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分选工艺流程简图I
- 格式:pdf
- 大小:320.69 KB
- 文档页数:1
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简介随着煤炭消耗的不断增加,产生的尾煤灰也随之增加。
尾煤灰中的粉煤灰(FA)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可以用作水泥制造、混凝土添加剂等。
然而,粉煤灰中的颗粒大小和物理性质存在较大的差异,直接使用会导致水泥的性能下降。
因此,电厂需要一套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来将粉煤灰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级,以便更好地利用。
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主要由粉煤灰输送系统、分级设备和控制系统组成。
粉煤灰输送系统是将产生的粉煤灰从电厂锅炉中输送到分级设备的重要环节。
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粉煤灰的颗粒大小和密度不同,需要采用合适的输送方法,以确保灰分的均匀输送。
传统的方法是采用螺旋输送机,但其输送量有限,容易发生堵塞。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气力输送,即利用气体的能量将粉煤灰从锅炉中输送到分级设备。
气力输送具有输送量大、输送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已经成为电厂粉煤灰输送的主要方法。
分级设备是将粉煤灰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级的核心部件。
常用的分级设备有筛分机和旋风分离器。
筛分机主要通过筛分网将粉煤灰分为不同的粒级,常用的筛分机有直线振动筛、圆振动筛等。
旋风分离器则利用气流的旋转力将粉煤灰分为不同的粒级,常用的旋风分离器有单级旋风分离器和多级旋风分离器。
分级设备的选型需要根据粉煤灰的颗粒大小、湿度和产量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控制系统是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的智能化管理部分。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分级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监测。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参数,自动调节分级设备的振动频率、输送速度等,以确保粉煤灰的准确分级。
同时,控制系统还可以监测分级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故障,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和保养。
总结而言,电厂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是将粉煤灰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级的重要设备。
通过合理的输送、分级和控制,可以提高粉煤灰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粉煤灰分级分选系统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为粉煤灰的利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火电厂粉煤灰湿法分选漂珠和磁珠工艺火电厂粉煤灰湿法分选漂珠和磁珠工艺摘要:某火电厂身处粉煤灰滞销区,粉煤灰的处理不仅增加了经营成本,而且增加了灰场的安全风险。
根据粉煤灰的特点,该火电厂对粉煤灰的成分进行了化验分析,并自主设计了湿法分选漂珠和磁珠的系统,丰富了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品,打开了销售局面,扩大了销售半径,有效地解决了粉煤灰滞销的瓶颈。
关键词:粉煤灰;漂珠;磁珠;分选1 概述某火电厂一期工程为2×350MW机组,随着国内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提升,将原有的水利除灰系统更改为干除灰系统,同时增加了分选系统,将粉煤灰分选为一级灰和三级灰。
后期该电厂又上马了二期工程2×660MW机组,除灰系统直接为干除灰系统,也一并建造了分选系统。
由于该周边电厂较多,粉煤灰的销售很快就陷入了滞销。
为了保证机组安全生产,该电厂只得将干灰加湿后,用汽车运至灰场填埋,不仅增加了经营成本,而且灰场库容日渐减少,安全风险日渐增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该电厂从粉煤灰的深度综合利用出发,另辟蹊径,通过该电厂粉煤灰成分比例的研究,在原有分选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漂珠和磁珠的分选系统,有效解决了一难题。
2 漂珠、磁珠的性能、用途及市场情况漂珠是一种能浮于水面的粉煤灰空心球,呈灰白色,壁薄中空,重量很轻,容重为720kg/m3,418.8kg/m3,粒径约0.1毫米,表面封闭而光滑,热导率小,耐火度≥1610℃,是优良的保温耐火材料,广泛用于轻质浇注料的生产和石油钻井方面。
漂珠的化学成份以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为主,具有颗粒细、中空、质轻、高强、耐磨、耐高温、保温绝缘、绝缘阻燃等多种功能,现已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原料之一。
