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44.77 KB
- 文档页数: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学生发展为本,试图把学生从单一的教学模式和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不断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切实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发展的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高考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考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所以,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是,通过研究调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笔者找出了阅读教学中以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初高中知识的断链很多学生到了高中以后,觉得高中的英语没初中的好学,所以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
高中教材的难度和容量确实比初中的要多,所以高中课堂不可能每一节课都轻松热闹,这时学生就提不起兴致,不愿参加课堂教学。
有些同学是因为高中老师课堂教学是全英语组织的,一下子要适应比较困难,学英语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也有些同学到了高中,他们想学好英语,但被学习中接踵而来的困难和问题挫伤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积极性。
久而久之,他们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越考越差,成绩一旦滑坡就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
很多同学中考的英语成绩不错,他们进入高中后其他科目也学的不错,可以排除智力低下的可能,但是为什么英语却是每况愈下,不尽人意呢?一是初中成绩都是老师抓出来的,到了高中学生不会主动地学习。
二是相比初中英语而言,高中英语教材跨度大,容量大,词汇量多,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也更强。
从记忆层面过渡到运用层面的知识点增多,不是说只要死记硬背就能轻松应付的。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链”
的设计策略
阅读课是高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课型。
一节阅读课的设计,不管是以任务的形式还是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其实质是问题的设计。
这种问题的设计如果不能很好地关注到问题的序列,而只是孤立地、局部地我问你答,那么这堂课就没有整体性可言,课堂的效率会大打折扣(葛炳芳, 2013)。
这里的问题序列就是问题链。
问题链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将教材知识转变为层次鲜明、具有一定系统性、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系列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前提,第二个问题是第三个问题的铺垫与阶梯,依次顺延下去,层层铺垫,环环相扣,便形成了一条问题链(裴松,2011)。
层次鲜明的问题链设计对有效的阅读教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然而,课堂教学中低效的问题链设计普遍存在。
有鉴于此,笔者对阅读教学中的问题链及其设计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期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夏静高中英语阅读课的问题设计对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摘要: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的细节题、归纳题和评价题上的错误率较高,这与传统阅读教学侧重训练学生事实信息的寻找,忽视反思、归纳和评价能力的练习有关。
培养高中生的审辩式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外研社高中英语教材选修六的一篇课文为例,探索英语阅读教学如何通过调整和升级问题来促进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问题设计;审辩式思维1引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适应了国际和国内的需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也是当下教改中的重要内容。
真正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渗透,因为批判性思维是培养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卫晓萍,2014.)。
批判性思维源于英语词组Critial thinking,又译作审辩式思维。
审辩式思维一词是由格拉泽尔(Glaser)提出,他认为“在一个人的经验范围内,有意愿对问题和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种态度就是审辩式思维”(Glaser,1972)。
根据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被分成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类别,其中分析、评价和创造是高阶思维(洛林. 安德森,2009),属于审辩式思维的范畴。
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现状为了了解目前高中阶段阅读课的问题设计类型,哪些类型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引起促进的主动学习。
作为一名一线高中英语教师,笔者对所在学校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份。
教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学生问卷305份,分别选择了高一、高二、高三年级重点班和实验班各一个班,总共6个班进行。
回收问卷30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5.57%。
根据问卷数据结果,学生最不容易出错的阅读题是:解释题(21.07%)和事实题(11.49%)。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19期总第615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策略摘 要:“问题”是思维生发的起点,“问题链”是思维发展的支架,依托“问题链”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知识增长,是新课改的重要成果之一。
科学设计并应用“问题链”来推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利于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线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尝试利用“思维链”来架构英语阅读教学新课堂,总结并提炼设计“问题链”的策略,为推动英语教学的发展作出一点新的贡献。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问题链;价值;原则;具体策略作者简介:丁宁,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
“问题链”是由若干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问题串联起来的问题集群。
“问题”是思维生发的起点,“问题链”是思维发展的支架,依托“问题链”这一载体来推动教学进程,以解决问题为契机来充实学生的知识体系、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
当前,新课改日益深入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设计和串联问题来推进英语阅读教学,以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一、“问题链”的内涵及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价值“问题链”是指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将教材知识转化为一系列具有一定系统性、层次性,既密切关联又相对独立的问题集群。
问题是质疑、求解的标志物,是引发头脑思考的点火器。
“问题链”是一连串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关键前提,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重要阶梯,如此依次顺延下去,层层铺垫,环环相扣。
学生则在依循一定的顺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知识点的理解、认知的提升、技能的巩固,最终完成英语阅读教学任务。
高中生正处于知识积累、思维发展、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实质上是学生针对语篇梳理结构、解读主旨、理解思想的过程,教师依托“问题链”为学生架桥引路,进一步规范、引导和辅助学生成长,遵循了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师精心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充分发挥主体意识,一层一层地剥离,一环一环地解套,最终使得整个语篇清晰明了,而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进步。
Teachingseafaring 教海探航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279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完善方法分析文/刘志娟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发生较大改变。
