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针叶林土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
针叶林下发育形成的土壤主要为棕色针叶林土。
针叶林及其下木和藓类,每年以大量枯枝落叶、树皮、球果等有机残体凋落地表。
这些凋落物因缺乏灰分元素,富含单宁树脂,具有残余酸性物质,影响微生物活动;一年中低温时期长,并且因冻层造成了上层湿度较大的水分状况。
因此,微生物不能完全分解当年的凋落物,而逐渐积累成为半泥炭化的毡状层。
针叶林下的凋落物主要是在真菌的活动下进行转化。
只有在温暖多雨的季节里(6~8月)微生物的活动较为旺盛,在分解有机质的同时也形成了以分子小、酸性强、活性大的富里酸类为主的腐殖酸类。
森林毡状层具有较强的保蓄水分的能力。
稠密的灌木在土壤中具有庞大的根量,也可导致土壤水分向下移动。
但向下的水流只有在多雨的季节才较多。
富里酸类随下渗水流进入土层与土壤中的盐基发生作用,导致了土壤盐基的淋失,土壤盐基饱和度降低,土壤具有稳定酸性。
土壤中铁铝化合物也可被富里酸类活化并向下移动,但由于气候寒冷淋溶时间短促,淋溶物质受到冻层的阻隔,这种酸性淋溶作用不能有显著的发展。
当冬季到来时,表层首先冻结,上下土层间产生了温差,下移的可溶性铁铝锰化合物等又随上升水流重返地表,因冻结脱水析出,成为稳定的铁铝锰等化合物聚积在土壤表层,使土粒染成棕色,并且在剖面上层的石块底面及侧面有大量暗棕色至棕黑色胶膜的淀积。
活性铁铝在表层的聚积尤为明显。
这与灰化土中活性铁的分布是截然不同的。
典型的棕色针叶林土主要的形态特征是表土为暗棕灰至棕色,全剖面分层不明显,土层浅薄,多含石砾。
可以区分出A0、AB、B、C等发生层次。
A00及A T层:约10厘米左右,一般可再分为两层,上层是由木本和苔藓的未分解的遗体所组成的凋落物层,显褐色,疏松而有弹性,局部可见白色菌丝体;下层是半分解的凋落物,色泽晦暗,比上层紧密,多白色菌丝体和植物根,下部显泥炭化。
A B层:暗棕灰——暗灰色,厚度仅数厘米至10厘米左右,具不稳固的团粒、团块状结构,多树木粗根,局部有白色菌丝体,下部有时可见石块,在石块的底面可见多量铁、锰胶膜。
文章编号:1003-7853(2019)03-0072-03基金项目:黑龙江嫩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级定位观测研究站运行补助(2019132116)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牟兆军1,刘会锋1*,王立中1,2,刘学爽1,2,张婷1(1.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加格达奇165000;2.黑龙江嫩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级定位观测研究站,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00)摘要:在土壤抽样调查基础上,对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土壤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类型划分,总结了其特性及分布规律,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森林培育、群落修复等参考。
关键词: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类型划分;特性;分布规律中图分类号:S154文献标识码:ASoil types and distribution in theeastern forest region of Daxing'anlingMU Zhao-jun et al(Daxing'anli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Academy of Sciences,Daxing'anling165000,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soil sampling survey,soil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soil in