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健康宣教
- 格式:ppt
- 大小:7.23 MB
- 文档页数:58
原发性肝癌的健康教育1.休息:创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
晚期伴有腹水、黄疸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机体消耗。
对病情稳定者,可适当进行活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质、适当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热量和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肝脏负担。
有恶心、呕吐时,服用止吐剂后进少量食物,增加进餐次数。
进食少者可给予支持疗法,如静脉补充营养。
3.缓解疼痛的方法:⑴给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减少各种不良的刺激因素和心理压力,尊重病人,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
⑵教会病人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等,鼓励病人参加转移注意力的活动,如与病人交谈、听音乐、文字数字游戏等。
⑶疼痛严重的病人,应与医生协商给予长期医嘱的镇痛药物,以消除或减轻病人的疼痛。
⑷观察病人疼痛的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助医生处理异常变化。
4.有效的心理支持:鼓励病人参与治疗和互利,适当给予一些治疗知识,使其相信科学,增强与疾病斗争的勇气和决心。
1、门诊大厅便民服务台,为病人提供咨询、分诊、导诊、投诉;配置轮椅、担架等,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服务。
2、免费提供开水,设立便民服务箱、体重秤、血压计等免费服务项目。
3、患者可不用挂号即可至门诊就诊,减少就诊前环节,让患者少跑路,节省病人就诊时间。
4、门诊实行无假日门诊,有效解决病人看病难的的问题。
5、导医台备有健康教育宣传栏目,为病员提供健康宣传教育指导。
6、扶贫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离退休干部、残疾人、60岁以上老年人均可优先诊疗。
7、门诊所有窗岗位实行挂牌服务;药房提供中草药代煎等服务。
8、门诊各种指示标识规范、明显、准确,方便指导病员检查、就诊。
9、医务人员完成本岗位诊疗工作后,主动指导患者至相关科室检查治疗。
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指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属中医“积聚”、“胁痛”范畴。
其主要病因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饮用水污染、寄生虫、化学致癌物质等。
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以40-49 岁多见,男女比例为 2:1-5:1。
【健康指导】1.生活起居指导(1)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阳光充足,光线适宜,温、湿度适宜,病室安静整洁。
中医康复与健康指导。
(2) 起居有节,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休息与活动。
避免劳累,减少体力消耗,以减少肝糖原分解,减少乳酸和血氨的产生。
重症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 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轻微活动如外出慢步15 分钟;或练静功听呼吸:患者取仰卧位,以舒适为度,两耳留意听呼吸,周而复始。
(4) 掌握活动的原则,即逐渐增加活动量。
避免剧烈活动,避免提拿重物,防止外力对肝区的撞击,以免引发出血。
(5) 长期卧床的重症病人,应指导并协助其在床上做简单的肢体锻炼,以免肌肉萎缩,定期给予翻身、叩背等或在骨隆突处如肩、臀、踝等部位垫气圈、海绵垫等预防压疮。
2.情志指导(1) 告诉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消除悲观心理,树立治疗信心。
2) 帮助病人立的生活方式在精神方面支持持病人,如鼓励病人参加社会性的抗癌活动,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3) 安慰家属,使其保持情绪稳定,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给病人以亲情温暖。
3.饮食指导(1) 为患者制定适宜的饮食计划,提供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适当热量、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如精肉、蛋类、鱼、乳类、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肝组织的修复,同时保证机体的需要。
(2)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腐坏变质和发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3) 病人应严格禁酒戒烟。
禁止吃辛辣刺激食品,应多吃保肝食物,如甲鱼、香菇、蘑菇、金针菜等。
黄疸时应禁食油腻食物,有腹水者应限制盐的摄入量。
(4)食物中应保证维生素的含量,以保持大便通畅。
原发性肝癌患者健康教育(一)疾病简介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遗传等因素有关。
(二)健康指导1.肝癌病人饮食为高蛋白、高维生素、适当热量饮食。
避免摄入高脂。
高热量和刺激性食物,使肝脏负担加重。
以少食多餐为原则,肝性脑病倾向者,减少蛋白质摄入。
2.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严重乏力、消瘦、呕血、黑便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呕血期间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3.按医嘱服药,忌服损肝药物。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减轻对肝脏的损害。
5.行肝动脉栓塞治疗(TACE),是肝癌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法。
(1)术前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B超、胸透等检查,行碘过敏试验。
术前禁食6小时。
术前半小时测量血压。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静剂。
(2)术中出现恶心、呕吐时、应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出现轻微腹痛为正常现象,可转移注意力,若疼痛加剧、不能耐受时,立即告知医生。
(3)术后禁食2~3天,无特殊不适者,进食温凉米汤,再过渡到稀饭、烂米粥、面条等流质、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穿刺处压迫止血15分钟再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小时,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24小时,观察穿刺处有无血肿、渗血;咳嗽时注意按压沙袋,保持准确加压穿刺部位,鼓励病人深呼吸,必要时吸氧,提高氧分压,利于肝细胞代谢。
