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即诚实守信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诚实与诚信的区别指什么范文“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
“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
“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
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
“诚”与“信”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在起初是分开使用的。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
”信的基本含义是指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
最先将“诚”与“信”连在一起使用的是在《逸周书》中:“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
”“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友和,君臣之间观其忠愚,乡党之间观其信诚。
”这里的“信诚”实际上表达的是“诚信”的意思。
就是说,从一般意义上,诚信是指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言而有信。
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待人以诚,纳人以信,方为真正的诚信。
诚实与信任读后感最近,我们学了一篇课文《诚实与信任》,它讲了“我”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停靠在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于是,“我”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在电话里,小红车的主人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这篇课文让我想起了一件发生在以前的事情。
有天晚上,临睡觉前爸爸问我刷牙了没有,我随口回答:“刷了”,于是,爸爸很信任地对我说:“真乖,睡觉去吧,晚安”。
睡在床上,我心里有些不安,爸爸很信任我,可我却骗了爸爸。
第二天晚上,我又犯了同样的毛病,爸爸还是很信任我。
俗话说“事不过三”,第三天晚上,我还想偷懒,便对爸爸说自己已经刷过牙了,可是,这一次爸爸又问了我一次:“真的刷过牙了吗”?我只好对爸爸说:“没有”。
爸爸跟我谈了很多关于牙齿健康的常识,并对我说,你已经有了蛀牙,如果每天再不认真刷牙,牙齿就会坏掉。
诚信诚即诚实,就是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不说谎,不虚伪,言行一致;信即守信,就是言而有信恪守信约,说到做到覆行诺言。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以诚信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以诚信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篇1泱泱古国,悠悠华夏。
五千年的历史轨迹,五千年的文化传承。
五千年的风霜雨雪没有将龙的传人的那些优良传统埋没,而是历久弥新,薪尽火传,古人推崇诚信者,今人厚爱诚信者,历史选择诚信者。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仁者,发乎礼,义者,发乎情,止乎心,正乎身。
在儒家看来,行仁施义的先决条件为内心的向善,所谓勤心诚意者也。
心中信守诚信,方能宁静安心,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行义者亦应以诚信为本。
义之所存,诚信存之也,读《大学》《中庸》,一字以蔽之,诚也,诚包罗万象,诚信是它的具体体现。
在滚滚而来,浩荡而去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诚信者比比皆是,荆轲于“风萧萧兮易水寒”中作别太子丹,壮士一去,只为报知遇之恩,虽蹈死地亦无怨无悔。
伍子胥逃离楚国,得吴王重用,答应替他报仇,从此伍子胥尽心辅佐,纵然之后受猜忌可仍然不改忠心。
陶朱公荡舟西湖之上,得以“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秘诀便是诚信经商,后世徽商,晋商皆履行了这一原则,才有了商行的繁荣昌盛。
诚信在心,将诚信发挥在经商致富中,可以家财万贯;将诚信延伸到安身立命上,可以后世传颂;将诚信拓展到八荒六合,四海之内,则可万民归心,顺天地阴阳、法四季轮回,运之则五岳震荡,百川奔涌,诸侯朝服,天下匡正。
屈原被发行呤泽畔时,叹“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愤恨那些“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他忠君恋阙,心系国家,屈子一跃,一河碧水为之激荡,千载令名不朽。
刘邦入守关中,之所以可以深得民心,在于履行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之碍,与邻国交好,于内则治民,诚信于民,是以三分天下;李世民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对百姓有诚信,天下人拥他之王,他便要对万千黎民百姓谋福祉,是以创造了“贞观之治”……凡此种种,皆言诚信为人立身之本,天道酬诚信。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关于诚信教育的几点心得体会。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我对诚信教育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一、诚信的内涵诚信,即诚实守信。
它是一种道德品质,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诚信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诚实,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二是守信,即信守承诺,言出必行。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二、诚信教育的重要性1. 诚信是个人品质的体现。
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像失去了灵魂,无法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诚信教育有助于培养我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使我们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2. 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一个诚信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社会秩序井然。
诚信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 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
