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建筑学第二专业二期课表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4
请老师们看看如下课程设置安排二级注册建造师(建筑工程专业)继续教育长沙理工培训课程安排表必修课单元内容说明(含综合科目、建筑工程科目、湖南省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图集科目)单元1:建造师法律责任与职业道德包括“综合科目”中的第1章、第3章和“建筑工程科目”中的第4章:建造师继续教育概述;建造师法律责任;建造师职业道德;建造师诚信制度。
单元2:建设工程管理前沿理论与发展包括“综合科目”中的第2章:建设工程管理的内涵与发展;工程项目总控理论及应用;工程项目全寿命集成化管理;信息化与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工程管理。
单元3:工程项目管理前沿理论与实务包括“建筑工程科目”中的第1章和第3章: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新发展;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管理;工程项目承包模式;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与承包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单元4: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上)包括“建筑工程科目”第2章中的2.1、2.6、2.7、2.8:建筑技术发展趋势;建筑工程新材料;建筑施工新工艺;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
单元5: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下)包括“建筑工程科目”第2章中的2.2、2.3、2.4、2.5:深基础施工技术;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大跨空间建筑施工技术;减震控制建筑技术。
单元6:国内外工程建设法律制度包括“综合科目”中的第4章:国内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制度与政策;国际常用的施工合同文本及比较;国外相关的法律制度和工程承包的法律问题。
单元7:建筑工程新法律法规包括“建筑工程科目”第5章中的5.1、5.3:新近颁布的建筑工程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单元8:建筑工程新标准与规范包括“建筑工程科目”第5章中的5.2:新近颁布的建筑工程标准与规范。
湖南大学第二专业和双学位暂行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我校多学科的综合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培养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决定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第二专业和双学位工作。
为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专业和双学位是指学有余力的本科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学习并且成绩优良的同时,以辅修方式修读跨专业大类的第二专业课程,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可获得湖南大学第二专业证书。
当第二专业与第一专业对应学位不同时,在获得第二专业证书基础上,完成双学位论文(设计)并符合湖南大学双学位授予条件者,可申请湖南大学双学士学位证书。
二、教学方式和计划要求第三条教学方式(一)第二专业和双学位试行期间教学主要采取单独组班、集中授课的方式,由所属学院负责组织实施。
(二)修业年限2-3年。
基本学制为4年的学生,应在第3-8学期内完成第二专业和双学位学业,基本学制为5年的学生可在第5-10学期内完成。
第四条计划要求(一)第二专业和双学位的教学计划由该专业所在学院制定,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后交教务处审查备案。
(二)第二专业教学计划应包含相应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主要实践环节,其总学分要求按照《关于完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湖大教字[2009]53号)执行。
申请双学位的学生,在完成第二专业的基础上还必须完成该专业相应学分的毕业论文(设计)。
三、报名条件和申请程序第五条报名条件在校全日制本科二年级学生(基本学制为5年的学生可放宽至三年级)学有余力,主修专业课程成绩优良,前两个学期成绩全部及格,未受记过及以上处分者,均可申请参加第二专业和双学位学习。
第六条申请程序学生填写《湖南大学本科学生第二专业和双学位申请表》,交本人所在学院;学生所在学院对申请学生进行资格初审,经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后向第二专业和双学位所在学院推荐;第二专业和双学位所在学院对申请学生进行审核,经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学院盖章后交教务处审批备案。
湖南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表
〝*〞课程类别:⑴学位课程,⑵非学位课程
湖南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表
填表日期:2007年3月18日
〝*〞课程类别:⑴学位课程,⑵非学位课程
