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10 《老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44 KB
- 文档页数:3
《老王》练习题配答案《老王》练习题精选配答案《老王》是当代文学家杨绛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
作者也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不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这篇文章后被选入多种版本的教材。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练习题与答案,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老王》练习题配答案1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字词注音。
伛()翳()愧怍()攥()2.指出下列每组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A.惶恐肿胀默存冰籍()B.塌败骷髅湖涂抱歉()C.荒僻善良取谛闲聊()D.滞笨诲辱凑合愧怍()3.辨析组词。
诲()僻()捎()侮()避()梢()悔()壁()稍()4.选词填空:(1)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因为他是单干户。
(惶恐惊恐)(2)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的小屋。
(偏僻荒僻破败塌败)(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了。
(取消取缔)(4)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在门框里。
(站立镶嵌)(5)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强笑微笑)(6)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地转过身子。
(滞笨笨拙)5.填空。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作者以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
二、课内精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了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第三单元10 老王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镶嵌..()()滞.笨() 阴翳.() 骷髅..()()攥.着() 伛偻..()() 惶.恐() 愧怍.() 2.指出下列每组词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惶恐肿胀默许慰籍改为(2)塌败凑合湖涂抱歉改为(3)荒僻善良取谛闲聊改为(4)包裹诲辱凑合僵直改为3.下列句子中引号作用不同类的一项是()A.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条腿走不得路了。
D.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4.选出下面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 )A.对于这种盲目投资、虚掷钱财的行为,迄今在有些部门仍未得到制止。
B.在滴水成冰的冬季,筑路大军冒着料峭的北风在工地上紧张地劳动着。
C.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
5.说说下列语句在刻画人物方面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3)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6.将下列选项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爱心是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爱心是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是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①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③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④冬日里的一片阳光A.④②③①B.③①④②C.①④②③D.②④①③7.在街头巷尾,我们常会见到这样的乞讨者:手足完好,但神志木然,双手向前,不知羞耻——“给一点,给一点”。
1知识1.作者简介。
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 ,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
著有散文集《 》《将饮茶》等,译有《 》,著名作品有《 》,《澡堂》。
2.写作背景。
《老王》作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写的。
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 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去了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3.为加点的字注音。
伛.( ) 荒僻.( ) 攥.( ) 塌.败( ) 取缔.( ) 骷髅..( ) 滞.笨( )愧怍.( ) 惶.恐( )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伛:(2)塌败:(3)取缔:(4)滞笨:(5)强笑:(6)愧怍:(7)失群落伍:参考答案1.杨季康干校六记堂吉诃德我们仨3.yǔ pì zuàn tā dì kū lóu zhì zuò huáng4.(1)弯(腰)曲(背)。
(2)塌陷破败。
重点21.从老王的最后一次出场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体状况怎样?他已经病成这样却大老远来给作者送鸡蛋和香油,这是为什么?此时的老王已如风中之烛,生命随时都有结束的可能,从后文知道,老王回去第二天就去世了,可以想见这次拜访对他来说是多么艰难。
大概他觉得一生受作者一家的关照很多,必须得报答,他可能预感自己时日无多,所以,他用了生命最后的全部精力来完成这个重要的“使命”。
一瓶香油、几十个鸡蛋在今天看来确实算不了什么,但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对贫病交加、濒临死亡的老王来说,就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他舍不得吃,拿来送给作者,可见这份感情是多么真诚。
老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能关注他人,这又多么令人感动。
这一情节非常突出地表现了老王善良和知恩图报的性格。
前言:该习题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针对当前最新的热点、考点、重点、难点、知识点,精心编辑而成。
以高质量的习题助力考生查漏补缺,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最新精品习题)10.老王A组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滞.笨(zhì)荒僻.(pì) B.取谛.(dì)愧怍.(zhà)C.攥.着钱(zuàn)惶.恐(huáng) D.骷髅..(kū lóu)伛.(yǔ) 2.下列选项中说话人的语意不合适的一项是( )A.小王见到一童颜鹤发的老人,便上前一抱拳:“老人家,您老高寿?”B.刚坐下,服务员就过来了:“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点什么?”C.张老板狠狠地踢了小乞丐一脚:“小兔崽子,赶快滚!”D.王部长眯起眼睛,伸手拿过玉佩:“那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笑纳了。
”3.根据以下这则信息,请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
2月3日中午,秦小亮去银行帮助哥哥及83岁的父亲存钱,途经上海长宁区北翟路与协和路路口时,所带钱款被风吹散,不少被路人“捡拾”。
随着路人逐渐送回,秦小亮最终收回7 800元,同时收到了好心人的捐款14 650元。
2月16日上午,是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
在上海市慈善会长宁区分会,秦小亮带着女儿,在上海当地媒体记者的见证下,捐出了之前收到的全部捐款。
年前寒风中丢钱的突发变故,有关丢款数字的流言和好心人的捐款,让今年32岁的安徽籍农民工秦小亮广为人知。
