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第4章 会计记账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会计基础》作业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错误中能通过试算平衡发现的是()。
A、某项经济业务未入账B、某项经济业务重复记账C、借贷方向颠倒D、借贷金额不等2、通常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对应()。
A、一笔经济交易与事项B、一笔或多笔经济交易与事项C、两笔以上经济交易与事项D、多笔经济交易与事项3、下列科目中与“制造费用”科目不可能发生对应关系的是()。
A、生产成本B、本年利润C、原材料D、应付职工薪酬4、在借贷记账法下,一般有借方余额的会计科目是()。
A、成本类会计科目B、负债类会计科目C、损益类会计科目D、费用类会计科目5、在借贷记账法下,“应付账款”科目的增加额登记在()。
A、借方B、贷方C、借方和贷方D、借方或贷方6、在借贷记账法下,“财务费用”科目的增加额登记在()。
A、借方B、贷方C、借方和贷方D、借方或贷方7、在借贷记账法下,“生产成本”会计科目()。
A、期末余额在借方B、期末余额在贷方C、期末余额有时在借方,有时在贷方D、期末无余额8、在借贷记账法下,“本年利润”科目的增加额登记在()。
A、借方B、贷方C、借方和贷方D、借方或贷方9、下列有关复式记账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基础的B、复式记账法是唯一的记账方法C、复式记账能够完整记录经济业务D、复式记账法是对经济交易与事项记录的一种方法10、复式记账要求对每一交易或事项都以()进行登记。
A、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相互联系的科目中B、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科目中C、不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科目中D、相等的金额在总分类科目和两个以上相应的明细科目中11、在试算平衡表中,如果试算平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说明每一个账户的借方数一定等于贷方数B、不一定说明账簿记录正确C、说明本期增加数一定等于本期减少数D、说明期初余额一定等于期末余额12、下列关于复式记账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会计基础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知识点: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详细描述: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复式记账法的优点主要有:1.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复式记账法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相互联系的记录,不仅可以通过账户记录,完整、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而且还能清楚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复式记账法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进行对应记录,便于核对和检查账户记录结果,防止和纠正错误记录。
例题:1.关于复式记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以会计的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依据B.有利于检查交易或事项是否合理合法C.可以进行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D.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正确答案:A,B,C解析: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
借贷记账法是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所以D是错误的。
2.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A.在同一会计期间内B.以相等的金额C.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D.同时正确答案:B,C,D解析: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3.复式记账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任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记账方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4.复式记账法的主要特点是()。
A.可以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B.可以反映账户之间的平衡关系C.可以便于检査账户记录的正确性D.可以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完整性正确答案:A,B,C,D解析:1.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第四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项经济业务发生,不可能引起( B ).A 资产、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B 资产、负债同时增加C 资产、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D 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2、收回应收账款20000,存入银行.这一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是(A )。
A 资产总额不变B 资产增加,负债增加C 资产增加,负债减少D 资产减少,负债增加3、下列会计业务中会使企业月末资产总额发生变化的是( C )。
A从银行提取现金 B 购买原材料,货款未付C 购买原材料,货款已付D 现金存入银行4、某企业资产总额600万元,如果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收到外单位投资40万元存入银行;(2)以银行存款支付前欠材料款12万元;(3)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10万元。
如此一来,企业资产总额应为( D )万元。
A 636B 628C 648D 6185、某企业资产总额为50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400万元。
向银行借入70万元借款后,负债总额为( B )万元。
A 470B 170C 570D 306、某企业资产总额为200万元,当发生下列三笔业务后:向银行借款30万元存入银行;用银行存款偿还债务10万元;收回应收账款5万元存入银行,其资产总额为( C )万元。
A 170B 220C 225D 2157、复式记账法是指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都要在( D )相互关联的账户中,以相同金额同时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A 一个B 两个C 两个以上D 两个或两个以上8、简单会计分录是指( C )。
A 一贷多借B 一借多贷C 一借一贷D 多借多贷9、借贷记账法下的发生额平衡是由( A )决定的。
A 记账规则B 账户结构C 会计等式D 平行登记要点10、购进原材料一批,货款未付的经济业务,表现为( C )。
A 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B 负债减少,同时资产减少C 负债增加,同时资产增加D 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11、借贷记账法下的余额试算平衡公式是( C )。
2021年会计基础第四章第二节借贷记账法和润会计把经验分享给有梦想的人第二节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来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
“筹钱”、“贷款”的含义最初从借贷资本家的角度去表述的,用以则表示债权和债务的多寡变动。
借贷资本家对于载入的存款,录在贷主的名下,则表示债务;对于代价的贷款,刻在借主的名下,则表示债权。
当时的“筹钱”、“贷款”二字则表示债权、债务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日益繁杂,记账对象也日益不断扩大至商品和经营损益等方面。
在财务会计账簿中,不仅必须记录银钱的借贷,也必须记录财产物资的多寡变化。
对非银钱借贷业务,也建议用“筹钱”、“贷款”二字记录其多寡变动情况,以期账簿记录的统一。
这样,“筹钱”、“贷款”二字就逐渐丧失了最初的含义,而演化成单纯的记账符号,沦为财务会计上的专业术语,用以标明记账的方向、充分反映资产的存有形态和权益的多寡变化,借贷记账法的名称即为由此而来。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信息的一种记账方法,是复式记账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一)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作借方,右方称作贷方。
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恰好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增加数,即为一方备案增加额,另一方就备案增加额。
