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45式拳谱及分动名称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45式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第一段(1-14式)第一组(1-7)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左右擞膝拗步
7、手挥琵琶
第二组(8-14)
8、上步搬拦捶
9、如封似闭
10、十字手
11、左揽雀尾
12、左单鞭
13、右下势
14、金鸡独立
第二段(15-21)
15、左右倒卷肱
16、右海底针17、左闪通背
18、撇身捶
19、肘底捶
20、左右野马分鬃
21、玉女穿梭
第三段(22-30式)
22、云手
23、右高探马
24、右分脚
25、左分脚
26、左右打搅
27、右蹬脚
28、双峰贯耳
29、斜飞势
30、右迎面掌
第四段(31-45)
第一组(31-36式)
31、十字拍脚
32、搂膝左栽捶
33、左海底针
34、右闪通背
35、云手
36、左高探马
第二组(37-45)
37、回身指裆捶
38、左下势
39、上步七星
40、退步跨虎
41、左迎面掌
42、转身摆莲
43、弯弓射虎
44、退步搬拦捶
45、收势。
吴式太极标准竞赛套路吴式太极拳标准竞赛套路是由中国太极拳协会推出的一套标准化竞赛套路,也是国际太极拳比赛的指定竞赛套路之一。
该套路包括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要领,综合展示了吴式太极拳的特点和风格。
下面是吴式太极拳标准竞赛套路的主要动作和要点说明:1. 诱导(原地起式):双手下垂,背部挺直,脚尖微内扣。
2. 起式:双肩放松,抬手到胸前,左手居中,右手呈拳,重心稍后。
3. 云手:双手打开,手臂微微下垂,手指稍微向下弯曲,手掌贴合胸前,腰部和腿部配合起起落落。
4. 捶背:左右手互相交替切换,手臂放松自然,手背离开背部的距离适度。
5. 单鞭:双手保持横平,手掌略微向下与地面平行。
6. 抱虚势:身体保持稳定,双手轻轻抱曲,腿部产生一种虚劲。
7. 肘底看捶:挥出双拳,两臂同时切换,舒展开来。
8. 单鞭:手掌平行地面,双手保持横平。
9. 白鹤亮翅:利用腰部转动,使手臂翻转,形成鹤翅展开的动作。
10. 指南针:手掌朝向腰部,手肘微微抬起。
11. 倒卷肱:手臂自然下垂,由外向内卷动,手面朝上。
12. 玉女穿梭:手部由两侧交叉运动,形成穿梭的动作。
13. 大雷公劈:两手自由地张合,手指稍微向下弯曲。
14. 白鹤亮翅:利用腰部转动,使手臂翻转,形成鹤翅展开的动作。
15. 左右分击捶:双手分别向两侧发出拳击动作。
16. 上步云手:利用上步动作,使身体前进,双手做云手运动。
17. 白鹤亮翅:利用腰部转动,使手臂翻转,形成鹤翅展开的动作。
18. 盘手(后转):手臂由内向外翻转,形成盘手动作,同时身体转向背后。
19. 左蹬脚:向前蹬脚,同时挥臂。
20. 右蹬脚:向前蹬脚,同时挥臂。
21. 斜飞势:右脚向前跨出,手臂由上向下切换。
22. 左右双揽手:两手相互揽住,呈现交叉的姿势。
23. 伏虎势:双手随身体后移,形成虎虎生威的动作。
24. 形意拳:出右拳,手背向外,手臂微微夹紧。
25. 形意拳:出左拳,手背向外,手臂微微夹紧。
7A版优质实用文档
45式吴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段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左右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8、进步搬拦捶9、如封似闭
10、十字手11、左揽雀尾12、右单鞭
13、右下势14、金鸡独立
第二段
15、左右倒卷肱16、右海底针17、左闪通背
18、撇身捶19、肘底看捶20、左右野马分鬃
21、玉女穿梭
第三段
22、云手(向左)23、右高探马24、右分脚
25、左分脚26、左右打虎27、右蹬脚
28、双峰掼耳29、斜飞势30、右迎面掌
第四段
31、十字摆脚32、搂膝左栽捶33、左海底针
34、右闪通背35、云手(向右)36、左高探马
37、回身指裆捶38、左下势39、上步七星
40、退步跨虎41、左迎面掌42、转身摆莲
43、弯弓射虎44、退步搬拦捶45、收势
7A版优质实用文档 1。
吴式太极拳45式拳谱说起吴式太极拳的历史,大家都知道是由全佑先生在杨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立,善柔化,求紧凑,风格独特鲜明,兼具健身与技击功效。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吴式太极拳45式拳谱。
欢迎阅读!吴式太极拳45式拳谱1、起势2、右揽雀尾3、左单鞭4、提手上势5、白鹤亮翅6、左右搂膝拗步7、手挥琵琶8、进步搬拦捶9、如封似闭10、十字手11、左揽雀尾12、右单鞭13、右下势14、金鸡独立15、左右倒卷肱16、右海底针17、左闪通背18、撇身捶19、肘底看捶20、左右野马分鬃21、玉女穿梭22、云手(向左)23、右高探马24、右分脚25、左分脚26、左右打虎27、右蹬脚28、双峰掼耳29、斜飞势30、右迎面掌31、十字摆脚32、搂膝左栽捶33、左海底针34、右闪通背35、云手(向右)36、左高探马37、回身指裆捶38、左下势39、上步七星40、退步跨虎41、左迎面掌42、转身摆莲43、弯弓射虎44、退步搬拦捶45、收势练吴式太极拳的四大作用1、改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
太极拳通过意念和呼吸与动作配合,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完善,使人体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协调,对精神创伤、神经类疾病,如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心脏病是世界第一号杀手,目前西医对这种疾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练习太极拳能预防心脏病,这是因为太极拳不同于其他运动。
