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题_计算题及答案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71
统计学原理试题( 6)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20分)1.设某地区有 2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 , 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 总体是 ( ) 。
A. 每一家工业企业B.200 家工业企业C. 每一件产品D.200 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4. 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 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 数量指标 D. 质量指标5. 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
A. 变量值B. 变量C. 指标值D. 指标 6. 年龄是( )。
A. 变量值 B. 连续型变量 C. 离散型变量 D. 连续型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处理 7. 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A. 登记的方便 B. 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C. 确定调查的范围 D. 确定调查的单位8. 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职工调查B. 工业普查C. 工业设备调查D. 未安装设备 调查9. 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2.有 600 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 况,则总体单位是( ) A.600 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C.600 家公司所有职工的全部工资 资3. 一个统计总体(A. 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只能有一个标志如果要调查这些公司的工资水平情B.600D.600 家公司的每一位职工 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 )。
B.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可以有多个标志种调查方式是( )。
A. 典型调查B. 抽样调查C.10.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 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时间B. 登记期限C. 11.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C .确定组距和组数 D. 重点调查 D. 普查 要求在 10月1日至 15日全部调查完调查期限 D. 标准时间B. 确定组距和组中值确定全距和组距12.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小组为开口组,组限为 4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 中值为 500,则下开口组的组中值为()。
《统计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个体是( 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2.工业企业的设备数,产品产值是( A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3.对某班学生按年龄分成16-18岁、19—21岁、22-24岁三组,则24岁是( A )A。
最大值 B。
组中值 C. 第三组的上限 D。
第三组的组中值4.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称为( D )A。
组中值B。
组数 C. 全距 D. 组距5.连续变量数列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是10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75,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D )A. 987。
5B. 1000 C。
1025 D. 10506. 在建筑业设备普查中,每个建筑企业是( B )A. 调查对象B. 填报单位C. 调查单位 D。
调查项目7.向上累计次数表示截止到某一组为止( A )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B.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C.各组分布的次数 D.各组分布的频率8。
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D )A.3 B。
13 C.7。
1 D.7 9。
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决定于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在对称的钟形分布中( A )A。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C。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D。
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众数10.用不考虑顺序的不重复抽样方法,从8个人中抽选3个人,所得样本可能数目的公式为( B )A. B. C. D.11.某同学的英语成绩为80分,则“成绩”是( A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12.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 C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 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 D.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13.对于统计分组设计,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 )A。
五、计算题(要求写出公式、列出计算步骤) 1. 某产品资料如下:要求按以下三种方法计算产品的平均收购价格:(1) 不加权的平均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3)调和平均数 解:不加权05.139.005.12.1=++=x (元/斤)加权02.140003000200040009.0300005.120002.1=++⨯+⨯+⨯==∑∑fxf x (元/斤)加权调和02.19.0360005.131502.1240036000315024001=++++==∑∑m xm x (元/斤)2. 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2004年实际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及产品优质品率资料如下:要求计算:(1)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 (2)该公司的实际优质品率。
解:1)以实际产值为m,完成计划百分比为x,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95.9320.5325008.02501.11502.1100250150100==++++==∑∑x m m x2)以实际优质品率为x,以实际产量为f,该公司的实际优质品率:%8.9650048425015010098.025096.015095.0100==++⨯+⨯+⨯==∑∑fxfx3. 某企业有50名工人,其月产值(万元)如下: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将50名工人按产值分7组编制组距为10万元的等组距数列;(2)按上述分组编制向上累计的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数列;(3)并以第三组为例说明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的含义。
解:(1)根据上述资料将50名工人按产值分7组编制组距为10万元的等组距数列;(2)按上述分组编制向上累计的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数列;(3)并以第三组为例说明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的含义。
第三组数据说明在50名工人中,月产值在105以下的有30人,占总数的60%4. 南宁化工厂2008年现有生产工人600人。
现用不重复抽样抽出40人调查其年产值(万元)如下:(1)将40个工人按产值分组,编制组距为10万元的等组距数列,并列出向上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学的内容?A. 计算平均数B. 绘制箱线图C. 进行假设检验D. 制作频率分布表答案:C2.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的区别在于:A. 总体参数是固定的,样本统计量是变化的B. 总体参数是变化的,样本统计量是固定的C.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固定的D.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变化的答案:A3. 以下哪个是正态分布的特点?A. 均值等于中位数B. 均值小于中位数C. 均值大于中位数D. 均值与中位数无关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A. 各组数据应来自正态分布B. 各组数据的方差应相等C. 各组数据的样本量应相等D. 各组数据应相互独立答案:C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0)B. [0, 1]C. (-∞, ∞)D. (-1, 1)答案:D6. 以下哪个是统计推断的步骤?A. 收集数据B. 描述数据C. 做出决策D. 以上都是答案:D7. 样本容量的大小会影响:A. 抽样误差B. 样本均值C. 总体均值D. 样本方差答案:A8.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预测未来趋势B. 描述数据分布C. 分析数据相关性D. 以上都是答案:A9.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变量B. 常量C. 函数D. 公式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回归分析的目的?A. 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B. 预测一个变量的值C. 确定变量的因果关系D. 以上都是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指出,给定足够大的样本容量,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趋近于正态分布,无论原始总体的分布如何。
