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基础知识(超详细专业、图表数据支撑)
- 格式:ppt
- 大小:10.16 MB
- 文档页数:41
棕榈油基本情况介绍一、棕榈油基本情况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棕榈树原产西非,18世纪末传到马来西亚,逐渐在东南亚地区广泛种植。
目前,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的很多国家都种植棕榈树。
棕榈果经水煮、碾碎、榨取工艺后,得到毛棕榈油,毛棕榈油经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得到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色拉油(RBD PKO)。
根据不同需求,通过分提,可以得到24度、33度、44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
棕榈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抗氧化性,在食品工业以及化学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棕榈果实中脂肪酶或脂肪酸过氧化氢酶的水解使得棕榈油的品质不够稳定,需要采取在储罐中充填氮气等方法来保证其质量。
(一)棕榈油的发展历史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
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
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棕榈树通常2-3年开始结果,8-15年进入旺产期,到18-20年后开始老化、产量降低,这个时候通常需要砍掉重植。
棕榈果生长在棕榈树的大果串上,每个果串大约有棕榈果2000多个。
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
1870年,棕榈树传入马来西亚,当时只是作为一种装饰植物。
直到1917年才进行第一次的商业种植。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马来西亚为了减少对橡胶和咖啡的贸易依赖,开始大规模提高棕榈油的产量。
现在经过改良后的棕榈产品已经广泛在热带地区的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种植。
其中棕榈油产量高度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二)棕榈油的生产工艺人们通过水煮、碾碎、榨取的过程,可以从棕榈果肉中获得毛棕榈油(CPO)和棕榈粕(PE);同时在碾碎的过程中,棕榈的果子(即棕榈仁)被分离出来,再经过碾碎和去掉外壳,剩下的果仁经过榨取得到毛棕榈仁油(CPKO)和棕榈仁粕(PKE)。
油棕果实中含两种不同的油脂,从果肉中获得棕榈油;从棕榈种子(仁)中得到棕榈仁油,这两种油中前者更为重要。
棕榈油知识简介从棕榈果(Oil Palm Fruit)的果肉和果仁榨出的原油经精炼、除臭和漂白后制成棕桐油产品是各种甘油脂的混合物。
作为油脂的一个种类,是比较完整的能量来源,它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饱和脂肪酸高,棕榈油所含的亚油酸适中,它不象其它氧化油样有反式脂肪酸异构体。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食品、化工、医药、轻工、纺织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比如可造人造奶油、起酥油和代可可脂,还可以生产化妆品、肥皂等,棕榈产品一般分为棕榈软脂(Palm olein )、棕榈油(Palm oil)、棕榈硬脂(Palm stearin)和棕榈仁油(Palm kernel oil)等,其中进口最常见的、最多的是前三种。
1 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透析在进口合同中,棕榈油系列产品所列合同指标都有水分和杂质、熔点、色泽、游离脂肪酸、碘价、密度等多项理化指标。
1.1 熔点所谓熔点是指物质由固态转为液态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纯物质的熔点应该是一定的,而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它没有固定的熔点,仅有一定的温度范围。
棕桐油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成分比较复杂,并且还具有多晶型及导热性能等特点,因而对测试熔点的要求十分严格。
通过测定棕榈油产品的熔点,可以判断所检油的质量成分,对掺假检验有很大的帮助。
通常熔点随着油脂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精炼之后的一般情况下,棕榈软脂的熔点为24℃ max、棕榈油的熔点为33~39℃、棕榈硬脂的熔点为44℃ min,棕榈仁油的熔点为25~30℃。
如果我们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所检的产品其熔点不在范围内,则可以判断此种油脂混有其它油,一般情况下。
棕榈油产品的熔点越低,其价格就越高,因此在价格上,棕榈软脂>棕榈油>棕榈硬脂。
