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资银行开户条件

外资银行开户条件

外资银行开户条件
外资银行开户条件

外资银行开户条件

从长远来看。如果国内的金融业放开,带来竞争的加剧,受益的当然是消费者。就像零售业放开后一样。这个放开应该是既对外资,也对内资的开放。

目前,银行业仅仅对外资开放。即使是这样应该也是好事。不过凡是保护过度的行业竞争力都很弱。中国的银行业就是一例。国家为了防止金融业不被外资控制就不可能让外资轻易在国内扩张。

根据WTO协议, 2007年是外资全面进入的第一年。不过监管部门仍有依据可以延缓外资扩张的步伐。

所以短期内,我们不可能在国内见到大量的外资银行网点。外资的费用也不会在短期内降下来(服务水平取决于员工的水平,所以不好一概而论)。至少在2,3年内仍要保持高端形象。这样做有两个目的:1,老百姓会口口相传该银行的服务。2,少刺激国内银行,而招来群起而攻。搞到监管部门那里。

不过再往后就难说了。如果你比较一下,大陆的汇丰银行比香港的收费还高。如果以香港为例,许多银行是有许多的收费,不过都很轻易免除掉。比如存款在几千港币以上等等。如果你是老人,学生或者接受政府救济,费用就全免了。

所以,对外资银行还是走一步,看一步。

至于外资的信用卡目前在国内一般都是与国内银行合作发行。申请的时候根本不必去考虑外资,只看是内资哪家银行就行了。

如果是纯外资银行发行的卡,在国内使用很麻烦。也许以后会允许外资在国内独立发卡的。

第二章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概况

第2章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概况 一、外资银行的进入情况 根据2010国际金融市场报告,2010年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资本和拨备充足、资产质量良好,流动性和盈利状况较好。截至2010年末,有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5家银行在华设立了216家代表处;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37家外商独资银行(下设分行223家)、2家合资银行(下设分行6家,附属机构1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有1家,另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74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90家分行。 截至2010年末,共有32家中资商业银行引进41家境外投资者,引进外资余额为384.2亿美元,其中2010年引进外资54.2亿美元;1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进5家境外投资者,引进外资余额为0.8亿美元,2010年引进外资0.3亿美元;9家中资银行在海外上市,引进资金余额为630.8亿美元,其中2010年海外上市引进资金137.4亿美元。 2010 年,中国银监会新批准1 家外资法人银行从事人民币零售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法人银行办理国债承销业务,允许外资法人银行发行银行卡。截至2010 年底,外资法人银行数已是加入WTO前的3倍,营业网点数量占外资银行营业网点总数的87%。外资法人银行资产占外资银行整体份额从加入WTO前的5.24%跃升至87.66%,存款份额更高达95.56%。其中,排名前五的外资法人银行资产均超过千亿元,达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水平。 截至2010 年末,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1.74 万亿元,同比增长29.13%,占全国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85%;各项贷款余额9103 亿元,同比增长26.4%,占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1.79%;各项存款余额9850 亿元,同比增长40.3 %。在资产业务得到快速增长同时,外资银行在风险抵御能力、稳健发展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8.98%,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8.56%,其中核心资本占到90%以上;贷款拨备覆盖率达到252%。 中国当前正处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为银行业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外资银行应抓住机遇,靠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发挥自身优势、找准自身定位,真正走出差异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 在华外资银行的机构形式和资产状况 表1 外资银行2010 年在华设立机构情况