湖南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表
〝*〞课程类别:⑴学位课程,⑵非学位课程
湖南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表
〝*〞课程类别:⑴学位课程,⑵非学位课程
湖南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表
填表日期:2007年3月18日
〝*〞课程类别:⑴学位课程,⑵非学位课程
湖南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表
填表日期:2007年3月18日
〝*〞课程类别:⑴学位课程,⑵非学位课程。
湖南大学本科学生辅修第二专业管理办法第一条依据“湖南大学本科生学则”及本校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校各专业可互为第二专业(含辅修专业,下同)。
第二专业接收学生名额为该专业相应年级招生计划10%到20%(含接收第二专业、转专业的学生总和),具体比例分别如下:(一)理学(数学类、统计学类除外)、工学门类专业,接收比例不超过10%。
(二)理学中的数学类和统计学类以及其他门类专业,接收比例不超过20%。
(三)在名额范围内,属学院岗位任务,学院应无条件接收。
第三条确因报名人数较多,超过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比例且达到开班规模时,学校可开设“辅修第二专业暑期课程”。
“辅修第二专业暑期课程”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
第四条各专业学生申请辅修第二专业时间为二年级起至修业年限最后一年第一学期止(不包括延长修业年限),每个学生只能申请辅修一个第二专业,不得重复申请。
第五条学生按计划修读主修专业过程中,主修专业通识必修课与核心课程无补考,确实学有余力,可申请辅修第二专业。
报名参加辅修第二专业,按以下程序办理:(一)完成主修专业下一学期选课后,学生可在教务处网站上下载“湖南大学本科学生辅修第二专业申请表”,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选课,填好表后交学籍所在学院。
(二)学院应于教务处规定时间内,将统计结果报教务处注册科。
(三)注册科依本办法第三条核准后,将结果通知学院,由学院负责通知学生本人。
学生按规定缴纳费用后,即可选课。
(四)其他相关事项,按教务处当时发的通知为准。
第六条辅修第二专业应修课程即为设置辅修第二专业的学院在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全部核心课程。
第二专业应修课程与主修专业课程内容相同的,可免修;内容相近的课程,经第二专业所在的教学副院长(或系主任)同意,教务处审核,可免修。
第七条除修读“辅修第二专业暑期课程”外,学生修读的第二专业课程应与相应专业同步,且不得与主修专业课程存在冲突。
第八条学生修读完“辅修第二专业”规定课程与学分,成绩合格者,其历年成绩表及其他相关证明文件加注第二专业名称。
各年级二专业学生修读说明各级二专业不开班或部分课程不开班,课程修读则按下述要求进行,开班课程按原计划安排进行:土木工程2006级二专业学生修读说明◆修读学生专业:1、测控0501;2、给排水05023;工程管理0501;4、光信息0502;5、汉语言文学0501;6、建筑学0401;7、教技0402;8、药学0502;9、艺术设计0404;10、应用物理0502◆课程修读说明1、工程力学,8学分,128学时需学习理论力学,3学分,48学时。
材料力学,5学分,80学时。
结构力学(上),3学分,48学时。
所有专业学生必须修读。
2、土力学与地基基础,3学分,48学时需学习土质土力学,3.5学分,56学时。
所有专业学生必须修读。
3、建筑材料,2学分,32学时需学习土木工程材料,3学分,56学分。
工程管理05级学生可以免修。
4、画几与土木工程制图,4学分,64学时需学习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上),3学分,48学时,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下),1.5学分,24学时。
给排水工程05,建筑学04学生可以免修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上),3学分,48学时。
工程管理05级学生可以免修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上,下),4.5学分,72学时。
5、测量学,2学分,32学时需学习工程测量,2.5学分,48学时。
工程管理05级学生可以免修。
6、混凝土结构工程,5学分,80学时需学习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3.5学分,56学时。
混凝土结构设计,2.5学分,40学时。
所有专业学生必须修读。
7、钢结构工程,4学分,64学时需学习钢结构基本原理,2.5学分,40学时,钢结构设计,2学分,32学时。
所有专业学生必须修读。
8、土木工程施工,2学分,32学时需学习土木工程施工,3学分,48学时。
所有专业学生必须修读。
9、建设项目管理,2学分,32学时需学习工程项目策划与管理,2学分,32学时。
建筑学04,给排水工程05级学生可以免修。
10、房屋建筑学,2学分,32学时。
