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翻译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416.00 KB
- 文档页数:55
(2)第n次复制时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基因的相关关系 1、与DNA的关系①基因的实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无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能称之为基因(非基因)。
②每个DNA分子包含许多个基因。
..2、与染色体的关系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基因分布。
3、与脱氧核苷酸的关系①脱氧核苷酸(A、T、C、G)是构成基因的单位。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4、与性状的关系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②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合成来实现。
基因说明:1)在功能上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功能单位,特定的基因决定特定的性状。
2)从结构上看,基因是DNA分子上一个个特定的片段,与DNA一样,是由核苷酸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的顺序。
二、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异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基因特点:特异性(特定的排列顺序),多样性(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基因特异性的应用:刑侦,亲子鉴定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的表达: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并将这一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1、DNA与RNA的异同点核酸 DNA RNA 项目通常是双螺旋结构,极少数病毒是单结构通常是单链结构链结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4种)五碳糖碱基产生途径存在部位脱氧核糖 A、G、C、T DNA复制、逆转录主要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上,极少数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上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核糖 A、G、C、U 转录、RNA复制主要位于细胞质中①mRNA:转录遗传信息,翻译的模板②tRNA:运输特定氨基酸③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功能 2、RNA的类型⑴信使RNA(mRNA)⑵转运RNA(tRNA)⑶核糖体RNA(rRNA)3、转录⑴转录的概念: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⑵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原核细胞在细胞质中)⑶转录的模板: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⑷转录的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⑸转录的产物:一条单链的mRNA⑹转录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⑺转录与复制的异同(下表:)阶段复制转录项目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时间裂间期主要细胞核进行场所主要细胞核模板原料条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 4种脱氧核苷酸需要特定的酶和ATP 在酶的作用下,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以解开的每段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T—A、G—C)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链与对应的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两个双链的DNA分子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4种核糖核苷酸需要特定的酶和ATP 在细胞核中,以DNA解旋后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A—U、G—C、T—A、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NA,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一条单链的mRNA 过程产物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式复制(每个子边解旋边转录;DNA双链分子全保留式代DNA含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转录(转录后DNA仍保留原来的双链结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从亲代DNA传给子代DNA遗传信息由DNA传到RNA 的传递方分子向二、遗传信息的翻译 1、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概念作用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tRNA中与mRNA密码子顺序(位于D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互补配对的三个碱基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直接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识别密码子,转运氨基酸序列种类 64种:43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类、61种:能翻译出氨基酸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3种:终止密码子,不能翻决定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译氨基酸 61种或tRNA也为61种 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序列①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序列?决定②mRNA中碱基序列与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互补③密码子与相应反密码子的序列互补配对注意:1)氨基酸与密码子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氨基酸对应一个或多个密码子。
转录翻译知识点总结一、转录翻译的概念转录翻译是指在细胞中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录成mRNA,然后将mRNA上的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转录翻译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是细胞生物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二、转录翻译的基础知识1. DNA的结构DNA是由两条螺旋状的链组成,每条链是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鸟嘌呤)组成的。
2. mRNA的结构mRNA是一种由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单链分子,其基本结构与DNA相似,但mRNA上的胞嘧啶碱基被乙基化而变成了吗啉,因此mRNA分子结构比DNA中的碱基要简单。
