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第二章-流水地貌-第二节
- 格式:ppt
- 大小:3.99 MB
- 文档页数:56
流水地貌授课教师:李馨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邮箱:leexin_sxnu@流水地貌一、陆地流水的形式二、流水作用三、片流地貌四、沟谷流水地貌五、河流地貌四、沟谷流水地貌沟谷流水地貌(一)沟谷流水特点及生成(二)沟谷流水地貌(一)沟谷流水特点及生成1)水文特点流量变化极大,水位暴涨暴落,降雨时水量很大,无雨时水量消失;——————又称暴流或洪流流水纵比降大,流速大,水流湍急,侵蚀力强,破坏性大;含沙量大,常挟带巨砾,造成下游堆积地貌。
(一)沟谷流水特点及生成片流转变而成,在不平整的坡地,只要有局部凹陷,就可形成。
2)生成流心线(二)沟谷流水地貌中游沟谷洪积扇上游集水盆沟谷的发育:细沟→切沟→冲沟→坳沟;(二)沟谷流水地貌1)集水盆沟谷源头扩大后的小盆地形成:沟谷源头水量较多,下蚀作用强,下蚀深度深,引起沟头四周迅速侵蚀,扩大成盆地状。
1)集水盆大规模的集水盆——崩岗(崩口)(二)沟谷流水地貌崩岗侵蚀力极强,已经成为灾害地貌。
崩岗发育地区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二)沟谷流水地貌2)沟谷——流水侵蚀所形成的长形谷地。
形成:●浅凹地亦或深凹地上的片流汇集后,沿土层裂隙下蚀而形成。
形态:●横剖面“V”形,两坡陡立,呈小峡谷状,破谷与地面交界处有沟缘。
沟底纵剖面阶梯状崎岖起伏。
2)沟谷按发育程度可分为四种类型细沟→→切沟→→冲沟→→坳沟①细沟:最初发育的小沟,深、宽度不及0.5m ,沟两坡无明显沟缘,纵剖面与坡面形态大致相同。
(如图所示:1为原始坡面地形线;2为沟底纵向地形线)(二)沟谷流水地貌2)沟谷②切沟:●由细沟发展而成;●宽、深度达到1~2m,长数十米以上;(二)沟谷流水地貌●横剖面是“V”形,沟缘明显,纵剖面与坡面不一致,下部为下凹形2)沟谷③冲沟:●沟谷发育最盛期的形态;●由切沟进一步发展而成,下切作用强烈;●较深,长可达数公里到数十公里;(二)沟谷流水地貌●横剖面呈峡谷状、纵剖面崎岖起伏,多陡坎和瓯穴2)沟谷④坳沟:●沟谷发育晚期的形态;●侧蚀作用为主,谷坡扩宽,底堆积物增厚;(二)沟谷流水地貌●纵剖面比较平缓,横剖面呈宽槽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