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专题复习之四地球上的生物生物的主要类群(华师大版)
- 格式:ppt
- 大小:4.30 M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地球上的生物第1节、艳丽多姿的生物1、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它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叫做栖息地或生境。
2、陆地环境复杂,水分不够充分,温度变化较大,陆生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也较大,造就了适应多种环境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各异的生物。
(1)陆生植物的生活离不开土壤,大多数陆生植物将根系固定在土壤中,茎支撑着枝、叶向空中伸展。
①叶片大多数为绿色扁平状,特殊环境下的植物的叶片会发生适应环境的变化。
如沙漠中仙人掌的针状叶;②茎大多数为直立茎,为了适应生存空间,有的茎特化为匍匐茎、缠绕茎和攀援茎;③花大多数很鲜艳,这是花对昆虫传粉环境的适应,很轻的花则适应于风力传粉;④果实形式多样,颜色鲜艳的能引诱动物捕食,结构轻巧的有利于风力传播,比重轻的有利于水流传播等。
(2)陆生动物栖息地的环境不稳定,气候、土壤和生物环境经常变化,使陆生生物对环境的变化产生许多适应。
①发达的附肢支撑身体,能在陆地上运动,以捕食和避敌;②身体表面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皮肤,以适应水分相对较少的陆地环境;③有的能长毛和脱毛,以适应环境气温的变化;④有的有“拟态”、保护色或警戒色,以逃避敌人;⑤有的进行土壤穴居生活等。
(3)水环境比陆地环境稳定,营养物质比较容易获得,温度变化小,但氧气的含量较空气中低。
水生植物多种多样、形态各异。
水生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也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
第2节、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共同特性是生物都能感觉、运动、生长,能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食物)和氧气,并排出废物。
生物通过氧气的作用,从食物中获得能量。
生物都能进行生殖,产生像双亲的新个体。
2、生物能进行生命活动而非生物则不能。
3、生物的基本特征是能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应激性和运动能力,以及进行繁殖和遗传。
【启迪与拓展】例1 下列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拟态的是()A、大刀螂B、黄蜂C、竹节虫D、避役分析: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不同的。
单元复习本章知识清单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1.生物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或,它不仅包括,还包括。
2.水生生物的结构一般比陆生生物,因为水环境比陆地环境。
3.生物的生存环境不仅受到环境的影响,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4.生物体艳丽多姿的重要原因是它们的和都适应它们的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
(一)陆生植物5.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6.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层,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和。
大多数陆生植物依靠它的固定在土壤中,而它的茎支撑着、伸向空中。
7.植物的叶片大多呈绿色状,它能吸收,制造等有机物,贮存能量。
8.仙人掌的叶已退化成,多汁的茎已经具有叶的功能,既能进行,又能吸收和贮藏,这与的沙漠环境是相适应的。
9.植物的茎连接根、叶、花、果实,支撑枝叶,运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植物的茎一般可分为直立茎(如图图、)、匍匐茎(如图图、)、攀援茎(如图图、)和缠绕茎(如图图、)。
10.吸引昆虫来传播花粉的花称为花。
这种花的特点是:颜色,具有香味,这是对的一种适应。
但有些花依靠风力来传播花粉,这种花称为花,它们的特点是花粉数量、轻、小。
11.植物艳丽的果实能够吸引动物将它们的散布到其他地方去。
(二)陆生动物12.陆生动物在进化上起源于。
高等陆生动物具有发达的和防止水分散失的,这是它们对陆地环境的一种适应。
发达的附肢的作用是。
13.鸟类的身体呈形,前肢变成,以适应空中飞行。
14.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被称为“”,它的四肢底部有厚皮;驼峰内贮有,其分解能产生水并释放能量;骆驼有三个胃,善耐饥渴。
这些都与它在沙漠中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15.是地球上哺乳动物中唯一具有飞翔能力的类群。
它是靠来确定方位的。
16.动物常利用自身的和来迷惑敌人,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为、、。
(三)水生植物17.绿色藻类植物没有、、叶,但由于细胞直接接触水,可以很容易地从水中吸收和,并吸收光能制造。
18.荷花的茎生长在水里的泥中,茎分节,在茎节上长有一些。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华师大初中生物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体健康的基本知识。
以下是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华师大)初中生物教材整理的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2.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负责传递遗传信息。
3. 细胞质中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负责能量的产生和光合作用。
4.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繁殖,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二、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1. 生物多样性体现在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 植物界包括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
4. 动物界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并能通过生殖传递给后代。
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是遗传信息表达的基础。
3. 进化论解释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物适应性的原因,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四、生态系统与生物圈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
3.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其生活环境的总和,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
五、人体健康与营养1. 人体需要六大类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则。
3. 生活习惯、环境卫生和心理健康对人体健康同样重要。
六、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生长发育包括种子的萌发、根系的形成、茎叶的生长和花的发育。
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源泉。
3. 植物的生长受到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七、动物的行为与生理1. 动物行为包括取食行为、领域行为、繁殖行为和社会行为等。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生物体生物体是能进行生命活动的生物个体,是地球上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自然界的动物种类非常多,有动物、植物、真菌和病毒,它们的个体被统称为生物体。
它们都不断地从地球上摄取水分、空气、养分等物质,进行着各种生命活动。
1、头部:从外界捕获信息,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在人的脸上,眼、口、鼻分布在一个平面上。
而许多动物的“脸”不呈一个平面,眼位于头部两侧,口向前突出,这种结构能使动物视野更开阔,有利于动物捕获猎物,逃避敌害。
)2、颈部:位于头部与躯干之间,能使头部向左右转动,从而扩大头部感官从外界捕获信息的范围。
许多动物没有颈。
3、躯干:通常呈近似圆柱体形或扁圆柱体形。
人体的躯干从腹面分为胸部、腹部,从背面可分为背部、腰部和臀部。
躯干的最外面为皮肤,内有机头、骨骼和各种内脏。
4、四肢:许多动物的躯干上长有附肢,附肢的功能是使身体能运动,并发生位移。