它动作舒展缓慢,全身肌肉放松,使心脏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会加快心律,加重心脏的负担;太极拳通过缓慢、细长、均匀的腹式呼吸。
使人体肺部的氧气充足,肠胃得到蠕动锻炼,增强消化和排泄机能,所以经常锻炼太极拳,对心脏病、肺病、胃病、便秘、痔疮等有防治作用。
3、提高人的平衡能力,防止骨质疏松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是失去平衡摔倒而导致股骨颈骨折,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呢?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骼钙质减少,骨质疏松而致。
45式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结构
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结构:吴式太极拳竟赛套路全套共分4段,45个动作,其中包括3种手势、5种主要步型、4种腿法以及各种手法和步法。
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既体现了传统套路的风格特点及技术要领,又能适应竞赛套路从时间、内容、结构布局上的要求以及人体生理特点,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符合现代体育科学的要求。
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第一段包括14个动作,由上肢运动为主的基本动作组成;第二段有6个动作,以步法的转移、动作方向灵活变化为主;第三段有10个动作,编排了左右分脚、右蹬脚及左右打虎等,动作结构左右匀称,有起有伏,上下配合,突出了腿法。
此段在运动难度、质量、节奏等方面处于整个套路的高潮,第四段15个动作,在身体起伏、转折的同时又编排进了两种击响性腿法。
该段运动速度快慢相间,步法进退转换灵活,富于韵律感。
在动作的编排中,还照顾到拳式的左右对称。
一些典型动作,如“倒卷肱”、“揽雀尾”、“打虎”等都能使身体得到平衡并且得到全面的发展。
整套动作的编排,不但注意了动作的对称,而且不重复,段落中心内容突出,由简到繁、易学易记。
这套拳法既体现了吴式太极拳平圆手法的运动特点,而且也运用了杨式太极拳的立圆转换理论,合理的体现了心静体松、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基本原理和运动特点。
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45式)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45式)动作名称及分解说明(修正版)一.起势(面向正南)1.并步直立(南)2.(左)开步站立(南)3.双臂上掤(上举)(南)腕同肩高,手心斜向下4.曲膝按掌(南)手按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二.右揽雀尾1.(左)虚步掤手(南)左脚上步,脚跟着地,手向外划弧至腰2.(左)弓步前挤(南)左手横于胸前,左手指向右,手心向内,右手指向上3.(左)扣脚抹掌(右45度)左脚内扣45度,右手向前抹掌,手心向左前方,指尖向上4.(右)虚步掤手(西)右脚跟内碾,提脚上步,脚尖翘起,指尖与鼻同高5.(右)弓步前挤(西)同上2,方向相反6.坐腿下捋 右手收至胯旁,掌心向下,脚尖起7.弓步前掤 身体左转时,右手渐至胸高,成右弓步时,腕同肩高8.座腿托掌9.扣脚按掌 身体左后转(面向南)右脚尖内扣,右掌向左前方按,指尖向上腕同肩高三、左单鞭1.撤步勾手(左脚撤步落点在左45度线上)四、提手上势1.虚步掤手A.上体右转时,左手举至左额上方,手心向前,右勾变掌落于右胯前。
B.重心移至左腿,右手向上至胸前,手心向上,虎口向上,右脚跟内收后向前上步,脚跟着地成右虚步2.弓步前挤3.开步撑按(胸向南)五、白鹤亮翅1.直立举臂(胸向南)2.曲蹲垂肘六、左右搂膝拗步(东)1.上步提按2.弓步搂推(东)3.提步摆挑4.上步提按5.弓步搂推6.提步摆挑7.上步提按8.弓步搂推七、手挥琵琶(东)1.坐腿掤手2.弓步前推3.开步掤举八、进步搬拦捶1.屈蹲按抱 两手心约10厘米2.弓步平抹3.坐腿回捋4.立身拦掌(胸向东)5.弓步打捶九、如封似闭(东)1.坐腿回抽2.弓步按推十、十字手1.弓步分掌(胸向南)2.屈蹲合抱十一、左揽雀尾1.上步提按 左脚左前上步(东南)2.弓步搂推3.坐腿下捋4.弓步前掤5.坐腿托掌6.扣步按掌(胸向西南)十二、右单鞭1.撤步勾手 右脚向右后(东北)撤步,脚尖外碾落地2.马步平捋 (胸向西北)右掌心向正北十三、右下势1.弓步平搂A身体右转胸朝东B左脚向左前方上步(西)C两手心相对,平举胸前与肩同高同宽,指尖向正东2.仆腿下势A上体左转,两掌心向外向左划弧,至左肩外侧,腕与肩平B双掌先下按成右仆步穿掌十四、金鸡独立1.弓步前穿 右弓步穿掌,右掌心向下,左掌穿至右肘下,手心向上2.提膝撑按 左掌内旋至左额前,手心斜向上,指尖向右,右掌下按至左膝内侧,左腿屈膝外展,提至体前,脚尖稍上翘外撇(眼看前方,东)3.弓步劈穿4.提膝撑按十五、左右倒卷肱1.退步搂推2.坐腿提按3.退步搂推4.坐腿提按5.退步搂推十六、右海底针1.坐腿前举2.丁步下插 右指尖离地约20厘米,左手前摆划弧屈臂向上收至右耳侧,掌心向外十七、左闪通背1.上步挑掌2.马步架推 左脚尖内扣落地,身体右转(胸向南)两脚尖外展约45度十八、撇身捶1.转身撇捶A.右脚外展,左脚内扣,身体微右转(胸向西南)B.右拳打出与肩同高,拳心斜向上2.弓步前推 推掌时,腕与肩高,右拳收至右腰眼。
