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版抗战老兵采访提问.docx
- 格式:docx
- 大小:23.09 KB
- 文档页数:2
采访父母、退伍军人等问的问题采访要求采访者具有新闻敏感、应变能力和采访技巧,即能够在纵横交错的客观事物中敏锐地发现新闻,在稍纵即逝的机遇中迅速地捕捉新闻,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巧妙地挖掘新闻。
采访除突发事件的采访外,在平时还从事主动的、有目的的采访。
这种采访事先有明确的报道思想,有充分的资料准备,有周密的采访计划。
案例一:
1.您是什么时候当兵的?
2.您为什么会选择当兵呢?
3.当兵的过程中,有哪些事情让你至今难以忘怀呢?(事情发生的时
间,地点,老兵扮演的角色,事情的发生给老兵带来了的影响,老兵当时的感受。
4.当兵的过程中,有哪些人让你刻骨铭心呢?(那个人的名字,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兵和那人的关系。
老兵难以忘记那个人的原因。
)
5.您在什么时候转业的呢?(转业的时间,原因,转业后干什么?)
6.转业后的生活怎么样?(老兵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家庭幸福么? 有没有什么困难?)
7.对我们有什么话想说的?期望或者祝福?
案例二:
1.爸爸妈妈,现在我是采访者,你们是被采访者,我问你们答,可
以吗?
2.爸爸,我想请问一下,您最近的工作情况怎样呢?
3.妈妈,我想请问一下,您对子女教育的有什么观点或看法呢?
4.爸爸,请问您有什么教育孩子的方法呢?
5.妈妈,现在很多家长为孩子请家教,请问您是怎么看的?。
抗战老兵段锦先口述访谈1. 引言1.1 段锦先老兵介绍段锦先老兵,现年96岁,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名老兵。
他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家境贫寒,自小就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
在抗战期间,段锦先奋勇参加了抗日战争,为保卫祖国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战争结束后,段锦先立志继续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在各个领域都有不俗的成就。
段锦先老兵是一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他为祖国的和平稳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是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铭记的抗战老兵之一。
【段锦先老兵介绍】完。
1.2 访谈目的访谈目的:通过记录抗战老兵段锦先的口述访谈,了解他在抗战时期和战后的生活经历,感受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
借助他的故事,向读者传递抗战老兵的精神力量和奉献精神,让更多人了解抗战历史,珍惜和平,珍爱生活。
希望通过这次访谈,让抗战老兵的经历得以传承,让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铭记那段艰难的岁月,向抗战老兵致敬。
2. 正文2.1 家庭背景段锦先老兵的家庭背景十分朴实。
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是家中的长子。
由于家境贫困,他从小就懂得艰苦奋斗的道理。
父母都是勤劳的农民,养家糊口不易。
段锦先老兵从小就帮忙劳作,磨练出了坚毅的性格和勤劳的习惯。
段锦先老兵的家庭虽然贫困,但家庭教育却十分严格。
父母教导他要诚实守信,要有爱国心和家国情怀。
这些家庭教育对段锦先老兵日后的抗战经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战争中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记家乡和家人的期待。
段锦先老兵的家庭虽然简朴,但充满了温暖和爱。
他和家人之间互相扶持,共同奋斗,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家庭是段锦先老兵坚强的后盾,也是他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家庭背景的影响使得段锦先老兵在战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抗战英雄。
2.2 战争经历段锦先老兵在访谈中回忆起了当年的战争经历。
他描述说,自己参加抗战的那段时间是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
他曾经参与过多次激烈的战斗,亲眼目睹了战友们的牺牲和伤亡。
他说,每一次的战斗都让他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战争的残酷。
抗战老兵采访稿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抗战老兵采访稿范文一|我们在山西的候马、降州一带,开始和日本兵接火,我们这个营在第一线。
我正式成为一线救护站负责人。
本来有两个护理,团里支持一个担架排(二三十个人)、一个医生。
救护战在连部后这、营部附近树底下插一个十字旗,备下止痛、止血药、止血带、夹板、绷带。