诚信教育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诚信意识,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4. 诚信是国家兴旺的保障。
一个国家,如果国民普遍缺乏诚信,就会导致社会道德沦丧,国家形象受损。
诚信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为国家繁荣昌盛奠定基础。
三、诚信教育的实践1. 培养诚信意识。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诚信意识,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坚守诚信原则。
2. 加强诚信教育。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重视诚信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如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榜样示范等,引导人们树立诚信观念。
3. 完善诚信制度。
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对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使诚信成为社会共识。
4. 强化诚信监督。
加强对诚信行为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诚信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诚信教育的体会1. 诚信是一种力量。
当我们诚信待人时,我们会感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这种力量会推动我们不断前行。
2. 诚信是一种责任。
诚信要求我们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关于诚信的演讲稿200字关于诚信的演讲稿200字篇1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诚实,即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文饰,不虚美,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它如隽永的长河奔腾至今,内涵却从未有过改变,九州华夏,因它而灿烂。
曾“富甲华夏”、“汇通天下”的晋商,留下了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佳话,“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
他们靠的是什么?就是“诚信”二。
他们以关公的“义”来摒弃“见利忘义”的不良动机,凝聚同仁;以关公的“信”来摒弃欺诈、伪劣等行为,取信于社会,取信于顾主。
以讲信誉著称的晋商比比皆是,他们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商谚,如“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秤平,斗满,尺满足”等等。
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诚信是价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万水,质量也永恒不变;诚信是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有一种诚信忠于朋友,“宝剑脱相赠,平生一片心”;有一种诚信,忠于顾客,“无诚信,无以立商海”;有一种诚信忠于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定?有人说意志是灵魂的载体,那么诚信便是灵魂的重量,我们的一生不正是为这重量而奋斗而完善自我吗?可这重量意味着什么?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都曾向父母许下孝的承诺,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一天,可以从容尽孝,这是个多么纯洁而伟大的诺言!可苦学路上,有多少人在面临挫折时还记得这个承诺?诚信,即使是平日里一个小小的约定,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坚强面对一切,无论荣耀,无论挫败。
时间会过去,记忆会过去,但高尚的品质却是一生相随的。
用诚信面对人生,任何事都会显得自然,沉稳。
让我们插上诚信的翅膀,自由飞翔,飞过广袤蓝天,飞过沧山泱水,飞过人生绵延的河流与险峻的山峦,飞到乌云散尽,飞到阳光普照!谢谢大家!关于诚信的演讲稿200字篇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树诚信学风,做诚信学子。
诚信的知识点政治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是华夏民族最崇尚的品质,已传承数千年。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诚信的知识点政治,一起来看看吧。
诚信的知识点政治1、诚信的含义:即诚实守信。
①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②守信,就是信守承诺,说话算数,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2、诚信的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3、诚实与守信的关系:(1)诚实和守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2)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
4、诚信的意义:(1)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个人在社会中立足、取得事业成功的保证。
(2)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正常关系的基础;诚实守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3)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诚实守信是经济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
(5)诚实经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立业之基、兴业之本。
重信守诺是企业成功的法宝。
5、诚信缺失的表现有哪些:制假售假、虚假广告、拖欠工资、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借东西不还、不守时、不守约。
面对这些不诚信行为,我们应该批评、纠正、起诉。
6、不讲诚信的危害:(1)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2)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 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7.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1)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恪守信用。
