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课间实习任务书
- 格式:doc
- 大小:147.00 KB
- 文档页数:4
《数字测图实习》数字测图实习任务书一、实习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全站仪的使用。
2.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要求和成图过程。
3. 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和数字成图软件的使用。
二、实习内容和任务各小组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具体测区由实习指导教师指定。
三、实习计划和组织时间:安排在本学期第18周至20周 (6月14日至7月4日)进行,时间为三周。
地点:在武汉大学测绘校区和武汉花果山生态农业园。
组织:由课程主讲教师全面负责,每班配备1~2名教师担任实习指导工作。
每班分为若干个实习小组,每组4-5人,设组长1人。
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全组的实习分工和仪器管理。
四、仪器工具和技术规范1、测量仪器: 5′′全站仪(包括电池、充电器)1台,棱镜觇牌2套(箱),脚架3个,棱镜杆1根,2m 钢卷尺1个,工具包1个,记录板1块。
2、规 范: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和和《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3、其他工具: 各组应自备计算器1个,小伞1把。
导线测量手簿、导线计算表、间接高程计算表及耗材由指导教师造表统一领取。
五、具体实施和相关技术要求实习参照《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和《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的技术要求进行。
(各小组可到图书馆借阅。
)1、一般规定1)测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为0.5m。
2)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超过图上±0.5mm;3)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不超过图上±0.4mm。
4)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
2、图根控制测量 —— 平面控制测量1)图根控制点布设形式采用图根导线测量,即在高级点间布设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一般不超过两次附合。
当特别困难地段需要布设成支导线时,支导线不多于四条边,长度不超过450m,最大边长不超过160m。
分类号_测量_课题编号_ 10001__ Fujian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数字测图任务书及指导书课题:数字测量编写教师:罗玉霜使用班级:测量0931指导教师:罗玉霜水利工程系测绘教研室2011年 11月目录第一部分数字测图任务书 (1)1数字测图的目的与要求 (1)2 数字测图的总体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专题总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专题总要求 (1)3 数字测图课题 (2)4 数字测图时间分配 (2)5 数字测图专题 (2)6 数字测图上交成果 (2)7 数字测图成绩考核 (4)8 参考资料 (5)第二部分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数字测图指导书 (6)1平面控制测量 (5)2GPS控制测量 (5)2.1布网原则 (5)2.2GPS控制网布设 (5)2.3GPS基线解算 (7)3导线网控制 (8)3.1导线测量 (8)3.2 导线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8)3.3 控制测量要点 (10)4GPS网平差 (12)5导线网测量平差 (13)5.1导线测量平差 (13)5.2 导线测量坐标平差 (13)第一部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数字测图任务书1数字测图的目的与要求数字测图是利用全站仪或其他测量仪器在野外进行数字化地形数据采集,在成图软件的支持下,通过计算机加工处理,获得数字地形图的方法,其实质是一种全解析机助测图方法。
数字测图是通过数字测图系统来实现的,数字测图系统主要由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三部分组成,其作业过程与使用的设备和软件、数据源及图形输出的目的有关。
