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基础综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解剖生理学》考试大纲使用范围护理专业专升本入学考试解剖部分一、课程简介: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的功能系统(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
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和解剖学术语。
按要求将学习内容分为二级:第一级为“掌握”,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熟记,并能脱离书本进行简明扼要的口头与书面叙述;第二级为“熟悉”,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并记住内容提要。
二、教材:《系统解剖学》丁文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三、考核题型与要求:20个单选题(掌握和熟悉的内容),5个名词解释(掌握和熟悉的内容)和2个简答题(掌握的内容)。
20%运动系统,40%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20%脉管系,20%视器、前庭蜗器和神经系统等。
四、各章节内容:第一章骨学1、[考核知识点](1)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掌握翼点的概念。
掌握鼻旁窦名称、位置、开口及临床意义。
(2)熟悉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
熟悉躯干骨的组成,熟悉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熟悉胸骨的分部和胸骨角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颅骨的组成和名称。
熟悉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的构成。
熟悉上肢骨的组成,腕骨的组成和排列。
熟悉下肢骨的组成,髋骨的组成。
2、[重点和难点]第一章骨学(一)总论正常成人共有206块骨,占人体重的20%。
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上、下肢骨)三部分。
每块骨都是人体的一个器官,主要由骨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的能力,并能进行修复、再生和重塑。
1.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1)按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①长骨呈管状,多分布于四肢,如肱骨和股骨等。
长骨两端称为骺,表面有关节面,长骨中部为骨干,其内有骨髓腔,容纳骨髓。
②短骨呈立方体形,多分布于腕部或足部,相互牢固连结,如腕骨或跗骨。
③扁骨呈板状,多分布于颅盖、胸、盆部,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如颅盖骨、胸骨、肋骨和髂骨等。
《人体解剖生理学》考试大纲一、总纲安徽省普通高职(专科)层次升入本科教育招生考试(以下简称专升本考试)是安徽省应届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和安徽省高校毕业的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安徽理工大学根据报考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择优录取。
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安徽理工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专升本考试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明确了专升本考试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实施专升本考试内容改革、规范专升本考试命题有重要意义。
《考试大纲》基于考查考生基本知识掌握、关键能力培养、学科专业素养,依据《护理专升本专业课程标准》制定。
专升本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要考查学生灵活利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并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考查维度方面,兼顾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等原则。
本考试大纲的解释权归安徽理工大学。
二、学科考查内容纲要(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依据高职高专阶段《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及参考书目要求,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人体解剖学及生理学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参考教材:贺伟,吴金英主编,《人体解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9月,第3版。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一章绪论考核知识点:生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刺激与反应、兴奋性;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第二章细胞考核知识点: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电位。
第三章基本组织考核知识点:骨骼肌的微细结构;骨骼肌的收缩功能;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及其功能;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及其功能。
第四章运动系统考核知识点:骨的形态、结构;骨连接基本结构;躯干骨的连接;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组成及特点;膈肌的形态特点。
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大纲1、考试范围: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四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考试目标及要求:要求考生掌握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的基础理论,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基本素质,达到研究生入学水平。
3、试题分值:300 分4、答题方式及时间:闭卷、笔试、180 分钟5、各科比例:名词解释24 题,5 分/题,共120 分A 型选择题60 题,2 分/题,共120 分问答题4 题,15 分/题,共60 分—、生理学(一)绪论:1. 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基本概念。