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银行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当前所处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银行发展的策略。本文通过比较中外银行的竞争优势,针对银行业全面开放的现状提出我国应对外资银行施行的监管对策,从而迎接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关键词:中国银行业外资银行进入动机竞争优势影响应对策略 一、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动机、策略,背景 银行作为盈利性的金融机构,其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必要的利润回报,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这也是每个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必然要求。在设立何种金融机构形式的选择上,一般认为规模经济效应是国际银行在中国进行选择的主要因素。从现实来看,大多数国家的实际情况是外资银行以设立分支行和建立子公司两种情况为主,分行更多的是由来自于母国较大的银行所建立。 在业务竞争策略方面,外资银行在金融市场业务细分的三个子市场,即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和服务市场(中间业务市场)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和优势。在批发业务上,外资银行将加强对优质客户的争夺,主要竞争手段是依靠其成熟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全面多样的金融产品以及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来满足客户的需要。在零售市场,主要将依靠其在业务创新和高科技服务手段上的优势,在网上银行业务和信用卡这两个零售市场上向中资银行发起有力的挑战。中间业务方面,普遍认为,外资银行同国内银行相比,中间业务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 背景方面,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国内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外资银行在我国实力不断增强,在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它凭借其在规模、体制、产品、财务实力和国际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对中资银行产生了全方位的冲击,通过比较中外资银行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率,抗风险能力,安全性等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资本状况等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加深,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环境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外资银行的进入不仅增加市场上竞争者的数量,而且对市场结构和组织结构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我国的银行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快银行业的改革,加强银行业的监管等措施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水平。 二、外资银行在华对中国银行市场结构的影响 (一)从短期时间范围分析

外资银行中资银行SME对比

一,贷款经营模式比较 外资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经营模式 1,降低担保条件,创新金融产品。以渣打为例,渣打银行从06年5月和11月先后推出了两项创新产品(中小企业无抵押小额贷款和快捷贸易通)就是通过降低质押比率和创新金融产品推出的。快捷贸易通服务融合了20多个银行产品,包括提货担保、进口融资、出口汇押等产品,配合企业在不同经营环节的资金流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组合,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融资解决方案。若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表现良好,资料齐全,最快可在10个工作日内审批贷款 2,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以与母国有业务来往的跨国公司为核心,通过拓展多个供应链体系的中小供应商,逐步延展、扩大其中小企业客户网络。以花旗银行为例,某家民营企业客户,因为它是OTIS在中国大陆的指定供应商,而OTIS是花旗的优质客户,因此可以通过转让OTIS对该公司的应收账款给银行的明示通知方式,向该公司发放信用贷款。 3,从零售业务向对公信贷业务渗透。外资银行通过入股、结盟和提供VIP服务等方式,获取中小企业主的资料和需求。通过办理日常零售业务来筛选、发觉和拓展优质中小企业客户。 中资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经营模式 1,在担保条件方面,保证金比例要比外资银行高,而且贷款金额上限也低。而另外一些声称推出中小企业贷款的银行,比如浦发银行,他们的担保方式依然是抵押或担保公司担保,和传统的贷款操作无分别 2,和外资银行相比,由于中资银行跨国公司客户较少,通过“供应链”体系提供中小供应商贷款的模式难以开展 3,中资银行各部门之间很少会有外资银行的那种跨部门推介业务奖励机制,因此cross-selling的动力明显不足。 二.业务布局 外资:我国的外资银行基本集中在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金融中心城市(如上海)和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如北京、广州、深圳) 中资:中资银有行网店布局成熟、认知度高的优势。 三、客户选择比较 外资银行只要是营业额跟规模符合就可以了,会为企业根据营业额分类分等级管理.注重的是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可持续能力。根据渣打银行在2006年中国市场内部公布的中小企业客户选择,凡是报税报表的年收入在美元2500万(当时等值人民币2亿)以内的工业制造业和贸易流通类企业,经营3年以上,均可视为中小企业客户(我觉得这个时间有点旧,不知道资料会不会过时,所以我又多列了花旗的标准,你觉得哪个好就选用哪个吧)。花旗银行将中小企业细分为以下四种。1.年营业额小于200万美元的客户,定义为“小小企业”;2.年营业额在200万到500万美元之间的客户,称为“小型企业”;3.年营业额在500万到2500万美元之间的客户,称为“中型企业”;4.年营业额大于5000万美元的客户,称为“企业”。 而中资银行主要偏好有抵押物或者有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企业,注重的是融资的安全性,依然侧重中小企业中的较大型企业

