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第二版)第二章
- 格式:ppt
- 大小:8.06 MB
- 文档页数:11
汽车文化第二版教学设计一、背景汽车文化是一门涉及国家科技、工业和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汽车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因此,开设汽车文化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教学设计旨在为汽车文化第二版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掌握汽车文化的基本概念、内涵和发展历程;•了解汽车的起源、发展、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与汽车文化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2.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汽车文化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汽车文化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活动;•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正确理解和应用汽车文化知识。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第一章:汽车文化概述•第二章:汽车造型艺术•第三章:汽车历史沿革•第四章:汽车市场营销•第五章:汽车技术开发•第六章:汽车文化与环境保护•第七章:汽车文化与社会影响3.2 教学方法•讲解法:通过教师授课、讲解来介绍汽车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和分享思想,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实践法:通过课堂实践或社会实践,加深学生对汽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观察法:为学生构建汽车文化实践的环境和机会,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来加深对汽车文化知识的了解。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电脑和音响设备•实物模型和画册•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五、教学评价5.1 测验评价通过汽车文化相关的测试和测验,检测学生实际掌握的汽车文化知识和能力。
5.2 课程作业评价结合汽车文化的实践和创新,对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作业评价。
5.3 参与评价对学生在讨论、实践、观察等方面的参与评价。
六、教学进度第一周:学习第一章汽车文化概述第二周:学习第二章汽车造型艺术第三周:学习第三章汽车历史沿革第四周:学习第四章汽车市场营销第五周:学习第五章汽车技术开发第六周:学习第六章汽车文化与环境保护第七周:学习第七章汽车文化与社会影响七、教学反思对本次教学设计的实施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汽车文化(第2版)
•目录:
•序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绪论
•思考题
•
•第一章存世百年的汽车
•第一节走近汽车
•第二节车史溯源
•第三节世界汽车业的历程
•第四节中国汽车业的足迹
•思考题
•
•第二章铸就名人的熔炉
•第一节欧洲的汽车奇才
•第二节美国的汽车精英
•第三节日本的汽车人杰
•第四节中国的汽车名人
•思考题
•
•第三章展示品牌的舞台
•第一节他山之石
•第二节本土之玉
•第三节商标文化
•思考题
•
•第四章彰显魅力的艺术
•第一节汽车外形的演变•第二节造型元素的审美•第三节车标与吉祥物艺术•第四节概念车的韵味
•第五节艺术活动的联姻•思考题
•
•第五章各类名流汽车缘•第一节名流巨匠的坐骑•第二节体育明星的汽车缘•第三节娱乐圈的汽车情•思考题
•
•第六章公众文化大观园•第一节汽车消费面面观•第二节汽车礼仪
•第三节汽车运动
•第四节汽车展览
•第五节汽车收藏
•第六节汽车趣味
•第七节汽车名城
•第八节汽车博物馆
•思考题
•
•第七章媒介传播呈异彩•第一节众多媒体比翼齐飞•第二节网络世界大显神通•第三节汽车俱乐部活跃异常•第四节传承创新的汽车教育•思考题
•
•第八章汽车社会话和谐
•第一节阔步迈向“汽车社会”•第二节汽车社会面临的问题•第三节和谐汽车社会
•思考题
•参考文献。
《汽车文化》全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文化》教材的第二章“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第三章“汽车结构与原理”。
具体内容包括:1. 汽车的发展历程:从第一辆汽车的诞生,到现代汽车的设计与制造。
2. 汽车结构与原理:详细介绍汽车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认识汽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掌握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汽车知识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汽车结构与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汽车发展历程的掌握,汽车基本结构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模型、PPT、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汽车发展历程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汽车发展历程:讲解从第一辆汽车诞生至今的发展变化,强调汽车对社会的影响。
(2)汽车结构与原理:以汽车模型为例,详细讲解汽车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汽车发展历程:1.1 第一辆汽车诞生1.2 汽车设计与制造的发展2. 汽车结构与原理:2.1 动力系统2.2 传动系统2.3 制动系统2.4 悬挂系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汽车发展历程。
(2)说明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 答案:(1)汽车发展历程:从第一辆汽车诞生至今,汽车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
(2)汽车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汽车主要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组成。
各系统协同工作,使汽车得以正常运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汽车发展历程和基本结构。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第二章美洲汽车品牌发展历程一、填空题(每空0.5分)1、被誉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是亨利·福特。
2、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是通用汽车公司,其公司总部位于底特律。
3、通用汽车公司旗下最年轻的汽车品牌是土星。
4、美国的三大汽车生厂商是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目前因经济不景气,其中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已经与德国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合并。
二、选择题(每题1分)1、下列不是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旗下品牌的是( C )。
A、道奇B、JEEPC、兰博基尼D、顺风2、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总部设在( D )。
A、纽约B、旧金山C、硅谷D、底特律3、下列不是美国福特公司的全球品牌的是( C )。