2.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3.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 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和血量及其机能。
2. 血细胞及功能:红细胞的形态与生理功能、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渗透脆性、红细胞的运输功能等。
3. 淋巴细胞的功能和特点;血小板的特性及功能。
4. 生理性止血过程。
5. 血液的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外源性凝血和内源性凝血的主要步骤和主要途径,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抗凝系统中主要抗凝因子及其作用,纤维蛋白溶解和抗纤溶的途径和步骤。
6. 血型:红细胞凝集与血型之间的关系,输血原则和交叉配血。
(四)血液循环1. 心肌跨膜电位产生的机制以及心肌的生理特性。
2.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3. 血管生理:血管的分类和结构、功能特点,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影响血压的因素,微循环与物质交换,组织液和淋巴的生成和回流以及影响因素。
人体解剖考试大纲一、运动系统熟悉运动系统的组成。
(一)骨和骨连接掌握骨的构造、熟悉骨的分类。
掌握关节的基本构造。
熟悉椎骨的一般形态。
了解各部椎骨的主要形态特点。
掌握椎骨的连接。
熟悉脊柱的形态和功能。
掌握胸廓的组成。
掌握上肢骨的组成。
了解肩胛骨、肱骨的主要形态。
掌握肩关节的组成、构造特点和运动。
了解肘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掌握下肢骨的组成。
了解髋骨、股骨的主要形态。
掌握骨盆的组成和分部。
掌握髋关节和膝关节组成、构造特点和运动。
熟悉脑颅各骨的名称。
了解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和构造特点。
掌握临床常用的骨性标志。
(二)骨骼肌掌握胸锁乳突肌、胸大肌和肋间肌的作用。
熟悉膈的位置、形态。
掌握其裂孔通过的结构及膈的作用。
掌握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位置掌握腹股沟管的位置和内容物。
了解头肌的分部、咀嚼肌的名称。
了解上肢肌的分部。
掌握三角肌的位置和作用。
熟悉臂肌的分群及其作用。
了解下肢肌的分部和分群。
掌握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
二、消化系统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一)消化管掌握咽峡的构成、熟悉牙的形态及牙周组织。
掌握腮腺的位置及腺管开口部位。
掌握咽的位置、分部和交通。
熟悉腭扁桃体的位置。
掌握食管的分部及狭窄部位。
掌握胃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熟悉十二指肠的分部和形态。
掌握大肠的分部、盲肠和结肠的形态特点、盲肠与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了解回盲瓣的位置及作用。
熟悉结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
掌握直肠的位置、弯曲。
(二)消化腺掌握肝的位置和形态,熟悉肝上、下界的体表投影。
掌握胆囊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熟悉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掌握肝外胆道的组成和胆汁的排出途径。
熟悉胰的位置、分部和胰管的开口部位。
(三)腹膜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
熟悉大网膜的位置与功能、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
熟悉子宫直肠陷凹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三、呼吸系统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
(一)呼吸道掌握呼吸道的组成和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掌握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其开口部位。
2023年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考试大纲2023年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考试大纲包含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内科学基础(诊断学)和外科学(外科总论)等内容。
各部分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人体解剖学:骨学、关节学、肌学、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官、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 生理学: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生殖。
- 内科学基础(诊断学):问诊、临床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内科常用的诊断技术。
- 外科学(外科总论):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外科休克、外科感染、外科手术处理、输血、多器官功能不全、外科营养、创伤和烧伤、肿瘤、复苏。
《专业基础综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考试大纲《人体解剖学》部分(占60%)一、运动系统:(一)骨学掌握骨的分类、构造,熟悉躯干骨的构成,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横突孔通过的结构,熟悉椎孔、椎间孔的形成和通过的结构,熟悉构成胸廓的骨有哪些,掌握胸骨角的概念,熟悉四肢骨的名称,掌握翼点的位置、特点及投影,掌握颅底内面各孔裂及通过的结构。
(二)关节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熟悉椎骨的主要连接结构:椎间盘、椎间关节、黄韧带和前、后纵韧带位置,掌握椎间盘的位置和构成,熟悉椎管后壁的构成,掌握肩、膝、髋关节的构成及特点,熟悉肘、腕、踝关节的构成。
(三)肌学熟悉躯干肌包括哪几部分肌肉,掌握膈的位置、特点及裂孔通过的结构,掌握上肢臂前、后群肌各肌肉的名称,掌握下肢大腿前、后群各肌肉的名称和小腿后群浅层肌肉的名称。
二、消化系统:掌握消化道的概念,掌握牙式的表示方法,掌握腮腺开口位置,掌握咽峡的构成,掌握食管的位置、狭窄及距中切牙的距离,掌握胃的出、入口的名称和胃大、小弯的位置,掌握十二指肠的分部、大乳头的位置,掌握阑尾根部的位置特点及体表投影,掌握结肠和盲肠的结构特征,掌握肝的体表投影、胆囊的体表投影,掌握胰的位置及分部。