至于“筹钱”则表示减少,还是“贷款”则表示减少,则依赖于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
“借”、“贷”二字最初是从借贷资本家的角度来解释的,用来表示债权和债务的增减变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借”、“贷”两字已逐渐失去了最初的含义,而演变成为有助于发挥记账符号功能的含义。
通常而言,资产、成本和费用类账户的减少用“筹钱”则表示,增加用“贷款”则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总收入类账户的减少用“贷款”则表示,增加用“筹钱”则表示。
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会计基础
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知识点: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 详细描述:
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
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例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复式记账方法的是()。
A.分类记账法
B.增减记账法
C.借贷记账法
D.收付记账法
正确答案:A
解析:复式记账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境内企业从1993年7月1日起一律采用( )。
A.借贷记账法
B.增减记账法
C.收付记账法
D.单式记账法
正确答案:A
解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境内企业从l993年7月1日起一律采用借贷记账法。
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下列各项属于企业应采用的记账法的是(
)。
A.增减记账法
B.借贷记账法
C.收付记账法
D.单式记账法
正确答案:B
解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会计记账方法模拟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20 题,每题1 分,共20 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第1题:负债是指企业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A.现时义务B.将来义务C.过去义务D.永久义务第2题:确认办公用楼租金6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10万元,50万元未付,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分别确认费用()。
A.10万元,60万元B.60万元,0万元C.60万元,50万元D.60万元,10万元第3题:下列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不包括()。
A所有者权益B资产C财务费用D负债第4题: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的是()。
A.从银行提取现金B.用银行存款归还银行借款C.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D.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货款第5题: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
A.现值B.重置成本C.历史成本D.公允价值第6题: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借方B.借方或贷方C.贷方D.无余额第7题:总分类会计科目与明细分类会计科目平行登记要点中的“依据相同”是指()。
A.总分类会计科目要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进行登记B.明细分类科目要根据总分类科目进行登记C.根据同一会计凭证登记D.由一人员进行登记第8题:收入类会计科目期末应()。
A.有借方余额B.没有余额C.有贷方余额D.借方和贷方均有余额第9题:下列应该通过制造费用核算的是()。
A.生产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B.行政管理部门的折旧费C.材料采购时发生的运费D.销售部门的差旅费第10题:XX公司的一辆运货卡车的原价为30 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 000公里,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5%,本月行驶5 000公里。
该辆汽车的月折旧额()。
A.2850B.2280C.3000D.2580第11题:企业购入一批材料,买价66 000元,另支付运杂费8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存,款项尚未支付。
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本章概要第一节会计记账方法的种类第二节借贷记账法★★★一、单式记账法定义: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因果)例如:用银行存款1 000元购买原材料。
优点:记账手续简单;缺点:不能够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二、复式记账法例题:用银行存款1 000元购买原材料。
例题:采购材料2 000元已入库,银行存款支付1 500元,余款未付。
1.概念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现代会计运用复式记账法。
2.特点(多选)(1)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业务全,来去脉)(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一查一对一平衡)3.种类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
(多选)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最初:借债权贷债务现在:失去了最初的含义,演变成纯粹的记账符号,标明记账的方向。
(判断)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一)基本结构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账户左方为借方,账户右方为贷方。
(判断)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
(二)各类账户的具体结构(多选)费用、资产=借方增加、贷方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贷方增加、借方减少1.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借方。
(单选)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例题】“库存现金”账户期初余额为800 000元,本期“库存现金”借方发生额合计为200 000元,本期“库存现金”贷方发生额合计为400 000元,则“库存现金”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发现的是()。
A、漏记某个会计科目B、漏记某项经济业务C、错记某项经济业务D、借贷方向颠倒2、在借贷记账法下,一般有借方余额的账户是()。
A、成本类账户B、负债类账户C、损益类账户D、费用类账户3、一般情况下,“实收资本”科目的期末余额应该在()。
A、在借方B、在贷方C、在借方或贷方D、无余额4、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借方B、贷方C、在借方,也可以在贷方D、无余额5、下列各项中应该由会计科目贷方核算的是()。
A、资产的增加额B、资产的减少额C、费用的增加额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6、借贷记账法是以()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A、“借”和”贷”B、“增”和”减”C、“收”和”付”D、会计科目7、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被称为()。
A、一级账户B、对应账户C、总分类账户D、明细分类账户8、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的记账方法是()。
A、借贷记账法B、收付记账法C、增减记账法D、单式记账法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以“借”、“贷”为记账符号C、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10、借贷记账法的余额试算平衡公式是()。
A、每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每个账户贷方发生额B、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C、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D、全部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1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从某个企业看,其全部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与全部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不一定相等B、从某个会计分录看,借方科目与贷方科目之间互为对应科目C、试算平衡的目的是验证企业的全部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借方余额合计是否相等D、不能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12、在借贷记账法下,“投资收益”的增加额登记在()。