A、美洲豹B、陆虎C、劳斯莱斯D、水星4、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中最年轻的公司是( C )。
A、别克B、通用C、克莱斯勒D、福特5、通用公司中的七大分部中已停产的分部有( D )。
A、雪弗莱B、普利司通C、普利茅斯D、奥兹莫比尔6、率先实现使用标准汽车零件批量生产汽车的品牌是(A)。
A、凯迪拉克B、别克C、标致D、雪铁龙三、判断题(每题1分)(√)1、所有的吉普汽车都是越野车,但不是所有的越野车都是吉普车。
(×)2、凯迪拉克品牌属于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与林肯汽车品牌的创始人是一个。
(×)3、福特汽车公司的水星的推出是为了抵御在美国市场上占有率日益增高的德国汽车而创建的。
(×)4、JEEP汽车是克莱斯勒公司旗下的品牌,源自于二战期间德国陆军军需处向社会上的公开招标。
(√)5、美国通用公司旗下的雪弗莱汽车是由通用公司的创始人威廉.杜兰特创建的。
(×)6、捷克的汽车公司有斯柯达汽车,目前隶属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旗下。
(×)7、目前福特旗下的美洲豹和美洲虎汽车是源自同一品牌,该品牌原自澳大利亚。
(√)8、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旗下品牌有道奇、顺风、JEEP 等,其生产的捷龙被誉为“MPV”之父。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汽车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中文名称:汽车文化英文名称:Automob i le Cu I ture学时数:34 学分:2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讲述了汽车史话、汽车外形和色彩、汽车公司和商标、汽车名人、汽车运动、汽车花絮、汽车公害、汽车未来和交通漫谈等内容。
是一门集汽车历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公共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汽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公路运输和综合交通体系,从而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教学基本要求:1.让学生通过对汽车概述,汽车史话,汽车外形和色彩,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名人,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等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汽车知识。
使学生了解汽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公路运输和综合运输体系。
2.本课程内容全面而生动,通俗而易懂,针对对汽车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培养。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全面地了解汽车知识,热爱汽车文化。
能够了解并讲述汽车的相关知识和发展史。
3.通过学习,提高和培养自觉性、意志力、价值观、精益求精、审美观等,学会感恩、做人、沟通及合作的能力等。
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章汽车发展简史(4学时)1,了解詹姆斯•瓦特对蒸汽机发明的贡献和第一辆蒸汽汽车的发明。
2,了解尼古拉斯•奥托对内燃机发明的贡献。
3,掌握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是内燃机汽车的发明人。
4,掌握汽车的定义和组成。
(重点)5,了解汽车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及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6,掌握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
(重点)7,了解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汽车地位(6学时)1.掌握汽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难点)2.掌握公路运输的地位。
(难点)第三章汽车造型的变化(4学时)1.掌握汽车外形的演变过程。
2.掌握确定汽车色彩的主要因素。
3.了解汽车色彩与行车安全的关系。
(难点)第四章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6学时)1.掌握美国的著名汽车公司、名车和商标。
《汽车文化》教案(完整版)第一章:汽车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让学生了解汽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汽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汽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回答,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1.4 教学评估采用问答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汽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汽车品牌与制造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其特点。
让学生了解汽车制造商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让学生了解汽车品牌与制造商对汽车文化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其特点。
汽车制造商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汽车品牌与制造商对汽车文化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其特点,汽车制造商的分类和发展趋势,汽车品牌与制造商对汽车文化的影响。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回答,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2.4 教学评估采用问答方式,检查学生对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其特点,汽车制造商的分类和发展趋势,汽车品牌与制造商对汽车文化的影响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汽车设计与创新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汽车创新的趋势和技术。
让学生了解汽车设计与创新对汽车文化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汽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汽车创新的趋势和技术。
汽车设计与创新对汽车文化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汽车创新的趋势和技术,汽车设计与创新对汽车文化的影响。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回答,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3.4 教学评估采用问答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汽车创新的趋势和技术,汽车设计与创新对汽车文化的影响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汽车产业与环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二章汽车地位§2―1 汽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一、汽车是优化交通结构的重要工具汽车运输具有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之间的方便运输,所以说汽车是优化的交通工具。
