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及农业
- 格式:ppt
- 大小:3.81 MB
- 文档页数:2
地理《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地理《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1■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2、比拟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把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南方地区进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进展观。
【过程与方法】1、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
2、培育学以致用的力量,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帮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3、培育学以致用的力量,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帮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通过了解进展南方水田农业的条件,提醒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观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简单关系。
2、培育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加人们喜爱自然、敬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积极情感。
3、思索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读图比拟南方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
3、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备】搜集南方地区的食材图片,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策略从学生熟识的古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可以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并从感性的角度层层递进到理性的分析,比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读图、分析、归纳,增加学生从图文资料中猎取信息的力量,从而更好地解决地理问题;引导学生从设问质疑开头,始终到思索解答,在不断的探疑解惑中提升力量,获得学习的乐趣。
地理《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2■课标要求“草原和荒漠”对应的课标是:“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范围”,“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等。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根据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通常被划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
以下是对这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比较。
一、自然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包括华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等,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平原和高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2、南方地区:包括华东、华南和岭南等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和平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
3、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盆地,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4、青藏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等地区,气候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山地,植被以高山草甸和高寒荒漠为主。
二、人文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历史上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
同时,北方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海派文化、岭南文化和侨乡文化等。
3、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丝路文化、伊斯兰文化和黄土高原文化等。
4、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藏族、羌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藏传佛教文化、唐卡艺术等。
中国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都各具特色。
北方地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政治地位而著称;南方地区以其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文化特色而闻名;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景观而引人注目;青藏地区以其神秘的高原山地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而令人向往。
这些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地理多样性。
中国,这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广阔地域的国家,其自然地理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令人惊叹。
一.自然条件(ziranytiaojian)北方地区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
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南方地区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我国的国土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北方地区位置: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气候: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北方地区地势坦荡,耕地以旱地为主,多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所以人们主食以面食为主。
东北和华北平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产区。
南方地区位置: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气候: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气候较温暖,降水丰沛,为发展种植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人们主食以米饭为主。
南方还有很多河流、湖泊、鱼塘等水域,盛产淡水鱼等水产品。
因此,南方地区有很多的鱼米之乡。
西北地区位置: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范围: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气候: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的制约,在具有灌溉条件的河流附近和绿洲,可以发展种植业和栽培业(如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著名的“塞外江南”)。
而多数地区由于降水少,只能发展牧业。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场分布地。
青藏地区位置: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范围: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气候: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
青藏地区的农业以牧业为主,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高寒牧场。
主要牲畜是世界上其他地区没有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梳理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面积广阔,西部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跨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流量小,汛期短,冬季有结冰现象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主要水果:苹果、桃、梨等土壤东北地区冷湿的环境发育了“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一、北方地区自然环境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甜菜、花生、大豆。
