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布培训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33.80 KB
- 文档页数:13
基础知识培训之非织造布知识讲解一、什么是非织造布非织造布是指利用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化学、物理或机械加工方法,将纤维形成的纤维网或片层,然后再采用黏合、缝合或结合等工艺手段而成的一种新型纺织品。
与传统的织造和编织布不同,非织造布具有纤维方向性强、结构疏松、透气性好、柔软舒适、吸水性强、耐磨、阻燃、隔音、隔热等特点。
非织造布广泛用于医疗卫生、家居用品、建筑、农业、环保和工业用品等领域。
二、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纤维的预处理、纤维的成网、网与网之间的粘合、卷绕等主要工序。
纤维的预处理主要是指对原料纤维进行清洗、除杂、整理等处理,以保证纤维的质量和纯度。
纤维的成网是指将经过预处理的纤维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然后通过化学、物理或机械加工形成纤维网或片层。
网与网之间的粘合是非织造布生产中最关键的工艺,其目的是为了将纤维网或片层进行固定,可以采用热压、胶粘或针刺等方式进行粘合。
最后,对成品的非织造布进行卷绕,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切割和卷绕。
三、非织造布的分类根据纤维的性质和工艺的不同,非织造布可以分为热轧非织造布、熔喷非织造布、水刺非织造布、针刺非织造布、干法网格纺粘非织造布等几种主要类型。
热轧非织造布是采用纤维的熔融状态,通过热风形成纤维网。
熔喷非织造布是通过高速喷射熔融的聚丙烯或聚酯细纤维,形成纤维网。
水刺非织造布是采用高压水射流,将纤维网进行交织而成的一种非织造布。
针刺非织造布是通过针刺机,将纤维网进行交织而成的一种非织造布,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地毯、过滤材料、工程布等领域。
干法网格纺粘非织造布是通过纤维网与网之间粘合,并经过热轧、针刺等工艺形成的一种非织造布,具有高强度、高拉伸、柔韧性好等特点。
四、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非织造布由于其良好的性能特点,在医疗卫生、家居用品、建筑、农业、环保和工业用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卫生领域,非织造布被广泛应用于医用口罩、手术衣、护理垫、湿巾等产品中。
第Ⅰ部分非织造布生产工艺及设备简介一、非织造布的定义及分类1、非织造布的定义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针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2、非织造布的分类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非织造布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按产品的用途来分,可分为医用卫生保健材料、建筑土工材料、工业用布材料、生活与家用装饰材料、农用材料以及其他领域材料等类别。
按产品使用时间来分,可分为耐用型和用即弃型(用即弃型是指只使用一次或几次就不再使用的产品;耐用型则要求能维持较长的重复使用时间)。
按产品的厚度来分,一般又可分为厚型非织造布和薄型非织造布。
从工业生产技术考虑,一般以纤维成网方式结合纤维网的固结方法来二、非织造布的技术特点非织造布主要有以下技术特点:1、工艺流程短;2、生产速度高;3、原料来源广;4、产品品种多;5、技术含量高。
三、纤维原料(一)对非织造布性能产生影响的纤维机械性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纤维长度;2、纤维线密度;3、纤维卷曲度;4、纤维横截面形状;5、纤维表面摩擦系数;6、纤维吸湿性;7、纤维的断裂强度和伸长;8、纤维的热学性能。
(二)非织造布用的常规纤维1、天然纤维主要有:(1)棉纤维;(2)麻纤维;(3)羊毛。
2、化学纤维主要有:(1)粘胶纤维;(2)涤纶;(3)锦纶;(4)丙纶;(5)腈纶;(6)维纶。
四、干法成网(一)开清与混和1、配料(1)配料的目的:a、保证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b、节约原料,降低成本;c、混入特殊性能的纤维。
(2)配料应注意的问题:a、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选择原料;b、配料应考虑实际生产的工艺条件;c、混配纤维的特征数差异不可太大。
2、混和与开松其主要流程是:自动抓棉机——金属探测器——预梳棉机——多仓混棉机——梳棉机——棉箱给棉机——气流输配至梳理机(二)梳理工艺1、梳理机的作用(1)分梳——对混料进行细致而彻底的松解,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
无纺布(非织造布)常识一、无纺布(非织造布)的概念以及用途:无纺布(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
