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施肥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3.05 MB
- 文档页数:2
滴灌施肥器最简单方法
滴灌施肥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最实用的一种灌溉施肥工具。
它采用微型孔刺入到土壤深处,将水肥液原液以微量的方式直接滴入到植物根系所在的土壤层,使植物根系吸收营养水分,增加生长速度,提高产量。
滴灌施肥器最简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选购滴灌系统
首先要选购适合自己的滴灌系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种类的滴灌系统。
花园与田地的滴灌系统会有所区别,可以选择颇具代表性异形龙头,使用针阀来控制水液流量,以此达到减小花费和增加稳定性的目的。
2. 安装滴灌系统
按照说明书,安装滴灌系统。
需要将异形龙头连接到水源,使其流量调整到所需的稳定值。
软管和滴灌管可以通过凿核来铜头,缩短工作时间。
将它们分别连接到异形龙头和注射器上,并将滴灌器嵌入到土壤里,以便让微水滴在根部落下。
3. 调整滴灌系统
滴灌器的流量和操作时间取决于植物的需要量和土壤的状况。
通过检测土壤的湿度、温度和水肥比例等指标,可以根据植物的需要进行调整。
如土壤干燥,可以适当增加滴灌器的流量和
操作时间;土壤潮湿,可以减少滴灌器的流量和操作时间。
这样能达到最好的灌溉效果。
4. 维护滴灌系统
定期维护滴灌系统,清除水肥管道内的堵塞物,清洗过滤器,检查管道的损坏情况,及时修复。
检查植物的营养状况,根据需要增减水肥的投放量。
如果发现需要更换管道或滴灌器,及时更换。
总之,滴灌施肥器最简单方法是选购适合自己需求的系统,正确使用和调整,定期维护,以获得更好的灌溉和施肥效果,促进植物的健康成长和增加产量。
正确操作灌溉施肥的技巧灌溉和施肥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正确的操作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下面将介绍一些灌溉和施肥的正确操作技巧。
一、灌溉技巧:1.合理确定灌溉时间和量:灌溉时间是决定灌溉周期和灌溉量的关键因素。
最佳的灌溉时间是在早晨或下午,避免在中午高温时进行灌溉。
灌溉量要根据土壤特性、气候条件和作物需水量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2.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常见的灌溉方式包括喷灌、滴灌、渗灌和漫灌等。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
喷灌适用于平坦地区和大面积作物,滴灌适用于果树和蔬菜等需要精准供水的作物,渗灌适用于土壤水分保持较好的地区,漫灌适用于土壤排水不畅的地区。
3.注意节水灌溉:要利用现代灌溉技术,采用节水灌溉方法。
例如,利用遮蔽物减少蒸发,使用地膜覆盖减少蒸发损失,进行夜间灌溉等。
此外,要进行合理的排水,避免积水和土壤水盐积累。
4.灌溉策略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土壤水分状况,制定不同的灌溉策略。
例如,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作物需要较多的水分,而结实期作物需要减少灌溉量。
5.定期监测土壤水分:通过使用水分计或土壤水分传感器等设备,定期监测土壤水分状况,以便及时调整灌溉量和灌溉时间。
二、施肥技巧:1.了解土壤养分状况:要进行土壤养分测定,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以便合理施肥。
2.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配方:根据土壤和作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配方。
有机肥适用于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土壤保水性,化肥适用于提供养分和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3.按时、按量施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按时、按量进行施肥。
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的养分需要,要掌握好施肥时机和施肥量。
4.注意施肥技术:施肥要注意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施肥时要避免直接接触作物叶片,避免施肥过量和集中施肥等。
5.做好施肥的后续工作:施肥后要注意及时覆盖土壤,避免养分的挥发和沉淀。
还要及时浇水,帮助养分迅速渗入土壤。
农田喷灌施肥方法
喷灌施肥是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它可以帮助农民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和肥料,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农田喷灌施肥方法:
1.喷灌滴灌结合。
采用喷灌滴灌结合的方法,可以使水肥均匀地滋润到每一株农作物的根部,同时也可以减少水和肥料的浪费。
2.精准施肥。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地理信息技术、无人机等,对农田进行精准测绘,然后根据不同地块的土壤质量、水分状况和作物需求等情况,科学地施肥,使每一颗作物都能得到适量的营养。
3.分层施肥。
将肥料分为不同层次,分别施入不同深度的土壤中。