数字测图使地形图测绘实现了数字化,自动化,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测图实习指导书ShuZi CeTu ShiXi ZhiDaoShu谢爱萍编著测绘工程系工程测量教研室二○○六年四月目录第一部分数字测图实习实训须知一实习与实习一般要求-------------------------------------------------------(2)二使用仪器的规则----------------------------------------------------------(2)第二部分数字测图课堂实习实习一全站仪的基本使用----------------------------------------------------(4)实习二全站仪三角高程导线测量-----------------------------------------------(9)实习三图根控制数据采集----------------------------------------------------(10)实习四测记法外业数据采集--------------------------------------------------(12)实习五全站仪的数据传输---------------------------------------------------(20)实习六 CASS测图系统测点点号成图法定位成图法地物的绘制--------------------(24)实习七 CASS测图系统自动成图法地物的绘制---------------------------------- (29) 实习八应用CASS绘测图系统制等高线--------------------------------------- (33) 实习九地物编辑、图形分幅与图幅整饰----------------------------------------(39)实习十掌上电脑数字测图--------------------------------------------------- (45) 第三部分数字测图教学实习一实习目的---------------------------------------------------------------(47) 二实习内容---------------------------------------------------------------(47) 三时间安排---------------------------------------------------------------(48) 四实习组织---------------------------------------------------------------(48) 五实习工作要求-----------------------------------------------------------(48) 六实习内外业工作注意事项-------------------------------------------------(49) 七实习测量工作的技术要求-------------------------------------------------(49) 八应提交的实习成果-------------------------------------------------------(60) 九考核方式成绩评定-------------------------------------------------------(61)第一部分数字测图实习与实习须知《数字测图》实习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
2023年有关数字测图实习报告3篇数字测图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巩固和深化对《数字测图》课程的理解,具体包括一下三个方面: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成图过程与测绘方法;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程序及相关软件的应用,工程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2,培养同学们的基本功,充分锻炼同学们在测,记,算绘个方面的能力。
3,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
4,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引导专业素质的养成。
5,培养同学们快速,严谨而有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掌握常用测量仪器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习任务:1,每小组施测一条附和图根导线。
2,每小组完成一幅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区为学校内)的数字测图任务。
第二部分,实习内容一,实习项目:在老师的分配下,本小组的实习任务由12月27日起到1月9日,共为时两周,实习具体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1,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测一条图根导线。
2,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区域完成一幅1:500比例尺数字测图。
整个实习过程中采用的技术规定主要是《城市测量规范》CJJ8-9和《1:500,1:1000,1:地形图图式》GB/T 7929。
二,测区概况:导线测量与地形图测绘都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进行,由于学校整体建筑在低矮破碎的丘陵地形上,各点之间相对高程不大,这给导线测量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但就进行地形图测绘的局部区域来说,测区内树木较多,通视情况一般,且多陡坎,沟渠的复杂地物,给我们并不熟练的地形图测绘带来了一定难度。
另外,由于测区位于校园内,且周围有教学楼,图书馆,健身器材等设施,导致测区内人流量较大,容易对实习中的人员和仪器造成干扰或者带来危险。