当天,在拿到了上海市慈善会的捐赠证书后,秦小亮牵着女儿在镜头前咧着嘴笑了。
他告诉本报记者,捐出捐款后,他一身都轻松了。
此次将14 650元全部捐出,他还特意将10岁的女儿带在身边,他想用这个行动告诉女儿,她爸爸是好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
七下语文老王课后题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一项是()[单选题] *A、嘈杂(záo)揣摩(chuāi)B、平庸(yōng)携带(xié)(正确答案)C、萎缩(wěi)热忱(chěn)D、沐浴(mō)诱惑(huò)2、“秩序”的读音是“chìxù”。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66. 下列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单选题] *A、北冥有鱼: 冥:同“凕”,海。
B、怒而飞: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C、志.怪者也: 志:记载。
D、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扶摇:扶持摇动。
(正确答案)4、关于《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红楼梦》中,晴雯性格温柔和顺,处事细心周到,人人称赞;袭人性情急躁直率,待人爱憎分明,受人怨谤。
二人性格迥异,却都走向悲剧结局,令人唏嘘。
B.黛玉是诗社中的佼佼者,“温柔敦厚”是姐妹们对其诗风的赞誉。
C.《红楼梦》中写史湘云有金麒麟、薛宝钗有金锁,是为了说明她们有显赫的家世,从而反衬出林黛玉出身的贫寒。
D.《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来自社会底层,农村生活孕育了她精于世故又朴实善良的复杂性格。
(正确答案)5、1演讲又称演说或讲演。
它是指演讲者面对听众,就某一个问题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社会活动。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68. 下列选项中,文言现象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学学半。
B、使老有所终。
(正确答案)C、选贤与能。
D、北冥有鱼。
7、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单选题]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生非异也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正确答案)8、“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这种“好处”指的是()[单选题] *因为不能朗照,显得特别宁静因为不能朗照,一切显得精美淡雅,无人干扰因为不能朗照,迷迷蒙蒙,光影和谐,正好与作者希望求得恬静的心境相吻合(正确答案)因为不能朗照,有助于作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9、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樯橹qiáng酹lèi 吟啸xiào羽扇纶巾guān(正确答案)B、笺注qiān 赤鼻矶jī蓑衣suō料峭qiāoC、针砭biǎn 粗糙cāo 差别chā创伤chuāngD、战栗zhàn炽烈chì对称chèng 万箭攒心cuán10、1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10 老王走近作者杨绛(jiàng),钱钟书夫人,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译家。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
主题解说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重点掌握师:老王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卑微的人。
作者记述这样一个人,用意是什么?甲生:告诉我们要学会以善良去体察善良。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
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
乙生:告诉我们要用平等的观念待人。
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有平等意识,才会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何时才能有无数的结实的大房子,可以让天下所有穷苦人都住进去,都开心呢?诗人自己房子漏雨,又冷又凄苦,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想到天下的穷苦人,所以特别高尚,因而流传百世。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滞.笨(zhì)荒僻.(pì)B.取缔.(dì)愧怍.(zhà)C.攥.着钱(zuàn) 惶.恐(huánɡ) D.骷髅..(kū lóu) 伛.(yǔ)2.指出下列每组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1)塌败骷髅湖涂抱歉( 湖——糊 )(2)荒僻善良取谛闲聊( 谛——缔 )(3)滞笨诲辱凑合愧怍( 诲——侮 )3.(中考·柳州)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谈论柳州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同步练习及其参考答案老王一、基础精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滞笨(zhì) 荒僻(pì)B.取谛(dì) 愧怍(zhà)C.攥着钱(zuàn) 惶恐(huáng)D.骷髅(kū lóu) 伛(yǔ)2.下列选项中说话人的语意不合适的一项是( )A.小王见到一童颜鹤发的老人,便上前一抱拳:“老人家,您老高寿?”B.刚坐下,服务员就过来了:“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点什么?”C.张老板狠狠地踢了小乞丐一脚:“小兔崽子,赶快滚!”D.王部长眯起眼睛,伸手拿过玉佩:“那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笑纳了。
”3.根据以下这则信息,请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
2月3日中午,秦小亮去银行帮助哥哥及83岁的父亲存钱,途经上海长宁区北翟路与协和路路口时,所带钱款被风吹散,不少被路人“捡拾”。
随着路人逐渐送回,秦小亮最终收回7 800元,同时收到了好心人的捐款14 650元。
2月16日上午,是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
在上海市慈善会长宁区分会,秦小亮带着女儿,在上海当地媒体记者的见证下,捐出了之前收到的全部捐款。
年前寒风中丢钱的突发变故,有关丢款数字的流言和好心人的捐款,让今年32岁的安徽籍农民工秦小亮广为人知。
当天,在拿到了上海市慈善会的捐赠证书后,秦小亮牵着女儿在镜头前咧着嘴笑了。
他告诉本报记者,捐出捐款后,他一身都轻松了。
此次将14 650元全部捐出,他还特意将10岁的女儿带在身边,他想用这个行动告诉女儿,她爸爸是好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形似字组词。
(1)伛()驱()呕()(2)凑()揍()奏()(3)蹄()缔()谛()(4)愧()魄()(5)僻()避()(6)卿()聊()5.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濛濛的细雨飘起来了,我们前后左右的景物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老王》课后练习答案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老王》课后练习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或讽注音。
(1).我们从干校回来,载( )客三轮都取缔( )洞(2).他抱着冰伛( )着身子进我家来。
(3).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
(4).骷髅( )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2.看拼音写汉字。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huāg pì 的小胡同(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zuàn 着钱,zhìbèn 地转过身子。
