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试题2 华师版
- 格式:doc
- 大小:61.01 KB
- 文档页数:8
1.下列鲁迅小说收入《故事新编》的是()A.《阿Q正传》B.《铸剑》C.《一件小事》D.《秋夜》【参考答案】: B2.促进了现代散文成熟的文学社团是()A.语丝社B.新月社C.创造社D.文学研究会【参考答案】: A3.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 )A.南国社B.上海戏剧协社C.春柳社D.民众戏剧社【参考答案】: C4.林纾的《荆生》是一篇( )A.现实主义小说B.浪漫主义小说C.影射小说D.讽刺小说【参考答案】: C5.“五四”小说领域里将“表现自我”的主观性推向极端的社团是()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C.语丝社D.新月社【参考答案】: B6.提出文学改革"须从八事人手"的文章是( )A.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B.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C.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D.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参考答案】: D7.“易卜生专号”出现在()A.1918年的《新青年》杂志B.1919年的《新青年》杂志C.1918年的《小说月报》杂志D.1919年的《小说月报》杂志【参考答案】: A8.被鲁迅赞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是()A.郭沫若B.冰心C.闻一多D.冯至【参考答案】: D9.五四时期鲁迅参加编辑工作的刊物是()A.《新潮》B.《新青年》C.《少年中国》D.《每周评论》【参考答案】: B10.五四时期提倡"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人生的艺术派主张的是( )A.周作人B.鲁迅C.胡适D.陈独秀【参考答案】: A11.徐志摩描绘了“夕阳中的金柳”、“潭底倒映的彩虹”、“水中的青荇”、“斑斓的星辉”等一系列美丽的画面的诗作是()A.《再别康桥》B.《翡冷翠的一夜》C.《秋月》D.《落叶小唱》【参考答案】: A12.五四时期反对文学革命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 )A.林纾B.严复C.章士钊D.梁启超【参考答案】: A13.1918年,《新青年》发表的"专号"是( )A."萧伯纳专号"B."莎士比亚专号"C."托尔斯泰专号"D."易卜生专号"【参考答案】: D14.下列不属于闻一多“三美”诗歌主张内容的是()A.建筑美B.绘画美C.戏剧美D.音乐美【参考答案】: C15.鲁迅的原名是( )A.周建人B.周豫才C.周树人D.周作人【参考答案】: C16.下列关于老舍创作特色的正确表述有()。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B )。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 C.“亭面糊” D.陈先晋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主人公是(A)A.林震B.刘世吾C.钱文D.张思远3.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韩少功的小说是(A)。
A.《爸爸爸》 B.《老井》 C.《小鲍庄》 D.《厚土》4.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只有一部作品不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这部作品是(C)。
A.贾平凹的《秦腔》B.周大新的《湖光山色》C.麦家的《暗算》D.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5.《玫瑰门》的主人公是(B )。
A. 竹西 B.司猗纹 C.苏眉 D.庄老太爷6.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A)。
A.《十八岁出门远行》B.《西北风呼啸的中午》C.《四月三日事件》D.《一九八六年》7.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A)。
A.《秦腔》 B.《月迹》 C.《商州》 D.《丑石》8.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开山之作是1894年正式出版的长篇言情小说(C)。
A.《官场现形记》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海上花列传》D.《孽海花》9.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创者是(C)。
A.郎红浣 B.金庸 C. 梁羽生 D.古龙10.素有“文坛顽童”之称的是《如果林秀雄》、《将军碑》的作者(C)。
A.七等生B.王文兴C.张大春D.朱天文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1.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主要有(ABD )等。
A. 小满儿 B.双眉 C.范灵芝 D.妞儿12.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ABC)等。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文学)(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朦胧”诗因章明的评论文章《》而得名。
2、“今天”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3、20世纪90年代由评论家王晓明等人发起的关于()的大讨论在文坛引起了深远的影响。
4、伤痕小说因()创作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
