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交换价值的计算题

商品交换价值的计算题

商品交换价值的计算题
商品交换价值的计算题

一、商品交换价值的计算题

1、若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1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那么1双皮鞋可以换

A、1件上衣

B、4件上衣

C、8件上衣

D、16件上衣

解析:解这类题目的理论基础是: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解:设原来生产1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x,原来生产1件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y。则等式为 x=2y

设现在生产1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a,现在生产1件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b。则等式为 a=2x b=y|2

a:b=2x:y\2=4y:y\2=8

2、2009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10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

B.0.80元

C.0.85

元 D.1.25元

解析:原单位商品价值量 / 现单位商品价值量

=原单位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现单位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现单位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原单位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

既 1/x=1+25%/1

X=0.8

3、(08四川24)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l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解析:通过社劳率引起的商品数量和单位价值量的变化,而单位时间内的价值总量不变,因此不考虑劳动者数量的变化,08年价值总额仍然是100亿。但是由于劳动者数量增加10%,又引起商品数量的增加(1+10%),这个数量增加跟社劳率无关。因此08年价值总额应为100亿×(1+10%)=110亿。

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劳动者增加10%,导致w数量发生变化(1+10%),同时社劳率提高10%,商品数量随之发生变化(1+10%),因此08年W总数量为10亿×(1+10%)×(1+10%)=12.1亿件。已知价格未发生变化。故08年商品价格=12.1亿×10元=121

亿元。

二、纸币发行量的计算题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000亿元,且待售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此时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此期间平均流通4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

B、1元货币的购买力

C、2元货币的购买力

D、4元货币的购买力

解析: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详解: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1000/4=250

设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为X则500X=250, X=0.5

5、假定市场上待售的商品价格额为1000亿元,且这些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若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两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B)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

B、1元货币的购买力

C、2元货币的购买力

D、4元货币的购买力

【解析】纸币发行有自身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来确定。而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由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决定的,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按题目要求,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2=500(亿元),而实际发行了500亿元,因而1元纸币相当于一元货币的购买力。此题答案为B项。

6、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

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

了亿元纸币。

A、1000 1250

B、1200 1350

C、1000 1200

D、1400 1300

解析:纸币发行有自身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来确定。根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可知,这一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0亿×150元)/6=1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由于该国政府多发行纸币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这一年该国实际发行的纸币应为:1000+1000×25%=1250(亿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领悟:纸币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不能贮藏。所以,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的总体购买力都只能与实际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一致。

练习题1:某国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50元,若当年该国多发行了250亿元纸币,导致商品价格上涨25%,则当年该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应是亿元,该年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次,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A、1000 6

B、1200 3

C、1000 3

D、1200 6

7、(08全国Ⅰ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07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2008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2008年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既过去1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 =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0 有

X=12.5 综合式为15÷(1+50%)÷(1-20%)=12.5。正确答案应为B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附答案

⒈某制些厂拥有平均生产条件,资本家雇佣工人50人,工作日为8小时,工人人 均4小时生产1双鞋,消耗生产资料价值为22元,每个工人1小时创造新价值2元,劳动力价值8元。计算:(1)该厂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2)该资本家一天消耗的资本价值,其中c和v各为多少?(3)资本家一天共获得的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4)每双鞋的价值量。 ⒉某制鞋厂拥有一般生产条件,工作日为8小时,每个工人生产2双鞋,每双鞋社 会价值量为30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22元,新创造价值为8元,工人日工资8元。如果该厂首先采用先进技术,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倍,工人日工资仍为8元。计算:该厂资本家一天从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 ⒈解:(1)必要劳动时间=8/2=4(小时) ⒉剩余劳动时间=8-4=4(小时) ⒊(2)c=22×(8/4)×50=2200(元) ⒋v=8×50=400(元) ⒌共计耗费资本价值= c+v=2600(元) ⒍(3)m=2×4×50=400(元) ⒎m’=400/400=100% ⒏(4)总价值=c+v+m=2200+400+400=3000(元)