(3).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zuò(4).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wǔ rǔ 他?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2).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3).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代他传话了。
(4).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4.根据课文的意思,在空白处加标点。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5.仔细看看句子里有没有错别字,如果有,请改在句子后的括号里。
(1).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慨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踏败的小屋。
( )(3).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撒成一堆骨头。
( )6.选词填空,仔细品味选择后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1).他送的冰比他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A.前任B.前一个三轮车工人(2).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A.笑着 B。
强笑(3).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
A.镶嵌在门框里B.站立在门口【综合练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10老王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镶嵌..()() ..()()滞.笨() 阴翳.() 骷髅攥.着() 伛偻..()() 惶.恐() 愧怍.() 2.指出下列每组词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惶恐肿胀默许慰籍改为(2)塌败凑合湖涂抱歉改为(3)荒僻善良取谛闲聊改为(4)包裹诲辱凑合僵直改为3.下列句子中引号作用不同类的一项是()A.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条腿走不得路了。
D.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4.选出下面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 )A.对于这种盲目投资、虚掷钱财的行为,迄今在有些部门仍未得到制止。
B.在滴水成冰的冬季,筑路大军冒着料峭的北风在工地上紧张地劳动着。
C.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
5.说说下列语句在刻画人物方面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3)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6.将下列选项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爱心是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爱心是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是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①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③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④冬日里的一片阳光A.④②③①B.③①④②C.①④②③D.②④①③7.在街头巷尾,我们常会见到这样的乞讨者:手足完好,但神志木然,双手向前,不知羞耻——“给一点,给一点”。
《老王》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读后感、观后感、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老王》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老王》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在学习、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练习题,学习需要做题,是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你对知识点的掌握,熟练掌握知识点!同时做题还可以巩固你对知识点的运用!那么一般好的习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老王》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0课《老王》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暖,一寸长葛闪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着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又是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
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
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您说是不,大哥?”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生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
今儿不坐,就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的眼神。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
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翌日,他骑着自行车准时到了学校门口。
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
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
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
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叫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
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将孩子放在自行车上匆匆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
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
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其实俺明白,城里人也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
前言:该习题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针对当前最新的热点、考点、重点、难点、知识点,精心编辑而成。
以高质量的习题助力考生查漏补缺,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最新精品习题)10 老王01 积累运用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1)他过去住在一个荒僻(huāng pì)的小山村。
(2)中国政府早就于1993年严格取缔(qǔ dì)了贩卖老虎身体器官的贸易活动。
(3)这座建筑虽然塌败(tā bài)不堪,但人们依稀可见其鼎盛时期的影子。
(4)他惶惶不安,为自己对朋友的误会而深感愧怍..(kuì zuò)。
(5)根据《刑法》规定,情节严重的侮辱..(wǔ rǔ)行为会构成本罪。
(6)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zhì bèn)地转过身子。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A.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B.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C.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D.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解析:B项引用的是一句完整的话,问号应该在后引号之内。