我们通过不同的温度试验,发现在不同的温度下各种油的固体成分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
表中可见棕榈软脂在25℃时已全无固体成分。
一、棕榈油概况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在世界油脂总产量的比例超过30%。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
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
1870年,棕榈油传入马来西亚。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
在马来西亚,目前每公顷油棕最多可生产大约5吨的油脂,每公顷油棕所生产的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
一般的马来西亚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顷平均产量是3.7吨毛棕榈油。
棕榈油是植物有的一种,能部分替代其他油脂,可替代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子油、猪油和牛油等。
由于棕榈油与各种油脂的相互关系,棕榈油的价格也是随着世界一般油脂价格的游走而浮动,同时,棕榈油价格的波动幅度也比较大。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这两个国家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
标的:24度棕榈油(常见棕榈油包括毛棕榈油,24度棕榈油,33度棕榈油,44度棕榈油)产品用途:24度棕榈油主要用于食品(饼干,泡面)的煮炸,44度主要用于肥皂,硬脂酸和甘油的制造。
主要消费集结地:天津港,山东日照港,防城港,张家港,宁波港,厦门港,广州港。
检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用棕榈油GB-T 15680-1995三、棕榈油的营养成分棕榈油含有50%的饱和脂肪,也被称为“饱和油脂”。
油脂是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三种成分混合构成的。
人体对棕榈油的消化和吸收率超过97%。
和其他食用植物油一样,棕榈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
作为一种饱和度较高的油脂,棕榈油曾经被认为有可能会增加人体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但经过进一步的实验论证,发现食用棕榈油不但不会增加血清中的胆固醇,反而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因为不同饱和脂肪酸对血脂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棕榈油中富含中性脂肪酸,促使胆固醇提高的物质在棕榈油中的含量很少(仅占1%)。
棕榈油加工技术培训讲座(一)-—-———棕榈油有关的基本知识一、天然脂肪酸及油脂的定义:1、油脂:三脂肪酸甘油酯,简称甘三酯,其混合物就是油脂。
分子结构式:CH2-OCOR1R1,R2,R3各类烃基代号.│CH—OCOR2│CH2-OCOR32、天然脂肪酸:(1)饱和脂肪酸:CnH2nO2,或RCOOH,动植物油中C2~C30. (2)不饱和脂肪酸:R中含有1~3个双键的脂肪酸。
常见的1~3个双键的脂肪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油中,4个以上双键的有20~24碳存在于海洋和动物油脂中具有保健功能,称为神经酸。
(3)共轭脂肪酸:——CH=CHCH=CH—-(3)反式脂肪酸:——CH=CH—-不饱和脂肪酸的顺反几何异构体,是指双键两边碳原子上相链的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排列上不同,氢原子在双键同侧的为顺式,异侧的为反式.反式脂肪酸不存在植物油中,只存在反绉类动物中,但含量较少,但高温处理及氢化处理过的植物油中含量较高。
二、棕榈油及棕榈树(油棕):1、棕榈油:棕榈树(油棕)结出的果穗上的果子用于榨油,其中果肉压榨出的油成为棕榈油,果仁压榨出的油成为棕榈仁油。
2、世界植物油料油脂排名:(1)消费排名: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棕榈仁油、椰子油等。
(2)产量排名:棕榈油占世界植物有总产量的35%左右.(3)贸易量:占世界植物油脂贸易总量的50%以上。
3、棕榈树(油棕):(1)棕榈树种植始于19世纪初,那时英国工业革命创造对蜡烛制造及机械润滑剂对棕榈油的需求.(2)棕榈树刚开始种植在西非,接着1848年荷兰殖民者有把他中种植到瓜哇。
(3)1910年英格兰殖民者威廉森米德尔顿和银行家亨利美在马来西亚创办了森达美公司种植棕榈树生产棕榈油.(4)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常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