银行系统推行质量管理模式

银行系统推行质量管理模式的建议书 一、目前我国银行业现状和面临挑战 1.国内银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银行系统、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事实上是在享受类似国家主权的信用,其信用程度相当高,只要不在现金流通上出现问题、发生支付困难,就能维持正常运转。这一问题的极端就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金融业务,银行实行粗放经营,忽视金融服务质量,片面追求规模效应,盲目扩大营业网点。迄今为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全国金融业务中仍占绝对优势。1995年,76%的存款由四大银行收纳,82%的贷款由其支出。至1999年末,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总量已达到12.7万亿元,贷款总额达到10.6万亿元,银行系统分支网点总数达到11万个。四大商业银行的职工总数是美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三倍以上,但管理的总资产却大大低于美国商业银行总和,所提供服务的种类和质量更是相去甚远。尽管中国银行业在过去的20年中,有令人信服和满意的增长,但由于历史和体制性原因,与西方大银行相比,尚有较大距离,若以国际通用且最能反映银行业综合实力的资产回报率来分析,1998年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回报率不足0.2%,低于当时问题丛生的韩国银行0.85%的水平,而西方全球性大银行的这一比率为2.2%左右,高出中国银行业综合实力的10倍。因此,加入WTO,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 2、“入世”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冲击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外资银行将紧随大批外资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而来,这将对我国企业形成较大冲击,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银行的客户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外资银行的介人对国内银行的激励机制、分配机制、以处理巨额不良贷款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机制和以产权明晰为基础的发展机制等方面都将形成一种挑战,国内银行如果不加快发展进程,将面临人才流失和风险累积的巨大压力,从而影响自身的发展。 1) 银行业务面临冲击。 根据中国在加入WTO谈判中所做的承诺,在中国加入后两年内,外资银行将可与国内企业进行人民币业务,五年后将可经营零售银行业务,并在一定时候取消设立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这样,外资银行将从沿海到内陆,从大城市到中等城市,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广设分支机构,在中国金融市场抢滩登陆,从而冲击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阵地。这种冲击集中体现在:对低成本、少风险、高效益的中间业务的抢夺;对大型跨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国内外向型企业、大型集团公司以及高新科技企业等优秀客户群的抢夺;人民币业务领域的竞争。

【调查报告】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范文

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范文 前言 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来看,银行业的跨国经营行为开始于在20世纪60年代,并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一发展趋势一直延续到____年的美国银行的国际性收缩而出现停顿。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东欧和拉美等地区的银行私有化快速发展,外资银行对这些国家的银行进行收购的行为迅 速增加,导致国际银行跨国经营行为再次兴起。____年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签订了金融服务协议,并承诺在五年内逐步开放我国金融市场,在五年过渡期 内,我国认真履行承诺,有序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促进了外资银行的加速发展。 ____年12月11日起,我国对外资银行开放了人民币业务,自此我国银行业进入 了的全面竞争时期。____年的金融危机,使外资银行放缓了在华扩张的速度。例如,____年渣打、花旗分别仅新开了一家分行。而在经历金融危机后的2年沉寂后,____年,外资行在华扩张势头又开始加速。渣打中国行长林清德表示,该行 计划未来以每年在内地3个城市开设分行的速度扩张,到____年底,分支机构已经增至60家。在这种情况下,对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了解外 资银行投资中国的原因,将有利于国内银行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促进我国金融 体系的完善,进而引导国外资金更为有效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动 力。 因此,我在假期,按照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巧妙利用互联网、文献以及现场 调查等各种信息搜索手段,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搜集了一些有益的资料,整理以 后,经过较为全面的思考,提炼出以下这篇社会调查报告。 一、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一)外资银行在华主要发展阶段

