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女职工特殊劳动权益保护
- 格式:docx
- 大小:15.28 KB
- 文档页数:1
劳动法对⼥职⼯有什么特殊保护在⽇常企业⼯作中,男⼥职⼯都是作为⼯⼈的个体在⼯作的,从⽣理机构看,⼥职⼯是要⽐男职⼯特殊⼀些,因此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中,我国相关法律也是给予了⼥职⼯更多的保护。
那具体来说,保护⼥⼯的法律如何规定?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法对⼥职⼯有什么特殊保护劳动法中对于⼥职⼯有⼀些特殊的规定,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关于⼥职⼯劳动保护的特殊规定,其更加详细的对⼥职⼯的劳动权益等做出了规定。
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单位不得依据以下四种理由,在⼥职⼯的孕期、产期、哺乳期内与⼥职⼯解除劳动合同:1、因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安排的⼯作的;2、不能胜任原⼯作且经调岗后仍不能胜任新⼯作;3、客观情况发⽣重⼤变化导致合同不能履⾏且⽆法协商⼀致变更劳动合同;4、公司裁员。
《劳动法》第六⼗条不得安排⼥职⼯在经期从事⾼处、低温、冷⽔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劳动强度的劳动。
第六⼗⼀条不得安排⼥职⼯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
对怀孕七个⽉以上的⼥职⼯,不得安排其延长⼯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条⼥职⼯⽣育享受不少于九⼗天的产假。
第六⼗三条不得安排⼥职⼯在哺乳未满⼀周岁的婴⼉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劳动合同在何种情况下能解除⽤⼈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应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若违反法律的规定将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因解除的原因的不同⽽有所不同:1、合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者和⽤⼈单位双⽅不仅仅就解除劳动合同本⾝达成⼀致,还应当对⼀⽅或者双⽅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协商⼀致,⽐如说,⽤⼈单位对劳动者提出的保守商业秘密和补偿⼀定的培训费⽤,劳动者对⽤⼈单位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条件,只有双⽅对这些附加条件也达成⼀致的前提下,才是劳动合同的合意解除。
工作场所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制度(工作场所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制度旨在保障女性职工在工作环境中的健康与权益。
这一制度充分考虑到女性职工的身体特性,以及其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和职责。
在工作中,女性职工可能会遭遇性骚扰、孕期和哺乳期的健康问题等,因此特殊保护措施的落实十分必要。
具体的保护措施包括:有关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女职工劳动保护制度,落实全面、细致、有效的保护措施;为女职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和岗位,避免不良的工作强度和劳动方式;保证女职工在孕期和哺乳期能够得到必要的休息时间和饮食照顾;加强对女职工的健康监护和护理,及时发现、预防和治疗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严禁对女性职工进行性骚扰和性别歧视等行为。
总之,工作场所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制度旨在实现男女平等、保障女性职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促进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
这一制度的落实有益于推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021年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解读女职工劳动保护是对女职工生理特点的特殊保护。
以下小系列认真收集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解读。
欢迎你向他们学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解读《规定》指出,雇主不得以怀孕、分娩或哺乳为由降低女性雇员的工资、解雇她们或终止其劳动或就业合同。
《规定》指出,女职工怀孕期间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减少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适合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并应当在工作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工在工作时间接受产前检查,所需时间包含在工作时间内。
《规定》第7条指出,女职工享受98天产假,其中分娩前可休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如果是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产假将增加15天。
怀孕4个月内流产的女职工享受15天产假;怀孕4个月后堕胎的42天产假。
同时《规定》针对违反本《规定》的后果确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1.《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修订的背景是什么?国务院1988年第9号令颁布的《规定》已实施24年。
在过去的24年里,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二,随着我国女性劳动者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提高,女性劳动者的劳动保护需求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女性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更加明确和具体,标准要科学;三是由于《规定》的提前出台,其适用范围、保护标准、生育待遇、禁忌劳动范围等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女职工劳动保护的需要;第四,部分条款无法与国家陆续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
由于上述问题,自1998年以来,全国人大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PCC)收到了要求国家尽快修改和完善《规定》的提案和建议,提案和建议的数量逐年增加。
许多专家、学者、工人、工会、妇联等社会团体也通过各种渠道和渠道呼吁,推动了《特别规定》的修订。
工作场所女职工特别劳动保护制度工作场所女职工特别劳动保护制度女职工是工作场所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她们为企业的进展和经济的稳步推动做出了紧要贡献。
但是,在工作中,女职工的身体和心理可能会受到一些困扰和损害,因此,针对女职工的特别保护制度特别必要。
第一、女职工在月经期间和怀孕期间应当有相应的休息和调整时间。
依据妇女特别的生理周期,女职工在月经期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可能会受到肯定的影响。
因此,工作单位应当予以女职工在月经期间适当的假期或减轻工作负担,以便她们能够调整身体和心理状态。
