后,辛德勒为戈特上尉解释了权利的意思,戈特似乎理解到了什么。
他赦免了把马鞍落到地上的小男孩,工作中抽烟的妇女,甚至是因浴缸刷不干净而害怕的男孩他也“赦免”了。
而后,小男孩走在操场上,身边连续的几枪都没有打中,反复只是警告而已。
但当史丹穿过操场时,小男孩却已经躺在血泊中了。
一个震撼人心的画面,戈特是一个奇怪的人!戈特的性格是复杂的、多变的,有残忍的一面,也有善良的一面。
他是一个令人费解的人:是战争造就了他的性格,还是他是天生是魔鬼。
影片中的人物都并非“类型人物”,没有绝对的伟大,也没有绝对的冷酷。
《⾟德勒的名单》⾥那个残忍的纳粹军官,这才是他的真⾯⽬看过电影《⾟德勒的名单》的观众,对影⽚中那个凶狠残忍、嗜⾎成性、贪得⽆厌的党卫队集中营指挥官阿蒙.哥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国演员拉尔夫.费因斯⼊⽊三分的把这个毫⽆⼈性的刽⼦⼿演得活灵活现,以⾄于该⽚导演斯⽪尔伯格拒绝与穿戏服的费因斯握⼿。
那么,历史上的阿蒙哥特是个什么样的恶魔呢?影⽚中的连姆尼森扮演的⾟德勒阿蒙.⾥奥波德.哥特是奥地利⼈,年轻时加⼊纳粹党卫队,1943年担任波兰克拉科夫普拉佐集中营指挥官,此⼈嗜杀成性、⼈性泯灭,在清除克拉科夫犹太区的⾏动中,他下令采取枪毙、爆炸等⼿段杀害了数以千计⽆辜的犹太⼈,在整个战争期间,他亲⼿杀害的犹太⼈就多达500⼈以上。
影⽚中拉尔夫费因斯扮演的阿蒙哥特历史上真实的阿蒙哥特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每天早晨准时出现在阳台,⽤步枪射杀那些他认为偷懒的犹太⼈,甚⾄会随意射杀在集中营中玩耍的孩⼦,拷打、折磨犹太⼈更是家常便饭,以⾄于犹太⼈中有“你看见了哥特,就看见了死亡”的说法,“你真幸运,居然在阿蒙哥特的眼⽪下活过了⼀个⽉”。
阿蒙哥特在阳台射杀犹太⼈,电影中真实的反映了这个情节电影⾥清除屠杀犹太⼈的镜头1945年,他被美军逮捕,在克拉科夫的波兰最⾼巡回法庭认定他在担任集中营指挥官期间,直接杀害了数百名犹太⼈,并对其他数万⼈的死亡负有直接责任,判处他绞刑。
作为杀⼈犯受审的哥特电影⾥被绞死的哥特1946年9⽉13⽇,在原普拉佐集中营附近,阿蒙哥特被绑住双⼿执⾏绞刑。
执⾏过程中,⾏刑者两次“计算错了”绳⼦的长度,造成哥特⽆法⽴即死亡,直到第三次,饱尝痛苦的阿蒙哥特才咽下了最后⼀⼝⽓,结束了罪恶的⼀⽣。
《辛德勒名单》电影剧情介绍1939年9月,德军在两周内攻占了波兰,纳粹下令波兰全境的犹太人必须集中到指定的城市进行登记,每天有一万多名犹太人从乡村来到克拉科夫。
在克拉科夫的犹太人推举了24名犹太人组成委员会帮助被集中到该城的犹太人解决住宿膳食,分配劳役和排解纷争等问题。
刚从家乡来到克拉科夫的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举止风流倜傥。
他在酒店及各种社交场合慷慨地大量结交德国军官和党卫军。
辛德勒也来到登记处,找一个曾在利勃兹一家搪瓷厂当过会计,名叫伊扎克·斯泰恩的犹太人。
辛德勒有意买下那个经营不善的搪瓷厂以生产食用器皿,供应军需,发战争财。
他要斯泰恩当他的会计师和助手来管理工厂。
可令斯泰恩疑惑的是:辛德勒做什么呢资金重新到位,工厂重新命名为埃马利亚。
党卫军规定:雇佣犹太技术工人每天工资7马克,其他工种和女工每天5马克,但必须直接全部付给政府财政部门,犹太人分文得不到。
而雇佣波兰工人工资要高一些。
于是,犹太人成了辛德勒当然的选择对象。
招工处人头济济,斯泰恩仔细地给应征者有效的指点,帮助同胞找到合适的去处,还暗中伪造了各种资格证书给那些不具备进厂条件的教师和音乐家,以躲避被抄上黑名单让德军推上卡车送走。
一天有一个叫鲁因斯坦的独臂工人,来向辛德勒当面致谢。
他说自己差点被党卫军打死,很感激这个工厂救了他,他会报答他的。
但在日后清扫积雪时鲁因斯坦还是被德国军官从队伍中拉出来枪毙了。
辛德勒找德军交涉,有个党卫军高级军官对他说,让犹太人在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意味着背叛。
一次,斯泰恩和许多犹太人被送上了火车,辛德勒得知后火速赶往车站,机智地斥责德军军官,并在火车启动时在窗口找到了斯泰恩,并把他留了下来,责怪他日后别忘带工作证,以免遭此横祸。
1943年3月13日,克拉科夫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党卫军开着军车带着成群的狼狗进入了犹太区,见一个杀一个,克拉科夫一片肃杀之气,个个如惊弓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