5、《三家村札记》的作者“吴南星”指的是()()和廖沫沙三人。
6、高行健的《》被称为“多声部现代史诗剧”。
7、莫言的《》《》等小说被称为“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
二、在给出的人物后填出其所在作品的篇目及其作者(每题2分,共10分。
)1、庄之蝶()()2、章永璘()()5、阿庆嫂()()7、印家厚()()9、谢惠敏()()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集合式报告文学2、第二代诗群3、新写实小说4、新边塞诗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巴金《随想录》的创作出发点和独特之处。
2、简析全景式报告文学的艺术特色。
3、简述先锋小说的叙述创新。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作品谈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征及其在文坛的意义。
2、联系具体诗人和诗作论述“朦胧”诗的思想艺术特征。
附: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令人气闷的“朦胧”2、北岛、舒婷3、人文精神4、卢新华5、邓拓、吴晗6、野人7、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二、在给出的人物后填出其所在作品的篇目及其作者(每题2分,共10分。
)1、《废都》贾平凹2、《绿化树》张贤亮3、《沙家浜》汪曾祺4、《烦恼人生》池莉5、《班主任》刘心武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集合式报告文学——新时期出现的一种报告文学样式(1分),指在宏观,全景的基础上俯视现实,将无数散乱存在的同类社会现象集合、归纳,从而揭示社会、历史为人类提出的新问题。
1999年考试科目:当代文学一、简答题:1、试比较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周立波的《山乡巨变》的艺术风格。
2、请简析《龙须沟》中的程疯子、《茶馆》中的王利发的性格特征,并分别说明这两个人物在剧中的作用。
3、高晓声的短篇小说在探索“国民性”的问题上有哪些主要成就?二、论述题:1、为什么说“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口号要比过去的“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更符合文艺规律?2、试论新时期小说的艺术创新,请举例说明。
1999年考试科目:中国文学基础知识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0分)1、简析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2、简述闻一多的诗歌理论。
3、简析朱自清《背影》中写“背影”的用意。
4、简析卞之琳的《断章》5、简析茅盾的《水藻行》。
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什么样的方针?在它的鼓舞下,1956年春至1957年夏,文艺事业出现了哪些新的气象?7、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主要内容及其社会意义。
8、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创作上有哪些新的突破? 9、新时期的报告文学在题材上有哪些新拓展? 10、伤痕文学”在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的历史价值。
1999年试题考试科目:中国文学史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八题,80分)1、试以夸父追日为例,谈谈上古神话对中华人文精神形成的作用。
2、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请你发表自己对此诗的主题的看法。
3、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猛烈抨击了科举制度,而他本人却直至晚年依然执着于功名,参加科举考试,这一矛盾现象的深层原因何在?4、试析《金锁记》的表达技巧。
5、试析方鸿渐的性格特点。
6、简析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潮的内涵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7、简析汪曾琪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8、80年代与90年代文学精神和作家写作立场有何不同?二、论述题(第1。
2题每题15分,第3。
4题每题20分,共计70分):1、论《原野》。
2、试比较茅盾巴金老舍的创作个性。
2021华东师范⼤学中国现当代⽂学考研真题
⽂学基础847
⼀、名词解释
1.诗分唐宋
2.《论“⽂学是⼈学”》
3.《德伯家的苔丝》
4.浪漫主义
5.陌⽣化
⼆、简答题
1.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对赵树理“问题⼩说”的看法。
2.有⼈说汪曾祺是⼀位⽂体家,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
3.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意识流⼩说的理解和评价。
4.《神曲》原名“comedia”,后⼈添加了神圣的之后,被称为《神圣的喜剧》,谈谈为何称之为“喜剧”。
三、论述题
1.如果有⼀天能够穿越时空,见⼀位古⼈,你想穿越到什么时候?什么地⽅?想见哪个⼈?如果能问⼀件事,会问什么?可以解决⽂学史的千古难题。