3. 转录的过程转录是指从DNA模板链合成mRNA的过程,由RNA聚合酶酶推动完成。
4. 翻译的过程翻译是指把mRNA上的信息以氨基酸序列的形式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由tRNA、核糖体和蛋白质合成酶协同完成。
三、转录翻译的主要环节1. 转录的主要步骤(1)启动子识别,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2)RNA合成,RNA聚合酶沿DNA模板链合成mRNA;(3)终止子识别,mRNA合成结束。
2. 翻译的主要步骤(1)与mRNA结合,tRNA携带氨基酸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2)肽链合成,核糖体依次将氨基酸连接起来,形成多肽链;(3)终止子识别,翻译结束。
四、重要的转录翻译知识点1. 翻译的密码子基因的转录过程,从DNA合成mRNA的过程简称为转录,而由mRNA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称为翻译。
翻译是一个非常精准的过程,依赖于密码子与tRNA上的氨基酸配对。
2. 蛋白质合成的调控蛋白质合成的调控是由细胞内部的一系列蛋白质、RNA和代谢产物协调调节的,包括转录水平的调控和翻译后的调控。
3. 转录翻译的突变转录翻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这些突变可能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4. 转录翻译的应用转录翻译技术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方面。
翻译的过程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翻译的步骤Warming-up Exercises1. They gave the boy the lie.2. Fire goes wherever it can, but it prefers to follow a draught.3. The room was easily traced by the noise that was coming from it.4. I shall not expect you until I see you.参考译文1. 他们指责男孩说谎。
(他们指责男孩编造的这个谎言。
)2. 火是无孔不入的,可是它更爱窜入通风的地方。
3. 循声而去,便轻而易举地找到了那间屋子。
4. 你随便什么时候来吧。
翻译的过程通常包括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
在翻译实践中,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但理解与表达通常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不能截然分开。
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同时,也在选择表达方式;在表达的同时,又会进一步加深理解。
Three steps of translation翻译的三个步骤1.理解理解是翻译过程的第一阶段。
它既包括对语言现象、文化现象的理解,又包括逻辑关系的理解,对有可能发生歧义的语句要善于分析,进而做出正确判断。
例1:He allowed the father to be overruled by the judge, and declared his own son guilty. ( overrule: rule against)译文1:他允许法官驳倒父亲,宣布他自己的儿子有罪。
译文2:法官的责任感战胜了父子私情,他还是宣判(自己的)儿子有罪。
例2:If we try to implement these harebrained ideas (that English should be replaced by Hindi and the 15 recognized state languages), India will become a Tower of Babel. (harebrained: very foolish)译文1:如果我们试图实施这些轻率而愚蠢的主张,以印度语和其他15种官方承认的各邦语言取代英语的话,印度就会成为一座通天巴别塔。
翻译和转录【原创版】目录1.翻译和转录的定义与重要性2.翻译和转录的具体过程与方法3.翻译和转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4.翻译和转录的发展前景与挑战正文翻译和转录是生物学中至关重要的过程,对于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翻译和转录的定义、过程、方法以及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发展前景与挑战。
1.翻译和转录的定义与重要性翻译和转录是生物体基因表达的两个关键步骤。
转录是指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而翻译是指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共同确保了基因信息从 DNA 到蛋白质的传递,从而实现生命体的正常功能。
2.翻译和转录的具体过程与方法(1)转录过程转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启动、延伸和终止。
在启动阶段,RNA 聚合酶与 DNA 模板结合,形成转录泡。
在延伸阶段,RNA 聚合酶沿着 DNA 模板进行合成 RNA 的反应。
最后,在终止阶段,RNA 聚合酶停止合成 RNA,并从 DNA 模板上脱离。
(2)翻译过程翻译过程主要发生在核糖体中,分为三个阶段:起始、肽链延伸和终止。
在起始阶段,核糖体与 mRNA 结合,并识别起始密码子。
在肽链延伸阶段,核糖体沿着 mRNA 模板进行氨基酸的连接,形成多肽链。
最后,在终止阶段,核糖体识别终止密码子,停止肽链的合成。
3.翻译和转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翻译和转录在生物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研究基因表达调控、分析基因功能、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等。
通过对翻译和转录过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运作机制。
4.翻译和转录的发展前景与挑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翻译和转录研究在基因编辑、基因治疗和生物制药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然而,翻译和转录过程的调控机制仍存在许多未知之处,需要进一步研究。
此外,如何实现高效、准确的翻译和转录过程也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
总之,翻译和转录是生物学中至关重要的过程,对于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核酸核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传递、复制和控制遗传信息的基础。
核酸主要由核苷酸组成,是由多个核苷酸单元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
核酸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
下面将从核酸的结构、功能及复制等方面详细介绍核酸的知识点。
一、核酸的结构1.核苷酸的组成与结构:核苷酸是核酸的组成单元,由一个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基团组成。
2.核酸的结构:DNA的结构是双螺旋结构,由两股互补的链以螺旋形状排列,两条链通过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连接在一起。
RNA的结构通常是单链状。
二、核酸的功能1.储存遗传信息:核酸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主要储存和传递分子。
DNA携带着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全部,通过DNA复制和RNA转录传递给下一代。
2.指导蛋白质合成:DNA通过RNA转录来合成RNA分子,其中包括mRNA(信使RNA)、rRNA (核糖体RNA)和tRNA(转移RNA)。
mRNA带着DNA的信息转移到核糖体,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3.调控基因表达:一些特定的RNA分子能干扰基因或调节基因的表达,参与生物体发育、分化和生理代谢等过程。