简单的讲就是: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当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称时,就会发现,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
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它的主要用途大致可分为:(1)医疗卫生用布:手术衣、防护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妇女卫生巾等;(2)家庭装饰用布:贴墙布、台布、床单、床罩等;(3)跟装用布:衬里、粘合衬、絮片、定型棉、各种合成革底布等;(4)工业用布:过滤材料、绝缘材料、水泥包装袋、土工布、包覆布等;(5)农业用布:作物保护布、育秧布、灌溉布、保温幕帘等;(6)其它:太空棉、保温隔音材料、吸油毡、烟过滤嘴、袋包茶叶袋等。
二、无纺布(非织造布)的技术特点与分类:(一)无纺布(非织造布)的技术特点:1,多学科交叉2,工艺流程短程化,劳动生产率高3,生产速度高,产量高4,可应用纤维原料范围广5,工艺变化多,技术纺织品特征明显6,资金规模大,技术设计要求高在此,我们将各种设备的生产速度做了一个比较,大家对无纺布(非织造)的生产速度有一(二)无纺布(非织造布)分类1,按照生产工艺性质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干法、聚合物挤压成网法、湿法,目前国内外最多的生产工艺是干法、聚合物挤压成网法。
2,按照加固技术来分(1)水刺加固:水刺布;(2)针刺加固:针刺布;(3)热轧机粘合:纺粘布,热轧布;(4)热风粘合:热风布;(5)汽刺固结:汽刺布;(6)化学方法粘合,其中还具体分为:浸渍法,喷胶法,泡沫下图为东华大学对无纺布(非织造布)的分类,供大家参考:3,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无纺布(非织造布)(1),水刺无纺布水刺工艺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
一.非织造布的定义和发展概况1942年美国首次商业性生产了一种在原理上完全不同于传统织物的新型布状材料,并将它命名为非织造布。
虽然当时只生产了几千码布,但却标志着纺织工业中一个新的行业,一门新的技术的诞生。
非织造布是指由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磨擦、抱合或粘合,或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薄片、纤网或絮垫。
它不包括纸及机织物、针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边纱线的缝边织物和湿法缩绒毡制品(不论这种制品是否经过针刺加固)。
它使用的纤维可以是天然的或者是化学加工的,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纤维状。
在我国,有时将非织造布称为“无纺织布”、“无纺布”、“非织造织网”等。
非织造布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工业化生产的,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百织造布工业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到1995年,世界非织造布的产量已达到250万吨以上。
目前,非织造布已经成为世界纺织工业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新兴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
非织造布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得到高速发展,是与非织造布技术本身具有的特点密切相关。
总的说来,非织造布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劳动生产率高;生产速度高,经济效益显著;可应用的纤维原料范围广;产品品种多,使用范围广等特点。
中国的非织造布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逐步形成产业化生产。
至1993年中国的非织造布产量已近10万吨,目前,每年仍以15%的速度增长。
我国非织造布工业的门类比较齐全,其中以纺粘法和热轧洁非织造布增长较快。
二.非织造布的分类非织造布的品种繁多,其分类方法各异。
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 按非织造布纤网形成方法分干法非织造布是指纤维在干态下用机械、气流、静电或它们的结合方式形成纤网,再用机械、化学或热的加固方法而制成的非织造布。
聚合物挤压法非织造布是将高聚物经过挤压加工而形成网状结构的非织造布。
根据聚合物的挤压成网方式不同,它又可分为纺丝成网法非织造布、熔喷法非织造布和膜裂法非强造布。
湿法非织造布是指纤维在水中悬浮状态下,采用造纸成网,再用化学或热的方法加固而制得的非织造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