那年四、五月份,我们已经换了单衣,先开始接到命令,团部发来相关的物资和支援的人手,营长在开会时就交待了救护站的位置和相关的安排及作战时间。
我就在营部附近设了救护站待命。
当时所有的药都是国产的西药,没有美械美药。
第一次是拂晓时分,我们部队开始攻击。
没有炮兵支援,也没有迫击炮支援,只有机枪。
第六连步兵开始进攻日本人的阵地。
救护站离第一线有三百米左右,不光打枪听得清楚,子弹嗖嗖地往身边飞,我们都找了地方边掩护边工作。
我们进攻时日本人不出来,只是叫援兵。
拂晓作战到中午,日本人的援兵到了,受伤几人,没有死亡。
第一次作战没有太多的伤亡。
日本人的援军到了以后反击得非常凶,团里无法顶住,撤到附近的高地,在高地上打得很凶。
我的救护站也跟着撤到山头,离第一线还是三两百米。
这个时候日本人和我们开始打得十分激烈。
日本人的山炮打得很凶,一打就是排炮打,一条线来回扫着打。
部队伤亡很大,连着一两个月冲杀声、肉搏声、枪炮声听得清清楚楚。
营部一吹冲锋号,兄弟们带着刺刀往前冲。
四川兵的喊声特别清楚,“格老子的往前冲啊”。
重伤的一般只能抬下来,轻伤的扶下来。
腿上受伤的把绑腿剪开,手上受伤的剪军衣,然后止血、消毒、止痛。
一面包扎一面开伤票,让到后方医院入院。
填了伤票,止血包扎后轻伤的指个方向,赶紧让他走到团救护站,重伤的抬到团求助站,一级一级往后送。
日本人的山炮打得很凶,飞机也很凶,在地上都能看到日本人的脸清清楚楚,往地面扔炸弹、打机关枪,一点也没有把中国人放在眼里。
我们也往天上打枪,但没有打下来的。
冲锋战是吹号的,肉搏战就没吹号了,和日本人拼到一起,看谁刺死谁。
采访退伍老兵的问题及答案退伍老兵的问题就像是一个很大的问号,或许你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但都是对部队生活的赞美。
对战友们所有的爱、战友们的牵挂与关怀都在这里。
退伍老兵虽然离开了部队,但他们已经成为了老兵的一员,并将继续在军营中,用自己最好的年华,用最努力的工作去守护这片军人之城。
老兵的故事很长,他们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进行了无数次拼搏与奋斗,但他们在即将离开这个熔炉之前所经历过的酸甜苦辣却是最令人难忘。
而他们对战友们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值得所有人为之点赞。
老兵们即将离开部队奔赴新的工作岗位时,总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我是什么时候离开那个部队的?又该如何选择自己职业呢?1、你退伍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答:问这个问题的人是不是很多人?答案: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多人都会问到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地方呆时间越长,退伍时间越早,离队退伍时间越晚。
但是一般来讲,部队服役年限不会超过6年,我们这里通常有三年、四年以上军龄,而且一般都不会超过两年。
退伍士兵想找什么样的工作也会有很大差异。
有很多人退伍时都会选择去发展事业或是去创业,但也有不少人是选择去参军入伍。
如果是去创业的话,选择行业也不会太多,但是如果是想要找一份稳定、高收入又轻松的工作的话,那么去部队还是很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创业项目或做成功创业之人。
2、你认为什么是最宝贵的?问题:最宝贵的是什么?答:一颗初心。
在部队待了十年,就像一颗种子,伴随着自己走出了沙漠、戈壁、草原。
在离开部队后,这些种子又生根发芽,继续散发着光芒。
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在部队,不管生活有多艰苦,都会将这份精神带到工作中,去守护这片土地。
我想,这段青春岁月最为宝贵也是最值得珍惜!3、什么是最值得珍惜的?回答:部队是一个家,军人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
在部队你学到了什么是军人价值,在部队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军人对家是情是爱,在部队你体会到了什么是军人之魂?当兵八年,我懂得了“军人”二字背后的深意,军人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多的是为了社会而存在,而在社会中我们又都是孩子,如果说一个孩子还不能理解母亲为什么那么辛苦,那么这个孩子就是错了。
抗战老兵段锦先口述访谈段锦先,男,中华人民共和国籍,江苏省苏州市人,抗战老兵。
参加抗战期间,曾在华东抗日游击队中担任干部职务,参与了多次战役和战斗,为保卫中国抗击日本侵略做出了突出贡献。
段锦先的口述访谈记录如下:问:您好,段先生,请问您是在抗战何时参军的?参军的原因是什么?答:我是1937年参军的,那时候日本军队侵略中国,战火随时可能蔓延到我们家乡。
家里人都希望有人能够去投身军队,为抗击日本侵略做出贡献。
我年纪还小,但是我也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决定参军保家卫国。
问:您加入的是哪支部队?在抗战期间,您参加了哪些战役和战斗?答:我当初加入的是华东抗日游击队,这是一个地下组织,为了应对日本的侵略,进行游击战。
抗战期间,我参加了很多次战役和战斗,最具代表性的是淞沪抗战和太行山大战。
我曾经在上海、南京等地与日军激烈交战,为保卫家园,保护人民财产做出了很多努力。
