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滁州市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评分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总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评分表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与物距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评分表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3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3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开关,若干条导线。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评分表一、实验目的: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开关,导线若干,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20Ω)。
预接电路(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评分表一、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评分表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3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开关,若干条导线。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评分标准学校报名号姓名得分____ ___《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评分表一、实验目的: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初中毕业生实验考试物理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一、用刻度尺测长度1、观察刻度尺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单位、大小刻度值、零刻线(1x4)2、测圆柱体的高(1)置圆柱体平行贴紧刻度尺且使左端与某一刻度对齐,正确读取长度、记录(2x3)(2)转柱体,读数,记录(3+2x3)(3)换刻度尺另一起始刻度,读数,记录(3+2x3)(4)用公式正确计算出平均值,记录(3+2+3)3、测圆柱体直径(1)柱体紧放于尺一侧,一个三角板直角顶点固定某一刻度,另一板挤紧柱体,读数,记录(2+2+2)(2)转柱,再测,记录(3+2x3)(3)颠倒圆柱体、再测、记录(4)用公式正确计算出平均值,记录(3+2x3)4、测铜丝直径(1)细铜丝紧密缠绕于铅笔上适当的一段(2x3)(2)刻度尺正确量得线圈的长度、记录(2x3)(3)正确数得线圈数、记录(2x3)(4)正确计算出铜丝直径、记录(2+4+2)5、整理(1)拆下细铜丝拉直(2+2)(2)器材放回原处(2)说明:1、评分采取扣分制 2有无观察或估计灵活判断,甚至步骤可后移。
二、用天平称固体和水的质量1、天平的调节(1)移近天平到桌上合适位置,观察天平的量程大小和标尺的大小刻度(1x4)(2)用镊子移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线,观察天平是否平衡(2+2+1)(3)旋转横梁螺母,直至天平的横梁平衡(2+2)2、称铜块的质量(1)估计铜块质量,轻轻放于左盘(2+2_)(2)用镊子由大到小轻轻向右盘试加砝码,移游码至横梁平衡(2+2+1+2+2)(3)正确读取数据,记录于表格中(2+2+2)(4)用镊子由小到大夹砝码回盒中,镊子拨游码回零,取下铜块(1+1+1+1+1)3、称空杯的质量(1)估计杯子的质量,轻轻放于右盘(1+1+2)(2)用镊子由大到小轻轻向右盘加砝码,镊子移游码到平衡(1+2+1+1+1+1+2)(3)同上(3)(4)同上(4)4、称水的质量(1)用量筒取大约50ml水倒入烧杯,擦干烧杯外壁,放入右盘(2+1+1)(2)同上(2)(3)同上(3)(4)正确计算水的质量、记录在表格中(2+2+2)5、整理器材(1)用镊子由小到大夹砝码回盒,镊子拨游码回零(1+1+1+1)(2)将烧杯中的水倒出,擦干外壁(2+2)(3)器材放回原处(5)(4)擦桌面(2)三、用天平、量筒测铜块密度1、天平的调节:同测质量实验的步骤(1)(2)(3)2、称铜块的质量:铜测质量实验的步骤(1)(2)(3)(4)3、用量筒测铜块体积(1)观察量筒的量程及大小刻度(1+1)(2)向量筒加适量水,正确读取水的体积,记入表格(2+2+3+3)(3)用细线拴好铜块轻没入水中,正确读数,记入表格(2+2+2+3+2)(4)正确计算铜块的体积(2+8)4、计算铜块的密度(1)会用公式计算密度,结果要正确(10+3)(2)记入表格(3)5、整理器材(1)取出铜块,擦干水滴(2+2)(2)倒出量筒的水回烧杯(或水池)(4)(3)器材放回原处(5)(4)擦净桌面(2)四、用电流表测并联电路中的电流1、检查、观察器材(1)用手指“看”器材是否齐全、完好(3)观察电流表的量程、大小刻度、接线柱、指针是否指0(1x4)2、画电路图能画出电路图而且正确、合理、规范(7+2)3、连接电路(1)断开开关(3)(2)会按一定的顺序连接各元件(6+2)(乱者扣2分)4、检查电路(1)看连接是否正确(6)(2)开启学生电源、选择合适电压(2+2)(3)闭合开关,看灯泡是否亮,及时排除故障(4+4)5、测三处电流(1)在断开状态下,电流表接在干路上,(注意留“3A”柱待试触用)(2)闭合开关,快速试触,观察指针的摆动情况,以选择合适的量程(1+2+1)(3)正确读电流值,记录,断开开关(2+2+1)(4)将电流表接到其中一条支路上(4)(5)闭合开关,正确读取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断开开关(2+2+2+2+1)(6)将电流表换接到另一条支路(4)(7)闭合开关,正确读数,记录在表格中,断开开关(2+2+2+2+1)(8)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6+2)6、整理(1)断开学生电源(2)(2)拆除电路(3)(3)器材放回原处(3)五、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1、检查、观察器材(1)看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3)(2)观察定值电阻的阻值、变阻器的阻值、电流值、量表的量程、大小刻度、接线柱、指针是否指0(1x7)2、画电路图同实验四3、连电路(1)断开开关(3)(2)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量程、接线柱选择要正确,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且将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量程、接线柱选择要正确(2x8)4、检查电路同实验四5、测量(1)闭合开关,慢慢移动P至某一位值(4+4)(2)正确读取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记录(2+4+4+4)(3)断开开关,关闭学生电源(2+2)(注意顺序)(4)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阻值、记录(5+2+4)6、整理(1)拆除电路(5);(2)器材放回原处(5)六、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以U e=3.8V为例)1、检查、观察器材同实验五,另加观察小灯泡的电流、电压值,小灯泡是否完好2、画电路图同实验五3、连接电路同实验五4、检查电路同实验五5、测量(1)闭合开关,慢慢移动滑片P至电压表示数为3.8V(4+4)(2)读取电流表示数、记录(3+3)(3)断开开关,关闭学生电源(2+2)(4)根据公式p=UI正确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记录(5+2+8)6、整理(1)拆除各元件(5);(2)放回原处(5)七.