三、呼吸系统:掌握鼻旁窦及开口位置,熟悉喉软骨有哪些及喉的分部,掌握声带和声门裂及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掌握气管杈的位置及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掌握上、下呼吸道的概念,肺的分叶和肺门通过的结构,了解胸膜的概念,熟悉胸膜腔的形成及肋膈隐窝的位置和意义。
四、泌尿系统掌握肾的位置及被膜,熟悉肾的皮质和髓质的位置及肾盂的位置和形成,掌握输尿管的狭窄部位,掌握膀胱三角的概念。
五、生殖系统(一)男生殖掌握男性生殖器的组成,掌握射精管的合成及其开口,掌握前列腺的位置及通过的管道,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及弯曲。
(二)女性能生殖掌握女性生殖器的组成,掌握子宫的形态、分部和位置,掌握输卵管分部及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部位。
六、腹膜掌握腹膜与脏器的关系,掌握大、小网膜位置,掌握直肠子宫陷凹和直肠膀胱陷凹的位置及意义。
《解剖生理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Ⅰ. 考试目标与要求《解剖生理学基础》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对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达到职业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
考试目标与要求如下:1.了解层次:要求对某一概念、知识内容,能够准确再认、再现,具有初步识别、辨认事实或正确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的能力,即知道“是什么”。
2.理解层次:要求对某一概念、知识内容,在了解基础上,能够深刻领会相关知识、原理、方法,并借此解释、推断、分析现象,辨明正误,即明白“为什么”。
3.掌握层次:要求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原理、法则和方法,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总结论述,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即清楚“怎么办”。
Ⅱ.考试范围与考核要求第一部分解剖学基础一、绪论理解解剖学姿势的概念、常用方位术语。
二、运动系统(一)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
(二)理解骨的分类;掌握骨的构造。
(三)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
(四)掌握脊柱的组成、连结(椎间盘、韧带的位置与组成)和生理弯曲;理解各部椎骨的形态特点、数目和位置;理解胸廓的组成;掌握胸骨角、肋弓、翼点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了解脑颅骨和面颅骨名称及新生儿颅的特点;理解上、下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主要结构;掌握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其运动;理解骨盆的组成和分部。
(五)理解肌的构造;掌握胸锁乳突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股四头肌的位置和作用;掌握竖脊肌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掌握膈的裂孔名称、位置及穿经结构;了解腹壁的层次;掌握腹股沟韧带的概念;理解腹股沟管的位置、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三、消化系统(一)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上、下消化道的概念;理解腹部的分区;了解胸、腹部的标志线。
(二)掌握消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特点。
1.消化管(1)了解口腔的组成;掌握咽峡的概念及意义;理解牙的形态和结构;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理解大唾液腺组成、位置及导管的开口。
(2)掌握咽的分部及各部的交通;理解咽的形态和位置;理解咽隐窝的位置和意义。
《解剖生理学》考试大纲总纲2022年普通专升本招生考生(以下简称“专升本考生”)是合格的安徽省省属普通高校(以及经过批准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成人高等院校)的应届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和安徽省高校毕业的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专升本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专升本考试大纲是专升本考试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专业课考试的依据。
专升本考试大纲明确了专升本考试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实施专升本考试内容改革、规范专升本考试命题具有重要意义。
专升本考试大纲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及普通专科专业课程书目制定。
依据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印发《安徽省2022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操作办法》的通知和本科院校招生章程要求,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综合性、专业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升本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以促进专业能力教育发展为基本遵循,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专升本考试评价体系。
专升本考试学科考查内容纲要包括“考核目标与要求”与“考试范围与要求”两个部分。
“考核目标与要求”标示依据的学科课程与教材版本,学科考查目标(能力要求)依据最新学科素养要求。
“考试范围与要求”依据学科内容(范围)和学科素养要求综述,学科考查内容分类列举,为考纲内容主体。
做到使考生能纲举目张,了解考试内容、考查内容的能力层级要求或考查要求。
专升本考试大纲解释权归安徽医科大学。
学科考查内容纲要1.考核目标与要求解剖生理学考核目标依照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制定;考核要求分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
识记内容要求考生对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能准确描述;理解内容要求考生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和记忆,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运用内容要求考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简要表述和基本使用,可以用于综合分析和解决护理工作中实际问题。
