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十三:河流之河流开发
- 格式:docx
- 大小:27.40 KB
- 文档页数:5
思维导图:河流的发育【思维导图】[考点精析]1.河谷的形成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
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2.冲积平原的形成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山前冲积平原山前地下河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各个洪积扇或冲积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土壤深厚肥沃,既不旱也不涝,是高产田所在地扇连接形成洪积或冲积平原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地形平坦宽广土壤肥沃,易旱易涝,粮食产量不稳定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河流到达海岸入海口时,流速极缓,河流挟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形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土壤肥沃,易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
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典题精研】下图为河流不同河段河床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河段河流地貌常表现为“V”型峡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落差大,河流侵蚀作用强B.河流流量小,侵蚀能力差C.该河段一般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D.该河段降雨集中,地表径流带来泥沙堆积所致2.关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分布,表述正确的是()A.河流中下游一定会形成冲积平原B.在BC河段越靠近上游堆积物颗粒越小C.在BC河段,容易形成曲流D.冲积扇形成在支干流交汇处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地貌模拟实验设备示意图,实验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在斜坡上铺一层较厚的土壤(颗粒粗细不一),打开水管,使水流呈线状,待乙处出现明显堆积体后,关闭水管。
祖国的命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适用年级初中八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4课时,每周2课时;课外共用2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部分,贯穿这部分内容的主线仍然是人类与河流、湖泊的密切关系。
我们知道,河流与湖泊不仅可以给人类提供水能、航运和灌溉之便,以及丰富的水产资源,还给我们带来了用水之利。
教材在介绍了我国内、外流区的分布和主要内外流河的前提下,首先重点从流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多少、有无结冰期等方面阐明了我国外流河的共性特征与地区差异性特点,并对其成因作了分析,从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来看,主导因素是降水,气温与植被。
关于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可以从水源补给入手,再进一步分析其流量小。
属季节性河流的特征。
最后,教材以长江、黄河为线索,侧重阐述人地关系。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明确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能够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能力。
2.通过对河流治理和开发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能够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中国的河流2、长江的开发3、黄河的治理专题划分(说明:除了说明主题单元将划分成几个专题以及每个专题所用的课时外,还应说明哪一个专题或专题中的哪一个活动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
)专题一:中国的河流(1 课时)专题二:长江(1 课时)专题三:黄河(2 课时).......专题一中国的河流所需课时(1课时)专题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明确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河流开发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丰歉
需求量
生活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
农业
养殖业发达,用水量大
耕地面积大,需水量大
工业重工业发达,需水量大
水资源量
降(融)水量
留存量
蒸发量
储存条件:喀斯特地貌,易下渗;岛屿面积小,地势低,陆地水储存条件差措施
开源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海水淡化
节流
废水(污水)回收利用
农业
限制高耗水农业
发展滴灌、喷灌技术
工业
限制高耗水工业
提高水资源利用度
生活节约用水
水能开发
自然条件
水量大
落差大
峡谷地形
社会经济
需求
资金
技术
基础设施
河流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通航里程
河流流程
河道宽窄深浅
通航时间
水量大小及其变化
结冰情况
通航能力
河道深浅
水量多少
航行安全
水流急缓
暗礁、浅滩
天气状况:风、雾
航运需求
腹地大小
腹地经济发展情况
腹地特产丰富程度。
关于水的神话故事思维导图在古老的神话中,水常常具有神奇的力量和各种象征意义。
涌动的河流、浩渺的海洋、清澈的泉水,都是人们对水的膜拜和敬畏的表现。
让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探索水在神话中的不同形象和意义。
水的创造之源在很多神话中,水是创世之初的元素。
旧约圣经中,上帝用水创造了天地万物。
在中国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时,天在上、地在下、两者之间的是水。
这些神话故事表达了水作为宇宙的元素,无形中律动着世间万物并且孕育生命的力量。
大洪水的启示大洪水是许多文化中共同的神话题材。
《挪亚方舟》的故事,讲述了上帝派遣大洪水来清除地上的邪恶,并让清白的家族幸存下来。
这个故事传达了水的双重性:既是灭绝万物的毁灭之力,也是净化、重生与希望之源。
水的守护者不同文化中都有守护水域的神明。
在古埃及,尼罗河被视为神圣的生命之河。
人们崇拜的阿纳格p神,化身为河流女神,守护着尼罗河的涨落。
在日本神话中,河神或者海神被认为是保护人类的存在,他们具有强大的背后力量,可以控制风暴、海潮和水的流动。
水的分娩之力许多神话都强调了水作为生命之源的重要性。
在希腊神话中,卡曼刻雷斯(Kamainokéres)是大地之母盖亚(Gaia)从她自身的子宫中分娩出来的水之女神。
卡曼刻雷斯代表了生命、繁荣和滋养。
这个神话形象传达了水作为生命产生和滋养的力量。
水的治愈与净化水在神话中也被认为具有治愈和净化的力量。
希腊神话中的瑙锡斯(Náxos)是一位女神,她可以通过水的力量给予人们治愈和净化。
在印度神话中,圣河恒河被认为是圣洁之水,可以洗去所有罪恶。
这些神话反映了人们对水的信仰和对它具有净化和疗愈能力的崇拜。
水的危险与诱惑尽管水被赋予了许多正面的意义,但也有许多神话警示人们水的危险和诱惑。
在希腊神话中,海妖克律托(Charybdis)是一只可以吞噬整个海洋的巨大漩涡,人们被她吸进去就再也无法逃脱。
这个形象提醒人们,水虽然神圣又迷人,但也能带来死亡和埋葬。
高中地理:河流之河流开发思维导图1、流域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的分析(1)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一般要考虑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客观分析。
(2)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得出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从而制定出其开发方向。
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应以河流的利用和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要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与治理。
具体内容一般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旅游、土地利用、提高水质等。
(3)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时,首先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确定制约流域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根据制约因素探索综合治理的对策。