⒐总双数=8/4×50=100(双) ⒑每双价值量=3000/100=30(元) ⒒答:(1)工人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 ⒓(2)资本家共耗费资本价值量为2600元,其中c为2200元,v为400元 ⒔(3)资本家一天共获取剩余价值40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⒕(4)每双鞋价值量为30元。 ⒖解:一个工人一天生产鞋=2×4=8(双) ⒗社会价值总量=30×8=240(双) ⒘个别价值总量=22×8+8+8=192(元) ⒙超额剩余价值量=总社会价值量-总个别价值量=240-192=48(元) ⒚答:该厂资本家一天从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量为48元。 六、计算题 ⒈甲乙两个资本主义企业,甲企业资本周转时间为3个月,乙企业资本一年周转 0.5次。问:(1)甲企业资本周转次数?(2)乙企业资本周转的时间? ⒉甲乙两个资本主义企业,预付总资本均为100万元,甲企业固定资本为总资本的

货币时间价值计算题及答案

货币时间价值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打算在未来三年每年年初存入2000元,年利率2%,单利计息,则在第三年年末存款的终值是()元。 A.6120.8 B.6243.2 C.6240 D.6606.6 2.某人分期购买一套住房,每年年末支付50000元,分10次付清,假设年利率为3%,则该项分期付款相当于现在一次性支付()元。(P/A,3%,10)=8.5302 A.469161 B.387736 C.426510 D.504057 3.某一项年金前4年没有流入,后5年每年年初流入4000元,则该项年金的递延期是()年。 A.4 B.3 C.2 D.5 4.关于递延年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递延年金是指隔若干期以后才开始发生的系列等额收付款项 B.递延年金没有终值 C.递延年金现值的大小与递延期有关,递延期越长,现值越小 D.递延年金终值与递延期无关

5.下列各项中,代表即付年金终值系数的是()。 A.[(F/A,i,n+1)+1] B.[(F/A,i,n+1)-1] C.[(F/A,i,n-1)-1] D.[(F/A,i,n-1)+1] 6.甲希望在10年后获得80000元,已知银行存款利率为2%,那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甲从现在开始,共计存10次,每年末应该存入()元。(F/A,2%,10)=10.95 A.8706.24 B.6697.11 C.8036.53 D.7305.94 7.某人现在从银行取得借款20000元,贷款利率为3%,要想在5年内还清,每年应该等额归还()元。(P/A,3%,5)=4.5797 A.4003.17 B.4803.81 C.4367.10 D.5204.13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期数和利率一定的条件下,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A. 偿债基金系数=1/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B. 资本回收系数=1/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C. (1+i)n=1/(1+i)-n D. (P/F,i,n)×(F/P,i,n)=1 2.企业取得借款100万元,借款的年利率是8%,每半年复利一

加法交换律练习题

1.根据加法运算律填空。 160 + (39 + 40) = 160 + ( ) + 39 129 + (a + 71) = a+ ( )+ ( 2.填一填。 (1)如果用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表示为 ⑵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 3.根据加法运算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63 + ) + 15 = + (75 + ) a + ( + b) = ( + 50) + () 4.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5.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99 + 201 = 201 + () ()+ 78 = + 22 65 + 29 + 71 143 + (57 + 26) 99 + (38 + 101) 158 + 67 + 142 135 + 267 + 65 11 + 12 + 13 + 39 + 38 + 37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6.下面的等式符合加法的运算律吗?(符合的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1)253 + A = A + 253 (2)139 + 72 + 25 = 39 + (75 + 25) (3)a —b = a—b (4)560 + 210 = 210 + 650 ( ) (5)147 + (53 + B) = (147 + 53) + B ( (6)B + C + D = B + (C + D) 28 + ( ) = 45 + () ()+ 28 = ( ) + a 56 + 79 109 + 78 876 + 132