6.皮肤黄染并瘙痒病人,注意修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肤;禁用肥皂水擦身,以免刺激皮肤。
7.严重腹水病人,衣着宽松,避免佩戴首饰;每日晨起定时测量腹围和体重,记录24小时出入量。
8.长期放疗、化疗而致白细胞减少的病人。
抵抗力减弱。
应避免出入人多场合,防止感染。
9.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应对疾病。
医院肿瘤科原发性肝癌病人健康教育【讲解病因】其病因可能与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潮湿地区多食霉变食物),酒精中毒,慢性肝损伤,遗传,口服避孕药等有关。
【说明表现】早期无明显症状,待出现症状已为晚期。
如肝区疼痛、上腹部肿块、纳差、乏力、腹水、发热、黄疸、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等等。
肝癌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其次为淋巴转移,亦可直接浸润或种植。
【介绍治疗】临床上能作根治手术切除者占少数,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如肝动脉插管栓塞加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等综合治疗。
一般对胃癌有效的药物均适合于肝癌。
【重点解释】1.饮食。
给予清淡、适合口味饮食,食欲好转给予富营养、易消化的饮食,疑有肝昏迷者应限制蛋白的摄入,有腹水者应给予低盐饮食。
2.活动。
化疗、放疗期间,避免紧张、劳累,减少体力消耗,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休息与活动,可学打太极拳、练静气功、散步等。
3.复查时间及指征。
肝癌术后行放疗、化疗后,3年内每1〜3个月需动态检测甲胎蛋白、肝功能、腹部B超及胸透,以利早期发现肝脏亚临床复发病灶或其他部位转移病灶,争取治疗机会;3年后每半年复查上述各项检查一次;5年后每半年随诊一次。
【特殊交代】1.肝动脉插管化疗可使肿瘤缩小,缓解症状,也可获得手术机会。
治疗前向患者解释插管的方法和意义,使患者增强信心,以取得合作,按医嘱给药,注意用药后的毒性反应,如呕吐、厌食、腹泻、血象的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动脉插管完毕,压迫穿刺部位约IOnIin止血后再加压包扎,返病房后穿刺部位用小砂袋加压,嘱患者穿刺侧腿部伸直平卧24h,防止穿刺部位出血和形成血肿,每30ιDin测血压一次,共6次,同时观察下肢血运,摸足背动脉是否搏动。
如发现患者有肝区刺痛,面色苍白,脉搏快、血压下降等则预示有肝破裂的可能,如患者表现烦躁不安、昏睡、语无伦次是肝昏迷的前驱症状,要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抢救。
4•对于疼痛患者,不可拖延给药时间,减少药物剂量或强调“成瘾”拒绝给药,对于持续难以控制的疼痛,应用吗啡0.01g,每4hl次,夜间睡前可增加药物剂量,以保证夜间无痛睡眠。
原发性肝癌的健康教育指导
(1)积极配合医院进行治疗。
(2)确诊后的心理教育:大多数病人确诊后都有心理难以承受的反应期,多呈现怀疑、否认、痛苦、绝望、拒绝治疗,甚至自杀。
应针对其不同的心理状态予以疏导,使其认识到原发性肝癌不是不治之症,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3)加强健康教育,做好预防保健。
①讲卫生,管好水:流行病学提示原发性肝癌与饮水污染程度有关,要改变饮水、塘水为井水或地下水。
②防止食物霉变:重点管好花生、玉米及其制品,防止食物霉变。
不吃霉变食品。
③开展防癌普查:早发现,早治疗,对高危人群开展普查,以AFP 和超声显像为监测手段。
④积极防治肝炎:HbsAg灭活疫苗预防注射不仅可起防治肝炎的效果,对肝癌的预防也起一定作用。
尽量避免输血或应用血制品。
原发性肝癌的教案与讲稿1.1 背景介绍1.1.1 原发性肝癌是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1.1.2 中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区,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1.1.3 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和了解,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知识点讲解2.1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2.1.1 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
2.1.2 肝硬化:长期的肝硬化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危因素。
2.1.3 化学物质:长期暴露于黄曲霉素、蓝绿藻毒素等化学物质会增加原发性肝癌的风险。
2.2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2.2.1 症状: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晚期可出现肝区疼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2.2.2 体征:肝肿大、质地坚硬,可有触痛。
2.2.3 并发症:晚期可出现腹水、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2.3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2.3.1 诊断:超声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肝脏穿刺活检等。
2.3.2 治疗:手术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介入治疗、放化疗等。
三、教学内容3.1 病因与风险因素3.1.1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3.1.2 肝硬化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
3.1.3 黄曲霉素、蓝绿藻毒素等化学物质的来源和预防。
3.2 临床表现与诊断3.2.1 肝区疼痛的原因和特点。
3.2.2 肝肿大、触痛的临床意义。
3.2.3 超声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4.1 了解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风险因素。
4.2 掌握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4.3 了解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和预后。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病因与风险因素: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肝硬化的病因和治疗。
5.2 临床表现与诊断:肝区疼痛的特点、影像学检查的应用。
5.3 治疗与预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选择和预后评估。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电脑或投影仪:用于展示PPT和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