2.⽂学作品的接受和理解⽅⾯,有⼈觉得“⼀千个⼈眼⾥有⼀个哈姆雷特”,有⼈觉得应该按照作品的原意来接受和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文学理论2》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文学思潮2、召唤结构3、内形式4、叙事角度5、自然主义6、风格7、共鸣8、典型化9、期待视野10、形象思维11、外形式12、文学类型13、戏剧冲突14、母题15、创作动机16、文学鉴赏17、边缘文学体裁18、现实主义19、创作客体20、喜剧21、创作个性22、文学批评二、理论辨析1、有人认为,文学创作需要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会对创作产生不良影响。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有人认为,创作个性就是作家个性的表现。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有人认为,政治思想的介入一定不利于文学,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试举例加以说明。
4、有人认为,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要受到其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而作家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5、有人认为生活对象等同于创作客体,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6、郑板桥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火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独画云呼哉。
7、有人认为,典型就是代表了某种性格类型的形象。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8、中国的“诗可以怨”、“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的说法,以及西方的“愤怒出诗人”、“艺术是表现苦难的语言”、“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等等,反映了文学创作的什么规律?9、为什么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一千个哈姆雷特”?其说明了文学欣赏的什么特点?三、问答题1、什么是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有什么特点?2、人们为什么要浪漫主义文学比喻为“灯”?其说明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什么特点?3、鉴赏为什么会发生共鸣?4、什么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有什么特点?5、什么是文学批评?在文学活动中,文学批评具有什么作用?6、文学与道德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7、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形象思维有哪些特点?8、什么是艺术积累?艺术积累包括哪几个方面?9、举例简述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制约。
一、填空题3.在60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被称为“散文三大家”的分别是杨朔、刘白羽和秦牧。
4.池莉的中篇小说《烦恼人生》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5.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反思文学”。
6.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当代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力作,在社会中引起轰动,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7.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被评论界称为城市的“女高尔基”。
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了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8.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0.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尖锐深刻地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境遇问题的小说是《人到中年》。
12.新时期,高晓声的以《陈奂生出国》、《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13.韩少功的文化寻根小说《爸爸爸》具有整体的象征意味,主要是他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二、不定项选择题1.王安忆表现性爱题材的著名作品“三恋”是指()A.《小城之恋》B. 《锦绣谷之恋》C. 《荒山之恋》D. 《世纪之恋》3.下面属于寻根小说的是()。
A、《爸爸爸》B、《小鲍庄》C、《春之声》D、《红高粱》5.余华的第一篇小说是1987年1月发表在《北京文学》上的()A.《河边的错误》B.《四月三日事件》C.《细雨与呼喊》D.《十八岁出门远行》6.茹志鹃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是()A.《百合花》 B.《桂林山水歌》 C.《双桅船》 D.《弧线》7.诗句“黑夜给了我黑的眼睛,我却用来寻找光明”出自作品()。
A.《一代人》 B.《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C.《远和近》 D.《生命幻想曲》9.汪曾祺写的最好的小说都是属于童年回忆的作品。
