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全面)
- 格式:doc
- 大小:331.77 KB
- 文档页数:44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编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a÷0是错误的。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5)任何数和0相乘,仍得0,a×0=0.6)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a÷a(a≠0)=0.7)除不尽的除法得不到固定的商,如5÷0得不到商。
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9)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6.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有括号时,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一样的。
2.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
3.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速度×时间=路程。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总结)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作为四年级学生,我们已经学习了下册的数学知识,并即将迎接期末考试。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整理所学知识,本文将对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整数的运算下册的数学课本中,我们学习了正整数、负整数、0以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我们掌握了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来解决与整数相关的问题。
二、小数与分数小数与分数是生活中常见的数,它们的相互转化是四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
我们通过绘制百分之十、百分之百和百分之一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学会了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化,并能够将小数和分数进行换算和比较。
三、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换算在四年级下册中,我们不仅学习了长度、质量和容量的基本单位,还学会了它们之间的换算。
我们能够将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间进行换算,将克、千克和吨进行换算,以及将毫升、升和立方米进行换算。
四、图形的认识和作图四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中,我们学习了几何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和圆。
我们学会了辨认图形,并能够利用尺子、直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出所需的几何图形。
五、时间与时钟的读法时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概念,我们学习了小时和分钟的概念,并能够通过时钟来读取和表示时间。
我们掌握了小时、分钟与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解答与时间相关的问题。
六、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四年级下册的重要知识点。
我们学会了统计数据并用柱形图和折线图进行展示。
通过收集数据、制作图表以及分析图表,我们能够了解数据的特征与规律。
七、解决实际问题数学的最终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四年级下册的学习,我们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
从蔬菜分装到整数加减法的计算,再到测量距离和解决时间问题,我们能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资料集(人教版)___教育是中小学个性化课外辅导专家,提供教师1对1的服务。
本文将介绍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知识点复。
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包含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而在有括号的算式中,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位置与方向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绘制物体的具体位置。
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是需要注意的细节。
同时,位置间的相对性也很重要,可以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地图的三要素为图例、方向和比例尺。
在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需要注意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
常用的八个方位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加法运算定律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可以结合使用。
连减的性质是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定律中的三个重要概念,也可以结合使用。
简便计算包括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连乘的简便计算方法。
___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中小学课外辅导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本文介绍了长度、面积和质量的单位换算,以及小数的近似方法。
同时也介绍了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以及分类方法。
长度单位包括千米、米、分米和厘米,面积单位包括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和分。
在小数的近似计算中,可以使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根据小数位数不同,可以保留整数、一位、两位小数,或者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其中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
三角形的高是从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线,底则是对边。
三角形有稳定性,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可以根据角的大小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三角形。
2019年人教版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复习汇总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A-A=0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4、四则运算顺序(1)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计算。
(2)没有括号,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5租船问题优化策略:①列表法②算式法:有余数的除法,最后比较优化,回答要完整。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3、连减的性质: a-b-c=a-(b+c)。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典型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典型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