)3.将下列句子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A)爱心是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爱心是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是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①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③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④冬日里的一片阳光1。
10老王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镶嵌..(kū)(lóu) ..(xiāng)(qiàn)滞.笨(zhì) 阴翳.(yì) 骷髅攥.着(zuàn) 伛偻..(yǔ)(lǚ) 惶.恐(huánɡ) 愧怍.(zuò) 2.指出下列每组词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惶恐肿胀默许慰籍籍改为藉(2)塌败凑合湖涂抱歉湖改为糊(3)荒僻善良取谛闲聊谛改为缔(4)包裹诲辱凑合僵直诲改为侮3.下列句子中引号作用不同类的一项是(D)A.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条腿走不得路了。
D.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4.选出下面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D)A.对于这种盲目投资、虚掷钱财的行为,迄今在有些部门仍未得到制止。
B.在滴水成冰的冬季,筑路大军冒着料峭的北风在工地上紧张地劳动着。
C.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
(解析:A项主语残缺,去掉“对于”;B项“滴水成冰”与“料峭”矛盾;C项“20多个职工的子女”有歧义。
)5.说说下列语句在刻画人物方面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语言描写)(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肖像描写)(3)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动作描写)6.将下列选项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A)爱心是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爱心是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是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老王》同步练习◆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滞.笨(zhì) 伛.身(yǔ) 凑.合(còu)B.愧怍.(zhà) 攥.着(zuàn) 惶.恐(huánɡ)C.眼翳.(yì) 塌.败(tā) 镶.嵌(xiānɡ)D.骷.髅(kū) 荒僻.(pì) 取缔.(dì)2.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改在后面的括号内。
(1)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慌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 )(2)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带我们放入冰箱。
( )(3)我女儿说他是夜盲证,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
( ) 3.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______的小胡同。
(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______的小屋。
(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______了。
(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______。
A.偏僻坍塌取消惭愧B.荒僻塌败取缔愧怍C.荒僻坍塌取缔愧怍D.偏僻塌败取消惭愧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绛的学生这样评价她: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
B.读宋词,往往会读出感伤、哀怨、忧思……等情感。
C.你参加了《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赛了吗?获得了第几名?D.纸质书、电子书,手抄本、印刷本,书的载体、形式变了,喜欢阅读应不拘泥于是什么书。
5.对下列句子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语言描写)B.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心理描写)C.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肖像描写) D.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动作描写)◆能力题6.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
5月4日,①话剧《少年周恩来之寻梦》在淮安公演活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老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基础导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A.滞笨(zhì)荒僻(pì)B.取谛(dì)愧怍(zhà)C.攥着钱(zuàn)惶恐(huánɡ)D.骷髅(kūlóu)伛(yǔ)2.用“___”画出下列每组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惶恐肿胀默存冰籍()(2)塌败骷髅湖涂抱歉()(3)荒僻善良取谛闲聊()(4)滞笨诲辱凑合愧怍()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B.女主人不好意思地说:“您的……心意我们领了,我们以后一定……”C.我以为言就是花的香气,行就是花的形象和花期的久暂。
D.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4.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的小胡同。
(A.偏僻 B.荒僻)(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的小屋。
( A.坍塌 B.塌败)(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了。
(A.取缔 B.取消)(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A.愧怍 B.惭愧)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手法。
(1)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3)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能力提升6.把下列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①不变更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述正确;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
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姗姗说到这件事。
小王说: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小王说: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乞丐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10 《老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探究
一、读完这篇课文,也许你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穷苦、命运、平等、尊重、
同情、人道关怀……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围绕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谈谈感受吗?