吴式太极拳拳谱1、预备式2、太极起势3、揽雀尾4、单鞭5、提手上势6、白鹤亮翅7、搂膝拗步8、手挥琵琶9、上步搬拦捶10、如封似闭11、十字手12、抱虎归山(豹虎推山=斜搂膝拗步+翻身搂膝拗步)13、揽雀尾14、斜单鞭15、肘底看捶16、倒撵猴17、斜飞式18、提手上势19、白鹤亮翅20、楼膝拗步21、海底针22、扇通背23、撇身捶24、卸步搬拦捶25、上步揽雀尾26、单鞭27、云手28、单鞭29、高探马30、左右分脚31、转身蹬脚32、进步栽捶33、翻身撇身捶34、上步高探马35、披身踢脚36、退步打虎37、二起脚38、双峰贯耳39、翻身二起脚40、撇身捶41、上步搬拦捶42、如封似闭43、十字手44、抱虎归山(豹虎推山)45、揽雀尾46、斜单鞭47、野马分鬃48、玉女穿梭49、揽雀尾50、单鞭51、云手52、单鞭53、下势54、金鸡独立55、倒撵猴56、斜飞式57、提手上势58、白鹤亮翅59、搂膝拗步60、海底针61、扇通背62、撇身捶63、上步搬拦捶64、上步揽雀尾65、单鞭66、云手67、单鞭68、迎面掌。
69、转身十字摆莲70、搂膝指裆捶71、上步揽雀尾72、单鞭73、下势74、上步七星75、退步跨76、转身迎面掌77、转身双摆莲78、弯弓射虎79、上步迎面掌80、翻身撇身捶81、上步高探马82、上步揽雀尾83、单鞭84、合太极。
吴式太极拳四十五式拳谱有哪些拳法大家都知道太极拳是非常适合养生的,尤其是老年人比较适合,当然年轻人也适合打太极拳,相较于跑步羽毛球之类比较激烈的运动。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吴式太极拳四十五式拳谱,希望你们喜欢。
吴式太极拳四十五式拳谱一.起势(面向正南)二.右揽雀尾三、左单鞭四、提手上势五、白鹤亮翅七、手挥琵琶(东)八、进步搬拦捶九、如封似闭(东)十、十字手十一、左揽雀尾十二、右单鞭十三、右下势十四、金鸡独立十五、左右倒卷肱十六、右海底针十七、左闪通背十八、撇身捶十九、肘底捶二十、左右野马分鬃二十一、玉女穿梭二十二、云手 (向左)二十三、右高探马二十四、右分脚二十五、左分脚二十六、左右打虎二十七、右蹬脚二十八、双峰贯耳二十九、斜飞势三十、右迎面掌三十一、十字拍脚三十三、左海底针三十四、右闪通背三十五、云手(向右)三十六、左高探马三十七、回身指裆捶三十八、左下势三十九、上步七星四十、退步跨虎四十一、左迎面掌四十二、转身摆莲四十三、弯弓射虎四十四、退步搬拦捶四十五、收势 (南)吴式太极拳的六个运动特点1、端庄平稳在练拳时,时时式式做到头端、身正,肩平、腋虚,眉展、胸涵,拨骨、沉肌,提肛、举尾,吸胯、抽腰,不偏不倚,不摇不晃,上下协调、内外如一,中正安舒,稳如山岳,动如流水。
要心专、神敛、意松。
两手如同捧着一碗硫酸水,平心静气,谨慎小心。
练拳如此,做人做事,均应如此。
由此可见,平稳在吴式太极拳的学习中非常重要,此外还要保持身体的端庄。
2、气度开阔在练拳时,头要与天相融,脚要与地相融,身要与空相融,要三才合一,有气吞山河的气魄。
要提起精神,时时式式做到松而不懈,柔而不弱。
精神要足活,心胸要宽畅。
拳论曰:“精神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
”处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人群,遇到任何情况,处理任何复杂事物均应如此。
3、单腿负重在练拳时,身体的重心要完全垂直在一条腿上。
用一条腿支撑全部体重,另一条腿能抬而不抬,只起斜撑和拉纤的辅助作用,不分担体重,这是吴式太极拳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吴氏太极拳竞赛套路分动作口令教学(详细分解动作说明)二O一三年十月整编第一段一起势:1.并步直立2.左脚开步站立3.两手臂上举手指下垂4.两手臂屈臂两手向两侧下按二右揽雀尾:1.上步棚手脚跟着地2.弓步前挤3.右转身举掌4.右转脚尖翘起掤手5.右弓步前挤6.转身翻掌7.右转下捋8.左转穿手9.右转上摆掌10.右转旋掌11.左转旋掌12.右转举掌三左单鞭:1.右手勾手2.右脚后伸脚跟着地3.左掌向左划弧马步推掌(胸向东南)四提手上势:1.右转身左掌上举右手下按右膝前成右虚步2.右掌上提与左手相搭3.右弓步前挤4.右掌变勾手向右向上内旋左脚跟微起5.左脚上步与右脚平行踏实右手举至右额前左手按到小腹前五白鹤亮翅:1.身体向左侧左手下落手心向外右手随身体左转侧举2.两腿站立两掌上举臂微屈掌心向外3.屈膝两手外旋掌心向里六左右搂膝拗步:1.左脚上步脚跟翘起左手前伸右手屈腕右耳侧2.左弓步搂膝推掌3.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左手下按右手屈肘举至右前4.右脚上步脚跟着地左手屈肘右手搂膝5.右弓步搂左手前推6.左脚收至右脚内侧左手屈肘举右手下按7.左脚上步脚跟着地右手屈肘举左手前搂按8.左弓步左搂膝右手前推七手挥琵琶:1.后坐左脚跟着地左手前伸心手斜向上右手回收附左付内2.左弓步左手翻掌右手外旋手心向上3.两手向左向前伸至左前方4.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平行站立脚距20厘米左手举前方手心向上右手落于右腹前八进步搬拦捶:1.两腿屈膝两手抱右侧(上下抱距10厘米)2.左脚上步脚跟着地两手抱右腰间3.左弓步两手前伸4.重心后坐左脚尖翘起两手抱至左腰间上下相合5.腰向右转左常前伸右掌变拳收至左腰间6. 左弓步右拳向前打出左手附于右拳内侧九如封似闭:1.左手由右肘内穿出掌心向右2.重心后坐右拳变掌回收两腕相搭左手外右手内掌心向内重心后坐3.两手左右分开收回至两肩前4.左弓步两手向前推出十十字手:1.两手下按至体前2.转身右转右脚撇右掌向右摆3.右弓步两掌向两侧分掌4.左脚收至右脚内侧两手由两侧向上举手心斜相对5.两腿微屈两手体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十一左揽雀尾:1.左转身上步脚跟着地左手搂膝右手屈臂提至右耳侧2.左弓步搂膝右手前推掌3.右手外旋手心向上左手上提屈肘在右肘内4.左手前穿右手回收至左前臂内侧两掌相对5.重心后坐左脚尖翘起两手按于左跨前左掌向下右掌向上6.左手外旋右手内旋物心向下附于左臂内侧7.左弓步两臂前伸左前右后掌心左上右下8.左脚尖翘起左手向后摆右手搭左手腕9.左脚尖踏实左掌向右推十二右单鞭:1.左手变勾手右脚跟提起左腿屈膝2.右脚向右后撤步左腿屈膝3.右手立掌向右后划弧推掌十三右下势:1.上体右转右手内旋平搂2.左脚向左前上步(向西)左勾手变掌向右与右手平举3.上体左转左腿屈膝两手摆至左肩外侧4.右仆步两手掌下按穿至右踝前十四金鸡独立:1.左弓步前穿右手左手穿至右肘下手心向上2.左腿提膝脚尖上翘左手上托(手心向上)右手按至左膝内侧3.左脚向前落步脚跟着地左手前举右手心向上4.