离子交换柱层析原理

离子交换层析介质的应用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过程,主要是利用各种分子的可离解性、离子的净电荷、表面电荷分布的电性差异而进行选择分离的。现已成为分离纯化生化制品、蛋白质、多肽等物质中使用最频繁的纯化技术之一。 子交换层析(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简称为IEC)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依据流动相中的组分离子与交换剂上的平衡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时的结合力大小的差别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方法。离子交换层析是目前生物化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层析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生化物质如氨基酸、蛋白、糖类、核苷酸等的分离纯化。 1.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 离子交换层析是通过带电的溶质分子与离子交换层析介质中可交换离子进行交换而达到分离纯化的方法,也可以认为是蛋白质分子中带电的氨基酸与带相反电荷的介质的骨架相互作用而达到分离纯化的方法。 离子交换层析法主要依赖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带电分子中电荷的微小差异而进行分离,具有较高的分离容量。几乎所有的生物大分子都是极性的,都可使其带电,所以离子交换层析法已广泛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中等纯化及精制的各个步骤中。 由于离子交换层析法分辨率高,工作容量大,并容易操作,因此它不但在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成为独立的操作单元,也已成为蛋白质、多肽、核酸及大部分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目前,在生化分离中约有75%的工艺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 2.离子交换层析介质: 离子交换层析的固定相是离子交换剂,它是由一类不溶于水的惰性高分子聚合物基质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共价结合上某种电荷基团形成的。离子交换剂可以分为三部分:高分子聚合物基质、电荷基团和平衡离子。电荷基团与高分子聚合物共价结合,形成一个带电的可进行离子交换的基团。平衡离子是结合于电荷基团上的相反离子,它能与溶液中其它的离子基团发生可逆的交换反应。平衡离子带正电的离子交换剂能与带正电的离子基团发生交换作用,称为阳离子交换剂;平衡离子带负电的离子交换剂与带负电的离子基团发生交换作用,称为阴离子交换剂。在一定条件下,溶液中的某种离子基团可以把平衡离子置换出来,并通过电荷基团结合到固定相上,而平衡离子则进入流动相,这就是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置换反应。通过在不同条件下的多次置换反应,就可以对溶液中不同的离子基团进行分离。下面以阴离子交换剂为例简单介绍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分离过程。 阴离子交换剂的电荷基团带正电,装柱平衡后,与缓冲溶液中的带负电的平衡离子结合。待分离溶液中可能有正电基团、负电基团和中性基团。加样后,负电基团可以与平衡离子进行可逆的置换反应,而结合到离子交换剂上。而正电基团和中性基团则不能与离子交换剂结合,随流动相流出而被去除。通过选择合适的洗脱方式和洗脱液,如增加离子强度的梯度洗脱。随着洗脱液离子强度的增加,洗脱液中的离子可

商品价值量练习题

商品价值量练习题 1、下列概念成正比的有:() A、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B、个别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价值量; C、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 2、发展农业生产,关键是要提高科学技术。某农民由于学习并掌握了先进技术,在竞争中肯定会占据优势。该农民生产技术的提高,下列选项中会发生变化的有:() ①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②单位商品价值量;③使用价值的数量;④社会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步入买方市场。各企业的竞争尤为激烈,其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据此回答3——4题。 3、生产同一型号的产品的厂家,有的赚钱,有的亏本。其主要原因是:() A、劳动积极性不同;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C、劳动产量不同; D、个别劳动时间不同; 4、在商品竞争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即一个厂家提高劳动生产率后,另外的厂家也会想尽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导致整个社会生产这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了,这时该商品价值量:()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确定; 2005年6月20日,中部某省的20多家省级医院的药品降价,让利于民。降价后药品共计150种,平均降价幅度达15%,大部分是常用药品。据此回答5——6题。 5、材料中的药品:() A、不是商品,但它是劳动产品; B、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 C、有价值而无使用价值; D、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6、从根本上说,药品降价的原因是:() A、生产药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药品自身价值的增加; C、生产药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增加; D、生产药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减少; 7、2005年7月份,在北京的一些农产品超市,寻常的西红柿、豆角、小白菜一装进泡沫塑料盒子,再蒙上一层薄薄的保鲜膜,身价顿时翻了几番。这是因为:() A、包装过的蔬菜的使用价值增加了; B、包装过的蔬菜的价值增加了; C、包装过的蔬菜的营养价值增加了; D、包装蔬菜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8、把一根木头锯成木屑,虽然劳动时间增加了,可售价却下降了。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②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商品的价值是由该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9、近年来,我国彩电、空调等商品的价格大战此起彼伏。主动挑起价格大战的往往是那些生产规模较大、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大企业,而中小企业则只是被迫应战。一个企业要有能力主动挑起价格大战,就必须进行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效率提高;②单位产品的生产劳动时间减少,从而降低成本;③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④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增加,价值量增大;