与人为善,出于公心,永不自欺。
(2)正确理解诚信原则,按照诚信原则的要求去做。
(3)践约守信是诚实做人的核心。
不要轻易许下诺言,一旦有所承诺,就应该努力兑现;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责任。
(4)实事求是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不说谎,不欺骗他人;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
(5)诚信做人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如①不说谎,不欺骗他人;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责任;③学习上做到考试不舞弊,不抄袭他人作业等。
与诚信有关的演讲稿600字(精品8篇)与诚信有关的演讲稿600字篇1诚信是为人的根本,诚信即诚实守信,诚信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诚信的人值得交往和信任,不诚信会造成很多矛盾和误会。
我和我的一位同学之间的误会就是因为他的不诚信引起的。
我的同学他是我很好的朋友,我们从没争吵过,这次却因为他的不诚信,让我们不欢而散。
这件事发生在这周五的下午,当时放学回到家,因为我在学校已完成了星期天的作业,于是就一路小跑去找李宇飞玩,他说让我等他一会儿,他写完作业了就去我家门口玩,于是我就高高兴兴地跑回了家。
过了好一会,天已快黑了,我忍不住又去找他,他还在写作业,我心里虽然心急如焚,但还是很温和的对他说:“你写完作业了就来找我啊,我在家等你。
”他满口答应了,说一定会去找我的。
我一等再等,可最后连他的人影都没看到,于是我就愁眉苦脸的进了家门。
第二天我再遇到他的时候,他却面无表情的说:“害我昨天在你家门口等了你很久,却没见到你人影,你这个朋友还能好好做吗?”我呆呆地站在那,脸憋得通红,手不停地颤抖着,气得汗水都从头上流了下来。
我愤怒地说:“你来过了吗?我等你等到天都黑了连你半个人影都没见到,你还好意思说我!”他无话可说,眼神有一些躲闪,心里好像很怕被我看穿似的。
我伤心的回到家,心里想:你自己不讲诚信,还反过来质问我,太不够朋友了。
这件事后我们就不再是好朋友了。
一个人只有诚信,才能交到好朋友,如果没有了诚信,就没有了做人的根本,也很难交到朋友。
我们都要学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与诚信有关的演讲稿600字篇2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实指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守信指说话和做事讲信用,说到做到。
古人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记得在《品德与社会》书上多次出现的“曾子杀猪”吗?曾子的妻子要上街买东西,为了摆开儿子的纠缠,唬他说:“娘回来杀猪给你吃。
”当曾子的妻子回来看见曾子手举大刀,正准备宰猪时,连忙走上去,说道:“我唬唬儿子,你倒来真的了,快放下刀。
为人处事要讲“诚信”作者:小雨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0年第03期诚信,即诚实守信。
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倡导的为人处事的道德规范。
《礼记·大学》中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宋代朱熹认为“诚意,是真实好善去恶,无夹杂”。
意思是说,诚的含义是不自欺欺人,能真心实意地为善去恶,不弄虚作假。
信的含义与“诚”、“实”相近,是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言行一致,忠于自己的诺言和义务。
汉代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
”又说:“诚,信也。
”相传周文王所作的《周易》中就有“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这表明,早在殷周时代,“信”就已是重要的道德规范。
诚实无欺——切道德的基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诚实无欺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是最根本的道德。
孟子说:“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追求诚是做人的准则。
宋朝周敦颐在《通书·诚下》中言:“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意思也是认为诚实无欺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是一切道德修养的前提。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记载这样一段话:“学者不可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
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
”这段话也是说明诚实无欺是一个人做学问、干事业、自我修身养性、与人交际的根本道德规范。
诚信无欺在政治品德上的表现是实事求是、光明磊落。
公元165年,汉桓帝下令在全国搜捕党人,并宣布举报者受赏,知情不报者同罪。
原来汉桓帝时宦官专权,一些正直的大臣和名士联合起来反宦官、抨朝政,被诬为结党营私。
搜捕诏令一下,各地监狱人满为患,也有一些小人乘机挟嫌报复。
平原郡长官史弼数次上奏本说明本郡无奸党作乱,惹怒上司,上司限三天内抓到党人,否则同罪。
史弼手下人也惶恐不安。
史弼却泰然自若,他说:“没有就是没有,我总不能无中生有,随意把贤士良民诬为党人,那不是犯了欺君之罪吗?”上司派人来追查,他凛然说:“如果为了讨好上司,献媚请赏,我早就抓出党人来了!可我史弼天生不会说谎诬陷好人!”史弼终于被抓治罪,囚车离开平原郡时,百姓几十里垂泪相送。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易混易错:诚信
1. 诚信的含义?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2.为什么要讲诚信?(意义)
①诚信是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诚信即诚实守信。
“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3.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①树立诚信意识,信守承诺。
②运用诚信智慧,做到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不讲诚信的人可以骗人一时,不能骗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使自己产生信任危机。
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4.诚信的基本要求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敷衍了事、弄虚作假,就做不好事,更做不成大事。
5.诚实与信任的关系。
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
诚实与信任是一颗并蒂莲,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6.如何做诚实的人?
