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战略分析与选择-五种模型-战略课堂作业
- 格式:pptx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5
论平安保险公司的战略管理文献标示码:A一、引言企业战略问题,包括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能力和管理机制三个方面。
它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竞争性、风险性。
而企业战略管理则是关于如何制定、实施、评价企业战略以保证企业组织有效实现自身目标的艺术与科学。
它主要研究企业作为整体的功能与责任、所面临的机会与风险,重点讨论企业经营中所涉及的跨越如营销、技术、组织、财务等职能领域的综合性决策问题。
如今,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有效的战略管理越来越多的关系到企业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如何找出与竞争者的差异并利用它发挥出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
中国保险业正是一个竞争不断加剧,具有潜力且不断趋于成熟的行业,平安保险公司作为保险业的一员,有各种因素制约和促进他的发展,所以进行有效的战略管理对于可持续发展和获得市场竞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迈克尔?波特于80 年代初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所谓的“五力模型”认为: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这五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他还由“五力模型”的分析明确地提出了三种通用战略,它们分别是: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二、平安保险公司的结构分析对比波特的“五力模型”中五种力量的作用,我们来分析一下平安保险公司所处产业的关键性结构特征。
(一)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弱平安所处的保险行业,是一个服务行业,没有太多的物质要素的投入,而供应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所提供的投入要索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多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的重要程度、或者影响买主产品质量程度等。
对于平安保险而言,供应商包括货币资本的供应商和人力资本的供应商。
在当前的中国市场上,这两者的稀缺程度相当有限,使得两者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对较弱。
另外,对于平安保险的广告和宣传的投入,他们的供应市场都处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这就使得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变弱。
战略分析指导老师:***小组成员:王 丽 101402002范才敏 101402022卢 伟 101402003曾 文 101402040李碧莲 101401025刘 玮 101402005中国平安集团第一部分公司简介1、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公司”,“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公司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两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码分别为2318和601318。
2、中国平安的企业使命是:对股东负责,资产增值,稳定回报;对客户负责,服务至上,诚信保障;对员工负责,生涯规划,安居乐业;对社会负责,回馈社会,建设国家。
3、中国平安以“专业创造价值”为核心文化理念,倡导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以追求卓越为过程,形成了“诚实、信任、进取、成就”的个人价值观,和“团结、活力、学习、创新”的团队价值观。
集团贯彻“竞争、激励、淘汰”三大机制,执行“差异、专业、领先长远”的经营理念。
4、中国平安的愿景是以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为支柱,谋求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为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创造持续增长的价值,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和百年老店。
5、中国平安拥有约486,911名寿险销售人员及175,136名正式雇员。
截至2011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达人民币22,854.24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1,308.67亿元。
从保费收入来衡量,平安寿险为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平安产险为中国第二大产险公司。
6、中国平安在2011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名列第147位;荣登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0强”第107位;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领先企业500强”第328位,并蝉联中国内地非国有企业第一;除此之外,在《金融时报》及英国WPP集团旗下Millward Brown公布的“全球品牌100强”和“BrandZ 100 最具价值全球品牌”中,同时名列第83位。
Contents战略管理浅淡——以平安集团的发展为例 (2)一、平安简介及发展史 (2)1.发展历程 (3)2.平安公司组织架构 (4)二、平安的管理 (5)1.平安人才的建立与管理: (5)2.平安的竞争管理: (6)3.平安的企业文化管理 (7)三、总结 (8)四、参考文献 (8)战略管理浅淡——以平安集团的发展为例摘要:当今世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内外政治经济凸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如何从容面对市场竞争,怎样才能轻松应对企业管理?客观形势要求业界精英们不断改造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思想,从一个战略角度统筹管理企业综合事务,以适应前所未有的挑战。
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包括公司在完成具体目标时对不确定因素做出的一系列判断。
一个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因为公司对于危险和机遇的区别有不同的理解。
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一项有效的战略管理必须具备五项关键点:独特的价值取向、为客户精心设计的价值链、清晰的取舍、互动性、持久性。
企业管理中在战略上如何使决策和基层保持一致,竞争如何达到精确化,企业如何做到人性化,留住吸纳高水平人才等等,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同时也相信这样的研究对企业发展有指导意义。
