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歌曲简谱集
- 格式:doc
- 大小:183.50 KB
- 文档页数:12
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简谱简介
《枉凝眉》是《红楼梦》的主题曲,它被用作一部关于中国
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的背景音乐。
这首曲子把这部小说中的主题
融入了音乐,使人们可以更详细地了解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和剧情。
《枉凝眉》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曲子,它用一种充满悲伤的
音乐表达了小说中的主题,音乐中有着充满悲伤的旋律,把角色
的心灵表达得淋漓尽致。
《枉凝眉》的简谱是由一个双音符和一个四分音符开头的,
随后是一个八分音符和一个二十四分音符,然后出现一个六十四
分音符,然后又出现一个双音符,之后又出现一个六分音符和一
个二十四分音符,最后是一个四分音符和一个八分音符,以此类推。
《枉凝眉》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曲子,无论从音乐的结构还是
从表达的内容都非常受欢迎。
它的简谱也极具特色,把小说中的
主题和悲伤的旋律融入到了音乐中,使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红
楼梦中的人物和故事。
十四首《红楼梦》曲子
第一〔红楼梦引子〕,
第二〔终身误〕,
第三〔枉凝眉〕,
第四〔恨无常〕,
第五〔分骨肉〕,
第六〔乐中悲〕,
第七〔世难容〕,
第八〔喜冤家〕,
第九〔虚花悟〕,
第十〔聪明累〕,
第十一〔留余庆〕,
第十二〔晚韶华〕,
第十三〔好事终〕,
第十四〔收尾·飞鸟各投林〕。
②《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此书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
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③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1](一说辽阳[2]),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回北京。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3],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红楼梦《枉凝眉》词曲简谱《枉凝眉》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一首曲子,出自《红楼梦》第五回。
这首曲子主要描写红楼梦的男女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理想”因各种缘故最终破灭的故事,林黛玉泪尽而逝。
曲子采用先扬后抑两相映衬的手法,表现了遭受封建社会迫害,有情人不能成眷属者的内心憋痛,不绝如缕地传达出伤感哀怨的情绪,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枉凝眉》写的到底是谁?红楼梦里,有许多未解之谜,一直存在争议,比如《枉凝眉》曲,很多人都认为说的是宝玉和黛玉,红学家之间彼此也有巨大分歧,要解开这个谜团,就得逐字逐句来分析。
《枉凝眉》作品原文枉凝眉一个是阆苑1仙葩2,一个是美玉无瑕3。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4?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5。
一个是水中月6,一个是镜中花6。
想眼中7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枉凝眉》作品注释词句注释阆苑(làngyuàn):传说中神仙所住的地方。
也称阆风苑、阆风之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有时也代指帝王宫苑。
仙葩(pā):仙花。
“阆苑仙葩”自然指绛珠仙子林黛玉。
瑕:玉的疵斑。
“美玉无瑕”指贾宝玉。
虚化:成空,化为乌有。
戚序本误作“虚花”,变动词为名词;程式乙本改作“虚话”,变心事为明言;甲戌本经涂改;今从庚辰本。
一个枉自嗟呀(jiē yā),一个空劳牵挂:一个常因宝玉而流泪(指黛玉),一个常因黛玉而感叹(指宝玉)。
很显然这里说的就是正文以及脂批所提示的宝玉对黛玉诉肺腑等事。
嗟呀,因悲伤而叹息。
牵挂,在情况不明时对人的悬念。
它与前面晴雯判词中“多情公子空牵念”的“牵念”以及后面写探春的《分骨肉》曲中“奴去也,莫牵连”的“牵连”意思相同。
水中月、镜中花:都是虚幻的景象。
“想眼中”一句:曹雪芹八十回后原稿中有《证前缘》一回(靖藏本第七十九回批),写黛玉“泪尽夭亡”。
《枉凝眉》白话译文一个是仙境里生长的美丽花朵,一个是没有缺点的纯洁美玉。
红楼梦二胡曲葬花吟简谱红楼梦二胡曲葬花吟简谱葬花吟是由双笙原创歌曲,根据曹雪芹的《葬花吟》编曲,为推广青春版《红楼梦》而作。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葬花吟二胡简谱,希望能帮到你。
葬花吟二胡简谱葬花吟歌词作词:曹雪芹作曲:王立平演唱:童丽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花落人亡两不知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吟》创作灵感《葬花吟》是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诗。
全诗抒情淋漓尽致,字字血泪,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
写出林黛玉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拓展《葬花吟》是曹雪芹创作的章回小说《红楼梦》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诗。
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名为咏花,实则写人。
全诗血泪怨怒凝聚,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等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
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杀人的黑暗社会恶势力。
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
全诗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
《葬花吟》写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越剧红楼梦葬花吟简谱
越剧《红楼梦·葬花吟》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经典之作,此剧以曲中传世经典《红楼梦》中的葬花一节为基础,展现出了一个绵长而深刻
的故事。
以下是它的简谱及介绍。
【简谱】
《红楼梦·葬花吟》简谱是这样的:
1、 3、5、6、5
1、 3、5、6、5
1、6、5、4、3、4、5、6、5
1、6、5、4、3、4、5、6、5
3、5、6、1、1、1
1、5、3、
2、1
【剧情介绍】
玉楼春睡醒后,想起了薛宝钗送的花,便命人取来。
黛玉看到花,道
出花败人亡之意,立即赶回怡红院,写下《葬花吟》却有失之太晚。
及后宝钗、巧姐共展神品,银雾扣中飞出一丝酸香来,三人纷纷摘去
云缎扇上的花瓣,黛玉随口吟出一句“胭脂泪,斗罗干”,为众人所动。
探春劝酒谢客,挥袖出门,俏望子奉承其美景之际,古月赞其绝色,
与平儿再三争辩,竟致激愤而去。
次日晴雯捧花入怡红院,忽闻信息,泼水救火时冲动过避太岁之言,遂躲回怡红院,离奇安然无恙,引众
人疑思……
【经典台词】
葬花吟: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处春风吹来,谢公屠苏故园寒?
【经典段落】
越剧《红楼梦·葬花吟》中,薛宝钗送花一段是经典之一。
黛玉看到花,立即意识到花败人亡之意,但已为时晚矣。
在她写下《葬花吟》之际,宝钗、巧姐和黛玉情感迸发,银雾扣中飞出一丝酸香来,三人纷纷摘
去云缎扇上的花瓣,黛玉随口吟出一句“胭脂泪,斗罗干”,为众人所动。
这一节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红楼梦》中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与深
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