价值量和货币量计算题

价值量和货币量计算题 1、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12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 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13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 A.5小时B.7小时C.7.5小时D.8小时 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12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 乙企业的产量为5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13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A.7小时120万小时B.7.5小时120万小时 C.5.5小时110万小时D.8小时110万小时 3、某小企业2012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13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13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12年相比( ) A.增加8万元B.增加6万元C.减少14万元D.不变 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l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 A.4克B.8克C.16克D.32克 5.2012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13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 A.720万元,6元B.720万元,5元C.600万元,5元D.600万元,6元 6.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l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 A.364元B.400元C.520元D.776元 7.2012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13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 A.0.75元B.0.80元C.0.85元D.1.25元 8.某国2012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13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110亿元B.120亿元C.130亿元D.132亿元 9、假设某国2012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13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 A.100亿元和110亿元B.110亿元和110亿元C.110亿元和121亿元D.121亿元和121亿元 10.2012年某国生产的每件甲种商品的价值量为10元,其中A公司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如果A公司2013年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年该国生产的单位甲种商品的价值量与A公司生产的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分别为( ) A.12元1200万元B.12元1000 万元C.10元1200万元D.10元1000万元 11.西安某企业去年生产一把菜刀的价值量为200元,全年生产20万把。今年该企业改进技术后,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该企业生产每把菜刀的价值量和全年生产的价值总量分别为( ) A.100 元4000万元B.200元8000万元C.100元2000万元D.200元4000万元 12.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一件M商品可以换两件K商品,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为2小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K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企业生产的一件M商品与某乙企业生产的一件K商品的交换比例应该是( ) A.1:1 B.1:2 C.1:4 D.1:8 13.中国水晶工艺品在美国中低价位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80%。假定2012年某款水晶工艺品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1596元,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7元人民币。如果2013年生产该款水晶工艺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其他条件不变,该款水晶工艺品以美元标价应为() A.199.5美元 B.200美元C.192美元D.180.15美元 14.假设2012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3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 15.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5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元的购买力。在这个时期,该国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0.80 物价上涨B.1.25 投资减少C.0.40 物价上涨D.2.50 物价持续下跌 16.假设2012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x元。如果2013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5元,那么x应为( ) A.31.25 B.30 C.46.875 D.45 17.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M国流通领域中货币流通次数减少了50%,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使流通领域货币量增加了20%,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金融危机前售价10元的商品,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期间的售价应该是( ) A.5元B.6元C.8元D.10元 18.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跌4%,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应( ) A.增加32%B.增加26.4%C.增加40.8%D.减少6% 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 计算题 200题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计算题 148+552+85= 74+826+45= 846+54+26= 78+722+58= 13+487+26= 111+89+500= 100+200+144= 337+63+68= 176+324+156= 182+718+56= 561+139+4= 301+399+160= 63+137+518= 62+438+61= 35+265+121=

353+147+181= 147+653+109= 38+162+18= 332+568+25= 218+482+139= 78+721+22= 89+188+11= 109+91+378= 14+486+32= 499+301+156= 52+148+527= 350+50+573= 313+187+242= 473+427+37= 42+558+243= 717+183+69= 74+526+217= 566+334+24=

373+227+395= 138+162+181= 281+119+5= 30+870+16= 36+864+11= 52+248+378= 129+71+727= 285+315+162= 131+69+37= 29+525+71= 135+65+503= 333+267+108= 728+72+186= 93+21+7= 226+74+485= 28+372+45= 78+122+484= 81+219+66=