但是从细节方面来看,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仍旧存在较多问题,无法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需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完善方法高中英语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同时还要渗透文化知识,运用信息技术,注重情感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实现学生英语素养的稳步推升。
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1.1 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中,很多新的教育方法、教学模式被应用到日常教学中。
但是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通常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认真讲解,学生在台下被动地听讲。
仍有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将文本转变成语法、词汇等,未曾涉及到文化层面。
这不仅破坏了文本的语言美感和逻辑结构,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大影响。
1.2 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是从当前集体教学的模式下,教师承担着较重的教学压力,因而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运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未能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也未能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无法真正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影响到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2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完善方法2.1 更新教学理念如今,我国教育改革正在稳步推行中。
为了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的情况,还要学习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提问设计初探摘要:阅读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是一种有效且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但是,部分教师的提问并不是十分有效,往往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课堂问题设计有一些可以遵循的原则和运用的方法,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另外,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讲究策略,会使课堂回答更加顺畅,从而提高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原则设计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41-01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提问是一种学习的策略,其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还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完成语言的学习;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提问是一种教学技能,其不仅能够体现教师的整体素质,还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
课堂提问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轻松愉悦的参与到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
1 英语阅读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1.1 激发兴趣的原则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够主动的投身到学习中,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但是,教师的提问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这是我们广大的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运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激发兴趣,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我们要从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将阅读的材料和社会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然后我们运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这样设计出的问题,才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启发思维的原则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堂提问能够给予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且恰如其分的提问,往往能够将学生带入大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完成英语的系统学习,同时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成为能利用英语快速获取信息,并具有高职专业知识技能和外语交际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径,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正确的教育理论,总结了一些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教育理论问题策略高职教育主要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的,对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仅是培养英语学习能力的基础,而且是锻炼自学能力的手段。
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能否运用英语知识和阅读技能来理解英语书面材料以及快速准确地获取现代信息。
一、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观念错误,教学方法传统,教学目标单一1.受传统思维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是以教材、教师和课堂为中心。
2.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一味采用题海战术,导致学生对语言结构单位的理解只限于单词或句子水平上的理解,忽视学生阅读语篇能力的培养。
3.相当多的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和应试教学,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英语基础薄弱,文化背景知识缺乏,阅读习惯不良1.目前高职教育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2.英语阅读要求的是学生能清楚文中词汇的用法,学会句子的分析,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以掌握文章的内容,多数高职学生对西方文化背景没有深入的了解,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
3.许多学生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比如说一遇到生词就翻字典,逐字逐句的进行阅读翻译等等。
导致不能很好地把握上下文语境,在生词意思的选择上有偏差,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在寓意。
二、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一)图式理论鲁默哈特提出的图式理论提出阅读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这两种模式相互作用和同时加工文字信息“相互交流”的过程。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作者:顾江波来源:《中学生英语·中旬刊》 2020年第9期顾江波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都是需要教师引起重视的部分。
进行阅读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得到相应的提升,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让阅读教学得到高效的开展,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师需要重点进行研究的部分。
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高中英语问题设计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就如何提升问题教学的效果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便于更好地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 高效的问题设计对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提升效果1.1提升学生把握文本内涵的能力在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的阅读文章大多篇幅较长,并且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活动缺少必要的引导,导致学生虽然完成了文章的阅读,但是却难以真正地掌握文章的具体内涵。