问:请问您在抗战期间最危险的时刻是什么?答:抗战期间,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危险。
我记得有一次,在淞沪会战中,我所在的游击队突袭了一个日军据点,打得日军不敢抬头。
但是在准备撤退的时候,我们被日军包围了,遭受了猛烈的炮火袭击。
当时我左脚中弹,还有几个战友牺牲了。
我很幸运能够活下来,但是那场战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问:您在战场上是如何保持勇敢和顽强的心态的?答:战场上的压力是巨大的,我相信大部分战友们都有过害怕和疲惫的时候。
但是我们有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保家卫国,保护人民,不畏艰险。
战友之间的团结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战场上,我们相互扶持,互相鼓励,这种精神力量是很强大的。
我们也经常进行政治教育,坚定我们对抗日战争的信心和决心,这对于保持战斗力是非常重要的。
问:抗战结束后,您有何感触?答:抗战取得了胜利,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和牺牲换来的。
我们为能够保卫祖国而自豪和骄傲,感到非常欣慰。
但是抗战对于我个人来说也付出了很多代价,身体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很大的折磨。
抗战结束后,我感到一种深深的空虚和苦闷,因为战争过去了,我们的青春和生命也消逝了很多。
八一老兵采访提纲一、背景介绍1. 八一老兵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老兵,主要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战斗并退役的军人。
2. 八一老兵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支重要力量,具有丰富的革命经历和宝贵的战斗经验。
3. 八一老兵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是国家的英雄和功勋人物。
二、个人经历1. 请老兵介绍自己的个人经历,包括入伍时间、服役部队、所参与的战斗等。
2. 询问老兵对参军入伍的动机和感受,以及服役期间的训练和生活情况。
三、战斗经历1. 请老兵分享自己参与的一次重要战斗的经历,包括战斗背景、自己的角色和任务、战斗过程和成果等。
2. 询问老兵对这次战斗的感受和对自己的影响,以及战友之间的战斗友谊和互助精神。
四、为国家和人民奉献1. 请老兵谈谈自己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比如保家卫国、保卫国家重大利益、支援其他国家等。
2. 询问老兵对自己的贡献和牺牲的看法,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赞誉和感激之情。
五、退役后的生活1. 请老兵介绍自己退役后的生活情况,包括是否继续为军队和军事事业做贡献,或者参与其他社会实践和公益事业等。
2. 询问老兵对退役生活的调整和对未来的规划。
六、对后人的建议和期望1. 请老兵给尚未成为军人的年轻人提一些建议,包括为国家服务的意义、培养军人精神的重要性等。
2. 询问老兵对未来的期望,希望后人能够珍惜和发扬军人的传统和优良品质。
七、回顾与展望1. 请老兵回顾自己的军旅生涯,对这段经历有哪些特别的回忆和感悟?2. 询问老兵对当前中国军队的发展和军人形象的看法,以及对未来国家的发展和安全的展望。
八、结语1. 感谢老兵为采访提供的信息和分享的经验,表达对老兵的敬意和感谢。
2. 总结采访内容,强调老兵的重要性、价值和功勋,鼓励人们向老兵学习和致敬。
采访援越抗美老兵的问题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采访援越抗美老兵的背景和意义
2.老兵们的战斗经历和感受
3.老兵们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寄语
4.援越抗美战争的历史价值和启示
正文
在纪念援越抗美战争胜利 50 周年之际,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一些曾经参加过这场战争的老兵,听他们讲述当年的战斗经历和感受。
这些老兵们大都已经年过七旬,但他们的精神状态依然良好,回忆起当年的战斗经历,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们回忆说,当年,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援越抗美的战斗中,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尊严,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谈到战斗的艰难,老兵们纷纷表示,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他们不仅要面对美军的强大火力,还要应对严酷的自然环境,但他们从未退缩,始终坚守在战斗的第一线。
他们说,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们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敌人。
谈到战斗的感受,老兵们说,他们并不后悔当年的选择,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在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战,他们是在为正义和和平而战。
