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13.71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产程观察护理要点在医院待产的日子,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
为了让大家在第一产程中既能轻松又能安心,咱们就聊聊这个阶段的观察护理要点。
听起来可能有点严肃,但其实也是个大事情,咱们得认真对待哦!1. 第一产程的基本了解1.1 什么是第一产程?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叫第一产程。
简单来说,就是从阵痛开始,到宫口开到10厘米的这一段时间。
这个阶段可长可短,有时候像蜗牛慢吞吞,有时候又像闪电一样来得急。
对于即将迎接小生命的妈妈们来说,得做好心理准备,保持好心态,别慌张,慢慢来。
1.2 观察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护理工作可是重中之重!不仅要观察妈妈的身体状况,还得关注小宝宝的情况。
毕竟,一个在外面忙活的妈妈,得有个得力的助手来照顾她,不是吗?就像打麻将,少不了一个好搭档。
要时刻留意妈妈的疼痛程度、宫缩频率和持续时间,这些都能帮助医生判断生产的进度。
2. 如何进行观察2.1 监测宫缩说到观察,最重要的就是监测宫缩啦。
医护人员会询问妈妈们的疼痛感,有没有规律?就像天气预报,得先知道啥时候会下雨,才能带伞。
宫缩如果规律了,那就说明小宝宝快来了。
别担心,护士们会帮助你,给你讲解每一个步骤,确保你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感到孤单。
2.2 记录身体状态除了宫缩,妈妈的身体状态也是重中之重。
比如,观察体温、心率等,确保没有异常。
这些就像监测汽车的油量,别等到快熄火了才发现,提前做好准备才能让这趟旅程顺利进行。
3. 心理支持与情绪管理3.1 给予心理支持再来谈谈心理支持。
第一产程不仅是身体的挑战,心灵的考验也是。
很多妈妈会感到紧张、不安,甚至有点害怕。
这时候,护理人员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多给她们加油打气,像是队伍里的拉拉队,给她们鼓励,告诉她们“你可以的,别怕!”陪伴就是最好的支持。
3.2 情绪管理技巧情绪管理也很关键,建议大家试试深呼吸、放松肌肉之类的技巧。
这些小技巧就像是你的小秘密武器,让你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
可以尝试想象一下美好的未来,像是小宝宝的笑脸、和家人团聚的温馨画面,心情会立马变得阳光明媚起来。
第一产程的护理临床表现1、规律宫缩产程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较短(约30s)且弱,间歇时间较长(约5-6min)。
随着产程的进展,持续时间渐长(约50-60s),且强度不断增加,间歇期渐短(约2-3min)。
当宫口近开全时,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1min或1min以上,间歇期仅1min或稍长。
2、宫口扩张通过肛查或者阴道检查,可以确定宫口扩张程度。
当宫缩渐频且不断增强时,宫颈管逐渐缩短直至展平,宫口逐渐扩张。
宫口进入活跃期较慢,进入活跃期加快。
当宫口开全时,宫口边缘消失,子宫下段及阴道成为宽阔的筒腔。
3、抬头下降是决定是否能经阴道分娩的重要观察指标。
为能准确判断抬头下降程度,应定时行肛查,以明确头颅下降的最低位置,并协助判断胎方位。
4、胎膜破裂羊膜腔压力增大,胎先露下降,将羊水阻断为前后两部分,在胎先露前面的羊水不多,约100ml,形成前羊水囊。
5高兴焦虑护理评估一、病史1.确认资料2.此次妊娠史3.过去妊娠史4.一般健康状况与家族史二、身体评估三、心理社会评估护理诊断疼痛:与子宫收缩有关舒适改变:与子宫收缩、膀胱充盈、胎膜破裂、环境嘈杂有关焦虑:与知识缺乏、未参加产前宣教课有关护理目标1、产妇表示不适程度减轻2、产妇能描述正常分娩过程知识及各产程如何配合。
3、产妇主动参与和控制分娩过程护理措施1、提供护理支持,促进有效的适应2、观察产程进展(1)子宫收缩:(2)胎心:听诊器与子宫收缩间歇期1-2h听胎心一次。
(3)宫口扩张及先露部下降:常用产程图描绘宫口扩张及抬头下降情况指导产程的处理。
潜伏期:指正式临床到宫口扩张3cm,约8h宫口扩张曲线加速期:宫口扩张3-4cm,约1.5-2h活跃期最大加速期:4-9cm,约2h减速期:9-10cm约,30min抬头下降曲线以抬头颅骨最低点与坐骨棘平面的关系标明。
坐骨棘平面是判断抬头高低的标志。
(4)破膜(5)血压:宫缩时血压血压常升高5-10mmhg,4-6h测量一次。
第一产程的观察和护理第一产程第一产程也称为宫颈扩张期:从间歇5-6分钟的规律宫缩开始,到子宫颈口全开。
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
第一产程临床表现第一产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宫缩规律、宫口扩张、胎头下降及胎膜破裂。
(1)宫缩规律第一产程开始,子宫收缩力弱,间歇期较长约5-6分钟,持续20-30秒。
随着产程进展,间歇期2-3分钟,持续50-60秒,强度不断增加。
当宫口开全时,宫缩赤血时间可达1分钟以上,间歇仅1分钟或稍长。
(2)宫口扩张在此期间宫颈管变软、变短、消失,宫颈展平和逐渐扩大。
宫口扩张可分二期:潜伏期和活跃期。
潜伏期扩张速度较慢,进入活跃期后速度加快,宫口全开后,宫口边缘逐渐消失,与子宫下段和阴道形成产道。
(3)胎头下降一般初产妇临产前胎头已经入盆,而经产妇临产后胎头才衔接。
随着产程进展先露部逐渐下降,一般在宫颈扩张的最大加速期,胎头下降速度达最高水平,并保持不变,直到先露部达到外阴及阴道口。
胎头能否顺利下降,是决定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重要观察项目。
(4)胎膜破裂(rupture of membranes)当羊膜腔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胎膜自然破裂,躲在宫口开全前破裂,羊水流出,成胎膜破裂,简称破膜。
