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地区气候平均降水的精细化分布及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3
乌鲁木齐不同相态级别降水的变化特征分析乌鲁木齐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北部,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乌鲁木齐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较少,且呈现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
在这样的气候背景下,乌鲁木齐的降水形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包括不同相态级别的降水,本文将对乌鲁木齐不同相态级别降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一、乌鲁木齐的降水形态乌鲁木齐的降水形态主要包括雨水、雪水和冻雨等形态,其中雨水是最为常见的降水形态。
根据气象资料的统计,乌鲁木齐的降水中,雨水占比最大,其次为雪水,冻雨的出现频率较低。
这与乌鲁木齐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干燥的气候条件使得降水大多以雨水的形式出现,而且冬季气温较低,有利于雪水和冻雨的出现。
二、不同相态级别降水的变化特征乌鲁木齐的不同相态级别降水的变化特征主要表现在降水时空分布和气象要素变化等方面。
1. 时空分布特征乌鲁木齐的不同相态级别降水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特征。
一般来说,雨水主要出现在夏季,尤其是7月和8月份,这是乌鲁木齐年降水量的主要季节,降水量占比最高;而雪水主要出现在冬季,11月至次年3月为雪水主要出现季节,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为12月和1月;至于冻雨,其出现频率较低,一般在春季和秋季出现,降水量较少。
在空间分布上,乌鲁木齐市区的降水主要以雨水为主,而近郊区和山区则更容易出现雪水。
2. 气象要素变化不同相态级别降水的变化特征还表现在气象要素的变化上。
雨水与雪水的降水量差异较大,雨水通常降水量较大,且降水强度较大,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雪水的降水量一般较小,但降水持续时间较长。
不同相态级别降水对气温的影响也有所不同,雪水的出现常常与气温的降低相关,而雨水则不受气温的影响较大。
三、影响因素分析乌鲁木齐的不同相态级别降水的变化特征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大气环流、地形地貌和气候背景等。
1. 大气环流影响大气环流是影响乌鲁木齐降水相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乌鲁木齐不同相态级别降水的变化特征分析乌鲁木齐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乌鲁木齐的降水变化特征比较明显。
降水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因此对乌鲁木齐不同相态级别降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乌鲁木齐的降雨主要分为年降水、季节降水和月降水等不同时段。
在年降水方面,乌鲁木齐的年降水量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整体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表明乌鲁木齐的年降水量在变少。
在季节降水方面,主要有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四个季节。
乌鲁木齐的季节降水在不同季节都有明显的差异。
其中,夏季降水最为丰富,占全年降水的绝大部分;而冬季降水相对较少。
在月降水方面,乌鲁木齐的降水量在不同月份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在7月和8月份降水最多,而在12月和1月份降水最少。
其次,乌鲁木齐的降水相态也是一个重要的变化特征。
降水的相态可以分为雨、雪、雨夹雪和冻雨等不同形式。
乌鲁木齐的降水相态以雨为主,其次是雨夹雪和雪,冻雨的比例较小。
乌鲁木齐的降水相态与气温密切相关,夏季温暖时以雨为主,冬季寒冷时则以雪为主。
由于乌鲁木齐的气候特点,降水相态的变化也影响着当地的水资源利用和农作物种植。
最后,乌鲁木齐的降水变化特征还表现在极端降水事件上。
极端降水事件是指降水量超过一定阈值的极端天气现象,其对地表径流、洪涝灾害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乌鲁木齐的极端降水事件在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降水短时强度大,对当地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这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极端降水事件的监测和预警,以进行防灾减灾工作。
综上所述,乌鲁木齐的不同相态级别降水的变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年降水、季节降水、月降水和极端降水事件等方面。
了解和分析这些变化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未来乌鲁木齐的降水情况,为当地的水资源利用、农作物种植和灾害防控等提供科学依据。