本文将以中国平安集团为例,看看平安公司是在管理这个金融航母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关键字:战略管理,中国平安,人才管理,竞争管理,企业文化一、平安简介及发展史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公司”,“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从一个当年不到100平方的小地方财产险公司发展到如今全国性综合金融集团,从当年被一笔赔付搞的焦头烂额到现在坐拥10000亿资产的金融航母,从当年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到现在的世界500强公司,从一个不到50人的小商社到50万员工的公司,从一个只做产险的民营企业到如今唯一一家拿到所有金融牌照的综合型企业,这个公司的高速发展不得不让人惊奇,短短22年的时间,企业成长以几何速度来记,那么这么一个企业是如何发展管理的,如何制定策略,执行策略,如何应对危机,如何进行品牌宣传,如何吸纳人才等,下面通过对平安自成立以来的大事记学习,来了解下平安的发展历程及公司组织架构:1.发展历程(1)1988-1993年大事记(起步阶段)1.1988年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文(银复〈1998〉113)批准成立平安保险公司,同时颁发“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战略市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战略管理案例分析一、公司简介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公司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
2004年6月和2007年3月,公司先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名称“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是中国金融保险业中第一家引入外资的企业,拥有完善的治理架构,国际化、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中国平安以“专业创造价值”为核心文化理念,倡导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以追求卓越为过程,形成了“诚实、信任、进取、成就”的个人价值观,和“团结、活力、学习、创新”的团队价值观。
集团贯彻“竞争、激励、淘汰”三大机制,执行“差异、专业、领先长远”的经营理念。
中国平安的愿景是以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为支柱,谋求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为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创造持续增长的价值,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和百年老店。
自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迅速积累,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资金力量。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低便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且此问题已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危及我国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提高保险投资收益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
从成熟的保险资金投资变迁看,投资渠道均遵循了从单一到到多元的发展轨迹,投资风险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尤其是由新的投资渠道引发的投资风险。
另外,面临新的投资渠道,我国现有的客观条件很可能难以满足资金运作的需求。
这就需要从保险公司、金融证券市场政府三方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及相关外部环境的改善。
二、公司战略如今,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有效的战略管理越来越多的关系到企业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如何找出与竞争者的差异并利用它发挥出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
中国保险业正是一个竞争不断加剧,具有潜力且不断成熟的行业,平安保险公司作为保险业的一员,有各种因素制约和促进他的(三)机会(1)、法律政策环境逐步完善,保险是社会的稳定器,为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发挥保险作用,国家对保险采取支持政策,制定了一系列保险法律法规,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促进保险规范发展。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战略管理案例分析一、公司简介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公司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
2004年6月和2007年3月,公司先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名称“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是中国金融保险业中第一家引入外资的企业,拥有完善的治理架构,国际化、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中国平安以“专业创造价值”为核心文化理念,倡导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以追求卓越为过程,形成了“诚实、信任、进取、成就”的个人价值观,和“团结、活力、学习、创新”的团队价值观。
集团贯彻“竞争、激励、淘汰”三大机制,执行“差异、专业、领先长远”的经营理念。
中国平安的愿景是以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为支柱,谋求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为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创造持续增长的价值,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和百年老店。
自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迅速积累,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资金力量。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低便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且此问题已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危及我国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提高保险投资收益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
从成熟的保险资金投资变迁看,投资渠道均遵循了从单一到到多元的发展轨迹,投资风险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尤其是由新的投资渠道引发的投资风险。
另外,面临新的投资渠道,我国现有的客观条件很可能难以满足资金运作的需求。
这就需要从保险公司、金融证券市场政府三方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及相关外部环境的改善。
二、公司战略如今,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有效的战略管理越来越多的关系到企业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如何找出与竞争者的差异并利用它发挥出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
中国保险业正是一个竞争不断加剧,具有潜力且不断成熟的行业,平安保险公司作为保险业的一员,有各种因素制约和促进他的发展,所以进行有效的战略管理对于可持续发展和获得市场竞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中国平安使命、远景和战略目标(推荐5篇)第一篇:中国平安使命、远景和战略目标使命、远景和战略目标中国平安的企业使命是:对客户负责,服务至上,诚信保障;对员工负责,生涯规划,安家乐业;对股东负责,资产增值,稳定回报;对社会负责,回馈社会,建设国家。
