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力学中常见的力
- 格式:ppt
- 大小:417.50 KB
- 文档页数:16
力的基本公式力的基本公式:重力G=mg,滑动摩擦力F=μFN,电场力F=Eq,安培力F=BILsinθ,洛仑兹力f=qVBsinθ等。
力有哪些公式(一)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kQ1Q2/r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ILsinθ(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9.洛仑兹力f=qVBsinθ(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二)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三)万有引力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力学主要理论1.物体运动三定律2.达朗贝尔原理3.分析力学理论4.连续介质力学理论5.弹性固体力学基本理论6.粘性流体力学基本理论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物理五力学与热学在物理领域中,力学和热学是两个重要的学科。
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而热学则研究物体的热现象和能量转换。
在力学中,五种基本力被广泛应用,它们分别是重力、电磁力、弹力、摩擦力和浮力。
这些力为我们理解物体运动和力学原理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同时,在热学中,温度、热能和热传导等概念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物理五力学和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一、力学中的五种力1. 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的引力,它是物体质量和地球质量之间的吸引力。
重力可以解释为物体朝向重力场中心下落的趋势,该趋势被称为自由落体。
我们常见的重力现象包括物体下落、掉落物体的速度和飞行物体的轨迹。
2. 电磁力:电磁力是由带电粒子或带电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力。
静电力是一种常见的电磁力,它是由带正电和带负电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而产生的。
磁力是另一种电磁力,由磁体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产生。
电磁力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电动机、电磁铁和发电机等。
3. 弹力:当一个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弹力。
弹簧是一个常见的弹性体,它的形变会导致弹力的产生。
根据胡克定律,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弹簧常常应用于测力计和减震器等装置。
4.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
它可以阻碍物体运动,使其失去能量。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之前所受到的阻力,而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
5. 浮力: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与其排挤的液体重量相等的浮力。
浮力的概念解释了为何物体能浮在水面上以及气球能够在空中飞行的原理。
二、热学的基本原理1. 温度:温度是物体热能的度量,它指示物体的热度高低。
温度通常以摄氏度(℃)或开尔文(K)表示。
在物理学中,绝对零度(0K)被认为是温度的最低限度,对应于物体的最低能量状态。
2. 热能:热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的动能总和,它表示物体的热量。
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三章和第四章知识要点一、常见的力1、力学中常见的力的分类:(①按性质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②按效果命名: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③按研究对象分类:内力和外力;④按作用方式分类:非接触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做法:①定标度;②画出力的作用线;③根据标度确定力的大小,画出箭头;④标出力的名称和大小。
2. 重力(1)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重力的大小(G=mg),方向:(不能说与支持面垂直)。
(3)测量方式:弹簧秤、测力计等。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3. 弹力(1)定义();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接触力)②发生弹性..形变)(2)胡克定律F=kx,x是弹簧的形变量,不是总长。
【通常只适合于在弹性限度内,有明显形变的弹簧、橡皮条等物体的弹力计算】。
(3)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曲面的切面,由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弹力存在与否的判断(①产生条件②撤物法③反证法。
)(4)弹力产生原因的分析:施力物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而给受力物一个反方向的反抗力.(如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桌面受到的压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弹性形变。
)4. 摩擦力(1)定义()、产生条件(①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注:“相对”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接触面】(2)方向()(3)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可以相反也可以相同(4)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相对地面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5)滑动摩擦力大小(f=μN)与运动速度无关,滑动摩擦力(或最大静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并和接触面的性质有关;静摩擦力在未达到最大值时不跟压力成正比,且f静=F外。
力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程技术以及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力学的基础知识点。
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单位是牛顿(N)。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这三个要素决定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例如,用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的力推一个物体,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不同;作用点不同,物体的转动效果也可能不同。
二、常见的力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 G = mg,其中 g 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 98N/kg。
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常见的弹力有支持力、压力、拉力等。
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
3、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其计算公式为 f =μN,其中μ 为动摩擦因数,N 为压力。
三、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其表达式为 F = ma。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力学中常见的力在力学中常见的力主要有摩擦力、重力、弹力、拉力等。
这里的介绍如下:1、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
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对我们利益的摩擦力,也有与我们有害的摩擦力。
比如我们在地上行走,汽车在公路上奔驰等,都是对我们有利的摩擦力;发动机气缸之间的运动产生的摩擦力,轴承转动产生的摩擦力,这是对我们生产生活不利的摩擦力。
