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结缔组织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三章结缔组织[学习重点]本章主要介绍结缔组织的起源、组成特点以及分类;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 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重点掌握疏松结缔组织内细胞、纤维、基质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
了解致密结缔 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学习本章要结合细胞学知识,复习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理解结缔组织细 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主要内容](一)概述:1、结缔组织的组成:细胞+大量细胞外基质厂固有结缔组织(胶体状基质)2刀类V 软骨与骨(固体状基质)-血液(液体状基质)3、 起源:胚胎中胚层间充质间充质可充质细胞:星状多突,核大,核仁明显。
分化程度低,能分化为多种结[ 缔组织细胞。
F 质:蛋白多糖4、 功能: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
(二)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 (Loose connective tissue )的结构特点:①细胞少,基质多,纤维少,排列稀疏;②细胞排列无极性;③间质中有丰富 的血管和神经。
1、纤维:包括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三种纤维的形态和功能比较名称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Collage nous fiberElastic fiberReticular fiber新鲜色泽 白色 黄色 无色数量多 少少,基膜的网板内多HE 染色 浅红色浅红色、折光性强不易染色1纤维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银染:棕黑色)光镜特点纤维粗细不等,互相交织成网、由胶原原纤维组成纤维较细、有分支、稀疏交织成网纤维较强、分支交织成网超微结构胶原原纤维有无横纹,也有的周期性横纹,周期性横纹弹性蛋白,表面包有酸性糖蛋白微原纤维主要成份I、川型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川型胶原蛋白性能韧性大、煮沸成胶弹性大一定韧性2、基质:无定形的均质状胶态物质L透明质酸(主要成分):长链大分子L 硫酸软骨素等纤维粘连蛋白'I组织液(从血管渗出的液体)分子筛:蛋白多糖复合物形成有许多微孔隙的筛状的立体结构。
长沙医学院教案
组织学与胚胎学授课提纲
第三章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概述:
1.特点:
细胞少、排列松散、细胞间质多细胞间质包括无定形基质、丝状的纤维无极性(无基底面和游离面之分)
2.来源:
胚胎时期的间充质(mesenchyme)
作用:支持、连接、充填、营养、保护、修复、防御等功能
3.分类:
固有CT、软骨与骨、血液
一、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onnective tissue
1.特点:
除具备结缔组织的共同特点外,还有如下特点:细胞种类多、纤维数量少、排列稀
疏,分布广泛、功能多样,血管丰富。
2.组成:细胞cell和细胞间质。
纤维fiber: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网状纤维;基质ground substance:蛋白多糖、糖蛋白、组织液
(一)细胞
1.成纤维细胞 fibroblast:
LM: 细胞大、较扁平、多突、核大而扁、色浅、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弱嗜碱性
EM: 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2.功能:合成三种纤维和基质。
在合成胶原纤维时需维生素C功能变化:静止时转变为纤维细胞(fibrocyte)。
⒉巨噬细胞 macrophage:
是血液单核细胞进入结缔组织后形成
LM: 形态多样、常有伪足、核较小、色深、胞质丰富、嗜酸性、可含异物和空泡
EM: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泡等
功能:
⑴吞噬作用:具有特异性吞噬:通过识别因子的介导、非特异性吞噬不需识别因子的介导。
⑵抗原提呈作用(免疫应答):将抗原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
⒊浆细胞(plasma cell)
由B淋巴细胞分化而成。
LM: 胞体圆形、卵圆形、核圆、多偏位,染色质粗块状、钟面状分布、胞质丰富、嗜碱性,核旁有浅染区
EM: 大量平行排列的RER ,集中的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
⒋肥大细胞(mast cell)多成群分布于小血管的附近
LM:胞体:大,圆或卵圆胞核:小而圆胞质:粗大的嗜碱性分泌颗粒
EM:胞质内粗内、内网器,充满粗大的嗜碱性分泌颗粒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有组胺与肝素:抗凝血基质内含:白三烯
功能:与过敏反应有关,参与免疫应答肥大细胞脱颗粒(图)
⒌脂肪细胞(fat cell)
LM: 胞体:大、圆形或多边形胞核:扁圆、居周边胞质:有脂滴
功能:合成和贮存脂肪,参与脂类代谢
⒍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undifferentiated mesenchymal cell)
LM: 细胞小、多为梭形核小、色浅胞质不发达
功能: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为多种细胞
(二)纤维(fiber)
1.胶原纤维(collagenous fiber)量多,白色,有光泽。
韧性大,抗拉力强
LM:嗜酸性,粗细不等,波浪状行走,分支交织成网
EM:由胶原原纤维构成,有64nm的周期性横纹
成分: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功能:韧性大,抗拉力
2.弹性纤维(elastic fiber)
较少,黄色,又名黄纤维。
弹性大,抗拉力小
LM:嗜酸性,折光性较强。
细而均匀,直行,交织成网,断端常卷曲
EM:低密度核心的弹性蛋白(elastin),高密度外周的微原纤维(microfibril)
3.网状纤维(reticular fiber)
LM:嗜银性,细直,有分支,连接成网
EM:有64nm的周期性横纹,由Ⅲ型胶原蛋白构成性能:支架作用
(三)基质(ground substance)
内含可溶性部分:蛋白多糖(proteoglycans)又称粘多糖,多糖为主,化学性质为氨基己糖,即:糖胺多糖(glycosaminoglycans, GAG)
GAG包括: *硫酸化GAG :A.硫酸软骨素 B.硫酸角质素 C.硫酸皮肤素 D.硫酸肝素;非硫酸化GAG:E.透明质酸(长链分子)。
二、。
密结缔组织 dense connective tissue
1型: 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特点:除CT的共同特点外,还包括:细胞种类单一、主要为成纤维细胞纤维粗大、排列致密。
支持和连接为主要功能。
粗大的纤维顺受力方向平行排列成束,纤维束之间主要有腱细胞,见于肌腱和腱膜,(腱细胞立体横断面图)。
2型: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A、粗大的纤维纵横交织,见于真皮、硬脑膜、巩膜等。
B、弹性组织,主要见于项韧带和黄韧带(束状)、大中动脉(膜状),以弹性纤维为主构成。
三、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
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
类型:
1.黄色脂肪组织:细胞内有一个大脂滴
作用:贮能、维持体温、缓冲、保护、填充
2.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内有多个小脂滴,核居中,线粒体丰富。
组织中毛细血管丰富,成人极少,新生儿多。
作用:主要是维持体温(寒冷刺激下分解氧化释放大量热能)。
四、网状组织(reticular tissue)
构成: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
网状细胞:星形,有突起、连接成网。
核大、色浅,胞质弱嗜碱性、RER丰富。
产生网状纤维和基质。
功能:参与造血和构成和淋巴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