参考答案:人道关怀体现在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个体生命、个体人格、个体价值,尊重和保障法律赋予的个体权利、个体尊严。
作者一家关心老王的生计,尽可能地照顾老王的生意,尊重老王,让他有尊严地挣钱;而老王知恩图报,在作者一家最艰难的时候,不避风险,倾力相助。
善良之心互相传递、互相支撑,正是基于平等意识的“人道关怀”。
这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让“人道关怀”照耀社会的每个角落,保障每个个体的合法权益,让忠厚善良、吃苦耐劳的“老王”们,能够凭借诚实劳动,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二、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试着找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在“我”
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相关例句:①“文化大革命”开始,……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②我谢了他的好香油……“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
人捎了。
”③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作用:作者一家虽然在特殊年代一度经济拮据,但整体收入仍然远在老王之上,作者同情老王的不幸,敬重老王的人品,所以愿意尽力照顾老王的生意,不让老王吃亏(不要他减半收车费,不让他白送钱先生看病,不白拿老王的香油和鸡蛋)。
“钱”在作者这一方,是尊重老王的诚实劳动、表达谢意的方式,也是对生活窘困的老王表示同情和关怀的物质手段。
三、细读课文中“老王来送香油鸡蛋”的段落,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详写这部分内容?
2.在这部分中,又为什么要详写老王的肖像、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活动?
3.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参考答案:1.因为这部分内容记叙的是集中体现作者一家与老王珍贵友情的一幕,也是老王向作者一家表达敬意,令作者既感动又愧怍的一幕。
2.阅读前文,读者印象中的老王应该是一个面容和善的老人。
而当作
者“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画风突变,令人不由得联想到“相框中的遗像”;“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这副恐怖的面容,不由令人联想到“僵尸”。
作者接着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动:“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这暗示作者从直觉出发,已隐约感到老王身上散发出的死亡的气息。
作者详细描写老王骇人的病容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为后面自责因受惊吓而忽略老王的心意做铺垫。
3.作者害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本能地被老王骇人的病容吓到了;二
是担心老王马上就会倒下,“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所以,作者在害怕的心理下,条件反射式地拿钱给老王,也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事后看来确实有失礼貌,显得“糊涂”。
四、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表情达意的效果。
1.我们当然
..不要他减半收费。
(一般什么情况下说“当然”?“当然”用在这里,流露了“我们”什么样的心理?)
2.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
.....没想到这点。
(“从”和“压根儿”强调的是什么?“大概”同“压根儿”是否矛盾?)
3.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
..你既然
..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
(“我”为什么这么说?)
参考答案:1.顺理成章的情况下会说“当然”。
这里表明作者一家之前帮助老王是诚心诚意的,并不要求老王回报。
作者一家很同情贫苦的老王,而老王也从来没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
2.“从”强调以前从未发生过,“压根儿”强调一点儿也没有过。
“大
概”表明这是作者的推测,而“压根儿”表明作者坚信老王的诚实和善良,老王绝不会有欺负主顾的念头。
“大概”和“压根儿”不矛盾。
3.“我知道”重复两次,表示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因为老王强调“我
不是要钱”。
“不过……既然……就……”的句式,强化了委婉的语气,表明作者怕老王不好意思收钱,以此方式让老王体面地收钱。
积累拓展
五、课文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为什么“愧
怍”?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在哪里?结尾往往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在以后的阅读中不妨多留意一下结尾的语句。
参考答案:对“愧怍”的理解之一:老王抱病上门送礼是要表达最深的谢意,而作者却没有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也没完全领会老王的用意,仅以金钱回报,与老王没有进行更多的交流,作者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义。
理解之二:作者反思自己一直充当给予者的角色,从来没有接受过老王的回赠和无偿的帮助。
这样做貌似对得起老王,却让老王始终觉得欠了作者一家的情。
最后老王送香油和鸡蛋,自己不是感激地收下,而是又拿钱回赠老王,作者懊悔这样做等于“侮辱”了老王的心意。
回想起来,老王似乎是带着伤感和遗憾离开自己家的。
所以作者一直“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为自己的自命清高、不解人意而“愧怍”。
作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解剖,体现了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