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手术
- 格式:pdf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30
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的区别
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从切口上比较,传统开胸手术的切口比较长,最长可达20cm,有时甚至还需要切断肋骨,手术医生肉眼直视手术视野进行操作。
胸腔镜手术是在胸壁做1-3个3cm左右的小切口,将胸腔镜及专用器械通过小切口进入胸腔,手术医生通过显示器观察手术视野进行操作。
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胸腔镜手术对胸壁的损伤小,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胸壁的完整性,对呼吸功能影响小,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对于肺癌的根治性手术而言,不论是传统开胸手术还是胸腔镜手术,标准的手术范围都是要完整切除病变所在的肺叶、并清除周围的淋巴结,从远期疗效来说,两种术式没有明显的区别。
胸腔镜手术由于视野的转换、长器械的应用,手术操作与传统开胸手术有很大不同,手术医生必须经过严格的胸腔镜手术培训,才能掌握胸腔镜手术操作技术。
胸腔镜采用的高清摄像设备,可将手术视野根据需要放大,清晰显示细微结构,对手术区域的暴露和切除范围的判断要优于传统开胸手术。
由于疼痛轻、恢复快、对细微结构观察清楚等优势,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中应用越来越多,成为目前胸外科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方式。
胸腔镜原理
胸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胸腔镜(也称为腔镜)进行的微创手术,它在胸腔内进行操作,无需开放胸腔。
胸腔镜手术的原理是利用胸腔镜和相关器械,通过小孔径在患者胸腔内进行检查和治疗。
胸腔镜手术的原理主要包括胸腔镜系统、气囊和气体循环系统。
首先,胸腔镜系统由光源、镜头和显微器械组成,通过光源和镜头可以将胸腔内的情况放大显示在显示器上,医生可以通过显示器观察胸腔内的情况,进行操作。
其次,气囊是胸腔镜手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医生会在患者的胸腔内充入一定量的气体,使胸腔膨胀,从而为手术提供操作空间。
最后,气体循环系统则是将胸腔内的二氧化碳通过气体循环系统排出体外,保持胸腔内的通畅。
胸腔镜手术的原理是基于以上三个主要部分的协同作用。
在手术中,医生通过胸腔镜系统观察胸腔内的情况,同时利用显微器械进行操作,而气囊和气体循环系统则为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环境。
胸腔镜手术的原理使得其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由于手术无需开放胸腔,减少了手术创伤,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其次,胸腔镜手术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再次,胸腔镜手术的原理使得手术操作更加精细,医生可以观察到更细微的结构,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
最后,胸腔镜手术的原理也为患者提供了更美观的术后效果,术后瘢痕小,外观更加美观。
总的来说,胸腔镜手术的原理是基于胸腔镜系统、气囊和气体循环系统的协同作用,使得手术具有微创、精准、美观等优点。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胸腔镜手术将会在越来越多的疾病治疗中得到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内科胸腔镜的操作方法内科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可以用于胸腔和腹腔内的各种手术。
它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胸腔外科和腹腔外科领域。
内科胸腔镜手术的主要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麻醉: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 定位和准备:在手术之前,医生需要使用X光或者CT扫描来确定手术的目标位置,并进行准确定位。
患者需要处于仰卧位,并双侧伸直臂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区域需要进行消毒和铺巾。
3. 手术工具插入:在确定好手术位置后,医生会先进行局部麻醉,在胸壁上做一个小的切口。
然后,医生会通过切口插入胸腔镜,胸腔镜有不同的直径和角度可选择。
胸腔镜一般包括镜头、光源和摄像器。
通过胸腔镜,医生可以观察和操作手术部位。
4. 通气和胸腔镜引流: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胸腔镜对胸腔进行通气,以保持胸腔的正常解剖结构。
同时,还需要通过胸腔镜插入引流管,用于排放胸腔内的气体、液体和血液。
5. 血管和肺叶的处理:在进行胸腔镜手术时,医生会根据需要处理相应的血管和肺叶。
对于肺叶切除手术,医生会使用胸腔镜切除掉病变的肺组织,然后进行血管的结扎和切断。
对于其他类型的手术,医生会根据需要处理相应的组织和结构。
6. 恢复和结束手术:在手术结束时,需要进行恢复和整理。
医生会将引流管从胸腔内取出,并进行止血处理。
最后,医生会检查手术区域是否有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总体来说,内科胸腔镜手术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操作,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经验的积累才能熟练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精确的操作和良好的观察能力,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安全。
