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C7新的高血压指南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71.00 KB
- 文档页数:28
2023-11-05CATALOGUE目录•高血压概述•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高血压的最新研究进展•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高血压指南总结与展望01高血压概述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通常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诊断标准。
1. 原发性高血压:非同日三次以上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通常有以下分类标准2. 继发性高血压:由其他疾病导致的血压升高,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可分为以下几类1. 缓进型高血压:临床上最为常见,病程较长,病情较轻,但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2. 急进型高血压:病程短但病情重,常有明显靶器官损害。
3. 恶性高血压:特征为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多持续在130-140mmHg或更高,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高血压的分类高血压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原发性高血压可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
环境因素包括饮食、运动、心理压力等。
遗传因素包括家族史、基因突变等。
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大多数是因为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导致血压升高。
02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两者之一满足即为高血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的评估方法家族史、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等体重、身高、腰围、臀围测量血液生化、尿液分析、心电图等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010203040506特殊人群的高血压处理孕妇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慢性肾脏病患者老年人03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降压药物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
PA2I的比值而防止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栓形成。
同时,达美康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对动脉内壁脂肪沉淀形成的影响。
治疗浓度的达美康能够高度特异地增加LD L氧化过程时间,有时还降低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而抑制脂肪在动脉内壁的沉积过程,从而防止糖尿病血管病的发生。
达美康是目前可治疗糖尿病重要药物之一,治疗结果确切,临床中广泛应用。
临床医师应注意其在血管并发症治疗中的特殊作用。
ACEI在抑制ACE的同时也抑制激肽酶,使得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减少及缓激肽水平增高。
血管紧张素Ⅱ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导致血管结构异常(如内皮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细胞增生和纤维化等)和功能异常(如阻力增加和血管异常收缩)。
而缓激肽可刺激内皮产生NO,提高NO相关的抗氧化作用,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刺激内皮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促进t2PA生成(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和逆转心血管重构。
此外,缓激肽能维持内皮细胞功能,从而抑制因内皮细胞功能损害而产生的内皮细胞因子,培哚普利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激活因子,导致炎症因子减少,减轻巨噬细胞激活,单核细胞浸润,血小板聚集。
同时培哚普利可明显抑制血管紧张素Ⅱ、NO 含量,从而减少氧自由基。
从而抑制血管粥样硬化的发展。
结果显示此治疗方案总有效率达89138%,是目前较理想方案之一,此方案可减少糖尿病人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应积极在临床中推广,为2型糖尿病治疗提供一新的平台,为临床医生和其他参与糖尿病研究人员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 陈家伦1循证医学对糖尿病诊断的贡献及目前存在的分歧1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1):112 Barnes A J,Oughton J,K ohner E M1Blood rheology and the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retinopathy:a prospetive study1Clin Hem orheol11987,7:46013 Thom ps on FG,K ienast J,Pyke S DM,et al1F or the european concerted ac2 tion on thrombosis and the risk of my ocardial in farction or sudden death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N Engl M ed11995,332:635~64114 Nair CH,Azhar A,W ils on JD,et al1S tudies in fibrin netw ork structure in human plasma1PartⅡ2clinical application;diabetes and antidiabetic durgs1Thromb Res11991,64:447~48515 Nari CH,Sulivan JR,S ingh D,et al1Fibrin netw ork structure as a detemi2 nant of fibrinolysis1Thromb Haem ost11989,62:8616 G ram J,K old A,Jespersen J1Rise of plasma t2PA fibrinolytic activity in a group of maturity onset diabetic patients shifted from a fist generation(fol2 butamide)or a second generation supphonylurea(gliclazide)1J Int M ed11989,225:241~24717 G ram J,Jespersen J,K old A1E ffects of an oral antidiabetic drug on the fi2 brinolytic system of bolld in insulin2treated diabetic patients1M2 etabolism11988,37:937~9431(收稿日期:200323231 修回日期:20032524)・国外医学文摘・新高血压指南:JNC7 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关于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的第7次报告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