2、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就是由于有重力的存在,我们才能看到的很多奇妙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
比如我们看到美丽壮观的瀑布,高耸入云的建筑物,奔流不息的河流,水力发电等,都是利用重力的作用。
但是当我们发射火箭和卫星时,重力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需要我们的科研人员想办法脱离地球的引力,再能将火箭和卫星发射到预定的轨道。
3、弹力: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外力,物体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叫作弹力。
弹力的方向跟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外力的方向相反。
例如,我们在一块木板上放一重物,被压弯的木板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重物的支持力。
我们用弹簧的弹力制作成了弹簧秤,将一袋水果挂在弹簧上,水果把弹簧拉长,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物体的拉力,把拉力显示出来就是这一袋水果的重量。
小时候我们用橡皮制作成弹弓,利用橡皮拉伸后产生的弹力,能够把石子等物体弹出去,而可以用来打猎。
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能直接见到;而有的形变相当微小,必须用仪器才能觉察出来。
4、拉力:拉力是弹力的一种,在弹性限度以内,物体受外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形变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
形变随力作用的方向不同而异,使物体延伸的力称拉力。
而从力的作用对象来看,拉力可能是内力,也可能是外力。
比如,我们用来锻炼臂力的拉力器,两节火车厢利用拉力连在一起,水果利用拉力挂满枝头等等,都是由于拉力的作用。
第一讲三种性质的力1.重力产生:物体在地面上或地面附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物体静止时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
作用点:重心。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用悬挂法可以找薄板状物体的重心。
2.弹力产生条件:接触、发生弹性形变(接触力、被动力)方向:作用在使之发生形变的物体上,与接触面垂直(点接触时,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面),指向形变前的位置常见的弹力:弹簧的弹力、绳的拉力、压力和支持力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遵守胡克定律f=kx,劲度系数k(N/m)3.摩擦力产生条件:接触、接触面不光滑、有正压力、发生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力、被动力,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大小:(1).滑动摩擦力f=μF N,动摩擦因数μ,F N指物体对接触面的正压力,其大小与接触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大(2).静摩擦力f0、最大静摩擦力f m可由二力平衡条件求,f m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近似计算时,f m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摩擦力既可以做阻力,也可以做动力。
二.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首先应该确定研究对象,并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隔离出来。
2、要养成按一定步骤分析的习惯,以免漏分析某个力,一般应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的力。
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
4、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所施加的力5、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6、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7、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受力情况也不同。
A.一个受力物体可以找到多个施力物体B.两物体相互作用不一定直接接触C.物体受到力作用后,形状及运动状态都一定发生变化D.物体受到力作用后,形状及运动状态可能都不发生变化答案:AB3.A关于力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性质一定相同B.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C.性质不同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D.性质相同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答案:B5.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可见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的B.只要确定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力就完全确定了C.画某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不同,表示这个力的线段的长度也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D.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杆秤来测量力的大小答案:C6.B下列有关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只有存在生命或动力的物体才可能施力,无生命或动力的物体只能受力不能施力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D,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答案:D7.A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不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B.一个悬挂于绳子下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子对它的拉力C.重力只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D.在地面上同一地点,物体的质量越大,它所受到的重力也越大答案:D8.A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D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面对重物的支持力方向相反答案:B9.A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B.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可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有关D.用悬挂法寻找物体的重心,当物体静止时,细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答案:CD10.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C.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地理纬度及离地面的高度有关,与物体的形状及运动状态无关D.两质量相同的物体,它们的重力有可能不同答案:CD11.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空中将物体释放后,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B.物体向上运动时所受的重力比向下运动时所受的重力大C.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沿重力方向运动D.在地球上方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答案:D12.B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悬线的拉力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B.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C.重力可以由弹簧秤测出,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D.