623+77+156= 149+551+294= 204+96+320= 92+508+357= 298+202+140= 35+165+759= 506+94+285= 53+247+273= 379+121+257= 620+280+47= 202+198+188= 563+37+240= 81+25+19= 388+212+256= 233+167+552= 136+64+179= 455+345+84= 76+524+193=

蛋白纯化离子交换层析法

蛋白纯化离子交换层析 研究生的生活,单调的科研,重复的脚印,匆匆的轨迹,踩着早上的时光一如往常的走进实验室,摊开实验记录本,写上日期,就像每天写日记一样开始计划今天的实验日记,用笔似乎要绘制一副有关实验的画面。 如果你处在这样的科研氛围里,慢慢的就会体味到科学本身就像窗外的大自然一样的美,绿色撩人,诗意陶醉…… 今天,我们写下的实验日记——蛋白纯化离子交换层析法,文章详细的总结了离子交换层析的定义、离子交换层析的原理、离子交换剂的种类,似乎要提醒一下脑子要保持清醒了,不然,看完之后,你能分清楚阴阳离子交换剂的概念,熟知它们的区别么? ————你会创造规律科研生活的美 我,生在春天里,刚发芽的地方是实验室 知了也睡了,而我刷夜实验室 因为我在等待秋天收获的季节 虽然有可能错过成功的喜悦,却收获心灵上的成长

离子交换层析技术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常见的离子交换剂是由一类不溶于水的惰性高分子聚合物基质,通过共价键结合某种电荷基团,形成带电基质,带异性电荷的平衡离子能够通过静电力作用结合在电荷基质上,而平衡离子能够与样品流动相中的离子基团发生可逆交换而吸附在交换剂上,不同带电荷蛋白间结合吸附固定相的能力不同。离子交换技术就是根据蛋白质样品间带电性质的差别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方法。 常见的离子交换剂有离子交换纤维素、离子交换树脂和离子交换葡聚糖凝胶。根据与高分子聚合物基质共价结合的电荷基团的性质不同,可以将离子交换剂分为阳离子交换剂和阴离子交换剂,在阳离子交换剂中,带正电荷的平衡离子能够和流动相中带正电荷的离子基团进行交换。例如DEAE纤维素阳离子交换剂,当纤维素交换剂分子上结合阳离子基团二乙氨乙基(DEAE)时,形成阳离子纤维素—O—C6 H14N+H,可与带负电荷的蛋白质进行结合,交换阴离子。 根据与高分子聚合物基质共价结合的电荷基团的解离度不同,又可以分为强酸型、中等酸型、弱酸型三类阳离子交换剂,强酸型离子交换剂在较大的pH范围内电荷基团完全解离,而弱酸型只能在较小的pH范围内完全解离,如结合羧甲基的离子交换剂在pH小于6时就失去了交换能力。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剂一般结合的基团有:磺酸甲基、磺酸乙基;中等酸型阳离子交换剂有:磷酸基团和亚磷酸基团;弱酸型离子交换剂有:酚羟基和羧基类; 在阴离子交换剂中,带负电荷的平衡离子能与流动相中带负电的离子基团进行交换,例如阴离子交换剂CM纤维素,当纤维素交换剂分子上结合羧甲基(CM)时,形成带有负电荷的阴离子(纤维素-O-CH2-COO一),可与带正电荷蛋白质结合,交换阳离子。 根据与高分子聚合物基质共价结合的电荷基团的解离度不同,可分为强碱型、中等碱型、弱碱型阴离子交换剂。一般结合季胺基团基质的交换剂为强碱型离子交换剂,结合叔胺、仲胺、伯胺等为中等或者弱碱型离子交换剂。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当溶液的pH值与蛋白质等电点相同时,蛋白质的静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整理版)