第一产程观察及处理(1)宫缩:常用观察子宫收缩方法有两种:手感及仪器监测。
手感:助产士将手掌防御产妇的腹壁上,宫缩时可感到宫体部隆起变硬、间歇期松弛变软。
定是连续观察宫缩赤血时间、强度、规律性以及间歇时间,并及时记录。
仪器监测:用胎儿监护仪描记的宫缩曲线,可以看出宫缩强度、频率和每次宫缩持续时间,是较全面反映宫缩的客观指标。
监护仪有外监护与内监护两种类型。
外监护临床上最常用。
(2)宫口扩张和胎头下降:宫口扩张变化将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
第一产程潜伏期:自从临产后规律宫缩开始,直到宫口扩张至3cm。
此期宫颈扩张速度缓慢,平均2-3小时扩张1cm,约需8小时,最长时限为16小时。
简述第一产程的护理措施摘要:一、第一产程的概念与特点二、第一产程的护理要点1.观察宫缩2.监测胎心3.关注产妇情绪4.营养补充5.适当活动6.疼痛缓解三、第一产程的护理措施实践四、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正文:一、第一产程的概念与特点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是分娩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产妇的宫颈逐渐扩张,以适应胎儿的头部通过。
第一产程的特点是宫缩逐渐增强,间歇时间逐渐缩短,疼痛程度逐渐加重。
在这个过程中,产妇的疼痛感和不适感较为明显,因此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二、第一产程的护理要点1.观察宫缩: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产妇的宫缩情况,记录宫缩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宫缩的观察有助于判断分娩进程,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2.监测胎心:在第一产程中,需定期监测胎儿的心率,以确保胎儿在子宫内的安全。
一旦发现胎心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关注产妇情绪:分娩过程对产妇的心理压力较大,护理人员需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她们建立信心,减轻恐惧和焦虑。
4.营养补充:在第一产程中,产妇需保持充足的体力。
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水果等,以确保产妇的能量供给。
5.适当活动:在宫缩间歇期,护理人员鼓励产妇适当活动,如散步、站立等。
适当活动有助于加快分娩进程,减轻产妇疼痛感。
6.疼痛缓解:在第一产程中,产妇可能会感到剧烈疼痛。
护理人员可指导产妇采用呼吸法、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提高产妇的舒适度。
三、第一产程的护理措施实践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护理措施。
例如,对于宫缩乏力者,可采取人工破膜、滴缩宫缩剂等方法,以增强宫缩力度;对于疼痛剧烈者,可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
四、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第一产程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预防感染。
2.保持产妇会阴部清洁,预防产褥期感染。
3.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简述第一产程观察的主要护理措施。
摘要:一、第一产程观察的重要性二、第一产程观察的主要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宫缩2.监测胎心率3.观察产妇生命体征4.评估产妇疼痛程度5.保持产妇心理舒适6.协助产妇进食和休息7.准备好分娩用品正文:在分娩过程中,第一产程又称开口期,是指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颈口完全扩张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护理措施的实施对于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第一产程观察的主要护理措施:一、第一产程观察的重要性第一产程是分娩过程中最漫长的阶段,此阶段宫颈口逐渐扩张,产妇疼痛逐渐加剧。
在此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各项指标,以确保分娩过程顺利进行。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降低分娩风险。
二、第一产程观察的主要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宫缩: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产妇的宫缩情况,包括宫缩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当宫缩频率和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提示分娩进入第一产程。
2.监测胎心率:通过胎心监护仪持续监测胎儿的心率,评估胎儿在宫缩过程中的耐受程度。
若胎心率异常,需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3.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评估产妇疼痛程度:根据产妇的疼痛表现,采用疼痛评分表评估疼痛程度,以便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