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清点器材:看器材是否够用 5分二、组成串联电路:1、设计电路图并连接电路:电路图的设计合理、好用,电路的连接要迅速,正确。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评分表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与物距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评分表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3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评分表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3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开关,若干条导线。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评分表一、实验目的: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开关,导线若干,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20Ω)。
预接电路(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评分表一、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评分表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3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开关,若干条导线。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评分标准学校报名号姓名得分____ ___《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评分表一、实验目的: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02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卷)注意事项:1.物理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70分,物理与化学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4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冬天,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出现“水雾”;夏天,从电冰箱里取出一瓶饮料,饮料瓶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
这些都是物态变化中的现象。
2.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如图),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频率。
此数值越大的音叉,敲击时发出声音的越高。
3.图中MN为平面镜,OB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并标注入射角的度数。
4.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秒,这有助于后方车辆驾驶员及时作出反应,假设后方车辆以36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在0.5秒的时间内,后方车辆前进的距离为m。
5.如图所示,把纸条放在嘴边,用力沿纸条上方向前吹气,会发现纸条向上飘动,这是因为,从而推动纸条向上运动。
6.如图所示,工人沿斜面用一定大小的力F把一重为600N的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推到顶端(不考虑物体的大小)。
已知斜面长L=3m,高h=1.5m.若该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则力F所做的功为J。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9V,电阻R1=20Ω,R2=10Ω,则通电1min该电路产生的热量为J。
8.停车场入口处,常用横杆来控制车辆的进出,如图甲所示。
我们可以把该装置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
若横杆AB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重G=120N,AB=2.8m,AO=0.3m,要使横杆AB保持水平平衡,需在A端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 N。
9.某同学家使用燃气热水器,平均每天需将100kg的水从18℃加热到58℃,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70%被水吸收,则热水器平均每天消耗天然气m3。
物理部分1.探究平面镜成虚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器材准备:平面镜成像实验器一套(或玻璃板、多个长短不同的蜡烛、火柴、废物杯、固定玻璃板的装置)、边长为1厘米方格白纸一张(或坐标纸)、平面镜一块。
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器材,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位置,利用方格纸(或坐标纸)读出三次成虚像时的物距和像距,并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物理实验题:探究平面镜成虚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关系(10分)实验过程评分要点分值得分⑴检查器材有检查实验器材的意识。
1⑵安装器材玻璃板、方格白纸(坐标纸)、蜡烛能按照正确的顺序放置,并点燃蜡烛,否则扣1分。
1⑶调整器材玻璃板与桌面垂直 1⑷观察记录另一只蜡烛选择正确,并能用它找出前一只蜡烛像的位置且记下像的位置,测出像距和物距(2分);利用方格纸或坐标纸再读出一次成虚像时的物距和像距(2分);正确记录两次成虚像时的物距和像距(1分)。
5⑸实验结论能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结论的给1分。
1⑹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
1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器材准备:托盘天平及砝码一盒、量筒、小石块、细线、玻璃杯、水、抹布或吸水纸、滴管。
实验要求:检查天平是否平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物理实验题: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0分)评分要点分值扣分(1)检查器材天平已经调节平衡,只是游码不在零位置;能把游码拨到零位置,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给1分。
若用镊子拨游码拨不动时,可以用手,不扣分。
1(2)测量质量要求操作规范,结果记录正确。
把石块放在右盘中的,扣1分。
用手直接添加砝码的,扣1分。