虽然内科胸腔镜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但是经验丰富的医生通常可以将其降到最低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为简要介绍内科胸腔镜手术的操作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巧可能会因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决策。
胸腔镜微创手术流程
答案:
胸腔镜微创手术包括切口的设计、寻找病变部位、切除病变。
全麻成功后,根据手术情况选择双腔或单腔气管插管,使患侧肺组织处于无气体状态,在患侧胸壁设计1~3个约1~3cm的切口,替代传统开胸手术的20~30cm切口。
用特制的穿刺装置建立手术通道,放置胸腔镜镜,探查寻找病变。
根据胸腔镜下病变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以下是一般的流程步骤:
1. 进行麻醉。
2. 通过一个小切口插入一个胸腔镜,这是一种有摄像头和光源的小型器械,可医生观察胸腔内的情况。
3. 在胸腔镜的单切口或其他小切口插入其他手术器械,如剪刀、镊子、吸管等,用于进行手术。
4. 医生通过胸腔镜观察胸腔内的情况,并使用其他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如切组织、缝合、止血等。
5.手术完成后,医将胸腔镜和其他器械取出,缝合小切口。
胸腔镜微创手术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有更小的创口、更少的疼痛和更快的康复时间,当前更推荐应用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技术。
内科胸腔镜的优点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科胸腔镜成为了现代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内科胸腔镜手术创伤小,相对于传统的开胸手术,内科胸腔镜手术只需要在胸壁上开3个1.5cm长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无需撑开肋间,减少了手术创伤。
而传统的开胸手术需要在胸壁上切开20cm以上的切口,切断胸壁各层肌肉,术后疼痛难以解决。
其次,内科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轻。
由于内科胸腔镜手术无需撑开肋间,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手术当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2-4周可恢复正常工作。
而传统的开胸手术因胸壁创伤大,术中强行撑开肋间,术后疼痛明显,胸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大部分患者术后活动受限。
第三,内科胸腔镜手术对肺功能影响小。
由于内科胸腔镜手术不切断胸壁肌肉,不撑开肋骨,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胸廓的完整性和患者的呼吸功能,因此患者术后肺功能情况和活动能力均优于常规开胸手术患者。
此外,内科胸腔镜手术对免疫功能影响小。
手术不同程度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手术创伤越大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就越大,胸腔镜和传统开胸相比明显减少手术创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减少。
同时,内科胸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也较少,更美观。
最后,内科胸腔镜手术既可作为诊断性手术,也可作为治疗性手术。
它适用于多种胸腔疾病包括胸膜、肺部、纵隔、心包疾病以及胸外伤的诊断和治疗。
内科胸腔镜手术可以清晰地全面的观察胸腔内情况,可照相和录像,并能获得足够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治疗性手术适应症包括胸膜疾病、肺部疾病、食道疾病、纵隔疾病以及其它疾病。
综上所述,内科胸腔镜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对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更美观等优点,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医学技术。
胸腔镜手术了解胸腔镜手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使用现代摄像技术和高科技手术器械装备,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内复杂手术的微创胸外科新技术,它改变了胸外科疾病的治疗理念,被誉为上个世纪胸外科界的重大突破之一,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也是未来胸外科发展的方向。
完全胸腔镜手术仅需做1~3个1.5厘米左右的胸壁小孔。
微小的医用摄像头将胸腔内的情况投射到大的显示屏幕,等于将医生的眼睛放进了病人的胸腔内进行手术。
手术视野根据需要可以放大,显示细微的结构,比肉眼直视下更清晰更灵活。
所以,手术视野的暴露、病变细微结构的显现、手术切除范围的判断等优于普通开胸手术。
胸腔镜适用的疾病1.原发性肺癌:早期肺小细胞肺癌,T1~3N0~1M0或孤立的单站N2淋巴结肿大的ⅢA期病例。
新辅助化疗或放疗后,也可试行胸腔镜手术。
2.肺转移瘤原发灶控制良好,没有肺外转移,病变局限于一个肺叶内或一侧肺叶内,手术能切除所有病灶,但无法通过有限的肺切除,如楔形切除等完成时,可以通过胸腔镜肺叶切除完成。
3.其他肺部肿瘤:肺母细胞瘤、脂肪肉瘤等。
4.肺大泡引起的复发性气胸。
5.双侧同时发生气胸或对侧有气胸病史者。
6.自发性气胸持续漏气3天以上,肺不能完全复张者。
7.自发性气胸伴张力性气胸者。
8.合并有COPD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开胸手术者。
9.巨型肺大泡压迫正常肺组织,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压迫血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10.肺大泡破裂引发的脓胸,包裹性脓胸造成胸膜肥厚而限制肺复张的患者。