新疆不同气候区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及其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李佳秀;陈亚宁;刘志辉【期刊名称】《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5)003【摘要】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典型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新疆不同气候区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
结果如下。
1)近50多年来,新疆气温和降水分别以0.32℃/10a和8 mm/10a的倾向率增加,气温增加趋势更显著,且以最低温增温幅度最大。
2)气温和降水在1987年发生显著突变,突变后气温的增长幅度更大,而降水由突变前的弱下降趋势变为突变后的弱上升趋势。
3)气温和降水的增长率自北向南逐渐减小,北疆暖湿变化明显。
4)阿尔泰山南坡区和天山北坡区的地表水资源主要由水文年降水变化主导,而天山南坡区和昆仑山北麓区的地表水资源主要由5—9月气温变化主导。
【总页数】12页(P370-381)【作者】李佳秀;陈亚宁;刘志辉【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2]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46;[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2]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3【相关文献】1.1957—2012年新疆艾比湖流域极端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 [J], 丁之勇;葛拥晓;吉力力·阿不都外力;蒲佳;;;;;;;2.新疆不同气候区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及其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 [J], 李佳秀;陈亚宁;刘志辉3.博州不同气候区的降水变化特征 [J], 陈胜;辛渝4.新疆某河流域气温、降水变化趋势分析及径流响应关系 [J], 肉孜买买提·阿不来提5.新疆叶尔羌河近59年气温及降水变化特性分析 [J], 阿孜古力·斯买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新疆年降水量分布的叙述
新疆是干旱地区,全新疆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46mm ,为我国降水量平均值的1/4。
新疆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匀,表现为新疆山区降水多于盆地,北疆多于南疆,西部多于东部。
若以天山脊为界,将新疆划分为南北两区,北疆面积占全疆面积27% ,平均降水深度255mm ,南疆面积占全强的73%,平均降水深度106mm ,即北疆平均降水深度为南疆2倍多。
南北疆平原区相比较,北疆伊犁河谷、塔城盆地年降水量250 ~ 350mm ,准噶尔盆地降水量150 ~ 200mm ,降水少的地区为三塘湖、天山尾闾淖毛湖一带约10 ~ 30mm。
南疆塔里木盆地北部、西部边缘为50~ 100mm ,东部和南部不足50mm。
且末、若羌仅20mm 左右。
南北疆山区降水量的分布:北疆阿尔泰山、沙吾尔山、塔尔巴哈台山、巴尔鲁克山、伊犁河谷的山区、秈北坡中山带年降水量400 ~ 600mm ,有的迎风坡山区超过800mm。
天山南坡、昆仑山、帕米尔中山带200 ~300mm ,少数中山区达400mm。
阿尔金山区降水约100mm 左右。
新疆降水少于东部同纬度地区,与西部中亚地区对比 ,新疆盆地降水也偏少,而塔克拉玛干沙漠区是该纬度带最干旱的地区。
新疆年降水量小的地方占的面积大,年降水量与其笼罩的面积为负指数函数的关系。
新疆的降水资源量(多年平均的每年的立方米数值)应当用平均降水量乘面积的公式计算。
针对新疆山区降水量大而盆地小的特点,它需要分区进行。
一个比较权威的计算结果见下表。
它给出新疆的降水资源总量大约是2500×108m3/a。
对应的年平均降水量大约是150mm。
南疆降水
2011年南疆降水北疆、天山山区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南疆降水偏少。
南疆地区季度总降水量为19.1mm,较历年同期偏少3成,其中库尔勒偏少幅度居历史同期第一位。
从时间上看,北疆6月偏少近2成,7月偏多近2成,8月偏多1.1倍。
天山山区6月和7月接近常年,8月偏多5成。
南疆各月降水均偏少。
南疆与北疆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
北疆受来自北冰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为丰富,而南疆由于天山山脉的阻挡,水汽无法进入,所以降水稀少。
影响因素: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
海陆位置的影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纬度位置的影响:低纬地区降水多,高纬地区降水少