结果读数错误的,扣1分。
测量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扣1分。
3分扣完为止。
4(3)测量体积要求操作规范,结果正确,排序合理。
若先测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再测水的体积,扣1分。
2(4)实验结论算出小石块的体积(1分)。
再算出小石块的密度(1分)。
2(5)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
1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器材准备:杠杆尺、支架、钩码一盒、弹簧测力计、细线(或挂物环)。
2020年初中毕业升学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评分细则试题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考试要求:1、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特点。
2、将有关数据和结论填入实验记录单。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物体一对、平板薄玻璃一块、玻璃支架两个、白纸一张(实验区域)、光屏一个、刻度尺一把(量程20 cm,分度值1mm)宿州市2015初中毕业升学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评分细则试题二 测固体物质的密度考试要求:1、测量前将天平调至平衡。
2、将有关数据正确记入实验记录单,并计算出被测固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量筒1个(量程:100ml 、分度值:1ml)、盛有水(约200ml)的烧杯一个、滴管一只、系好线的圆柱形铜块一个(体积约10cm 3)、托盘天平及砝码、小毛巾一块。
初中毕业升学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评分细则试题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考试要求:1、调节杠杆平衡,在杠杆的支点两侧悬挂数量不同的钩码,研究杠杆在水平状态下的平衡条件。
2、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多次实验。
3、在实验记录单中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动力臂长度、阻力臂长度、动力大小、阻力大小。
4、分析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一支(处于不平衡状态)、杠杆支架一个(或铁架台一个)、钩码一盒(50g×10,每个钩码重按0.5N计算)。
初中毕业升学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评分细则试题四用电压表测串联电路的电压并验证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的关系考试要求: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2、分别把电压表连接在图中A、B两点,B、C两点,A、C两点之间,测出L1、L2两端电压以及它们两端的总电压。
开关试触、记录各次电压表数值时,须经老师过目。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4、整理仪器。
实验器材:干电池(1号1.5V )3节、带接线柱的电池盒3个、电灯两只(额定电压2.5 V 、3.8V各一个)、学生用电压表一只、开关一个、导线8根(两根鳄鱼夹导线)。
实验电路图:初中毕业升学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评分细则试题五用电流表测并联电路的电流并研究总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考试要求: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试卷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注意:1、本次考试时间为20分钟。
考前请准确填写准考证号码、学校和姓名。
2、考生必须独立操作(如发现仪器有损坏或缺少可向监考教师提出)。
A题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一)实验要求:正确使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
(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及砝码一套,烧杯一个、水若干。
(三)实验过程: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试卷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考生注意:1、本次考试时间为20分钟。
考前请准确填写准考证号码、学校和姓名。
2、考生必须独立操作(如发现仪器有损坏或缺少可向监考教师提出)。
B题研究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规律(一)实验要求:完成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实验,并研究此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实验器材:光具座(带附件)一套,凸透镜一只,蜡烛一支,火柴一盒(或打火机一只)、污物缸一个。
(三)实验过程: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试卷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考生注意:1、本次考试时间为20分钟。
考前请准确填写准考证号码、学校和姓名。
2、考生必须独立操作(如发现仪器有损坏或缺少可向监考教师提出)。
C题研究滑轮组省2/3的力(一)实验要求: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装并研究省2/3力的滑轮组。
(二)实验器材:定滑轮一只,动滑轮一只,细线绳一根,方座铁架台一个,钩码一盒,弹簧测力计一个。
(三)实验过程:初中毕业升学物理实验操作考查试卷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考生注意:2、考生必须独立操作(如发现仪器有损坏或缺少可向监考教师提出)。
D题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实验要求: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物理实验操作评分标准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项目及得分检验实验器材齐全1在光具座上按正确的顺序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2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将蜡烛放在u>2f(u表示物距,f表示焦距)范围内,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2记录物距、像距及像的特征2将蜡烛放在f<u<2f(u表示物距,f表示焦距)范围内,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2记录此时物距、像距及像的特征2将蜡烛放在u<f的范围内,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的像2记录物距及像的特征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2整理好实验器材,复原摆齐1