这些作品主要有( ABC)A.《受戒》B.《大淖记事》C.《异秉》D.《岁寒三友》10.《保卫延安》的作者是()A.吴强 B.曲波 C.梁斌 D.杜鹏程11.王朔参与创作的电视剧都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华中师范大学一九九九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一、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1、爱美剧2、文学研究会3、弥洒社4、新感觉派5、好一计鞭子6、民歌+古典7、杨朔模式8、文艺黑线专政论9、丙崽和捞渣10、新写实二、填空:(每题1分,共计10分)1、被鲁迅以“Δ”戏之的作家是__________。
2、梅春是______________所著的《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
3、“汉园三诗人”是何其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东西是话剧《___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
5、《野玫瑰》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
6、在当代文学中最早被冯雪峰誉为“史诗”的长篇小说是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
7、“吃不饱”和“小腿疼”是小说《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这类人物又被称为______________。
8、郭小川的叙事诗有《__________________》、抒情诗有《_______________》。
9、京派话剧的代表作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10、李杭育的____________系列小说企图表现_____________(地域)文化。
三、简答:(每题5分,共计20分)1、《金锁记》的局限有哪些?2、“左联”的局限有哪些?3、所谓“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分别是指哪些作家?各自的主要风格是什么?4、如何评价“新的美学原则”?四、论述:(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做2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以下两题现代文学方向必做)1、分析《迟桂花》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谈谈你对“五四”文学革命激进主义立场的理解。
(以下两题当代文学方向必做)3、分析《黑骏马》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4、结合创作实例,试论十七年现实主义创作与新时期现实主义创作的不同。
华师18年9月课程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业考核试题1、B2、B3、B4、A5、C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余华的小说《》中的人物大部分都用数字符号来代替。
A《一九八六年》B《世事如烟》C《现实一种》D《河边的错误》正确答案是:B2、“高大泉”是浩然的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形象。
A《艳阳天》B《金光大道》C《创业史》D《三里湾》正确答案是:B3、赵树理为了宣传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而创作的,也是他建国后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
A《小二黑结婚》B《传家宝》C《登记》D《李有才板话》正确答案是:B4、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创作群体。
由于这个群体的作家具有相似的创作特色和共同的艺术追求,带有山西地区浓郁的地方色彩,因此被人称为()。
A“山药蛋派”B“白洋淀派”C“荷花淀派”D“茶子花派”正确答案是:A5、下列作家中,以塑造女性人物著称的是A刘恒B刘震云C苏童D莫言正确答案是:C6、天安门诗歌的中心主题是悼念、保卫____,声讨“四人帮”。
A朱德B周恩来C毛泽东D刘少奇正确答案是:B7、柳青在()中全力描写的是处于巨大历史转折中的农村变革,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农村的诞生史、创业史。
作者说:“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
回答要通过一个村庄的各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动、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来。
这个主题和这个题材范围的统一,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具体内容。
”A《风云初记》B《太阳升起的地方》C《创业史》D《种谷记》正确答案是:C8、刘心武的____既是“伤痕文学”的发端之作,也可视为当代文学进入新时期的里程碑。
A《伤痕》B《我是谁?》C《醒来吧,弟弟》D《班主任》正确答案是:D9、徐秋斋是李準的小说____中的农村下层知识分子形象。
A《不能走那条路》B《李双双小传》C《黄河东流去》D《冰化雪消》正确答案是:C10、苏童的____借旧社会妓女的故事表达了社会的历史进程与个人的命运遭际间可能存在的悖反关系。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一、判断正误1 颁行语言文字法的主要目的是推广普通话。
选择一项:错2 充当普通话音节韵尾的音素一共有四个,即i、u、n、ng。
对3 iou、uei、uen 三个韵母,在使用中有时候省略韵腹,有时候省略韵头。
4 在给汉字注音时,字母i 只有充当韵腹时,上面的一点才能省略。