(3)华北平原农业发展。
制约条件措施发展方向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跨流域调水节水农业二、南方地区位置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黄海、东海,南临南海地形复杂,东西差异显著: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交错分布着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干湿)区,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冬季无结冰期,地表水丰富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水果:香蕉、柑橘、菠萝等农业发展优势: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水热条件优越。
耕地为水田。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等,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三、西北地区自然环境1、突出的位置特征是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2、自然环境特征: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河流);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
3、气候特征及其影响:气候干旱,降水稀少(400~50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
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且被山脉重重阻隔,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因此,西北地区河流稀少,水量较小,水源多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夏季气温高,水量较大。
八年级地理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点+练习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4、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
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土。
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5、河流:水量大、汛期长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4、主要农作物(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1一、选择题1.(2014山东济南模拟)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大体在()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B.秦岭──淮河一线C.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B解析:A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C是我国地势第一、第二阶梯的分界线,D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原创)南方地区地跨我国地势的()A.第三级阶梯B.第一、二级阶梯C.第二、三级阶梯 D.第二级阶梯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分布。
答案:C解析:南方地区位于横断山脉以东,主要包括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因此地跨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
3.(2012江西赣江模拟)全部位于南方地区的省级行政单位有()A.四川省B.内蒙古自治区C.山东省D.陕西省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南方地区的范围。
考点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是中国地理的重要知识,做中国地理相关题目时将运用到。
本考点需要掌握中国的四大地理分区及其特征;四大地理分区典型地区(南方地区:太湖流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上海;北方地区:小兴安岭、黄土高原、北京;西北地区:新疆、内蒙古、乌鲁木齐;青藏地区:青藏牧区、拉萨)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一 四大地理分区 四大地理区域概况(根据自然环境的差别来区分)考点6 四大地理分区 主要地区的典型特征上海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新疆太湖流域 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 北方地区小兴安岭黄土高原 北京 内蒙古 乌鲁木齐 青藏地区青藏牧区拉萨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资源丰富、地广人稀、经济落后青藏地区——高寒气候、氧气稀薄、民族资源丰富、经济落后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纬度高、冬季较寒冷干燥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海拔低、纬度低、温暖湿润南方北方分界线和范围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自然环境差异地形多丘陵多平原气温1月均温在0°C以上1月均温在0°C以下夏季普遍高温降水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下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较湿润温带季风气候,较干燥河流水文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不利于航运农业生产耕地类型水田为主旱地为主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或三熟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经济作物茶叶、甘蔗、柑橘、油菜甜菜、苹果、大豆、花生人文环境差异饮食习惯喜欢吃米饭喜欢吃面食居民特色注意通风、防雨,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泄雨水注意防寒保暖,墙壁厚实,窗户严密,屋顶坡度小,室内一般有取暖设备体育活动爱好游泳,划龙舟爱好溜冰,骑马等运动交通条件既有公路、铁路,还有水运陆路交通发达,基本无水运◆二中国主要地区的典型特征1.南方地区:(1)太湖流域:水乡古镇、鱼米之乡、小桥流水(2)四川盆地:巴蜀文化、川菜、川剧(热量足、日照不足)(3)珠江三角洲:现代化农业基地、进出口贸易繁荣(4)上海:综合性大都市、国际化都市2.北方地区:(1)小兴安岭:原始森林资源(2)黄土高原:信天游、腰鼓、窑洞(3)北京:四合院、胡同(古老而现代)3.西北地区:(1)新疆:坎儿井,瓜果之乡,绿洲农业(2)内蒙古:那达慕大会、蒙古包、蒙古袍(3)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4.青藏地区:(1)青藏牧区:牦牛(高原之舟)、酥油、奶酪、青稞、糌粑(2)拉萨:日光城,雪顿节、浴佛节、“打林卡”(2018金华)交通的改善助力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地理区域⾃然特征与农业.四理区域⾃然特征与农业知识梳理⼀、北⽅地区⾃然环境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积⼴阔,⼟壤肥沃,耕地集中连⽚。
(2)农作物粮⾷作物:⼩麦、⽟⽶、⾕⼦。
经济作物:甜菜、花⽣、⼤⾖。
⼆、南⽅地区三、西北地区⾃然环境1、突出的位置特征是深居陆,距海遥远。
2、⾃然环境特征:地形以⾼原、盆地为主;河流稀少,多为流河(河流);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
3、⽓候特征及其影响:⽓候⼲旱,降⽔稀少(400~50毫⽶以下),是我国⼲旱⾯积最⼴的地区。
原因:深居陆,距海遥远,且被⼭脉重重阻隔,海洋湿润⽓流难以到达,形成典型的温带⼤陆性⽓候,⽓候特点:冬冷夏热,全年少⾬。
因此,西北地区河流稀少,⽔量较⼩,⽔源多来⾃⾼⼭冰雪融⽔和⼭地降⽔,夏季⽓温⾼,⽔量较⼤。
由于降⽔少,传统民居多为平顶屋。
西北地区⾃东向西的⾃然景观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变化的原因是:降⽔量⾃东向西逐渐减少。
4、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畜牧业——草原、河西⾛廊、天⼭牧场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四、青藏地区1、位置、围:位于我国西南部,以昆仑⼭、祁连⼭、横断⼭为界,与西北地区、北⽅地区、南⽅地区相邻,南⾄国界喜马拉雅⼭。
位于地势的第⼀级阶梯,与其他区域的明显差异是地势⾼。
2、地形:以⾼原、⾼⼭为主,青藏⾼原平均海拔在4 000⽶以上,是世界最⾼的⼤⾼原,号称“世界屋脊”。
显著的地表特征:许多⼭峰终年积雪,冰川⼴布。
3、⽓候特征:“⾼寒”,特点:冬寒夏凉,夏季⽓温低。
空⽓稀薄,⽇照充⾜,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青藏⾼原平均海拔在4 000⽶以上,地势⾼导致⽓候寒冷。
⾼是原因,寒是结果。
4、河流:多外流(流、外流)河,雪峰冰川的融⽔形成众多⼤江⼤河的发源地。
5、青藏地区以畜牧业(农业部门)为主,原因是耐寒的⾼⼭草甸分布⼴泛,⽣长着适应⾼原环境的牲畜(如牦⽜)。