中外资商业银行的优劣势比较

中外资商业银行的优劣势比较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将逐渐扩展,最终必将成为中 国商业银行的强大竞争对手。有人把中国即将面临的来自外资银行的竞争称之为“与狼共舞”。而一些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总代表(如汇丰、渣打银行)则认为今后有很多中外银行界合作的空间。其实,这两种说法恰恰道出了中国加入WTO后将要面临的竞争格局的全貌,既竞争与合作、挑战与机会同存。任何对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金融市场竞争格局估计不足、失误的中国商业银行就必然会进入一个“与狼共舞”的被动局面。相反,对加入WTO后形势变化作有充分准备的中国商业银行则可以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地把握机遇,在竞争中有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地把中国商业银行业务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在中国的大市场上,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商业银行并存的局面已经形成,那么双方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呢?这一点是需要我们认真去探讨的,只有知己知彼,中资商业银行才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扬长避短,不断发展完善,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贡献出中坚力量。 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业全面履行对外开放的承诺,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一样,享受同等待遇。就在这一天,中国银监会受理了汇丰、花旗、渣打、东亚、恒生等八家外资银行的申请,将中国境内分行改制为外资法人银行,完成本地注册、转制后,这八家银行将为中国居民提供人民币业务。 中国金融业所获得的入世后特殊安排的五年过渡期已经结束。经过五年的改革发展,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状况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平均不良贷款率已从5年前的25.4%降到约7.8%,平均资本充足率已达到《巴塞尔协议》要求的8%的水平。国有商业银行不仅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而且已经有建行、中行和工行等先后走向资本市场。作为金融业务重要支撑的IT系统建设已初具形态,耗资巨大的数据大集中也已经基本完成。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抢滩方向十分清晰—20%的高端市场。这从中国保险业的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1.引言:当前我国银行界除四大国有银行外,还存在许多外资银行,它们丰富了银行市场,在金融存储,理财产品上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也促进了银行工作效率的提升。但是另一方面,其对于本土银行的业务产生了较大冲击,不利于国有资本的发展。针对外资银行的双重影响,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 1.1中外研究现状:目前大多数外资银行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其也随之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高校的运转模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本土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针对这一现象,要在对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谨慎,努力在竞争中提高本土银行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1.2研究背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逐渐在金融,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采取开放态度,并且出台一系列吸引外资,鼓励外资企业进驻的政策。在庞大的中国市场刺激下,众多外资银行开始谋求在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正式出台后,关于在我国金融银行领域开展正规且高效的开放,寻求本土银行和外资银行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条件更为成熟。 1.3研究方法:本文首先研究了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特点,随后分析其对本土银行的双重影响,并且据此提出提高本土银行发展和竞争水平的措施。 关键字:外资银行发展特点双重影响应对措施 一.外资银行的定义 顾名思义,外资银行指的是名义上在东道国设立并且经营,实际上由外国管理者掌握资本和管理资源的银行。就我国外资银行的形势来看,纯外资银行数量较少,大多数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投入一部分资金,成为外资与民族资金共同起作用的形式存在。此外,还有一部分银行属于由国内投资,但是关键管理层由外国机构控制的形式,这些就是目前我国外资银行的主要存在方式。 二.外资银行跨国经营理论概述 1.比较优势理论 商业银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为消费者办理各类业务向消费者收取服务费,并由此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其在选择市场时通常会遵循比较优势理论。比较理论优势的主要论点有: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利润风险,外资银行会在涉外时进行区位分析,选择自己具有最多优势的区位进入。这些优势主要包括运营成本,安全,客户。