【典型例题】计算0÷27+5×0+4【知识要点4】四则运算顺序【重点内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复习《小数的加减法》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增加1.4,另一个数减少0.7,和()。
A.增加2.1B.增加0.7C.减少0.72.下列算式中,得数小于1的是()。
A.3.6﹣2.8B.0.6+0.9C.4.2﹣2.73.下列各数中,与10最接近的是().A.9.98B.10.101C.9.99D.10.0014.甲﹣3.8=乙﹣0.8,则甲()乙.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5.小明用竖式计算1.68加一个一位小数时,把数的末尾对齐了,结果得到2.2,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A.0.52B.3.88C.6.88D.1.166.两个小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1.2,另一个加数减少5.8,和()。
A.增加4.6B.增加7C.减少4.6D.减少77.甲数比乙数多1.89,甲数是12.03,乙数是()A.13.92B.9.14C.10.14D.9.418.甲数与乙数的和比甲数多4.3,比乙数多1.07,则甲数比乙数少().A.3.23B.5.37C.2.239.8.465-4.365的得数中的0().A.可以去掉B.不能去掉C.不能确定10.马虎在计算1.39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1.84,正确的得数应是()。
A.4.5B.6.34C.5.89D.5.111.计算3﹣2.75+1时,比较合理的方法是()2A.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B.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C.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二、填空题12.皮皮在用竖式计算两个一位小数的加法时,把数位从前面对齐了,得到的结果是67.7,如图,正确的结果是( )。
1 1.75.667.713.奇思在计算13.5+A时,把A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得出的结果是19.3,正确的结果是( )。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一、复习目的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
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学困生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复习内容(各单元知识点、重点、难点)1.第一、三、六单元:四则运算、简便计算。
(1)四则运算的方法(只有加减。
只有乘除。
加减乘除混合。
有括号算式的计算以及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
(2)关于0的计算(3)简便计算——掌握概念。
能用符号或字母表示。
能进行顺向、逆向的运用①加法交换律、②加法结合律、③乘法交换律、④乘法结合律、⑤乘法分配律、⑥减法的性质、⑦连除的简便计算(4)注意易错题目如:125×8÷125×8 598-(398-128)625÷25÷4 625÷25×4 64÷8×125(5)注意书本各练习中思维灵活应用题▲复习重点:计算、概念及运用、解决问题。
▲复习难点:运算定律的逆向运用、易错题目的巩固练习、注意思维灵活应用题。
a-(b+c)=a-b-c a÷(b×c)=a÷b÷ca+(b+c)=a+b+c a×(b×c)=a×b×ca×c+b×c=(a+b)×c2.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会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形状。
(2)会画出从前面看、上面看、侧面看到的图形。
▲复习重点:会观察。
操作绘图▲复习难点:操作绘图3.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数位顺序表与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一、四则运算1. 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 各部分间的关系:和 = 加数+加数;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
2. 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 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 - 减数;减数 = 被减数 - 差;被减数 = 差+减数。
-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 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 各部分间的关系:积 = 因数×因数;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
4. 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 各部分间的关系:商 = 被除数÷除数;除数 = 被除数÷商;被除数 = 商×除数。
-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二、观察物体(二)1.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 根据视图摆物体- 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 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一般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运算定律1.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b=b + a。
-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复习《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游泳池平均水深130厘米,小红身高1.35米,她在游泳池里一定不会有危险。
这句话对吗?()A.对B.不对C.不知道2.淘淘班里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8米,苹苹班里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2米,那么淘淘和苹苹比,()。
A.淘淘高B.苹苹高C.一样高D.无法确定谁高3.小丽参加了三次英语测试,第一次得90分,第二次95分,第三次比第二次成绩好,但不超过97分,请估计小丽这三次的平均成绩在()。
A.90分以下B.90分到95分之间C.95分到97分之间D.97分以上4.在“我爱读书”演讲比赛中,6位评委给依依的评分如表所示:计算方法: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分数的平均分是这个选手的最后得分,依依的最后得分是()。
A.9.56B.9.61C.9.65D.9.7 5.在下面的两幅统计图中,用来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最为合适的是().A.B.6.实验小学四年级三个班的学生为希望小学拥款,平均每班相款420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四(1)班的捐款数不可能是420元B.如果四(2)班的捐款数最多,那么一定是420元C.如果三个班的捐款数不同,且四(2)班捐款420元,那么一定有一个班的损款数超过420元7.为了迎接长垣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我校举行了卫生知识竞答活动,小军考了96分,小华考了92分,小林考了94分,后来把小勇的成绩加入一起算,小勇考()分,不会改变原来小组的平均分。