这样能够使肥料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土壤中,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定时定量施肥。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农作物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因此要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定时定量地施肥。
这样可以保证农作物充分吸收营养,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和质量。
总之,喷灌施肥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民应该积极学习和运用这些技术,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做出贡献。
- 1 -。
新疆滴灌春玉米高效施肥技术规程新疆滴灌春玉米高效施肥技术规程一、技术原则1、以施入适当的肥料,科学结合耕作管理,保证营养平衡,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促进春玉米株型、颜色健康布置等,达到早熟优质的目的。
2、根据田间土壤的肥力情况及施肥要求,做准确的硝酸盐和有机肥的混合施肥,为春玉米提供良好的营养状况。
3、注意施肥时期,把握施肥次数,适当提高肥料施用量,及时补缺营养元素,增加养分吸收,促进春玉米的生长发育。
二、春玉米营养平衡施肥1、滴灌前准备(1)查明春玉米的生理要求,把握施肥的适度,使土壤pH值保持在6.2~6.5之间,在有限的肥料基础上提高土壤肥力。
(2)根据土壤肥力检测报告、群众经验法及实际气候条件,评估土壤N、P、K释放情况,确定春玉米施肥组成,制定施肥方案。
2、滴灌施肥(1)滴灌制剂采用适宜性良好的有机复合肥料,分为七个级别,每个级别肥料组合算法如下:级别组成A(%)组成B(%)组成C(%)一25 2550二30 2545三35 2540四40 2535五45 2530六50 2525七50 3020(2)滴灌施肥前后,应充分综合采用施氮、施磷、施钾之外管理措施,促进植株根系发达,充分循环释放有机质肥料,使作物吸收利用更多养分,促进植株健康生长、提高总产量。
三、生长期促进技术1、适当弯枝破对,及时剪除枯塞芽、弱势枝叶及不受管理的被窒息根,保持植株疏枝整齐,使植株有良好的空气循环。
2、定期扦除过期老叶和残留青草,有利于节约营养,增加植株的叶面积,使光合作用受到最大的促进。
3、及时补施肥利用土壤养分,按干料比为4∶3∶2施入N、P、K相对应量,以补充营养元素,促进芽早期生长发育。
四、收割期管理1、适时收割、分层裁叶,以确保穗抽苞贴床,及时结穗,促进穗收乾,减少秋玉的损失及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产量。
3、及时除草、增施有机肥料,促进有机质吸收,让植株得到持久的营养支撑,提高产量和品质。
4、处理病虫害,及时采用“先防后治”的方式,利用天然院区环境和养分,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残留量。
灌溉施肥技术一(摘自互联网)灌溉施肥技术一(摘自互联网)一、概述农业在追求作物的最高产量、最佳品质和最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要保持可持续发展。
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要有一个最优且平衡的水分和养分的供应。
环境、土地和水资源的保护也是我们需考虑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常要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来供应养分。
灌溉施肥技术,一种将水肥供应通过灌溉结合起来的现代农业技术,不但可实现产量的最大化,同时它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也达到最小(Magen,1995;Shani等,1998;Sneh,1987)。
在半干旱和干旱气候条件下,有时甚至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最佳的供水状况取决于灌溉方式。
在大部分情况下,供水是通过明渠、漫灌和沟灌来实现的。
这些方法的水利用效率是相当低的,一般有1/2~1/3的带有营养元素的灌溉水不能被作物利用。
在加压灌溉系统中,水的利用率可达70%~95%,这种灌溉系统可以很好地控制水分和养分的供应并使水的损失最小化。
使用加压灌溉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最初的资金投入、维护费用和使用该系统所必需的专业知识。
滴灌可能是一种最有效的供水方法,它对根区进行局部供水。
局部供水导致根系生长受限制,因此需要频繁补充养分满足生长所需。
将养分加入灌溉水中则可满足这个需求。
表1列出了通过灌溉施肥系统营养元素的施用与吸收的数据(Hagin和Lowengart,1996)。
如文献报道的一样,无土栽培番茄在生长高峰期对养分的吸收量非常接近推荐施肥量。
(表:表1 番茄对养分的吸收量和推荐施肥量 )营养元素N P K Ca Mg吸收量(千克/公顷)85191904311推荐施肥量(千克/公顷)87351226114表1的数据表明施用推荐的施肥量对环境的污染很小。
例如,番茄对氮的吸收量非常接近其施用量,淋溶液所含养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磷的吸收量只是施用量的一半左右,但淋溶液中磷的含量并不高?因为磷的化合物被吸附在根系生长介质中。
从依靠重力作用的开放式灌溉到加压微灌系统转化的趋势在不少地方都可见到。
滴灌施肥技术全解(收藏版)滴灌施肥技术的原理滴灌就是滴水灌溉技术,它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由滴灌管道系统输送到毛管,然后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以水滴的方式均匀而缓慢地滴入土壤,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灌溉技术,它是一种局部灌水技术。