首先是运营成本,一些国家本身银行业发达,已经具备完善的行业从业和监督规范,进入这类市场能够直接发挥外资银行的高效的管理优势,保持较低的运营成本。其次是安全,由于银行业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流转,所以往往会对市场安全度更为敏感。如果东道国市场银行信誉普遍较好,客户评价较优,外资银行在进入东道国时就能保持较高的信心对于自身业务安全问题更为放心。最后是客户,在全球市场上,驱使外资银行进行业务扩张和转移的根本因素就是客户,因此外资银行偏爱进入客户群体大,潜在消费实力强及对于银行金融业务较为熟悉的东道国,而中国恰恰满足了这三点因素,因此当前外资银行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2.垄断优势论 相比民族银行,跨国银行在企业运营的多个方面都具有更大的优势,例如其在产品生产方面,能够充分运动自己跨国的特色,从各个国家中获得其生产成本最低的原材料,随后再自行生产。通过这种渠道获得的产品能够在总生产成本上达到最低,具有独一无二的价格优势;在创新能力上,跨国企业由于受到各国不同文化和思维的影响,往往更容易跳脱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孕育出创新的管理方法。外资银行作为跨国企业的一种,也具有这些部分领域内的绝对垄断优势。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经营(一)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经营(一) 论文关健词:商业银行海外经营经营模式区位选择监管 论文摘要:我国“入世”在即,中国商业银行应主动出击:进行银行的海外经营,本丈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海外经营的六种模式和区位选择,并汁商业银行海外经营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对策应对国外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但这些对策大多数都是以如何使我们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为条件提出来的.对于中国商业银行主动出击的策略—即进行银行的海外经营至今却鲜有人提出。其实。我国人世后,国内的金融业要对外开放,外国的金融业也同样要对我国开放。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银行应该进行海外经营。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银行进行海外经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然后对我国银行海外经营的模式和区位选择作了深人探讨。最后就我国银行在海外经营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我国银行为何要进行海外经营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我们得知:目前,世界10家最大的跨国银行的海外收益占其总收益的50%左右,其中,美国的花旗银行最高年份1997年达到82%,最低年份1979年为65%。到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日本海外银行机构达到了1091家,美国的海外分行达到1000余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起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也在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如新加坡在1985年银行海外分行就达到了42家,代表处16家;台湾地区1993年有l2家银行在海外设有62个分支机构;韩国80年代末海外分支机构也达到了130家: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外银行在海外有大量资产,来自海外的利润占了全行利润的相当比例。而我国除了中国银行的海外经营尚可外,其余银行海外经营的力度都不大。而且,至今我国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只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况且,我国银行进行海外经营多集中在为国内企业服务上,主要以引进、利用外资为主,和国外银行相比其经营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笔者认为,我国目前进行海外经营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首先,由于银行业的海外经营一般不受母国金融形势的直接影响,当母国银根紧缩时,总行依赖其国外分支机构提供资金,以海外业务支持国内业务;反之,当总行有资金盈余时,通过国外分支机构将一部分余额贷出去。以国内业务扶持海外业务。从而保证其总收益的不断增长,实现全球经营目标。 其次,我国进行海外经营可以加快与国外接轨的步伐。我国银行业的许多做法与国际惯例不一致,开展国际业务咬如国际结算、为国外客户办理存贷款等)时会遇到各种障碍,影响效率,从而影响盈利。随着我国银行业的逐步开放,国际业务必然越来越多,不进行海外经营的弊端就会逐步显现出来如果到海外经营就可以早日熟悉业内的国际惯例,提高办事效率,增加利润。 再次,由于竞争的加剧,目前世界银行业正朝全能银行的方向发展。美国的统计资料表明,个人金融资产的36%是放在银行以应付不时之需,右则是放在基金作为未来的储备,所以银行管理的资金是越来越少,银行横向的扩张是必然的。我国1993年底以来实行银行和证券分业经营、分业管理,1995年的《商业银行法》和1998年的《嗒证券法》则明确规定了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三业要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二尽管有学者建议管理层取消分业经营,但考虑到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在法律上进行修改还有待时日,但有关法律中并没有指出我国银行不能在海外进行证券业务。因此、我们可以考虑通过银行的海外经营来回避有关法规,增加利润。事实上,中国银行在海外的一些分支机构正是通过进行投资银行业务,降低了经营风险,并增加了银行利润。 第四,进行海外经营有利于加速我国国际型金融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很少,改变这种现状的途径一方面靠国内自我培养,