地形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米东区化工工业园气候资料如下:1)气压:年平均气压:0.09MPa2)气温:年平均气温:7.3℃极端最高温度40℃(1977.7.12.)极端最低温度-41.6℃(1951.2.27.)3)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61%最小相对湿度:0% (1955.8.3)4)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200.6mm日最大降水量57.7mm (1959.3.19)最大积雪深度48 cm(1959.3.19)5)风速:年平均风速:3m/s年最大风速:30.7m/s(1977.7.8)6)风向:全年主导风向:西北7)年最多大风日数:59天年最少大风日数:14天8)沙尘暴天数:年最多沙尘暴天数:10天9)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2709mm米东区三道坝气候资料如下年平均气温 7.2℃最热月平均气温(7月) 25.7℃最冷月平均气温(1月) -14.8℃极端最高气温 42℃极端最低气温 -37.5℃年平均相对湿度 60%年均最高相对湿度 80%年均最低相对湿度 39%年平均气压 95.02kp a月平均最高气压(12月) 95.94kp a月平均最低气压(8月) 93.84kp a全年主导风向 SSE夏季主导风向及频率 NW 18%冬季主导风向及频率 SSE 17%平均风速 2.2m/s夏季平均风速 2.8m/s冬季平均风速 1.2m/s地面以上10m高处10min最大平均风速 2.7m/s地面以上10m高处10min最大瞬时风速 20.7m/s年平均降水量 221.3mm月最大降水量 92.2mm日最大降水量 45.4mm最大积雪深度 380mm最大冻土深度 133 cm年日照时数 2808h地面日照总辐射最大值 1.76cal/cm2.min 年蒸发量 1993-2511mm沙暴日数(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m) 2.9d/a年平均雷电日数 12.7d地震烈度为 8度头屯河区主要气象要素表达坂城区主要气象资料表阜康市区域主要气象参数昌吉地区主要气象参数玛纳斯地区气象资料表鄯善县气象条件一览表石河子区域主要气象要素表吉木萨尔县主要气象资料表奇台县区域主要气象参数奎屯独山子区域主要气象要素表呼图壁县区域主要气象要素表博乐市气候资料如下:年主导风向西北偏西风全年平均气温 5.5℃极端最高气温40.8℃日极端最低气温-36.2℃≥10℃积温3116℃年平均降水量181.5mm年平均蒸发量1558.5mm最大冻土深度 1.7m最大积雪深度25cm年平均风速 2.1m/s最大风速 6.1m/s年平均相对湿度68%年平均日照时数2804.7h平均无霜期170天塔城地区主要气象特征如下:年平均气温7.1℃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40.7℃平均风速 2.45m/s 年平均降水量290mm 年降水天数99 d/a 年日照时数2900h 年蒸发量1600mm和田地区主要气象特征如下:年平均气温12.2℃极端最高气温41.1℃极端最低气温-20.1℃平均风速 1.78m/s年平均降水量36.4mm年降水天数17.7 d/a年日照时数2470-3000h 年蒸发量2618mm库车主要气象要素表哈密市地区主要气象要素表巴里坤地区主要气象要素表吐鲁番地区主要气象特征如下:1)气温年平均气温:11.4℃;极端最高温度:49.6℃;极端最低温度:-28.7℃2)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43%;年最高湿度:61%3)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6mm;一日最大降水量:28.8mm4)降雪量及冻土深度年最大降雪:180mm;标准冻土深度:0.83m5)风向、风频及风速全年主导风向:西北年最多大风日数:60天;年平均大风日数:17天年平均风速:1.5m/s;年最大风速:20m/s6)雷暴日年最多雷暴天数:5.8天7)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2569.8mm8)地震烈度:7度乌苏地区主要气象特征如下:年平均风速: 1.66m/s 主导风向:NNE年均温度:7.6℃极端最高温度:42℃极端最低温度:-32.9℃年均降水量:163.2mm 年均蒸发量:2081.6mm 最大积雪厚度:410mm最大冻土厚度:127.6cm喀什地区主要气象特征如下:1)气温历年平均气温11.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4.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9.1℃1月最低气温: -6.5℃7月最高气温: 25.1℃2)降水年平均降水量65mm历年最大降水量151.7mm年平均积雪日数29.5d最大冻结深度:680mm最大积雪深度:430mm3)风年主导风向:西北风最大风速:27m/s不小于8级风年平均25次,最多37次,风速一般为4-10m/s。
天山相关高考知识点天山作为中国的第一高山,是我国特色地理名胜和世界遗产之一,具有重要的地理、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天山常常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天山相关的高考知识点。
一、天山的地理位置天山位于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亚著名山脉,横贯新疆南北,形成了中亚和南亚之间的天然屏障。
在高考中,关于天山地理位置的考题一般会涉及到它的经纬度、所属区域等相关内容。
二、天山的地理特点1. 地势特点:天山地势险峻,东高西低,具有许多高峰和险峻的山脉。
其中,冰川、峡谷和山脉是其主要地貌特征。
2. 气候特点:天山地区因其高海拔的原因,气候多样,主要有大陆性气候和高山气候。