错5 韵母ü的原形在拼写时永远不会出现,因为注音时上面两点按拼写规则要省略。
错6 普通话其实就是北京话,北京话就是普通话。
错7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汉语拼音字母读音与拉丁字母读音并不相同。
对8 普通话声母p 和k 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只是发音部位不同。
对9 根据规则,用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必须以词为书写单位,例如“鸭绿江”拼写为“YālùJiāng”。
对10 普通话语音系统中辅音音素则是22 个,但是辅音声母只有21 个。
对11 普通话语音系统的音素可以分为声母和韵母两大类。
对12 中响复韵母就是主要元音充当韵腹的韵母,例如韵母iang。
错13 普通话音节响亮、悦耳,原因是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对14 声调的类别是根据调值的具体类别归纳出来的。
对15 朗读和朗诵是一回事,二者没有区别。
错16 现代汉语方言呈现向普通话集中靠拢的趋势。
对17 “世间最难得的是人材”。
这个句子中词语使用完全正确。
错18 从构词法角度看,“血红”是限定式,“口红”是陈述式。
对19 “银耳、牺牲、板鸭”从造词法角度看,既是语法手段造词,又是修辞手段造词。
对20 词和语素的本质区别在于,词大多是由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语素多为单音节形式。
错21 “放大、高大、最大、远大、强大”都是词,不是短语。
错22 惯用语大多由三个音节构成,结构关系大多为动宾关系。
对23 “抨击、诽谤和批判违法乱纪行为是大众传媒的责任”,这个句子的词语使用没有什么问题。
错24 “花儿、玩儿、幼儿、女儿”都是词根+词缀构成的派生式合成词。
15春华师《中国当代文学》在线作业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刘心武的____既是“伤痕文学”的发端之作,也可视为当代文学进入新时期的里程碑。
A. 《伤痕》B. 《我是谁?》C. 《醒来吧,弟弟》D. 《班主任》正确答案:D2. 王蒙的成名作《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是____。
A. 林震B. 韩常新C. 赵慧文D. 刘世吾正确答案:D3. 九十年代最早倡导“大散文”并发表宣言的作家是A. 余秋雨B. 史铁生C. 巴金D. 贾平凹正确答案:D4. 天安门诗歌的中心主题是悼念、保卫____,声讨“四人帮”。
A. 朱德B. 周恩来C. 毛泽东D. 刘少奇正确答案:B5. ____延续了鲁迅探讨“国民性”问题的源头,在陈奂生系列小说中塑造了陈奂生这一具典型意义的农民形象。
A. 梁晓声B. 李国文C. 蒋子龙D. 高晓声正确答案:D6. 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A. 《古城》B. 《不能走那条路》C. 《村歌》正确答案:B7. ____是谌容小说《人到中年》中的知识分子艺术典型。
A. 杨子丰B. 陆文婷C. 林秀玉D. 韩腊梅正确答案:B8. ____的《赖大嫂》是一篇写“中间人物”的代表作品。
A. 西戎B. 赵树理C. 沙汀D. 马烽正确答案:A9. 柳青的小说《创业史》中被评论界公认的艺术典型是____。
A. 梁生宝B. 郭振山C. 素芳D. 梁三老汉正确答案:D10. 多米是长篇小说《》的主人公。
A. 《私人生活》B. 《一个人的战争》C. 《守望空心岁月》D. 《妇女闲聊录》正确答案:B华师《中国当代文学》在线作业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列小说中,属于周立波创作的有A. 《暴风骤雨》B. 《山乡巨变》C. 《艳阳天》D. 《风雷》正确答案:AB2. 下列长篇小说中,属于写抗日战争题材的有B. 《铁道游击队》C. 《烈火金刚》D. 《铜墙铁壁》正确答案:ABC3. 下列小说人物中,属于“中间人物”的有A. 盛佑亭B. 马多寿C. 梁三老汉D. 梁生宝正确答案:ABC4. 下列小说人物中,出自《活着》的有A. 许三观B. 福贵C. 家珍D. 凤霞正确答案:BCD5. 以下散文作品中,作者是秦牧的有A. 《古战场春晓》B. 《社稷坛抒情》C. 《海市》D. 《长江三日》正确答案:AB6. 莫言的小说代表作有A. 《透明的红萝卜》B. 《红高粱》C. 《檀香刑》D. 《金牧场》正确答案:ABC7. 寻根小说创作将艺术视野从政治生活转向了对文化的关注,特别是表现出对于传统的眷顾,作家们也倾向于把现实的社会变革同我们民族的历史、民族的命运、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起来,力求对当代生活作出更复杂、更深刻的观照和表达。
华中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赏析》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长恨歌》这部小说一出版就迅速走红。
()T.对F.错2.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
()T.对F.错3.《边城》这个作品之所以后来被现代文学史接受、称颂,很大程度上因为都市人需要有这么一个寄托内心向往的理想空间。
()T.对F.错4.下列不是鲁迅作品集的是()。
A.《呐喊》B.《三闲集》C.《而已集》D.《呼兰河传》5.关于老舍的生活经历,表述有误的是()。
A.老舍先生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城市富人的家庭。
B.老舍后来上学读书一直是靠一位乐善好施的刘大叔(后来当和尚,号宗月大师)救济。
C.老舍对小市民的生活极其了解,三教九流都认识。
D.独特的下层生活经验使得老舍的创作也成为新文学史上的一个异端。
6.《一地鸡毛》的主人公是()。
A.小林B.小陈C.小张D.小吴7.以下属于刘震云的作品的是()。
A.《手机》B.《我不是潘金莲》C.《一句顶一万句》D.《一地鸡毛》8.批评家指出《青春之歌》的不足之处包括()。
A.小说结构前半部较为完整,后面则略嫌松散。
B.对林道静的情感、心理的刻画在许多部分细致真切。
C.作品语言缺乏个性,也缺乏变化。
D.在长篇写作上,运用多种叙事手段的意识不很自觉。
9.《青春之歌》带有“自叙传”色彩。
