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太空移民不是梦
- 格式:pdf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9
《太空移民不是梦》学习要点学习目标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感情3.理解和掌握说明文的结构特点作者介绍卞毓麟,天文学家,科普作家,教授。
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在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工作至今。
是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天体物理学报》常务副主编。
从70年代开始,他一直活跃在科普第一线上,其科普著译已达300余万字。
曾先后获得中国科普作协、中国天文学会、北京市、北京天文学会等多方表彰,1996年在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上被选为“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
他的治学和写作座右铭:分秒必争,丝毫不苟;博览精思,厚积薄发。
1976年卞毓麟从事天文研究工作的第十一个年头,也是从这一年起,卞毓麟开始了他的科普创作。
1977年,《科学实验》连载了卞毓麟的科普长文《星星离我们多远》此文新意迭出,因此一经刊出便受到读者的科普界的好评。
他在此基础上扩充改写的同名读物于1980年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并于1987年荣获中国科协、新闻出版署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同获此奖的另一篇千字短文《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于1987年被译成世界语,1988年起被收入全国统编初中《语文》课本,1989年被评为《北京晚报》“科学长廊”专刊十年优秀作品一等奖。
有关资料太空移民宇宙深邃,太空缥缈,令人神往。
古往今来,“上九天揽月”、移居“天上人间”,都是神话故事抑或科学幻想的永恒主题。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人类迈入太空时代。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漫步月球。
当前,人口增长、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我们的蓝色家园日益不堪重负。
科学家设想,为了摆脱危机,人类可以乘坐巨大的太空“诺亚方舟”离开地球,到宇宙空间去找寻出路。
21世纪中后叶,人类将在地球-月球-火星轨道附近,陆续兴建一批“太空港”,作为太空运输的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