人体解剖学考试大纲I.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岀版的第3版《解剖学基础》为依据,确定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考试人体解剖学科目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人体解剖学科目要求考查考生对人体解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识别记忆、熟悉和运用情况,具体要求如下:A.掌握:指人体结构名词的基本概念、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的重要结构、部位等,例如:全身主运动系统的组成,脉管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途径,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等,是考查考生的主要出题部分,题量最多。
B.熟悉:指人体就结构中内容较多较广较细,有限的时间内不易快速掌握、记忆的内容,例如:全身骨的名称、位置、形态,体循环的动脉、静脉、淋巴,神经系统的区分,周围神经系统等,是考查考生的次要出题部分,题量相对较少。
C.了解:指人体结构中较难理解记忆,较少在授课中提及或讲授的内容,例如:腹膜与脏器的关系及腹膜形成的结构,淋巴结的分布,脊髓和脑的传导通路等,是考查考生的最少部分,题量最少。
II・考试范围与要求《人体解剖学》考试范围包括医药卫生类各专业开设的解剖学基础课程,主要测试医药卫生类学生对医学基础课程中关于人体解剖学的基木理论、基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一、绪论1.掌握人体的组成与分部,常用解剖学术语2.熟悉解剖学基础的定义二、运动系统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
2.熟悉骨的分类,掌握骨的构造。
3.掌握关节的基木结构,了解关节的辅助结构和运动。
4.掌握脊柱的组成及连结,了解各椎骨的形态特点,掌握脊柱的生理弯曲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胸廓的组成,掌握胸骨角、肋弓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脑颅骨和而颅骨名称及新生儿颅的特点。
熟悉肩关节、肘关节、髅关节、膝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其运动。
熟悉骨盆的组成和分部。
5.掌握膈的裂孔名称、位置及穿经结构。
了解腹壁的层次,掌握腹股沟韧带的概念。
熟悉脸股沟管的位置、内容。
三、消化系统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大纲主要是为了评估考生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
它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1. 人体解剖学:这部分主要考察对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了解。
2. 生理学:这部分主要考察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工作机制和相互关系的理解。
3. 病理学:这部分主要考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理解。
4.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部分主要考察对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调控机制的了解。
5. 免疫学:这部分主要考察对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6. 微生物学:这部分主要考察对微生物的特性和作用的了解。
请注意,具体的考试大纲可能会因年份和学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查看最新的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大纲基础医学综合具体内容如下:
考试性质: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是为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而设置的,旨在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国家选拔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基础医学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300分。
试卷结构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实验题等题型。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基础医学综合考试主要考查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考试评价标准: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评价标准主要是根据考生的答题情况,从知识掌握、能力表现、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具体评价标准可参考各学科的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
医学基础综合知识考试大纲考试范围1.解剖学–人体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器官定位与术语–器官之间的关联2.生理学–人体生理机能–生物化学过程–体液平衡和调节3.病理学–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病变过程和影响–组织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关联4.药理学–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相互作用与不良反应5.病原生物学–病原微生物的特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控制措施–抗生素的使用与耐药性问题6.免疫学–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应答机制–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7.遗传学–基因结构与遗传规律–遗传病的发生机制–遗传咨询与干预8.流行病学–疾病流行的规律–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防疫策略与疾病控制考试形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涵盖各个科目的基础概念和常见病理生理过程等。
•简答题:要求学生对某一概念或疾病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思路和观点。
•问答题:强调对知识的整合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形成系统性的思维。