对股东负责股东投入资本,是对公司员工及管理者的信任。
珍惜善用每一分资本,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文化,使企业价值不断增长,使股东获得满意的回报,才能赢得股东和投资者的长期信赖和支持。
对客户负责中国平安对客户的承诺是:服务至上,诚信保障。
企业与客户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对客户的服务关系,包括企业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各种合理方法确保客户满意以及提供各种增值服务等内容。
客户是服务之本;客户满意,是企业价值之源。
努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专业化的产品及服务,是平安不懈的追求。
对员工负责公司是员工安身立命的依托,是职业发展的基础,是事业成功和自我实现的舞台。
员工是公司价值成长的基石,是企业的血脉。
公司对员工负责,员工奉献于公司,发展于公司,才能实现员工价值与公司价值共成长。
人才是公司的重要资产。
中国平安提出了“确保每一位为平安效力的人才都有发挥的平台、有成就感、有合适的收入、工作虽然有压力但很开心”的用人机制,以竞争甑选人才,以激励鼓动人才,以淘汰优化人才。
以“中国保险业的黄埔军校”著称的中国平安通过平安金融培训学院,设置管理、领导力发展核心课程体系,为平安战略转型培养了大量的综合金融服务人才。
通过搭建并完善有效的员工关系沟通平台,加强员工关怀,设计更合理的员工福利,实现公司、客户、员工利益的共同增长,实现员工的安家乐业。
对社会负责作为一家有着远大抱负的企业,中国平安成立以来一直怀抱感恩之心反哺社会,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在教育公益、红十字公益、灾难救助等方面恪尽企业职责,这也是平安企业公民社会价值重要的外在体现。
平安为员工描绘的愿景和抱负是:成为中国企业改革的先锋和金融服务学习的楷模,建设国愿景:成为中国企业改革的先锋和金融服务业学习的楷模,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景荣服务集团,中国平安的愿景是以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为支柱,谋求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为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创造持续增长的价值,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和百年老店。
摘要:步入新世纪以来,为了进一步推动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国政府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富邻、睦邻、安邻”以及“周边是首要”的外交方针。
在我国政府和周边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周边外交取得显著成效,周边安全环境明显改善。
但是,近年来,随着地区力量的变化,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领土领海纠纷时有发生,地区热点问题愈演愈烈,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同时并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周边安全战略,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并针对这些形势所面临的挑战与威胁选择切实可行的战略,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期创造和平安宁的周边环境。
关键字: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挑战与威胁;战略选择;Abstract:since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Chinese government put forward "with its neighbors, the neighbors as partners" and "the rich neighbor , an amicable, secure" and "surrounding is the first" foreign policy. Thanks to the concerted effort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neighboring diplomacy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effect,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improved obviously.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regional power, China's peripheral security situation there have been some subtle changes, unstable and uncertain factors increase obviously, territory disputes occur from time to time, regional hot spot issues intensified,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s coexist. In this case, ho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hinese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surrounding security strategy and make feasible,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ic task facing u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ecurity situation around China,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threat situation to choose feasible strategy, create a peaceful environment for China future development period. Keywords:China’s periphery;security environment;challenges and threats;Strategic choice;一、中国周边慨况“中国周边”从狭义上理解是指与我国陆地领土接壤的邻国所构成的亚太地区。
摘要:步入新世纪以来,为了进一步推动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国政府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富邻、睦邻、安邻”以及“周边是首要”的外交方针。
在我国政府和周边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周边外交取得显著成效,周边安全环境明显改善。
但是,近年来,随着地区力量的变化,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领土领海纠纷时有发生,地区热点问题愈演愈烈,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同时并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周边安全战略,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并针对这些形势所面临的挑战与威胁选择切实可行的战略,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期创造和平安宁的周边环境。
