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16
除夕1、除夜【唐】李世民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2、岁除夜【唐】罗隐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3、除夜有怀【唐】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4、除夜【唐】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5、除夜【唐】白居易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6、除夜【唐】白居易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7、除夜【唐】曹松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8、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春节9、元日 [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10、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11、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2、京都元夕【元】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3、元宵【明】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4、元宵月正圆闽南歌谣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1、《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3、《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5、《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6、《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中秋月》[宋]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8、《浣溪沙·端午》[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9、《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0、《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11、《中秋》[唐]司空图: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12、新年[唐]无可:燃灯朝复夕,渐作长年身。
紫阁未归日,青门又见春。
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
自有林中趣,谁惊岁去频。
13、《已酉元旦》[宋]陆游: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
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14、《除夜有怀》[唐]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1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个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解析: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啦。
你听那爆竹声,“噼里啪啦”的,就把旧的一年给送走了。
这时候春风吹来,暖暖的,人们喝着屠苏酒,多惬意。
大年初一的时候啊,太阳刚出来,照得千家万户都红彤彤的。
然后大家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来,换上新的桃符。
桃符就像是现在的春联一样,贴上新的就有了新年的气象。
这首诗把春节那种热闹、喜庆、辞旧迎新的感觉写得特别生动。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元宵节的夜晚可热闹了。
就像诗里说的,东风一吹,那些花灯就像千树开花一样,还有烟花像星星如雨般落下。
路上都是豪华的马车,香气弥漫。
吹箫的声音悠扬,月亮慢慢转动,一整夜都有鱼灯、龙灯在飞舞。
那些女孩子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戴着蛾儿、雪柳这些漂亮的头饰,笑着走过,留下阵阵香气。
而诗人呢,在人群里找啊找他要找的人,找了好多好多遍。
结果一回头,那人就在那灯火稀少的地方呢。
这首词既写出了元宵节的热闹繁华,又有一种很独特的意境在里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解析:清明节的时候啊,常常是细雨纷纷的。
那些走在路上的人呢,心情都很沉重,就像丢了魂儿似的。
为啥呢?因为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嘛。
这时候就有人想找个地方喝点酒解解愁,于是就问小牧童哪里有酒家。
小牧童就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这首诗简单几句,就把清明节那种凄迷的氛围和人们的心情都写出来了。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赏析:端午节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诗里就说了,从古至今都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屈原可是个忠臣啊,可是被冤枉了,最后投江而死。
你看那楚江啊,空荡荡的,虽然江水滔滔,但是也不能洗清屈原这样正直大臣的冤屈。
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弘扬传统。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传统节日的古诗句1、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2、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钱谦益《丁卯元日》3、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赵鼎《寒食》4、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5、清瘦杜秋娘。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6、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
——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7、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
——杜甫《九日寄岑参》8、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9、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10、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
——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11、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12、碧艾香蒲处处忙。
——舒頔《小重山·端午》13、西园日日扫林亭。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14、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15、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苏洵《九日和韩魏公》16、分明不受人间暑。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17、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
——张埜《夺锦标·七夕》18、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19、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20、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薛道衡《人日思归》21、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22、凭新凉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夕(正月十五)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清明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中华传统节日古诗1. 春节《除夜》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元宵节《正月十五夜灯》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3. 清明节《清明日忆诸弟》韦应物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游好,摩诃池上船。
4. 端午节《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5. 七夕节《七夕》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6. 中秋节《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7. 重阳节《重阳席上赋白菊》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8. 腊八节《腊日》杜甫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9. 寒食节《寒食日即事》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0. 上元节(元宵节别称)《正月十五夜》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描写节日风俗的诗句古诗中华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是“法制化的文明社会”的法律体制,是构成区域文明国家的基本框架。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描写节日风俗的诗句古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1、《已酉新正》叶颙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2、《除夜》高适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3、《玉楼春·己卯岁元日》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
4、《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孟浩然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5、《迎春歌》袁宏道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6、《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7、《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8、《春节看花市》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跟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1、宋代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唐代白居易《清明夜》: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3、宋代陆游《除夜雪》: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4、唐代戎昱《桂州腊夜》: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5、宋代戴复古《除夜》: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6、唐代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7、明代李梦阳《汴京元夕》: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古诗中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1、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2、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杜甫《九日寄岑参》3、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清明》4、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5、庆人间七夕佳令。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6、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王元鼎《醉太平寒食》7、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金缕。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8、彩索平时墙婉娩,轻球落处晚寥梢。