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项目及得分检查实验器材齐全1用天平测量石块质量观察水平台上天平的量程并正确记录1观察水平台上天平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正确记录1用镊子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1调节横梁平衡2左物右码放好石块及砝码,用镊子加减砝码轻拿轻放3加减砝码的次序正确1能正确读出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并正确记录2称量完毕将物品、砝码取下,游码拨回零刻线处2用量筒测量石块体积观察量筒的量程及分度值并正确记录1在量筒中加入一部分水记录体积1将石块用细绳拴住放入量筒中1读出总体积并记录2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面相平1设计简单的表格、求出石块体积并正确记录2求出石块的密度并正确记录1实验认真、尊重事实、整理器材2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项目及得分实验器材确认1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并记录2画出实验电路图2摆好器材,按电路图连接电路2开关处于断开状态1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1电流表连接无误1电压表连接无误1闭合开关、调节滑片1分步:调到额定电压 1 记录电流表示数1调到大约额度电压的1.2倍1,观察灯泡亮度,记录电流表示数1调到小于额度电压的位置1,观察灯泡亮度,记录电流表示数1利用公式P=UI算出三次的功率3得出结论2实验认真、尊重事实、断开开关、整理器材24、水的沸腾项目及得分实验器材确认(铁架台、石棉网、烧杯、酒精灯、火柴、温度计、纸盖)2安装实验器材,进行加热2正确计时2记录数据2观察沸腾前升起气泡的情况2观察沸腾过程中的升起气泡情况及发生部位3沸腾后继续加热并记录温度变化2移走酒精灯,观察沸腾是否继续2分析数据,得出沸点2描绘图表,分析沸腾特点2总体分析,知道沸腾条件2整理实验器材25、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器材准备(刻度尺、勾码、弹簧秤、滑轮组两个、铁架台、细绳)2检查弹簧秤并调零2观察弹簧秤的量程及分度值并记录2用弹簧秤测出勾码的重力并记录2组装简单的滑轮组2用弹簧秤均匀的拉动细绳一段距离1记录勾码上升的距离h,拉力大小F,弹簧秤的运动距离s3计算有用功、总功2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整理实验器材26、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确认(弹簧测力计、木块、勾码、棉布、木板)2检查并调整弹簧测力计,记录量程和分度值2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沿长木板匀速滑动,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并记录4在木块上加放砝码,重复上面的实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并记录4在长木板上铺毛巾再次进行实验,测出木块与毛巾之间的摩擦力,并记录4分析数据,归纳总结2整理器材27、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器材确认(杠杆、铁架台、细线、钩码1盒、<弹簧测力计>)2会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会按照实验要求,把钩码挂在杠杆两边,改变钩码位置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会按照实验要求,把钩码挂在杠杆上,用弹簧秤竖直2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会记录实验数据(把实验数据填入表格)2会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1整理好实验器材,复原摆齐18、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器材确认(平直木板、长方体木块2块(一块上带钩)、弹簧测力计、米尺)2用未带钩长方体木块把木板一端垫起组成斜面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带钩木块的重量并记录2用弹簧测力计把带钩的木块匀速拉上斜面顶端,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2用米尺测出木块在斜面上移动的距离以及木块在斜面上提升的高度并记录2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再次重复以上步骤9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整理实验器材29、探究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实验器材确认(铁架台、滑轮、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2检查并调整弹簧测力计,记录量程和分度值2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把钩码提起来,读出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安装定滑轮,用定滑轮把钩码匀速提起来,观察拉力的方向,读出拉力的大小2安装动滑轮,用动滑轮把钩码匀速提起来,观察拉力的方向,读出拉力的大小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整理器材210、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准备(小桌、砝码几个、海绵块)2将桌面放到海面块上,观察海绵块的形变情况2将小桌的四条腿放到海绵块上,观察海绵块的形变情况2将砝码放到小桌上,再次观察海绵块的形变情况2利用控制变量法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整理实验器材211、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实验器材确认(溢水杯、烧杯、水、小桶、弹簧秤、细线、圆柱体)2溢水杯中装满水1用弹簧秤测出小桶重力2用弹簧秤测出圆柱体重力2用弹簧秤测出物体浸入水中时的读数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接了水的小桶总重力2计算物体所收浮力3计算排开水的重力3得出结论3整理器材212、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确认(由木块和玻璃板组成的斜面、长刻度尺、小木块、体积相同的铁、铝圆柱体各一个、彩笔一支、餐巾纸)2固定好斜面1在斜面上标出高度不同的两个点A和B2把铁圆柱体从A点释放,推动木块,测出木块移动的距离S12把铁圆柱体从B点释放,推动木块,测出木块移动的距离S22把铝圆柱体从A点释放,推动木块,测出木块移动的距离S32能尽力控制圆柱体与木块正碰2使用刻度尺方法正确2能正确读取、记录数据2实验结论基本正确2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或放整齐113、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器材确认(斜面、小车、长木板、毛巾、棉布、长直尺)2将斜面和木板摆好,在木板上平铺上毛巾2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测量运动距离2在木板上换铺棉布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测量运动距离2只留下木板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测量运动距离2能设计好表格记录数据