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目录专业公共必修课画法几何建筑制图阴影透视工程测量建筑力学(一)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建筑设计基础(一)建筑设计基础(二)建筑构成计算机绘图与表现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一)中外建筑史(中建史部分) 中外建筑史(外建史部分) 中外城市建设史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一)建筑设计(一)建筑设计(二)建筑设计(三)建筑设计(四)专业基础平台选修课城市设计概论建筑绘画技法专业外语阅读风景园林建筑建筑项目管理专业必修课建筑力学(二)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法规与业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五)建筑设计(六)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室内设计建筑设备专业选修课工业建筑设计建筑构造(二)智能建筑概论生态建筑概论水工建筑物景观设计建筑防灾古建筑保护建筑与城市摄影实践教学环节建筑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业务实习建筑设计课程周(一) 建筑设计课程周(二) 建筑设计课程周(三) 建筑设计课程周(四) 毕业实习(建筑)毕业设计(建筑)一年级专业课表素描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设计基础理建筑制图建筑学概论二年级专业课表建筑设计水彩及水粉建筑力学Ⅱ建筑构造Ⅱ建筑设计理论Ⅱ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美育与艺术欣赏三年级专业课表建筑设计Ⅱ建筑构造Ⅲ建筑设备 B建筑物理I公共建筑设计理论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中大跨建筑结构建筑电工创造学美学与艺术欣赏Ⅱ四年级专业课表建筑设计Ⅲ城市规划原理古典亭榭及小品设计环境绿化建筑物理Ⅱ外国建筑史Ⅱ居住建筑设计原理专业外语建筑画环境生态学建筑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课程目录1. 建筑史论2. 近现代建筑引论3. 建筑评析4.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一)5.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二)(A、B)6. 城市设计导论7. 现代建筑构造技术8. 建筑声环境与减噪设计9. 建筑光环境与色彩设计10. 建筑热环境11. 建筑设计方法论12. 现代建筑表现技法13. 环境心理学14. 城市规划及理论15. 环境绿化设计16. 当代居住建筑17. 园林景观设计18. 室内设计及理论19. 家具灯具及装饰设计20. 生态城市与建筑21. 中国建筑史专题22. 外国建筑史专题23. 城市史专题24. 园林史专题25. 中国传统建造技术(清、宋)26. 计算机辅助设计(编程)27. 建筑结构体系及选型28. 生态建筑技术29. 历史性城市与建筑保护理论30. 文物建筑修缮技术31. 中国传统聚落环境与民居32. 建筑物理实验方法33. 智能建筑系统概论34. 建筑防灾技术35. 建筑节能技术36. 文化人类学。
建筑学2008级本科第二专业二期课表
2011年考研备战时间表
2010年02月08日14:09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考研
阶段
时间内容
准备阶段2010年1月-2月
1.搜集考研资料,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讲座。
2.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
3.可参加寒假基础班系统学习数学、英语等科目。
2010年2月-3月
听最新的考研讲座,购买考研真题,评估自己实力,可参加春季辅
导班,制定学习计划。
复习初期阶段2010年4月-5月
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
不要急
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2010年6月-7月
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
复习。
强化提高阶段2010年7月-8月
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
重点复习政治、巩固英
语和数学,可参加暑期班,做到三门公共课同步提高。
2010年9月
1.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辅导用书,联
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
2.强化公共课的复习效果,不断完善复习总体结构。
2010年10月
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
查缺补漏。
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
2010年10月--11月
1.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开始,谨慎填报,牢记报名信息。
2.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确认开始,考生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
缴费并照相。
冲刺阶段2010年11月下旬--
12月
第三轮复习:进行全面冲刺复习,可参加政治、英语、数学、专业
课冲刺班进行查缺补漏。
进行模拟实战训练,最后梳理考点。
初试
阶段
2011年1月调整心态,准备考试。
熟悉考试环境。
复试调剂阶段2011年2月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
2011年3月--4月
关注复试分数线,关注所报院校及专业的最新动态,准备复试。
如果达到复试分数线,却没有被通知复试,可联系相关专业院校准
备调剂。
2011年4月--5月
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关注复试成绩。
录取报到阶段2011年6月-7月关注录取通知书2011年9月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