考试重点1.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熟悉人体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生理、病理、药理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整合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方式复习建议1.分阶段复习–分章节逐步复习,确保每个部分都能够掌握–针对性地进行弱科目和难点的强化训练2.整体综合–将各科目的知识进行整合和串联,形成完整的医学概念体系–多维度地思考和联系各学科知识3.实践训练–进行练习题和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实践训练,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率结语医学基础综合知识考试旨在检验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认真吸收各科目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跨学科整合思维,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同学们考试顺利,实现自身的医学梦想!。
2023年山西专升本人体解剖学考试大纲一、引言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领域中关于人体结构的科学,它对于医学生和医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2023年山西专升本人体解剖学考试大纲将帮助考生了解即将面临的考试内容和要求,从而更好地准备考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考试目标本次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对人体解剖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将涵盖以下方面:1. 解剖学基础知识:包括人体组织学、器官学、细胞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人体系统解剖学:涵盖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人体解剖学实践:包括解剖学标本的观察、解剖手术的操作和解剖学文献的阅读等实践技能。
三、考试内容大纲1. 解剖学基础知识1.1 人体组织学- 组织学的定义和分类- 组织学常用染色技术- 组织学中的细胞结构与功能1.2 器官学- 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常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器官间的相互作用1.3 细胞学-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分裂和增殖- 细胞信号传导和调节2. 人体系统解剖学2.1 骨骼系统- 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骨骼系统的骨骼分类和骨骼发育- 骨骼系统的解剖结构和骨骼关节2.2 肌肉系统- 肌肉组织的分类和结构- 肌肉的功能和运动机制- 肌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肌肉组织2.3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心脏功能- 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循环机制2.4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呼吸道的结构和呼吸过程- 肺的结构和呼吸机制2.5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道的结构和消化过程- 内分泌系统对消化的调节作用2.6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对感知、运动和调节的作用3. 人体解剖学实践3.1 解剖学标本的观察- 解剖学标本的获取和处理- 解剖学标本的形态结构观察- 解剖学标本的病理变化观察3.2 解剖手术的操作- 解剖手术的步骤和要求- 解剖手术中的操作技巧- 解剖手术的安全和风险控制3.3 解剖学文献的阅读- 解剖学文献的来源和分类- 解剖学文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解剖学文献的解读和应用四、考试形式与评分标准本次考试将采用笔试形式进行,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为此,本考试坚持公正、客观、科学、严谨的原则,充分考核研究生的学科知识、综合素质和能力。
要求考生掌握中医学、中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学科素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进行中医药临床和科研工作。
二、考试内容和形式。
2.1考试内容。
(1)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统计学等;(2)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中医中药学等;(3)中药学:中草药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等;(4)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等。
2.2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用笔试形式,分为两个阶段:(1)初试: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同等学历认定标准和学科专业要求,进行基础素质和专业知识综合考核;考试时间为3小时。
初试分为两个部分:基础医学和中医学。
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统计学等,占总分数的30%。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中医中药学等,占总分数的70%。
(2)复试:对于初试合格的考生进行面试和综合素质考核,主要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同时考察考生的中医学和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复试时间为1个半小时。
三、考试方式和时间。
本考试定期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由教育部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具体实施。
每一年组织两次考试,考试时间分别为5月和11月。
四、考核标准。
4.1各个科目的考试内容的分值比例如下:基础医学(30%):人体解剖学(5%)。
生理学(5%)。
生物化学(5%)。
病理学(5%)。
微生物学(5%)。
免疫学(2.5%)。
药理学(2.5%)。
统计学(1.5%)。
中医学(70%):中医基础理论(20%)。
中医诊断学(20%)。