考生需要了解并分析其气候特点,例如温度、降水等。
三、天山的生态环境1. 植被特点:天山的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植被呈现出由草原、温带落叶林到高山草甸和落石植被的变化过程。
2. 动物资源:天山地区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包括藏羚羊、棕熊、雪豹等。
高考地理考试中,常常会考察天山地区的动物资源和其保护问题。
四、天山的经济开发1. 旅游资源:天山地区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旅游业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
高考中,可能会考察天山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
2. 矿产资源:天山地区富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铜矿石等。
同时也是中国的重要石油和天然气产区。
考生需要了解天山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和开发情况。
五、天山的文化价值天山作为中国的自然遗产和世界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高考中可能会出现与天山文化相关的题目,如古代丝绸之路和天山的关系等。
六、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天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对冰川、动植物资源和风景名胜的保护,成为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高考中可能会出现与天山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相关的题目。
总结:天山是中国的自然地理名胜和世界遗产,对于高考地理考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一、时间平均法时间平均法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计算降水总量并除以该时间段的天数得到平均降水量。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段,可以是一年、一个季度、一个月或一个星期,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2.统计该时间段内每天的降水量,可以通过气象观测记录、气象站数据或卫星数据等来获取。
3.将该时间段内的降水量累加得到降水总量。
4.统计该时间段内的天数。
5.将降水总量除以天数得到平均降水量。
例如,假设统计的时间段为一年,有365天,每天的降水量为:10mm、15mm、12mm、8mm、6mm、10mm、..、9mm、7mm、13mm。
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计算,将所有降水量累加得到降水总量,然后除以365天得到平均降水量。
二、空间平均法空间平均法是指通过多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来计算一定区域内的平均降水量。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合适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省份、一个城市或一个县级行政区,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2.收集该区域内多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包括降水量、经纬度等。
3.分别计算每个站点的平均降水量,可以采用时间平均法进行计算。
4.对所有站点的平均降水量进行加权平均,权重可以根据站点的重要性、降水分布情况等来确定。
5.最终得到该区域内的平均降水量。
空间平均法相比时间平均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一个区域的降水情况,但需要有较多的气象站点数据支持。
总结起来,计算平均降水量主要有时间平均法和空间平均法两种方法。
时间平均法是在一定时间段内统计降水总量并除以天数,适用于单个站点的降水量计算;空间平均法是通过多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加权平均得到一个区域的平均降水量,适用于大范围区域的降水量计算。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际需求和数据支持情况。
气温与降水量分布中国七月等温线图中国一月等温线图中国年中國的氣候一、氣溫與降水量分布七月:夏季:時,除了青藏高原和部分高山外,各地普遍高溫,月均溫多在20?以上。
中國七月等溫線圖一月:冬季:愈往北則氣溫愈低,一月分0?等溫線約略通過秦嶺、淮河一帶。
中國一月等溫線圖10 國中社會圖表練習—中國地理中國的年降水量以東南沿海較多,約在1,500毫米以上,且以秦嶺、淮河為750毫米分界線,大致呈現東南向西北遞減現象,新疆與內蒙古西側則不足100毫米。
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二、影響氣候的因素夏季時,歐亞大陸因內部升溫較快,形成低氣壓,暖溼氣流由太平洋與印度洋等相對高壓區吹入陸地,帶來豐沛的降水量,是為夏季季風。
中國夏季風向及氣壓分布圖冬季蒙古高壓則促使乾而冷的氣流,由陸地吹向海洋,形成冬季季風。