第1 页共2 页。
第1篇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誉为“立身之本”、“立国之道”。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
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诚信精神始终贯穿其中,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深感诚信精神的重要性,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诚信,即诚实守信,是指一个人在言行举止中始终遵循诚实、守信、负责的原则。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石。
一个诚信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反之,一个缺乏诚信的人,即使一时得逞,最终也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导致人际关系破裂。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诚信的重要性。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参加一次比赛,由于紧张,我将比赛中的题目泄露给了同学。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后,我深感愧疚,立刻向老师坦白了自己的错误。
虽然这次事件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我从中认识到了诚信的重要性,也使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名誉和他人对我的信任。
二、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利器。
一个诚信的企业,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反之,一个缺乏诚信的企业,即使一时获得利益,最终也会被市场淘汰。
在我的实习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诚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我曾在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实习,这家企业在行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始终坚持诚信经营。
公司领导层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员工诚信行事,这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形象。
此外,公司还注重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诚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为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树立了榜样。
三、诚信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保障诚信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保障。
一个国家如果缺乏诚信,那么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诚信是国家的名片,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诚实守信
1、诚信的含义:即诚实守信。
①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
②守信,就是信守承诺,说话算数,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2、诚信的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3、诚实与守信的关系:
(1)诚实和守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
(2)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
|
4、诚信的意义:
(1)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个人在社会中立足、取得事业成功的保证。
(2)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正常关系的基础;诚实守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3)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诚实守信是经济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
(5)诚实经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立业之基、兴业之本。
重信守诺是企业成功的法宝。
5、诚信缺失的表现有哪些:
制假售假、虚假广告、拖欠工资、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借东西不还、不守时、不守约。
面对这些不诚信行为,我们应该批评、纠正、起诉。
6、不讲诚信的危害:
(1)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2)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有关诚信的国旗下演讲稿(10篇)1.有关诚信的国旗下演讲稿篇一大家好!诚实,即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文饰,不虚美,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它如隽永的长河奔腾至今,内涵却从未有过改变,九州华夏,因它而灿烂。
诚信是人美丽的外套,是心灵圣洁的鲜花;诚信是价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万水,质量也永恒不变;诚信是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有一种诚信忠于朋友,“宝剑脱相赠,平生一片心”;有一种诚信,忠于顾客,“无诚信,无以立商海”;有一种诚信忠于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定?有人说意志是灵魂的载体,那么诚信便是灵魂的重量,我们的一生不正是为这重量而奋斗而完善自我吗?可这重量意味着什么?时间会过去,记忆会过去,但高尚的品质却是一生相随的。
用诚信面对人生,任何事都会显得自然,沉稳。