由于滴头流量小,水分缓慢渗入土壤,因而在滴灌条件下,除紧靠滴头下面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外,其它部位均处于非饱和状态,土壤水分主要借助毛管张力作用入渗和扩散,若灌水时间控制得好,基本没有下渗损失,而且滴灌时土壤表面湿润面积小,有效减少了蒸发损失,节水效果非常明显。
滴灌施肥技术是在灌水的同时可以把肥料均匀地带到作物根部,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管理。
其特点是灌水流量小,需要的工作压力较低,能够较精确地控制灌水量,把水和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实现局部灌溉。
丘陵山地可选用简单实用耐用、价格低廉的自重力滴灌施肥系统;在地形平坦地区则应用泵吸肥系统。
实践证明,这两种施肥方法不仅操作方便,且可以控制施肥速度和施肥浓度。
设施应用水泥砖结构,坚固耐用。
还可以将有机肥应用于滴灌施肥系统。
有机肥经过沤腐过滤后滴施,滴施完后保证15分钟以上的清水冲洗,滴头和过滤器无任何堵塞,滴头处也不会生长藻类青苔等植物,方便且省工。
可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的作物种类很多,如葡萄、桃、梨、苹果、板栗、柑橘、荔枝、龙眼、火龙果等水果,番茄、黄瓜、茄子等蔬菜,在花卉、苗圃等场合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另外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马铃薯及经济作物如烟草、芦笋等条均可使用滴灌系统。
滴灌施肥的优势与常规施肥方法相比,滴灌系统施肥有以下优势:①节省劳力在果树的生产过程中,水肥管理耗费大量的人工。
如华南地区某些香蕉产地的年施肥次数达18次之多。
每次施肥要挖穴或开浅沟,施肥后要灌水。
利用设施灌溉施肥后水肥同步管理,节省大量劳力。
现在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应用灌溉施肥技术可以显著节省生产成本。
水肥一体化详细全解(滴灌)1、什么是水肥一体化技术?狭义来讲,就是通过灌溉系统施肥,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
通常与灌溉同时进行的施肥,是在压力作用下,将肥料溶液注入灌溉输水管道而实现的。
溶有肥料的灌溉水,通过灌水器(喷头、微喷头和滴头等),将肥液喷洒到作物上或滴入根区。
广义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后施用,包含淋施、浇施、喷施、管道施用等。
2、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植物有两张“嘴巴”,根系是它的大嘴巴,叶片是小嘴巴。
大量的营养元素是通过根系吸收的。
叶面喷肥只能起补充作用。
我们施到土壤的肥料怎样才能到达植物的嘴边呢?通常有两个过程。
一个叫扩散过程。
肥料溶解后进入土壤溶液,靠近根表的养分被吸收,浓度降低,远离根表的土壤溶液浓度相对较高,结果产生扩散,养分向低浓度的根表移动,最后被吸收。
另一个过程叫质流。
植物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叶片气孔张开,进行蒸腾作用(这是植物的生理现象),导致水分损失。
根系必须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供叶片蒸腾耗水。
靠近根系的水分被吸收了,远处的水就会流向根表,溶解于水中的养分也跟着到达根表,从而被根系吸收。
因此,肥料一定要溶解才能被吸收,不溶解的肥料植物“吃不到”,是无效的。
在实践中就要求灌溉和施肥同时进行(或叫水肥一体化管理),这样施入土壤的肥料被充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3、常用的水肥一体化措施有哪些?水肥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就是把肥料先溶解。
然后通过多种方式施用。
如叶面喷施、挑担淋施和浇施、拖管淋施、喷灌施用、微喷灌施用(南方最普及水带喷施)、滴灌施用、树干注射施用等。
其中滴灌施用由于延长了施肥时间,效果最好,最节省肥料。
4、滴灌施肥有哪些优点?滴灌施肥是一种精确施肥法,只施在根部,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施肥相比,可节省肥料用量30~50%以上;大量节省施肥劳力,比传统施肥方法节省90%以上。
施肥速度快,千亩面积的施肥可以在1天内完成;灵活、方便、准确地控制施肥时间和数量;显著地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增强作物抵御不良天气的能力;可利用边际土壤种植作物,如沙地、高山陡坡地、轻度盐碱地等;有利于防止肥料淋溶至地下水而污染水体;有利于实现标准化栽培;由于水肥的协调作用,可以显著减少水的用量。
园林绿化中滴灌节水技术的运用及成效摘要: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灌溉与施肥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但在常规模式下,往往会出现水肥利用率低、植物生长效果不佳等情况。
近年来,具有高效、科学、节约资源等特点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始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得到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园林绿化;滴灌;节水技术;应用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法。
许多地方都在提倡采用新的灌水技术,以达到良好的灌水、维护的目的。