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见下表:综上分析,流域综合开发应以问题治理为中心,以优势开发为重点,两者兼顾,实现全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发展。
2、水熊开发的典型案例(1)简述区域(以武夷山地区为例)发展小水电建设的有利条件及环境效益。
有利条件:①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2分)②低山丘陵地形,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2分)③工农业生产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分)环境效益:①水电为清洁能源,发展水电可以减少大气污染;(2分)②解决农村能源不足,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于保持水土;(2分)③有利于防止或减轻洪涝灾害。
(2分)(2)简要分析珠江流域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以及水能开发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有利条件:①流量大,落差大,峡谷多,水能资源丰富。
②离经济发达的广东省距离较近。
影响:珠江流域的水能主要分布在西江中上游,水能的开发:①能有效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可以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③水能开发的大量投资,将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拉动相关产业④能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019届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十三:河流
之河流开发
1.[2019·浙江文综,37(1),10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下图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
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0分)
2.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指出黄河下游航运能力较差的原因。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正着手在长江上游建造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大型水电站,总发电量将是三峡电站的两倍。
读西南水电站群落示意图,回答(1)~(4)题。
(1).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大型水电站地处攀枝花~六盘水一线的核心地带,试分析该地区资源构成的特征。
(2).金沙江河段连续修建4座大型水电站,这种开发方式被称为河流的梯级开发。
试分析这种开发方式的好处。
(3).简述我国开发金沙江水能资源的重要意义。
(4).从环保角度考虑,有人主张河流上不应兴建大坝,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1、流域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的分析
(1)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一般要考虑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客观分析。
(2)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得出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从而制定出其开发方向。
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应以河流的利用和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要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与治理。
具体内容一般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旅游、土地利用、提高水质等。
(3)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时,首先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确定制约流域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根据制约因素探索综合治理的对策。
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见下表:
综上分析,流域综合开发应以问题治理为中心,以优势开发为重点,两者兼顾,实现全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发展。
2、水熊开发的典型案例
(1)简述区域(以武夷山地区为例)发展小水电建设的有利条件及环境效益。
有利条件:
①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2分)
②低山丘陵地形,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2分)
③工农业生产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分)
环境效益:
①水电为清洁能源,发展水电可以减少大气污染;(2分)
②解决农村能源不足,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于保持水土;(2分)
③有利于防止或减轻洪涝灾害。
(2分)
(2)简要分析珠江流域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以及水能开发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有利条件:
①流量大,落差大,峡谷多,水能资源丰富。
②离经济发达的广东省距离较近。
影响:珠江流域的水能主要分布在西江中上游,水能的开发:
①能有效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可以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③水能开发的大量投资,将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拉动相关产业
④能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3)有人建议立即上马修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坝,蓄水发电,试从社会、经济、
工程技术、生态环境诸多方面考虑是否可行?为开发利用大峡谷,当务之急的工作是什么?
①从社会经济条件看:
雅鲁藏布江位于我国边陲,周边地区人口稀少,沿途没有发达的工农业,能源需求并不迫切。
②从工程技术看:
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壳活动频繁,加上交通闭塞,工程技术难度大,
③从生态角度看:[来源:]
这里地质灾害频繁,加上这里是巨大的水汽通道,水热因素活跃,因而生态环境脆弱,若建立巨型水库,有可能使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
④当务之急的工作:
是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广泛的对峡谷进行科学考察研究,逐步制订合理保护和利用的规划。
1、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
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
2、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无法建大型的港口;黄河的下游径流量较小、水浅,大型船只无法通航;黄河下游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3、(1)丰富的水能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的矿产资源;充足的光、热资源和生物资源。
(2)第一,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一个河段上的水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第二,一个河段上几座水电站相继开工,平行作业,有利于合理使用施工队伍,充分利用机械设备,使整个梯级开发速度大大加快,而且成本大大降低。
(3)①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现“西电东送”战略;②优化和改善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③发展西南地区经济,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4)修建的理由:建大坝可以调节河水、减少洪水灾害、发电、发展上游航运等。
不应修建的理由:增加移民难度;淤塞河道,影响航运;水质可能变差;可能会引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