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培训师培训教材(超实用)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58
TTT培训师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加减法》。
具体章节内容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练习本。
学具:分数加减法计算器、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起吃苹果,每人吃了2个,请问他们一共吃了几个苹果?2. 例题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如:$\frac{3}{4}+\frac{2}{4}$,讲解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如:$\frac{5}{6}\frac{2}{6}$,$\frac{7}{8}+\frac{3}{8}$。
4. 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如:$\frac{3}{4}+\frac{1}{3}$,讲解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如:$\frac{5}{6}\frac{2}{3}$,$\frac{7}{8}+\frac{1}{2}$。
6.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讲解计算法则,如:$\frac{3}{4}+\frac{1}{3}\frac{1}{2}$,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良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TTT培训课件一、引言TTT(TrnTheTrner)培训,即培训培训师,是一种专门针对培训师的培训方式。
TTT培训课件是为了帮助培训师更好地掌握培训技巧和方法,提高培训效果而设计的。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TTT培训课件的结构和内容,以帮助培训师更好地使用该课件。
二、TTT培训课件的结构1.课程概述:介绍培训课程的目标、内容和预期成果,帮助培训师了解整个培训课程的框架和重点。
2.培训技巧:包括培训师的沟通技巧、授课技巧、引导技巧等,帮助培训师提高培训效果。
3.培训方法:介绍不同的培训方法和工具,如讲授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帮助培训师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
4.课程设计:介绍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帮助培训师设计出符合学员需求的培训课程。
5.课程实施:介绍培训课程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培训师顺利地完成培训任务。
6.评估与反馈:介绍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和反馈机制,帮助培训师及时了解培训效果并进行改进。
三、TTT培训课件的内容1.课程概述在课程概述部分,培训师需要明确培训课程的目标、内容和预期成果。
目标是指培训师希望通过培训课程达到的效果,如提高学员的专业技能、改变学员的态度和行为等。
内容是指培训课程的具体内容,如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
预期成果是指培训师希望学员在培训结束后能够达到的标准,如掌握某项技能、具备某种能力等。
2.培训技巧(1)沟通技巧:培训师需要与学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倾听学员的问题和意见、表达清晰的观点等。
(2)授课技巧:培训师需要掌握授课的基本技巧,如掌握节奏、注意语调、使用肢体语言等。
(3)引导技巧:培训师需要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如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
3.培训方法(1)讲授法:培训师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向学员传授知识。
(2)案例分析:培训师通过分析案例的方式帮助学员理解和应用知识。
(3)小组讨论:培训师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课程设计(1)明确目标:培训师需要明确培训课程的目标,以便设计出符合学员需求的课程。
超经典干货TTT内训师培训教材(珍藏品)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角的度量》的第一课时。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角的度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以及通过实际操作来练习测量角的大小。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单位,理解度量角的大小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使用量角器的习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如何准确地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量角器,直尺,三角板。
学具:量角器,直尺,三角板,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中的角。
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有时候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介绍角的度量单位,讲解度量角的大小的意义。
2. 教师示范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三、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从而巩固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四、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板书设计: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作业设计:1. 请用量角器测量下列角的大小,并写出测量结果。
答案:1. 45度2. 90度3. 30度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度量单位和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存在量角不准确的问题,需要在课后加以练习。
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角,并尝试用量角器进行测量,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与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角的度量》的第一课时,主要包括学习角的度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以及通过实际操作来练习测量角的大小。
2. 教学内容的选择: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观察和测量角的大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TTT培训师培训教材(建议收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TTT培训师培训教材的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培训师在进行培训时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互动。
具体内容包括:沟通的基本原则、有效沟通的技巧、非语言沟通的魅力以及如何进行互动式培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沟通的基本原则,能够在实际教学中运用;2. 培养学生有效沟通的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 帮助学生认识到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提升自身非语言沟通的能力;4.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互动式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效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沟通的基本原则、有效沟通的技巧、非语言沟通的魅力以及如何进行互动式培训。
难点:非语言沟通的理解和运用,互动式培训的设计和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资料、小组讨论指南学具:笔记本、文具、小组讨论所需资料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沟通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讲解沟通的基本原则,如倾听、尊重、清晰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 技巧训练:引导学生学习有效沟通的技巧,如提问、反馈、肢体语言等,并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实践。
4. 非语言沟通:讲解非语言沟通的魅力,如眼神、肢体、声音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5. 互动式培训:讲解如何进行互动式培训,如小组讨论、游戏、问答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实践。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有效沟通和互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沟通的基本原则、有效沟通的技巧、非语言沟通的魅力、互动式培训的方法板书结构:分别列出四个方面的关键词,并用线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写一篇关于如何运用沟通技巧进行有效教学的短文。
答案:略2. 请设计一个互动式培训活动,并说明其目的和效果。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以及非语言沟通的魅力和互动式培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