5.保持产妇心理舒适:分娩过程中,产妇可能会感到恐慌、紧张和焦虑。
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产妇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产妇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
6.协助产妇进食和休息:在分娩过程中,产妇需要充足的能量和良好的休息。
护理人员应协助产妇进食,保证营养摄入,同时鼓励产妇在宫缩间歇期充分休息,以储备体力。
7.准备好分娩用品:在第一产程中,护理人员需提前准备好分娩所需的器械、药品和急救设备,确保分娩过程中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总之,在第一产程观察过程中,护理措施的实施对确保分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密切关注产妇和胎儿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协助产妇进食休息等方法,确保分娩过程顺利进行。
简述第一产程观察的主要护理措施
第一产程观察是指妇产科医生在产程中实时监测胎儿的心跳状况,用以了解胎儿的安全性及预后的护理过程。
在第一产程观察中,护士配合医生进行检查,旨在确保准妈妈胎儿的安全,监测胎儿的状态变化,保证出生前及出生后胎儿良好的发育。
首先,护士应在产妇分娩前进行胎儿体位确认,并通过有创操作(贴棉花或超声波检查),确认准确诊断胎儿的实际位置是否与外科医生掌握的位置一致。
其次,护士需使用心电图机进行实时胎心监测,每5分钟记录一次胎心率。
护士需记录胎心率上升趋势,如有低于100正常节拍或胎心率异常,应及时提醒医生进行处理,以确保准妈妈胎儿的安全。
第三,护士需通过改变者位或加速水分子分娩来改善胎心率,确保准妈妈胎儿健康。
最后,护士需进行必要的护理,保证胎儿分娩的安全性,准备出生,并及时建立新生儿登记手册。
总之,第一产程观察是准妈妈胎儿安全的重要保障,护士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以确保有专业精良的分娩环境,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第一产程的护理措施引言第一产程是指指女性开始感到宫缩至婴儿出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产妇需要受到适当的护理和关注,以确保她和胎儿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将介绍第一产程的护理措施,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护理内容。
产前护理定期产检在第一产程之前,产妇应该进行定期的产前检查。
这些产前检查可以提供有关产妇和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产前检查还可以帮助确认预产期、胎儿的位置和胎盘的位置等重要信息。
生活习惯和饮食调整产妇在产前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
产妇应该避免吸烟、饮酒和使用药物,同时注意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学习产前知识产妇还可以参加产前教育课程,学习一些关于分娩和产后护理的基本知识。
产前教育课程可以帮助产妇准备好分娩过程中可能会面对的挑战,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产中护理监测产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在产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产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这包括监测产妇的宫缩情况、胎心率和产妇的血压等指标。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支持在产中,产妇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和充分的支持。
医护人员应该确保产妇有一个安静、干净、温暖的分娩室,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产妇的伴侣或家人也可以在分娩室中陪同产妇,给予她们力量和鼓励。
鼓励产妇积极参与呼吸和放松训练在产中,产妇可以通过呼吸和放松训练来帮助自己应对宫缩的疼痛。
医护人员可以教导产妇一些呼吸和放松技巧,并鼓励她们积极参与训练。
这些技巧可以减轻宫缩的不适感,使产妇更轻松地度过产程。
产后护理监测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产后,医护人员需要继续监测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这包括监测产妇的出血情况、子宫收缩情况和乳房情况等,同时也需要监测新生儿的呼吸、体温和喂食情况等。
通过及时的监测和处理,可以确保产妇和新生儿平安无事。
提供产妇产后护理指导产后,产妇需要适当的护理和指导。
医护人员可以向产妇提供关于产后休息、饮食、个人卫生和乳房护理等方面的指导。
第一产程观察的主要护理措施
一般来说,分娩过程中,一名准父母需要有一名专业的护士提供监护,确保母亲和胎儿安全无忧。
下面是观察第一产程时所进行的主要护理措施:
首先,分娩前要为准妈妈进行身体检查,检查胎儿是否完全发育,母亲血压及血糖,如存在症状异常,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做法。
其次,胎盘的发育状况也是观察第一产程时需进行的护理措施,如确认胎盘正常,并能够有效地催生孩子。
再次,护士应注意新生儿出生时的状况,并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新生儿处理,包括剪换衣服、把新生儿放入温暖的洞穴中,让新生儿保持温暖。