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小结 1、关于商品价值量(价格)变化的相关计算: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产品数量) (2)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产品数量 (3)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4)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的幅度) (5)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通货膨胀率CPI) (6)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货币贬值的幅度)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总时间∕总产量 (8)增长率=增长量/原来产量(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或速度 (2)纸币购买力=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3)通货膨胀率=(超发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100% (4)货币贬值率=(超发货币量∕实际纸币发行量)×100% (5)物价上涨幅度=(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原来的价格×100% 注意:通常通货膨胀率与物价上涨幅度是一致的。 公式1: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①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1-纸币贬值率)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 纸币发行量×(1-纸币贬值率) ②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1+通货膨胀率)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 纸币发行量÷(1+通货膨胀) 公式2:货币发行量(币值)变化引起商品价格变化方面的计算 ①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 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 ②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 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 公式3: 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上一年度商品数量×[ 1+本年度劳动者增加幅度(%)]×[ 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公式4: 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额÷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 公式5: 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量×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数量 注①.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关系。假设原来生产x件,当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现在每天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X*(1+50%) ②.价值:一般是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假设原来M商品价值为x元/件,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M商品的价值=x/(1+50%)

加法交换律及结合律练习试题模板.doc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题 一、口算我最棒 480—101=598+99=396—28—22=43+189+57= 591+482+118 986+1999 473+79-63 三、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35分)。 355+260+140+245 645-180-245 1022-478-422 987-(287+135) 478-256-144 672-36+64 36+64-36+64 487-287-139-61 500-257-34-143 2000-368-132 1814-378-422 155+264+36+44 698-291-9 568-(68+178) 561-19+58 382+165+35-82 155+256+45-98 236+189+64 759-126-259 569-256-44 216+89+11 48+56 514+189—214 369—256+156 732—254— 512+(373—212) 228+(72+189) 169+199 109+(291—176)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8分) 1、56+72+28=56+(72+2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 换律和结合律 2、25×(8+4)=()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

3、3×8×4×5=(3×4)×(8×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101×125=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D、100×125×1×125 一、口算我最棒 480—101=598+99=210÷35 =18×ll=125×37×8=396—28—22=43+189+57=27×16+73×16=62×(100+l)=(35+49)÷7= 44×25 591+482+ 118 99× I26 125×15× 8 986+1999 473+79-63 136×101-136 (125×99+125)× 16 三、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35分)。

经济生活计算题计算公式(价值量)

经济生活的计算题 一、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公式 1.明确有关商品价值量的几对关系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与使用价值量(产量)成正比。 (2)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与使用价值量(产量)成正比。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使用价值量(产量)与劳动生产率、劳动者数量成正比 2.识记关于商品价值量的几个公式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总时间∕总产量 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甲企业商品件数×个别劳动时间+乙企业商品件数×个别劳动时间+…)/商品总件数 (2)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3)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产量 3.特别提醒:解此类题首先转通俗表达为专业术语,如 (1)单价、售价、价格水平、某商品的价值——价值量; (2)商品的件数,数量,产量,销量——使用价值量; (3)某部门、某行业的价值,总价格——价值总量; (4)某商家,某生产者,某企业——个别; (5)某部门,某行业,全社会——社会; (二)、典型例题 例1:假如某国生产茶杯的企业只有甲、乙、丙三家,甲企业4小时生产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0%,乙企业6小时生产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30%,丙企业8小时生产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20%,生产茶杯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A.4小时 B.5.4小时 C.6小时 D.7.5小时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几个企业个别劳动时间的简单相加再除以企业数,必须把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考虑进去,设某国生产的茶杯总量为X,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4小时×50%X +6小时×30%X+8小时×20%X)/X=5.4X小时 例2:某行业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400元。那么,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A.25% B.30% C.35% D.40%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今年1件商品的价值量是400元/2件=200元,设今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X%, 则260元/(1+X%)=200元,X=30。 例3:在市场上,若1千克植物油换10千克大米,写成等式是:1千克植物油=10千克大米。请计算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答案:

7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题及答案

7 运算律 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根据加法运算律填空。 99+201=201++78=+22 x+=133+x△+=+ 160++39 160+(39+40)=() + 129+(a+71)=a+() 2. 填一填。 (1)如果用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2)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 3. 根据加法运算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8+=45+ (163+)+15=+(75+) +28=+a a+(+b)=(+50)+ 4.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56+79 109+78 876+132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5. 6. 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5+29+71 143+(57+26) 99+(38+101) 158+67+142 135+267+65 11+12+13+39+38+37 17+18+19+20+21+22+23 20+21+22+23+24+25+26+27+28 7. 下面的等式符合加法的运算律吗?(符合的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1)253+A=A+253( ) (2)139+72+25=39+(75+25)( ) (3)a-b=a-b( ) (4)560+210=210+650( ) (5)147+(53+B)=(147+53)+B( ) (6)B+C+D=B+(C+D)( )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8. (1)从入口经猛兽馆到出口有几条不同的路线?最短的是多少米?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高中政治有关价值量劳动生产率计算题

近三年高考政治中关于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的计算题 【2007年高考】 1、(文综全国卷Ⅰ第24题)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 克 D、32克 【解析】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由材料可知,在去年1克黄金=8克白银,5件A商品=2克黄金,则5件A商品=16克白银。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1克黄金=4克白银,而此时5件A商品=4克黄金=16克白银。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 2、(文综全国卷Ⅱ第24题)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对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涉及价值总量、交换价值总量和使用价值总量的认识。可以分三步解决:第一步,先求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4小时所生产的商品总数。根据题意可知,生产者A在4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为4件,即使用价值总量为4。第二步求出4件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题目中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未变,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为40元,价值总量应该为4×40=160元。第三步求出交换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160元,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也因该是160元。 【2008年高考】 1、(文科综合全国卷Ι第25小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07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2008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2008年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既过去1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 =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0 有X=12.5 综合式为 15÷(1+50%)÷(1-20%)=12.5。正确答案应为B。 2、(文科综合四川卷第24小题)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题及答案

7运算律 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根据加法运算律填空。 99+201=201++78=+22 x+=133+x△+=+ 160++39新课标第一网 160+(39+40)=() + 129+(a+71)=a+() 2. 填一填。 (1)如果用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2)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 3. 根据加法运算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X k B 1 . c o m 28+=45+ (163+)+15=+(75+) +28=+a a+(+b)=(+50)+ 4.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56+79109+78876+132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新-课-标- 第- 一-网 5. 6. 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5+29+71143+(57+26)新-课-标- 第- 一-网 99+(38+101) 158+67+142 135+267+65 11+12+13+39+38+37

17+18+19+20+21+22+23X Kb 1.C o m 20+21+22+23+24+25+26+27+28 7. 下面的等式符合加法的运算律吗?(符合的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1)253+A=A+253() (2)139+72+25=39+(75+25)() (3)a-b=a-b() (4)560+210=210+650() (5)147+(53+B)=(147+53)+B()新课标第一网 (6)B+C+D=B+(C+D)()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8. (1)从入口经猛兽馆到出口有几条不同的路线?最短的是多少米?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7运算律第1课时 1. 略新| 课|标| 第|一| 网 2. (1)a+b=b+a(2)(a+b)+c=a+(b+c) 3. 45287516315a2850a b 4. 1351871008 5、略 6. 165226238367467150140216w W w .x K b 1.c o M 7. (1)(2)(3)(4)(5)(6) 8. (1)6条503+214=717(米)(2)略

离子交换层析

实验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兔血清IgG 【原理】 DEAE-Sephadex A-50 (二乙氨基- 乙基- 葡萄糖凝胶A-50 )为弱碱性阴离子交换剂。用NaOH 将Cl - 型转变为OH - 型后,可吸附酸性蛋白。血清中的γ 球蛋白属于中性蛋白(等电点为pH6.85 ~7.5 ),其余均属酸性蛋白。pH7.2 ~7.4 的环境中。酸性蛋白均被DEAE-Sephadex A-50 吸附,只有γ 球蛋白便可在洗脱液中先流出,而其他蛋白则被吸附在柱上,从而便可分离获得纯化的IgG 。 【试剂与器材】 1. DEAE-Sephadex A-50 2.0.5mol/L HCl 和NaOH 3.0.1mol/L pH7.4 PBS 4.0.1mol/L Tris-HCl(pH7.4)