20世纪70年代东南亚各国开始大量种植,到80年代东南亚油棕种植面积和产量已超过非洲,其中马来西亚占世界产量的50%以上,印度尼西亚占20%左右.20世纪20年代我国曾从马来西亚引种到海南岛,后来台湾、云南、广西、福建、广东等省、区均种植,但产量不多,由于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缓慢,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进口,进口量占世界棕榈油贸易量的15%以上.(5)马来西亚成熟期的油棕每公顷平均产3.7吨,最多可以产5吨毛棕榈油,是花生的五倍、大豆的八倍以上。
棕榈油基础知识
棕榈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由棕榈果榨取而得。
棕榈油常见于亚洲
的烹饪中,也用于食品加工和化妆品中。
棕榈油具有许多特性和好处,同
时也有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面是有关棕榈油的详细知识,包括其生产、用途、环境影响和健康效益。
1.棕榈油的生产
棕榈油是从棕榈果中提炼出来的。
棕榈果树是一种多年生植物,一般
种植在热带地区。
它们可以长达30米,并且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生长20
年以上。
榨取棕榈油的过程包括收获棕榈果、破碎果实、榨油和精炼等步骤。
生产棕榈油的主要国家有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2.棕榈油的用途
棕榈油是全世界最常用的食用油之一、它在亚洲烹饪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炒菜、炸鸡、烘烤食品和酱料等。
此外,棕榈油还被用于制造食品加工
产品,如面包、糕点、饼干、巧克力和冰淇淋等。
另外,棕榈油也是许多
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的常见成分。
3.棕榈油的环境影响
4.棕榈油的健康效益
为了减少棕榈油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一些国家和组织已开始提倡可持
续棕榈油的生产和消费。
可持续棕榈油的生产包括保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对水资源的使用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购买认证
的可持续棕榈油产品来支持可持续发展。
此外,人们也可以选择其他替代
食用油,如橄榄油和大豆油等。
总结来说,棕榈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具有广泛的用途。
然而,其生产也带来了环境影响。
正确的棕榈油消费行为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获得其健康效益。
一、棕榈油简介1、棕榈油的分布和应用情况据资料表明,人类使用棕榈油的历史已超过5000年。
棕榈油在食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作为起酥油,用于饼干、蛋糕及面包的生产;可作为人造奶油,涂抹在蛋糕及其它食品上;还可作专用油脂,用于糖果及巧克力的生产;最为广泛的是作为煎炸油,在国外,与其它煎炸油相比,棕榈油是最受欢迎的。
实际上,在东南亚许多国家,棕榈油是大多数家庭使用的主要烹调油。
由于棕榈油在国内不生产,许多消费者不太了解其营养价值及用途,且棕榈油的工业用途较其它植物油脂广泛,故误以为棕榈油大多用在工业上,其实不然,全世界有90%的棕榈油用于食用,而只有10%的棕榈油用于油脂化工产品的生产。
工业用棕榈油和食用棕榈油的区别不在于油本身,而在于油的加工程度,加工程度高,其质量指标及卫生指标在适合人体食用的规定范围内,就属于食用油,否则就只能用于工业。
2、棕榈油的营养价值其它所有的植物油一样,棕榈油不含胆固醇。
与其它的食用植物油相比,棕榈油的优势在于它有营养的脂肪酸组成,不饱和程度适中,不含亚麻酸而含生育酚。
生育酚是一种高效的天然抗氧化剂,使得棕榈油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在高温下不易氧化变质,也正是由于生育酚的存在,使得棕榈油具有抑制肿瘤扩展的作用。
据国外研究表明,棕榈油可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并对化学诱导的肿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棕榈油不饱和脂肪酸含40%,饱和脂肪酸含44%。
棕榈油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A,高出一般植物油;它还是胡萝卜素最丰富的天然来源,其含量超过胡萝卜15倍。
番茄300倍。
常食棕榈油可降低胆固醇,还可抗血栓,防治心血管病,抑制癌症(尤其是乳腺癌)。
二、国内外棕榈油作为煎炸油的开发现状棕榈油及其产品的主要用途就是作为家庭和工业用的煎炸油,近几年来,在人们充分认识了棕榈油作为煎炸油的种种优点之后,棕榈油在很多国家,尤其是在远东和欧洲一些国家消费量一直在增加。
1、在家庭煎炸油上的开发1.1 在热带国家的开发利用家庭厨房里的煎炸通常是在锅里放置一定量的油脂,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
棕榈油知识从棕榈果(Oil Palm Fruit)的果肉和果仁榨出的原油经精炼、除臭和漂白后制成棕桐油产品是各种甘油脂的混合物。