这一定理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允许我们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估计样本均值的分布,从而简化了许多统计推断问题。
2. 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以及它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
统计习题部分 (1)第1章导论 (2)第2章数据的搜集 (3)第3章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4)第4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5)第5章概率与概率分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7)第7章参数估计 (8)第8章假设检验 (9)第9章分类数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0章方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1章一元线性回归 (10)第12章多元线性回归 (12)第13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15)第14章指数 (17)答案部分 (21)第1章导论 (21)第2章数据的搜集 (21)第3章数据的图表展示 (21)第4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22)第5章概率与概率分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23)第7章参数估计 (23)第8章假设检验 (24)第9章分类数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0章方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1章一元线性回归 (25)第12章多元线性回归 (26)第13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27)第14章指数 (28)习题部分第1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5.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第四章 统计特征值1.某车间工人日生产零件分组资料如下:(2)说明该数列的分布特征。
解:()()()())(71.6571.560105080408060111个=+=⨯-+-+=⋅-+-+=+--i f f f f L M o)(6556010806022006021个=+=⨯-+=⋅-+=-i f S N L M m m e)(5.6420012900个===∑∑fxfx因为o e <M <M x,所以,该数据分布属于左偏分布。
2.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2002年实际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及产品优质品率资料如下:(2)该公司实际的优质品率。
解:(1)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95.9320.5325008.02501.11502.1100250150100==++++==∑∑x m m x(2)实际优质品率:%8.9650048425015010098.025096.015095.0100==++⨯+⨯+⨯==∑∑fxf x3.某企业2003年一、二季度生产某产品产量资料如下:(2)由于质量变化而给该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
解:(1)平均等级:)(22.150********310027501111级=++⨯+⨯+⨯==∑∑f xf x)(5.1100300600100330026001222级=++⨯+⨯+⨯==∑∑fxf x二季度比一季度平均等级下降0.28级。
(2)由于质量下降而带来的损失:)(33.1683501007505080010012507501800111元=++⨯+⨯+⨯==∑∑f pf p)(153510030060010080030012506001800222元=++⨯+⨯+⨯==∑∑fpf p()())(148330100033.16831535212元-=⨯-=⋅-∑f p p由于产品质量下降而损失148330元。
4.某区两个菜场有关销售资料如下:解:)(82.2200556505.315008.219505.22200150019502200元==++++==∑∑x m m x 甲)(98.257.221366005.330008.219505.21650300019501650元==++++==∑∑x m m x 乙乙菜场比甲菜场平均价格高0.16元,理由是销售量结构变动影响。
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内容?A. 计算平均数B. 计算中位数C. 计算标准差D. 进行假设检验答案:D2. 总体和样本的关系是:A. 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B. 总体是样本的一部分C. 总体和样本是相同的D. 总体和样本没有关系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量?A. 平均数B. 方差C. 众数D. 总体答案:D4.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A. 0, 1B. 1, 0C. -1, 1D. 1, 1答案:A5.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步骤?A. 收集数据B. 建立假设C. 计算统计量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1)B. (0, 1)C. [-1, 1]D. 无限制答案:C7. 以下哪个是统计推断的前提?A. 随机抽样B. 总体分布已知C. 样本量足够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A8.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预测未来趋势B. 描述过去数据C. 分析数据关系D. 以上都是答案:A9. 以下哪个是统计图表?A. 散点图B. 柱状图C. 饼图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统计软件?A. ExcelB. RC. SPSS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是什么?答案:描述统计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它通过图表和数值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而推断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它涉及概率论和假设检验,目的是估计总体参数或检验关于总体的假设。
2. 什么是正态分布?其特点有哪些?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呈钟形曲线。
其特点包括:对称性,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其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是正态分布的基准形式;大多数数据值集中在均值附近。
3. 什么是假设检验?其基本步骤有哪些?答案: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一种方法,用于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
一、填空题1.报告期用同样多的人民币能购买到基期相同商品的105%,则物价降低了_4.76%_________。
2.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变异程度不变,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一倍,则样本单位数扩大为原来的四倍,抽样平均误差扩大一倍,则样本单位数缩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3. 某企业的产品废品率逐月下降,一月份生产12500件,废品率为2.4%,二月份生产13800件,废品率为2.2%,三月份生产11200件,废品率为2.1%,则一季度的平均废品率为_2.24%___ _(百分数后留两位小数)。
4.某层楼有七户居民。
家庭人口数分别为4,3,3,2,2,2,1;人均居住面积为6,10,10,12,12,12,18。
据此计算:家庭人口数的众数为2 人,中位数为 2 人,七户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为10.24 米。
5、在用按月平均法确定季节比率时,各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___1200%__________。
6.如果协方差大于0,说明两变量之间是__正___相关。
7.某村农民人均收入最低为1270元,最高为1426元。
据此将该村农民按收入分成六个组,形成等距数列,其组距应定为____26_________。
8.如果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性别构成情况,则调查单位是____每一个职工_ _____,填报单位是该企业。
9.已知变量x和y的协方差为150,x的标准差为18,y的标准差为15,则变量x和y的相关系数r等于 0.56 。
10.在总产值指数=产量指数*价格指数体系中,编制总产量指数时,指数化指标是产量,同度量因素是价格。
11.某市场某种商品一个月的价格资料如下:天数 5 8 12 4 2价格20 25 28 30 31则该商品价格的算术平均数为 26.4 ,中位数为 28 ,众数为 28 。
12.对某企业全部产品进行简单随机重复抽样,该企业去年合格率为90%,产品耐用时间的标准差为20天,如合格率的极限误差为4%,耐用时间的极限误差为2天,若以95.45%(z=2)的概率估计,要满足两方面共同要求,应至少调查 400 件产品。