他们希望年轻一代能够记住这段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援越抗美战争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胜利,它不仅展示了我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也展示了我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只有坚持正义,才能赢
得和平。
总的来说,采访援越抗美老兵,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场战争,也让我们更加敬佩这些英勇的战士。
铭记历史,关爱老兵--------延庆光荣院活动纪实“毛主席提出大号召,解放战争人人立功劳,斗志昂扬豪情万丈高,勇敢的八路军个个是英豪........”为了当代大学生更好地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将历史更好地传承,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2015年7月12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理论社组织开展了“寻找抗战老兵,向老兵致敬”活动,记录、还原了当年那段刻骨铭心的烽火岁月,并为抗战老兵送去了慰问和礼品。
70多年前,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最危急时刻,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更是涌现出了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光荣的中华儿女谱写了无数慷慨赴义的英雄乐章,为民族的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与牺牲。
本次活动牵手革命功臣,关爱基层老兵,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他们当年为国家奉献青春的感谢。
我们理论社一行来到了位于北京市延庆县的延庆光荣院,看望了这里的抗战老兵并与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倾听他们讲述当年的革命故事。
传奇老兵很感动在与老兵们交谈的过程中,同行的人被老兵们惊心动魄的战斗毅力深深打动了。
在交谈过程中,有几位老人谈了他们的战士生涯,有些讲了他们的从历程。
其中老兵夏福荣如是说:“我从不后悔加入抗战的队伍,就算人生再来一次,我依然会选择保家卫国。
” 94岁的抗战老兵夏富荣坚定地说。
当时我是大文盲,没有进过学堂,8岁给地主放羊,放了10年,18岁开始给地主种地,当时征兵的来了就跟着走了。
父母在21岁那年,被日本鬼子给杀害了。
所以,我十分痛恨日本鬼子。
我是1945年8月21日参军,当时只有24岁,每三天都会打一次仗,当时年轻,还不会拿枪,打仗时一开始很紧张,但是过了一会都会害怕了。
我没打过日本鬼子,都是跟蒋介石打。
我是在延庆县四海那里当兵,当时离家只有十八里。
我当时参加了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我当时是在南方那儿服兵役,南方人都叫我们改放军。
抗战老兵采访【抗战老兵——梁德恩】抗日战争时期,梁德恩的父亲随军出征,抵御外敌。
受父亲的影响,当年年仅13岁的梁德恩来到了部队。
由于年龄小,梁德恩在部队里主要学习医护知识,参与救治伤病员的工作。
1933年1月17日生,现年82周岁,昌平东崔村人,抗日复员军人。
1945年2月28日入伍,在部队里学医,学成之后,分到连队担任司药员一职,负责给伤病员进行救治。
1945年6月精兵简政复员回家。
抗日战争时期,梁德恩的父亲随军出征,抵御外敌。
受父亲的影响,当年年仅13岁的梁德恩来到了部队。
虽然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老人对当时的工作依然记忆犹新。
如今82岁的梁德恩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不大的农家小院收拾的干净整洁,一切看起来都和普通的农村老人没什么区别,只是,屋子墙上挂着的老照片,以及老人珍藏的纪念章,记录下了老人区别于普通人的那段特殊经历。
王:能说说您在部队医护队里的经历吗?卫:抗战中遇到的最艰苦的情况是什么?许:在部队里上您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卫:在部队呆了这么多年,军旅生活给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魏:70周年的阅兵仪式对我们来说是对当年的铭记,提醒我们前辈们浴血奋斗的历程。
那么对曾经参与其中的您来说,它有没有什么其他的特殊意义?许:梁老,您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和您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相比,缺少了什么精神吗?魏:我在网上看到一些采访您的资料,其中很多都提到了参加抗日是来自小时候您父亲对您的影响,您能给我们讲讲他吗?卫:与家人怎么联系?若是通过书信,多久可以收到?收到家里来信心情如何?张:前几天我去了国家图书馆,里面有一个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主题展览,看到了许多英雄事迹,深深感到没有前辈们的奋勇拼搏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对于我们年轻一代,你觉得我们怎么做,才能像您当年一样,在社会中贡献更多自己的力量?。