左弓步身体向东左手下落与肩同高右手由左肘穿出手心向上5.右腿提膝脚尖上翘右手上托左手附于右膝盖内侧第二段十五左右倒卷肱:1.左手外旋向前推出掌心向外右手屈肘附于右耳侧2.右脚下落于左脚内侧左手按于腹前3.右脚后退步成左弓步左手搂右手前推4.后坐左脚尖翘起左手屈于耳侧右手向下按5.左脚提右手下按6.左脚退成右弓步左手前推右手下按7.重心后移右脚尖翘起右手屈肘至右耳侧左手下按8.右脚提起左手下按9.右脚后退步右手前推左敀搂膝至跨前十六右海底针:1.后坐左脚尖翘起右掌前伸2.右腿屈蹲左脚尖着地右臂垂落前成三角形左掌附于右肩十七左闪通背:1 .两腿伸腿右臂前平举掌心向左左手落成至右肘下2.左脚上步脚跟着地3.右弓步左手向前推出右拳收至右腰间十八撇身捶:1.身体微右转右脚撇左脚扣两拳相对在腹前2.右脚稍向右移动成右弓步右拳向右打出3.右弓步左手向前推出右拳收至右腰间十九肘底看捶:1.重心后坐右脚尖翘起左手收至左腰间右手变掌前推2.右脚向后撤步左手收左腰间掌心向上右手屈臂按于胸前3.后坐左脚尖翘起(胸向西)左手变拳向前打右手变拳收于左肘下二十左右野马分鬃:1.左腿屈膝右脚上步脚尖翘起右手变掌落至左膝外侧左手变掌收至右肩前2.上体左转马步合掌左上右下3.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左掌向下按右掌向右上举4.左脚向前上步脚尖翘起左掌收至右膝外侧右手屈肘收至左肩前5.左弓步分掌左上举右下按二十一玉女穿梭:1.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右手前伸手心向上左手附于右前臂内侧2.右脚上步成右弓步右手前伸至体前左手仍附于右前臂内侧3.重心后坐右脚尖翘起身体右转右手向右旋腕左手搭右腕4.身体左转右手举右额前左手手收至左腰间手心向上5.右弓步右手架手于右额前左手前推6.上体左转(面向西南)两手臂合抱于胸前(右上左下)7.左脚稍向左移动成左弓步(东南向)左手向左押解右手附前臂8.身体后坐左脚尖翘起左手后摆右手附左前臂内侧9.左手架于左额前右手收至右腰间手心向上10.左弓步右手前推左手架于左额前第三段二十二云手(向左):1.右脚外摆左脚微向后撤步右的上举右摆左手下按至左胯前2.右手翻掌前伸左手外旋(掌心向上)收至右腰间3.与上1相同左右动作相反4.与上2相同左右动作相反5.左脚向左开步身体右转右手举至右肩前左手向下收至右肋间前6.上体左转左上向左上摆右手向下落于右胯旁7.右脚收至左脚内侧(与肩同宽)左手内旋伸左前右手收至左肋间8.与上5动作相同9.与上6动作相同10.与上7动作相同二十三右高探马:1.后坐成左虚步右手向前推出左手落至腹前(手心向上)二十四右分脚:1.右手向下向右左手向上向左向前两手分别在体前划小弧2.左脚上步成左弓步右手在体前向左向前向上划斜圆举至右前方(手心向下)左手划斜圆附右前臂下3.右手落下附左膝外侧左手屈肘收至右肩前4.右腿屈膝提起(胸向东)右手上举至右额前方左手与右手相搭5.右腿向前方伸膝分脚两手向左右分开与脚一至二十五左分脚:1.右脚向前主落地脚尖翘起右手前伸手心向上左手附耳侧2.重心前移脚尖着地右手回收左手下与右手相合左上右下3.右弓步穿左手(东北向)右手屈肘回收4.左手落于右膝盖外侧右手屈肘附于左耳侧5.左腿屈膝提起两手上举相搭6.左腿向前方伸膝两手臂分掌左手与左脚一至二十六左右打虎:1.左脚向右后方落步左手稍向右合右手向左合至左肘内侧2.左脚踏实右腿屈膝提起两手变掌掌心向下至腹前左前右后3.右脚向后落步重心后移成右弓步两手向下至右膝两侧4.左腿屈膝提起脚尖翘起右手变拳架于右额前左拳在右胸前5.左脚落于右后方右拳变掌伸至右前方掌心向左左掌伸至右肘内侧6.重心左移成左弓步两手向下在左膝两侧7.右腿屈膝提起脚尖翘起两手变拳左手在左额前右拳在左胸前二十七右蹬脚:1.两手胸前抱掌左内右外右脚尖向下松垂2.右脚跟向前蹬起两掌分两侧右手与右腿一至二十八双峰掼耳:1.右小腿屈膝回收(胸向东)两掌合于体前手心向上2.右脚向前上步脚跟着地两掌落于两胯旁手心均向上3.右纪步两手掼拳二十九斜飞势:1.重心下降身体微右转两拳变掌左掌斜向上右掌收至腹前掌心均向上2.右膝盖屈蹲左脚提起屈膝左掌向下在右膝外侧左掌在右肩前3.左脚向前落步成右弓步左手举至左肩屈肘右手附于左前臂内侧4.重心左移成左弓步左弓步两手分别左上右下展开左手心向上右手心向下眼看右掌三十右迎面掌:1.上体左转左手内旋手心向右右手内旋收于右胯旁2.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左手屈肘手心向下右手收至右腰间手心向上3.右脚上步成右手前推左手收至右肘下10厘米处第四段三十一十字拍脚:1.以右脚跟为轴左脚掌碾转身体左后转180°(胸向西)成左虚步右手屈肘摆至左肩前手心向上2.左脚向前上方踢出眼看拍脚方向三十二搂膝左栽捶:1.左脚跟着地右腿微屈左手搂至左前侧右手收至右耳侧2.左弓步搂膝右手前推3.右脚收至左脚内侧左手伸至体前右手屈肘摆至左肩前手心向左4.右脚向前脚跟着地左的屈至左耳侧右手搂至右膝前上方5.重心前移右弓步左手变拳向前打出右手附左前臂内侧三十三左海底针:1.重心后坐成右虚步左手变掌前伸平举2.两腿屈膝半蹲左手下插右手掌收至左肩前三十四右闪通背:1.右脚上平步脚尖翘起左手前伸右手在左肘内2.右手内旋前伸与左手斜向对3.身体左转右手立掌向右推(马步)左手架于左头上方三十五云手(向右):1—9动作要点与第二十二“云手”相同(唯左右相反)三十六左高探马:1.重心后坐成右虚步右手前推(掌心向右)右手收至肘内2.左手前推右手收至左付内手心向上三十七回身指裆捶:1.右脚扣左脚左后转身左手搂至左膝上左脚翘起右手提至右耳侧2.左弓步右手变拳向前打出左手收至右前臂内侧三十八左下势:1.右拳变掌两手臂前平举高宽均与肩同2.右脚撇重心右移身体右转两手内旋向右划弧平捋3.右腿屈蹲成左扑步两掌向下经左膝向前穿出压至左腿内侧三十九上步七星:1.左弓步左手前举挑掌右手在左臂内侧2.右脚上步脚跟着地两手前交叉左掌内右掌外掌心向外四十退步跨虎:1.右脚后撇脚尖着地两手前伸分开手心向下2.身体右转右脚踏实两掌右摆按至右膝上3.左脚提至右脚前左手搂至左膝左侧右手屈肘提至右耳侧4.左腿屈膝上提脚尖里扣上体微左转右手前推四十一左迎面掌:1.左脚向右碾转落步脚跟着地身体吞转(胸向西南)右手前伸手心向下左手收至左腰间手心向上2.左弓步左手前推右手收至右腰间手心向上四十二转身摆边莲:1.在脚尖内扣右脚掌外摆身体吞后转(胸向东北)左手收至右肩前2.上体向右拧转右手向右摆至右前方3.右腿伸直向左向上向右经两掌拍击四十三弯弓射虎:1.右腿由直到屈脚跟着地2.两腿成马步两手落于腹前手心向下3.上体右转重心右移两手掌按在右膝上4.两掌变拳提至右胸前拳心斜向下5.上体左转左拳向前(东北向)打出右拳架于右额前四十四退步搬拦捶:1.重心后坐上体微右转右拳前拳举与肩同高手心向上左拳变掌收至右前臂内侧2.重心后移脚尖翘起左掌由右前臂穿出右拳收至左腕内侧3.右脚向后撤步重心后移两手收至左腹前4.重心后移左脚尖翘起身体微右转左手前推右拳收至腰间5.左弓步右拳向前打出左手附于右前臂内侧四十五收势:1.身体右转成右弓步两臂分掌与肩同高2.左脚收至右脚内侧与肩同宽屈膝盖两掌前伸肘微屈3.两腿伸直两手下落至两腿两侧4.左脚收至右脚并拢还原根据动作图解运用口令式讲解教案整编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整编人:江苏省一级武术指导员吴锦荣。