在实习过程中,重庆市区的天气状况以阴天为主,并且时常伴随着小到中雨,气温也一直在10度以下徘徊,这些,也都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作业方法:全站仪,CASS绘图1,仪器操作:①全站仪大致(架头)对中整平,用激光对中器(三个脚螺旋)调到对中;粗平,伸缩脚架使圆气泡居中;精平,三个脚螺旋使长水准管气泡居中;精确对中,平移基座;精平,精对中,瞄准棱镜中心测量,记录并检核数据,实习报告《工程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数字测图实习指导书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测图实习指导书ShuZi CeTu ShiXi ZhiDaoShu谢爱萍编著测绘工程系工程测量教研室二○○六年四月目录第一部分数字测图实习实训须知一实习与实习一般要求-------------------------------------------------------(2)二使用仪器的规则----------------------------------------------------------(2)第二部分数字测图课堂实习实习一全站仪的基本使用----------------------------------------------------(4)实习二全站仪三角高程导线测量-----------------------------------------------(9)实习三图根控制数据采集----------------------------------------------------(10)实习四测记法外业数据采集--------------------------------------------------(12)实习五全站仪的数据传输---------------------------------------------------(20)实习六 CASS测图系统测点点号成图法定位成图法地物的绘制--------------------(24)实习七 CASS测图系统自动成图法地物的绘制---------------------------------- (29) 实习八应用CASS绘测图系统制等高线--------------------------------------- (33) 实习九地物编辑、图形分幅与图幅整饰----------------------------------------(39)实习十掌上电脑数字测图--------------------------------------------------- (45) 第三部分数字测图教学实习一实习目的---------------------------------------------------------------(47) 二实习内容---------------------------------------------------------------(47) 三时间安排---------------------------------------------------------------(48)四实习组织---------------------------------------------------------------(48) 五实习工作要求-----------------------------------------------------------(48) 六实习内外业工作注意事项-------------------------------------------------(49) 七实习测量工作的技术要求-------------------------------------------------(49) 八应提交的实习成果-------------------------------------------------------(60) 九考核方式成绩评定-------------------------------------------------------(61)第一部分数字测图实习与实习须知《数字测图》实习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
内蒙古科技大学《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教学大纲及指导书(测绘工程专业使用)矿业与煤炭学院2014.06.15测绘工程专业《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教学大纲实习英文名称:Practice for Digital Mapp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课程编号:01143302-01实习周数:4周学分数:一、实习性质、目的和任务《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是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性必修课程。
任务:掌握全站仪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室内成图。
目的:本次实习是在完成《数字化测图原理与应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的,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基本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原理与方法。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实习内容:1、野外数据采集:包括图根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
2、数据的传输:数据由全站仪传输到计算机,生成图形文件。
3、计算机图形编辑:利用数字测图软件进行人机交互式的图形编辑与修改。
4、图幅整饰:地形图的分幅、图廓的自动绘制5、地形图输出:绘图仪输出图纸。
实习要求:1、全面、系统的掌握数字化测图的理论和方法。
2、每组应完成一幅(50cm 50cm)1:1000数字地形图。
3、实际测图过程中,一切操作都应遵循数字化测图图式、规范的要求。