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推理4整理实验器材114、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实验器材确认(电源、导线、开关、线圈、蹄形磁体)2将实验器材连接成电路3闭合开关,观察线圈运动情况3改变电源的正负极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线圈运动情况3保持电流方向不变,把蹄形磁体的磁极对调,闭合开关,观察线圈的运动情况3分析现象,得出结论4整理实验器材215、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器材确认(电源、开关、灯泡、导线、决定电阻大小实验演示仪<铜丝、镍镉合金丝>)2将电源、灯泡、开关用导线连入电路2将铜丝1M接入电路,观察灯泡亮度2将铜丝2M接入电路,观察灯泡亮度2将两根1M长铜丝并联接入电路,观察灯泡亮度2将镍镉合金丝1M接入电路,观察灯泡亮度2能利用控制变量法2通过灯泡亮度比较电阻丝电阻大小1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3整理实验器材216、组成串并联电路实验器材确认(电源、开关、灯泡2个、导线)2按照串联电路图连接好电路3更换开关的位置,观察开关的作用2按照并联电路图连接好电路3更换开关位置,观察开关的作用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整理实验器材217、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器材确认(激光手电、镜面、演示器)2将镜面放到演示器上1用激光手电沿板面照射镜面,在另一边的板面上找到发射光线2记录入射角及反射角读数2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记录入射角及反射角读数2沿着反射光线的逆方向照射,观察现在反射光线与原来入射光线的位置2用激光手电沿板面照射镜面,在另一边的板面上找到发射光线,移动另一边的板面,使它们不在同一平面内,观察板面上有没有反射光线2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整理实验器材218、探究平面镜成像器材确认(镜面、玻璃板及支架、外观相同的两个蜡烛、纸、直尺、笔)2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玻璃板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观察在玻璃板上成的像2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观察光屏上有没有像2用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观察物与像能否重合2在纸上标出物像的位置及玻璃板的位置2移走物品,用直尺测量物与像关于玻璃板的位置关系2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整理实验器材219、探究蜡烛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20、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器材准备(电源、开关、灯泡两个、导线、电流表)1画出串联电路图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2开关处于断开状态2把电流表接到A点,闭合开关,测出电流3把电流表接到B点,闭合开关,测出电流3把电流表接到C点,闭合开关,测出电流3设计表格,收集数据2将数据正确填到表格中1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整理实验器材121、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实验器材准备(电源、开关、灯泡两个、导线、电流表)1画出并联电路图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2开关处于断开状态2把电流表接到A点,闭合开关,测出电流3把电流表接到B点,闭合开关,测出电流3把电流表接到C点,闭合开关,测出电流3设计表格,收集数据2将数据正确填到表格中1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整理实验器材12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器材准备(电源、开关、灯泡两个、导线、电压表)1串联电路:连接电路时按一定顺序连接1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1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1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1电压表的位置放在便于观察处1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垂直1能正确读取、记录数据1并联电路:连接电路时按一定顺序连接1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1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1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1电压表的位置放在便于观察处1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垂直1能正确读取、记录数据1实验结论基本正确、合理2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或放整齐123、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实验器材确认(电源、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1画出实验电路图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2开关处于断开状态2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接法2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阻值最大处2滑动变阻器应与灯泡串联2滑动滑片位置,改变灯泡亮暗2整理实验器材224、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准备(电源4.5V、开关1只、导线8根、10Ω定值电阻、25Ω(或50Ω)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2设计实验电路图2连接电路时按一定顺序连接1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2电压表连接正确2电流表连接正确2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2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规定值2对应的电流表示数读取正确并记录2多次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并记录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或放整齐125、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器材准备(电源4.5V、开关1只、导线8根、2.5V灯泡、灯座、25Ω(或50Ω)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2设计实验电路图2连接电路时按一定顺序连接1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2电压表连接正确2电流表连接正确2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