国内外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模式比较研究—以德意志、英国渣打和国有商业银行为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42025255.html, 国内外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模式比较研究—以德意志、英国渣打和国有商业银行为例 作者:李范婷 来源:《北方经济》2009年第01期 一、引言 决定一家银行经营状况好坏、经营效率高低和竞争能力强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体制原因固然很重要,但其组织结构是否科学完善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正如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所说,“有效的开发社会资源的第一个条件是有效的组织结构”。 国内外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进行研究,比如David C.and Paul W1(1997)认为传统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是制约商业银行信息技术效率发挥的关键因素;而Janne Tienari and Risto Tainiofl9991提出商业银行应建立柔性的组织才能适应剧变的外部环境;Randall S.Kroszner和Raghuram G.R ajan(1995)则指出内部设置的部门比独立机构间更容易引起潜在冲突。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就银行组织结构问题展开过研究,比如潘小明(2008)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变革需进一步完善分支机构改革进程中的绩效计量,提出理顺组织职能框架、逐步构建矩阵式财务管理应用平台和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等措施;而王均坦(2008)提出我国商业组织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流程、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员工因素、领导因素、技术因素、战略因素和外部环境;曹飞燕(2007)则认为解决商业银行组织低效的惟一办法就是推动“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 虽然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效初显,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商业银行体系相比仍有差距。鉴于德意志银行和英国标准渣打银行在国际银行界的影响力,笔者试图以这两大商业银行作为西方商业银行代表,从分支机构设置和内部职能设置两个视角与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如下: 二、基于分支机构设置视角的比较 (一)分支机构设置原则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及对策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在华外资银行开始呈现明显的加速增长势头。他们采取了一些新的发展战略,旨在进一步拓展业务,壮大实力,抢占中国金融业的“制高点”。为此,作为在华外资银行主要竞争对手的中资银行,有必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外资银行的新战略、新动向及目前的发展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弱化外资银行的挑战,促进自身业务的更大发展和提高。 一、在华外资银行的基本状况 从总体方面看,据银监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06年9月末,在中国注册的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14家,下设14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22个国家和地区的73家外国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了191家分行和61家支行;41个国家和地区的183家外国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了242家代表处;在华外资银行存款总额达到334亿美元;贷款余额为549亿美元。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1051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9%。 二、在华外资银行新的发展策略 (一)客户细分策略 就公司客户而言,外资银行将服务对象定位于跨过公司、信誉良好的三资企业、部分经营状况良好的国有及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等。他们采取主动上门联络、提供优惠贷款、简化结算手续、提供集中式服务等方法,大力发展这些客户。就个人客户而言,外资银行一般将目光定位于大中城市的中高收入阶层,其细分个人客户的主要标准是资产金额的多少。他们注重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以差别化的个人客户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对客户的业务和心理需求。 (二)业务拓展策略 1.作强外汇业务。外汇业务一直是外资银行的优势业务领域,主要集中在外汇存贷款、国际结算、外汇资金业务等几个方面。截止2005年底,外资银行的外汇贷款额已占我国外汇贷款总额的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主要方式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主要方式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主要方式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自由化不断加速以及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进入的限制,大量外资银行开始涌入这银行些新兴国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以来,外资银行进入速度逐步加快,进入方式主要分为新设进入和并购进入两种。本文主要讨论这两种进入方式的具体细则。 【关键词】外资银行中国市场方式 一、外资银行新设进入中国市场 新设进入方式是指外资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在东道国设立各种形式、规模的海外分支机构,主要包括代表处、分行、外商独资银行和合资银行这几种组织形式。 (一)代表处 代表处,是外资银行获准在我国设立的非经营性活动机构,主要职能是从事咨询业务、联络客户和市场调查等活动。外资银行设立代表处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东道国限制或禁止外国银行开设全面业务分支机构;第二,外资银行母行为了谨慎起见先以代表处形式进入东道国,寻找到合适的时机才以其它方式大规模进入;第三,外资银行为了更好的协调东道国市场各种营业性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以及与母行的联系。第四,根据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拟设中外合资银行的股东应具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代表处2年以上的条件。也就是说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代表处可能是为了取得进一步扩张权。 Goldberg(1992)研究指出,代表处是最容易建立、但同时也是受限制最多的一种组织形式,不能从事任何营利性活动,只能是外国银行母行在东道国的代理人。在中国市场上,自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第一家代表处以来,到2011年底,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1家银行在我国共设立了209家代表处,其中1997年达到了543家是设立总数最多的一年。