让我们插上诚信的翅膀,自由飞翔,飞过广袤蓝天,飞过沧山泱水,飞过人生绵延的河流与险峻的山峦,飞到乌云散尽,飞到阳光普照!谢谢大家!2.有关诚信的国旗下演讲稿篇二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走进校园,在学校西教学楼的墙壁上有个“信”字,这个“信”字了包含着诚实守信这一美德。
中国的诚信观源远流长,历代君王贤达都崇尚“言必行,行必果”的道德理念,这也是华夏文化曾经辉煌的道德渊源。
然而,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其文明程度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阶段,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现在在许多领域出现了空前的诚信危机。
商业欺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
在我们身边有抄作业,不诚实学习的,有随手乱丢垃圾的;一个人独处时难以自律,教学楼内的垃圾,水池中的食品袋不正是不诚实的人、不自律的人的所做所为吗?一个人要想在社会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一个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糊弄国家与社会,骗取荣誉与报酬的人,他们是要遭人唾骂的。
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美德是人类精神美丽的花朵,美德是做人的灵魂,让我们去精心呵护和培育这美丽的花朵吧!诚实守信会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谢谢。
诚信与信任的区别|诚信和信任区别时下,诚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可是,有的人把诚信和信用等同看待,以为诚信就是信用,开展诚信教育就是加强信用建设。
这样理解似乎有失偏颇。
这里,且作一些辨析。
诚信与信用,二者有内在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诚信属于道德概念,是诚实守信的意思。
它用于人的行为,是道德规范;见于人的修养,是道德品质。
诚信的信,意为人的内在善意和良心,即孟子所说的"有诸己之谓信";按照北宋思想家张载的解释,就是"诚善于心之谓信"。
信用则是指人们之间客观的交往关系,它在经济领域体现着"本质的、发达的生产关系"。
所谓守信,就是坚守这种信用。
人们常说的是人和人交往要"守信用",而不是说要"守诚信",原因就在于这两个词的涵义不同。
马克思为什么把信用看作"本质的、发达的生产关系"?因为信用不是从道德的诚信产生的,而是从商品交换和流通的发展中产生的,是发达的经济关系的本质规定。
比如,资本主义的商业信用最初就来自劳动力的买卖。
资本家在买到劳动力并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或周末或月末)才付给工人工资,其间存在时间差,由此构成了劳动力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马克思说,这就是商业信用的开始。
商业信用,即从事再生产的资本所有者互相提供的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
商业信用体现着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每个人的支付能力同时取决于另一个人的支付能力。
每个人一面提供信用,一面又接受信用;每个人既有要求信用的权利,同时又有履行信用的义务。
可以说,再生产的不同阶段都是以信用为媒介的,信用是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调节器。
不仅如此,信用作为一种制度,可以把复杂的经济活动主体和社会关系联系起来,使市场经济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以信用为媒介而存在和活动,消除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过程各个环节联系的偶然性和障碍;加快货币流通和资本运动,从而加快社会再生产的进程;可以调节公私、公公、私私之间的矛盾,形成强大的社会资本,从而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诚信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哈达诚信即“诚实守信”。
“诚”与“信”有着密切的联系。
诚是人内在的德性,信则是诚的外在表现。
诚于中,必信于外。
一个人只有诚“有于己”,方能信“见于物”;只有内心诚实,才会待人守信。
所谓“诚信”,表述的是人们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的美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首先是一个伦理范畴,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道德品质。
在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诚信,是做中国共产党取信于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进一步加深和丰富了对“诚信”的认识,把“诚信”提高到党的建设的高度。
毛泽东同志把“实事求是”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他反复告诫:“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要“力戒任何的虚夸和骄傲”。
邓小平同志也着重指出要反对“说空话、说假话、说大话”,强调“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
”江泽民同志提出“德法并重”的思想,之后,党的十六大强调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是我国针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而得出的一个有针对性的结论。
胡锦涛同志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加强诚信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包括“以诚信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战略高度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诚实守信”不断被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涵。
在当今,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重塑诚信,在整个社会中建立起与当代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建设诚信社会,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诚信的演讲稿800字8篇诚信的演讲稿800字 (1) 大家好!诚实,即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文饰,不虚美,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它如隽永的长河奔腾至今,内涵却从未有过改变,九州华夏,因它而灿烂。