the eastern forest area of Daxinganling,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rules were summarized.Releva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orest cultivation and forest community restoration. Key words:Sample survey;Statistical analysis;Type division;Character-istics;Distribution大兴安岭东部林区位于我国最北部的大兴安岭山脉(东南—西北走向)东侧,地处黑龙江上游,北部、东部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西部、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接壤;伊勒呼里山脉(东—西走向,西端与大兴安岭山脉相连)横亘于中部,将该林区分为岭南岭北;地势西高东低、中间高南北低;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没有高山及平原;林区总面积8.35万km2,是我国最大的寒温带针叶林分布地带[1];区域内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平原乃至华北平原重要的生态屏障。
土壤类型棕色针叶林土PH值4.5-6.5有机质含量32-166全N含量1.0-3.0全P含量0.2-1.2全K含量16-36成土环境棕色针叶林土形成于酷寒而又洗练的冬季,并伴有多年冻土层冷热带地区。
根据棕色针叶林土水平分布带和西南高山垂直分布带的差异气候条件可分红两个亚区,即东北大兴安岭(包括其南部的山地垂直带)和新疆的阿尔泰山区,其特点是寒冷(年均温-5℃里外)和较少雨雪(年匀称降水量500毫米以下)。
而正正在西南高山垂直带上的年匀称降水量多正正在600毫米以上。
形态特征典型棕色针叶林土有以下各发生特征土层:O层:厚1-5厘米,淡黄色凋落的松针,仍保持树叶原形无改变,疏松、针叶坚韧。
H层:厚度正正在10厘米以上,呈泥炭状,有多量植物细根及树根。
自上而下可细分三个亚层:H。
层,松针累叠而成,原形尚可辨认,但颜色已有改变,呈暗棕色;He层,已整体分解,呈黑白,但手感尚可查知针脉等较紧硬的整体;Hi层,呈腐泥状,黑白,手槎有黑褐色粉末留于指上。
H层很湿,具隔热作用,因此棕色针叶林土的矿质土体整体常年正在于低温状态。
向下层过渡明显并较平整。
AB层:为矿质土层,厚度5-30厘米,暗棕色(10YR3/3-3/4),畸形为壤土粒状至没有稳定的小团块状结构。
与H 层接触处颜色稍暗,湿至湿润。
多含角砾或者许石块。
细孔隙量中等,稍紧实。
多植物根,向下层过渡到逐渐或者许模糊,稀有炭屑。
C层:母质层,色较上层淡,为矿质细粉本色(棕色至黄棕色),石砾及石块量更多,主要为寒冬风化的岩石碎块,潮至湿。
棕色针叶林土全剖面均有亚铁反应,尤以表层量最高。
理化性质1.畸形情理性状。
棕色针叶林土的质地大多轻、粗,含砂粒及石砾量多,砂粒含量正正在30%-85%,>2毫米的石砾量为3%-35%,同时石块较多,石土比为30-80。
而大兴安岭北部由第三世纪陆相沉积带(古红土)上形成的棕色针叶林土粘粒含量进步达34.5%,具积水潜育成土历程的棕色针叶林土,粘粒含量也较高,为25.0%-25.5%。
棕⾊针叶林⼟
棕⾊针叶林⼟
棕⾊针叶林⼟和暗棕壤分别是我
国寒温带和温带的主要森林⼟壤和地
带性淋溶⼟壤。
棕⾊针叶林⼟主要分布
于⼤兴安岭的北段和中段⼭地、青藏⾼
原东缘的⾼⼭和亚⾼⼭垂直带谱中,暗
棕壤是东北地区⾯积最⼤的⼟壤,主要
分布于⼤兴安岭东麓、⼩兴安岭、张⼴
才岭及长⽩⼭地,其次是青藏⾼原东缘
的⾼⼭地带及亚热带⼭地垂直带结构
中。
两者都是我国的重要林业⽣产基
地。
⼟壤性状描述:棕⾊针叶林⼟是寒温带湿润地区针叶林下发育的⼟壤,地表有较厚的枯枝落叶层,下为灰棕⾊腐殖质层和棕⾊的⼼⼟层。
⼤兴安岭北段是其最主要的分布区。
全剖⾯酸性。
⼟壤具酸性淋溶作⽤,但因冻结期长,因⽽⼟壤的发育较弱。
棕⾊针叶林⼟⼟类划分4个亚类。
棕⾊针叶林⼟亚美具⼟类典型特征;⽩浆化棕⾊针叶林⼟亚类在Al层下有弱⽩浆化Ae层;表潜棕⾊针叶林⼟亚类的腐殖质层具潜育特征。