统计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分值: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正确答案)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2.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分值:A.信息职能(正确答案)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3.“统计” 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分值: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正确答案)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4.统计活动过程一般由四个环节构成,即()。
(分值: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决策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汁分析和统计预测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和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正确答案)5.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0 (分值: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正确答案)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7.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手工汇总已没有必要使用了。
对错(正确答案)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对(正确答案)错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对(正确答案)错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对(正确答案)错11.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对错(正确答案)12.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对(正确答案)错13.全面调查包拈普查和统计报表。
对错(正确答案)14.由《中国统计年鉴》获得的数据属于直接的统计数据。
对错(正确答案)15.普查具有调查费用低,时效性高,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对错(正确答案)16.普查一般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和遗漏。
第一章【考试题】(一)判断题1.列宁指出:社会经济统计是“社会认识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 )2.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 )3.我国《统计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 )4.政治算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和约翰·格朗特。
( )5. 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总体,而统计总体不都是调查对象。
()6. 连续型标志变量的分组,只能是组距式的。
()7. 一般地,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8.离散型标志变量的分组,只能是单项式数列。
()9.一般地,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10. 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11. 统计总体可分为同质总体和不同质总体,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12. 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13. 综合为统计指标的前提是总体的同质性。
()14. 统计研究现象总体的量,是从个体开始研究的。
()15. 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不用数值表示的。
()16. 国势学派对国家宏观经济现象的定性描述,故又称为有名无实学派。
()17. 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18. 某一生产工人工资2000元,这个工资就是统计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
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②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③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④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调查某大学5 000名学生学习成绩,则总体单位是( )。
①5 000名学生②5 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③每一名学生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的阶段有( )。
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决策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预测③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统计分析④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4.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
①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②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③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④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5.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①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②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③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④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6.变量是( )。
①可变的质量指标②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③可变的品质标志④可变的数量标志7.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①调查单位②总体单位③调查对象④填报单位8.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
①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②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③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④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9.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①工人年龄②工人性别③工人体重④工人工资等级10.标志是说明( )。
①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②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③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④总体量的特征的名称11. 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①威廉•配第②阿朗瓦尔③凯特勒④恩格尔12. 国势学派对统计学的主要贡献是:()①采用了数量分析方法②引入了大数法则③提出了“统计学”这一名词④证明了小样本理论13、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①康令②威廉•配第③凯特勒④恩格尔14.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①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②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③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④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15.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①调查单位②标志值③品质标志④总体单位(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
①大量性②数量性③同质性④差异性⑤客观性2.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 )。
①确定性变量②随机性变量③连续变量④离散变量⑤常数3.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 )。
①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②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③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④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⑤两者都可以用数值表示4.某企业是总体单位,数量标志有( )。