中國冬季風向及氣壓分布圖國中社會圖表練習—中國地理 11三、氣候類型西北部距海遙遠,加上地形阻隔,夏季季風不易到達,年降水量多在500毫米以下,氣候乾燥,年、日溫差均大。
依年降水量又可分為草原氣候與沙漠氣候。
青藏高原和新疆等區的山地,氣溫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半部地隨著高度增加而遞減,降水量與植區,又依緯度高低有溫帶、被類型亦隨之呈垂直變化,為高副熱帶及熱帶季風等三大類地氣候。
型。
中國三大氣候類型分布圖氣候分區表氣候類型氣候分區分類依據溫帶季風氣候最冷月均溫,0? 季風氣候副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500毫米最冷月均溫0?,18?熱帶季風氣候最冷月均溫,18?溫帶草原氣候年降水量250,500毫米最冷月均溫,0? 乾燥氣候溫帶沙漠氣候年降水量,250毫米高地氣候高地氣候高度約3,000公尺以上12 國中社會圖表練習—中國地理四、水文環境乾燥地區的河流,水源以春、夏時期的高山雪水為主,水量本就有限,加上流路所經地區的氣候乾燥,蒸發旺盛,導致河川漸行漸涸而消失於沙漠之中,或注入內陸湖泊,是為內流河。
中國大多數河川皆由西向東流,注入太平洋 ,少數河川向南、向北分別注入印度洋及北極海 ,形成三大外流區。
新疆区域面雨量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史玉光;孙照渤;杨青【期刊名称】《应用气象学报》【年(卷),期】2008(019)003【摘要】将自然正交分解(EOF)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相结合,利用新疆区域144个气象站和水文站的1961-2005年降水量资料,计算得到新疆区域面雨量年、季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区域年平均面雨量约为2724.6×108t,年平均降水量为165.5mm.从空间分布来看,天山山区面雨量最大,约占全疆面雨量的40.4%,该区域年平均降水量为409.1mm;北疆地区次之占34.3%,年降水量为277.3mm;南疆地区最少约为25.3%,年平均降水量仅有66.2mm.从季节分布来看:夏季面雨量最大,约占全年面雨量的54.4%;春季次之为23.6%;秋季为16.5%;冬季最少,约为5.5%.新疆区域面雨量年际变化呈现出增多的趋势,1987年存在突变,在此之后降水量明显增多.【总页数】7页(P326-332)【作者】史玉光;孙照渤;杨青【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气象局,乌鲁木齐83000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相关文献】1.博斯腾湖流域夏半年面雨量和气温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J], 蒲强2.近45a西江流域汛期暴雨面雨量时空分布特征 [J], 钟利华;李勇;李仲怡;史彩霞;罗小莉3.大渡河流域面雨量时空分布特征\r及雨季转换指标 [J], 郭洁;宋雯雯;郑昊;刘新超4.金沙江中下游面雨量分布特征及预报检验 [J], 徐诚;淡嘉;宋雯雯;陶丽5.汉江流域极端面雨量时空分布特征 [J], 高琦;徐明;彭涛;万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山地区气候平均降水的精细化分布及计算
摘要:利用天山地区气象观测站降水资料和DEM数据,结合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气候平均年和月降水与地理地形参数的关系,结果显示:天山地区气候平均降水量与测站的海拔、纬度、坡度显著相关。
建立了降水量与地理地形参数的关系模型。
拟合结果表明:.基于降水量与地理地形参数的关系模型,利用高分辨率DEM资料,扩展得到了天山地区100m×100m精细化分布的气候平均年降水量和各月降水量.结果表明,精细化分布的降水量场能够表现出更多与地形和地势有关的细节,这是只利用气象测站资料的分析结果所不能反映的,在天山地区平均降水量空间精细化分布基础上,南疆地区的降水量()多与北疆()地区,按照天山地区面积5.7×105 km2计算,其气候平均年降水总量约为150.6×108m3,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
关键词:天山地区;DEM;降水精细化分布;降水总量
引言
支撑生命存在的最重要的物质是水,而降水作为水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测量其全球降水过程中因其降水时空变化很大而显得相当困难。
同时,降水作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重要输入参数,尤其是在流域产汇流计算时,更需要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资料[1];对于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西北,自2001年和2000年来,沙尘暴急剧增加,面对严峻的土地沙漠化及环境退化,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2]。
水资源的多少不仅关系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更是国家经济命脉的基础物质。
天山地区地形条件十分复杂,地形是影响局地降水时空变化的重要条件[3],而对天山地区平均降水量的精细化分布及计算,也是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分配标准。