吴氏太极竞赛套路 45式完整竞赛套路
童红云全程亲授一.起势
二.右揽雀尾
三、左单鞭(向东)
四、提手上势(向南)
五、白鹤亮翅(向南)
六、左右描膝呦步(向东)
七、手挥琵琶(东)
八、进步搬拦捶(东)
九、如封似闭(东)
十、十字手(向南)
十一、左揽雀尾(向西南)
十二、右单鞭(向西)
十三、右下势(东北)
十四、金鸡独立(东)
十五、左右倒卷肱(三步)(东)
十六、右海底针(东)
十七、左闪通背(南)
十八、撇身捶(西南)
十九、肘底捶(西南)
二十、左右野马分鬃(西南)
二十一、玉女穿梭(西南-东南)二十二、云手(向左)
二十三、右高探马
二十四、右分脚
二十五、左分脚
二十六、左右打虎
二十七、右蹬脚
二十八、双峰贯耳
二十九、斜飞势
三十、右迎面掌
三十一、十字拍脚
三十二、搂膝左栽捶
三十三、左海底针
三十四、右闪通背
三十五、云手(向右)三十六、左高探马
三十七、回身指裆捶
三十八、左下势
三十九、上步七星
四十、退步跨虎
四十一、左迎面掌
四十二、转身摆莲
四十三、弯弓射虎
四十四、退步搬拦捶
四十五、收势。
吴氏太极拳45式动作分解45式吴氏太极拳动作分解一(起势(面向正南)1(并步直立(南)、 2((左)开步站立(南)、3(双臂上棚(上举)(南)腕同肩高,手心斜向下、4(曲膝按掌(南)手按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二(右揽雀尾1((左)虚步棚手 (南) 左脚上步,脚跟着地,手向外划弧至腰2((左)弓步前挤 (南) 左手横于胸前,左手指向右,手心向内,右手指向上3((左)扣脚抹掌 (右45度)左脚内扣45度,右手向前抹掌,手心向左前方,指尖向上 4((左)虚步棚手 (西) 右脚跟内碾,提脚上步,脚尖翘起,指尖与鼻同高5((左)弓步前挤 (西) 同上2,方向相反6(坐腿下捋右手收至胯旁,掌心向下,脚尖起7(弓步前棚身体左转时,右手渐至胸高,成右弓步时,腕同肩高8(座腿托掌身体左后转(面向南,左脚尖内扣,右掌向左前方按,指尖向上腕同肩高三、左单鞭1(撤步勾手 ( 左脚撤步落点在左45度线上) 2(马步平捋(胸向东南)马步呈倒八字四、提手上势1(虚步棚手,A(上体右转时,左手举至左额上方,手心向前,右勾变掌落于右胯前。
B(重心移至左腿,右手向上至胸前,手心向上,虎口向上,右脚跟内收后向前上步,脚跟着地成右虚步,2(弓步前挤,3(开步撑按(胸向南)。
五、白鹤亮翅1(直立举臂(胸向南),2(曲蹲垂肘六、左右搂膝拗步(东),1(上步提按2(弓步搂推(东),3(提步摆挑, 4(上步提按, 5(弓步搂推, 6(提步提挑,7(上步提按,8(弓步搂推。
七、手挥琵琶(东)1(坐腿棚手 2(弓步前推 3(开步棚举八、进步搬拦捶1(屈蹬按抱、两手心约10厘米,2(弓步平抹,3(坐腿回捋,4(立身拦掌(胸向东),5(弓步打捶。
九、如封似闭(东)1(坐腿回抻,2(弓步按掌。
十、十字手1(弓步分掌 (胸向南),2(屈蹲合抱。
十一、左揽雀尾1(上步提按左脚左前上步(东南),2(弓步搂推,3(坐腿捋,4(弓步前棚,5(坐腿托掌,6(扣步按掌 (胸向西南)。
{精}吴式太极拳45式教程宗维洁吴式太极拳45式竞赛套路宗维洁吴式太极拳(第一段正面演练)吴式太极拳(第一段分解教学)吴式太极拳(第一段背面演练)吴式太极拳(第二段正面演练)吴式太极拳(第二段分解教学)吴式太极拳(第二段背面演练)吴式太极拳(第三段正面演练)吴式太极拳(第三段分解教学)吴式太极拳(第三段背面演练)吴式太极拳(第四段正面演练)吴式太极拳(第四段分解教学)吴式太极拳(第四段背面演练)吴式太极拳(学练重点提示)吴式太极拳全套正面演练吴式太极拳全套背面演练吴式45式太极拳谱第一段(一)起势(二)右揽雀尾(三)左单鞭(四)提手上势(五)白鹤亮翅(六)左、右搂膝拗步(七)手挥琵琶(八)上步搬拦捶(九)如封似闭(十)十字手(十一)左揽雀尾(十二)右单鞭(十三)右下势(十四)金鸡独立第二段(十五)左、右倒卷肱(十六)右海底针(十七)左闪通背(十八)撇身捶(十九)肘底捶(二十)左、右野马分鬃(二十一)玉女穿梭第三段(二十二)云手(向左)(二十三)右高探马(二十四)右分脚(二十五)左分脚(二十六)左右打虎(二十七)右蹬脚(二十八)双峰掼耳(二十九)斜飞势(三十)右迎面掌第四段(三十一)十字拍脚(三十二)搂膝左栽捶(三十三)左海底针(三十四)右闪通背(三十五)云手(向右)(三十六)左高探马(三十七)回身指挡捶(三十八)左下势(三十九)上步七星(四十)退步跨虎(四十一)左迎面掌(四十二)转身摆莲(四十三)弯弓射虎(四十四)退步搬拦捶(四十五)收势提肛敛臀顶头悬,沉肩坠肘守丹田。
舒胯松腰项竖起,涵胸拔背落自然。
----------起式初势右揽麻雀尾,坐身缓推拉单鞭。
提手上势望空看,白鹅亮翅飞上天。
------2、3、4、5、左右搂膝往前打,手挥琵琶去一边。
上步搬拦钻心捶,如封似闭按往前。
------6、7、8、9、十字手势含收放,左揽雀尾势回旋。
右单鞭藏斜飞劲,下势莫忘上成圈。
--- 10、11、12、13、金鸡左右独立正,倒撵猴头劲在前。
