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统计调查
- 格式:ppt
- 大小:437.00 KB
- 文档页数:62
附录: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题1、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3、调查;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4、总体单位(个体);总体5、性质相同;总体6、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提供信息7、数量;品质二、单项选择题1、A2、C3、C4、B5、A6、B7、A8、B9、C 10、A三、简答题1、所谓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现象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动规律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是对总体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
统计通常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其中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
2、统计是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如果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和指标没有差异(变异),其具体表现都一样,那么只要调查一个便可知全体,这样就用不着统计了。
只有变异才能统计,变异是统计的前提。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具有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区别:⑴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⑵标志中的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⑶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以直接取得;而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
⑷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有时间、地点、范围。
联系:⑴一般来说,指标的数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而来的;⑵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
第二章一、项选择题1.B2.B3.D4.A5.B6.C7.B8.C二、判断题1.(×)2.(×)3.(×)4.(×)5.(√)6.(√)7.(×)8.(×)三、简答题1.相同点:三种调查都是一时性的非全面调查,都是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统计学原理-题库1、标志答案:标志:也叫单位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其中,品质标志是以事物属性上的差别来表示。
数量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2、统计调查答案: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统计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3、统计设计答案:统计设计: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对统计工作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通盘考虑和安排4、分配数列答案:分配数列:是能够表明总体单位变异的界限及总体单位在这些界限之间分布状况的统计数列。
5、总量指标答案:总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指标。
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数。
6、要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 50个学生B、每一个学生C、 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答案: B7、统计调查表的形式可以分为()A、单一表和复合表B、简单表和复合表C、简单表和分组表D、单一表和一览表答案: D8、在某市工业设备普查中,每个工业企业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总体答案: B9、按离散变量分组形成的变量数列( )A、只能是单向式变量数列B、既可以是单向式数列,也可以是组距式数列C、只能是组距数列D、既不是单项式,也不是组距式答案: B10、某班全部学生中,男生占36%,女生占64%,这两种指标属于()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答案: A11、某单位4月份员工的出勤率是98%,这个指标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答案: A12、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其条件是()A、各组标志值相等B、各组权数相等C、各组标志值不相等D、各组权数不相等答案: B13、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A、实际误差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C、可能误差程度D、平均误差程度答案: D14、为了了解某企业员工家庭收入情况,按该企业员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与()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答案: B15、在计算相关系数前,必须对两个变量做()A、定量分析B、定性分析C、可比性分析D、回归分析答案: B16、简述统计的三种含义之间的关系。
一、调查统计概念1. 调查统计的定义调查统计是指对群体中某一或某些特征进行系统观察、分析和研究,以获取有关群体现象的客观事实和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
2. 调查统计的应用领域调查统计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经济、教育、医疗、社会学、市场营销等领域。
通过调查统计可以获取到对应领域的数据,从而帮助决策和规划。
3. 调查统计的原理调查统计的原理是通过样本调查来推断总体情况,利用概率统计原理进行推断,从而获得总体的相关讯息。
4. 调查统计的特点调查统计的特点包括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可比性等。
同时还需要具有严谨的方法、明确的目的和具备一定的可信度。
二、调查统计的方法1. 计算方法调查统计的计算方法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
2. 采样方法调查统计的采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等。
3. 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设计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包括问题的明确性、相互独立性、避免主观感受等。
4. 数据分析方法调查统计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模型分析等。
5. 调查统计的报告撰写调查统计的报告撰写需要遵循客观、准确、逻辑严谨的原则,同时需要使用规范的统计图表和数据陈述方式。
1. 经济领域在经济领域中,调查统计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产品销售情况、消费者行为等,从而指导企业的生产、营销策略。
2.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调查统计可帮助学校和政府了解教育资源分布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教育政策效果等。
3.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中,调查统计可帮助医院和政府了解疾病分布、医疗资源分配情况、医疗服务满意度等。
4. 社会学领域在社会学领域中,调查统计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社会群体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
5. 市场营销在市场营销中,调查统计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情况、消费者偏好等,从而指导营销策略。
四、调查统计的局限性1. 误差调查统计中可能存在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等,从而影响到统计结果的真实性。
统计学原理(调查报告分析)统计学原理是一门对数据进行分析、推断和预测的学科,旨在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了解一定群体或现象的规律性。
对于调查报告的分析来说,统计学原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分析。
第一步,确定研究问题和假设。
在进行调查报告分析之前,需要明确研究问题和假设,即要回答什么问题,以及对于这些问题是否存在研究假设。
研究问题和假设的明确可以帮助确定研究的重点和分析方法。
第二步,设计样本和收集数据。
样本设计和数据收集是调查报告分析的关键步骤,样本大小的选择和数据收集方法的正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因此,在设计和收集数据时需要尽量避免抽样偏差和信息遗漏。
第三步,数据整理和描述。
在进行调查报告分析时,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把数据转化为数学形式,并计算出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统计学指标,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分布特征。
第四步,推断分析和假设检验。
推断分析和假设检验是调查报告分析的核心步骤,通过这一步骤可以对研究问题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或修正。
推断分析可以在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推断总体数据的特征和规律,而假设检验可以判断样本数据与总体数据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第五步,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步骤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结论是对研究问题答案的描述和总结,而建议则是对这些结论的实际应用建议。
结论和建议需要基于实际数据和分析结果,且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调查报告分析时,需要注意不同统计指标的应用场景和特征,尤其是需要注意避免统计学虚假阳性和统计学虚假阴性的出现。
如果对于统计学分析存在不确定性,可以考虑增加样本大小、更换方法或者增加观察时间等方式进行分析,以便得到更准确可靠的结果。
【课题】统计调查(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获取统计数据的不同渠道及统计调查的分类;2.掌握统计调查方式及不同调查方式各自的特点。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调查目的和客观现象特点,确定选择合适的统计调查方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统计调查方式及不同调查方式各自的概念、特点及适用条件。
教学难点:统计调查方式方法的确定选择。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统计是从数据上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那么,要想通过数据去认识世界,应该从何入手呢?那就要有目的地去收集、采集数据。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统计调查”了。
第二环节新授课一、统计调查概述(一)统计数据的来源1.原始资料,来自直接的调查和科学实验——直接来源,如直接登记。
2.次级材料,来自别人的调查和实验——间接来源(即二手资料),如上网查询。
(二)统计调查的概念与任务(三)统计调查分类分类图讲解,按调查对象全面调查(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是否全部包括非全面调查(如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统计调查按是否经常进行经常性调查(如定期统计报表)一次性调查(如人口普查)统计报表按调查的组织形式专门调查(包括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二、统计调查方式(一)专门调查1.普查(1)普查的概念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主要用来收集某些不能够或不适宜用定期统计报表来收集的统计资料,以摸清重要的国情、国力,一般用来调查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总量。
(2)特点统一的标准时点。
如我国前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都是7月1日零时,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定为11月1日零时。
统一的调查项目。
统一的普查周期。
如每逢“0”年进行人口普查,每逢“5”年进行工业普查。
每逢“3”年进行第三产业普查,每逢“7”年进行农业普查等。
2.重点调查(1)重点调查的概念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选取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了解和掌握调查总体基本情况的一种非全面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