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并在每个层级中定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这种分层结构有助于网络的设计、维护和扩展。
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常用的是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下面是TCP/IP参考模型的五层结构:1. 物理层:该层负责物理传输介质的传输,例如光纤、电缆等。
它定义了连接计算机所需的硬件细节,以及数据的电压、信号速率等特性。
在此层上,数据以比特流的形式传输。
2. 数据链路层:该层负责将原始的比特流转换为有意义的数据帧,并提供传输信道的错误检测和纠正。
它通常有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3. 网络层:该层负责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它使用IP地址来标识不同的网络设备,并为数据包选择合适的路径。
在此层上,数据被划分为小块,并加上源和目的地的网络地址信息。
4. 传输层:该层负责在源和目的地之间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它使用TCP和UDP协议来实现数据的分段和重新组装,以及连接的建立和终止。
在此层上,数据被划分为报文段,每个报文段都有序号和检验和。
5. 应用层:该层提供应用程序访问网络的接口,并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服务。
它包括HTTP、FTP、SMTP等协议,用于实现Web浏览、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常见的应用功能。
这种分层结构的优点在于,每个层级的功能和协议都相对独立,可以由不同的厂商和团队进行独立开发和测试。
同时,各层之间的接口规范也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互相兼容和交互操作。
此外,通过将网络分解为多个层级,可以更好地进行网络故障诊断和故障隔离,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总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设计为网络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它不仅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和服务提供,同时也为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设计是网络通信的基础。
通过将网络的各个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可以使得不同的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可以按照规定的协议进行交互,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清点人数,组织教学。
复习: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授新: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1.网络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套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简称协议。
协议组成的三个要素是语法、语义和时序。
语法规定了进行网络通信时,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格式,以及通信中需要哪些控制信息,它解决了怎么讲的问题。
语义规定了控制信息的具体内容,以及发送主机或接收主机所要完成的工作,它主要解决“讲什么”的问题。
时序规定计算机操作的执行顺序,以及通信过程中的速度匹配,主要解决“顺序和速度”问题。
2.数据封装一台计算机要发送数据到另一台计算机,数据必须要先打包,打包的过程称为封装,如图10-10所示,封装就是在用户数据前面加上网络协议规定的头部和尾部,这些头信息包括数据包发送主机的源地址、数据接收主机的目的地址、数据包采用的协议类型、数据包大小、数据包的序号、数据包的纠错信息等内容。
而且,在网络通信中,数据往往是多层次的封装的。
3.网络协议的分层为了减少网络协议的复杂性,技术专家们把网络通信问题划分为许多小问题,然后为每一个问题设计一个通信协议。
这样使得每一个协议的设计、分析、编码和测试都比较容易。
协议分层就是按照信息的流动过程,将网络的整体功能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功能层。
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每一层的目的都是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
4.分层原则层次结构虽然有它的优点,但是如果划分的不合理,反而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通常要遵循如下一些原则:网络协议层次的数量不能过多,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划分一个层次。
网络协议层次的数量也不能过少,层次的数量应该保证能从逻辑上将功能分开,不同的功能不要放在同一层。
功能类似的服务应当放在同一层。
在技术经常变化的地方可以适当增加层次。
层次边界的选择要合理,用于信号控制的额外信息流量要尽量少。
5.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分层方法及其协议层与层之间接口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络》第1章:计算机⽹络体系结构第1章计算机⽹络体系结构1.1计算机⽹络概述计算机⽹络是⼀个将分散的、具有独⽴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络是互连的、⾃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个完整的计算机⽹络主要由硬件、软件、协议三⼤成分组成,缺⼀不可。
硬件由主机(端系统)、通信链路(双绞线、光纤)、交换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通信处理机(⽹卡)等组成。
计算机⽹络由通信⼦⽹和资源⼦⽹组成。
计算机⽹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可靠性、负载均衡计算机⽹络的分类按分布范围分:⼴域⽹(WAN)、城域⽹(MAN)、局域⽹(LAN)、个⼈区域⽹(PAN)。
按交换技术分:电路交换⽹络、分组交换⽹络、报⽂交换⽹络。
按拓扑结构分:星形⽹络、总线型⽹络、环形⽹络、⽹状形⽹络按传播技术分:⼴播式⽹络、点对点⽹络按使⽤者分:公⽤⽹、专⽤⽹按传输介质分:有线⽹、⽆线⽹RFC(Request For Comments)上升为因特⽹正式标准需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因特⽹草案、建议标准(这个阶段开始成为RFC⽂档)、草案标准、因特⽹标准。
计算机⽹络的性能指标:带宽:⽹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单位是『⽐特每秒(b/s)』时延:指数据(⼀个报⽂或分组)从⽹络(或链路)的⼀段传送到另⼀端所需要的总的时间。
n 发送时延:节点将分组的所有⽐特推向(传输)链路所需的时间。
也称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分组长度/信道宽度n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n 处理时延:数据在交换节点为存储转发⽽进⾏的⼀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n 排队时延:等待输⼊队列和输出队列处理所需时间。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般忽略不计⾼速链路提⾼的仅是数据发送速率⽽不是⽐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度。
第3章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学习要点1.理解网络体系的概念2.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3.掌握ISO/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和各层功能4.掌握TCP/IP体系结构的各层功能5.了解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区别6.了解TCP/IP主要的功能及特点3.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1.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方法来描述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把复杂的网络互连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一的问题,并在不同层次上予以解决。
2.网络体系的分层结构图3-1 网络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3.层次结构中的相关概念(1)实体(2)协议: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3个要素组成:<1>语法(Syntax):指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如数据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2>语义(Semantics):指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如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3>定时(Timing):指事件的实现顺序,如速度匹配、排序等。