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拳谱1、起式2、右揽雀尾3、左单鞭4、提手上势5、白鹤亮翅6、左右搂膝拗步7、手挥琵琶8、上步搬拦捶9、如封似闭10、十字手11、左揽雀尾12、右单鞭13、右下势14、金鸡独立15、左、右倒卷肱、16、右海底针17、左闪通背18、撇身捶19、肘底捶20、左、右野马分鬃21、玉女穿梭22、云手23、右高探马24、在分脚25、左分脚26、退步打虎27、右蹬脚28、双峰掼耳29、斜飞势30、右迎面掌、31、十字拍脚32、搂膝左栽捶33、左海底针34、右闪通背35、云手36、左高探马37、回身指裆捶38、左下势39、上步七星40、退步跨虎41、左迎面掌42、转身摆莲43、弯弓射虎44、退步搬拦捶45、收势1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拳谱预备势1、起势2、左右揽扎衣3、左单鞭4、提手上势5、白鹤亮翅6、左右搂膝拗步7、进步左搬拦捶8、如封似闭9、白鹤亮翅10、抱虎推山11、左右野马分鬃12、手挥琵琶13、对心掌、14、右单鞭15、右云手16、玉女穿梭17、高探马18、左右分脚19、转身右蹬脚20、按势21、青龙出水22、闪通背23、左单鞭24、左云手25、左下势26、左金鸡独立27、右下势28、右金鸡独立29、践步打捶30、翻身二起脚31、左右披身伏虎32、肘底捶33、左右倒卷肱34、青龙出水35、左拍脚36、转身十字摆莲37、跳步指裆捶38、左下势39、上步七星40、退步跨虎41、转身摆莲42、弯弓射虎43、进步右搬拦捶44、如封四闭45、双撞捶46、收势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拳谱1、起势2、揽扎衣3、开手4、合手5、单鞭6、提手上势7、白鹤亮翅8、开手9、合手10、左搂膝拗步11、手挥琵琶12、进步搬拦捶13、如封似闭14、抱虎推山15、开手16、合手17、搂膝拗步(右)18、揽扎衣19、开手20、合手21、左单鞭22、肘底看捶23、左倒卷肱24、右倒卷肱25、左搂膝拗步26、左揽扎衣27、开手28、合手29、右单鞭30、右云手31、高探马32、左分脚33、右分脚34、践步打捶35、翻身二起脚36、披身伏虎37、左分脚38、转身右蹬脚39、进步搬拦捶40、如封似闭41、抱虎推山42、开手43、合手44、搂膝拗步(左)45、揽扎衣46、开手47、合手48、斜单鞭49、野马分鬃50、揽扎衣51、开手52、合手53、左单鞭54、左云手55、云手下势56、金鸡独立57、闪通背58、玉女穿梭59、高探马60、十字拍脚61、上步指裆捶62、活步揽扎衣63、开手64、合手65、左单鞭66、单鞭下势67、上步七星68、退步跨虎69、转身摆莲70、弯弓射虎71、双撞捶72、阴阳合一73、收势88式太极拳拳谱第一段第23式闪通背第1式预备式第24式转身撇身捶第2式起势第25式进步搬拦捶第3式揽雀尾第26式上步揽雀尾第4式单鞭第27式单鞭第5式提手第三段第6式白鹤亮翅第28式云手(五)第7式左搂膝拗步第29式单鞭第8式手挥琵琶第30式高探马第9式左右搂膝拗步(三)第31式右分脚第10式手挥琵琶第32式左分脚第11式进步搬拦捶第33式转身左蹬脚第12式如封似闭第34式左右搂膝拗步(二)第13式十字手第35式进步栽捶第二段第36式翻身白蛇吐信第14式抱虎归山第37式进步搬拦捶第15式斜揽雀尾第38式右蹬脚第16式肘底看捶第39式左披身伏虎第17式左右倒卷肱(三)第四段第18式斜飞式第40式右披身伏虎第19式提手第41式回身右蹬脚第20式白鹤亮翅第42式双峰贯耳第21式左搂膝拗步第43式左蹬脚第22式海底针第44式转身右蹬脚第45式进步搬拦捶第67式闪通背第46式如封似闭第68式转身撇身捶第47式十字手第69式进步搬拦捶第48式抱虎归山第70式上步揽雀尾第49式斜揽雀尾第71式单鞭第50式横单鞭第七段第51式左右野马分鬃第72式云手(三)第五段第73式单鞭第52式进步揽雀尾第74式高探马第53式单鞭第75式左穿掌第54式左右穿梭(四斜角)第76式转身十字蹬脚第55式进步揽雀尾第77式搂膝打捶第56式单鞭第78式上步揽雀尾第57式云手(五)第79式单鞭第58式单鞭第八段第六段第80式下势第59式下势第81式上步七星第60式左右金鸡独立(二)第82式退步跨虎第61式左右倒卷肱(三)第83式转身摆莲脚第62式斜飞式第84式弯弓射虎第63式提手第85式进步搬拦捶第64式白鹤亮翅第86式如封似闭第65式左搂膝拗步第87式十字手第66式海底针第88式收势杨氏(八十八式)太极拳拳谱预备式起势1、揽雀尾2、单鞭3、斜飞4、手挥琵琶5、白鹤亮翅6、搂膝拗步7、提手上势8、左右搂膝拗步9、提手上势上步搬栏捶10、如封似闭11、十字手12、抱虎归山13、回身肘底看捶14、倒撵猴15、斜飞16、手挥琵琶17、白鹤亮翅18、搂膝拗步19、海底针20、山通臂21、撇身捶22、上步栽锤23、上步揽雀尾24、单鞭25、云手26、单鞭27、高探马28、左穿掌29、下势30、右分脚31、下势32、左分脚33、回身左蹬脚34、左右搂膝拗步35、楼膝栽捶36、翻身白蛇吐信37、下势38、右蹬脚39、左右披身伏虎40、下势41、右蹬脚42、双峰贯耳43、下势44、左蹬脚45、转身右蹬脚46、上步搬拦捶47、如封似闭48、十字手49、抱虎归山50、斜单鞭51、左右野马分鬃52、上步揽雀尾53、单鞭54、云手55、单鞭56、扑步下势57、金鸡独立58、倒撵猴59、斜飞60、手挥琵琶61、白鹤亮翅62、搂膝拗步63、海底针64、山通臂65、撇身捶66、上步栽捶67、上步揽雀尾68、单鞭69、玉女穿梭70、反斜飞71、上步揽雀尾72、单鞭73、云手74、单鞭75、高探马76、左穿掌77、回身十字蹬脚78、上步子裆锤79、上步揽雀尾80、单鞭81、扑步下势82、上步七星83、退步跨虎84、回身摆莲脚85、弯弓射虎(打虎式)86、上步搬拦捶87、如封似闭88、十字手收势还原太极功夫扇52 式动作名称预备式第一段:1、开步抱扇----(过门)2、侧功举扇----(卧似一张弓)3、虚步亮扇----(站似一棵松)4、进步刺扇----(不动不摇坐如鈡)5、转身下刺----(走路一阵风)6、独立撩扇----(南拳和北退)7、翻身劈扇----(少年武当功)8、转身抡压----(太极八卦连环掌)9、马步亮扇----(中华有神功)第二段:10、弓步削扇----(卧似一张弓)11、并步亮扇----(站似一棵松)12、进步刺扇----(不动不摇坐如鈡)13、震脚推扇----(走路一阵风)14、戳脚撩扇----(南拳和北退)15、盖步按扇----(少年武当功)16、翻身藏扇----(太极八卦连环掌)17、马步亮扇----(中华有神功)第三段:18、马步推扇----(棍扫一大片)19、转身刺扇----(枪挑一条线)20、插步反撩----(身轻好似云中燕)21、点步撩扇----(豪气冲云天)22、歇步抱扇----(外练筋骨皮)23、并步贯扇----(内练一口气)24、云手劈扇----(刚柔并济不低头)25、歇步亮扇----(我们心中有天地)26、开步抱扇----(过门)。