曾“富甲华夏”、“汇通天下”的晋商,留下了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佳话,“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
他们靠的是什么?就是“诚信”二字。
他们以关公的“义”来摒弃“见利忘义”的不良动机,凝聚同仁;以关公的“信”来摒弃欺诈、伪劣等行为,取信于社会,取信于顾主。
以讲信誉著称的晋商比比皆是,他们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商谚,如“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秤平,斗满,尺满足”等等。
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诚信是价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万水,质量也永恒不变;诚信是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有一种诚信忠于朋友,“宝剑脱相赠,平生一片心”;有一种诚信,忠于顾客,“无诚信,无以立商海”;有一种诚信忠于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定?关于诚信的演讲稿有人说意志是灵魂的载体,那么诚信便是灵魂的重量,我们的一生不正是为这重量而奋斗而完善自我吗?可这重量意味着什么?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都曾向父母许下孝的承诺,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一天,可以从容尽孝,这是个多么纯洁而伟大的诺言!可苦学路上,有多少人在面临挫折时还记得这个承诺?诚信,即使是平日里一个小小的约定,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坚强面对一切,无论荣耀,无论挫败。
时间会过去,记忆会过去,但高尚的品质却是一生相随的。
用诚信面对人生,任何事都会显得自然,沉稳。
让我们插上诚信的翅膀,自由飞翔,飞过广袤蓝天,飞过沧山泱水,飞过人生绵延的河流与险峻的山峦,飞到乌云散尽,飞到阳光普照!谢谢大家!诚信的演讲稿800字 (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诚信伴随我们走过成长点滴滴点点,为我们铺平了一路上的沟沟坎坎,困难面前它帮助我们树立信心,指引我们向着朝阳走去。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诚信度在逐渐下降。
同时,这种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青少年一代。
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诚信现状,现对某市职业中专32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归纳如下。
一、 中学生的诚信现状
从调查问卷表中显示,中学生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严重腐蚀了中学生的健康思想,使中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诚信度逐渐下降。
现从中学生对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诚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1、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5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1)如果你走在街上,发现乞丐或残疾人在路边讨钱,你会不会向他(她)投钱?结果认为“会”的占50%,认为“不会”的占50%。
(2)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要你帮他(她)照看行李,你会不会帮他(她)照看?结果认为“会”的占37%,认为“不会”的占63%。
(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说自己远在外省,钱都用光了,不能回家,要你资助他(她)车费,你会不会给他(她)钱?结果认为“会”的占15%,认为“不会”的占85%。
(4)你讨厌不守信用的人吗?结果认为“讨厌”的占100%,认为“不讨厌”的占0%。
(5)你认为你自己是个守信用的人吗?结果认为“是”的占93%,认为“不是”的占7%。
2、中学生对学校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学校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4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1)你对你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70%,70%以下的占21%。
(2)如果你班同学找你借钱物时,你会不会相信他(她)一定会还给你?结果认为“会”的占88%,认为“不会”的占12%。
(3)你相不相信学校的收费是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收取的?结果认为“相信”的占6%,认为“不相信”的占94%。
(4)你对你所就读的学校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48%,70%以下的占52%。
3、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3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你认为你的父母对你信不信任?结果认为“相信”的占93%,认为“不相信”的占7%。
(2)你认为你父母会不会对你说谎?结果认为“会”的占18%,认为“不会”的占82%。
(3)你对你的父母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98%,70%以下的占2%。
二、中学生诚信现状的成因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中学生对调查中的诚信对象诚信度高低的顺序是家庭、学校、社会,其对社会的诚信度较低,对家庭的诚信度较高。
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社会不良思想的入侵。
2、学校内部管理不善,形成了中学生对学校诚信度下降的结果。
3、父母爱——人类的天性,是中学生对家庭诚信度较高的原因。
所以应该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