站在匀速运动的电梯中的人,受到的重力和水平底面给他的支持力相平衡答案:D(点拨: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3.B重4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4N的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是地球B.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是木块C.这个压力不是重力,这个压力的施力物是木块,木块所受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D.这个压力与木块所受的重力相平衡答案:C(点拨:这个压力跟木块所受的重力不是同一个物体所受的力,不同物体所受的力无平衡可言)14.A物体A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时,发生形变的物体A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B产生弹力作用,下列关于弹性形变和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先发生形变,后产生弹力B.物体A先产生弹力,后发生形变C.弹力和形变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的D.物体A由于形变而对物体B产生了弹力作用答案:CD15.A下面有关于弹力的几种说法:①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②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③只有受到弹簧作用的物体才会受弹力作用④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D16.A 如图所示,物体A 静止在斜面B 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B 对物块A 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物块A 对斜面B 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斜面B 对物块A 的弹力方向是垂直斜面向上的D.物块A 对斜面B 的弹力方向跟物块A 恢复形变的方向是相同的 答案:CD17.B 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 值也越大B.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C.与弹簧发生的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 值越小D.与弹簧本身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大小都无关 答案:B18.A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B.压力、支持力、绳中的张力都属于弹力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D.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答案:BCD19.B 如图所示,小球A 系在坚直拉紧的细绳下端,球恰又与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A 所受的力是()A.重力和绳对它的拉力B.重力、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C.重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D.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答案:A20.A 如图所示,静止的弹簧秤受到大小都为4N 的拉力F 1、F 2的作用,弹簧秤的示数为 ()A.0B.4NC.8ND.无法确定答案:B(点拨:弹簧秤的示数是作用在它吊钩上的作用力大小,即作用在弹簧秤自由端上作用力的大小) 21.B 如图所示,两个同样的弹簧秤每个自重都是0.1N,下端挂钩的重力忽略不计,甲”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重0.2N 的砝码,则甲、乙两弹簧秤的示数分别为()A.0.2答案:c22.C 如图所示,条形磁铁A 、B 质量均为m,C 为木块,它们放在水平面上静止时,B 对A 的弹力为F 1,C 对B 的弹力为F 2,则F 1、F 2与重力mg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 1=mg,F 2=2mgB.F 1>mg,F 2=2mgC.F 1>mg,F 2=mgD.F 1=mg,F 2>2mg答案:B(点拨:A 、B 两磁铁由于异名磁极相对,它们间存在相互吸引的磁力,所以B 对A 向上的支持力除了平衡A 所受的重力外,还要平衡B 对A 的磁力)23.A 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 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的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 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A.6cmB.3cmC.1.5cmD.0.75cm答案:B24.A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C.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答案:A25.A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B.静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阻力,而滑动摩擦力只能作为阻力C.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应的弹力方向垂直D.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答案:AC26.A 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 C.静摩擦力只能在物体静止时产生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答案:D27.A 关于滑动摩擦力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 答案:CD28.B 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仅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答案:D29.B重10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A.10N,水平向左B.10N,水平向右C.20N,水平向左D.20N,水平向右答案:A(点拨:物体所受的向右拉力小于0.2×100(N),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所受的是静摩擦力)30.B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 增大时,关于铁块对墙的压力N,铁块受墙的摩擦力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N增大,f不变B.N增大,f增大C.N变小,f不变D.N不变,f不变答案:A31.B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立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今以水平力F拉B,而两立方体均保持静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和B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B.A和B之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C.B与桌面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D.若撤去外力F,则A和B之间,B与水平面之间都不存在摩擦力答案:ACD32.B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木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块B略向右移动一些,使倾角α减小,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块A与木板间的正压力减小B.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减小C.物块A仍可保持静止状态D.木板对A的作用力减小答案:BC(点拨:物块A的重力由木板给它的作用力平衡,物块A的重力是不变的)33.C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如图所示,当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推力F时,物体仍然静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A所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大B.