6、青藏地区的⾃然环境特征是⾼寒,热量条件差,⽽在海拔较低的河⾕地区,⽓温较⾼,⼟质较肥沃,适宜种植喜温凉的青稞、⼩麦等农作物。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ABCD1、依据图中标出四大地理区域A:西北地区——位于我国非季风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粮食作物:小麦糖料作物:甜菜主要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新疆牧区、内蒙个牧区)自然特征:干旱景观从东到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受降水影响)B:北方地区——位于季风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作物熟制: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粮食作物:小麦糖料作物:甜菜油料作物:大豆主要农业类型:种植业为主耕地类型:旱地一月份平均气温:0°C以下年平均降水量:800mm——400mm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传统民居:墙厚窗小,屋顶坡度大河流:冬季结冰,流量较南方少,含沙量大C:青藏地区——非季风区;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世界屋脊”;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地热资源丰富地形区:青藏高原(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世界屋脊”)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聚宝盆”)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农业类型:畜牧业(西藏牧区、青海牧区)河谷农业:藏南谷地、湟水谷地自然特征:高、寒日光城:拉萨D:南方地区——位于季风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热带季风气候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一年三熟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粮食作物:水稻糖料作物:甘蔗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农业类型:种植业耕地类型:水田一月份平均气温:0°C以上年降水量:800mm以上传统运输方式:水路运输传统民居:窗大墙高,屋顶坡度大河流:冬季不结冰,流量大,含沙量小2、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因素和分界线西北地区主导因素:季风/降水量主导因素:地形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青藏地区北方地区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脉主导因素:气候界线:秦岭——淮河南方地区3、四大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青藏地区;平原面积最广的北方地区;跨纬度最大的是南方地区;跨经度最广的是西北地区;邻国最多的是西北地区4、主要牧区和主要牧种:新疆牧区(山地牧场):细毛羊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牧场):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西藏、青海牧区(高寒牧场):牦牛、藏绵羊5、练习题1.下列地理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的是:A.珠江三角洲B.香港特别行政区C.沪宁杭工业区D.广东省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较高B.海拔较高C.距海较远D.温度高3.造成南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农作物差别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B.地形C.气候D.习惯4.由东向西,从草原依次过渡为荒漠草原、荒漠,这种景观描绘的是我国的: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5.下列属于温带草原牧场的是:A.新疆B.内蒙古C.青海D.西藏6.以牧业为主的地区是: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B.北方地区、西北地区C.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青藏地区、南方地区7.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多少毫米的年降水量线和1月平均气温多少摄氏度的等温线相吻合A.800㎜年降水量线,0℃等温线 B. 400㎜年降水量线,5℃等温线C. 800㎜年降水量线,5℃等温线 D. 600㎜年降水量线,-5℃等温线8.下列各组省区中,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是A甘肃、宁夏、安徽、江苏B江苏、安徽、河南、辽宁C陕西、甘肃、山东、广东D山东、北京、天津、黑龙江9.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临海最多的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0.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1.下列分别是南方与北方居民主食的是A大米、谷子B高粱、玉米C面食、谷子D大米、面食1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②纬度较高,气温低③终年积雪,冰川广布④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①④1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以下区域最合适的事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山东丘陵地区C雅鲁藏布江谷地 D塔里木河下游地区14.形成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A深居内陆 B太阳辐射少C海拔高 D山峰多15.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干旱为主的的自然特征②河流较少,多为内流河③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④很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16、“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景观应该位于我国的:()A、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1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有海南省和云南的西双版纳。
我国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势总的看起来低平,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一月0℃等温线一致。
又是我国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温度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河流长江和黄河的分水线。
3.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甘蔗、水稻;北方地区的是小麦、棉花。
传统民居特点是南方墙体高、坡度陡,北方墙体厚、坡度小。
4. 西双版纳可爱的热带雨林动物有绿孔雀、长嘴犀鸟、长尾猿、亚洲大象。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人多地少。
5.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西双版纳著名的热带雨林的奇观有望天树、板状根、独木成林、绞杀植物。
6. 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台湾海峡属于东海的范围。
台湾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7.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干支流通航里程达8万km。
我国的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区域。
8.我国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西北地区常见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
9.我国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的地方是云南省的西双版纳。
傣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
10.西双版纳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原因是其他地方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干旱少雨,本地受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的影响。
11.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收回的时间是1997.7.1,第一任行政长官是董建华;澳门特别行政区,收回的时间是1999.12.20,第一任行政长官是何厚铧。
12.我国的黄土地是指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黄土地是我国主要农作物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
13.我国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与“黑土地”。
“黑土地”上的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14.四大地理分区中的西北地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