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急诊行PCI术中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280.50 KB
- 文档页数:25
·257·此次研究选取我院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探讨急性心肌梗塞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现作出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包括55例男性和25例女性,年龄为38-67岁,平均年龄为(45.12±4.31)岁。
全部患者都通过临床症状、心肌酶检查、心电图检查等综合判定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1.2…方法1.2.1…手术方法患者在导管床上采用平卧体位,对患者右侧位置的股动脉实施穿刺处理,并将6F动脉鞘管送至其中,首先进行冠脉造影,确立出患者发生病变的具体位置、实际程度与相应范围,结合出现狭窄的实际程度超过50%,具有显著的临床症状表现,需要立刻执行介入手术治疗。
将导丝、球囊、引导管等提供给术者,借助外鞘管将6F 导引导管送至其中,将球囊导管和导引钢丝通过导引管送入且达到患者发生病变的具体位置,待球囊完成扩张之后,结合实际情况确立可否进行支架的置入及其选择支架相应的型号。
1.2.2…手术中护理配合首先,确保静脉输液良好的通畅性,严格监测患者血压和心电示波改变的情况,并对患者的主诉予以高度重视,一经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作出相应处理。
对于手术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相关器材应进行正确的传递,且对球囊、导丝、支架等器具的型号和有效其加以核对,确认没有错误之后便可将其打开,留存标识并进行病理备案的粘贴。
其次,对于患者的心率、血压、面部颜色、神志等方面的改变应予以高度关注,对相关压力数据信息精准记录。
手术过程中因为造影剂和导管等的刺激作用会导致患者出现室早、心率变慢等问题,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的过程中因为球囊在充盈后会导致冠脉的堵塞,极为可能发生监护导联ST-T变化的情况。
急性心肌梗塞再通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问题,导致患者心前区位置出现较为强烈的痛感,因此需要予以高度关注,若是存在异常情况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作出汇报并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PCI介入治疗术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PCI)介入治疗术相关护理的重要性。
方法对73例AMI患者行急诊PCI介入治疗术进行加强护理。
结果7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开通病变血管并预后良好。
结论护士做好AMI患者急诊PCI介入治疗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协助医生以最短时间使闭塞相关冠状动脉获得再通,挽救濒死的心肌。
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PCI介入治疗术护理Emergenc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went PCI Nursing interven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patients percutaneous coronary (PCI) involved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rapy-related care. Method In 73 patients with AMI underwent primary PCI intervention therapy for intensive care. Results 73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launched lesion surgery and the prognosis is good.Conclusion Emergency PCI in AMI patients do nurses intervention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are to help doctors to make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related coronary artery occlusion recanalization obtained, to save the dying heart.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surgery,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reduce mortality.【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CI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are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某些诱因导致粥样斑块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冠状动脉急剧闭塞或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进行性狭窄和血栓形成,使相应部位的心肌发生急性缺血而导致心肌细胞坏死,最终使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冠脉血流量减少,缺血缺氧,从而易于诱发心肌梗死[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中护理配合体会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护理配合。
方法对47例急性心梗患者急诊介入治疗进行合理有效的术中护理配合。
结果47例行支架植入术,全部支架植入成功。
术中3例并发低血压,5例诉心前区疼痛,2例并发室颤,经积极处理后均恢复。
结论急性心梗患者急诊介入治疗进行合理有效的术中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标签: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护理配合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肌猝死的主要原因[1]。
患病率目前在我国呈上升趋势,病死率高。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CS)已成为治疗AMI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可安全有效的恢复血运重建,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
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47例AMI患者行急诊PCI,疗效显著,现将术中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47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2例,年龄34~87岁。
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l1例,前间壁心肌梗死10例,局限前壁心肌梗死8例,下壁心肌梗死11例,下壁合并正后壁心肌梗死7例。
1.2方法将患者平卧于导管床上,穿刺右侧股动脉送入6F动脉鞘管,先行冠脉造影,以确定病变部位、程度及范围,根据狭窄程度大于50%,症状明显。
立即决定PCI手术方案。
为术者提供指引导管、导丝、Y伐、球囊、压力泵。
通过外鞘管送入6F导引导管,从导引管内送入导引钢丝及球囊导管至病变部位,球囊扩张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植入支架及支架的型号。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向患者介绍手术必要性及意义,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
