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ppt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16
38作者简介:牛敏静(1984— ),女,汉族,陕西铜川人,讲师,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论述的内涵(一)确立脱贫目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脱贫目标是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这里面的贫困人口是指绝对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和底线任务。
(二)制定脱贫标准是否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是衡量我国贫困人口是否脱贫的标准,这一标准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和国情的,同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标准,也体现了的脱贫的稳定性。
(三)确立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做到“六个精准”的根本要求,因地制宜实现“五个一批”的脱贫路径,解决好“扶持谁、怎么扶、谁来扶、如何退”四个问题。
“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是精准扶贫体系的内容核心,即扶贫要保证六个方面——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位、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的全部精准,对不同扶贫对象采用五个一批方式中的一个或几个以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实现了东部富裕地区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帮扶和支援,形成了脱贫攻坚全国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四)提倡扶贫扶志的帮扶战略很多贫困户因为山大沟深的自然环境和身体疾病的限制没有树立脱贫的信心和动力,还有一些长期吃低保的贫困人口形成了懒汉思维,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
现在的脱贫攻坚工作就是要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通过制度引领和对贫困户个人思想的引领,让过去习惯于等靠要的贫困户成为现在的脱贫明星,对其他贫困户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动适应新形势,围绕脱贫意义、脱贫手段、脱贫实效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体系完整严密、内涵丰富多样的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精准发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布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必修一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B.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实力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全面小康的认识。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将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下列属于经济建设新要求的是()①到2020年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②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③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个方面,①②③属于经济建设新要求,当选;④属于政治建设方面的新要求,不符合题意。
3.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这体现了()①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基础②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③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
坚持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的体现,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③④正确。
①说法错误;②不符合题意。
4.某市提出下列发展经济思路:统筹外向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外资内资一齐引;统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二、三产业一块抓;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
下列说法中能够概括这一思路的是()A.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B.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目的性C.创新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D.转型提升,注重发展的科学性解析:选A。
题中内外统筹、制造业与服务业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统筹,各方面协调发展,体现的是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故选A项。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不属于战略举措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5.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A. 党的十六大B. 党的十七大C. 党的十八大D. 党的十九大6.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7.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错误的认识是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同一性。
注意: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
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9.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以下内容由专题教学班级掌握(文新、外语、学前三个学院所有专业)10.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释现代化。
11.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国已基本实现总体小康。
P:203页12.关于总体小康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不可持续。
注: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13. 在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P:203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是战略举措。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讲的是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3.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述正确的是(abcd )。
244A. “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B. “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
全面小康,(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