三、实习程序与时间安排数字测图实习总学时为4周,每周7天,每天2个单元,合计56个单元,每单元实习时间为4小时。
四、实习方法与指导方式每4~6人为一组,本次实习是利用本市的测量实习基地或结合生产实习。
实习的主要方式是野外采集和室内成图。
指导方式:①现场教学:采用现场教师边操作、边指导的教学方法,由指导教师边操作示范、边讲授。
然后,由学生自己操作来完成任务。
②室内教学:根据野外采集的数据,学生进行室内成图,指导教师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五、安全、法制、纪律教育1、注意人身安全、仪器设备安全。
2、实习期间的各项工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数字测图仪器和软件操作步骤(课间实习)数字测图课间实习(野外数据采集)任务书一、实习内容及程序1、确定已知点和定向方向选取广场上高处某点作为测站点(坐标值假定),对中整平仪器并量取仪器高,选定某北方向作为定向方向(并假定该方向坐标方位角为0°0′0″)。
2、数据采集将棱镜放置棱镜杆上,旋紧棱镜固定螺旋,并读取棱镜高。
数据采集内容为广场及周围所有地物特征点,包括建筑物、道路、草地、台阶、行树、散树、路灯等等。
同时绘制草图,草图上的点号与全站仪采集点号要对应,并反映地物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数据传输数据采集完成后,各组到学院机房利用数据传输线将全站仪中的碎部点文件传输至计算机中并复制至U盘,下次实习利用该碎部点文件和草图每个同学完成地形图的编辑和成图。
二、“拓普康”仪器外业采集数据作业程序1、建立碎部测量坐标数据存储文件按“MENU”菜单键→按F1键(数据采集)→输入碎部测量数据的文件名(例如SBD07)→ ENT回车;ESC退出; 2、设置测站“数据采集”→F1(测站点输入)→F4(测站)→输入(输入测站点假定坐标(1000,1000,100))→ENT回车→输入仪器高→记录 3、进行定向和定向检查“数据采集”→ F2(后视点输入)→ F4(后视)→输入镜高→照准定向方向→置零。
(注:以上操作以选定的方向作为北方向,即假定该方向坐标方位角为0,将测站假定坐标和该方向坐标方位角作为已知数据测定碎部点坐标。
)5、碎部点测量、记录数据,存于SBD文件中“数据采集”→ F3(前视/侧视)→输入点号(第一个碎部点点号输入后,后续的碎部点号在该点号的基础上依次自动累加)、(标示码忽略)、仪器高→F3(测量)(测量后续碎部点时,可以按“同前”进行测量。
6、全站仪的其他操作1)在“输入”模式下,利用“Ang”键可切换到字母输入模式; 2)在“MENU”——F3(存储管理)下,可以对文件和数据进行管理。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测图实习指导书测绘工程系工程测量教研室2013年3月目录实习一经纬仪白纸测图 (1)实习二全站仪测站设置 (3)实习三草图法野外数据采集 (6)实习四草图法内业软件成图 (8)实习五编码法全站仪数字测图 (21)实习六白纸图数字化 (26)实习七RTK数字测图 (27)实习八地形要素的获取及面积量算 (30)实习九纵横断面图绘制 (31)实习十工程土方量计算 (34)实习一经纬仪白纸测图一、实习目的1.掌握选取地物、地貌特征点的方法。
2.掌握一个测站用经纬仪视距法测地形的方法。
二、实习内容1.采用经纬仪视距法,练习在一个测站施测周围地物和地貌特征点的方法。
2.根据地物特征点勾绘地物轮廓,根据地貌特征点用内插法勾绘等高线,等高距为2m。
3.绘制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
三、实习分组与仪器工具每组4~5人,经纬仪1套,小钢尺1把,绘图板1个,半圆仪1个,塔尺1个,花杆1个,红布1条,自备铅笔、橡皮、小刀、绘图纸、透明胶带、计算器、大头针、指导书。
四、实习步骤1.测量前准备工作(1)、经纬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i (至厘米)(2)、用红布条在塔尺上标定目标高v(3)、瞄准控制点B方向进行定向,将水平度盘配置在0°00´ 00"。
2.测量及计算步骤(1)、盘左位,将经纬仪十字丝纵丝瞄准位于立尺点的塔尺,用十字丝中丝截住红布条。
(2)、读取上丝读数、下丝读数,计算视距,记录之。
(3)、调节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4)、读取竖盘读数、水平度盘读数至分,并记录。
(5)、根据观测数据,按视距公式计算测站点到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碎部点高程。
3.展绘碎部点(1)、在图上根据控制点A、B的坐标,定出A、B两点的点位,在测站点A上插一绣花针,连A、B方向线,作为该测站的“0”方向线。
(2)、将地形量角器中孔套入测站点绣花针;(3)、根据水平角读数,用地形量角器定出测点的方向。
实习一前方交会测量实习一、实习目的(1)掌握前方交会测量的原理和计算;(2)掌握前方交会测量的施测方法和实际工程意义。
二、仪器设备每组全站仪1台、钢卷尺、棱镜、测钎、记录板各1个。
三、实习原理及任务根据前方交会定点的原理(已知点设站测角交会,如右图),每组完成一次前方交会测量完整的观测和计算任务。
四、实习要点及流程(1)要点:注意起算数据的设置、观测条件的选取、测角精度的提高。
(2)流程:场景1:2号楼门口雕像最高尖尖(采用三个已知点,即三组交会,三个实习小组);场景2:测食堂旁边水塔尖尖(分布在图书馆或田径场,四个实习小组)。