2.1.2术前准备按医囑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波立维,评估患者症状、体重、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急性心梗急诊pcl手术处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急性心梗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处理流程如下:1. 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性心梗患者出现胸痛、胸闷、出汗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向医护人员说明病情及所在位置。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急性心梗的再灌注治疗至关重要。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迅速开通梗塞相关血管,挽救缺血及濒临死亡的心肌,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心梗患者的预后。
成功的再灌注策略是早期、完全、持久地开通病变血管。
其手段包括:静脉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及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
由于介入技术的蓬勃发展,需要急诊CABG的病例越来越少,那么到底采用哪种方法更好呢?溶栓疗法因其实施方便,且不需要特殊器械和设备,其疗效肯定,再通率可达60%~80%,已在全国普及并在基层医院得到广泛开展。
但是,溶栓治疗有出血、低血压、过敏等副反应且仅限于治疗ST段抬高型心梗,其禁忌症为:近期外伤、手术;出血性疾病;动脉夹层;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低血压、休克;高龄等。
溶栓治疗的不足之处为:(1) 静脉溶栓的再通率为60 %~80% ,且再通后仍有残余狭窄。
(2)溶栓后冠脉血流达TIMI3级仅30%~55 %。
(3)溶栓后心肌缺血复发或冠脉再闭塞率为15 %~20 %。
(4)出血并发症为1%~2%。
(5)部分患者因溶栓禁忌症而不能接受溶栓治疗。
PCI与药物溶栓相比较,再通率、再通时间、残余狭窄等方面都有绝对的优势。
ACC/AHA指南制定的STEMI治疗策略是:在症状发作12小时内的STEMI患者或伴有新发的LBBB的患者,应进行梗死相关血管PCI(I类适应症);当STEMI或新出现LBBB的急性心梗在36小时内并发心源性休克,其血运重建可在休克发生18小时内完成者应行PCI(I类适应症);适宜再灌注治疗而有溶栓治疗禁忌症者,直接PTCA可作为一种再灌注治疗手段(IIa类适应症);非ST段抬高的AMI患者,但梗死相关动脉严重狭窄、血流减慢(TIMI血流≤2级),在发病12h内可考虑进行PTCA(IIb类适应症)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优点为:(1)疗效确切,急诊PCI再通率可达85%~95%,达到正常血流速度比率高,可达85%以上。
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护理进展综述了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的进展,以及提出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会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介入手术;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近年来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快速冠脉再通和血运重建,提高早期存活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的手术。
但PCI为有创手术,手术费用高,手术风险大,术后卧床痛苦,若护理得当,能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现将近几年急性心肌梗死行PCI 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 手术方法1.1 急诊PCI患者入院确诊后,给予氯吡格雷300 mg和阿司匹林300 mg嚼服,在患者及家属同意情况下迅速送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对确定的梗死相关动脉(IRA)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术后造影IRA残余狭窄<20%,远端血流正常[1]。
1.2 择期PCI对于错过急诊PCI时间的心肌梗死患者,每天常规服用氯吡格雷75 mg和阿司匹林100 mg,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每隔12 小时皮下注射1次。
术前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心功能。
发病后7~30 d实施介入治疗。
2 术前护理2.1 快速有效抢救接诊急性心梗患者后,立即让其卧床休息,给予低流量吸氧2L/min,若疼痛剧烈,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应加大吸氧,可采用高流量吸氧4~6L/min[2],并给予心电、血压及血氧饱合度监测,急查床边心电图。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选择左侧肢体上粗、大、直,易固定的血管)。
2.2 心理护理患者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有大汗淋漓,有濒死感,故心理紧张、恐惧,接诊护士应在抢救的同时向患者讲解介入治疗的过程及重要性,做好术前宣教,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及负担。
另外医护人员抢救技术应熟练,抢救物品应完好,抢救工作应有条不紊,切勿高声呼叫和在患者床前谈论病情,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刺激[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摘要】目的:本文重点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方法:研究筛选出共100例在2021年4月至2022年2月期间进入本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入院后迅速进行术前准备,及时实施救治,术中密切护理配合,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同时加强术后护理干预,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统计研究表明,对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配合手术护理,均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未有并发症发生,抢救治疗成功率为100%。
结论:分析表明,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配合有效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抢救治疗成功率,且对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起到显著作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医患关系和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良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并广泛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手术护理近年来,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急,病情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表现症状为突然发作,发病后会有胸痛、憋闷、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泵功能衰竭,严重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须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挽救患者生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一种新型、先进的诊治心血管疾病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最有效手段。