胸腔镜手术时间主要根据肿瘤切除的难易程度以及操作的情况来决定,一个小时左右是比较常见的,有的甚至更短,像肺大泡如果用胸腔镜手术时间就比较短。
比较复杂的手术如肺部手术或者食管癌手术,时间会相对延长。
胸腔镜的优点1.胸腔镜切口小,一两个小洞就可以切除病变,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肺功能,5年生存率可达100%,而且患者第二日方可下床自行活动,痛苦减少许多。
2.在同样达到肿瘤根治的前提下,胸腔镜放大手术视野,手术操作更细致,手术中出血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预后恢复快,用很小的创伤把病灶切除,达到和开胸手术同样的效果,为患者减轻痛苦。
胸腔镜手术后注意事项
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小切口在胸腔内进行操作,所以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以下是胸腔镜手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1.保持休息:手术后的头几天,需要保持足够的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和体力活动,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恢复。
2.遵医嘱服药:根据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药物。
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止痛药物可以减轻术后疼痛。
3.注意伤口护理: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
用开水清洗手后,轻轻擦拭伤口,保持干燥。
伤口愈合后可以按医生的建议使用药膏或贴上创口贴。
4.呼吸锻炼:胸腔镜手术后,由于术中气管插管,患者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肺部不适,如咳嗽、胸闷等。
医生通常会安排呼吸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深呼吸和咳嗽来改善肺功能,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
5.饮食调理:手术后的数日内,饮食应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逐渐过渡到软食和正常饮食。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6.注意自我观察:术后应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如伤口是否出现红肿、渗液、发热等异常症状。
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7.避免吸烟和酗酒:吸烟和酗酒会影响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
所以术后需要避免吸烟和酗酒。
8.定期复诊:根据医生的安排,定期复诊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
会检查伤口的愈合情况,询问身体的变化,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除了上述的注意事项外,患者还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焦虑和压力,帮助身体更好地康复。
同时,家人和护理人员的关心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向医生咨询问题,遵循医嘱,有助于术后的康复。
胸腔镜手术的适应症(一)用于诊断的适应症①胸膜疾病的诊断:A 胸腔积液: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的诊断一直是困扰内科医生的一个临床问题。
因为大量胸水,胸部x线检查无法确定胸膜疾病的部位,而使胸膜穿刺活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阳性检出率不高。
胸液标本的细菌学或细胞学检查也常因缺乏特异性而使诊断失败。
胸腔镜手术可以在获得大量胸液标本的同时,直接观察胸膜病变的性质和范围,并且可以切除部分或全部胸膜病变送病理检查。
显著地提高了胸腔积液的诊断率。
另外,在肺癌患者,如果合并胸腔积液,术前不能确诊有无胸膜转移,开胸手术前,可以先通过胸腔镜进行探查,避免了盲目开胸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在反复发作的胸腔积液患者,易形成单个或多个局限性包裹性积液,诊断性胸腔镜手术不仅可以收集大量的胸液标本送检,增加确诊率,而且可以松解胸膜粘连,改善胸腔引流达到治疗的目的。
B 胸膜占位性病变:胸膜占位性病变不伴有胸水的患者,虽然胸部x线检查可以明确病变部位,但无法确定病变性质。
甚至胸膜穿刺活检因切取组织太少而诊断失败。
胸腔镜手术在直接观察病变的同时切取足够的组织标本,可获得准确的病理学诊断,这在怀疑胸膜间皮瘤患者确诊中显得尤为有价值。
②肺脏疾病的诊断: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和新一代组织缝合切割器械的出现,胸腔镜手术已经成为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的最为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
对于弥漫性肺病变的患者,因为病变严重地损害了肺功能;开胸肺活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围手术期合并症发生率很高,甚至造成患者死亡。
胸腔镜手术创伤轻,若使用内腔镜组织自动缝合切开器,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手术操作,增加了手术安全性,使术后合并症明显下降。
我们报告用自制简易内腔镜打结器结扎切取肺组织活检的方法简单易行,可以获得同样的诊断效果。
肺表面结节性病变,胸腔镜可以直接观察病灶,并且可以用激光、电刀或内腔镜组织自动缝合切开器切除送检,获得明确的诊断。
肺内转移性肿瘤,常见于绒毛膜上皮癌、乳痛、结肠癌及骨肉瘤的患者,一般为多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