同时,在怀孕期间,女职工可能会有很多特别需求,工作单位应当依据怀孕期间的特定需要,予以适当的休息和调整时间。
假如怀孕期间不适合从事某些工作,则应为其布置适合其生理状态的工作。
第二、对于不安全高风险工作的女职工,应当实行相应的措施,以保护她们的身体健康。
某些不安全高风险的职业,例如煤矿、火药、化学工业等,女职工有可能面临着更高的风险。
因此,企业在布置工作和岗位时应当予以关注,实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女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第三、女职工应当有相应的产假和哺乳假,以保障新生儿的营养和母亲的身心健康。
新生儿需要母亲的抚养教育和呵护,而母亲也需要在产后适当的调整。
因此,工作单位应当予以新妈妈适当的产假和哺乳假,帮忙她们重新适应工作和生活。
第四、对于女性员工的性骚扰问题,企业应当实行严格的措施,以打击性骚扰行为、切实维护女性员工的尊严和权益。
女职工在工作和学习中面临着种种性骚扰、性鄙视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积极性,甚至会导致人才流失。
第五、女职工应当享有公平的福利待遇和晋升机会。
企业应当制造一个公正、公正的工作环境,打破性别壁垒,除去女性员工在晋升和薪资方面的不公平现象。
综上所述,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应当是工作单位的一项紧要工作。
保护女职工权益,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项必要的法律和人权保障措施。
每个企业都需要依据自身情况订立相应的制度和方案,为女职工供给更好的工作环境和身心健康保障。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条例女职工特殊保护又称为女职工在劳动方面的特殊保护,是指根据女职工身体结构、生理机能的特点以及抚育子女的特殊需要,在劳动方面特殊权益的法律保障。
下文是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欢迎阅读!第一条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
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由本规定附录列示。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进行调整。
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工特殊保护制度
是指为保护女性劳动者的权益而制定的一系列特殊保护措施和政策。
这些措施和政策旨在确保女性劳动者在就业、劳动条件、健康安全等方面受到特殊关注和保护。
女工特殊保护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就业权利保护:保护女性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不受性别歧视,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
2. 工资保护:确保女性劳动者能够获得与男性同等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相对应的薪资待遇。
3. 工作时间和休假保护:为妇女提供适当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安排,以满足她们的家庭需求和生理特点。
4. 妊娠和产假保护:为孕期和产后女性提供特殊保护,包括产假和哺乳期休假。
5. 保护女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制定相关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女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6. 解决性骚扰和家庭暴力问题:建立机制来解决工作场所中的性骚扰问题,并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支持。
女工特殊保护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女性劳动者享有平等的权益和机会,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
尽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这些措施和政策的具体形式和范围可能略有差异,但基本原则是保护和促进女性劳动者的权益和福祉。
第 1 页共 1 页。
女工特殊保护制度第一章前言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女工的合法权益,确保生产管理的顺利进行,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女工,包含合同制、临时工及其他劳动合同商定的女工。
第三条定义1.女工:指在本企业工作的女性员工。
2.特殊保护:指为保护女工的健康、权益和尊严而采取的特殊措施。
第二章健康保护第四条劳动保护1.本企业将为每名女工供应必需的劳动保护设施和条件。
2.常常接触有害物质的女工,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3.孕妇及哺乳期女工,应依据医生指示调整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确保身体健康。
第五条饮食保障1.为女工供应良好的餐厅和食堂,保证食品安全卫生。
2.孕妇及哺乳期女工,供应符合营养要求的特殊饮食。
第六条卫生保健1.供应干净乾净的卫生间和洗手设施,定期对其进行卫生检查和消毒。
2.定期开展女工的健康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和引导。
第三章工时布置第七条工作时间1.严格依照国家法定工作时间执行,不得超出规定工作时限。
2.孕妇及哺乳期女工,依据医生建议调整工作时间,确保休息和工作合理布置。
第八条加班管理1.禁止布置孕妇及哺乳期女工进行加班工作。
2.确保其他女工的加班布置不超出法定的加班时间和限制。
第四章婚育保护第九条婚育休假1.孕期女工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并供应适当的福利待遇。
2.哺乳期女工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哺乳假,并供应相应的补贴和支持。
第十条婚育补贴1.对于享受产假和哺乳假的女工,供应适当的婚育补贴,以减轻其经济负担。
第十一条幼儿照护1.供应幼儿照护服务,为女工解决在工作期间的幼儿照料问题,确保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第五章女工安全第十二条防止性骚扰1.严禁任何形式的性骚扰行为,包含言语、行动、文字或其他行为。
2.配置特地的投诉渠道,保证女工能够安全地举报性骚扰行为,并进行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职业培训和晋升1.供应平等的职业培训机会,加强女工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为其将来的晋升供应良好的发展空间。
什么是女职工特殊劳动权益保护
女职工特殊劳动权益保护:针对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的生理特点,在工作任务分配和工作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特殊保护。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第十二条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当地劳动部门提出申诉。
受理申斥的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女职工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
第十四条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当地劳动部门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属于劳动争议的,依照《劳动法》规定办理。
女职工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