医学基础知识面试考试大纲一、解剖学1.人体解剖学概述–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解剖学的分类和分支学科2.组织学–组织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常见组织学染色技术–组织学的分类和主要组织类型3.器官系统解剖学–骨骼系统解剖学–肌肉系统解剖学–循环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解剖学–泌尿系统解剖学–生殖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解剖学二、生理学1.细胞生理学–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传递过程–细胞的代谢过程2.神经生理学–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传递的机制–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调节3.肌肉生理学–肌肉的结构和功能–肌肉收缩的机制–肌肉的能量代谢4.循环生理学–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心脏的工作过程–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5.呼吸生理学–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的生理过程–呼吸的调节机制6.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消化过程的调节机制–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7.泌尿生理学–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肾脏的滤过和排泄过程–尿液的生成和调节机制8.内分泌学–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内分泌腺体和激素–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三、病理学1.病理学概述–病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病理学的分类和分支学科2.细胞和组织的病理学–病理学标本的制备和处理方法–细胞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常见疾病的细胞和组织病理学表现3.系统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学–循环系统疾病的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的病理学–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学4.免疫病理学–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免疫反应的基本过程–免疫疾病的病理学机制四、药理学1.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药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2.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药物代谢和排泄的影响因素3.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和机制–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和机制4.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分类和临床应用–镇痛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抗抑郁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五、医学伦理学1.医学伦理学概述–医学伦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2.患者权益和隐私保护–患者的知情同意和自主权–患者的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3.医疗决策和医学道德–医疗决策的原则和方法–医生和患者的权利和义务4.生命伦理学–生命起源和生命价值观–医学中的生命伦理问题以上内容为医学基础知识面试考试大纲的概述,涵盖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医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大纲中的基础医学综合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人体解剖学:包括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器官的位置、组织结构等。
2. 组织胚胎学:包括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发生、发育和结构。
3. 生理学:包括人体各系统的功能、机制和调节过程,如生理学基本概念、神经生理学、循环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等。
4. 病理学:包括人体各种疾病的形态学、病变机制和病理生理学。
需要重点掌握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和相关的病理生理过程。
5. 药理学: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需要重点掌握常用药物的分类、药效学和不良反应等知识。
6. 病原生物学: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病原机制、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等。
7. 免疫学:包括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免疫应答机制以及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
8. 生化学:包括人体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代谢途径、酶学和能量代谢等。
9. 遗传学:包括遗传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变异和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等。
以上是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大纲中基础医学综合部分的主要内容。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结合具体病例进行思考和分析,以提高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参加模拟考试和做题训练来巩固知识,提升应试能力。
《专业基础综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考试大纲
《人体解剖学》部分(占60%)
一、运动系统:
(一)骨学
掌握骨的分类、构造,熟悉躯干骨的构成,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横突孔通过的结构,熟悉椎孔、椎间孔的形成和通过的结构,熟悉构成胸廓的骨有哪些,掌握胸骨角的概念,熟悉四肢骨的名称,掌握翼点的位置、特点及投影,掌握颅底内面各孔裂及通过的结构。