①测回法测α和β及对应的竖直角(测竖直角是为获得P点高程,每次设站有两个竖直角需要测),精测A、B间水平距离(严格对中整平,尽量用小棱镜,至少测三次取平均值,这样,回到内业,我们可以任意假设A点坐标及AB方位角即获得起算数据);②在A点设站,注意:2号楼门口采用三个已知点交会时,基于A、B点测C点坐标可以采用测边测角三角形观测法(很精确),为了简化,C点坐标采用全站仪测三维坐标法测得(即在A点设站时,假设测站A(1000,1000,50,);定向点B(900,1100,51,),定向后测三次C点坐标取均值,每次分别对中整平,分别量取仪高、镜高)任务②交给三组中的一组完成五、实习过程及结果计算(含原始记录数据、必要图表及推导过程,可手工填写以下空白,也可编辑打印)提示:(1)一个测回观测水平角α和β及对应竖直角,记录仪器高、镜高,记录表自行设计;(2)记录各次测量AB间水平距离、C点三维坐标(为假设A、B、C点位作起算数据)六、实习总结(很重要,多思考,总结规律、经验,如:本次实习项目的意义、实用范围、要点总结、注意事项等)实习二后方交会、距离交会测量实习一、实习目的(1)掌握后方交会、距离交会测量的原理和计算;(2)掌握后方交会、距离交会测量的施测方法和实际工程意义。
二、仪器设备每组全站仪1台、钢卷尺、棱镜、测钎、记录板各1个。
数字化测图综合实习任务书(2周)(5篇)第一篇:数字化测图综合实习任务书(2周)数字测图综合实习任务书根据测绘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在完成数字测图课堂教学和课堂实习任务后,必须进行为期两周左右时间的野外综合性教学实习或生产实习。
这次实习与前述课堂实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它完全从数字测图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
在传授知识、开发智力、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一、实习目的野外教学实习是在校内学完了数字测图的理论和方法后,模拟或结合实际生产任务所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实践。
通过2周左右时间的实习,应达到以下目的: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数字测图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数字测图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的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对学生进行数字测图野外作业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3.对野外采集数据进行内业成图。
掌握用CASS数字成图软件进行内业成图的基本技能。
4.通过完成数字测图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学生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达到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目的。
二、实习组织为便于实习和平行作业,本次实习分为若干个实习小组(一般4-5人),各组设组长1人,协助指导教师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各项实习、仪器的借用与保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各项具体工作,并处理好与其它实习小组的协调工作。
全部实习由指导教师统一指挥,班干部及各组组长应积极配合教师做好本班、本组的各项工作。
三、仪器设备与工具每组借用苏一光全站仪(包括脚架)一台、棱镜(包括脚架和基座)二个、30—50m卷尺(或皮尺)一把、记录板一块、绘图纸若干张,工具包一只、铅笔、小刀等文具用品。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作业(遥感专业用)2 测量知识1.解释下列名词:旋转椭球、地球椭球、总地球椭球、参考椭球、垂线偏差、参考椭球定位2.何谓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有何作用?3.什么叫测量坐标系?坐标方位角是如何定义的?它与数学坐标系中的方位角有何不同?4.测量工作中常用哪几种坐标系?它们是如何定义的?5.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之处?画图说明。
6.何谓高斯投影?高斯投影为什么要分带?如何进行分带?7.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如何建立的?8.地球上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12°21′,求该点所在高斯投影6°带和3°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9.若我国某处地面点P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为:x=3102467.28m,y=20792538.69m。
问:(1)该坐标值是按几度带投影计算求得。
(2) P点位于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P点在该带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3)在高斯投影平面上P点距离中央子午线和赤道各为多少米?10.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有何影响?11.什么是测图(测定)和放样(测设)?12.什么是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和高差?13.解释1956年黄海高程系和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14.解释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15.测绘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其目的是什么?16.测量基本要素有哪些?分别能用哪些仪器来观测?4 水准测量1.试绘图说明水准测量原理。
