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rchill(丘吉尔英文简介)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11
Never ,never , never give up!---Churchill丘吉尔是学校中最顽皮、最贪吃、成绩最差的学生之一,因此经常遭到老师的体罚,后来不得不转学到另一所学校。
丘吉尔后来之所以成功,关键取决于他的综合素质,伦道夫勋爵于是决定在儿子毕业后将他送到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由于其父亲的关系丘吉尔还被英国情报部门看中,要他负责收集西班牙军队所使用的枪弹的情报,此外,《每日纪事报》也聘请他为随军记者,为该报发稿。
•1900年不过在议会中他虽然是保守党成员,却抨击保守党政府的多项政策。
–1904年他公开表示反对首相尼维尔·张伯伦的贸易壁垒政策,坚持维护自由贸易原则。
•1911年丘吉尔任海军大臣,要求下属官员严格服从自己的权威,将不屈从自己的官员革职。
–二战前夕,丘吉尔是议会中极少数反对裁军,并警告德国正在撕毁《凡尔赛条约》的人。
首相众望所归•二战宣言:“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
”•下议院以381票对0票的绝对优势表明了对丘吉尔政府的支持。
•让我们勇敢地承担义务,以致英帝国和她的联邦在1000年后人们也可以这么说:‘这是他们最光辉的时刻。
’•丘吉尔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良好的私人关系帮助英国在最关键的时刻获得了美国大量的支援物资。
•1941年8月,丘吉尔出访美国,与美国总统签署了著名的《大西洋宪章》。
•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发生,原本处于中立的美国也参战。
丘吉尔相信,胜利已经不可扭转。
•1942年1月1日,丘吉尔代表英国和美国、中国以及苏联的代表在《联合国家宣言》草稿上签字,为战后的世界做出规划。
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1953年12月10日丘吉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2002年由BBC主办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票选活动中,丘吉尔高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