中外资银行零售业务比较分析

金融在线 经济理论研究)* !中外资银行零售业务比较分析 王清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宁夏银川’*%%#"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外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比较分析"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与外资银行零售业务的主要差距"从国际发展趋势的角度为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从战略规划$风险防御机制$创新业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差距&对策 一"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界定 在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从事的业务按照其类型分为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通常将主要面向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的银行业务称为零售业务"把主要面向公司和其他机构提供的银行业务称为批发业务#更完整的说!零售业务相对批发业务而言!是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运用现代经营理念!依托高科技手段! 向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提供的综合性$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包括存取款$贷款$结算$汇兑$投资理财等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基本业务种类#可见!零售业务不是某一项业务的简称!而是许多业务的总称#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涵义可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从银行业务规模或金额大小看!它是一个与银行批发业务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是指由银行提供的小型金融服务"第二个层面!从银行业务对象看!它则是一个与银行公司业务相对应的概念!是指银行对中小企业及个人家庭提供的小型金融服务"第三个层面的涵义是在第二层涵义上进一步细化得来的! 仅指银行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此种界定在我国比较流行# 二"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趋势 进入#%世纪(%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银行零售业务在各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并呈现出自身特点% "Z 客户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需求强劲#零售银行业 务的发展与居民个人资产的扩张是密不可分的#"((’年!美国个人金融资产为#’"%&’亿美元!比"(&’年的""5()(亿美元增加一倍多#同期!英国从&*))亿英镑上升到#*5*"亿英镑!增长!倍多"日本则从)()万亿日元上升到"#!%亿日元#在居民金融资产急剧膨胀的同时!其对零售业务的要求也随之增大!并呈现强劲增长势头# #Z 零售业务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成为商业银行支柱业务之一#银行面临的竞争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同业之间!也有来自证券$保险和基金的挑战!商业银行不得不大力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力求以产品的不断创新和个性化吸引客户!朝全能银行的方向发展!金融业传统分业经营的格局将被完 全打破# !Z 零售业务在利润中所占比重增大#在整个商业银行 的利润来源中! 零售业务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西方各大银行零售业务的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已达到!%Y &’%Y 左右#有相当多银行的零售业务部门的+K 6超 过了批发业务部门的+K 6!成了支撑这些银行经营业绩的重要支柱# 5Z 零售业务规模宏大#西方国家的银行逐步改变经营策略!业务的拓展转向以个人和家庭为中心的金融服务#过去’ 小型银行经营零售银行!大型银行主要经营批发银行(的格局开始改变#美国美联银行在夏洛特市区几十公里外的乡村丛林中!修建了占地"*’亩的$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的客户服务中心)2\2*!是当时美国除国会之外的第二大办公楼#在大楼内设有餐厅$ 商店$健身房$游泳池$幼儿园等辅助设施!以满足职工日常生活!2\2设有零售业务部$电话银行$ 未来银行$电脑中心等与零售银行业务相关的部门!职员总数超过"万人#其中! 零售业务部主要从事信用卡$私人小额贷款和储蓄业务##%%%年!2\2总部的信用卡员工5%%余人!6T =机!*’%台!发卡量!%%万张!营业收入’%亿美元!净利润达!$*亿美元!美国银行零售业务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Z 消费信贷成为新兴银行零售业务的重点#美国一些业绩表现最佳的地区性和新兴全国性银行!如美一银行等的业务都集中在消费信贷$ 信用卡等业务上!并且几乎都在国内进行#其市场资本总额已超过

建设国内外资银行监管系统.docx

建设国内外资银行监管系统 迄今为止,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尚无一个全国性的、可以统一指导各地监管工作的外资银行法,也没有独立专职的外资银行监管机构,行业性自律组织有待建立。更重要的是缺乏一套系统科学的监管指标和便于操作的监管手段,归结起来,就是缺乏一个对监管及其立法起指导作用的模式。那么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应该遵循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呢? 一种对银行的监管模式,至少应该包括四个部分。首先是监管目标。即基于一定的战略部署和原则,并随经济发展阶段而调整的监管外资银行所欲达之基本目的。这是整个模式运行的起点及评价其是否有效的标准。其次是监管主体。即执行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规范其行为的上级机构,包括中Y银行、税务部门、行业协会,也包括外资银行母国当局。再次是监管手段。即监管主体凭以操作、控制模式运行的工具,包括一整套的硬性规定和调节性管制方法,以及一系列经营上的管理指标。第四是监管过程。即模式的运作及根据政策、环境变化以及执行效果进行反馈、调整的动态机制。下面,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一)监管目标。综观各国对外资银行的政策,因其经济发展水平、国内金融深化程度以及引进外资银行的战略不同而各有所侧重。有的坚持对等互惠原则,视对方国家给本国跨国银行的待遇而提供同等便利;有的鼓励公平竞争,给外资银行大致与国内银行同等的地位和条件;有的则奉行保护主义原则,对外资银行从引进到监管实行诸多限