太极拳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不仅有养生功效,还有技击作用,对现代人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王培生内功心法吴式太极拳37式拳谱及178个分动名称预备式一、起势(四动)第一动左脚横移第二动两脚平立第三动两腕前掤第四动两掌下采二、揽雀尾(八动)第一动左抱七星第二动右掌打挤第三动右抱七星第四动左掌打挤第五动右掌回捋第六动右掌上挒第七动右掌反采第八动右掌前按揽雀尾(八动)的另种打法:1左抱七星后继打掤 2右掌打挤 3左掌沉采4弓步顶肘5左肩打靠 6右掌上挒7 两掌回捋 8右掌前按。
此种打法之意是,把原暗着的八门劲变为明劲。
三、搂膝拗步(六动)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下按第四动左掌前按第五动左掌下按第六动右掌前按四、手挥琵琶(四动)第一动右掌回采第二动左掌前掤第三动左掌平按第四动左掌上掤五、野马分鬃(四动)第一动左掌下采第二动左肩打靠第三动右掌下采第四动右肩打靠六、玉女穿梭(二十动)第一动右腕松转第二动左掌斜掤第三动左掌反采第四动右掌前按第五动左掌右转第六动右掌斜掤第七动右掌反采第八动左掌前按第九动两掌内合第十动右掌下采第十一动右脚横移第十二动右肩右靠第十三动右腕松转第十四动左掌斜掤第十五动左掌反采第十六动右掌前按第十七动左掌右转第十八动右掌斜掤第十九动右掌反采第二十动左掌前按七、肘底看捶(二动)第一动双掌按捋第二动左肘上提八、金鸡独立(四动)第一动双掌滚转第二动右掌上掤第三动双掌滚转第四动左掌上掤九、倒撵猴(十动)第一动右掌反按第二动左掌前按第三动左掌下按第四动右掌前按第五动右掌下按第六动左掌前按第七动左掌下按第八动右掌前按第九动右掌下按第十动左掌前按十、斜飞式(四动)第一动左掌斜掤第二动左掌下捋第三动左脚前伸第四动左肩左靠十一、提手上式(四动)第一动半面右转第二动左掌打挤第三动右掌变钩第四动右钩变掌十二白鹤亮翅(四动)第一动俯身按掌第二动向左扭转第三动左掌上掤第四动两肘下垂十三、海底针(四动)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前指第四动右掌下指十四、扇通背(臂)(二动)第一动两掌前伸第二动左掌前按十五左右分脚(十二动)第一动两掌虚合第二动两掌右伸第三动右掌回捋第四动两掌交叉第五动两掌高举第六动两掌平分第七动两掌虚合第八动两掌左伸第九动左掌回捋第十动两掌交叉第十一动两掌高举第十二动两掌平分十六、转身蹬脚(四动)第一动两拳交叉第二动提膝转身第三动两掌高举第四动两掌平分十七、进步栽锤(六动)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下按第四动左掌前按第五动左掌下按第六动右拳下栽十八、翻身撇身锤(二动)第一动右拳上提第二动右肘下采十九、二起脚(六动)第一动提掌开步第二动两掌右伸第三动右掌回捋第四动两掌交叉第五动两掌高举第六动两掌平分二十、左右打虎式(四动)第一动两掌合下第二动两拳并举第三动两掌回捋第四动两拳并举二十一、双风贯耳(四动)第一动两拳高举第二动两掌平分第三动两掌下采第四动两拳相对二十二、披身踢脚(四动)第一动两拳右转第二动两拳交叉第三动两拳高举第四动两掌平分二十三、回身蹬脚(四动)第一动左脚右转第二动两拳交叉第三动两拳高举第四动两掌平分二十四、扑面掌(四动)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下按第四动左掌前按二十五、十字腿(单摆莲)(四动)第一动左掌右捋第二动左掌继捋第三动右脚上提第四动右脚右摆二十六、搂膝指档捶(四动)第一动右掌下按第二动左掌前按第三动上步搬拦(左掌下按)第四动右拳指裆二十七、正单鞭(六动)第一动翻拳上步第二动右掌前掤(上挒) 第三动右掌后掤第四动右掌前按第五动右掌变钩第六动左掌平按二十八、云手(六动)第一动左掌下捋第二动左掌平按第三动右掌平按第四动左掌平按第五动变勾开步(按掌变钩)第六动左掌平按二十九、下式(二动)第一动右掌前掤第二动两掌回捋三十、上步七星(上步骑鲸)(二动)第一动右掌前掤第二动两掌上掤三十一、退步跨虎(二动)第一动两掌前掤第二动前掌后勾(两掌回捋)三十二、回身扑面掌(二动)第一动右掌右捋第二动左掌前按三十三、转脚摆莲(四动)第一动左掌右捋第二动双掌沉采(右掌回捋) 第三动右脚上提第四动右脚右摆三十四、弯弓射虎(四动)第一动两掌回捋第二动两拳俱发第三动两掌回捋第四动两拳俱发三十五、卸步搬拦锤(四动)第一动退步(两掌)右搬第二动退步(两掌)左搬第三动左掌回拦第四动右拳前伸三十六、如封似闭(二动)第一动两掌回捋第二动两掌前按三十七、抱虎归山(十字手收式) (六动)第一动双掌前伸第二动两掌展开第三动两掌上掤第四动两肘下垂第五动双掌下按(两掌合下)第六动两掌分落(太极还原)吴式太极拳的特点1、端庄平稳在练拳时,时时式式做到头端、身正,肩平、腋虚,眉展、胸涵,拨骨、沉肌,提肛、举尾,吸胯、抽腰,不偏不倚,不摇不晃,上下协调、内外如一,中正安舒,稳如山岳,动如流水。
优质参考文档
45式吴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段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左右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8、进步搬拦捶9、如封似闭
10、十字手11、左揽雀尾12、右单鞭
13、右下势14、金鸡独立
第二段
15、左右倒卷肱16、右海底针17、左闪通背18、撇身捶19、肘底看捶20、左右野马分鬃21、玉女穿梭
第三段
22、云手(向左)23、右高探马24、右分脚25、左分脚26、左右打虎27、右蹬脚
28、双峰掼耳29、斜飞势30、右迎面掌
第四段
31、十字摆脚32、搂膝左栽捶33、左海底针34、右闪通背35、云手(向右)36、左高探马37、回身指裆捶38、左下势39、上步七星40、退步跨虎41、左迎面掌42、转身摆莲43、弯弓射虎44、退步搬拦捶45、收势
优质参考文档。