(二)关节
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熟悉椎骨的主要连接结构:椎间盘、椎间关节、黄韧带和前、后纵韧带位置,掌握椎间盘的位置和构成,熟悉椎管后壁的构成,掌握肩、膝、髋关节的构成及特点,熟悉肘、腕、踝关节的构成。
(三)肌学
熟悉躯干肌包括哪几部分肌肉,掌握膈的位置、特点及裂孔通过的结构,掌握上肢臂前、后群肌各肌肉的名称,掌握下肢大腿前、后群各肌肉的名称和小腿后群浅层肌肉的名称。
二、消化系统:
掌握消化道的概念,掌握牙式的表示方法,掌握腮腺开口位置,掌握咽峡的构成,掌握食管的位置、狭窄及距中切牙的距离,掌握胃的出、入口的名称和胃大、小弯的位置,掌握十二指肠的分部、大乳头的位置,掌握阑尾根部的位置特点及体表投影,掌握结肠和盲肠的结构特征,掌握肝的体表投影、胆囊的体表投影,掌握胰的位置及分部。
三、呼吸系统:
掌握鼻旁窦及开口位置,熟悉喉软骨有哪些及喉的分部,掌握声带和声门裂及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掌握气管杈的位置及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掌握上、下呼吸道的概念,肺的分叶和肺门通过的结构,了解胸膜的概念,熟悉胸膜腔的形成及肋膈隐窝的位置和意义。
四、泌尿系统
掌握肾的位置及被膜,熟悉肾的皮质和髓质的位置及肾盂的位置和形成,掌握输尿管的狭窄部位,掌握膀胱三角的概念。
五、生殖系统
(一)男生殖
掌握男性生殖器的组成,掌握射精管的合成及其开口,掌握前列腺的位置及通过的管道,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及弯曲。
(二)女性能生殖
掌握女性生殖器的组成,掌握子宫的形态、分部和位置,掌握输卵管分部及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部位。
六、腹膜
掌握腹膜与脏器的关系,掌握大、小网膜位置,掌握直肠子宫陷凹和直肠膀胱陷凹的位置及意义。
七、脉管系统:
掌握心的位置,熟悉心内注射的进针部位及刺入的心腔,掌握心脏有哪几个心腔及各心腔的出、入口,掌握卵圆窝的位置,掌握心脏收缩、舒张时,心腔内各瓣膜的功能,掌握心传导系的概念、组成及窦房结的位置和功能,掌握冠状动脉的走行、重要分支,掌握心脏主要静脉的名称及流入右心房的途径,掌握心包的组成,掌握动脉韧带的概念,掌握主动脉弓的三大分支名称及各自的分布区,熟悉臂和前臂的动脉主干的名称,掌握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概念及意义,了解腹主动脉不成对的脏支有哪几个熟悉腹腔干三个分支的名称,熟悉分布于胃的动脉有哪些,掌握肝门静脉的合成、属支及收集范围,掌握口服、静脉点滴、肌肉注射和直肠给药在体内的吸收、循环及经肾排出途径,掌握胸导管的收集范围、走行及接受的淋巴干。
八、感觉器官:
掌握眼内容物的组成、眼屈光系统的组成,了解眼外肌和泪器的组成,掌握黄斑的概念,熟悉视杆、视锥细胞的功能,掌握中耳的组成,掌握骨、膜迷路组成,熟悉听觉感受和位置觉感受器的名称。
九、神经系统:
了解脑包括哪几部分,熟悉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各有哪些团,掌握脑神经内脏运动核包括哪些核团,掌握小脑的外形,熟悉间脑的分部,掌握内囊的位置、分布及各部通过的主要传导束,掌握大脑皮质第Ⅰ躯体运动区、第Ⅰ躯体感觉区、视区、听区及各语言中枢的位置,掌握七块眼外肌的神经支配,掌握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浅感觉传导通路,掌握四肢的运动传导路,掌握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损伤后瘫痪特点是什么,掌握脑和脊髓的被膜,掌握营养脑的动脉名称及来源,掌握脊神经的组成,熟悉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掌握植物神经的组成,综合:动眼神经损伤的表现、脑脊液循环途径。
(参考书:《人体解剖学》吴先国主编,人卫出版社出版第四版)
《生理学》部分(占40%)
一、绪论
掌握有关内环境、稳态等基本概念。
细胞的兴奋性,衡量兴奋性的指标,组织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了解负反馈,正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掌握物质的跨膜转运。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动作电位产生条件与阈电位。
熟悉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兴奋收缩耦联。
三、血液
掌握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意义,血液凝固,凝血过程。
了解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红细胞生理,生理止血机制,血细胞生成的调节,血型检测。
四、血液循环
掌握心肌的生理特性,心室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形成机制。
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原理,心输出量的调节和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熟悉心肌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静脉回流与组织液的生成。
五、呼吸
掌握肺通气的原理,氧解离曲线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呼吸节律的维持和呼吸运动的调节。
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基本肺容积和肺通气量。
六、消化和吸收
掌握消化和吸收的概念及消化的两种方式,胃肠的神经支配,胃肠激素及其作用,胃液的性质、成分和生理作用。
了解小肠内消化,消化液生成的调节,糖、蛋白质、脂肪的吸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
体温的概念。
了解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的过程及原理,体温的正常生理变动。
八、肾脏的排泄
掌握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抗利尿激素对尿生成的调节。
了解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九、神经系统
掌握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丘脑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内脏痛的特征与牵涉痛,牵张反射,脊休克。
了解低位脑干、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十、内分泌
掌握激素的概念及其作用的一般特性,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了解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胰岛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参考书:《生理学》刘玲爱主编,人卫出版社出版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