制,以保护本国金融业,防止外国银行资本对本国经济的冲击。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银行是为了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所以应当奉行一种兼具灵活性的稳健原则,即在现阶段先实行有限度的保护主义,等到国内金融体制转形完毕以后再逐步过渡到允许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平等竞争。基于上述原则,可以把现阶段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目标表述如下:首先,根据中Y银行的货币政策,将外资银行的业务活动纳入国内宏观金融调控,在控制其对国内信贷总量、国际收支影响的同时,积极引导其资金投向,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创新和对外开放。其次,维护金融秩序,一方面要限制外资银行的不法经营,防止其传递国际银行业的风险,以保护正在成长的我国商业银行;另一方面又要借助外资银行给国内行造成竞争压力,加快其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变进程。再次,确保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提高外资引进效益,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 (二)监管机构。我国监管外资银行的有关机构有: 1.人民银行总行。人行总行作为引进外资银行的审批机构,一方面要制订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总体政策,负责有关立法;另一方面要接受跨国银行提交的资产负债表、组织章程等有关文件,审查其资本、经营方针及所在国金融监管制度等方面的情况,符合条件的准其设立分行。这可以称为“进入管制”。 2.人民银行分行。人行分行作为外资银行业务活动的直接监管机构,负责日常监管的操作,包括管理外资银行移存的资本金,并对其执行管制法规情况进行检查,通过窗口指导或者以强制的方式对其经

西方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特点及启示(一)

西方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特点及启示(一) 摘要: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学习和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战略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未来中国银行业要在建立“客户中心主义”,完善风险管理系统,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金融综合化经营模式等方面加快发展。 中国加入WTO已经一年有余,外资银行进入的速度明显加快,中外银行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学习和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对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促进民族银行业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方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特点 (一)经营管理理念日趋成熟 近年来,经济金融全球化、信息化、自由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并日趋成熟。主要表现在: 1.彻底的市场和客户理念。一切从客户和市场的需要出发,从业务产品开发、组织架构设置到管理策略制订,完全围绕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进行。基于这种理念,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充分体现了“客户中心主义”的模式特征。 2.整体的营销与服务理念。银行注重“一对一”营销,从出售产品转变为出售方案,由大众化服务转向个性化服务。为客户提供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全面的金融服务。 3.风险与收益匹配的理念。银行在经营管理中,不能只看风险,不看收益;也不能只看收益,不看风险,关键是要研究和找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点,努力实现二者的合理匹配。 4.持续的培训与人才理念。技术、风险管理和人才是商业银行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人才是关键的关键。西方商业银行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一方面,每年从大学挑选优秀的毕业生,上岗前至少进行为期半年的全面系统培训;另一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对员工进行各种继续培训。 (二)战略管理备受重视 随着金融服务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战略管理已成为西方商业银行应对经营环境变化的重要竞争手段,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纷纷成立战略管理部门,战略管理已发展到数理化、模型化阶段。先后出现了风险一收益模型、经济增加值模型、三维模型和平衡记分卡模型战略管理。银行一般每隔3—5年制订一份中期战略规划,确定未来几年业务发展的重点及区域发展策略、资源配置策略等,并进行滚动研究和修订。与中期战略规划相配套,每年年初制订一份策略性文件,确定当年工作重点和资源分配。年末根据执行情况进行检讨和调整。在选择战略管理模式时,银行通常考虑三大要素:高层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约束。高层管理者的价值取向是追求规模还是质量;是短期收益还是长期价值,直接决定着银行战略管理模式的选择。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内外经济金融运行态势、政策和法律框架变化、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同业竞争策略等。资源约束包括有形资源(人力、财力和物力)和无形资源(管理、信息和品牌),银行通常根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自身规模和实力来选择相应的战略管理模式。银行战略管理呈现非中介化、社会化、全能化与专业化并存的特点。 (三)业务体系不断丰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客户中心主义”经营模式受到推崇,银行开始转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更加注重提供量身订造的高附加值型的产品和服务。相应的,业务重心逐渐由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向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和投资性金融服务转移;从公司业务为主转向个人业务与公司业务并重,甚至突出个人业务;从存款人和贷款人转为投资理财顾问;从风险承担者转为风险代理者;从融资者转变为市场撮合者。组织架构也开始由按产品设置转向按客户设置,普遍设立了个人银行、私人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部门。各家银行越来越认识到,成功与否在于其独特的业务体系和服务品质,而不仅仅是价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