呼伦贝尔各土壤类型形态及景观图片(八十年代)徐金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本人作为呼伦贝尔盟第二次土壤普查技术负责人,在工作期间和工作之余,拍摄了部分呼伦贝尔各土壤类型剖面形态和环境景观照片,并记录了拍摄地点和时间,这些图片反映了当年呼伦贝尔各土壤类型形态和分布,对研究土壤分类、环境变化,特别是需要历史对照有一定参考价值。
由于受当时拍摄条件、冲洗条件限制(当时没有数码照片),有一定偏差,质量不稳定。
为了保持原始状态,原则上不做后期修正加工,请阅读时考虑质量因素。
一、森林土壤(一)棕色针叶林土(土类)1、棕色针叶林土(亚类)棕色针叶林土(生草类型)分布于针叶林林间空地,火烧和采伐迹地,地表枯枝落叶层已被草本植物取代。
典型的棕色针叶林土景观:2、灰化棕色针叶林土:灰化棕色针叶林土,剖面A1 层之下可见明显灰化层。
灰化棕色针叶林土景观,植被为落叶松偃松林:(二)暗棕壤(土类)1、暗棕壤(亚类)暗棕壤景观为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相当一部分已被垦为耕地。
发育在酸性结晶岩坡积物母质上的暗棕壤,缓坡,耕地。
右图是灌木林下,残坡积物母质。
2、灰化暗棕壤3、白浆化暗棕壤白浆化暗棕壤发育在暗棕壤区平缓丘陵(漫岗),有明显的白浆化层,其下为粘重土层。
4、草甸暗棕壤草甸暗棕壤发育在暗棕壤区河谷阶地或山间谷地,地势平缓,地下水位3-5米,土体可见铁锰结核和绣纹绣斑。
腐殖质层深厚。
(三)灰色森林土1、暗灰色森林土暗灰色森林土分布于大兴安岭西坡森林草原地带阔叶林下,分布于阴坡,常于黑钙土复区分布。
二、草原土壤(一)黑土(土类)1、黑土(亚类)黑土主要分布在平缓低丘(漫岗)或低山山麓缓坡,原始植被为草甸草原和灌木林,大多已被开垦为耕地。
母质比较粘重。
分布于低山丘陵下部缓坡地带的黑土,和上部的暗棕壤形成土壤组合2、白浆化黑土(亚类)白浆化黑土分布地形为平缓坡,坡长长,母质粘重。
(二)黑钙土(土类)1、黑钙土(亚类)黑钙土分布于大兴安岭以西低山丘陵,森林草原或草甸草原植被之下,森林草原下与灰色森林土形成组合。
第十章东北林区主要土壤一、本章教学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掌握我国东北林区主要土壤(棕色针叶林土、灰色森林土、暗棕壤、棕壤、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的地理分布、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基本性状和改良利用途径。
二、学时计划:6学时三、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棕色针叶林土棕色针叶林土是在寒温带针叶林下,发育的冻融回流淋溶型的土壤。
1 分布棕色针叶林土是我国北部寒温带针叶林下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段和中段部分山地,约在北纬46030′~53030′之间。
2 成土条件1)气候棕色针叶林土分布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区,本区是我国最寒冷的地区。
2)植被本区棕色针叶林土的植被,主要是明亮针叶林。
3)地形大兴安岭大部分地区属于中山类型、北部为中山、台原地貌。
4)母岩和母质棕色针叶林土的地下岩层,基本由岩浆岩构成。
岩浆岩中,以花岗岩类、石英粗面岩的面积最广。
沉积岩主要有砂岩、砾岩,变质岩主要为片麻岩。
3 成土过程1)毡状凋落物层的泥炭化过程针叶林及其下木和藓类,每年以大量枯枝落叶、树皮、球果等有机残体凋落地表。
这些凋落物因缺乏灰分元素,富含单宁树脂,具有残余酸性物质,影响微生物活动;一年中低温时期长,并且因冻层造成了上层湿度较大的水分状况。
因此,微生物不能完全分解当年的凋落物,而逐渐积累成为半泥炭化的毡状层。
2)酸性淋溶过程针叶林下的凋落物主要是在真菌的活动下进行转化。
只有在温暖多雨的季节里(6~8月)微生物的活动较为旺盛,在分解有机质的同时也形成了以分子小、酸性强、活性大的富里酸类为主的腐殖酸类。
森林毡状层具有较强的保蓄水分的能力。
稠密的灌木在土壤中具有庞大的根量,也可导致土壤水分向下移动。
但向下的水流只有在多雨的季节才较多。
富里酸类随下渗水流进入土层与土壤中的盐基发生作用,导致了土壤盐基的淋失,土壤盐基饱和度降低,土壤具有稳定酸性。
土壤中铁铝化合物也可被富里酸类活化并向下移动,但由于气候寒冷淋溶时间短促,淋溶物质受到冻层的阻隔,这种酸性淋溶作用不能有显著的发展。