()T.对F.错10.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汉族作家。
()T.对F.错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F2.参考答案:T3.参考答案:T4.参考答案:D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ABCD8.参考答案:ABCD9.参考答案:T10.参考答案:F。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中国当代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锻炼锻炼”》中两个落后的劳动妇女的名字分别是()和()。
2、()在195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
3、1962年,西戎的短篇小说《》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论。
4、马多寿是赵树理的小说《》中的人物。
5、小飞蛾是赵树理的小说《》中的人物。
6、马烽、西戎解放前曾合写过长篇章回体小说《》。
7、短篇小说集《我的第一个上级》的作者是()。
8、短篇小说《山地回忆》的作者是()。
9、孙犁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10、蒋俗儿是孙犁的小说《》中的人物。
11、《芸斋小说》的作者是()。
12、妞儿是孙犁的短篇小说《》中的人物。
13、小满儿是孙犁的小说《》中的人物。
14、()称誉茹志鹃的小说风格是“清新俊逸”。
15、()在五六十年代被人称为写“家务事,儿女情”的作家。
16、茹志鹃的小说《》在新时期曾开反思文学风气之先。
17、“双百”方针是由()在()年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来的。
18、1956年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申明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在“百花”时期率先质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表著名论文《》。
20、陆文夫的小说成名作是《》。
21、宗璞的小说成名作是《》。
22、“百花文学”在新时期曾结集为《》公开出版。
23、柳青在解放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24、徐改霞是长篇小说《》中的人物。
25、柳青建国后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26、周立波写“土改”的长篇小说是《》,写“合作化”的长篇小说是《》。
27、“写中间人物”是()在1962年的“大连会议”上正式提出来的创作口号。
28、邓秀梅是长篇小说《》中的人物。
29、多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包括《》、《》、《》三部。
30、冯兰池是长篇小说《》中的反面人物形象。
31、知侠在五十年代创作的一部家喻户晓的长篇小说是《》。
华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
1. 五四时期反对文学革命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 )
A. 林纾
B. 严复
C. 章士钊
D. 梁启超
正确答案:A
2. 以“平和冲淡”风格见长的散文小品作家是()
A. 冰心
B. 许地山
C. 朱自清
D. 周作人
正确答案:D
3. 茅盾《动摇》中的胡国光是()
A.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B. 土豪劣绅
C. 革命者
D. 反动军官
正确答案:B
4. 下列不属于闻一多“三美”诗歌主张内容的是()
A. 建筑美
B. 绘画美
C. 戏剧美
D. 音乐美
正确答案:C
5. 提出"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的是( )
A. 周作人
B. 钱玄同
C. 胡适
D. 刘半农
正确答案:C
6. 徐志摩描绘了“夕阳中的金柳”、“潭底倒映的彩虹”、“水中的青荇”、“斑斓的星辉”等一系列美丽的画面的诗作是()
A. 《再别康桥》
B. 《翡冷翠的一夜》。
一、填空题 bd3.在60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被称为“散文三大家”的分别是杨朔、刘白羽和秦牧。
4.池莉的中篇小说《烦恼人生》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5.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反思文学”。
6.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当代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力作,在社会中引起轰动,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7.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被评论界称为城市的“女高尔基”。
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了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8.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0.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尖锐深刻地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境遇问题的小说是《人到中年》。