2.什么叫视准轴、水准管轴、圆水准器轴?3.什么叫水准管分划值?圆水准器和长水准管的作用有何不同?4.什么叫视差?它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消除?5.单一水准测量路线有哪几种布设形式?如何求高差闭合差?6.水准测量时,转点的作用是什么?尺垫有何作用?在哪些点上需要放置尺垫?哪些点上不能放置尺垫?为什么?7.水准仪是如何获得水平视线的?8.试述三、四等水准测量在一个测站上的观测程序。
有哪些限差规定?9.水准仪有哪几条主要轴线?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什么?10.试述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后视与前视距离大致相等的理由。
11.若规定水准仪的i角应校正至20″以下,问:这对前、后视距差为20m的一个测站,在所测得的高差中有多大的影响?12.在施测一条水准测量路线时,为何要规定用偶数个测站?13.对一条水准路线进行往返观测有什么好处?能消除或减弱什么误差的影响?14.设A为后视,B为前视,当后视读数a=1.248m,前视读数a=0.898m,问A点比B点高还是低?若B点的高程为13.960m,则A 点的高程为多少?15.结合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说明在观测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16.试整理水准测量观测成果,并计算个点高程。
17.水准测量中测站校核有几种方法?如何校核?18.图1为闭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
试整理填表计算各点高程。
19.图2为附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
试整理填表计算各点高程。
图120.,得A 尺读数为a 1=1.478m, B 尺读数b 1=1.968m,然后仪器搬至B 点近旁,B 尺的读数b 2=1.766m, A 尺读数a 2=1.256m,试问: 1)、仪器i 角有多大? 2)、视线水平时的正确读数a 2’=?5 角度距离测量1.解释下列名词:水平角、垂直角、天顶距、指标差、视准轴2.经纬仪测角时,若照准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目标点,其水平度盘读数是否相同?若经纬仪架设高度不同,照准同一目标点,则该点的竖直角是否相同? 3.电子经纬仪与光学经纬仪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4.试述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步骤. 5.试述用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步骤.6.试述水平角观测中的照准误差与目标偏心误差有什么区别。
7.试述经纬仪有哪些主要轴线,各满足什么样的关系?8.角度测量有哪些主要误差来源?哪些误差可以通过正倒镜的方法予以消除?9.用J6经纬仪观测一目标。
盘左的竖盘读数为810 34’36”,盘右的竖盘读数为278026’24”,试求该目标的天顶距Z ,竖角α及指标差x 。
11.解释名词:钢尺量距、光学视距、电磁波测距、相位测距、脉冲测距、加常数、乘常数、周期误差 12.直线定向与直线定线有何区别?13.测距有哪几种方法?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14.试述钢尺量距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减弱措施。
15.写出钢尺尺长方程式,并说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16.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 t =20m+0.0034m+12.5×10-6m/m ℃×20m ×(t-20℃),今用与检定时相同的拉力丈量某段距离,问:当t =30℃时所量距离较该段距离的实际值是长了还是短了?为什么?17.一把尺长方程式为l t =30m+0.002m+1.2×10-5×30×(t-20℃)钢尺,量得AB 两点间的倾斜距离S=300.030米,丈量时,测得钢尺的平均温度为15 ℃,两点间的高差为3米,试求该段距离的实际水平长度为多少? ( ∆S h = -h 2/2S )18.今用一20m 的钢尺丈量AB 之长。
已知AB 长约为120m ,若要求因定线误差而使丈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5000,问定线误差不得大于多少毫米?19.写出当视线倾斜高距测量计算平距和高差的公式,并说明式中各各符号的意义。
20.什么叫三角高程测量?它是如何求得两点之间高差的? 21.什么叫全站仪?全站仪的特点有哪些?6 控制测量1.解释下列名词:角度前方交会、边长前方交会、导线测量、导线左角、极坐标法、自由设站法2.何谓控制测量?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什么?3.选定控制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导线布设形式有哪几种?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5.简述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步骤。