2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规定值2对应的电流表示数读取正确并记录2多次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并记录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或放整齐126、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器材准备(两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外形相同)、电源、滑动变阻器、大头针1盒、电流表、导线、开关)2连接电路时按一定顺序,且开关断开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2电流表连接正确,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2匝数较少的线圈接入电路,调节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0.5A2数大头针数目时要断开开关1数出电磁铁吸起大头针的数目并正确记录2调节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1.0A,吸起大头针后,断开开关,数出吸起大头针数目并记录4将匝数较多的线圈接入电路,调节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1A,吸起大头针后,断开开关,数出吸起大头针数目并记录4得出实验结论2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或放整齐227、探究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实验器材确认(蹄形磁体、线圈、灵敏电流计、导线)2连接好电路2让线圈在磁场中静止观察电流计指针摆动情况2更换强磁场,仍让线圈在磁场中静止,观察2更换匝数更多线圈,仍在线圈中静止,观察2让线圈在磁场中上下运动观察电流计指针摆动情况2让线圈在磁场中左右运动观察电流计指针摆动情况2改变磁感线方向、导线运动方向,观察电流计指针摆动方向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整理实验器材128、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检查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盐水)1先记录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2将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2测量盐水的体积V2用天平测量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2观察水平台上天平的量程并正确记录1观察水平台上天平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正确记录1用镊子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1调节横梁平衡2左物右码放好石块及砝码,用镊子加减砝码轻拿轻放1能正确读出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并正确记录2称量完毕将物品、砝码取下,游码拨回零刻线处2观察量筒的量程及分度值并正确记录1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面相平1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ρ=(m1-m2)/V2实验认真、尊重事实、整理器材229、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实验器材准备(直尺、课本)1观察直尺零刻线是否磨损2观察直尺的量程并记录2观察直尺的分度值并记录2测量从零刻线开始2准确的读出物体的长度,注意估读2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整理实验器材230、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准备(铁架台、弹簧测力计、勾码1盒)1检查调整弹簧测力计1指针调零2记录量程和分度值2将勾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1记录勾码的质量及重力2改变勾码的数量1记录勾码的质量和重力2再次改变勾码的数量1记录勾码的质量和重力2在坐标轴上画出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图像2分析图像和数据,得出结论2整理实验器材1。
物理试题1 组成并联电路二.实验器材:两只小灯泡(2.5V)、三个开关、两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导线若干条。
三.实验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
2.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用电器,组成电路。
3.检查线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S和S1S2,再观察开关S 和S1、S2控制电路的情况。
4.整理器材,填写实验结果。
四.实验记录1.记录数据:2.在连通的并联电路里,干路开关S所控制的用电器是(①L2、、②L1、③全部用电器)。
在连通的并联电路里,支路开关S1所控制的用电器是(①L1和L2、、②L1、、③L2) 。
在连通的并联电路里,支路开关S2所控制的用电器是(①L1和L2、、②L1、、③L2) 。
五.反思与拓展并联电路中,总电流与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物理试题1 组成并联电路一.实验目的:会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二.实验器材:二只小灯泡、三个开关、两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导线若干条。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二.实验器材: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流表(量程:0.6A 、3A ),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2.5v 和3.8v 各一个),1个开关,若干条导线。
预接电路(按图2连接好电路,待用) 三.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
2.闭合开关查看两灯是否正常发光 3.将电流表接入 A 点测出L 1灯的电流。
4.将电流表接入 B 点测出L 2灯的电流。
5.将电流表接入 C 点测出干路电流。
6.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 1.电流表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 ,电流表的量程有和 ,大量程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最小量程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
2.记录数据:结论:并联电路中 。
五.反思与拓展并联电路中,两支路按什么规律来分配电流的大小?。
物理试题2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二.实验器材: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流表(量程:0.6A 、3 A ),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2.5v 和3.8v 各一个),1个开关,若干条导线。