人的附肢称为四肢,位于躯干上部的称为上肢,位于躯干下部的称为下肢。
在很久以前,人类的祖先开始只用下肢直立行走,于是手就获得了自由,可以随时任意使用。
从此,人类用双手制造工具、绘图写字(握住物体,制作,作出形状,握手等)……这是人类超越其他动物的开始。
二、细胞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制造出一种能够放大270倍的显微镜。
细胞很小,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光学显微镜结构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第五章地球上的生物1、地球上艳丽多姿的生物是和它们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
我们把它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或________ 。
陆地能为陆生生物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陆地上的水分不充分,环境条件复杂,陆生生物的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多种多样。
2、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层,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 、 _________ 和 ______ 。
3、陆生植物一般有些什么结构: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4、根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适应环境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茎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
茎的形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各种形态的茎都是对陆地生存______________ (时间或空间)的适应。
请说说下列植物各属于哪种茎:草莓: __________ 牵牛花:__________ 爬山虎:_____________6、叶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仙人掌有叶吗?它用什么结构进行光合作用?仙人掌的这种结构适应怎样的生活环境?有,但退化成了叶刺。
用多汁的茎进行光合作用。
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7、许多植物的花五彩缤纷,香气袭人,能吸引昆虫拜访,帮助植物。
这些花称为虫媒花。
小麦的花不鲜艳,花粉很小、很轻,依靠_____________ 传播,这种花称为风媒花。
像小麦这种花的特征是植物对 ____________ 传播花粉的适应。
虫媒花通常花冠大而鲜艳,有花蜜或有芳香,花柱膨大有黏液。
风媒花通常花粉小、数量多,柱头分叉成羽毛状。
8、色彩鲜艳的果实能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知识总结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知识总结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生物体2、细胞3、组织、器官和系统1、生物体(1)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2)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细胞数目的增加,通过细胞分化实现细胞种类的增加;(3)形状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形成组织,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植物的五大基本组织是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即器官;(4)动物体内不同的器官按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行使一项或多项生理功能的系统。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动物体;植物体直接由器官组成,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体2、细胞细胞的发现: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细胞学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主要内容: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不包括病毒)2.1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细胞的基本结构分别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它们的作用如下。
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遗传有关。
除此以外,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的作用如下。
细胞壁:保护与支持植物细胞;内有纤维素。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内含叶绿素。
液泡:内含细胞液。
2.2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共同点是::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主要不同点是:植物细胞的细胞中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一般还有大液泡,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没有这两种细胞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细胞和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成为细胞质和外界环境之间唯一的屏障。
第二章生物的主要类群第1节、动物的主要类群1、动物是生物界中的最大类群,150多万种动物占据生物总数的四分之三左右。
在庞大繁杂的动物世界里,各种动物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来适应外界环境,争得在大自然中的生存地位。
2、生物学家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个主要类群。
脊椎动物又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又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
3、脊椎动物中五大类群动物之间的比较:4、无脊椎动物中除了原生动物为单细胞动物外,其余均为多细胞动物。
之四以上,比较常见的有甲壳类、蛛形类、多足类和昆虫类。
昆虫无论在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超过其他所有动物的总和,几乎在地球表面任何地方都有它的分布。
第2节、植物的主要类群种子有但它们都是种子植物。
绿色开花植物都是被子植物。
①蕨类植物常常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植株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没有花和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②苔藓植物生活在比蕨类植物更阴湿的地方,它们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根,也没有花和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③藻类植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它们没有根、茎、叶分化,也没有花、果实、种子,大多通过细胞分裂或用孢子进行繁殖。
三、细菌和真菌1、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体内都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有机养料,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2、细菌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的单细胞原核生物。
个体直径或宽度,多数在1微米左右,通常需用1000倍以上的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
它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
它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在几十万米的高空有细菌,在地壳的深处有细菌,在北极冰川有细菌,在温泉中有细菌,土壤则是细菌的大本营,每克干土约有108~1010个细菌,所以细菌和人类、自然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如大肠杆菌生活在人的胃肠道内,为人类提供维生素K和维生素B。
根瘤菌与某些高等植物共生,为植物提供氮素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