抗战老兵段锦先口述访谈段锦先,男,1925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是一位抗战老兵。
以下是他的口述访谈:我是在1937年参军的,那时我才12岁。
当时全国上下都被日本侵略者压迫得喘不过气来,家里也经历了很多困难。
我曾经听到过抗日战争的呼声,一心想为国家做些什么。
于是,我偷偷离开了家乡,参军投身抗战。
我加入的部队是第八路军下属的第115师359团。
刚开始的时候,我被分配到运输队。
我们的任务是把军需物资从后方运到前线。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破坏实在太严重了,很多地方都成了废墟,交通也严重受阻。
我每天都要背着几十斤的物资行军,真是吃了很多苦。
每当想到为了祖国,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这些辛苦就都值得了。
后来,由于战局的需要,我被调配到前线部队,成为一名炊事兵。
这个工作相对较轻松,但也很重要。
我每天都要帮助炊事组准备军饷,做饭给战士们吃。
虽然食材有限,但我们尽力保证每个战士都能吃饱。
每当听到战士们赞美我的菜好吃,我都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战争期间,我亲眼目睹了很多战斗,也经历了很多痛苦。
有一次,我们团受到了日军的袭击,大家纷纷冲向敌人。
我被一颗子弹击中,当时非常疼痛。
但我全身没有一处地方是完好的,根本无法治疗。
我就这样继续坚持战斗,因为我知道国家需要我。
抗战胜利后,我被派到了解放区,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
我被分配到一个合作社,开始了新的生活。
虽然经历了战争的磨难,但我没有被打垮。
相反,我变得更加坚强,并且用自己的经历鼓励起他人。
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年迈的老人了。
回想起那段历史,我感到无比自豪。
每当看到国家强大、人民幸福的现状,我觉得我曾经的付出是有意义的。
我希望年轻人们能够珍惜现在的和平,学习历史,铭记我们为之奋斗过的国家。
希望和平的日子一直延续下去,让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抗战老兵段锦先口述访谈段锦先,1920年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华北抗日联军,曾经历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战斗和生死考验。
如今,他已是九旬老人,但对抗战岁月的回忆却历历在目,他将自己的故事和见闻一一讲述,以便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在一次访谈中,段锦先老人坐在阳光普照的小院中,慢慢地说起了他参加抗战的经历。
他回忆道,年轻时的自己是一个爱憎分明、勇猛善战的青年,在日本侵略的号召下,他义无返顾地投身于抗日战争中。
最初,他以一名普通的士兵身份加入了华北抗日联军,然后经过艰苦的训练和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炮兵。
在部队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战友,大家同甘共苦,共患难,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段锦先老人回忆说,那段岁月里充满了艰辛与英勇、生与死的考验。
他和战友们在火线上浴血奋战,为保卫家园、保卫国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他描述了一次次战斗的悲壮和惨烈,回忆起兄弟们的牺牲,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
但他强忍住悲痛,告诫后人要珍视和平,警示历史不能忘却。
在谈到战争的后方时,段锦先老人深有感触地说,战争不仅是一场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波及了整个社会。
他讲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困苦和艰难,粮食匮乏,灾难频仍。
但也是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人们的团结互助、众志成城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还记得,当时妇女们纷纷参军,踏上前线,与男同志们共同抗击侵略者,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抗战结束后,段锦先老人曾经历了一段痛苦的岁月。
他在访谈中坦言,抗战胜利后,自己的心情并不是那么欢欣鼓舞。
许多战友因战争而牺牲,他身心俱疲,数次差点儿陷入绝望。
生活的希望和家人的温暖使他渐渐走出了心灵的阴影。
他也看到了抗战胜利后国家的新生,国人的幸福生活。
于是,他有了新的希望和追求,走上了复员的道路,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余热。