注意:每做完一个重要步骤,要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注意:每做完一个重要步骤,要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注意:每做完一个重要步骤,要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注意:每做完一个重要步骤,要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观察电流表、电
)记录其中的三组数据,并算出对应的电阻;
电阻值
R/Ω
注意:每做完一个重要步骤,要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初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测试题
)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使电压表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记录数据,并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注意:每做完一个重要步骤,要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测试评分标准
初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测试题
注意:每做完一个重要步骤,要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测试评分标准。
一、测小灯泡的电动率1.检查器材。
进行仪器检查(未检查直接实验本项不得分)2.画出电路图。
电路图设计要合理,作图要规范(设计错误不得分,作图不规范扣5分)3.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观察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并计入表格(没有观察不得分)4.连接电路。
根据电路图顺序连接电路,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且阻值放在最大处,电流表电压表接线要正确,量程要合适,连接完毕要检查连接好的电路是否正确,并及时排除故障(不按连接顺序扣5分,开关未断开扣5分,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扣5分,没放在阻值最大扣3分,电流表电压表量程选错各扣5分,指针反偏各扣5分,电流表并联扣5分,电压表串联扣5分,无试触环节扣2分,无检查扣5分)5.进行测量。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计入表格(读数错误扣5分,视线未与刻度盘垂直扣2分,灯泡由于操作不当烧坏扣3分)6.整理仪器。
将实验器材整理好,整齐的放于桌面(未整理本项不得分,不到位扣2分)7.试卷处理。
实验数据合理,结论表达准确,无知识性错误(数据不合理或有拼凑数据现象扣5分,结论有知识性错误扣10分,扣完为止)二、测盐水密度1.检查器材。
进行仪器检查(未进行仪器检查直接实验本项不得分)2.调节天平平衡。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用镊子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未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扣3分,未用镊子拨游码扣3分,未将游码归零扣3分,调节但不平衡扣5分,未调节此项不得分)3.测盐水的质量。
估计盐水的质量,将被测物体轻轻放在左盘,用镊子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轻轻向右盘加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记录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将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质量(物体与游码未轻放扣2分,物体、游码放错盘扣5分,未用镊子加减砝码和拨游码每次扣3分,未按由大到小顺序加减每次扣3分,读数错每次扣3分,倒入盐水过少扣3分,盐水倒在桌子上扣3分,测烧杯和剩余盐水时若天平位置移动,未再调平衡扣3分)4.测盐水体积。
2020全国初中物理实验真题及评分标准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关键环节。
以下为大家呈现 2020 年全国初中物理实验真题及相应的评分标准。
一、实验真题实验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实验步骤: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使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火焰的像。
3、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分别记录物距、像距以及像的性质(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实验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额定电压已知)、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3、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略高于和略低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分别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实验三: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器材:长木板、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1、将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 F1。
2、在木块上放上砝码,重复步骤 1,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 F2。
3、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粗糙程度,重复步骤 1,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 F3。
二、评分标准实验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器材安装(20 分)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未大致在同一高度,扣 10 分。
器材安装顺序错误,扣 10 分。
2、实验操作(40 分)未点燃蜡烛就开始调整光屏位置,扣 10 分。
调整光屏位置时,未注意观察像的清晰程度,扣 10 分。
改变物距时,操作不规范,导致蜡烛熄灭或器材损坏,扣 10 分。
未正确记录物距、像距和像的性质,每遗漏一项扣 5 分。
3、实验结论(40 分)不能根据实验数据准确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扣 20 分。
物理实验操作评分细则实验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将光具座放在水平桌面上。
2.点燃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