三、核酸的复制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DNA的复制是细胞分裂的前提和基础,是生命物质的自我复制。
DNA的复制遵循半保留复制规律,即一个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并且每个新的DNA分子包含一条模板链和一个新合成的链。
1.复制酶与复制起始点:DNA复制过程中的复制酶主要有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它们在复制起始点上起到关键作用。
2.复制过程:DNA复制可分为三个主要步骤:解旋、复制和连接。
解旋过程是由解旋酶催化DNA两条链的分离,形成复制起始点,为DNA复制提供模板。
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合成新链,每个核苷酸由它的三个基本组件(脱氧核糖、碱基、磷酸)组成。
连接过程由DNA连接酶完成,将新合成的DNA片段粘贴在一起。
行香子古诗秦观翻译1、原文如下: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傍。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2、翻译如下: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3、作品赏析:《行香子》是北宋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
词的上片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
下片则描写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儿翻飞的迷人春色。
词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全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
结构方面上下片完全对称,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
上片以“小园”为中心,写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
开头两句“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先从整个村庄着笔:层层绿树,环绕着村庄,一泓绿水,涨满了陂塘。
这正是春天来到农家的标志,也是词人行近村庄的第一印象。
接下来“倚东风、豪兴徜徉。
”两句,出现游春的主人公。
“东风”点时令,“豪兴”说明游兴正浓,“徜徉”则显示词人只是信步闲游,并没有固定的目标与路线。
这两句写出词人怡然自得的神态。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在信步徜徉的过程中,词人的目光忽然被眼前一所色彩缤纷、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不知不觉停住了脚步:这里有红艳的桃花,雪白的李花,金黄的菜花。
色彩鲜明,香味浓郁,只用清新明快的几个短语道出,偏写尽了无限春光。
第六章遗传和变异(必修第二册)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基因的表达作者:江西省宜春中学曾锦红一、教学设计思路“基因表达”是人教版《生物》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中相对比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
其中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不能给学生进行实物演示,如处理不好则枯燥无味,学生既没有兴趣也不易做到真正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观看图片,运用课件模拟基因表达的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分析实验并和活动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突破了教学难点,使轻松掌握本节的各知识要点。
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容量,我把这节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介绍基因的概念及与DNA和染色体的关系;阐明复制和表达遗传信息是基因的基本功能;介绍RNA的种类,比较DNA和RNA等。
第二课时实验探究式的分析“基因表达”的具体过程。
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基因对蛋白质合成的控制作用。
2.通过介绍密码子的破译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分析这一课的重点与难点都是基因如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要处理好重、难点,事先把有关的知识、概念介绍清楚——做好铺垫。
通过已有的成功实验来分析整个基因表达的过程,让学生探究式的分析实验把比较抽象的问题更形象化,通过多媒体制作动画模拟基因表达的过程,让学生更好的清楚细胞内的一些微观过程。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课:观看动画:双胞胎姐妹的录像。
学生们看完动画后兴趣高涨,趁此机会我就说:“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长得很像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大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我们可以判断一下,这对双胞胎长得这么像,他们的遗传物质会不会相同?”(学生回答:会相同。
)不错,因为他们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所以他们也就长得很像了。
我们是通过他们外在特征的相似来判断他们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比如说这对双胞胎他们的遗传物质相同也就使他们的性状相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而性状是由蛋白质来体现的,说明遗传物质要控制性状,就必须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简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转录(Transcription):转录是DNA信息被复制到RNA的过程。
在细胞核中进行,涉及到以下步骤:1. 起始: 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结合到DNA的启动子区域。
DNA的双链分开,形成转录泡。
2. 合成RNA链: RNA聚合酶按照DNA模板合成RNA链,根据碱基互补规则,将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尿嘧啶(T)替换为腺苷酸(A)、胞苷酸(C)、鸟苷酸(G)、和尿苷酸(U)。
3. 终止:RNA聚合酶在到达终止子区域时停止合成,RNA链与DNA分子分离。
这样,产生的RNA被称为mRNA(信使RNA),它携带了从DNA中编码的遗传信息,可以被用于蛋白质合成。
翻译(Translation):翻译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将mRNA的信息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翻译涉及到多个RNA和蛋白质的参与:1. 启动: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翻译的起始在AUG密码子(编码甲硫氨酸,也是起始密码子)处发生。
2. tRNA结合: tRNA携带特定的氨基酸,通过互补配对与mRNA 上的密码子结合。
tRNA上的氨基酸被连接到蛋白质链上。
3. 合成蛋白质链:在核糖体上,mRNA上的三个连续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氨基酸配对,形成多肽链。
蛋白质链不断延伸,tRNA逐渐释放。
1/ 24. 终止:当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UGA、UAA、UAG)出现时,翻译过程终止,新合成的多肽链从核糖体上释放。
这样,mR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转化成一个多肽链或蛋白质。
整个过程确保蛋白质的合成与DNA上的遗传信息相对应。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