磁珠,即铁粉,粉煤灰中铁含量因燃煤的产地不同约在2.5%-7.0%之间,有的甚至高达15%,从粉煤灰提取的铁粉可做炼铁原料和生产水泥的骨料。
3 粉煤灰漂珠分选的原理和方法对粉煤灰性质的研究表明,粉煤灰各珠体之间、珠体与非珠体之间均是单体结构,并是游离固相形式,而且它们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又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可以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式将煤粉灰里相应的成分进行分选。
粉煤灰分选1、背景燃煤电厂每年排出大量的损害环境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
粉煤灰开发利用是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一个主要方面,开发利用好粉煤灰,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能够变废为宝,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增长点。
我国粉煤灰年排放量超过1亿t,占地面积约2.6万公顷,而且随着火电建设的高速发展,粉煤灰排放量将逐年增加。
目前我国粉煤灰仅有 30%左右得到综合利用,其余的都存入储灰场,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1]。
根据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利用量和技术水平,国内外的利用项目一般分为三类:(1)高容量/低技术利用,包括粉煤灰回填、筑堤、填方、灌桨、路面填层、改良土壤等;(2)中容量/中级技术利用,主要指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利用,包括水泥代用品。
混凝土掺和料、砌块砖及墙板,此外还作塑料、橡胶填充剂,沥青混合料填充料等;(3)低容量/高级技术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包括金属和矿物的分选[2],高附加值产品的分选,如玻璃微珠等。
对粉煤灰进行分离操作,以得到粒径、密度或形状等某一特征参数粒子较为富集的产品是获取高附加值产品的重要途径,例如通过分离得到的密度轻于水的漂珠可用于多种应用场合(如用于制备智能自修复材料系统等),其市场价值远高于分离前的原始粉煤灰。
现有电厂除灰系统有水力除灰和干除灰两类,前者耗水量高,易造成灰水污染,不利于粉煤灰综合利用,将逐渐为后者所取代,因此相应的粉煤灰分离也将主要依赖于干法分离。
干法分离主要有筛分法、风选法、电选法、磁选法等。
筛分法在大批量处理粉煤灰时常出现筛网堵塞等问题,工作可靠性不高。
风选法采用运动气流作为工作介质进行粉煤灰分离,是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有许多具体的装置结构型式。
电选法和磁选法只适用于特定的条件,其能耗也较高。
总的来看,现有的干法分离技术尚不能满足粉煤灰大批量分离操作的需要。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粉煤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提高粉煤灰分离技术对于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选煤厂工艺流程的表示方法通常用工艺流程图和设备流程图来概括地表示选煤厂所采用的工艺过程。
两者的不同在于工艺流程图主要着重表达每一作业过程和它们之间的衔接顺序,以及各作业产物的数量和质量关系,而设备流程图,是将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设备在工艺系统中按先后次序连接起来,以表示完整的工艺过程。
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一般由选前准备、选别、产品的分级脱水和煤泥水处理等作业组成。
对于重介选煤流程还应包括介质的回收、净化作业。
每一作业要标明入料和产品的数量及质量。
通常包括产率、产量、灰分、水量、液固比等项;重介流程还应标注悬浮液体积、悬浮液中的固体量、悬浮液中的磁性物数量、悬浮液中的非磁性物数量和悬浮液密度等。
无论每一个作业还是整个工艺系统,进入的和排出的固体物数量、质量和水量均应该是平衡的。
同时在工艺流程图上还应列出选后产品平衡表,表示出选后产品的种类以及它们的数量和质量。
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多种多样,我国广泛采用一粗一细双横线来表示系统中的不同作业,在每组横线上方用汉字标注作业名称,用带箭头的实线连接各作业,构成一个完整的工艺系统。
每一作业的入料和产品的数量、质量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在连接线旁边。
作业中的循环水线用双点划线表示,补充水用单点划线表示。
这种画法绘图简单、图面简明、线条少,在我国选矿选煤行业应用较普遍。
设备流程图设备流程图是通过选煤厂所采用的主要工艺设备(或设施)来表示工艺过程,这些设备(或设施)以标准的图示符号来表示,并用规定的流程线来连接它们,表明其相互关系。
图示符号只要求图形标准化,对其尺寸并不要求标准化。
每一设备应在其旁边用引出线标注其位置号(设备编号),有的设备流程图,尤其是小型厂或局部系统还在其一端列出设备顺序表,标注出设备编号、名称、主要技术规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