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与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594.00 KB
- 文档页数:15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处理要点消化道出血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大部分人听到它,还会出现恐慌和担忧,其实消化道出血并不是单纯的疾病,而是属于消化道疾病的症状。
人体的消化道指的是从食管到肛门这一全部通道,不论是哪个部位出现了问题,都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多了解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在面对消化道出血时能够正确应对。
1.什么是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具体指的是食管到肛门之间的消化道发生了出血,其主要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两种类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指的是位于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发生了出血,包括胃、十二指肠、食管、胆管以及胰管等部位的病变出血,还有为空肠吻合术引发的出血,若根据病因可以将分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和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而下消化道出血则指的是屈氏韧带以下的出血,其中至回盲部的出血称之为小肠出血,回盲部以远为结直肠出血。
近年来随着对小肠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小肠出血已经逐渐从下消化道出血中独立出来了。
1.对消化道出血的处理对于消化道出血会根据患者的出血量和出血速度将其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慢性隐性出血、慢性现行出血和急性出血,短时间内患者的消化道大量出血,会导致急性周围循环障碍,严重时身子会导致患者休克死亡。
对于消化道出血的处理,数显需要排除凶险性出血,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对于这类情况导致的消化道出血需要迅速采取干预措施,以免患者在短期内出现失血性休克,这也是临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临床在处理消化道出血时需要对患者的出血的轻重缓解程度进行精准的判断,然后再进行对症处理。
1.病因的判断不同部位发生消化道出血后,其处理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部位的快速判断十分重要,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治疗情况。
在判断患者出血部位时,除了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还需要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的判断,若时间比较紧迫,医生可能来不及作出判断时,需要先排除常见的凶险性出血,然后在逐个排查病因。
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根据出血部位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原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所致出血亦属此范围。
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成为下段消化道出血.临床根据失血与速度将消化道出血分为慢性隐性出血、慢性显性出血和急性出血。
80%的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自限性,急性大量出血死亡率约占10%;主要是持续性出血和反复出血者;60岁以上患者出血死亡率占30%-50%;而下消化道出血死亡率一般不超过5%。
【病因和分类】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
现按消化道解剖位置分述如下。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病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这些病因占上消化道出血的80%-90%。
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溃疡、食管肿瘤、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食管裂孔疝;器械检查或异物引起的损伤、放射性损伤、强酸和强碱引起的化学性损伤.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包括药物性胃炎)、胃黏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残胃炎、残胃溃疡或癌.淋巴瘤、胃肠道间质瘤、息肉、血管瘤、神经纤维瘤、膈疝、胃扭转、憩室炎、钩虫病、杜氏病(Dieulafoy lesion)以及内镜诊断、治疗操作后引起的损伤.3、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4、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门静脉阻塞、肝静脉阻塞(Budd—Chiari综合征)。
5、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囊蛔虫症、胆囊或胆管癌、肝癌、肝脓肿或肝出血管病变破裂出血,由十二指肠乳头部流入肠道。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脓肿、胰腺囊肿出血破裂、重症胰腺炎、胰腺癌等。
消化道出血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消化道出血症状,尤其是消化道出血的早期症状,消化道出血有什么表现?得了消化道出血会怎样?以及消化道出血有哪些并发病症,消化道出血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消化道出血常见症状:粪便黑色并带有血液、呕血、腹痛、肠管出血、便血、低热、恶心、意识模糊*一、症状1.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早期识别若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征象的出现先于呕血和黑粪,就必须与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以及子宫异位妊娠破裂、自发性或创伤性脾破裂、动脉瘤破裂等其他病因引起的出血性休克相鉴别。
有时尚须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和直肠指检,借以发现尚未呕出或便出的血液,而使诊断得到及早确立。