物体A所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小C.物体A所受的静摩擦力可能为零D.物体A与斜面间的正压力一定增大答案:CD(点拨:A受推力F作用后,在F较小时物体仍具有相对斜面下滑的趋势,在F较大时物体具有相对斜面上滑的趋势,当F为某一适当值时物体相对斜面无运动的趋势34.A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并且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静摩擦力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C.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μN直接计算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个限度答案:D35.A水平的传输带将工件匀速地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 )A.工件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静摩擦力作用B.工件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滑动摩擦力作用C,工件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作用D.工件不受摩擦力作用答案:D36.A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C.两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越大,说明两接触面越粗糙D.滑动摩擦力大小不仅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与它们间的正压力有关,而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答案:D37,B运动员双手紧握竹竿匀速攀升和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则(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B.f1向下,f2向上,且f1>f2C.f1向上,f2向上,且f1=f2D.f1向上,f2向下,且f1>f2答案:C(点拨:运动员不管是匀速攀升还是匀速下滑,所受的摩擦力都是用来平衡他的重力)38.B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当作用在B物体上的水平力F为2N时,三个物体都静止,则物体A、B之间,B、C之间,C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0、0、0B.0、1N、1NC.0、2N、2ND.2N、2N、2N答案:C39.B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一斜面体处于静止状态,斜面上有一物块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斜面体给物块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B.水平面给斜面体有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C.物块相对斜面有下滑的趋势,斜面相对水平桌面有向右运动的趋势D.斜面体对水平桌面只有向下的弹力作用,不存在摩擦力作用答案:AD(点拨:将物块与斜面体作为整体来看,这一整体放在水平面上没有相对桌面运动的趋势)40.B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将物体匀速地送往高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B.传送的速度越大,物体受的摩擦力也越大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匀速传送的速度无关D.若匀速地向下传送物体,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皮带向F 答案:AC41.B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表面有一物体m,m与M之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关于M和m受力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m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M受到m对它向左的摩擦力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右D.地面对M不存在摩擦力作用答案:ABD42.C如图所示,A是主动轮,B是从动轮,它们通过不打滑的皮带转动,轮的转动方向见图.在B轮上带有负载,P、Q分别是两轮边缘上的点,则关于P、Q所受的摩擦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A.P所受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上B.P所受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下C.Q所受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下D.Q所受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上答案:A(点拨:皮带不打滑,说明P和Q处的摩擦力都是静摩擦力,A轮上的P点相对接触处的皮带具有向下滑动的趋势,B轮上的Q点相对接触处的皮带也具有向下滑动的趋势)二、填空题(每小题8分,共16分)43.B如图所示,三块相同砖被压在两竖直方向的木板之间,设每块砖的重力为G,则A与左板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A 与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答案:1.5G;0.5G44.B如图所示,A、B的重力分别为5N和8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则要能从A下方拉出B所需的最小水平拉力F=_____N,这时系A的水平绳中的张力大小为_____N答案:3.6;145.A如图所示,两物体A和B的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A对绳的作用力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大小分别为_____. 答案:mg;(M-m)g46.B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水平地拉重10N的物块,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增大拉力,当弹簧秤的示数为2.2N时物块开始滑动,为维持物块匀速运动,以后拉力只需 2.0N.则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__________N,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答案:2.2;0.2三、作图与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7.C如图所示,一个金属球放在凹槽上,它的重心位置C在它的球心位置O的下方请在图中画出该金属球所受弹力的示意图答案:图略(点拨:弹力垂直于接触面,与物体的重心位置无关,所以两侧的弹力均指向球心O)48.C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为40N的物体,受到F1=13N和F2=6N的水平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F1与F2的方向相反.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最大的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若只撤去F1,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若只撤去F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f m=μG=8N(1)∵F-F2=7N<f m∴物体保持静止所受的静摩擦力为f1=F1-F2=7N,方向水平向右.(2)∵F2=6N<f m∴物体保持静止,所受的静摩擦力为f2=F2=6N,方向水平向左(3)∵F1=13N>f m∴物体相对水平面向左滑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3=μG=8N.方向水平向右.49.C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G A=20N的木块A,A 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在A上放有重G B=10N的木块B,B与A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求:(1)使A和B一起匀速运动的水平拉力F(2)若水平力F作用在B上,使B匀速运动时水平面给A的摩擦力多大答案:(1)12N(2)1N(点拨:F作用在B上时,A不可能受摩擦力作用,否则它不可能做匀速运动;F作用在A上时,B保持静止,受静摩擦力作用)第二讲力的合成和分解一、标量和矢量1.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用分类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平衡【基本内容】:1、⼒学中常见的⼏种⼒重⼒由于地球的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向竖直向下。