因而,在我国农业生产中,采用“水、肥”结合方式进行灌溉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滴灌施肥技术的基本理论城市园林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水源,而且还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
要达到良好的养护、管理、绿化效果,就必须持续改进花园的养护与养护技术,以达到更好的城市形象,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过去,在我国的园林建设中,一般都是使用传统的浇灌与施肥方式,也就是喷洒水机进行的粗放型浇水与人为的施肥方式,这种方式尽管能够给各类园林植被带来一些水与养分,但是却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水肥利用率较差,很可能会造成水资源与化肥的大量消耗,以及造成灌水不均衡等。
滴灌水肥集成技术是一种对水、肥进行综合调节,并能节水、精准施肥、提质增效的新型灌溉技术。
它可以对灌溉水量进行高准确度的调控,还可以以园林绿化植物的水生理特性为基础,推动自动灌溉与肥料施药的过程进行同步,这样不但可以极大地节省灌溉水、化肥、农药,还可以降低水资源的使用量,还可以极大地降低人力和能源消耗。
二、滴灌与肥料结合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优越性(一)节约劳力,增加生产传统的人工浇灌、肥料管理模式,存在着肥料用量偏多、用量偏少、浪费水资源、养护费用高等问题。
但是,与花园的维护需要相适应,可以在灌溉设备中,利用合适的管道和喷嘴设计,对花园中的植株进行定量、定时、均匀地灌溉,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植株对水的需要,还可以为植株的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根据园林植物的具体灌水与维护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水量与营养的调控,从而减少了水资源与营养物质的消耗。
水肥管理技术水肥管理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肥管理技术,并探讨其应用及优势。
1.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水肥管理技术,通过在植物根部滴定少量的水和肥料,使其饱和并避免水肥的浪费。
滴灌系统可以针对不同作物的需求进行调整,提供适量的水和肥料,同时将水和肥料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肥料的流失。
滴灌技术的优势在于提高了作物的利用效率。
相比于传统的灌溉方式,滴灌减少了水的消耗,提高了水的利用率,降低了农田地下水位的下降速度。
此外,滴灌系统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和需水量进行调节,确保植物的需水量得到满足,避免了作物因缺水或过度灌溉而受到的负面影响。
2.定量施肥技术定量施肥技术是一种精确计量和控制肥料投入量的方法。
通过分析土壤和作物的养分需求,准确测量和控制施肥量,可以实现科学、合理的施肥。
这种技术能够避免因施肥量过多或者过少造成的养分浪费或者养分不足,提高了养分利用率。
定量施肥技术的优势在于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精确计量和控制施肥量可以使养分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浪费。
同时,避免了过量施肥导致的养分流失到水体中,降低了水体和土壤的污染风险。
3.农田排水技术农田排水技术是一种利用排水系统来调节土壤水分含量和控制土壤湿度的技术。
通过在农田中设置排水沟或者排水管道,可以有效排除积水,保持土壤湿度适宜,避免过度湿润或干旱。
农田排水技术的优势在于保证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合适湿度。
农田排水系统可以根据土壤的排水性能和作物的生长需求,及时排除多余的水分,避免土壤积水对作物根系的危害。
此外,农田排水系统还可以调节土壤的湿度,使土壤保持适宜的水分含量,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
综上所述,水肥管理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合理运用滴灌技术、定量施肥技术和农田排水技术等,可以实现水肥的科学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详解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技术,结合了滴灌和施肥技术,旨在提高作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
本文将详细解释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原理和优势。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在作物根系周围点滴灌溉水和施肥液,使作物根系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和水分。
这种灌溉方式使用特殊的滴灌管,通过微孔或微孔带将水和肥料逐滴地释放到土壤中,将水分和养分直接送达作物根系的生长区域。
这种一体化的灌溉和施肥方式可以精确控制水和肥料的供应量,使土壤保持适当的湿度和养分含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的需求。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相比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方式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显著降低水和肥料的使用量,提高利用效率,并减少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风险。
