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
- 格式:ppt
- 大小:5.56 MB
- 文档页数:60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一、我的发现黄金黄杏黄橙黄鹅黄红火红粉红橘红桃红绿嫩绿翠绿碧绿墨绿蓝宝蓝碧蓝蔚蓝湛蓝紫深紫绛紫浅紫葡萄紫白雪白乳白粉白素白二、我会填匆匆地(离开)快活地(唱歌)快乐地(学习、歌唱)悄悄地(说话)拼命地(工作)舒服地(旅行)轻轻地(飘落)好奇地(盯着)轻快地(飞翔)甜甜地(笑了)认真地(思考)仔细地(品味)三、读读背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原对草,马对羊。
四野对八荒。
杨花对柳絮,坚果对老姜。
天渺渺,野茫茫。
靖世对安良。
学广天不负,志宏路更长。
霜对雾,春日暖,雨对风,月色美,原野对星空。
高山对流水。
朝霞对夕阳,雨中花竞开,鸟鸣对蛙声。
风里燕归来。
四、写一写:美丽的秋天1、按一定的顺序,语句通顺。
①可以选择一处秋天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通过颜色和样子写出这处景物的特点。
②也可以按照空间顺序,以观察点的转移为线索,写出几处秋天的景色。
2、抓住重点,具体描述。
运用平时积累的语句(拟人、比喻),重点是抓住景物特点。
①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对秋天的美景进行了具体的描述:秋姑娘来到田野上,重重地(抹上几笔),庄稼变得五颜六色;秋姑娘来到果园里(轻描淡抹),果子变得五光十色;秋姑娘来到花园里,(细心勾画),花儿变得五彩缤纷。
②人们在秋天的活动有很多,如:摘果子、看红叶、放风筝、捉蛐蛐、赏菊花、秋游等等。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一、我的发现黄金黄杏黄橙黄鹅黄红火红粉红橘红桃红绿嫩绿翠绿碧绿墨绿蓝宝蓝碧蓝蔚蓝湛蓝紫深紫绛紫浅紫葡萄紫白雪白乳白粉白素白二、我会填匆匆地(离开)快活地(唱歌)快乐地(学习、歌唱)悄悄地(说话)拼命地(工作)舒服地(旅行)轻轻地(飘落)好奇地(盯着)轻快地(飞翔)甜甜地(笑了)认真地(思考)仔细地(品味)三、读读背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原对草,马对羊。
四野对八荒。
杨花对柳絮,坚果对老姜。
天渺渺,野茫茫。
靖世对安良。
学广天不负,志宏路更长。
霜对雾,春日暖,雨对风,月色美,原野对星空。
高山对流水。
朝霞对夕阳,雨中花竞开,鸟鸣对蛙声。
风里燕归来。
四、写一写:美丽的秋天1、按一定的顺序,语句通顺。
①可以选择一处秋天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通过颜色和样子写出这处景物的特点。
②也可以按照空间顺序,以观察点的转移为线索,写出几处秋天的景色。
2、抓住重点,具体描述。
运用平时积累的语句(拟人、比喻),重点是抓住景物特点。
①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对秋天的美景进行了具体的描述:秋姑娘来到田野上,重重地(抹上几笔),庄稼变得五颜六色;秋姑娘来到果园里(轻描淡抹),果子变得五光十色;秋姑娘来到花园里,(细心勾画),花儿变得五彩缤纷。
②人们在秋天的活动有很多,如:摘果子、看红叶、放风筝、捉蛐蛐、赏菊花、秋游等等。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认识口字旁的字,学会三种修改符号。
2.通过诵读体会人生格言,帮助学生积累句子。
【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格言意思。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句子,理解格言意思。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三)词句段运用板块三:词句段运用1.(课件出示)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1)小组交流,代表汇报,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这些字都带有“口”字,但是表示的意义不同,可分为三类:(板书:口字旁)①跟口有关的行为:咬叼嚼咽啃吞含②拟声词:啪哗吱嗡嘟鸣嘀③属于语言方面的事情:叫喊嚷吼吵啼唤【设计意图:口字旁的几组字,相同的偏旁,不同的意义。
在分类中鉴别,学生增长了知识。
】(2)你还知道哪些偏旁的字?交流举例。
手:扎扒打扑扔托扫扩扣扛扱扬执扙抛扭拟抡抠抗批心:忌忍忐忑忘志忽念怂态忠急怒思怨怎总怱恶恩恳水:汉汇汁池汗汲江汤沟沪沥没汪浅沮泪泠沫泥泞泼2.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课件出示)(2)集体交流,分析句子出现的问题,修改病句。
(3)仔细观察修改前后句子,作对比,学习了解修改符号。
(板书:修改符号)认识三种修改符号: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
观察一下,这三种符号分别有什么作用?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是对句子中有错别字、词的改正,是增补符号,对文句中漏掉部分的增补,是删除符号,对多余部分的删除。
【设计意图:三个病句,三种最常见的修改符号,学生从中领悟了如何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练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课件出示16)鲁爷爷今年八十多岁。
他身穿一件黑棉袄,戴一顶旧棉帽,仍旧保持着艰苦朴素。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推起小车为前线运送小米、小麦和粮食,不知走过多少城市和村庄?他曾经被评为“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文档一、单元整体分析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体裁。
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学生们接触到了不同的描写手法、语言表达形式以及文化内涵。
这一单元语文园地的学习,将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巩固和拓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语文园地三内容分析(一)交流平台这个板块呈现了一些关于理解词语的方法交流内容。
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结合生活实际、查看字典等方式来理解词语。
(二)词句段运用1. 第一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不同结构词语的特点并进行积累运用。
如“摇头晃脑”“披头散发”等这类含有近义词的词语,“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等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
这有助于学生丰富词汇量,同时了解汉语词语结构的多样性。
2. 第二题-要求学生仿照例句,用给出的词语写句子。
例句往往会展示一种特定的句式结构,学生需要理解这种结构并准确运用词语进行仿写。
这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日积月累这里安排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诗句。