大兴安岭山区草地土壤类型及特征杜明华陈申宽(扎兰屯职业学院扎兰屯市162650)提要:通过查阅文献,系统整理汇总了大兴安岭山地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沼泽土、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灰色森林土、碱土和暗色草甸土的分布、主要理化性状、典型剖面,并系统地介绍了几种土壤类型的生产性能,为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大兴安岭山区草地土壤类型大兴安岭山区草地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草地上不仅生活着大量的牧草和牲畜,还生活着许多其他动植物和微生物。
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长期以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放牧强度的不断增大,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草地退化现象日趋严重。
草地沙化、荒漠化的加剧不仅严重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且给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草地退化是整个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贯穿到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与功能过程中,包括植被退化、土壤退化以及连接各功能组分能流的衰减。
其中土壤退化是草地退化一个重要表现。
虽然草地退化被认为是一个植物生长减缓、生产力和土地资源的经济利用价值降低的过程,但土壤在时间和空间异质性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草地退化的一般性指标。
目前,许多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土壤的退化做过大量的研究,因此对退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土壤类型黑土黑土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东麓丘陵,漫岗,嫩江左岸的鄂伦春旗、莫力达瓦旗东部及阿荣旗、扎兰屯市的东南部。
属于东北平原黑土大兴安岭山地边缘的延伸部分,与暗棕壤镶嵌分布。
,呼伦贝尔市黑土面积万亩,占呼伦贝尔市土壤面积%,耕地面积万亩,占土类面积%。
黑钙土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西麓丘陵,森林草甸和草甸草原地带。
在呼伦贝尔境内主要分布于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牙克古市西部、海拉尔市东部以及鄂温克旗东南部。
呼伦贝尔市黑钙土面积万亩,占呼伦贝尔市土壤面积%,耕地面积万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
黑钙土分为黑钙土和草甸黑钙土两个亚类。
棕色针叶林土
棕色针叶林土和暗棕壤分别是我
国寒温带和温带的主要森林土壤和地
带性淋溶土壤。
棕色针叶林土主要分布
于大兴安岭的北段和中段山地、青藏高
原东缘的高山和亚高山垂直带谱中,暗
棕壤是东北地区面积最大的土壤,主要
分布于大兴安岭东麓、小兴安岭、张广
才岭及长白山地,其次是青藏高原东缘
的高山地带及亚热带山地垂直带结构
中。
两者都是我国的重要林业生产基
地。
土壤性状描述:棕色针叶林土是寒温带湿润地区针叶林下发育的土壤,地表有较厚的枯枝落叶层,下为灰棕色腐殖质层和棕色的心土层。
大兴安岭北段是其最主要的分布区。
全剖面酸性。
土壤具酸性淋溶作用,但因冻结期长,因而土壤的发育较弱。
棕色针叶林土土类划分4个亚类。
棕色针叶林土亚美具土类典型特征;白浆化棕色针叶林土亚类在Al层下有弱白浆化Ae层;表潜棕色针叶林土亚类的腐殖质层具潜育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