其次,这种技术可以提供精确的水和肥料供应,使每株作物都能得到均衡的养分供应,从而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和更高的产量。
此外,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还可以减少害虫和病菌的传播,因为水和肥料只能直接到达作物根系附近,而不会浪费在其他区域。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灌溉和施肥方式。
它通过精确的供给水和肥料,提高了作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减少了用水和肥料的浪费,同时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为农民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解决方案。
工艺方法——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工艺简介膜下滴灌增产技术是先进灌水技术和施肥技术的集成,它既发挥了覆膜栽培提高地温、减少棵间蒸发的作用,又可实现玉米按需灌水、施肥,将水分、养分均匀持续地运送到根部附近的土壤,供根系吸收,提高水肥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效目的。
该技术内容主要包括铺设滴灌系统和滴灌条件下的玉米增产增效栽培技术。
一、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播种前整地起垄,宽窄行栽培,一般窄行为40-50厘米,宽行60-80厘米。
灭茬机灭茬或深松旋耕,耕翻深度要达到20-25厘米,做到上实下虚,无坷垃、土块,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及时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一般每亩投入优质农肥1000-2000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硫酸钾5-10千克或者用复合肥30-40千克做底肥施入。
采用大型联合整地机一次完成整地起垄作业,整地效果好。
二、铺设滴灌管道根据水源位置和地块形状的不同,主管道铺设方法主要有独立式和复合式两种:独立式主管道的铺设方法具有省工、省料、操作简便等优点,但不适合大面积作业;复合式主管道的铺设可进行大面积滴灌作业,要求水源与地块较近,田间有可供配备使用动力电源的固定场所。
支管的铺设形式有直接连接法和间接连接法两种。
直接连接法投入成本少但水压损失大,造成土壤湿润程度不均;间接连接法具有灵活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但增加了控制、连接件等部件,一次性投入成本加大。
支管间距离在50-70米的滴灌作业速度与质量最好。
三、科学选种、合理增密地膜覆盖滴灌栽培,可选耐密型、生育期比露地品种长7-10天、有效积温多150-200℃的品种。
播前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种子处理。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用种量要比普通种植方式多15%-20%。
四、精细播种当耕层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开犁播种。
用厚度0.01毫米的地膜,地膜宽度根据垄宽而定。
按播种方式可分为膜上播种和膜下播种两种。
1、膜上播种采用玉米膜下滴灌多功能精量播种机播种,将铺滴灌带、喷施除草剂、覆地膜、播种、掩土、镇压作业一次完成,其作业顺序是铺滴灌带→喷施除草剂→覆地膜→播种→掩土→镇压。
滴灌施肥技术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秋冬茬番茄滴灌施肥技术(图)
2009-09-25 07:08:00 来源: (北京)
滴灌施肥是指在有压水源条件下,利用施肥装置将配制好的肥液注入滴灌,通过滴头将肥液以较小流量均匀输送到作物根区的一种农业技术,具有节水省肥、节药省工、优质高效等优点。
一、滴灌施肥装置
日光温室番茄每垄铺设一至两条滴灌管,滴头朝上,滴头间距约30厘米。
首部安装压差式施肥罐或文丘里施肥器,后端安装网式过滤器。
二、滴灌施肥方案
滴灌施肥坚持少量多次原则。
定植后及时滴灌一次透水20-25方/亩,以利缓苗。
苗期和开花期不灌水或滴灌1-2次,每次灌水6-10方/亩,每次加肥3-5公斤/亩。
果实膨大期至采收期每隔5-10天滴灌一次,每次灌水6-12方/亩,每次加肥4-6公斤/亩;视番茄长势,可在某次滴灌时停止加肥一次。
拉秧前10-15天停止滴灌施肥。
三、滴灌施肥操作
1、肥料选择:滴灌肥要求常温下溶于水,与其它肥料混合不产生沉淀,对滴灌系统腐蚀性较小。
滴灌肥一般分自制肥和专用肥。
自制肥可用尿素、硝酸钾、硝酸铵、工业或食品级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钾、白色粉状氯化钾等。
建议使用有关部门推荐的滴灌专用肥。
要求养分含量要高,含有中微量元素;氮:磷: 钾比例前期约
1.2:0.7:1.1,中期约1.1:0.5: 1.4,后期约1:0.3:1.7。
2、施肥操作:先将肥料溶于水,充分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然后将过滤后的肥液倒入施肥罐(桶)。
一般在灌水20-30分钟后进行加肥。
压差式施肥法加肥时间一般40-60分钟,防止施肥不均或不足。
3、系统维护:每次施肥结束后继续滴灌20-30分钟,以冲洗管道。
系统运行一个生长季后,应打开过滤器下部的排污阀放污,清洗过滤网。
滴灌施肥3-5次后,要将滴灌管(带)末端打开进行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