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氛围和诗人的情感。
通过朗读、背诵这些诗句,学生可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秋天的独特审美,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
三、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一)人文主题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围绕着秋天展开,包括秋天的景色、秋天的收获以及秋天带给人们的感受等。
通过对课文和语文园地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体会大自然的变化。
(二)语文要素1. 词语理解与运用-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够准确地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例如在阅读理解中,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解读;在写作中,能够选择合适的词语来准确描述事物或表达情感。
2. 句子仿写与创作-通过对例句的分析,掌握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而能够进行仿写和创作。
阳光学校“三案合一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三年级语文课例课题《语文园地三》主备人:初审人:审核人:班级:姓名:日期: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反问这种句式类型,并能按要求转换句式。
2、积累并背诵一些使用修辞手法的词句;背诵表现思想方法的谚语并能正确默写。
3、积累成语,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学习过程:一、创设学习情景,明确学习目标(4分钟)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6分钟)学习指导一:自由朗读“我的发现”中的两组句子,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
(20分钟)学习指导二:大声朗读“日积月累”中的句子,思考:“读读记记”中的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并试试背诵这些句子。
学习指导三:借助文中的拼音,把成语故事读通顺,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
(10分钟)背诵日积月累并默写。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够按照口语交际的要求来介绍自己。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
3、能够选取自己最突出的特点来写。
学习过程:一、创设学习情景,明确学习目标。
(2分钟)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
(20分钟)学习指导一:1、认真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小组内互相交流介绍自己。
2、全班交流。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
(8分钟)学习指导二:开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来进行自我介绍?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习指导二:范文引路:认真阅读下面的两篇范文,学习写法,进行写作。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
(10分钟)继续完成习作,同桌之间进行修改。
教学反思:在教学本单元时,学生对于什么事反问句比较陌生,并且在讲解之后不能很好的理解。
但是,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能根据讲解的和平时做题的情况来变换句式。
这也给我很大的启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去发现去总结。
本单元的作文是介绍自己,学生都能知道从哪些方面来写,就是在写的时候内容很混乱,一段话来既有描写外貌的又有描写性格的等,在以后写作文的时候把基本的框架给定下来,然后让学生根据框架来写,这样不容易出错。
人教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三》公开课教案附课后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并掌握《语文园地三》中的生字词。
1.2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掌握《语文园地三》中的生字词。
1.2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2.1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1.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色,为导入新课做好铺垫。
2.学习课文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2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掌握生字词。
2.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3.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4.写作训练4.1教师出示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写作。
4.2学生独立完成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小结5.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5.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课后反思1.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较好,能够运用到写作中。
3.课堂小结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不足之处:1.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需要加强引导。
2.写作训练环节,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仍有待提高,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改进措施:1.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2.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