最后,护士应帮助母亲恢复体力,采取抗凝措施,如侧卧休息,喝水补充水分,以防止内分泌紊乱和子宫出血阑尾炎的发生。
总的来说,分娩的首要护理措施是确保孕妇和胎儿健康安全,确保孕妇从分娩中全身健康而出,母婴健康康复,打造完美的分娩带来美好生活,实现家庭健康和幸福。
浅谈第一产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黄石爱康医院妇产科 435000)【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123-01第一产程为宫口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大10cm,初产妇需11—12h,经产妇需6—8h,初产妇的宮口扩张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
潜伏期包括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大2—3cm,平均每2—3h开大1cm,约需8h,活跃期是指宫口开大3cm至宫口开全,约4h。
重点观察宫缩程度,宫口开大及胎儿情况。
本文通过2009-7-1—2010-5-31收治1000例孕妇在我院生产,其第一产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2009-7-1—2010-5-31收治孕产妇1000例,其中50%未试产行剖宫产,10%试产失败改行剖宫产,40%试产成功。
在顺产中,第一胎占80%,第二胎占20%,临床特点:第一胎第一产程只需4—5h,第二胎只需3—4h。
2 临床观察决定分娩的因素:产力、产道、胎儿、精神心里因素,缺一不可。
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
通过500例经过试产的孕妇,其第一产程时间都相对缩短了,主要与社会因素有关,现阐述如下:2.1 非药物催产(自然发作)(1)第一胎①、产力、产道、胎儿在临床上,50%孕妇在开始出现规律性宫缩2—3h,阴道检查宫口开大3cm,这与她曾经做过人流术、引产术、自然流产有关,因此,助产士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获得准确信息,以便守产程。
甚至有的孕妇幷未感覺到宫缩存在宫口已开大3cm。
这与个人对疼痛的敏感性有关。
因此,护士一定在巡视病房听胎心时,要主动摸宫缩,而不能被动听取病人主诉。
其实,在第一产程中,进入活跃期后,宫口3-10cm ,50%孕妇只需1-2h 。
决定产程的快慢需要产力、产道、胎儿、心理因素四方面配合,而不是某一因素。
第一产程护理要点
一、减轻焦虑
1、让产妇说出焦虑的感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耐心解释产妇提出的有关分娩和胎儿安危问题,指导产妇认识分娩的生理过程,树立分娩信心,顺利完成分娩。
2、护士随时陪伴孕产妇,告知产程进展的信息,增强其信心,关心、体贴产妇,帮助其擦汗、喂水等,满足其身心需要。
二、一般护理
1、每天侧体温、血压、脉搏、呼吸2次并记录。
2、指导产妇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临产后宫缩不抢,且未破膜者,可在室内活动,有助于产程进展。
3、指导产妇合理进食并注意补充水分,鼓励产妇少量多次进食,摄取易消化、高热量、低脂肪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注意补充水分,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遵医嘱补液。
4、注意大小便,临产后每2~4h让产妇排尿1次,防止膀胱过度充盈,影响胎先露下降与宫缩。
三、预防感染
1、清洁扩理:产妇入院后,估计据分娩时间较长者,可进行沐浴。
2、外阴清洁及备皮:剃去阴毛,注意必须剃净,勿划破皮肤,冲洗液勿流入阴道内。
3、灌肠:初产妇宫口开大3cm以内,经产妇宫口开大2cm以内,
可给予温肥皂水灌肠以便清洁肠道粪便,避免产时污染,同时,促使肠蠕动增加,反射性刺激子宫收缩。
第一产程的护理
1.入院护理向产妇和家属做自我介绍,介绍待产室和产房环境。
2.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做好分娩宣教
(3)发挥支持系统的作用
3. 观察生命体征第一产程期间,每4-6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如有异常应增加测量次数并给与相应处理。
4.观察产程进展
(1)子宫收缩:用触诊法或胎儿监护仪,每间隔1-2小时观察并
记录一次。
(2)胎心监测:用多普勒于宫缩间隙听胎心,潜伏期每1-2小时
1次,活跃期每15-30分钟一次,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
给与相应处理。
(3)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经阴道检查可判断。
(4)胎膜情况:若胎膜未破,阴道检查可触及前羊水囊;胎膜已
破则直接触及先露部,推动先露可见羊水流出,一旦破水立
即听取胎心音,注意观察羊水的颜色和量及,记录破膜时间,
破膜后注意保持外阴清洁,若破膜后胎头未入盆,应卧床休
息垫高臀部,预防脐带脱垂。
5.促进舒适
(1)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安静舒适的待产分娩环境。
(2)补充液体和饮料:应鼓励产妇少量多次,进食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
物和液体,以保障分娩时的体力消耗。
(3)活动与休息:临产后,若胎头已入盆,胎膜未破,宫缩不强者,日
间应鼓励在室内活动,加快产程进展。
若胎膜已破,初产妇宫口近开
全或经产妇宫口开4厘米时,应左侧卧位休息。
(4)排便和排尿:临产后应鼓励产妇每2-4小时排尿1次,以免充盈
的膀胱影响宫缩和胎先露下降,保持大便通畅。
(5)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