12.新时期,高晓声的以《陈奂生出国》、《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13.韩少功的文化寻根小说《爸爸爸》具有整体的象征意味,主要是他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二、不定项选择题1.王安忆表现性爱题材的著名作品“三恋”是指()A.《小城之恋》B. 《锦绣谷之恋》C. 《荒山之恋》D. 《世纪之恋》3.下面属于寻根小说的是()。
A、《爸爸爸》B、《小鲍庄》C、《春之声》D、《红高粱》5.余华的第一篇小说是1987年1月发表在《北京文学》上的()A.《河边的错误》B.《四月三日事件》C.《细雨与呼喊》D.《十八岁出门远行》6.茹志鹃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是()A.《百合花》 B.《桂林山水歌》 C.《双桅船》 D.《弧线》7.诗句“黑夜给了我黑的眼睛,我却用来寻找光明”出自作品()。
A.《一代人》 B.《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C.《远和近》 D.《生命幻想曲》9.汪曾祺写的最好的小说都是属于童年回忆的作品。
这些作品主要有( ABC)A.《受戒》B.《大淖记事》C.《异秉》D.《岁寒三友》10.《保卫延安》的作者是()A.吴强 B.曲波 C.梁斌 D.杜鹏程11.王朔参与创作的电视剧都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这些电视剧主要有()A. 《过把瘾就死》B. 《渴望》C. 《编辑部的故事》D.《过把瘾》12.《班主任》中着力刻画的两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是()A谢惠敏 B章永璘 C宋宝琦 D马缨花三、名词解释3.先锋文学5.伤痕文学6.朦胧诗7.“第四种剧本”四、简答题2.简析王安忆小说的特色。
以《长恨歌》为代表的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在语言上有两个特色:其一,大量使用判断句式;其二,人物对话全部使用没有冒号和引号的直接引语。
王安忆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对小说语言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长恨歌》的语言艺术独具特色,她一改80年代的语言风格而追求语言的“抽象化”,去实践其创作理论.本文从叙述化的语言、风格的统一性和塑造能力三方面分析《长恨歌》抽象化的语言艺术特色。
3.王朔作品的大众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A、包含了通俗文学的诸多因素,知道什么样的作品可以成为商品。
B、他的大多数作品都呈现出自我重复和批量生产的痕迹。
C、善于利用大众传媒,是创造热点和现象的高手。
4.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小说结构上。
请简要说明这一特征,并试举一例。
A.大多按照生活的多维流动来建构,先写环境地貌,再写人,再写人的职业和生活。
B.作品中较多地穿插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掌故传说等,有杂家的风范。
C.写人写事,主要在写生活,而且是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的“整个流程”。
D、可以《受戒》,也可以《老鲁》或《鸡毛》等其他作品为例。
6.简述闻捷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
1、诗歌在构思上较新颖。
2、作者善于深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腻充分地表现青年人感情的波动,折射出时代风俗的巨大历史变迁。
3、闻捷诗歌语言富有民族韵味的音乐美,情感基调高昂欢快,有浓重的牧歌风格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4、闻捷的爱情诗不单纯描写爱情,而是将爱情与表现新的生活内容、传达新的时代气息、高扬新的思想情操联系在一起。
7.巴金《随想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作品具有震撼力的批判与自我批判精神。
《随想录》对“文革”的彻底否定并不只停留在暴露伤痕的浅层面上,而是从社会文化的深层探究“文革”与社会弊端的一个根源。
因此,还应坚决反封建。
2)严于律己,解剖自我的强烈的自审意识和自省精神。
巴金的彻底自审,实际上也是在审视民族的灵魂,解剖时代、社会和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
3)具有文体价值。
优秀的散文应是作者真诚的人格与真实的文格化合的产物。
散文应崇尚真实。
《随想录》说真话,抒真情,写真人,叙真事。
4)独特的话语方式“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
”8.应该如何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待汪曾祺小说的意义?A、散文化小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有过较大的成就,在废名、沈从文、萧红之后一度中断(甚至在废名之前还可以加上郁达夫),汪曾祺的出现连续了这个被中断的遗忘的小说风格。
B、汪曾祺还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创作实绩开启了“寻根文学”风气之先,影响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当代青年作家,如阿城、何立伟、阿成等,使散文化小说得以发扬光大。
C、汪曾祺小说的承前启后作用还表现在更新当代小说的观念,启动了当代作家的文体意识和语言感觉,使小说自身的审美功能得以回归。
五、论述题1.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舒婷、顾城诗歌的风格特点,并比较两人在内容选择和艺术形式上与传统诗歌的异同。
舒婷在诗歌里很少直抒胸臆,她常常用象征主义的感觉和暗示、意象的组合和跳跃来营造诗的艺术境界,这不仅使诗歌的意境得到了拓展,而且推动了诗歌语言的变化和发展。
如《双桅船》由于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