关键字: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挑战与威胁;战略选择;Abstract:since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Chinese government put forward "with its neighbors, the neighbors as partners" and "the rich neighbor , an amicable, secure" and "surrounding is the first" foreign policy. Thanks to the concerted effort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neighboring diplomacy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effect,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improved obviously.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regional power, China's peripheral security situation there have been some subtle changes, unstable and uncertain factors increase obviously, territory disputes occur from time to time, regional hot spot issues intensified,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s coexist. In this case, ho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hinese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surrounding security strategy and make feasible,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ic task facing u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ecurity situation around China,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threat situation to choose feasible strategy, create a peaceful environment for China future development period. Keywords:China’s periphery;security environment;challenges and threats;Strategic choice;一、中国周边慨况“中国周边”从狭义上理解是指与我国陆地领土接壤的邻国所构成的亚太地区。
中国平安案例分析中国平安是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也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
本文将对中国平安公司的发展历程、商业模式、战略规划以及成功之处进行分析。
一、发展历程中国平安成立于1988年,最初是一家小型保险公司。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平安现已成为中国保险行业的巨头,并拓展到全球市场。
公司在香港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
二、商业模式中国平安采用多元化的商业模式,通过提供各类保险产品和金融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业务涵盖寿险、财产险、健康险以及信用卡、投资等领域。
中国平安通过在保险产品开发、销售渠道建设和服务体系优化方面的不断创新,实现了持续增长。
三、战略规划中国平安的战略规划主要包括国内扩张和国际化发展。
在国内,中国平安通过在各大城市开设分支机构,建立庞大的销售团队,深入挖掘市场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在国际市场,中国平安积极扩展海外业务,如与香港、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影响力。
四、成功之处中国平安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强大的业务执行能力和持续的创新。
公司始终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引入了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并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团队。
另外,中国平安注重客户体验,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客户忠诚度。
结论中国平安通过多年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成功打造了一家全球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公司。
其商业模式的多元化、战略规划的前瞻性以及持续的创新能力是其成功的关键。
中国平安在未来将继续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助力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
中国平安集团价值分析--战略部分(初稿)摘要:本文在梳理互联网金融和综合金融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应用道德经的智慧,“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对互联网金融与综合金融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互联网金融与综合金融相互渗透发展形成的下一个模式必然是更高层次的综合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并以中国平安集团为例进行了重点剖析和研究,见图1-1。
中国平安集团价值分析—战略部分作者:非职业投资人 chin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李克强总理说:“互联网+未知远大于已知,未来空间无限,每一点探索积水成渊,势必深刻影响重塑传统产业。
”互联网金融经历了第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型理财产品、陆金所等P2P平台等单一互联网金融产品风起云涌,投融资的需求不断被激活和释放,互联网平台销售渠道提供给社会资金选择的金融产品逐步趋于标准化产品化。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依托互联网企业强大的客户端,通过与传统金融企业合作,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产品将互联网企业的流量客户变现为金融企业的有效客户。
因为互联网企业的巨大客户资源优势和特有模式,交易成本被不断降低,边际成本几乎无限趋近于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服务都实体场所和时间的依赖度越来越低,用户更倾向于通过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资讯,完成交易服务,这便是目前正在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的第二个阶段,即浅层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包括电商消费领域的金融服务和围绕垂直证券运营业务提供以证券为主的部分金融服务。
大智慧收购湘财证券,东方财富收购同信证券,外资互联网券商盈透进军国内市场等都是这一战略思想。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互联网公司与证券公司相互融合,利用平台效应、支付账户和金融场景深度挖掘客户潜在价值,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实现利用互联网平台完成客户消费、理财、交易、投资和融资账户功能。
虽然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领域后,代销功能可以发挥到极致,成本优势明显,但是产品的多元化和专业化特点却难以实现,尤其是非标准的、业务复杂程度高的业务更是无法开展,见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