A.92B.94C.968.如图,()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C.小明1﹣﹣8岁的身高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9.小明调查了一些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么,把他收集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内:如果用红条表示男生,黄条表示女生,下面哪幅图是小明调查的结果?()A.B.C.D.二、解答题五年级(1)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分三段统计,结果如图.10.这个班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男女生相差( )人.1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班男生共有( )人.12.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全班同学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林在第11个,他的身高可能是_______.A.1.49米B.1.58米C.1.61米13.移一移,使每堆小木块同样多。
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小数的意义1.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3.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一个小数包括三部分: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二、小数的读法1.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整数部分是0时,就读作“零”。
2.小数点读作“点”。
3.最后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 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零。
三、小数的写法1.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那么就直接写“.......0.”.。
2.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3.最后写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四、小数的性质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注意:只能是小数末尾的“0”,其他位置的“0”不可以随意删掉或添加。
2.运用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和改写小数。
(1)化简小数就是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依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使小数读写起来更简便。
注意: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其他位置的0不能去掉,位是十分之一数单位。
最小的小数。
之间的进率都是对的字。
分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有几个去掉小数末尾的的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扩或……小数点就要相应地向右……小数点就要相应地向左移动一位、..3000分析: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千万不能漏写小数点。
正解答案:3.000易错题:判断:三位小数一定大于两位小数。
()分析:小数的大小与小数位数的多少无关,比较时从高位起逐位比较。
2019学年下期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一、复习目的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
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学困生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复习内容(各单元知识点、重点、难点)1.第一、三、六单元:四则运算、简便计算。
(1)四则运算的方法(只有加减。
只有乘除。
加减乘除混合。
有括号算式的计算以及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
(2)关于0的计算(3)简便计算——掌握概念。
能用符号或字母表示。
能进行顺向、逆向的运用①加法交换律、②加法结合律、③乘法交换律、④乘法结合律、⑤乘法分配律、⑥减法的性质、⑦连除的简便计算(4)注意易错题目如:125×8÷125×8 598-(398-128)625÷25÷4 625÷25×4 64÷8×125(5)注意书本各练习中思维灵活应用题▲复习重点:计算、概念及运用、解决问题。
▲复习难点:运算定律的逆向运用、易错题目的巩固练习、注意思维灵活应用题。
a-(b+c)=a-b-c a÷(b×c)=a÷b÷ca+(b+c)=a+b+c a×(b×c)=a×b×ca×c+b×c=(a+b)×c2.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会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形状。
(2)会画出从前面看、上面看、侧面看到的图形。
▲复习重点:会观察。
操作绘图▲复习难点:操作绘图3.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数位顺序表与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计数单位知识的运用。
如:87个0.1是() 95个0.001是() 0.32里面有()320有一个小数,百位和百分位上的数字都是7,个位和十分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3)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小数(4)小数的性质:概念及运用将7改写成三位小数是(),它们大小(),计数单位()(5)小数的大小比较:0.6 0.605 0.056 0.65 0.56 0.065 0.506(6)小数点的移动有关概念、运用(7)单位的换算:(8)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概念、运用(9)改写“万”或“亿”作单位▲复习重点、难点:概念及运用(尤其是数位与计数单位,改写与取近似值)4.第五单元:三角形(1)三角形的概念、高、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稳定性(2)三角形作高。
(3)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4)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
按边分类。
(5)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求解(一般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复习重点:概念运用。
根据内角和求解。
▲复习难点:(1)作钝角三角形的高。
(2)已知三角形两条边,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提高)(3)三角形分类的概念的运用(4)根据内角和求解【尤其是等腰三角形。
求外角(提高)】5.第六单元:小数加减(1)计算法则(2)复名数的加减(3)分数转化为小数的加减(4)小数加减的简便计算▲复习重点、难点:小数加减运算(含简便计算)。
小数加减应用6.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1)轴对称图形(2)轴对称图形中任意一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与它的对应点A1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3)轴对称图形中任意一对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连线垂直. (4)图形作平移运动时,向左右平移行不变,向上下平移时列不变. ▲复习重点、难点:会画对称轴和会把轴对称图形的相关部分补充完整,以及画出图形平移后的位置.7.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1)图表的分析。
(2)图表的制作(3)图表数据的推理。
(4)图表数据的计算(5)平均数的求法和特点▲复习重点、难点:条形统计图的分析、制作、平均数的求法以及平均数的特点。
7.第九单元:数学广角▲复习重点、难点:(1)鸡图同笼问题:假设全部是鸡,求出来的是兔的只数;假设全部是兔,求出来的是鸡的只数。