二、汽车工业是创造巨大产值的产业汽车既是高价值的产品,又是批量大的产品,因而它能创造很高的产值。
三、汽车工业是波及范围广和效果的的产业汽车工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生产过程中,也表现在使用过程中。
它波及原材料工业、设备制造业、配套产品业、公路建设业、能源工业、销售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等。
四、汽车工业是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产业汽车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不仅数量大,而且面广,技术含量高。
五、汽车是高新技术的结晶汽车是唯一一种零件以万计,产量以千万计,保有量以亿计的高科技新产品,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不断产生科技进步的动力,使汽车成为当代众多高新技术争相应用的强大载体,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越来越获得广泛的应用,现代汽车已经发展成为用高新技术装备起来的产品。
六、汽车工业是强大的出口产业汽车工业是资金、技术密集的大批量生产产业,不是任何国家都有条件发展汽车工业,汽车工业主要集中在少数有条件的国家。
但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需要大量汽车,这就决定了汽车工业必将成为强大的出口产业的地位,是世界制造业中出口创汇最高的产业之一。
七、汽车工业是创造巨额税收的产业汽车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巨额税收,在销售、使用过程中叶创造巨额税收,而且后者大大高于前者。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税收在国家总税收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八、汽车推进了社会显著进步汽车是改造世界的机器,他即改变了生产,也改变了生活;汽车实现了合理的经济布局;汽车促进了城市发展;汽车缩小了城乡差别;汽车提高了生活质量;九、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前景广阔汽车市场量大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强大的汽车后市场,汽车和零部件销售、汽车维修、交通运输业等,提供的就业机会数量达、技术含量高。
汽车文化在当今现代化的大都市遍地流动首色彩斑澜的汽车,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偏远的乡村小路时而也会看到悠悠行驶名牌汽车,那种诱惑足以令人流连忘返、为之倾倒现代汽车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汽车族更使得我们这个社会愈加充满生趣。
自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结束了使用原始交通工具和人拖肩扛历史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不断的继续将智慧的结晶融汇于汽车制造技术之中,促进现代汽车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以至“汽车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大部分人都会记得他们拥有的第一辆汽车、第一次握着方向盘的感觉、新皮革的气味以及战战兢兢开车上路的那种无以言表的心情,此乃有幸同处于汽车时代的人们共有的经验和体会,无论尊卑贵贱;在短短的百余年间,汽车早已渗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工业、农业、科技、国防……以至现代家庭都离不开汽车。
俗话所说的:“路就在你的脚下”,或许不久的将来将改说为:“路就在你的车下”。
甚至从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务水平高低就可窥视出一个国家的工业是否发达。
因为就全球企业的规模而言,汽车业是一个需要有自已强大的基础产业结构的巨型产业,如能源、技术、电子、电脑程序、工程、塑料、橡胶、石化材料、机床、金属压铸、输送设备和油漆装潢系统。
汽车对人类的影响也绝不只局限于实用意义,同时还有文化意义;汽车对人们产生的诱惑力也不仅局限于其高昂的车价,还在于其独特的艺术品味。
因为每个国家设计生产的汽车都代表着本民族的时代文化特征,同时也烙有消融其他民族文化的印记。
如美国汽车总给人一种鲜明的美国文明的特征,无不体现着气派、富有和豪华;意大利汽车则能显示出其崇尚个性和艺术和品味,其造型无不洋溢着意大利人那种一贯对浪漫艺术的执着精神;德国汽车蕴含着另一种文化上的差异即其制造技术上表现出的严谨和精湛达到令人唏嘘、叫绝的地步;而日本汽车则能显示出更多东方人的聪明与精巧……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国家如果引进另一个别国家的汽车生产流水线,可否说就是引进了异族的文化呢?!无所不包的汽车文化更兼具一种政治文化的内涵。
汽车文化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汽车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概念,包括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汽车文化的内涵、汽车设计与美学、汽车运动文化等!二、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文化的基本知识主要通过介绍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汽车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对汽车有一个基本了解,并且能够了解到汽车文化的内在意义,培养学生对汽车文化的兴趣。
2.掌握汽车设计与美学通过分析汽车设计与美学,以及汽车文化对汽车外观和内饰的影响,让学生在掌握汽车美学知识的同时,也加深对汽车文化的认识。
3.了解汽车运动文化通过介绍汽车运动文化的发展历程、汽车竞赛形式和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汽车运动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对汽车运动文化的兴趣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1.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1.1 汽车的发展历程1.2 世界各国汽车产业概况1.3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2.汽车文化的内涵2.1 汽车文化的概念2.2 汽车文化的内在意义3.汽车设计与美学3.1 汽车设计基础知识3.2 汽车美学概念3.3 汽车文化对汽车外观和内饰的影响4.汽车运动文化4.1 汽车运动文化的发展历程4.2 汽车竞赛形式介绍4.3 汽车运动文化相关知识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对汽车文化相关知识的理论讲解,让学生掌握汽车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概念。
2.案例分析结合汽车行业的案例,对汽车文化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案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汽车文化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对汽车文化的兴趣。
3.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汽车文化的实际应用,加深对汽车文化的理解。
五、教材《汽车文化第二版》六、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真程度和参与程度,进行评分。
2.作业评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质量来进行评分。
3.学习笔记评分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笔记来进行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