但由于天山山区气象水文站点稀少且降水区域分布不均匀, 使其对降水空间精细化分布的了解成为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4];相应的,许多学者也在天山地区气候降水的空间分布各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显示:天山地区的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北坡(500mm-700mm)),北坡多于南坡,就降水变率来讲,南坡的降水变率Cv大于北坡[5],总体而言降水量的分步呈现出自西向东逐步递减的趋势,自山区外围向中心递减的规律[6],受地形的影响,降水与海拔有很大的关系,在一定范围,二者呈现正相关,其中,天山南坡的降水随海拔的升高增加明显。
尤其是在80年代后期,全球气候变暖产生巨大的影响,天山北坡作为接受西北湿润气流的迎风坡,整个天山山区的降水达到一个增长的阶段[5]。
对于天山地区的降水的时空变化研究,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赵传成[1]等利用TRMM卫星月平均降水资料和台站观测降水资料,采用卫星结合雨量计的降水估算方法,结果表明TRMM卫星能够很好地被探测并反映天山山区降水时空的变化特征;刘俊峰[7]等同样借助TRMM卫星降水数据分析山区降水的梯度效应,结果显示多卫星数据在天山和祁连山的精度较高,天山地区降水与海拔的正相关关系最明显。
姚俊强[8]研究得出的东经85度-东经87度区域天山山区降水量增加最快及其强降水日等都显著增加与赵勇[9]等得出的东经85度-东经88度区域结论一致。
但是基于DEM数据建立降水与地理地形参数的关系及精细化分布计算,孙佳[10]等在研究黑河流域降水量精细化分布计算采用的便是DEM数据和台站测量数据,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这为采用DEM数据研究天山山区降水的时空分布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本文采用天山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和高分辨率DEM数据,首先分析天山地区北坡与南坡气候平均降水量与地理地形参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法,
建立相应的参数关系模型,然后利用高分辨率DEM资料,对天山地区北坡和南坡的年降水量和月降水量进行精细化的分析。
其结果可以作为对天山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一个参照标准。
1、天山地区概况和资料简介
1.1区域概况
天山位于39°N ~ 45. 5°N,73°E ~ 96°E,(图一)是亚欧大陆腹地上的一个巨大山系,地处西风带气候,在我国境内横贯新疆全境,山区主要由山地、盆地、谷地及山前平原组成,面积约为5. 7 × 105 km2,山体平均海拔达4000m [11],是新疆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有旱区“湿岛”“水塔”之称,年降水总量达10×1010 t [8],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天山动植物种类品种繁多,有广阔的草原面积,是我国重要的牧区[12]。
中国天山地区
图1为天山山区气象站点的分布
Fig.1 Distribution of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ianshan Mountainous
1.2资料简介
所使用的降水资料为天山地区18个气象观测站(昭苏、伊吾、吐鲁番、巴伦台、库尔勒、吐尔尕特、石河子、阿克苏、奇台、库车、巴音布鲁克、精河、达坂城、蔡家湖、巴里坤)1952年-2012年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利用 DEM提取测站的经度、纬度、坡度、坡向和开放度。
而地理上将伊犁地区的天山称为天山西部, 阿克苏到达坂城之间的山区称为中天山, 天池到伊吾这一段称为东天山, 而阿克苏到吐尔尕特附近地区为天山南脉[6]。
参考文献
[1]赵传成,丁永建,叶柏生,赵求东.天山山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及其估算方
法[J].水科学进展,2011,22(3):32-1960.
[2]王涛, 陈广庭, 钱正安, 等.中国北方沙尘暴现状及对策[ J] .中国沙漠,
2001 , 21(4):322 —327 .
[3]傅抱璞.地形和海拔对降水的影响[J].地理学报,1992,47(4):302-314
[4]
[5]韩添丁,丁永建,叶柏生,谢昌卫.天山天格尔山南北坡降水特征研究[J].冰川冻土,2004,26(6):0761-06
[6]李霞,张广兴.天山可降水量和降水转换率的研究[J].中国沙漠,2003,23
(5):0509-05.
[7]刘俊峰,陈仁升,卿文武,阳勇.基于TRMM降水数据的山区降水垂直分布特征
[J].水科学进展,2011,22(4):1619.010.
[8]姚俊强,杨青,韩雪云,赵玲.天山及周边地区空中水资源的稳定性及可开发
性研究沙漠与绿洲气象,2012,6(1).
[9]赵勇,黄丹青,杨青,等.新疆北部夏季强降水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0,
27(5):773-779.
[10]孙佳等黑河流域气候平均降水的精细化分布及总量计算[J].冰川冻土,
2011,33(2).
[11]姚俊强,杨青,赵玲.全球变暖背景下天山地区近地面水汽变化研究[J].干
旱区研究,2012,29(2).
[12]李效收,张明军等.天山地区冬季降雪量及其集中度和集中期的变化特征.
资源科学,2012,34(8):1556-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