①所有制②职工人数③月平均工资④年工资总额⑤产品合格率5.统计有着重要作用,统计是( )。
①社会认识的一种有力武器②制定计划,实行宏观调控的基础③制定政策的依据④经济管理的手段⑤科学研究的工具6. 在统计史上,被认为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 )。
①政治算数学派②国势学派③数理统计学派④社会统计学派⑤记述学派7. 在下列各项中,哪些是连续型变量( )。
①平均工资②废品率③企业工人数④劳动生产率⑤每千锭工时产量8. 下列指标中,哪些是质量指标( )。
①商品销售额②工人密度③学生出勤率④人均产量⑤平均产量9. 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中( )。
①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指标②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③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④人口的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⑤人的年龄是变量10. 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的数量方面,它包括( )。
①具体事物数量多少②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③数量资料的搜集手段④事物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⑤抽象的数量规律11. 统计指标一般指( )。
①指反映社会经济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②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数值③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概念④有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构成⑤描述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存在的社会经济总体的数量特征12. 下列各项中,哪些是统计指标( )。
①某企业2007年计划产量8000万元②某人工资月工资2500元③货物运输量2000万吨④明年小麦产量250万吨⑤全市2006人口自然增长率4‟(四)填空题1. 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它以马列主义的哲学和为理论基础。
2. 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
3. 标志是说明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特征的。
4. 统计总体有总体和总体之分。
5. 可变标志在总体各个单位具体表现上的差别就是。
6. 变量就是可变的,变量的数值表现就是。
7. 在统计科学发展史上,早期曾形成三种主要的学派,即政治算数学派,和。
8. 社会经济统计是在社会经济现象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大量社会经济总体的。
9. 17世纪中叶,英国威廉·配第的代表作问世标志统计学的诞生。
10. 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和。
11. 指标的数值随着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指标的数值不随着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12.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现象总体的。
13. 变量是指。
14.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概念。
15. 变量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是按来划分的,年龄、体重属于变量,学生人数、牲畜头数属于变量。
第二章【考试题】(一)判断题1.统计设计作为一个独立阶段,是由社会经济发展和统计研究的进步所决定的。
( )2.一次性调查就是指间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的调查。
( )3.统计指标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 )4.统计报表是一切国家收集搜集统计资料的一种主要方式。
( )5.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
( )6.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总体,而统计总体不都是调查对象。
( )7.从形式上看,统计表主要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构成。
( ) 8.统计表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要求是科学、实用、简明、美观。
( )9.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是一致的。
( )10.调查时间专指调查工作进行的时间。
( )11.典型调查的误差可以控制。
( )12. 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可以同时又是调查单位。
( )13. 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可以同时又是总体单位。
( )14. 一般来说,当调查项目较多而调查单位较少时,宜采用一览表形式。
(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标的特点是( )。
①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②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③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④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2.统计指标体系是( )。
①若干个独立的统计指标组成的相互依存的整体②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③一系列相互依存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④一系列互为因果关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3.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
①平均数②相对数③绝对数④指数4.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 )。
①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②搜集资料的时间③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④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5.按统计指标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
①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②考核指标和非考核指标③计划指标和实际指标④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6.统计调查中的专门调查有( )。
①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②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③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④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7.对某省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效果进行调查,宜采用哪种方法搜集资料( )。
①直接观察法②采访法③报告法④通讯法8.说明统计表名称的词句,在统计表中称为( )。
①横行标题②纵栏标题③总标题④主体栏9.统计表的纵栏标题是用来表明( )。
①统计表的名称的②各组的名称的③统计指标的名称的④统计总体的10.统计表中的横行标题表明统计资料所反映的总体及其分组的名称,一般写在统计表的( )。
①上方②下方③左方④右方11.统计表的叙述栏是说明( )。
①主体栏的各种统计指标的②分组名称的③统计总体的④总体单位的12.在编制填列统计表时,若某项统计数据免填,其符号( )。
①×②…③/④一13.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中,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是( )。
①调查对象②调查单位③调查项目④填报单位14.统计调查中的调查项目是( )。
①统计分组②统计标志③统计指标④统计数值15.调查单位就是( )。
①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②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③某项调查中登记其具体特征的单位④城乡基层企事业单位(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①目的性原则②科学性原则③联系性原则④可比性原则⑤统一性原则2.统计设计的一般内容是( )。
①明确规定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②确定统计指标体系、分类分组、设计统计表③决定分析研究内容,制定调查、整理方案④规定各工作阶段进度和各部门协调配合⑤研究确定统计力量的组织与安排3.统计指标的主要特点是( )。
①数量性②复杂性③综合性④具体性⑤差异性4.在统计理论研究和统计设计时,只能研究设计统计指标的( )。
①名称②内容③口径④计算单位⑤计算方法5.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比较( )。
①整体设计是次要的从属的②整体设计是主要的③专项设计从属于整体设计④专项设计在整体设计基础上进行⑤总体范围、分类等都以专项设计为准6.全过程设计和单阶段设计比较( )。
①两者各有分工、各有侧重②全过程设计偏重于安排各阶段的联系③单阶段设计则要细致地安排工作进度和方法④全过程设计是主要的⑤单阶段设计是主要的7.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