计算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有何异同?6.何谓交会定点?常用的交会定点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7.什么是后方交会的危险圆? 8.简述GPS 卫星定位原理及其优点。
GPS 测量有哪些误差来源?9.已知单一导线的坐标闭合差fx=-72㎜,fy=+32㎜,导线全长为 351m,则全长相对闭合差为多少? 10.T AB =135 T CD =45X B =400m X C =200.010m Y B =0m Y C =600.015m11.已知T BA =135 ,角度与边长观测值已填在图上,试求AC 、CD 、DE 、EA 的方位角及C 、D 和E 点的坐标。
( X A =1000m,Y A BC12.何谓坐标正、反算?试写出计算公式。
13.何谓三联脚架法?它有何优点?其外业工作应如何进行? 7. 碎部测量1.何谓控制测量、碎部测量?2.试述经纬仪测图法在一个测站上测绘地形图的作业步骤。
3.什么是数字测图?数字测图与常规测图相比具有哪些特点?4.何谓地物?在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的原则是什么?5.地形图上的地物符号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6.测绘地物时,对非比例符号的定位点作了哪些规定?举例说明。
7.何谓地貌?试述地貌的基本形状。
8.何谓地性线和地貌特征点?9.测图时,怎样选择地物特征点和地貌特征点?10.什么是等高线、等高距、示坡线、等高线平距?等高线有何特性?11.在地形图上主要有哪几种等高线?并说明其含义。
12.试用5条等高线绘出一山脊(山谷)地貌。
十.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1.什么是数字测图?基本原理是什么?2.简述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应包含哪些内容?3.地面数字测图外业采集数据包括哪些内容?4.简述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全站仪)的成图过程。
十一. 地形图的应用1.什么是DEM 、DTM ?DEM 有何特点?2.数字高程模型有哪些应用?3.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有哪些?4.怎样根据等高线确定地面点的高程?5.怎样绘制已知方向的断面图?6.下图为某幅1∶1000地形图中的一格,试完成以下工作: (1)求A 、B 、C 、D 四点的坐标及AC 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2)求A 、D 两点的高程及AD 连线的平均坡度。
(3)沿AC 方向绘制一纵断面图。
(4)用解析法计算四边形ABCD 的面积。
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哪些?对应字母是什么? 8.若已知某幅图的编号是J50G001001,问其四邻图幅的编号各是多少?3测量误差1.解释下列名词:真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中误差,权,相对中误差,单位权中误差,容许误差,相对误差,误差传播定律,最小二乘法2.偶然误差有何特性?能否将其消除?3.观测结果中的系统误差有什么特点,它给观测结果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减弱或消除?4.某三角网共有30个三角形,根据观测值算得各三角形的角度闭合差如下。
(按闭合差 的绝对值大小排列)。
试计算每个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
(算至0.01″)+0.5;-0.6;-0.8;-1.0;+1.4;+l.7;-1.8;+2.1;+2.5 ;-2.7;-2.8;+3.2;+3.6;-4.0;-4.2;-4.8;+5.3;+5.9;+6.1 ;+6.8;+7.5;-7.9;+8.5;-9.1;-9.8;+11.3;+12.9;-15.6;+18.8;-21.05.用检定过的钢尺多次丈量长度为29.9940m 的标淮距离(此值可作为真值),得结果为: 29.990,29.995, 29.991, 29.998, 29.996,29.994, 29.993, 29.995, 29.999, 29.991,(单位:m) 试求一次丈量的中误差。
6.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同一个量进行了若干次观测,问:这些观测值的精度是否相同?7.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同一个量进行了若干次观测,问:能否认为误差绝对值小的观测值的精度,较误差绝对值大的观测值的精度要高?8. 试述权的含义。
在平差计算中,观测值的权不同,对计算最或然值有什么影响? 9. 什么是单位权?什么是单位权中误差?什么样的观测值称为单位权观测值?10.试判断下列误差为何种类型的误差:记错、视准轴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定线误差、照准误差、目标偏心、读数误差11.以同精度测得AB 边长10次,其数值分别为:325.451, 325.453, 325.452,325.453,325.451,325.452, 325.450, 325.453, 325.452, 325.453, 试求该边长的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及其相对中误差。
12.对某一角度分三个时间段进行观测,上午观测了4测回,其四个测回角度的平均值为53︒12'30'',下午观测了6测回,其六个测回角度的平均值为53︒12'33'',晚上观测了8测回,其八个测回角度的平均值为53︒12'39'',假定每一测回中误差相同,试求该角度的加权平均值、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