——温庭筠《寒食日作》9、愁不肯、与诗平。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10、六曲屏山和梦遥。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11、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12、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13、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14、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5、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1、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2、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钱谦益《丁卯元日》3、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赵鼎《寒食》4、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5、菊花清瘦杜秋娘。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6、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
——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7、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
——杜甫《九日寄岑参》8、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9、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10、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
——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11、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12、碧艾香蒲处处忙。
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当你看到这条信息时你必须按照下面的要求去做一件事,在手机里输入万圣节快乐四个字发送给你喜欢的人,因为今天是鬼的节日他们需要祝福。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节日的诗句1、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
——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2、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
——仲殊《诉衷情·寒食》3、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4、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5、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
——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6、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
——妙信《九日酬诸子》7、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8、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9、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10、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
——佚名《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舒和》11、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王禹偁《清明日独酌》12、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13、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沈佺期《寒食》14、听窗前、泪雨浪浪,梦里檐前犹滴。
——张埜《夺锦标·七夕》15、重午佳辰独掩门。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16、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17、河汉女,巧云鬟。
——吴文英《诉衷情·七夕》18、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
——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19、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苏轼《守岁》20、春空云淡禁烟中,冷落那堪客里逢。
——朱孟德《西夏寒食遣兴》21、西园日日扫林亭。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22、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
——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23、只今聊结社中莲。
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非常丰富,下面是一些与特定节日相关的古诗:
1. 春节(元日):王安石的《元日》写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绘了春节时热闹喜庆的氛围和除旧布新的习俗。
2. 元宵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中有“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首诗表达了元宵节时赏灯、约会的浪漫情怀。
3. 清明节:杜牧的《清明》写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时春雨绵绵、行人悲思的景象。
4. 端午节:文秀的《端午》中有“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首诗表达了端午节纪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的传统习俗。
5. 七夕节:林杰的《乞巧》中有“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时人们仰望星空、乞求智巧的习俗。
6. 中秋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表达了中秋节时人们思念亲人、盼望团圆的情感。
7. 重阳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独在异乡为
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表达了重阳节时人们登高、插茱萸、思念亲人的传统习俗。
这些古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有关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1、《太常引》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2、《中秋》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3、《舟次中秋》明·张煌言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4、《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宋·文天祥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5、《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6、《中秋月》宋·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7、《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8、《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
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4、端午日
赐衣(杜甫)
官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
香罗叠雪轻。
5、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唐·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
6、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与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有:
1.唐代王安石的《元日》描绘了春节的热闹和喜庆:爆竹声中一岁
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唐代崔液的《上元夜》写了元宵节的华灯初上,人们结伴赏灯的
情景: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3.唐代杜牧的《清明》写的是清明节的扫墓和哀思:清明时节雨纷
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了端午节插艾叶和菖蒲的习俗:端
午佳节,艾叶菖蒲插户,以避邪气。
5.宋代文天祥的《除夜》写的是除夕的守岁和辞旧迎新:乾坤空落
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十首传统节日的古诗1、《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4、《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8、《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0、《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古代传统节日的古诗传统节日一直是一个拥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日子。
那么关于古代传统节日的古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古代传统节日的古诗1. 描写除夕的诗句:《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描写春节的诗句:《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6.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7. 描写七夕节的诗句:《七夕》【唐】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8.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关于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形成中华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是"法制化的文明社会"的法律体制,是构成区域文明国家的基本框架。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逐渐形成,逐渐完善的文化过程",是由猿到人类,文明进化发展得产物。
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
文献记录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得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完成,后来得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1、八月十五夜玩月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2、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3、同州端午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土。
4、除夜长安客舍十上书仍寝,如流岁又迁。
望家思献寿,算甲恨常年。
虚牖传寒柝,孤灯照绝编。
谁应问穷辙,泣尽更潸然。
5、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7、除夜太原寒甚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8、清明日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9、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0、京都元夕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1、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12、观灯乐行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13、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4、桂州腊夜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15、守岁暮景斜芳殿,年华美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16、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7、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繁灯夺霁华。
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18、元日感怀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
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