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会计基础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知识点: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例题:1.在交易或事项处理过程中,会形成账户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是指()。
A.总分类账户与总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B.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C.总分类科目与总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D.有关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正确答案:D解析:账户之间应借、应贷的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
故选D。
2.当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不同方向时,应属于()。
A.附加账户B.备抵附加账户C.备抵账户D.集合分配账户正确答案:C解析:调整账户根据调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备抵账户、附加账户和备抵附加账户。
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备抵账户的余额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方向相反。
3.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账户之间()的关系。
A.借方科目之间B.贷方科目之间C.应借、应贷D.某一个贷方科目和某一个借方科目正确答案:C解析:账户之间应借、应贷的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
4.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
A.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B.有关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C.资产类账户与负债类账户之间的关系D.成本类账户与损益类账户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B解析:对应关系是账户之间因交易或事项而引起的借贷关系。
5.在借贷记账法下,贷方登记()。
A.成本类账户的增加B.成本类账户的减少C.收入收益类账户的增加D.收入收益类账户的减少正确答案:B,C解析:费用成本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
6.借贷记账法中,“借”即表示增加贷”即表示减少。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借贷记账法下,“借”和“贷”是指明某项经济行为应记入某一账户的某一部分(方向)的符号。
账户内容的增减变动与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有关。
7.向银行借款购买原材料,属于()。
A.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增加B.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C.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减少D.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正确答案:A解析:向银行借款购买原材料的影响是:借款(负债)增加,原材料(资产)也增加。
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
第一节会计记账方法的种类
一、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现代会计运用复式记账法。
(二)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1)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来龙去脉;(2)能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对账。
(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一)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
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
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
资费类“借”增“贷”减资产、成本(成本类和资产类性质相同)、费用
权收类“贷”增“借”减权益类(分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
备抵账户的结构与所调整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
(二)资产和成本类账户的结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有些账户可能无余额。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有些账户可能无余额。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四)损益类账户的结构主要包括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1.收入类账户的结构净额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无余额。
2.费用类账户的结构净额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无余额。
(五)账户余额的计算:末= 初+ 增–减
资费类借增贷减末= 初+ 借–贷资产、成本、费用
权收类贷增借减末= 初+ 贷- 借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明确经济业务涉及哪些账户
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
根据记账符号的含义,确定各账户记账方向及金额
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
(一)账户的对应关系
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笔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
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有借必有贷,借贷相对应。
(二)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的含义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对每项经济业务列示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及金额的记录。
三个要素:应借应贷方向、相互对应的科目及其金额。
我国会计分录记载于记账凭证中。
2.会计分录的分类
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
复合会计分录: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
3、编制步骤
明确账户:明确经济业务涉及哪些账户
确定增减: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
确定方向:根据记账符号的含义,确定各账户记账方向及金额
编制分录
五、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一)试算平衡的含义
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
内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余额
(二)试算平衡的分类
1.发生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余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
依据:财务状况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三)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的。
试算平衡表通常是在期末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后编制的,
“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三大栏目,分设“借方”和“贷方”两小栏。
各大栏中的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应该平衡相等,否则,便存在记账错误。
为了简化,也可只根据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编制,不填列各账户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试算平衡不能表明记账一定正确
漏记
重记
错记金额
错记账户
错记方向
金额偶然错误并相互抵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