5.0.02 %NaN 3 6.PEG 7. 无水乙醇 8. 紫外分光光度计 9.1cm×20cm 玻璃层析柱 10. 自动部分收集器 【操作步骤】 1 .DEAE-Sephadex A-50 预处理称DEAE-Sephadex A-50 (下称A-50 )5g ,悬于500ml 蒸馏水内,1h 后倾去上层细粒。按每克A-50 加0.5mol/L NaOH 15ml 的比例,将浸泡于0.5mol/L NaOH 液中,搅匀,静置30min ,装入布氏漏斗(垫有 2 层滤纸)中抽滤,并反复用蒸馏水抽洗至pH 呈中性;再以0.5mol/L HCl 同上操作过程处理,最后以0.5mol/L NaOH 再处理一次,处理完后,将A-50 浸泡于0.1mol/L pH7.4 PBS 中过夜。

2 .装柱 ( 1 )将层析柱垂直固定于滴定架上,柱底垫一圆形尼龙纱,出水口接一乳胶或塑料管并关闭开关。 (2 )将0.1mol/L Tris-HCl(pH7.4) 沿玻璃棒倒入柱中至1/4 高度,再倒入经预处理并以同上缓冲液调成稀糊状的A-50 。待A-50 凝胶沉降2 ~3cm 高时,开启出水口螺旋夹,控制流速1ml/min ,同时连续倒入糊状A-50 凝胶至所需高度。 ( 3 )关闭出水口,待A-50 凝胶完全沉降后,柱面放一圆形滤纸片,以橡皮塞塞紧柱上口,通过插入橡皮塞之针头及所连接的乳胶或塑料管与洗脱液瓶相连接。 3 .平衡启开出水口螺旋夹,控制流速 4 滴/min ,使约2 倍床体积的洗脱液流出。并以pH 计与电导仪分别测定洗脱液及流出液之PH 值与离子强度,两者达到一致时关闭出水口,停止平衡。 4 .加样及洗脱启开上口橡皮塞及下口螺旋夹,使柱中液体缓慢滴出,当柱面液体与柱面相切时,立即关闭出水口,以毛细滴管沿柱壁加入样品(0.5ml 血清,体积应小于床体积的2% ,蛋白浓度以<100mg 为宜)。松开出水口螺旋夹使面样品缓慢进入柱内,至与柱面

价值量计算题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价值、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货币的需求量(纸币发行量)纸币购买力 计算专题 1.(2005全国卷3)25. 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人民币元。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D) A. 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 少支付人民币0.5元 C. 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 多支付人民币2.5元 解析:欧元升值了5%,就表现为单位欧元可兑换的人民币数额增加了5%(人民币贬值5%)即1欧元=10.5元人民币,5欧元为52.5元人民币,52.5-50=2.5,选D。 2.(2005广东大综合)1 3. 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 D ) A.30元 B.60元 C.90元 D.120元 解析:生产一双皮鞋的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收入是60,某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1倍,那么就是说明用了2小时,劳动时间收入是60。那么他四小时生的生产的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60*2=120 3.(2007全国卷Ⅰ)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C)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步,先求出5件A商品所对应的白银的交换比例。根据题意可知:1克黄金=8克白银 5件A商品=2克黄金=16克白银。第二步,计算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后的交换比例。当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白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未变,那么在同样的时间内,“5件A商品=16克白银”的交换比例没有变化。变化的是黄金和白银的交换比例:即原来是1克黄金=8克白银,由于黄金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以黄金单位价值降低,交换比例变为:2克黄金=8克白银(即1克黄金=4克白银)。所以,答案应为C。 在该题中黄金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是一个陷阱,起到干扰作用。 4.(2007全国卷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 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D)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解析:该题同样主要考查学生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同时涉及到了交换价值总量和使用价值总量。可以分三步解决:第一步,先求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4小时所生产的商品总数。根据题意可知,生产者A在4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为4件,即使用价值总量为4。第二步求出4件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题目中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未变,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为40元,价值总量应该为4×40=160元。第三步求出交换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160元,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也因该是160元。所以答案应为D。 小结:解答此类问题,要求学生牢牢把握住: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的使用价值量(即商品数量)成正比,由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所以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