3.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他们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4.将蜡烛置于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调整光屏,使之得到清晰的像。
5.设计表格,记下数据。
6.将蜡烛置于凸透镜2倍焦距上,调整光屏,使之得到清晰的像,记下数据。
7.将蜡烛置于凸透镜12倍焦距之间,调整光屏,使之得到清晰的像,记下数据。
8.将蜡烛置于凸透镜1倍焦距之内,调整光屏,观察蜡烛的像,记下数据。
9.分析、总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0.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二探究不同物质吸(放)热的本领1.检查器材。
2.固定好铁架台,放好石棉网。
3.用天平分别测出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
4.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放入烧杯中。
5.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沙子和水的初始温度。
6.同时点燃酒精灯。
7.设计记录表格。
8.加热时要不断搅拌,注意不要损坏烧杯和温度计。
9.按一定时间间隔记录沙子和水的温度。
10.分析总结不同物质吸(放)热的本领,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三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使用一只电流表)1.检查器材。
2.依次连接电源、电键、灯泡L1、L2、滑动变阻器。
3.设计表格。
4.正确将电流表与L1串联。
5.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使灯泡正常发光。
6.检查电路,闭合电键。
7.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8.正确将电流表与L2串联,重复5、6、7步骤。
9.比较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10.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四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1.检查器材。
2.依次连接电源、电键、灯泡、滑动变阻器。
3.正确接入电流表。
4.正确接入电压表。
5.设计表格。
6.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使灯泡正常发光。
7.检查电路,闭合电键。
8.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
9.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阻值。
10.整理实验器材。
化学实验操作评分细则实验一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1.连接好实验装置(主要是导管和乳胶管,橡皮塞和锥形瓶间的连接)。
试题一用天平和量筒测物体的密度
实验要求:
1.安放并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待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记录测量结果;
3.计算出待测物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附砝码)1台,量筒1个(100ml),烧杯1个(250ml),待测物体1个,适量水,细线,抹布1块。
主要操作步骤:
一、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二、正确放置天平并调节横梁平衡。
(1分)
三、测物体的质量。
物体和砝码放置正确;用镊子夹取砝码和移动游码;正确测出待测物体质量并填入表中。
(3分)
四、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正确读出并记录量筒里水的体积。
(1分)
五、用细线将物体放入量筒并浸没水中,正确读出并记录水和物体的总体积。
(1分)
六、正确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1分)
七、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该物体密度。
(1分)
八、整理器材:实验完毕将器材整理好放回原处。
(1分)
试题二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实验要求:
1.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
3.记录有关数据并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实验器材:
干电池3节,电池盒1个,小灯座1个,小灯泡(2.5V)1只,电流表1只,电压表1只,开关1只,滑动变阻器(20Ω)1个,导线若干,小螺丝刀1把。
主要操作步骤:
一、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二、观察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零,如不指零,用螺丝刀调零。
(1分)
三、按电路图连接并检查电路。
连接时开关断开;电流表选择0-0.6A 量程,电压表选择0-3V量程,两表接法正确;变阻器接法正确,先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值,再闭合开关。
(3分)
四、慢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同时观察电压表,使电压表指针指在2.5V位置,并记录电压值。
(1分)
五、观察此时电流表的读数并记录。
(1分)
六、断开开关。
(1分)
七、计算并记录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额定功率。
(1分)
八、整理器材:实验完毕将器材整理好放回原处。
(1分)
试题三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规律
实验要求:
1.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并记录相应的物距和像距;
2.改变物距和像距,再次得到缩小的实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3.分析数据并得出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
光具座1套,凸透镜(f=10cm)1只,蜡烛1支,光屏1个,火柴1盒(或打火机1个),污物缸1个。
主要操作步骤:
一、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二、蜡烛、凸透镜、光屏能按照正确的顺序安放在光具座上。
(1分)
三、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火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1分)
四、能准确迅速地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火焰清晰的缩小的实像。
(1分)
五、正确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
(2分)
六、改变物距和像距,再次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
(2分)
七、熄灭蜡烛,分析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
(1分)
八、整理器材:实验完毕将器材整理好放回原处。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