三、复习形式1、分单元复习:对全单元知识进行复习,并结合习题进行巩固。
2、归类复习:概念、计算和单位换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数学广角、解决问题五个板块。
并结合习题进行巩固。
3、综合练习:以期末综合复习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精讲。
4、查缺补漏:以四卷期末复习模拟卷为基础进行检测,并从学生中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习。
四、复习时间安排五、复习措施1、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所复习单元知识要点和重点以及复习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
复习后及时进行检测。
2、狠抓学生的计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
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提高基础较好的学生,主要是在课堂提高。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课堂引导,课后辅导,尽量提高对基础题的理解掌握。
4、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5、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2014年5月22日四年级下期复习题一、梳理复习的重点知识第一块:数与代数1、四则运算:(1)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有关“0”的运算:5+0=5;0-0=0;48-0=48;12×0=0;0÷55=0。
给出算式后请学生用文字叙述一遍每个算式的意思,有利于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有关“0”的计算。
2、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2)加法结合律(a + b ) + c = a + ( b + c )(3)乘法交换律 a × b =b × c(4)乘法结合律 ( a×b )×c = a×( b×c )(5)乘法分配律( a+b )×c=a×c + b×c或a×(b+c)=a×b+a×c (6)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a – b – c = a - ( b + c )(7)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a÷b÷c = a÷(b×c)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
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点,最后依次读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3)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再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6)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两个数之间的进率,除以进率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除以进率10,就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除以进率100,就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除以进率1000,就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依次类推下去。
(7)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乘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乘以进率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乘以进率10,就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乘以进率100,就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乘以进率1000,就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依次类推下去。
(8)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也可用“四舍五入”法。
(9)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字或“亿”字。
如果小数末尾有0要去掉。
4、小数的加减法(1)小数加减法笔算应注意:a、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b、得数末尾有0的,一般要去掉。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它与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进行读、背、默。
)(3)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5、平均数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先求出这几个数的总数,再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可以得出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6、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假设法:假设全部是鸡:(总脚数—头数×2)÷(4-2)=兔的只数假设全部是兔:(总脚数—头数×4)÷(4-2)=鸡的只数第二块:空间与图形1、观察物体:一个物体,最多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看,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及三角形的底和高。
(2)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三角形分类:a、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形三角形;b、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5)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6)三角形的拼组: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三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
(7)图形运动:轴对称图形与图形的平移。
第三块:统计1、进一步了解复式条形线统计图及它的特点。
2、掌握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掌握统计图的应用;可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二、相关题型练习一、填空。
1、在没有括号的式子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再算()。
2、计算(80-12×5)÷2时,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3、144÷6÷3的计算结果()144÷(6÷3)的计算结果。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已知18+46-○=34,□×5+15=165,则○+□=()。
5、一列火车上午行驶了480千米,下午行驶了680千米,如果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100千米,那么下午比上午多行驶()小时。
6、0和任何数相乘得();0不能作();0除以一个()的数还得()。
7、一个数加上0或者减去0,结果都得()。
如果被减数等于减数,那么差是()。
8、计算280÷40-36×2时,如果想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必须使用();改变后的算式是()。
9、要让69×42-36÷3的运算顺序为减→除→乘,算式应变为()。
10、“求比32的4倍少19的数”的列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