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呕血和黑粪首先应与由于鼻衄、拔牙或扁桃体切除而咽下血液所致者加以区别。
也需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咯血相区别。
此外,口服禽畜血液、骨炭、铋剂和某些中药也可引起粪便发黑,有时需与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黑粪鉴别。
2.出血量的估计上消化道出血量达到约20ml时,粪便匿血(愈创木脂)试验可呈现阳性反应。
当出血量达50~70ml以上,可表现为黑粪。
严重性出血指3小时内需输箅1500ml才能纠正其休克。
严重性出血性质又可分为大量出血(massive bleeding)即指每小时需输血300ml才能稳定其血压者;最大量出血(major hemorrhage)即指经输血1000ml后血红蛋白仍下降到10g/dl以下者。
持续性出血指在24小时之内的2次胃镜所见均为活动性出血,出血持续在60小时以上,需输箅3000ml才能稳定循环者。
再发性出血指2次出血的时间距离至少在1~7天。
如果出血量不超过400ml,由于轻度的血容量减少可很快被组织过500ml,失血又较快时,患者可有头昏、乏力、心动过速和血压偏低等表现,随出血量增加,症状更加显著,甚至引起出血性休克。
消化道出血急诊处理定义:任何病因引致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除口腔外),主要表现为呕血和便血,轻者无任何症状,重者可危及生命。
根据解剖部位可以将消化道出血以屈氏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一、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系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胆胰腺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也属于此范畴。
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在短期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
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病情危重的可危及生命。
根据病因将上消化道出血分为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非静脉曲张性出血。
一)、常见病因:1. 胃十二指肠溃疡,约占一半,其中3/4是十二指肠溃疡。
一般位于十二指肠球后壁或胃小弯。
出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被腐蚀的血管,静脉出血较为缓慢,动脉出血则呈搏动性喷射。
2. 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约占25%,是危及生命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最常见病因。
3. 出血性胃炎,又称糜烂性胃炎或应激性溃疡约占5%。
病人多有酗酒,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病史,也可以发生在休克、脓毒症、烧伤、大手术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表现为表浅的大小不等的多发的胃粘膜糜烂,底部常有活动性出血和血块,部分病例仅见弥漫性渗血。
4. 胃癌约占2-4%。
癌组织缺血坏死,表面发生糜烂或溃疡,侵蚀血管引起出血。
黑便症较呕血常见。
5. 胆道出血各种原因导致血管与胆道沟通,引起血液通入胆道,再进入十二指肠,统称胆道。
最常见的病因是肝外伤,其他原因有肝血管瘤、肝肿瘤、肝脓肿、以及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等引起的胆道感染。
胆道出血三联症是胆绞痛、梗阻性黄疸和消化道出血。
6. 其它血管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血液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它凝血机制障碍。
尿毒症。
结缔组织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SLE。
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之间消化道的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病症。
轻者无症状,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或血便等,伴有贫血及血容量减少,甚至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
部位与病因:屈氏韧带以近的消化道出血称上消化道出血,屈氏韧带至回盲部为中消化道出血,回盲部以远的称下消化道出血。
(一)、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胃癌是最常见的原因。
其他病因有:①食管疾病,如食管喷门粘膜撕裂伤、食管癌、食管损伤(器械检查、异物或放射性损伤;强酸、强碱等化学试剂所致损伤)、食管炎、食管憩室炎、主动脉瘤破如食管等;②胃十二指肠疾病:息肉、恒径动脉破裂、胃间质瘤、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血管瘤、异物或放射性损伤、吻合口溃疡、十二指肠憩室、促胃液素瘤等;③胆道出血,如: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胆囊或胆管癌、胆道术后损伤,肝癌、肝脓肿或肝血管瘤破入胆道;④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如胰腺癌或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破溃。
(二)、中消化道出血肠血管畸形、克罗恩病、肠憩室、钩虫感染、各种良恶性肿瘤(小肠间质瘤、淋巴瘤、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缺血性肠病、肠系膜动脉栓塞、肠套叠及放射性肠炎等。
(三)、下消化道出血痔疮、肛裂时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常见的病因有:肠息肉、结肠癌、静脉曲张、神经内分泌肿瘤、炎症性病变(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炎、感染性肠炎等)、肠道憩室、血管病变、肠套叠等。
(四)、全身性疾病不具特异性的累及部分消化道,也可弥散于全消化道。
1、血管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动脉粥样硬化、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弹性假黄瘤等病。
2、血液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
3、其他,如:尿毒症、流行性出血热或钩端螺旋体病等。
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速度、出血部位及性质,与患者的年龄及循环功能的代偿性有关。
(一)、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