重⼒实际上是地球对物体引⼒的⼀个分⼒,另⼀个分⼒提供提供物体随地球⾃转所需的向⼼⼒。
弹⼒物体发⽣弹性形变时,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的作⽤,这种⼒叫弹⼒。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与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缩短量)成正⽐。
F kx =-,k 为劲度系数,x 为形变量。
摩擦⼒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静摩擦⼒两种,当⼀个物体在另⼀个物体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所产⽣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向沿接触⾯的切线且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滑动摩擦⼒的⼤⼩由公式f N µ=计算,动摩擦因数µ是由接触⾯的情况和材料决定。
2、共点⼒作⽤下物体的平衡如果⼏个⼒作⽤在物体上,且交于⼀点或⼏个⼒的作⽤线交于⼀点,这⼏个⼒叫做共点⼒。
如果物体只受三个⼒作⽤,⼀般根据两个⼒的合⼒同第三个⼒等值反向做出平⾏四边形,解决问题,处理⽅法有勾股定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有时也根据根据相似三⾓形的关系列⽅程。
如果物体受到三个以上的共点⼒作⽤,⼀般可⽤正交分解法。
物体的平衡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即有静⽌、匀速直线运动、匀速转动三种平衡状态。
3、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矩⼒与⼒臂(转动轴到⼒的作⽤线之间的距离)的乘积称为⼒矩,记为M Fd =,它是使物体绕轴转动状态发⽣改变的原因,单位为N m ?。
⼒偶与⼒偶矩作⽤在物体上的⼤⼩相等、⽅向相反、作⽤线平⾏的两个⼒组成的⼀对⼒偶。
⼒偶对物体只有转动作⽤,其转动作⽤的⼤⼩由⼒偶矩来度量。
⼒偶矩的⼤⼩等于⼒与⼒偶臂的乘积,⼒偶臂等于两个平⾏⼒的作⽤线之间的距离。
4、⼀般物体的平衡⼒对物体的作⽤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所受的合⼒对物体的平动有影响,⽽合⼒矩对物体的转动有影响,当这两种影响都不存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受任意的(共点的)平⾯⼒系作⽤的物体,平衡条件为000()x y i F F M ?=??=??=??∑∑∑对任⼀转轴这三个⽅程组成平⾯内任意⼒系的平衡⽅程式。
相互作用1.力的概念(1)力(force )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其国际单位是牛顿(newton ),简称牛,符号是N .(2)任何力都有四个基本属性,即物质性、相互性、瞬时性和方向性.①力的物质性:物质性指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即只要有力,必须同相互作用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个力应对应两个物体.注意:力的作用可以是直接作用也可以是间接作用,两个物体不一定要接触.②力的相互性:相互性指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注意:力总是成对出现的: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性质相同.这一对力称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或称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③力的瞬时性:瞬时性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随这种相互作用的施加与否而瞬时同步有无.④力的方向性:方向性指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我们把这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所以力是矢量.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分为两种:(1)静力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形变),如把物体拉伸、压缩、转、剪切等.(2)动力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从运动变为静止(或使物体的运动速度从小变大、从大变小);或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等.3.力的分类(1)按性质分: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按现代物理学理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分四类:长程相互作用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短程相互作用有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宏观物体间只存在前两种相互作用.)(2)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3)按产生条件分:①场力(非接触力、主动力):重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②接触力(被动力):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张力,浮力),摩擦力.4.重力的产生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gravity).5.重力的特点(1)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重力是非接触力:抛出去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与静止时所受重力是不变的.(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6.重力的三要素(1)重力的大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G=mg,通常取g=9.8N/kg,g的物理意义是:1kg 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9.8N.粗略计算时g=10N/kg.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绳的拉力.(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可由铅锤线确定.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注意:切不可说成垂直向下,因为平面不一定水平,其垂直向下的方向也不同,另外,重力的方向也不一定指向地心.(3)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center of gravity)上.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不是重力的实际作用点,也不一定在物体上.物体重心的位置由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情况所决定,与物体的放置状态无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7.薄板重心的求法——悬挂法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状物体,可用悬挂法确定其重心的位置.具体做法如图所示,先在薄板的边缘取一点A,在A点把薄板悬挂起来,当薄板处于平衡时,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物体所受的重力跟悬绳的拉力在同一直线上.所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A点的竖直线AB上;然后在D点把物体悬挂起来,同样可以知道,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过D点的竖直线DE上,AB和DE的交点C就是薄板重心的位置.8.形变及其种类(1)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deformation).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elastic deformation).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elastic limit).(2)形变的种类: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等.9.弹力(1)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elastic force).