因此,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的“雾中之花”。
顾城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
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
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
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
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一代人》一诗既是这一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这一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
黑暗要扼杀一个人明亮的眼睛,但黑暗的扼杀却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反而创造了它的对立物;黑色的眼睛;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
正是这坚毅的寻找,才使他们看到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使人难以接受的本质。
3.寻根小说的“根”指什么,这类小说的特点有哪些?寻根文学的根一是指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
)主要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等。
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询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4.结合作品,谈谈杨朔诗化散文的特点及对学界其散文“诗化”的反思。
杨朔诗化散文的特点:1、善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抓住一人一事、一景一物,生发联想和想象,使作品的思想得到寓大于小、寓远于近的艺术表现,具有诗的视角和诗的容量。
2、长于诗的意境创造。
用景与物附丽的象征情韵,贯穿于作品的始终,使意境的展示虚实相生,曲折蜿蜒。
思想的揭示步步开拓,层层转深,因而形成了诗美的意境。
3、讲究结构艺术。
他的散文,构思精致巧妙,行文疏密有致,曲以致深。
文章开篇讲究引人入胜,结尾追求翻出新意,卒章显其志。
多篇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巧在开篇,奇在结尾。
4、注重锤字炼句。
杨朔散文具有凝练、洒脱、优美、清婉的语言风格。
他善于用动词和形容词,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具体、形象,突出了文眼,增强了散文丰厚的意蕴。
反思:1、这一时期散文的“诗化”是一种浅层次的诗化。
2、由于“诗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既定的政治题材和主题,所以这时期的“诗化”散文带有更多的理想化成分,许多散文成了严峻人生的诗意的伪饰。
散文诗意与现实的严重对立,从而导致散文自身价值的失落。
3、杨朔的“诗化”散文也一度成了散文创作的模式,这使得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呈现出千人一面的局面,散文创作虽繁荣而死寂。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一、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 、谢惠敏是小说《班主任》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爸爸爸》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烦恼人生》中的人物。
二、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B)。
A 、杨朔B 、秦牧C 、刘白羽D 、周涛4、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B)。
A 、鲁迅B 、沈从文C 、巴金D 、老舍三、伤痕文学:内容主要是写社会伤痕和人们的心灵伤痕。
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中国社会的悲剧,是一桩牵动亿万人心的巨大社会事件,不能不首先引起作家的深切关注;文革的切肤之痛,积郁十年的愤懑,人民所遭受的折磨和进行的痛苦挣扎,不能不要求文学优先表达。
( 2 分)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
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明显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 3 分)3 、朦胧诗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
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 2 分)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 1 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 2 分)4 、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 2 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 1 分)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 2 分)三、3 、简述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