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45式拳谱及分动名称东振王于2014年2月13日改编第(一)段第一式起势⑴并步静立⑵左脚横移⑶两腕前掤⑷屈膝按掌第二式右揽雀尾⑴虚步抱棚⑵弓步打挤(左)⑶扣脚抹掌⑷虚步抱掤(右)⑸弓步打挤(右)⑹后坐回捋⑺弓步前掤⑻后坐托掌⑼扣脚前按第三式左单鞭 (1)撤步勾手 (2)马步平捋第四式提手上势⑴虚步抱掤⑵弓步打挤⑶收脚撑按第五式白鹤亮翅⑴开步举臂⑵屈膝垂肘第六式左右搂膝拗步⑴转身提按⑵左弓步搂推⑶提脚上步(4)右弓步搂推 (5)提脚上步 (6)左弓步搂推第七式手挥琵琶⑴坐腿前合⑵弓步前推⑶收脚上举第八式进步搬拦捶⑴屈膝合按⑵弓步搬抹⑶后坐回捋⑷转腰拦掌⑸弓步打捶第九式如封似闭⑴后坐抽收⑵弓步前按第十式十字手⑴弓步展掌⑵屈膝合腕第十一式左揽雀尾⑴上步提按⑵弓步搂推⑶后坐回捋 (4)弓步前棚 (5)坐腿托掌 (6)扣脚按掌第十二式右单鞭⑴撤步勾手⑵马步平捋第十三式右下势⑴弓步搂抹⑵仆步穿掌第十四式金鸡独立⑴弓步前穿⑵提膝撑按⑶弓步劈穿⑷提膝撑按第(二)段第十五式左右倒卷肱⑴退步搂推⑵后坐提按⑶退步搂推 (4)后坐提按 (5)退步搂推第十六式右海底针⑴后坐挑掌⑵丁步下插第十七式左闪通背⑴上步挑掌⑵马步架推第十八式撇身捶⑴转身撇捶⑵弓步前推第十九式肘底捶⑴退步按掌⑵虚步进捶第二十式左右野马分鬃⑴上步合掌⑵隅步靠分(右)⑶上步合掌⑷隅步靠分(左)第二十一式玉女穿梭⑴提脚穿手⑵弓步前掤⑶后坐旋架⑷弓步架推⑸扣脚合抱 (6)弓步前棚 (7)后坐旋架 (8)弓步架推第(三)段第二十二式云手⑴弓步托按⑵弓步靠云⑶收脚旋云⑷碾脚旋云⑸弓步靠云⑹收脚旋云 (7)碾脚旋云 (8)弓步靠云第二十三式右高探马⑴跟步托掌 (2)虚步前推第二十四式右分脚⑴弓步穿抹⑵合臂下劈⑶提膝上架 (4)分脚劈掌第二十五式左分脚⑴弓步穿抹 (2)转身下劈 (3)提膝上架 (4)分脚劈掌第二十六式退步打虎⑴撤步合掌⑵提腿按掌⑶弓步下捋⑷提膝抱架(5)撤步合掌 (6)弓步下捋按 (7)提膝抱架第二十七式右蹬脚 (1)垂脚抱掌 (2)蹬脚劈掌第二十八式双峰贯耳⑴屈膝落手⑵上步分落 (3)弓步贯拳第二十九式斜飞势⑴叉步掩肘⑵提腿下劈⑶弓步穿靠第三十式右迎面掌⑴提脚按掌⑵弓步推抱第(四)段第三十一式十字拍脚⑴转身摆掌⑵独立斜拍第三十二式搂膝左栽捶⑴落步提按⑵弓步搂推 (3)上步提按 (4)弓步裁拳第三十三式左海底针⑴后坐挑掌⑵丁步下插第三十四式右闪通背⑴上步挑掌⑵马步架推第三十五式云手⑴弓步托按⑵弓步靠云⑶收脚旋云⑷碾脚旋云⑸弓步靠云⑹收脚旋云 (7)碾脚旋云 (8)弓步靠云第三十六式左高探马⑴跟步托掌 (2)虚步前推第三十七式回身指裆捶⑴转身提按⑵弓步打捶第三十八式左下势⑴弓步挑举⑵转身平捋⑶仆步穿掌第三十九式上步七星⑴弓步前穿⑵虚步架掌第四十式退步跨虎⑴撤步双按⑵转身平捋 (3)提膝推掌第四十一式左迎面掌⑴落脚按掌⑵弓步抱推第四十二式转身摆莲⑴扣脚合手⑵虚步摆掌⑶摆腿拍脚第四十三式弯弓射虎⑴弓步下捋⑵拧腰提拳⑶弓步双贯第四十四式退步搬拦捶⑴后坐抹掌⑵退步下捋⑶后坐拦撑⑷弓步打捶第四十五式收势⑴扣脚展臂⑵收脚合手⑶按掌起身 (4)并步静立。
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45式拳谱及分动名称
东振王于 2014年2月13日改编
第(一)段
第一式起势
⑴并步静立⑵左脚横移⑶两腕前掤⑷屈膝按掌
第二式右揽雀尾
⑴虚步抱棚⑵弓步打挤(左)⑶扣脚抹掌⑷虚步抱掤(右)
⑸弓步打挤(右)⑹后坐回捋⑺弓步前掤⑻后坐托掌⑼扣脚前按
第三式左单鞭 (1)撤步勾手 (2)马步平捋
第四式提手上势
⑴虚步抱掤⑵弓步打挤⑶收脚撑按
第五式白鹤亮翅⑴开步举臂⑵屈膝垂肘
第六式左右搂膝拗步
⑴转身提按⑵左弓步搂推⑶提脚上步(4)右弓步搂推 (5)提脚上步 (6)左弓步搂推
第七式手挥琵琶
⑴坐腿前合⑵弓步前推⑶收脚上举
第八式进步搬拦捶
⑴屈膝合按⑵弓步搬抹⑶后坐回捋⑷转腰拦掌⑸弓步打捶
第九式如封似闭⑴后坐抽收⑵弓步前按
第十式十字手⑴弓步展掌⑵屈膝合腕
第十一式左揽雀尾
⑴上步提按⑵弓步搂推⑶后坐回捋 (4)弓步前棚 (5)坐腿托掌 (6)扣脚按掌
第十二式右单鞭⑴撤步勾手⑵马步平捋
第十三式右下势⑴弓步搂抹⑵仆步穿掌
第十四式金鸡独立
⑴弓步前穿⑵提膝撑按⑶弓步劈穿⑷提膝撑按
第(二)段
第十五式左右倒卷肱
⑴退步搂推⑵后坐提按⑶退步搂推 (4)后坐提按 (5)退步搂推
第十六式右海底针⑴后坐挑掌⑵丁步下插
第十七式左闪通背⑴上步挑掌⑵马步架推
第十八式撇身捶⑴转身撇捶⑵弓步前推
第十九式肘底捶⑴退步按掌⑵虚步进捶
第二十式左右野马分鬃
⑴上步合掌⑵隅步靠分(右)⑶上步合掌⑷隅步靠分(左)
第二十一式玉女穿梭
⑴提脚穿手⑵弓步前掤⑶后坐旋架⑷弓步架推
⑸扣脚合抱 (6)弓步前棚 (7)后坐旋架 (8)弓步架推第(三)段
第二十二式云手
⑴弓步托按⑵弓步靠云⑶收脚旋云⑷碾脚旋云
⑸弓步靠云⑹收脚旋云 (7)碾脚旋云 (8)弓步靠云
第二十三式右高探马⑴跟步托掌 (2)虚步前推
第二十四式右分脚
⑴弓步穿抹⑵合臂下劈⑶提膝上架 (4)分脚劈掌
第二十五式左分脚
⑴弓步穿抹 (2)转身下劈 (3)提膝上架 (4)分脚劈掌
第二十六式退步打虎
⑴撤步合掌⑵提腿按掌⑶弓步下捋⑷提膝抱架
(5)撤步合掌 (6)弓步下捋按 (7)提膝抱架
第二十七式右蹬脚 (1)垂脚抱掌 (2)蹬脚劈掌
第二十八式双峰贯耳⑴屈膝落手⑵上步分落 (3)弓步贯拳
第二十九式斜飞势
⑴叉步掩肘⑵提腿下劈⑶弓步穿靠
第三十式右迎面掌⑴提脚按掌⑵弓步推抱
第(四)段
第三十一式十字拍脚⑴转身摆掌⑵独立斜拍
第三十二式搂膝左栽捶
⑴落步提按⑵弓步搂推 (3)上步提按 (4)弓步裁拳
第三十三式左海底针⑴后坐挑掌⑵丁步下插
第三十四式右闪通背⑴上步挑掌⑵马步架推
第三十五式云手
⑴弓步托按⑵弓步靠云⑶收脚旋云⑷碾脚旋云
⑸弓步靠云⑹收脚旋云 (7)碾脚旋云 (8)弓步靠云
第三十六式左高探马⑴跟步托掌 (2)虚步前推
第三十七式回身指裆捶⑴转身提按⑵弓步打捶
第三十八式左下势
⑴弓步挑举⑵转身平捋⑶仆步穿掌
第三十九式上步七星⑴弓步前穿⑵虚步架掌
第四十式退步跨虎
⑴撤步双按⑵转身平捋 (3)提膝推掌
第四十一式左迎面掌⑴落脚按掌⑵弓步抱推
第四十二式转身摆莲
⑴扣脚合手⑵虚步摆掌⑶摆腿拍脚
第四十三式弯弓射虎
⑴弓步下捋⑵拧腰提拳⑶弓步双贯
第四十四式退步搬拦捶
⑴后坐抹掌⑵退步下捋⑶后坐拦撑⑷弓步打捶
第四十五式收势
⑴扣脚展臂⑵收脚合手⑶按掌起身 (4)并步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