如今,段锦先老人虽已年迈,但他仍然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各种纪念抗战的活动,并多次在学校、社区进行抗战历史的宣讲。
他说,他将抗战历史看作是自己最宝贵的珍宝,要亲手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抗战的艰难与光荣,珍爱和平,珍爱国家的繁荣和安宁。
导语:为了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我国某地,采访了一位抗战老兵。
以下是采访内容。
正文:一、老兵简介采访对象:李大爷,今年85岁,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荣获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二、采访过程1. 开场白采访者:李大爷,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我们了解到您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今天想请您谈谈那段难忘的岁月。
李大爷:大家好,我叫李大爷,今年85岁了。
很高兴能和你们聊聊那段往事。
2. 抗日战争经历采访者:李大爷,您在抗日战争中担任什么职务?有哪些难忘的经历?李大爷:我在抗日战争中担任过侦察兵,主要负责侦察敌情。
有一次,我们在夜间执行任务,遭遇了敌人的伏击。
当时情况非常危急,但我们凭借着机智和勇敢,成功突围,并击退了敌人。
采访者:那您在战场上遇到过什么困难吗?李大爷:困难当然有。
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物资匮乏,战士们常常饿着肚子战斗。
但我们始终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
3. 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经历采访者:李大爷,您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又有怎样的经历?李大爷:在解放战争中,我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在朝鲜战场上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
这两场战争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
4. 对后代的期望采访者:李大爷,您对后代有什么期望?李大爷:我希望你们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5. 结束语采访者:李大爷,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您的经历让我们深受感动,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祝愿您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李大爷:谢谢你们,孩子们!希望你们能够把这份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采访感悟通过此次采访,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抗战老兵的艰辛和伟大。
采访红色老兵的问题和回答稿
今天早上,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去采访革命老战士--赵爷爷。
我把门铃按了一下,打开门的人正是我要采访的赵爷爷。
赵爷爷挺着胸,穿着十分朴素,扳着腰,脸上两颗炯炯有神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远远地看去,赵爷爷的精神十分好,一看就知道是一位饱经风霜的风霜的老人。
我提问:“赵爷爷,你能接受我的采访吗?”赵爷爷爽快地说:“没问题,我当然可以接受你的采访。
”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我首先提问:“赵爷爷,听说你是革命老战士,参加过许许多多的战斗,你能具体说一下你战斗的经历吗?”赵爷爷马上兴奋起来,滔滔不绝地对我说:“行,没问题。
想当年,抗日的时候,我参加了八路军,指挥过大大小小的战争许许多多。
我还参加过当时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
当时那种激烈的战斗场面至今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在百团大战中,我从日本鬼子那里缴获了一把冲锋枪。
在当时,缴获一把冲锋枪是很稀罕的。
赵爷爷说起这件事好像十分的自豪,我听了赵爷爷的经历,我仿佛身临其境。
我过了好一会才从梦幻中醒过来。
接着,我又提问:”赵爷爷,参加过那么多次战斗中,你有没有发生过有趣的事?“有呀!还不止一件。
”赵爷爷又来劲对我说:“有一年,敌人实行了一次大扫荡,有一支小分队想来偷袭我们,进我们这个村要过一条河。
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我做了十几个水雷,埋在水
里。
哈哈,敌人不敢直闯,他们走到桥前,以为我们会在桥上埋地雷,便从水中过去,结果全都炸死。
哈哈!你觉得有趣不有趣?”接下来,我又问了几个问题。
走在路上,我想:啊!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都离不开革命老人呀!。