研究选取共100例在2021年4月-2022年2月期间进入本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配合手术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救治率,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手术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47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49-0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技术,经过穿刺挠动脉或股动脉,在数字减影的连续投照下,送入心脏导管。
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确诊和治疗的诊治方法。
它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诊治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起病急,病情重,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泵功能衰竭,引起患者死亡。
近年来随着pci技术的发展成熟,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治疗。
我院于2011年9月开展pci手术,至今已经为700例患者行心脏介入手术,其中急性心肌梗死60例,pci术的开展使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成功率明显提高,既方便了本地患者,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现将60例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手术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0-80岁,心电图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均于入院后两小时内行pci术。
12方法患者平卧于导管床上,连接心电监护,左上肢建立静脉通路,右挠动脉穿刺植入6f血管鞘再置入导管,注入造影剂,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显现出血管的病变部位。
2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pci术的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病人有濒死感,故心理紧张,恐惧,对疾病认识不足,不愿接受介人治疗。
因此护理人员要有爱心和耐心,向病人讲解介人治疗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向患者宣教介人治疗的必要性,迫切性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的心理,积极,从容地配合医生的手术。
212术前导管室准备2121环境准备导管室每日消毒,保持室内温度,温度恒定以减少病人不适。
2122介人所需器材准备导管室护士应熟悉介人手术各种器材规格,型号,功能,熟悉器械的使用方法,备足各种型号导管,导丝,球囊,支架并放在适当的位置,方便取拿以配合医生手术使用。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 o1.16 No.86332投稿邮箱:sjzxyx88@0 引言心血管病仍是我国的“第一杀手”。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以其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1]。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开通梗死血管,有利于抢救频死心肌,提高生存率。
近年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技术不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目前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法。
现将本科2016年1月至10月期间急诊入导管室92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 治疗的抢救护理过程、抢救护理及术中配合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10月急性心肌梗死手术病人92例,其中男病人73例,女病人19例。
年龄34-90岁,平均64.85岁。
病人发病至手术时间1-12小时,手术时间40-90分钟,共植入支架111枚,平均支架植入数1.2枚/例。
2例病人术中行IABP 治疗,7例病人术中行临时起搏器安装。
1例病人死亡,2例病人术中通知备班护士。
导管室在这期间配备两名护士,均为主管,心内科工作五年以上。
1.2 方法1.2.1 手术方法患者平卧于DSA 室操作台,选择右侧桡动脉或右侧股动脉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无菌单,利多卡因局麻后,植入6F 动脉鞘,经鞘管注入肝素3000u,硝酸甘油0-0.2mg,选多功能或左右造影管分别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检查结果,追加肝素(按100u/kg 给予),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指引导丝,必要时行经皮冠脉内血栓抽吸术,给予合适的球囊扩张病变处,植入合适的支架,术中每小时追加1000u,术毕加压包扎穿刺点,若经股动脉穿刺则固定股动脉鞘管,4小时后拔出。
导管室护士在急诊 PCI术中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观察导管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效果。
方法选择70例PCI急诊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采取综合护理。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
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都是100%,没有明显差异(P>0.05)。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
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比较两组总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将综合护理用于急诊室护士PCI手术,手术时间缩短,提升了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大大缩短,术后并发症率下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导管室护士;急诊PCI手术;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导管室是该手术的重要场所,导管室护理影响手术治疗的结果。
对于急诊PCI手术,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管室护士的护理合作和经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急诊PCI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6例。
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45-79岁,平均年龄(62.06±2.79)岁。
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43-78岁,平均年龄(60.53±3.10)岁。
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1.2 方法1.2.1手术方法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行PCI治疗。
根据手术标准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患者的梗死部位,完成后行PCI检查。
1.2.2护理协调对照组常规护理:根据医生要求准备手术所需的引导导管和导丝,检查材料类型和规格,确认所有材料可正常使用;检查患者介入治疗清单相关项目,检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人数等,确认所有材料准备正确。