(2)弹力的产生:弹力的施力者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者是使它发生形变的其他物体.(3)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10.胡克定律(Hooke law)(1)胡克定律的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2)公式:F kx另有变形式F k x∆=∆,其含义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以内,弹力大小的增量F∆与弹簧长度的增量x∆成正比.(其中F∆和x∆可正可负)(3)公式中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coefficient of stiffness),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用N/m 表示.(4)胡克定律仅适用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拉升或压缩形变.11.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或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frictional force).1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滑动摩擦力(物体间相对滑动),另一种是静摩擦力(物体间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为:(1)两物体直接接触;(2)两接触面不光滑;(粗糙)(3)两接触的物体必须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有弹力;(4)两物体间发生了相对滑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13.滑动摩擦力(sliding frictional force)(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压力F N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F=μF N 公式F=μF N中的F N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弹力,称为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力),μ为滑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跟接触面情况(如粗糙程度)有关.注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大小无关,与物体的运动性质无关.(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且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14.静摩擦力(static frictional force)(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如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当人用力推车时,虽然车没有动,但车已有了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由二力平衡知,地面对车产生一个阻碍车运动的力,称为静摩擦力.(2)静摩擦力的大小:只要物体与接触面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就随着产生静摩擦力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并与该外力保持大小相等.(3)静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注意:如果接触面是曲面,则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15.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当引起静摩擦力产生的外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静摩擦力就不能够抵抗外力的作用保持物体平衡了,这时物体将开始运动(但是物体还没有运动),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即将开始运动(但是物体还没有运动)的临界状态下的静摩擦力即是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其数值等于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引发摩擦力的外力的大小.(实际上,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略大一点,但通常认为二者是相等的.)两物体之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0与最大静摩擦力F max之间,即0<F<F max.。
第一讲三种性质的力1.静止时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
2.3.力)12345678答案:AB3.AA.B.C.D.答案:B 5.BA.B.C.D.答案:C 6.BA.B.C.D,答案:D 7.AA.B.的拉力C.D.越大答案:D 8.AA.B.C.D答案:B 9.AA.B.C.D.答案:CD 10.A A.B.,,以木块所受(A.斜面B.物块A 向下的C.斜面BD.物块A 恢复形变的方向是相同的 答案:CD 17.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关C.D.答案:B18.A A.力B.C.D.答案:19.B 系在坚直拉紧的细绳下端,球恰又与力是(A.B.C.D.答案:A20.A 4N 的拉力F 1、F 2A.0答案:B(小,21.B 都是挂”,乙的砝码,)A.0.2 答案:c22.C 为木块,它们放则F 1、F A 所受的 )29.B 重是 (A.10N,C.20N,答案:A(30.B 增大时,A.N 增大C.N 变小答案:A31.B 上,A.A 和B B.A 和B C.B D.擦力 答案:32.B B)A.物块B.物块C.物块D.答案:块A 33.C 是(A.物体B.物体C.物体D.物体答案:较小时物体仍具有相势,当F 34.A A.B.C.,但 ,还与,所受的,所受B 物A 、B 之,斜面上(,下列结C. D.答案:AC 41.B 所示,A.m B.M 受到C.D.答案:42.C 是从动轮,它们通过不打滑的的是(A.PB.P 下C.QD.Q 答案:A(Q 处的摩擦力都是静摩擦力,A 势,B 43.B 与B 答案:44.B 平拉力答案:45.A 的摩擦,别为答案:物块放在时物块则物C 在F 1=13N .若只撤2=7N <与A 接触A 的,B 保持一、标量和矢量1.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用分类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2.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特种作业资格证考试题——高处作业1、物料提升机应有完好的停层装置,各层联络要有明确()标记。
A.信号和楼层B.信息C.信号正确答案 A2、座板式单人吊具的各种绳索应盘整好,并妥善存放,不允许在其上堆放()。
A.挂板B.重物C.工具正确答案 B3、自控器的水平活动应该在以垂直线为中心半径的()m 范围内。
A.3B.2C.1.5正确答案 C4、脚手架外侧应采用()做全封闭,不得留有空隙。
A.阻燃安全网B.密目式安全网C.普通安全网正确答案 B5、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脏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进()或心脏复苏后再搬运。
A.安抚B.人工呼吸C.抢救正确答案 B6、固定式平台又称为()。
A.折叠式B.脚手架C.组合式正确答案 B7、现场作业人员在没有采取任何安全保障措施的情况下,将起重机立柱与横梁之间的连结螺栓全部卸下或用气焊机切割掉,其操作的结果为()。
A.起重机可以安全拆除B.起重机失去钢性拉结,重心失稳倾倒C.起重机完整拆除正确答案 B8、目前,空调的压缩机多为()。
A.往复活塞式压缩机B.涡旋式压缩机C.旋转活塞式压缩机正确答案 B9、防倾斜锁与提升机进绳孔处于上下()位置。
A.垂直B.分离C.滑行正确答案 A10、大型静置设备、设施拆除工程开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备、设施情况、工程量等编制(),应经技术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签字批准后实施。
A.施工组织设计B.施工技术交底C.安全专项方案正确答案 C11、立管安装时,在最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
A.泄水口B.检查口C.排气口正确答案 B12、处于高处作业状态,如脚手架,大型设备拆除时,必须使用()。
A.安全绳B.防护网C.安全带正确答案 C13、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要为从业者提供()国家标准的劳保用品。
A.低于B.高于C.符合正确答案 C14、安全带和专作固定安全带的绳索在使用()应进行外观检查。
A.时B.前C.后正确答案 B15、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