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文章的主旨内容来精心地设计问题,使得学生在阅读之前带着相应的问题,对文章进行大体上的预估,有助于在开展阅读活动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更能把握住阅读的重点,从而能够精准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效率。
1.2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热情如果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时,设计的教学问题缺乏逻辑连贯性或者难度超过了学生的解答能力,就会导致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显得力有不逮,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导致学生逐渐地丧失对英语阅读活动的兴趣。
因而,教师在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在设计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握问题的逻辑关系和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到既能体现文章的主旨内容,又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考习惯,逐渐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效果。
2.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高效开展问题设计的策略分析2.1以文章主旨为核心设计教学设问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主要包含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这三个主要的环节。
教师在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时,要深刻地把握住这些不同环节的教学需要以及文章主旨,来合理地设计教学的问题。
试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摘要:阐述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在阅读教学中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要设计阶梯,深度适宜,提问要巧,却到好处,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激发兴趣;设计阶梯;探求因果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状况:即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学生回答少;给直接答案多,分析理解过程少。
针对以上不足,本文作如下探讨:一、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在现有的逻辑思维水准下,换几个角度,凡问必曲。
如:教学a problem for the detective(1)一课时,作如下一组问题设计:1.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om goode and mrs flower?2.from the text can you infer what the relationship is between mrs flower and clare?3.what did the story of the pet dog—klegg show?4.what did this sentence“something somewhere smells funny”show?5.from the last paragraph can we see how the detective was?当然,也可对这一内容作如下的问题设计:1.who were tom goode,clare flower and klegg?2.why was mrs.flower so rich?3.who was going to get the money?4.what did tom goode know about klegg?5.why did tom goode visit the detective?相对而言,这种提问设计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利于对学生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2年第05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5,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281期)Total No .281收稿日期:2011—12—04作者简介:夏可(1982—),女,安徽无为人。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夏可(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就目前来说,我国学生总体阅读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阅读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5—0091—02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1.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
教师依然沿袭传统的翻译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起主导作用,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积极的学习参与者。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词和句子层面的教学,忽视语篇语义教学,忽略利用教材对学生的语篇理解、欣赏和阅读技巧及策略进行训练,以及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介绍。
较少结合实际充实一些和时事挂钩的教学内容等,使教学失去活力,因而也就削弱了其功能性和时效性。
2.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缺乏与学生沟通。
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书本知识结构上,进行词汇、句式的讲和练,把学生人为地圈定在与之密切相关的题海之中,无暇顾及阅读,从而忽视了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及语感语义的培养和语用知识的运用。
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动机、对阅读的认识和阅读习惯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而教师以“一刀切”要求所有的学生,这会导致学生的被动和兴趣的失去,最终使得知识和情感分离。
2009年第3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温月冰(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 617063)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但却存在许多问题。
本人分析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以便能够改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 英语 阅读教学 问题 阅读习惯 教学策略收稿日期:2008—11—20作者简介:温月冰(1965.10— ) 女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 高级教师 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听力、单项、完形填空以及改错都离不开阅读,而阅读又需要词汇量、阅读速度、阅读技巧以及适当的阅读心理,因此阅读在我们的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
但我们的阅读教学却不尽人意,存在很多问题:一、教师方面:1.教师教学观念上的问题(1)未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2)不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
(3)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语言点与语法分析上,忽略篇章结构的分析。
(4)过度注意细节问题,以至迷失主题或一叶障目,所提问题只针对文章的表层内容而不注重主旨、作者的意图及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作者的性格特点及人物的性格特点。
(5)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未能设计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水平的情景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在唱主角,而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和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
2.教学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过分依赖教参由于缺乏教法,在备课时完全依赖教参,教参上怎么说,教师就怎么做,严格按照教参行事;或照搬某教辅,不进行深加工。
(2)备课不切实际,过高估计学生水平;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
(3)设计目标空洞。
3.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过分依赖多媒体:展示图片太多,太杂乱;配上音乐的动漫;幻灯片设计花哨。
(2)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太高;培养不得力。
(3)没吃透教材。
(4)不重视语篇教学。
(5)不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判断的能力。
(6)唯教材讲教材,不注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高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展望一、现状问题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英语教学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创新。