(3)接口(4)服务(5)层间通信图3-2对等实体通信实例实际上,每一层必须依靠相邻层提供的服务来与另一台主机的对应层通信,这包含了下面两方面的通信:<1>相邻层之间通信<2>对等层之间通信3.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采用了层次结构,将整个网络的通信功能划分成七个层次,每个层次完成不同的功能。
这七层由低层至高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如图所示。
2.OSI/RM各层的主要功能(1)物理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物理层传输的单位是比特(Bit),不去考虑比特流的意义和结构。
(2)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传输服务的基础上,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通过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保证点到点(point-to-point)可靠的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和功能划分,它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框架。
而协议则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实现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重要协议的作用。
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和功能划分。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分为两大类: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1. 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了统一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而提出的一种体系结构方法。
它将计算机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任务。
- 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以传输数字信号。
- 数据链路层:负责进行节点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
- 网络层:负责数据在整个网络中的路由和转发。
- 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 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和终止会话连接。
-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加密和压缩等。
- 应用层:负责为用户提供特定的网络应用服务。
2. TCP/IP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是互联网所采用的一种网络体系结构,它是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互联协议(IP)构成的。
TCP/IP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四个层次: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 网络接口层:负责将数据帧按照特定的协议传输到物理网络上。
- 网络层: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路由和转发。
- 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 应用层:负责为用户提供特定的网络应用服务。
二、协议的分类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实现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根据网络体系结构的不同,协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
1. 传输层协议传输层协议位于网络体系结构的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有TCP和UDP。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或组织结构,它将网络功能划分为多个层次,在每个层次上实现特定的功能,并通过不同层次之间的接口进行通信和协作。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包括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两种体系结构。
1.TCP/IP参考模型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参考模型是最常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之一,它有四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
-物理层:物理层负责比特流的传输,它定义了电器、光学和无线信号等在传输媒介中的传输规范,如电压、编码和信号时钟等。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之上建立了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它将比特流划分为数据帧,并进行错误检测和错误纠正。
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以太网和Wi-Fi。
-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分组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它使用IP地址来标识网络设备和路径,也负责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
常见的网络层协议有IP(Internet Protocol)。
-传输层: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和数据分组的重组,它使用端口号标识不同的应用程序,并提供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协议。
2.OSI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是一种通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它有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物理层在OSI模型中的作用与TCP/IP模型中类似。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OSI模型中的作用与TCP/IP模型中类似。
-网络层:网络层在OSI模型中的作用与TCP/IP模型中类似。
-传输层:传输层在OSI模型中的作用与TCP/IP模型中类似。
-会话层:会话层在OSI模型中提供了在网络中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的功能。
它允许不同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并提供了可靠性和错误恢复机制。
计算机⽹络学习笔记(⼀)之计算机⽹络体系结构正在学习计算机⽹络,为了⽅便⽇后回忆,在此记录⾃⼰的学习笔记。
先放上思维导图!⽅便记忆1.1⽹络的⽹络计算机⽹络:结点+链路互连⽹:通过路由器把⽹络互连起来,构成计算机⽹络互联⽹:特指Internet,是全球最⼤的、开放的、采⽤通⽤协议进⾏众多⽹络相连的特定计算机⽹络。
特点:连通性和共享主机:与⽹络相连的计算机1.2互联⽹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第⼀阶段:从单个⽹络ARPANET向互联⽹发展得过程第⼆阶段:建成三级结构的互联⽹第三阶段: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ISP:互联⽹服务提供商1.3互联⽹的组成边缘部分+核⼼部分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上的主机(端系统)组成端系统之间的通信:主机A的某个进程与主机B的另⼀个进程进⾏通信两种通信⽅式:(1)客户端/服务端⽅式(C/S⽅式):进程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2)对等⽅式(P2P⽅式):不区分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户直接使⽤来进⾏通信和资源共享2.核⼼部分重要⼯作者:路由器路由器:实现分组交换,转发收到的分组疑问:什么是分组交换?数据交换是实现数据通过⽹络核⼼从源主机到另⼀个主机!1.为什么需要数据交换?1).链路问题 2).连通性 3).⽹络规模2.什么是交换?动态转接——把⼀条电话线转接到另⼀条电话线,使之连通动态分配传输路线的资源3.数据交换的类型数据交换类型注:计算机交换⽅式绝⼤多数是分组交换,极少数是电路交换,绝不可能是报⽂交换1.4计算机⽹络的类别1.按⽹络作⽤范围:⼴域⽹、城域⽹、局域⽹、个⼈区域⽹2.按⽹络的使⽤者:公⽤⽹、专⽤⽹3.⽤来把⽤户接⼊互联⽹的⽹络1.5计算机性能计算机⽹络的性能速率:数据的传送速度(单位:bit/s)带宽:在单位时间内⽹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数据率”吞吐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络的数据量时延:数据从⽹络的⼀端传送到另⼀端所需的时间包括:1)发送时延2)传播时延3)处理时延4)排队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 x 带宽往返时间RTT:从发送⽅到接收⽅总共经历的时间利⽤率:分为信道利⽤率和⽹络利⽤率1.6计算机⽹络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层+协议(协议是⽔平的、服务是垂直的)⽹络协议:为进⾏⽹络的数据交换⽽建⽴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