老战士采访问题和答案今天,有一位战友找我聊天,问我老战士能不能采访他?我说,那我怎么采访?他说,只能通过战友之间互相了解。
老战士,大家都叫他“老班长”。
因为我的班长,同时也是老兵班长,所以对他比较熟悉,所以也能采访他。
我把这位战友介绍给我,他说很高兴认识你这个老班长。
我问他:“你不觉得这几年你有什么变化吗?”他说:“很大变化嘛!”1、老班长,从你当兵到现在已经十年了,还记得吗?老班长:记得,在当兵前我也是一个对生活没有要求的人,就是觉得当兵没什么意思。
后来慢慢的想通了,想通过参军这个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但是刚开始我并不想当兵,我最担心的就是遇到意外情况和风险,如果发生了什么意外,没有人帮我。
所以就决定选择当兵作为一个生活保障。
在部队这些年中,我也一直锻炼自己很强的意志品质和能力素质。
虽然现在年纪大了有些吃力,但是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我。
这些年来,有很多人帮过我一把、一年帮过我二十次左右吗?&2:你经常加班熬夜到很晚吗?&3:你在单位里面有什么好东西给战友分享吗?##2、那你是从哪来的这个想法?说到这,我问他:“您觉得当兵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他说,当兵是为了打仗,为了国家和人民,可以舍小家顾大家,有一种家的感觉啊!如果是个男人会有这么一种感受:到部队感觉自己在社会上混不好啊!你看现在网上都是讲军人不好找工作。
那现在你是从哪来这种感觉呢?3、现在当兵有什么意义呢?你说,当兵就是为了“保卫国家”,不是为了钱!当兵可以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们知道,军队里有一条规矩儿:就是干一行,爱一行。
军人的职业特点就是奉献。
军人为了人民牺牲了一切,所以军营也成为了最讲奉献的地方。
在军营中,有很多人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了自己。
正是因为有无数人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才有了今天和平年代的和平。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祖国需要你和家人奔赴前线,那你就会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如果祖国需要你和家人舍小家为大家去前线拼搏……我们会永远铭记!4、你在部队呆过多久了?班长说,现在还没有时间。
抗战老兵段锦先口述访谈段锦先,男,现年96岁。
他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名抗战老兵,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为保卫国家的自由和尊严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是他的口述访谈。
问:段先生,您好!感谢您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
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参与的抗战经历。
问:那段时间您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答:战争时期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
我们时常面临着饥饿和寒冷。
食物和军需物资都非常紧缺,我们只能以粗糙的食物填饱肚子。
而且战斗经常是在极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有时候我们甚至没有足够的弹药和军火。
我们都坚信着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为此我们愿意付出一切。
问:那段时间最让你难以忘怀的战斗是哪一次?答: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战斗应该是参与狼牙山战斗的经历。
在这次战斗中,我们面临着敌人远远超过我们的兵力和装备优势。
我们并没有被打败,我们奋勇作战,不畏牺牲,最终成功地消灭了敌人的一部分军队。
这次战斗中,我看到了中国军人的勇敢和顽强的精神,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抗战的意义。
问:您认为抗战对您个人和中国有什么影响?答:抗战对我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战争中,我经历了很多艰苦和困难,但也锻炼了我的意志和毅力。
战争带给我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和平的渴望。
抗战也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经历了长期的战争,这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更加明白国家的团结和力量的重要性。
抗战时期的牺牲和付出,为中国的解放和独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问:请您给年轻人一些建议。
答:我希望年轻人能倍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努力学习和成长。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我也希望年轻人能够保护好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再也不再经历战争的痛苦。