作为油脂的一个种类,是比较完整的能量来源,它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饱和脂肪酸高,棕榈油所含的亚油酸适中,它不象其它氧化油样有反式脂肪酸异构体。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食品、化工、医药、轻工、纺织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比如可造人造奶油、起酥油和代可可脂,还可以生产化妆品、肥皂等,棕榈产品一般分为棕榈软脂(Palm olein )、棕榈油(Palm oil)、棕榈硬脂(Palm stearin)和棕榈仁油(Palm kernel oil)等,其中进口最常见的、最多的是前三种。
1 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透析在进口合同中,棕榈油系列产品所列合同指标都有水分和杂质、熔点、色泽、游离脂肪酸、碘价、密度等多项理化指标。
1.1 熔点所谓熔点是指物质由固态转为液态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纯物质的熔点应该是一定的,而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它没有固定的熔点,仅有一定的温度范围。
棕桐油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成分比较复杂,并且还具有多晶型及导热性能等特点,因而对测试熔点的要求十分严格。
通过测定棕榈油产品的熔点,可以判断所检油的质量成分,对掺假检验有很大的帮助。
通常熔点随着油脂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精炼之后的一般情况下,棕榈软脂的熔点为24℃max、棕榈油的熔点为33~39℃、棕榈硬脂的熔点为44℃min,棕榈仁油的熔点为25~30℃。
如果我们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所检的产品其熔点不在范围内,则可以判断此种油脂混有其它油,一般情况下。
棕榈油产品的熔点越低,其价格就越高,因此在价格上,棕榈软脂>棕榈油>棕榈硬脂。
我们通过不同的温度试验,发现在不同的温度下各种油的固体成分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
表中可见棕榈软脂在25℃时已全无固体成分。
棕榈油品种简介棕榈油是由棕榈果经水煮、碾碎、榨取工艺后,得到毛棕榈油,毛棕榈油经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得到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色拉油(RBD PKO)。
油棕果经榨取,可得到毛棕榈油。
毛棕榈油经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等后,可得到精炼棕榈油。
对精炼棕榈油进行分提,可以得到24度、33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
目前,国内消费的棕榈油主要依靠进口,其中以24度精炼棕榈油为主,占进口总量的60%以上。
根据这种情况,大商所棕榈油交割质量标准规定交易标的为精炼棕榈油,熔点不超过24℃。
(一)棕榈油的特点1.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历史悠久棕榈油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
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
1870年,棕榈油传入马来西亚。
2.单产高、生产成本低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
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
在马来西亚,目前每公顷油棕最多可生产大约5吨的油脂,每公顷油棕所生产的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
一般的马来西亚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顷平均产量是3.7吨毛棕榈油。
3.加工工艺简单、产品众多、用途广泛棕榈油在世界上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制造业。
它被当作食油、松脆脂油和人造奶油来使用。
象其它食用油一样,棕榈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进健康。
4.棕榈油主产国集中棕榈油相对于其它油脂品种而言较为特殊,主要体现在世界的棕榈油生产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两个国家的棕榈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90%,而我国是棕榈油的完全进口国,进口的国家也主要来自于上述的两个国家5.全球产量最大的植物油随着世界对棕榈油需求的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印度和欧盟对棕榈油的需求量明显递增,在需求增长的刺激下,世界棕榈油的生产量也不断上涨,过去10年棕榈油产量不断创下记录,但受到拉尼娜气象影响,2010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第一次出现零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