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阅读分层教学作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有效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高中英语教师所关注和应用。
阅读分层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 学生水平差异大目前,高中英语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都有很大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安排和设计教学内容,而且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自尊心受损,增加学习的困难。
2. 教学资源不足目前,很多学校和教师在进行阅读分层教学时,都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来准备和设计不同难度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但是很多学校的教学资源并不充足,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需求,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够多样化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阅读分层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讲解、讨论、检测等。
这种教学方法单一,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二、展望随着高中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阅读分层教学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和创新。
在未来的英语阅读分层教学中,我们可以展望以下趋势和发展方向:1. 均衡发展未来的阅读分层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差异,合理安排和设计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应有的学习成果。
未来的阅读分层教学将更加注重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轻松获取和分享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有趣的学习内容。
学校和政府也将加大对教学资源建设的投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优质的教学资源。
试论职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发表时间:2013-04-23T14:53:06.233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刘永林[导读]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中,教师对题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刘永林(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职业中学山西吕梁033300)摘要:本文阐述了职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在阅读教学中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要设计阶梯,深度适宜,提问要巧,恰到好处,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激发兴趣设计阶梯承前追踪探求因果目前,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状况,即: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学生回答少;给直接答案多,分析理解过程少。
针对以上不足,本文试作如下探讨:
一、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
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在现有的逻辑思维水准下,换几个角度,凡问必曲。
如教学“A Problem For The Detective(1)”一课时,作如下一组问题设计: 1.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om Goode and Mrs.Flower? 2.From the text can you infer what the relationship is between Mrs.Flower and Clare? 3.What did the story of the pet dog—Klegg show?
二、提问设计要设阶梯,逐级攀登
教学“A Problem For The Detective(2)”一课时,我们抓住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理逐层展开,步步深入,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How many people attended the meeting?Who was the unknown man? 2.What did the young woman want to do ? 3.What made Hope think of getting the money instead of Clare?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基本包括了这一篇文章涉及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等,使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连续进行艰苦的活脑训练。
三、提问设计须有“度”
这个“度”必须包括问题的难题、深度(铺垫性设问)、亮度(讲究感情色彩,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不适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打动学生的心)、跨度(抓住教材重点、难点,问得集中,施行浓缩法,加大问题容量)、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在提问设计中对问题难度的把握。
当然,提问的难易适度还有两个标准:1.问题本身;2.具体学生的素质。
四、提问设计应“巧”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中,教师对题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纵向看,它必须因课堂教学流程中各个时机、各个环节的不同而不同;从横向看,则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所区别。
如此纵横交织,就必须用多种提问方式来体现不同的教学功能,才能适应提问的运行机制。
一般来说:1.要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选择比较式、填充补续式、追踪探因式、检查整理式等;2.要讲究操作调控方式,要注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提问的方式和答问的评价等;3.要防止提问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问忌深、忌偏、忌全、忌浅、忌滥;4.要讲究提问的逻辑,提问要合理,问域要适度,概念要清楚,表达要明确,答案要未知。
五、提问要注意对学生回答内容的处理
一般地说,教师应面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待学生略作思考后,教师再恰当地指名其他学生,引导他们对这一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评价。
这样做,有利于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
如果后来指名回答的学生仍然不能订正、补充前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另换一个角度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取别人的发言,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作概括小结性的评价,以求得问题较全面、较透彻的解决。
这样做,才能加强对学生知识记忆的刺激,加深记忆印迹,学得扎实、全面。
六、英语阅读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
1. Pre-reading to find questions
预读课文要运用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略读(skimming),通过标题、图画或表格等预测全文大意;第二步,找读(scanning),设计一定问题帮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大意;第三步,细读,了解重点细节、猜测词义、分清文中的事实和观点等;第四步,欣赏,理解文章形成图式结构,理清文章逻辑关系和作者意图,从而评价阅读材料。
2. Solving the questions by themselves
经过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后,学生产生的问题就相对集中了,老师可以鼓励、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个体与个体的交流,或小组活动讨论、辩论等方法,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使他们的解疑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龙安《阅读教学与创造性思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2]段继扬《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俞学明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刘建华《中学英语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
[5]包天仁《基础英语教改论坛》.吉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6]《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