祖国需要我们的责任和奉献。
问:非常感谢您的分享和宝贵的经验。
祝愿您身体健康,幸福安康!答:谢谢你们的采访和祝福!我会一直坚持传承抗战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和和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采访老兵问题篇一:采访老兵常用问题采访老兵常用问题一:您是什么时候当兵的?二:您为什么会选择当兵呢?三:当兵的过程中,有哪些事情让你至今难以忘怀呢?(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老兵扮演的角色,事情的发生给老兵带来了的影响,老兵当时的感受。
)四:当兵的过程中,有哪些人让你刻骨铭心呢?(那个人的名字,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兵和那人的关系。
老兵难以忘记那个人的原因。
)五:您在什么时候转业的呢?(转业的时间,原因,转业后干什么?)六:转业后的生活怎么样?(老兵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家庭幸福么?有没有什么困难?)七:对我们有什么话想说的?期望或者祝福?八:自由提问。
注意:根据老兵的身体的状况,选择问题。
观察老兵的神态,决定是否继续询问,注意文明礼貌,宣传我们的活动和口号。
篇二:老兵采访今天,我们实践小分队来到了程立功老人家中。
鹤发童颜的面容,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经历了那样硝烟弥漫的抗战时期。
老人很温和地和我们讲述着过去地故事,那样的点点滴滴如白玉兰的花香,悠长的沁入我们的心灵,久久不能散去……1940年,程老在合肥打工的父亲不幸病故,这对他们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程老陪同母亲和5个兄弟姐妹怀着悲痛的心情从宁波赶到合肥来奔丧。
奔丧结束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当时的合肥已被日军占领,形势十分严峻,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又无法支撑长时间的旅途,形势所迫他们只能留下来,但是该留在哪里?那时镇上全是大批的日军,只有农村根据地才是共产党的天下,才是老百姓可以安身的地方,所以程老到了农村并在那里完成了小学学业。
程老读初中时,,为了防止日军的破坏和保证学生们的正常学习,老师们搞起了“哪里安全就在哪里上学”的游击式教学,尽管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程老还是认真完成了学业。
1945年初中毕业了,又该何去何从?上高中?不敢上也上不起!这时区长和书记鼓励的画面浮现在他眼前:去参加新四军!去抗日!爱国的热情涌上了心头,同学们决定一起投奔新四军。
抗战老兵采访
【抗战老兵——梁德恩】抗日战争时期,梁德恩的父亲随军出征,抵御外敌。
受父亲的影响,当年年仅13岁的梁德恩来到了部队。
由于年龄小,梁德恩在部队里主要学习医护知识,参与救治伤病员的工作。
1933年1月17日生,现年82周岁,昌平东崔村人,抗日复员军人。
1945年2月28日入伍,在部队里学医,学成之后,分到连队担任司药员一职,负责给伤病员进行救治。
1945年6月精兵简政复员回家。
抗日战争时期,梁德恩的父亲随军出征,抵御外敌。
受父亲的影响,当年年仅13岁的梁德恩来到了部队。
虽然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老人对当时的工作依然记忆犹新。
如今82岁的梁德恩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不大的农家小院收拾的干净整洁,一切看起来都和普通的农村老人没什么区别,只是,屋子墙上挂着的老照片,以及老人珍藏的纪念章,记录下了老人区别于普通人的那段特殊经历。
王:能说说您在部队医护队里的经历吗?
卫:抗战中遇到的最艰苦的情况是什么?
许:在部队里上您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卫:在部队呆了这么多年,军旅生活给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魏:70周年的阅兵仪式对我们来说是对当年的铭记,提醒我们前辈们浴血奋斗的历程。
那么对曾经参与其中的您来说,它有没有什么其他的特殊意义?
许:梁老,您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和您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相比,缺少了什么精神吗?
魏:我在网上看到一些采访您的资料,其中很多都提到了参加抗日是来自小时候您父亲对您的影响,您能给我们讲讲他吗?
卫:与家人怎么联系?若是通过书信,多久可以收到?收到家里来信心情如何?
张:前几天我去了国家图书馆,里面有一个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主题展览,看到了许多英雄事迹,深深感到没有前辈们的奋勇拼搏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对于我们年轻一代,你觉得我们怎么做,才能像您当年一样,在社会中贡献更多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